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納指ETF513100和納指ETF159941有啥不一樣
納指ETF513100和納指ETF159941區別如下:
納指ETF159941(廣發納指100ETF),成立日期:2015-06-10、上市日期:2015-07-13、管理費率(%):0.800、託管費率(%):0.250。
納指ETF513100(國泰納斯達克100),成立日期:2013-04-25、上市日期:2013-05-15、管理費率(%):0.600、託管費率(%):0.200。
相關信息
作為納斯達克最大而且交易最活躍的股票市場,納斯達克全國市場有近4400隻股票掛牌。要想在納斯達克全國市場折算,這家公司必須滿足嚴格的財務、資本額和共同管理等指標。在納斯達克全國市場中有一些世界最大和最知名的公司。
納斯達克專為成長期的公司提供的市場,納斯達克小資本額市場有1700多隻股票掛牌。作為小型資本額等級的納斯達克上市標准中,財務指標要求沒有全國市場上市標准那樣嚴格,但他們共同管理的標準是一樣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納斯達克指數
㈡ 為什麼股市有不同的納指etf
股市中有不同的納斯達克指數ETF,那是因為基金公司出的指數基金,在場內買的指數基金可以供交易者像股票一樣買賣。
1、基金收益評價日核定的基金凈值增長率超過標的指數同期增長率達到1%以上時,基金管理人可以進行收益分配;
2、在符合基金收益分配條件的前提下,本基金每年收益分配最多4次,收益分配比例根據以下原則確定:使收益分配後基金凈值增長率盡可能貼近標的指數同期增長率。基於本基金的性質和特點,本基金收益分配無需以彌補虧損為前提,收益分配後基金份額凈值有可能低於面值。
(2)納指etf的股票分析擴展閱讀:
投資范圍:本基金投資於標的指數成份股、備選成份股、境外交易的跟蹤同一標的指數的公募基金(包括ETF)、依法發行或上市的其他股票、固定收益類資產、銀行存款、貨幣市場工具、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和法律法規或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金融工具,但須符合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規定。
如法律法規或監管機構以後允許基金投資其它品種,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適當程序後,可以將其納入投資范圍。
㈢ 納斯達克etf交易規則
納指etf交易規則:T+0交易,當天買入當天可以賣出,交易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法定節假日不交易,一般免交易手續費,部分會收手續費(5元)。
納指etf是指跟蹤納斯達克指數的基金,買入部分或者全部納指的成分股,目的在於取得和納指相同的收益。
【拓展資料】
納斯達克etf交易技巧:
技巧一:選擇最佳入場點雖說納斯達克指數交易支持雙向操作,可以買漲,亦可以買跌,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又分為低空、高空、低多、高多四種方式。在單邊行情時,這四種操作方式都可以使用;但若行情趨於動盪,就需要注意了,切記進行低空或高多的操作,避免追高殺跌的情況出現,導致自己面臨虧損的局面。
技巧二:控制倉位
在操作之前,大家有必要對自己的投資資金進行合理分配。投入的資金多與少,與投資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緊密的關系。如果行情出現逆轉,你的倉位又正好過大,就很容易導致大家產生巨大的虧損,增加心理壓力。在壓力過大的時候操盤,失誤率也會大大增加。
技巧三:操作勿頻繁
因為做納斯達克指數是T+0,支持24小時交易,於是很多人認為可以隨時隨刻進行操作,想著我做得多那麼盈利概率就會增加吧。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雖說做納斯達克指數支持24小時交易,但如果你在交易之前沒有經過縝密的分析,只是根據個人臆斷做出決定,虧損的概率絕對比盈利的概率大的多。所以大家有必要控制操作頻率,不要過於頻繁,最好是在技術分析的基礎上進行交易。
技巧四:學會順勢而為
逆勢而為是非常危險的操作。如果做納斯達克指數市場出現單邊行情,你還想著做調整,就算指標高位鈍化,也有可能會出現指標背離的情況。
㈣ 納指etf參考什麼
納指是納斯達克指數,相當於中國的創業板!
