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常識中道氏理論三大公理的股市表現有哪些
具體而言,道氏理論的三大基石性公理在近幾年股市中的表現如下:第一市場行為包含和消化一切,反映一切。」市場行為即買賣操作行為已經包含了市場最基本的四大要素:價、量、時間和人。從2009年8月以來,國際金融市場整體環境隨著歐債危機的不斷擴大而惡化,國內經濟處於結構性大調整轉化而增速放緩、通脹上升時期,這些因素在大盤指數的反復調整過程中已得到具體反映。第二價格沿趨勢運動」,即慣性運動。在目前上證指數走勢中,市場多空力量在沒有根本性逆轉時,指數及絕大多數個股仍然會沿著目前的調整下跌趨勢方向運行,交易操作者不能輕易地判斷市場整體熊市調整趨勢已經結束。因此,在實際操作中,空倉或輕倉是迴避市場整體風險的最佳選擇。
即使大盤指數出現反彈走勢,在股指沒有有效突破3000點時,從道氏理論趨勢運動角度而言,都不能輕言市場已經轉勢走好。第三,「歷史會重演」,即交易者相似的思維心理及行為模式,將導致市場價格波動表現出一定的客觀周期性和類似性,這種重演主要由人們類似的心理因素所導致。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熊市市場里,交易者對待下跌調整市場的操作心理模式及具體交易操作買賣行為有高度的相似性。從某種程度上觀察,最近一年來,大盤指數調整低點不斷下移至上證指數2400點下方的走勢特徵,與滬深大盤2003年至2004年的走勢極為相似,是典型的熊市市場操作特點,因此控制個股風險成為現階段操作最主要的任務。
『貳』 股票。《道氏理論》為什麼有兩個版本,一本是陳東著,一本是羅伯特·雷亞著這兩版有什麼區別應該看哪
《股市晴雨表》《道氏理論》 道氏理論是所有市場技術研究的鼻祖。盡管他經常因為「反應太遲」而受到批評,並且有時還受到那些拒不相信其判定的人士的譏諷(尤其是在熊市的早期),但只要對股市稍有經歷的人都對它有所聽聞,並受到大多數人的敬重。但人們從未意識到那是完全簡單的技術性的,那不是根據什麼別的,是股市本身的行為(通常用指數來表達),而不是基本分析人士所依靠的商業統計材料。
道氏理論的形成經歷了幾十年。1902年,在查爾斯·道去世以後,威廉姆·皮特·漢密爾頓 (William Peter Hamilton)和羅伯特·雷亞(Robert Rhea)繼承了道氏理論,並在其後有關股市的評論寫作過程中,加以組織與歸納而成為今天我們所見到的理論。他們所著的《股市晴雨表》《道氏理論》成為後人研究道氏理論的經典著作。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理論的創始者——查爾斯·道,聲稱其理論並不是用於預測股市,甚至不是用於指導投資者,而是一種反映市場總體趨勢的晴雨表。大多數人將道氏理論當作一種技術分析手段——這是非常遺憾的一種觀點。 其實,「道氏理論」的最偉大之處在於其寶貴的哲學思想,這是它全部的精髓。雷亞在所有相關著述中都強調,"道氏理論"在設計上是一種提升投機者或投資者知識的配備(aid)或工具,並不是可以脫離經濟基本條件與市場現況的一種全方位的嚴格技術理論.根據定義,"道氏理論"是一種技術理論;換言之,它是根據價格模式的研究,推測未來價格行為的一種方法。
來源:理論起初來源於新聞記者、首位華爾街日報的記者和道瓊斯公司的共同創立者查爾斯·亨利·道(1851年—1902年)的社論。在其去世後,由威廉·P·漢密爾頓、查爾斯·麗爾和E·喬治·希弗總結出來。道氏他本身從未使用過「道氏理論」這個詞。
理論內涵:道氏理論斷言,股票會隨市場的趨勢同向變化以反映市場趨勢和狀況。股票的變化表現為三種趨勢:主要趨勢、中期趨勢及短期趨勢。
