❶ 社融數據和股市關系
社融規模對股市的影響是正面的,即社融規模增加對股票構成利好,社融規模的減少對股票造成利空。一般來說,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融規模等數據的增加是反應了社會金融的發展,所以這暗示著蓬勃的企業發展,因而社融規模對股市是一種利好,此時投資者可以看多經濟基本面改善而帶來的股市機會。
一般來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而社融規模這樣的數據則是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所以當M2增速以及信貸社融開始出現明顯擴張時,往往預示著宏觀經濟的拐點會提前到來。簡而言之,則是市場預期的經濟回暖表現,將可能會加快到來。對此,我們此時的操作往往可以大膽進場,接著這波良機實現自身的財富增長。
【拓展資料】
股票市場在經驗走勢上會一定程度錨定以社融為代表的廣義流動性。比如我們觀測2018-2020年,包含一輪完整的收縮和擴張期,大的節奏上還都是比較吻合的。這一特徵背後的底層邏輯包括三點,一是股票市場流動性來源於廣義流動性;二是融資又會作用於經濟,廣義流動性是景氣度的領先/同步指標;三是廣義流動性會通過影響風險溢價來影響估值。
傳統分析框架認為,在流動性領域,對股票影響最大的是廣義流動性,尤其是社融和M1,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股票買賣時點。
一方面是因為股票市場的參與者是企業/居民/非銀機構,他們投資股票市場的資金來源於它們的存款,而它們的存款是銀行放貸/投資信用債、信託公司或廣義基金投資金融資產的結果。當社融擴張時,企業/居民存款擴張,能投資股票的資金更充裕,股市流動性可能偏寬,反之則偏緊。
另一方面是因為廣義流動性代表了實體經濟的活力,在廣義流動性擴張時,實體經濟活力可能偏強,企業盈利表現可能較好。在更好的盈利預期表現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相對也會有所提振。
❷ 2014年的社融數據包括配資嗎
包括。
社會融資規模,是指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實體經濟不僅僅指企業,還包括個人;二是,金融體系不僅僅指銀行體系,還包括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等,如上市公司IPO融資,也屬於社融范圍。
❸ 社融超預期利好哪些股
利好工程機械。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行業統計數據,2022年1月納入統計的26家主機製造企業,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15607台,同比下降20.4%。其中,國內市場銷量8282台,同比下降48.3%;出口銷量7325台,同比增長104.9%。
【拓展資料】
1月挖掘機跌幅收窄,國內銷量低迷,出口保持了較高的增長。
2022年1月挖掘機銷量15607台,同比下降20.4%,銷量增速環比2021年12月出現收窄,這也是銷量增速下滑趨勢連續2個月收窄。其中,1月國內銷量8282台,同比下降48.3%,仍處於低迷狀態。1月出口銷量7325台,同比增長104.9%,保持了較高的增長,1月出口銷量占當月銷量比例高達46.93%,幾乎占據半壁江山,2022年挖掘機出口需求增長有望部分對沖國內需求的下滑。
穩增長政策不斷加碼,基建發力推動工程機械需求有望邊際改善。
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篇出現25個「穩」字,表現出較強的穩增長的訴求,強調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為做好明年專項債的發行工作,保持投資平穩增長,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國家發改委近期下發通知,提出四項要求:及時將專項債額度落實到具體項目、加快推進專項債項目前期工作、做好專項債券項目按周調度工作、加大專項債券項目建設推進力度,以推動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形成明顯增長的實物工作量。
春節時期,發改委再次發文表示要把政策發力點適當向前移,做到早安排、早動手、早見效,抓緊出台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一系列政策舉措。適當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盡快將去年四季度發行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落實到具體項目,抓緊發行已下達額度,力爭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春節期間,國家統計局局長表示要慎重出台有收縮效應的政策,加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聯動,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控有機結合。
我們認為,穩增長力度越來越大,各項穩增長措施實施及力度有望明顯加大,工程機械行業需求釋放節奏有望提前,需求有望邊際改善。
1月社融數據超預期,信貸向企業傾斜明顯,基建投資有望走好,利好工程機械。
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98萬億元,同比多增3944億元;社會融資規模6.17萬億元,同比多增9842億元。社融存量規模320.1萬億,同比增速10.5%,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其中1月企業部門新增貸款3.36萬億元,同比多增8100億元,但居民部門僅增0.84萬億元,同比減少4270億元。從與上月的邊際變化比較分析,企業信貸需求大幅高於居民信貸需求,信貸投向實體經濟的力度逐漸加大,有利於實體經濟走穩。在政策扶持下社會融資、新增專項債發行等穩增長力度較大,預計今年基建投資數據有望走好,直接帶動工程機械需求企穩復甦。