納指ETF,參考的是納斯達克指數,一般指數跌ETF就跌。
㈤ 納指etf是什麼基金
納指etf是指跟蹤納斯達克指數的指數基金,它就是專門用來炒美國納斯達克指數的etf基金,基金主代碼513100。
拓展資料:
納指etf的投資策略:
1、本基金主要採取完全復制策略,即按照標的指數的成份股構成及其權重構建基金股票投資組合,並根據標的指數成份股及其權重的變動進行相應調整。但因特殊情況(如成份股長期停牌、成份股發生變更、成份股權重由於自由流通量發生變化、成份股公司行為、市場流動性不足等)導致本基金管理人無法按照標的指數構成及權重進行同步調整時,基金管理人將對投資組合進行優化,盡量降低跟蹤誤差。
2、在正常市場情況下,本基金的風險控制目標是追求日均跟蹤偏離度的絕對值不超過0.2%,年跟蹤誤差不超過2%。如因標的指數編制規則調整或其他因素導致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超過上述范圍,基金管理人應採取合理措施避免跟蹤偏離度、跟蹤誤差進一步擴大。
3、另外,本基金基於流動性管理的需要,將投資於與本基金有相近的投資目標、投資策略、且以本基金的標的指數為投資標的的指數型公募基金(包括ETF)。同時,為更好地實現本基金的投資目標,本基金還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展證券借貸業務以及投資於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以期降低跟蹤誤差水平。本基金投資於金融衍生品的目標是替代跟蹤標的指數的成份股,使基金的投資組合更緊密地跟蹤標的指數。不得應用於投機交易目的,或用作杠桿工具放大基金的投資。
4、未來,隨著全球證券市場投資工具的發展和豐富,本基金可相應調整和更新相關投資策略,並在招募說明書更新中公告。
㈥ 納指etf漲跌什麼決定
etf是投資於一籃子(一攬子或者一批)股票組合的基金,納指etf就是投資於可以刻畫納指的主要股票的組合的基金。
由此,就知道決定納指的因素就是影響納指etf的因素。
決定納指的就是那一批進入納指成分股的那些股票,他們共同對納指起作用。
大部分股票實際上是受到宏觀經濟基本面和行業基本面影響,所以,各種政經信息,行業政策,自身的經營狀況都在影響著納指成分股的表現。
納斯達克市場是科技股的大本營,所以高科技行業基本面對納指影響很大,誕生孕育了很多巨無霸,所以成長性很強。
另一方面,高科技企業也容易出現泡沫,波動很大,炒高後,回檔也很大。
所以,要了解各方面的評述,專業人士的建議。
㈦ 納指ETF和實際的納斯達克指數的形態為什麼差異會那麼大
前言:針對股票市場的一些專業性的台詞可能很多股民都不是太清楚,比如說根據納斯達克鼓勵增長指數的財經報道。納指ETF和實際的納斯達克指數為什麼會相差這么大呢?
其實從這一點,我們並不難以理解ETF他是進行跟蹤誤差,而跟蹤誤差指的是指數基金收益和基準指數收益之間因為產生波動而導致的偏差,導致這種偏差的原因是因為基金大額申購導致的倉位變化,或者是股票發生了停牌現象。除了這些原因之外,一般來說基金的股份分紅和匯率風險等也會對它產生影響。
㈧ ETF的分析有哪些
本文屬於我們陸續發布的ETF投資指南系列研究文獻,主要講一下分析比較ETF可以用到的一些專業方法。這篇文章的專業性比較強,適合基金投資行業從業人員閱讀。
在絕大部分投資者比較和分析ETF的時候,他們看的比較多的指標有:
上圖列舉的是五福資本(Woodsford Capital)對於其投資的ETF的費用標准明細。比如對於發達國家地區的股票類ETF,五福資本要求其總費率(TER)不超過每年0.15%。對於發展中國家股票類ETF,五福資本要求其總費率不超過每年0.25%。
2)跟蹤誤差。
對於ETF的跟蹤誤差,一般投資者看的比較多的是ETF的tracking difference和tracking error。
Tracking difference指的是ETF的業績和其追蹤的指數業績之間的絕對差別,tracking error指的是兩者差別的標准差。
在這兩個指標之外,我們也可以通過另外兩個指標來判斷ETF的質量:
2A)Hurst Exponent。
Hurst Exponent主要衡量ETF相對於其追蹤的指數的超額回報(excess return)的穩定性。在一些ETF中,特別是一些規模比較大的ETF,其投資回報有可能會超過其追蹤的指數回報。主要原因在於,一些ETF可以通過將持有的股票租借給空頭(short)獲利。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網路搜索「伍治堅+ETF結構」找到相關文章進行閱讀。
當你在不同的ETF之中進行對比時,你會發現有些ETF可能會持續給投資者帶來正的超額回報。大致來說,這背後有兩種原因:第一、ETF基金經理的運氣非常好;第二、ETF基金經理運用了一些正確的方法提高了其投資回報。