主要趨勢:持續一年或以上,大部分股票將隨大市上升或下跌,幅度一般超過20%。
中期趨勢:與基本趨勢完全相反的方向,持續期超過三星期,幅度為基本趨勢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短期趨勢:只反映股票價格的短期變化,持續時間不超過六天。
牛市的特徵表現為,主要趨勢由三次主要的上升動力所組成,其中被兩次下跌所打斷,如:疲軟期。在整個活動周期中,可能比預期的下跌得低,每次都比上次更低。在整個活動周期中,通常由幾次中期趨勢的下跌和恢復所構成。
『叄』 道瓊斯一共有多少只股票納斯達克有多少只股票
1、道瓊斯指數由四種股價平均指數構成,從紐約證券交易所挑選的65隻股票為編制對象,因此該指數里有65隻股票。65隻股票有30隻工業公司、20家交通運輸業公司以及15家公用事業公司。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世界上最有影響、使用最廣的股價指數。
2、納斯達克是由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為了規范混亂的場外交易和為小企業提供融資平台於1971年2月8日創建。納斯達克的特點是收集和發布場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證券商報價,它現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的證券交易市場。現有上市公司總計5400多家,納斯達克又是全世界第一個採用電子交易並面向全球的股市,它在5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26萬多個計算機銷售終端。納斯達克指數是反映納斯達克證券市場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基本指數為100。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涵蓋所有高新技術行業,包括軟體、計算機、電信、生物技術、零售和批發貿易等。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2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肆』 道氏理論,股市循環理論,波浪理論異同點,,,越仔細越好。。。
道氏理論是以道瓊工業和運輸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的性能為基礎創立的一種市場分析理論。用以衡量股價指數的變動趨勢,大多數的股票均會隨市場趨勢做同向變動以反應市場趨勢及變動狀況。該理論認為﹐如果上述平均指數中的一個指數提高到前期最高水平以上﹐而且其它道瓊指數也相伴或隨後高於前期水平的話﹐那麼市場處於基本上升的趨勢。當二種道瓊平均指數下降到低於前期價位時﹐就應認為股票市場呈下跌趨勢。這種理論不能推斷這種趨勢能夠持續多久﹐雖然此理論已被廣泛誤解為預測未來動向的方法。
循環理論,認為歷史經過一段時間後便會重演,同樣股市亦有周期,只要掌握起跌的周期,將可預測後市的走勢。現在所見的循環理論不勝枚舉,主要有以下幾種:(1)伯恩斯坦循環理論 這理論由伯恩斯坦(Jake Bernstein)所創,側重分析時間,以觀察市勢的發展,借著量度周期類別、形狀及長短,掌握周期的升跌。 以周期長短分類,可分為: (i)長期周期:循環周期平均超過一年。 (ii)中期周期:平均為六個月至一年,以星期作量度單位。 (iii)短期周期:平均不超過三個月,以日數為量度單位。 (iv)季節性周期:部分商品期貨如農作物,受季節性收成期或乾旱期影響,以致價格常在個別月份出現高、低位。 