我們認為今年工程機械需求有望邊際改善,相關產業鏈上市公司股價和估值都在低位,經歷了去年較長時間的深度調整,隨著基本面邊際改善有望迎來超跌反彈的投資機會。建議關注工程機械三大主機廠三一重工(600031)、中聯重科(000157)、徐工機械(000425)和核心零部件的上市公司恆立液壓(601100)、艾迪精密(603638),關注叉車兩大龍頭公司杭叉集團(603298)、安徽合力(600761)、高空作業平台龍頭浙江鼎力(603338)。
❹ 社融數據超預期利好什麼
基建,利好不斷 經濟數據超預期利好基建,這是其一; 預售資金監管迎全國統一規定,房企資金流緊張有望得到緩解,這是其二; 穩增長下,一切皆有可能!信號沒法再明顯了,地產基建鏈,這波不能不重視。
【拓展資料】
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額。
社會融資是經濟實體融資的重要補充形式,它彌補了單一銀行融資渠道狹窄、資金量供不應求等方面的不足,有助於提升全社會融投資水平,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拉動經濟快速增長。
社會融資相對於新增貸款量是更廣義的貨幣流通量統計指標,社會融資總量除了包含金融機構新增貸款外,還進一步納入股票、債券融資等,使貨幣流量統計延伸到股市和債市等渠道的融資來源,從而更加真實地反映社會經濟資金的供求狀況。 央行2018年11月13日發布2018年10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10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97.89萬億元,同比增長10.2%。
面對直接融資的逐年擴大,央行流動性管理的難度日增,為更好地執行宏觀審慎政策,中國人民銀行醞釀推出了基於社會融資的貨幣流通量統計口徑——「社會融資增速指標」。該指標立足於描述社會融資規模,或將部分取代M2(現金+居民儲蓄存款+企事業存款)在貨幣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參考指標地位,意味著股市等資產價格將被納入貨幣政策操作的考量之中,從而有利於按照宏觀審慎監管的要求來建立新的分析框架和監測范圍。
中國人民銀行2011年年度工作會議提出「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2011年1月18日國務院第五次全體會議強調「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和節奏」。這標志著社會融資作為新的概念正式進入中國貨幣政策制定與操作的實踐。
2018年以來社會融資規模口徑發生兩次調整:第一次在2018年7月,央行將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產支持證券和貸款核銷兩項納入社融統計;第二次在2018年9月,央行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納入社融統計。
❺ 社融數據什麼意思
社會融資數據又稱社會融資規模,是政府和央行高度重視的宏觀經濟指標。 以社會融資指標增速為具體指標,歷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央行貨幣政策報告每季度都會提及。
社會融資規模指標是一項新的宏觀調控指標 由央行於2011年創立,在中國獨樹一幟。 與貨幣供應量指數m2不同,社會融資規模指數是從金融機構的資產端而非負債端衡量金融機構投入實體經濟的各類資金規模。
拓展資料:
1.社會融資是指貸款人通過非傳統銀行貸款渠道籌集資金的活動。目前,除銀行貸款和政府直接投資資金外,被認為是來自社會融資渠道的資金。社會融資是經濟實體融資的重要補充形式。彌補了單一銀行融資渠道窄、資金短缺的短板。有利於提高全社會金融投資水平,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刺激經濟快速增長。與新增貸款額相比,社會融資是一個更廣泛的貨幣流通統計指標。
2.除金融機構新增貸款外,社會融資總量還包括股票和債券融資,將資金流向統計延伸至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融資來源,更真實地反映社會經濟資金的供求關系。 2018年11月13日,央行發布2018年10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報告,數據顯示,10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197.89萬億元,同比增長10.2%。
3.面對直接融資規模逐年擴大,央行流動性管理難度加大。為更好落實宏觀審慎政策,中國人民銀行擬推出基於社會融資的貨幣流通統計口徑——「社會融資增長指數」。該指標基於對社會融資規模的描述,或將在貨幣政策制定過程中部分替代M2(現金+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作為參考指標,意味著股市等資產價格將納入貨幣政策操作考量,有利於按照宏觀審慎監管要求建立新的分析框架和監測范圍。
4.2011年度工作會議和2011年1月18日國務院第五次全體會議強調「保持社會融資規模合理節奏」。這標志著社會融資作為一個新的概念,正式進入我國貨幣政策制定和操作的實踐。2018年以來,社會融資規模進行了兩次調整:2018年7月,央行首次調整社會融資規模。將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產支持證券和貸款核銷納入社會金融統計; 2018年9月,央行第二次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納入社會金融統計。
❻ 股票常識中社會融資總量的內涵主要體現在哪三個方面
社會融資總量,就是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年度新增融資總量,既包括銀行體系的間接融資,又包括資本市場的債券、股票等市場的直接融資。