Hurst Exponent可以幫助投資者去判斷,某一個ETF的超額回報的持續性有多高。Hurst Exponent的數值越高,該ETF給投資者帶來超額回報的持續性越強。如果某ETF的Hurst exponent數值超過0.5,這說明該ETF在過去幾年持續創造出正的超額回報,同時也預示它在未來幾年給投資者帶來超額回報的概率比較高。
2B)Kurtosis。
Kurtosis衡量的是ETF回報和追蹤指數回報之間的極端差別程度。Kurtosis的數值越高,代表ETF歷史回報中,其極端遠離指數回報(extreme excess return)的天數越多,因此該ETF的跟蹤誤差越不可靠。一個好的ETF,其Kurtosis應該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
3)流動性。
一般來說,投資者用的比較常見的流動性指標包括ADV和Bid-ask Spread。
ADV(Average daily volume)衡量的是某個ETF的日均交易量。B/A spread衡量的是某ETF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買入/賣出價間的平均差別。
在這兩個常用的指標之外,投資者也可以考慮以下流動性指標:
3A)Implied Liquidity
Implied Liquidity衡量的是ETF隱藏的流動性。這個概念可能會令一些投資者朋友感到疑惑:流動性難道還分「公開」和「隱藏」的?事實上,很多ETF確實是有隱藏流動性的。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回到ETF的管理機制。每個ETF都有一個Authorized Participant(AP),而AP提供的服務之一,就是在市場有需求時創造出新的ETF。關於這個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網路搜索「伍治堅+ETF買賣機制」,在該文中有更為詳細的解釋。
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在電腦屏幕上看到的ETF買賣雙方提供的可交易數量(volume),只是冰山一角。而Implied Liquidity,計算的就是某ETF在表面之下可能提供的真實流動性。下面是Implied Liquidity的計算公式:
Implied Liquidity = [(30 Day ADV * VP) / Stock Shares per Creation Unit] * Creation Unit Size
如果投資者交易的ETF數量比較大,那麼他就需要了解一下該ETF隱藏在表面之下的真實流動性。Implied Liquidity可以幫助投資者獲知該信息。
3B)Flows
Flows指的是持續進入或者離開某ETF的資金量。Flow和AUM的關系為:一個為流量,另一個為存量。流量的持續增加或者減少,會導致存量的變化,因此也會直接影響到該ETF的流動性。
相對來說,Flows對於高頻交易和日間交易投資者更加有用,值得緊密關注。
4)規模
每一個ETF的規模,都是投資者應該關心的最主要指標之一。相對來說,國外ETF的管理費都非常低(比如VOO每年的管理費僅為0.05%),國內ETF的管理費也不高(一般為0.4%~0.6%左右),因此一支ETF的規模涉及到幾個重要問題:
第一、管理該ETF的基金經理是否能夠盈虧平衡,或者有盈餘以支撐其管理和研究團隊。如果規模太小,可能預示該ETF很難持續,說不定過幾年基金管理公司就需要將其關閉。
第二、ETF的規模太小的話,沒有做市商(Dealer)願意為它做市,因此會影響到該ETF的流動性。
第三、ETF規模太小的話,可能會帶有「大款投資者」的投資風險。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朋友,請網路搜索「伍治堅+大款投資者」,相關文章有更為詳細的介紹。
五福資本對於海外ETF的規模要求是,其管理的資金量至少為2億美元($200M),否則不予考慮。
在過去的十年中,ETF的管理規模呈現出高速發展,也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朋友開始對ETF投資感興趣。希望本專欄的「ETF投資指南」系列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認識ETF,並做出更為理性的投資決策。
㈨ 納指etf基金的當日價是以前天一天納斯達克計算,還是以當晚納斯達克計算出來的
納指etf一般是國內的券商或其他金融機構推出的,對標美國的納斯達克100(或確定的幾十隻股票)。很多人是這樣認為的,如果投資者購買了etf,那麼這個機構就會同時在美國買進等額的股票組合,贖回時該機構則會賣出相應的股票組合。這樣一來就滿足了國內投資者投資海外資產的需求。(有利有弊,一般來說這種etf手續費不低。)