以形狀分類,周期可分為: (i)對稱周期:每個循環相距時間相近,長短亦一致。 (ii)不規則周期:每個周期時間相距接近,但期內波動幅度並非一樣。 至於伯恩斯坦循環周期的特性,包括: (a)長短差不多及重復出現次數較多的周期,普遍可信性較高。 (b)周期的重復,並非與上一個周期相同,但傾向集中在若干長度。 (c)各類物品的長期周期可如波浪理論般加以劃分,即可分割成數個次級較短周期。 (d)同類或性質相近的商品期貨,普遍擁有類似的周期長度。 綜合而言,這套理論的優點在於僅需分析歷史數據,即可直接、簡單地推測未來走勢,但缺點是未能全面及理性地去作分析。 (2)十年周期循環理論 十年周期循環理論,強調股票的長期周期走勢是每十年重復一次。只要按每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市價,即可推測未來走勢。 十年周期之所以持續出現,有部分經濟學家認為這現象與太陽黑子有關,因太陽黑子影響地球氣候及經濟,例如黑子散發較多能量,地球氣候良好,農作物豐收就會有利經濟及股市,相反則一切逆然。(3)月份周期循環理論月份周期循環理論,強調股市走勢有既定形態,在十二個月內,每月股市走勢均有其升跌韻律。換句話說,往績月份走勢,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艾略特波浪理論(Elliott Wave Theory)是股票技術分析的一種理論。認為市場走勢不斷重復一種模式,每一周期由5個上升浪和3個下跌浪組成。艾略特波浪理論將不同規模的趨勢分成九大類,最長的超大循環波(grand supercycle) 是橫跨200年的超大型周期,而次微波(subminuette)則只覆蓋數小時之內的走勢。但無論趨勢的規模如何,每一周期由8個波浪構成這一點是不變的。 這個理論的前提是:股價隨主趨勢而行時,依五波的順序波動,逆主趨勢而行時,則依三波的順序波動。長波可以持續100年以上,次波的期間相當短暫。
『伍』 股票有幾種分析方法
技術分析
技術分析是以預測市場價格變化的未來趨勢為目的,通過分析歷史圖表對市場價格的運動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技術分析是證券投資市場中普遍應用的一種分析方法。
所有的技術分析都是建立在三大假設之上的。一、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這句話的含義是:所有的基礎事件--經濟事件、社會事件、戰爭、自然災害等等作用於市場的因素都會反映到價格變化中來。二、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三、歷史會重演。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是技術分析的代表著作。初版1948年,作為經典中的經典、技術分析的權威之作,《股市趨勢技術分析》至今仍牢牢處於無法超越的地位。
基本分析
基本分析法通過對決定股票內在價值和影響股票價格的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狀況、公司經營狀況等進行分析,評估股票的投資價值和合理價值,與股票市場價進行比較,相應形成買賣的建議。
演化分析
演化分析是以演化證券學理論為基礎,將股市波動的生命運動特性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從股市的代謝性、趨利性、適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和節律性等方面入手,對市場波動方向與空間進行動態跟蹤研究,為股票交易決策提供機會和風險評估的方法總和。