(1)全面反映社會融資規模的總量,隨著我國金融市場快速發展,金融與經濟關系發生較大變化,理論研究與政策操作都需要能全面、准確反映金融與經濟關系的全口徑統計指標。傳統的金融與經濟關系,一般是指銀行體系通過其資產負債活動,促進經濟發展和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在金融機構資產方主要體現為新增貸款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負債方主要體現為貨幣創造和流動性增加。目前人民幣貸款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發放的一般貸款及票據貼現,它反映了銀行業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近年來,我國金融總量快速擴張,金融結構多元發展,金融產品和融資工具不斷創新,證券、保險類機構對實體經濟資金支持加大,商業銀行表外業務對貸款表現出明顯替代效應。新增人民幣貸款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與經濟關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實體經濟的融資總量。據初步統計,2002年新增人民幣貸款以外融資1614億元,為同期新增人民幣貸款的8.7%。2010年新增人民幣貸款以外融資 6.33萬億元,為同期新增人民幣貸款的79.7%。人民幣貸款以外融資快速增長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直接融資快速發展。2010年企業債和非金融企業股票籌資分別達1.2萬億元和5787億元,分別是2002年的36.8倍和9.5倍。二是非銀行金融機構作用明顯增強。2010年證券、保險類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資金運用合計約1.68萬億元,是2002年的8倍。2010年小額貸款公司新增貸款1022億元,比上年增長33.4%,相當於一家中小型股份制商業銀行一年的新增貸款規模。三是金融機構表外業務大量增加。2010年實體經濟通過銀行承兌匯票、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從金融體系融資分別達 2.33萬億元、1.13萬億元和3865億元,而在2002年這些金融工具的融資量還非常小。社會融資總量是全面反映金融與經濟關系,以及金融對實體經濟資金支持的總量指標。社會融資總量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月、每季或每年)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全部資金總額。這里的金融體系為整體金融的概念,從機構看,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從市場看,包括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保險市場以及中間業務市場等。社會融資總量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金融機構通過資金運用對實體經濟提供的全部資金支持,即金融機構資產的綜合運用,主要包括人民幣各項貸款、外幣各項貸款、信託貸款、委託貸款、金融機構持有的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股票、保險公司的賠償和投資性房地產等。二是實體經濟利用規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規金融市場、通過金融機構服務所獲得的直接融資,主要包括銀行承兌匯票、非金融企業股票籌資及企業債的凈發行等。三是其他融資,主要包括小額貸款公司貸款、貸款公司貸款、產業基金投資等。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發展和金融創新深化,實體經濟還會增加新的融資渠道,如私募股權基金、對沖基金等。未來條件成熟,可將其計入社會融資總量。綜上所述,社會融資總量=人民幣各項貸款+外幣各項貸款+委託貸款+信託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股票+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投資性房地產+其他。[社會融資總量為一定時期(每月、每季或每年)的新增量,具體統計方法詳見本文第三部分]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社會融資總量快速擴張,金融對經濟的支持力度明顯加大。從2002年到2010年,我國社會融資總量由2萬億元擴大到14.27萬億元,年均增長27.8%,比同期人民幣各項貸款年均增速高9.4個百分點。2010年社會融資總量與GDP之比為35.9%,比2002 年提高19.2個百分點。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明顯加大(見圖)。社會融資總量快速增長的同時,金融結構也多元化發展,金融對資源配置的積極作用不斷提高。一是2010年企業債融資、非金融企業股票融資和保險公司賠償分別占同期社會融資總量的8.4%、4.1%和1.3%,其中企業債融資比2002年上升6.8個百分點。二是商業銀行表外業務融資功能顯著增強。2010 年銀行承兌匯票、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分別占同期社會融資總量16.3%、7.9%和2.7%,分別比2002年高19.8、7和2.7個百分點。