但是,這樣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中國跟美國存在的時差。美國股票交易的時候,中國投資者還沒睡醒,而中國市場開市以後,美國市場也已經休息了。由於時差的存在,金融機構不可能實現隨時保證國內份額和他們在美國持有的份額是相等的。一個解決辦法是每隔固定的時間(一個交易日),調整一下在美國的持倉,保證國內份額和他們在國外的份額是相等的。但就算這樣,他們仍然要面對不小的風險敞口。所以他們一般用一種更簡單的方法。
那就是發行之初,金融機構就先確定國內認購的份額,在美國市場買入相應的份額。然後便不再開放直接的認購,也就是說,一個投資者想要購買etf只能從其他擁有這些etf的人手中去購買。這就形成了一個二級市場。
納指的價格取決於其他人想要賣出多少錢,而不直接取決於它值多少錢。
所以,納指etf的定價是在國內的二級市場上確定的,而不是直接與美國股市相掛鉤。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內納指溢價很高了。一方面是國內投資外國資產的渠道確實匱乏,這也成為了納指etf溢價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最近美國放水太狠,提高了市場的預期。
㈩ 什麼股票值得長期持有
(一)消費領域
縱觀全球資本市場,消費行業是長期大牛股的集中營,這些牛股基本上來自於醫葯、醫療健康、釀酒、食品飲料、家電、汽車、旅遊休閑、日用品等行業的頭部公司;
如A股中白酒行業的頭部公司貴州茅台、五糧液和瀘州老窖;家電行業頭部公司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和海爾智家;醫葯行業的頭部公司恆瑞醫葯、葯明康德、長春高新、雲南白葯、片仔癀;眼科醫療服務龍頭愛爾眼科;口腔醫療服務龍頭通策醫療;乳製品龍頭伊利股份;調味品龍頭海天味業;汽車行業頭部公司上汽集團、福耀玻璃和華域汽車;免稅業務龍頭中國國旅;機場龍頭上海機場等
港股中消費股如啤酒龍頭華潤啤酒,醫葯龍頭中生制葯,運動服飾龍頭安踏,連鎖餐飲龍頭海底撈,乳製品龍頭蒙牛乳業等。
美股中的可口可樂,百事,麥當勞,星巴克,耐克,沃爾瑪,開市客,默克,諾華制葯、強生、聯合健康等
以上這些個股基本上都屬於行業龍頭或者細分領域龍頭,值得投資者長期持有。
(二)金融領域
金融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關系著國計民生的安危,金融穩則國家穩,金融強則國家強,相對來說金融行業是確定性最高的行業,是最值得長期投資的領域之一,個人最看好的還是銀行,其次是保險,保險行業目前在我國算是朝陽產業,相關企業還是處於成長期,未來還有比較大增長空間;雖然銀行的高增長時代已經過去,但依然是盈利能力最強的行業,加上大部分銀行股分紅派息能力強,股息率高;但很多股民總覺得銀行和保險股盤子大、波動小、漲速慢,這樣想就錯了,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寧波銀行自2014年1月至今股價總漲幅都超過500%,南京銀行總漲幅超400%,興業銀行總漲幅也超過200%,試問有多少投資者的總收益在此期間達到了這個水平?
以下是金融領域值得長線持有的個股,其中包括港股和美股;
A股中的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寧波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
港股中的匯豐控股,恆生銀行,友邦保險,港交所等。
美股中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摩根大通,富國銀行等
(三)科技領域
A股中的立訊精密、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匯頂科技、中興通訊相對好些
港股中的騰訊控股、阿里巴巴。
美股中的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Facebook,英特爾,思科等這些也算是美股的核心資產,佔美國股市總市值的40%以上,美國三大股指能夠上漲十多年持續不斷創新高主要還是由這些科技巨頭的股票貢獻的;
個人認為就全球資本市場來言,美國的科技股是最值得長期投資的,因此要想長期持有科技股的話建議盡量選擇美國科技股,不能直接購買美股的投資者可以在A股中直接購買納指ETF,該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就是以上這些個股,年初至今該ETF漲幅已經超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