『陸』 股票技術指標是什麼東西,有人了解它么,可不可以詳細的介紹一下是什麼
股票技術指標是屬於統計學的范疇,一切以數據來論證股票趨向、買賣等。指標組要分為了3大類:1,屬於趨向類的技術指標,2,屬於強弱的技術指標,3,屬於隨機買入的技術指標。
主要的股票技術分析指標
◇ 隨機指標KDJ ① K值由右邊向下交叉D值做賣,K值由右邊向上交叉D值做買。高檔連續二次向下交叉確認跌勢(死叉),低檔高檔連續二次向下交叉確認跌勢,低檔連續二次向上交叉確認漲勢(金叉)。 ② D值<15% 超賣,D值>90% 超買;J>100%超買,J<10% 超賣。 ③ KD值於50%左右徘徊或交叉時無意義。 ④ 投機性太強的個股不適用。 ⑤ 可觀察KD值與股價之背離情況,以確認高低點。 ◇ ASI指標 ① 股價創新高低,而ASI 未創新高低,代表對此高低點之不確認。 ② 股價已突破壓力或支撐線,ASI未伴隨發生,為假突破。 ③ ASI前一次形成之顯著高低點,視為ASI之停損點。多頭時,當ASI跌破前一次低點時賣出;空頭時,當ASI向上突破其前一次高點回補。 ◇ 布林指標BOLL ① 布林線利用波帶可以顯示其安全的高低價位。 ② 當易變性變小,而波帶變窄時,激烈的價格波動有可能隨即產生。 ③ 高低點穿越波帶邊線時,立刻又回到波帶內,會有回檔產生。 ④ 波帶開始移動後,以此方式進入另一個波帶,這對於找出目標值有相當幫助。 BRAR指標 【指標說明】: AR為人氣線指標,是以當天開盤價為基礎,比較一個特定時期內,每日開盤價分別與當天最高價、最低價之差價的總和的百分比,以此來反映市場買賣的人氣; BR為意願指標,是以前一日收盤價為基礎,比較一個特定時期內,每日最高價、最低價分別與前一日收盤價之價差的總和的百分比,以此來反映市場的買賣意願的程度。 兩項指標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價格波動進行分析,並且可以配合使用,以預測價格的未來走勢。 ◇ CCI指標 ① CCI 與股價產生背離現象時,是一項明顯的警告訊號。 ② CCI正常波動范圍在±100之間,+100以上為超買訊號,-100為超賣訊號。 ③ CCI 主要是測量脫離價格正常范圍之變異性。 ◇ EXPMA指標 EXPMA 譯為指數平均數,修正移動平均線較股價落後的缺點,本指標隨股價波動反應快速,用法與移動平均線相同。 ◇ EMV指標 ①.EMV值上升,代表量跌價增。 ②.EMV值下降,代表量跌價跌。 ③.EMV趨向於0,代表大成交量。 ④.EMV>0,買進。 ⑤.EMV<0,賣出。 ◇ DMI指標 ① +DI 向上交叉-DI 時,做買。 ② +DI 向下交叉-DI 時,做賣。 ③ 當ADX 於50以上向下轉折時,意味著市場趨勢終了。 ◇ DMA指標 ① DMA是兩條基期不同平均線差值。實線向上交叉虛線,買進。 ② 實線向下交叉虛線,賣出。 CR ① CR平均線周期由短至長分成A,B,C,D四條。 ② 由C,D構成的帶狀稱為主帶,A,B構成的帶狀稱為副帶。 ③ CR由帶狀之下上升160%時,賣出。 ④ CR跌至40以下,重回副帶,而 A線由下轉上時,買進。 ⑤ 主帶與副帶分別代表主要的壓力支撐區及次要壓力支撐區。 ⑥ CR在 400以上,漸入高檔區,注意 A線的變化。 ◇ 波段指標MACD ① DIF和MACD在0以上,大勢屬多頭市場。 ② DIF向上突破MACD時,可作買;若DIF向下跌破MACD時,只可作原單的平倉,不可新賣單進場。 ③ DIF和MACD在0以下,大勢屬空頭市場。 ④ DIF向下跌破MACD時,可作賣;若DIF向上突破MACD時,只可作原單的平倉,不可新買單進場。 ⑤ 高檔二次向下交叉大跌,低檔二次向上交叉大漲。 ◇ OBV OBV指標 ① 必須觀察OBV之N字形波動。 ② 當OBV 超越前一次 N字形高點,即記一個向上的箭號。 ③ 當OBV 跌破前一次 N字形低點,即記一個向下的箭號。 ④ 累計五個向下或向上之箭號,即為短期反轉訊號。 ⑤ 累計九個向下或向上之箭號,即為中期反轉訊號。 ⑥ N字形波動加大時,須注意行情隨時有反轉可能。 ◇ ROC指標 ① ROC具有超買超賣功能。 ② 個股經價格比率之不同,其超買超賣范圍也略有不同,但一般總是介於±6.5之間。 ③ ROC抵達超賣水準時,做買;抵達超買水準時,做賣。 ④ ROC對於股價也能產生背離作用。 ◇ 相對強弱指標RSI ① RSI值於0%-100%之間呈常態分配。當6日RSI值在94%以上時,股市呈超買現象t出現M頭為賣出時機;當6日RSI值在13%以下時,股市呈現超賣現象,若出現 W底為買進時機。 ② 當快速RSI由下往上突破慢速RSI時,為買進時機;當慢速RSI由上往下跌破快速RSI時,為賣出時機。 ◇ SAR指標 ① 任何一天收盤價高於或低於SAR,則須執行空頭或多頭之停損交易。 ② 任何一次停損交易,也視為市況轉變,交易者須改變立場,從事新趨勢之交易。 ③ 收盤價>SAR,空頭停損。 ④ 收盤價<SAR,多頭停損。 ◇ TRIX指標 ① 盤整行情時本指標不適用。 ② TRIX向上交叉其MA線,買進。 ③ TRIX向下交叉其MA線,賣出。 ④ TRIX與股價產生背離時,應注意隨時會反轉。 ◇ VR指標 ① VR下跌至40% 以下時,市場極易形成底部。 ② VR值一般分布在150%左右最多,一旦越過250%,市場極容易產生一段多頭行情。 ③ VR超過450%以上,應有高檔危機意識,隨時注意反轉之可能,可配合CR及PSY使用。 ④ VR的運用在尋找底部時較可靠,確認頭部時,請多配合其他指標使用。 ◇ W%R指標 ①W%R介於100%及0%之間;100%置於底部0%置於頂部。 ②80%設一條"超賣線",價格進入80%-100%之間,而後再度上升至80% 之上時為買入訊號。 ③20%設一條"超買線",價格進入20%-0%之間,而後再度下跌至20% 之下時為賣出訊號。 ④50%設一條"中軸線",行情由下往上穿越時,表示確認買進訊號;行情由上往下穿越時,表示確認賣出訊號。 ◇ WVAD指標 ①.指標為正值,代表多方的沖力占優勢,應買進。 ②.指標為負值,代表空方的沖力占優勢,應賣出。 ③.WVAD是測量股價由開盤至收盤期間,多空兩方的戰鬥力平衡。 ④.運用WVAD指標,應先將參數設存長期。 BIAS---判斷原則 這里的乖離,具體是指收盤價格(或指數,下略)與某一移動平均價格的差距,而乖離率則用以表徵這種差距的程度。將各BIAS值連成線,則得到一條以零值為中軸波動伸延的乖離率曲線。N日BIAS的N值通常取6、10、30、72及以上,分別用以研判短期、中期、中長期以及長期的市勢。 一般而言,當BIAS過高或由高位向下時為賣出信號, 當BIAS過低或由低位向上時為買入信號。 在中長期多方市場里, BIAS在0上方波動,0是多方市場調整回檔的支持線, BIAS在0附近掉頭向上為買入信號。在中長期空方市場里, BIAS在0下方波動, 0是空方市場調整反彈的壓力線,BIAS在0附近掉頭向下為賣出信號。BIAS若有效上穿或下穿0,則是中長線投資者入場或離場的信號。 ?採用N值小的快速線與N值大的慢速線作比較觀察,若兩線同向上, 升勢較強; 若兩線同向下,跌勢較強;若快速線上穿慢速線為買入信號;若快速線下穿慢速線為賣出信號。 KDJ--判斷原則 1、一般而言, D線由下轉上為買入信號,由上轉下為賣出信號。 2、KD都在0~100的區間內波動,50為多空均衡線。如果處在多方市場,50是回檔的支持線; 如果處在空方市場,50是反彈的壓力線。 