(2)統計監測和宏觀調控。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金融業發生巨大變化,金融市場和產品不斷創新,直接融資比例逐步加大,非銀行金融機構作用明顯增強,金融調控面臨新的環境和要求,迫切需要確定更為合適的統計監測指標和宏觀調控中間目標。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保持物價穩定和維持國際收支平衡。為了實現這一最終目標,一般都要根據一個國家的實際情況,確定合適的中間目標。較長時期以來,我國貨幣政策重點監測、分析的指標和調控中間目標是M2 和新增人民幣貸款。在某些年份,新增人民幣貸款甚至比M2受到更多關注。然而由於新增人民幣貸款已不能准確反映實體經濟的融資總量,因此只有將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和直接融資都納入統計范疇,才能完整、全面監測和分析整體社會融資狀況,也才能從根本上避免因過度關注貸款規模而形成的 「按下葫蘆浮起瓢」的現象,即商業銀行通過表外業務繞開貸款規模。這些表外業務主要有銀行承兌匯票、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等。以2010年為例,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7.95萬億元,同比少增1.65萬億元,但是實體經濟通過銀行承兌匯票和委託貸款從金融體系新增融資達3.47萬億元,占社會融資總量的 24.2%,同比多增2.33萬億元。衡量一個指標能否作為調控的中間目標,有兩個重要標准,一是它與最終目標的關聯性,是它的可調控性。實證分析表明,與新增人民幣貸款相比,社會融資總量與主要經濟指標相互關系更緊密。衡量兩個變數之間的關系,在統計上一般採用相關性分析,測算得到的相關系數絕對值一般在0與1之間。相關系數越高,說明兩個變數之間的關系越緊密。我們採用基於2002-2010年的月度和季度數據,對社會融資總量、新增人民幣貸款與主要經濟指標分別進行統計分析(見表2),結果表明:與新增人民幣貸款相比,我國社會融資總量與GDP、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CPI的關系更緊密,相關性顯著優於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時,我們採用統計檢驗進行相互作用的分析,結果表明,社會融資總量與經濟增長存在明顯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因此,可以對這兩個變數建立長期均衡關系模型,以分析變數之間相互作用的長期均衡關系,並根據均衡關系進行預測。我們基於2002-2010 年的年度數據,對社會融資總量與GDP建立長期均衡關系模型。測算結果表明,社會融資總量與GDP存在穩定的長期均衡關系。這說明,社會融資總量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是有規律的,可以根據GDP和CPI等指標推算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相應的社會融資總量。通過完善金融統計制度,加強中央銀行與各金融監管部門和有關方面協調配合,可形成社會融資總量的有效調控體系。
(3)統計需科學准確及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貨幣與金融統計框架推薦成員國編制信用和債務總量指標,主要包括各類貸款、銀行承兌匯票、債券、股票等金融資產,成員國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編制。由於國情不同,我國社會融資總量指標名稱和口徑與其他國家有所差異。在充分考慮社會融資總量指標的可得性、可測性、可用性及其與宏觀調控最終目標相關性的基礎上,我國基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貨幣與金融統計框架及資金流量核算原則,開始編制社會融資總量指標。社會融資總量統計數據完整可得,採集及時准確。社會融資總量是增量概念,為期末、期初余額的差額,或當期發行或發生額扣除當期兌付或償還額的差額,統計上表現為每月、每季或每年新增量。社會融資總量各項指標統計,均採用發行價或賬面價值進行計值,以避免股票、債券及保險公司投資性房地產等金融資產的市場價格波動扭曲實體經濟的真實籌資。社會融資總量中以外幣標值的資產折算成人民幣單位,折算的匯率為所有權轉移日的匯率買賣中間價。在數據匯總方面,金融機構之間的債權和所有權關系相互軋差,不存在重復計算問題。例如,金融機構之間相互持有的股權、金融機構之間相互持有的債券等等,都不計入社會融資總量,以真實反映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社會融資總量中的銀行承兌匯票是指金融機構表內表外並表後的銀行承兌匯票,即銀行為企業簽發的全部承兌匯票扣減已在銀行表內貼現部分。並表的目的是為了保證不重復統計。
❼ 社會融資規模數據從哪裡獲取
社會融資規模數據最基本的調查方式是通過人民銀行貸款監控中心
擴展
社會融資總量=人民幣各項貸款+外幣各項貸款+委託貸款+代客理財及資金信託產品資金運用(貸款部分)+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股票融資+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投資性房地產+其他(包括小額貸款公司貸款、貸款公司貸款、產業基金投資等),
這個公式有問題,在盛松成的書裡面,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盛松成司長說了
社會融資總量=人民幣各項貸款+外幣各項貸款+委託貸款+代客理財及資金信託產品資金運用(貸款部分)+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股票融資+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投資性房地產+其他(包括小額貸款公司貸款、貸款公司貸款、產業基金投資等),銀行承兌匯票 與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我一直搞不懂這個問題,難道是他們在實際統計過程 中搞錯了嗎,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肯定不能算融資啊,不知道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