3、K線在低位上穿D線為買入信號,K線在高位下穿D線為賣出信號。 4、K線進入90以上為超買區,10以下為超賣區;D線進入80以上為超買區,20以下為超賣區。宜注意把握買賣時機。 5、高檔區D線的M形走向是常見的頂部形態,第二頭部出現時及K線二次下穿D線時是賣出信號。低檔區D線的W形走向是常見的底部形態,第二底部出現時及K線二次上穿D線時是買入信號,若與價格走向發生背離,分別稱為"頂背離"和"底背離",買賣信號可信度極高。 6、J 值可以大於100或小於0。J 指標值為依據KD買賣信號是否可以採取行動提供可信判斷。通常,當 J值大於100或小於10 時被視為採取買賣行動的時機。 7、KDJ本質上是一個隨機性的波動指標,故計算式中的N 值通常取值較小,以5至14為宜, 可以根據市場或商品的特點選用。不過, 將KDJ應用於周線圖或月線圖上, 也可以作為中長期預測的工具。 W&R---判斷原則 威廉指標全名為"威廉氏超買超賣指標",屬於分析市場短線買賣走勢的技術指標。它是以N日內市場空方的力道(H - c)與多空總力道(H - L) 之比率,以此研判市勢。它是一個隨機性很強的波動指標,本質上與KDJ理論中的未成熟隨機指標RSV無異。 1、0≤WMS%R≤100。由於WMS%R以研究空方力道為主,這與其它相似的振盪性指標以研究多方力道為主恰好相反,因此,WMS%R 80以上為超賣區,20以下為超買區。 2、由於其隨機性強的緣故,若其進入超買區時,並不表示價格會馬上回落,只要仍在其間波動,則仍為強勢。當高出超買線(WMS%R=20)時,才發出賣出信號。 3、同上理,當低過超賣線(WMS%R=80)時,才發出買入信號。 4、WMS%R=50是多空平衡線,上穿或跌破此線, 是穩健投資者的買賣信號。 5、公式中N的取值通常有6、12、26、等,分別對應短期、中短期、中期的分析。 MACD---判斷原則 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 MACD 是通過對指數型平滑移動平均線 EMA 的乖離曲線(DIF)以及DIF值的指數型平滑移動平均線(DEA)這兩條曲線走向之異同、乖離的描繪和計算,進而研判市勢的一種技術方法。 1、0軸以下:DIF若上穿 DEA為買入信號;DIF若下穿 DEA為反彈結束信號, 也為賣出信號,但適於多方平倉,空方新賣單不適於入場。 2、0 軸以上:DIF 若下穿 DEA 為賣出信號;DIF 若上穿 DEA 為回檔結束信號,也為買入信號,但適於空方平倉,多方新買單不適於入場。 3、與市勢的 M頭(或三頭)以及 W底(或三底)形態相仿, 高檔區DIF二次以上下穿 DEA可能大跌;低檔區DIF二次以上上穿 DEA可能大漲。這兩處交叉若與價格走向相背離,則可信度極高。 4、由於柱線圖拐點的變化十分敏感,雖可捕捉先機,但需小心因小失大。 嶺南內參:一個能提前透露股市內幕和年報的好站。
股票技術指標分析技巧
股票技術指標的,是相對於基本分析而言的。正如上一部分所述,基本分析法著重於對一般經濟情況以及各個公司的經營管理狀況、行業動態等因素進行分析,以此來研究股票的價值,衡量股價的高低。而技術分析則是透過圖表或技術指標的記錄,研究市場過去及現在的行為反應,以推測未來價格的變動趨勢。其依據的技術指標的主要內容是由股價、成交量或漲跌指數等數據計算而得的,我們也由此可知──技術分析只關心證券市場本身的變化,而不考慮會對其產生某種影響的經濟方面、政治方面的等各種外部的因素。 基本分析的目的是為了判斷股票現行股價的價位是否合理並描繪出它長遠的發展空間,而技術分析主要是預測短期內股價漲跌的趨勢。通過基本分析我們可以了解應購買何種股票,而技術分析則讓我們把握具體購買的時機。在時間上,技術分析法注重短期分析,在預測舊趨勢結束和新趨勢開始方面優於基本分析法,但在預測較長期趨勢方面則不如後者。大多數成功的股票投資者都是把兩種分析方法結合起來加以運用。他們用基本分析法估計較長期趨勢,而用技術分析法判斷短期走勢和確定買賣的時機。 股價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都認為股價是由供求關系所決定。基本分析主要是根據對影響供需關系種種因素的分析來預測股價走勢,而技術分析則是根據股價本身的變化來預測股價走勢。技術分析的基本觀點是:所有股票的實際供需量及其背後起引導作用的種種因素,包括股票市場上每個人對未來的希望、擔心、恐懼等等,都集中反映在股票的價格和交易量上。 技術分析的理論基礎是空中樓閣理論。空中樓閣理論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於1936年提出的,該理論完全拋開股票的內在價值,強調心理構造出來的空中樓閣。投資者之所以要以一定的價格購買某種股票,是因為他相信有人將以更高的價格向他購買這種股票。至於股價的高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存在更大的「笨蛋」願以更高的價格向你購買。精明的投資者無須去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他所須做的只是搶在最大「笨蛋」之前成交,即股價達到最高點之前買進股票,而在股價達到最高點之後將其賣出。 第二節道氏股價波動理論 1.道氏理論的基本要點 根據道氏理論,股票價格運動有三種趨勢,其中最主要的是股票的基本趨勢,即股價廣泛或全面性上升或下降的變動情形。這種變動持續的時間通常為一年或一年以上,股價總升(降)的幅度超過20%。對投資者來說,基本趨勢持續上升就形成了多頭市場,持續下降就形成了空頭市場。 股價運動的第二種趨勢稱為股價的次級趨勢。因為次級趨勢經常與基本趨勢的運動方向相反,並對其產生一定的牽製作用,因而也稱為股價的修正趨勢。這種趨勢持續的時間從3周至數月不等,其股價上升或下降的幅度一般為股價基本趨勢的1/3或2/3。股價運動的第三種趨勢稱為短期趨勢,反映了[1]股價在幾天之內的變動情況。修正趨勢通常由3個或3個以上的短期趨勢所組成。
『柒』 !!股票市場中的技術分析是誰發明的在什麼歷史和思想背景下發明的
股票,技術分析第一次出現,有記載的,是道瓊斯指數,其中,道瓊斯,地一次發現了阻力位和支撐位,其中道是指道氏,和瓊斯,道瓊斯,是兩個人的名字的合稱。
其實,發現的歷程,很復雜和漫長。
具體如下,如果覺得還不夠,去查查資料
道瓊斯指數的創立人
1882年11月,兩位年輕的記者查爾斯·道和愛德華·瓊斯在華爾街15號一間狹小的辦公室里成立了道瓊斯公司,當時他們的全部家當只有一台打字機和一部電話,。公司的第一分業務,就是只有兩頁的晚報。這份名為《顧客晚報》的簡訊,其內容為股市相關信息。在初期為了節省經費,兩位經理只能把晚報內容重復抄寫24分劣質紙張上。公司成立後不久,第三個夥伴記者查爾斯·伯格斯特里瑟加入進來,不過公司名字並沒有隨之改變。
1884年,他們推出了一項包含11種股票的指數。其中有9家鐵路公司和2家汽輪公司的平均價格,這也是後來道瓊斯指數的雛形。
1889年7月8日,晚報改為專門報道股票信息的《華爾街日報》。1896年5月26日,查爾斯·道《華爾街日報》首次發表了30種工業股票的平均價格指數,即人們常說的道瓊斯指數。
1902年3月,道瓊斯公司以13萬美元的價格賣給新聞業巨頭克拉倫斯·拜倫。查爾斯在同年去世,但他所創建的股票指數一直深刻影響著世界經濟,延續至今。
2007年8月1日,傳媒大王默多克新聞集團以56億美元收購道瓊斯。
『捌』 股票市場中的道氏理論的觀點是什麼我希望是比較乾脆的,不要幾句話能說明的,卻要說一大堆理論!
技術分析三大前提
1.市場行為包含一切信息(market action discounts everything)
2.價格呈趨勢運動(prices move in trends)
3.歷史會重演(history repeats itself)
『玖』 高分!!某隻股票長時間的股價變動數據,說明其變化
關於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MA)是以道•瓊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為理論基礎,採用統計學中"移動平均"的原理,將一段時期內的股票價格平均值連成曲線,用來顯示股價的歷史波動情況,進而反映股價指數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論的形象化表述。
移動平均線定義:"平均"是指最近n天收市價格的算術平均線;"移動"是指我們在計算中,始終採用最近n天的價格數據。因此,被平均的數組(最近n天的收市價格)隨著新的交易日的更迭,逐日向前推移。在我們計算移動平均值時,通常採用最近n天的收市價格。我們把新的收市價格逐日地加入數組,而往前倒數的第n+1個收市價則被剔去。然後,再把新的總和除以n,就得到了新的一天的平均值(n天平均值)。 ■ 計算公式:
MA=(C1+C2+C3+...+Cn)/N C:某日收盤價 N:移動平均周期
移動平均線依計算周期分為短期(如5日、10日)、中期(如30日) 和長期(如60日、120日)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依演算法分為算術移動平均線、線型加權移動平均線、階梯形移動平均線、平滑移動平均線等多種,最為常用的是下面介紹的算術移動平均線。
一)、移動平均線所表示的意義: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動平均線從下向上突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黃金交叉。
預示股價將上漲:黃色的5日均線上穿紫色的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上穿綠色的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黃金交叉。
2、當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下跌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預示股價將下跌。黃色的5日均線下穿紫色的1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10日均線下穿綠色的3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均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進入穩定期,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從上而下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動,稱為多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上漲。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自下而上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動,稱為空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走多頭排列的均線可視為多方的防線;當股價回檔至移動平均線附近,各條移動平均線依次產生支撐力量,買盤入場推動股價再度上升,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漲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價在移動平均線的下方,呈空頭排列的移動平均線可以視為空方的防線,當股價反彈到移動平均線附近時,便會遇到阻力,賣盤湧出,促使股價進一步下跌,這就是移動平均線的助跌作用。
7、移動平均線由上升轉為下降出現最高點,和由下降轉為上升出現最低點時,是移動平均線的轉折點。預示股價走勢將發生反轉。
(二)、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
1、移動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且略向上方抬頭,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線下方向上方突破,為買進信號。
2、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未跌破移動平均線後又再度上升時為買進時機。
3、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回檔時跌破移動平均線,但短期移動平均線繼續呈上升趨勢,此時為買進時機。
4、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以下運行,突然暴跌,距離移動平均線太遠,極有可能向移動平均線靠近(物極必反,下跌反彈),此時為買進時機。
5、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之上運行,連續數日大漲,離移動平均線愈來愈遠,說明近期內購買股票者獲利豐厚,隨時都會產生獲利回吐的賣壓,應暫時賣出持股。
6、移動平均線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線上方向下跌破移動平均線時說明賣壓漸重,應賣出所持股票。
7、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線下方運行,反彈時未突破移動平均線,且移動平均線跌勢減緩,趨於水平後又出現下跌趨勢,此時為賣出時機。
8、股價反彈後在移動平均線上方徘徊,而移動平均線卻繼續下跌,宜賣出所持股票。
以上八大法則中第三條和第八條不易掌握,具體運用時風險較大,在未熟練掌握移動平均線的使用法則前可以考慮放棄使用。
第四條和第五條沒有明確股價距離移動平均線多遠時才是買賣時機,可以參照乖離率來解決(將在中級學校中詳講)。
(三)移動平均線的買進時機:
1、股價曲線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動平均線,且5日均線上穿 10 日均線形成黃金交叉,顯現多方力量增強,已有效突破空方的壓力線,後市上漲的可能性很大,是買入時機。
2、股價曲線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且三條移動平均線呈多頭排列,顯現說明多方力量強盛,後市上漲已成定局,此時是極佳的買入時機。
3、在強勢股的上升行情中,股價出現盤整,5日移動平均線與10日移動平均線糾纏在一起,當股價突破盤整區,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再次呈多頭排列時為買入時機。
4、在多頭市場中,股價跌破10日移動平均線而未跌破30日移動平均線,且30日移動平均線仍向右上方挺進,說明股價下跌是技術性回檔,跌幅不致太大,此時為買入時機。
5、在空頭市場中,股價經過長期下跌,股價在5日、10日移動平均線以下運行,恐慌性拋盤不斷湧出導致股價大幅下跌,乖離率增大,此時為搶反彈的絕佳時機,應買進股票。
(四)、移動平均線的賣出時機:
1、在上升行情中,股價由上向下跌破5日、10日移動平均線,且5日均線下穿10日均線形成死亡交叉,30日移動平均線上升趨勢有走平跡象,說明空方佔有優勢,已突破多方兩道防線,此時應賣出持有的股票,離場觀望。
2、股價在暴跌之後反彈,無力突破10日移動平均線的壓力,說明股價將繼續下跌,此時為賣出時機。
3、股價先後跌破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線,且30日移動平均線有向右下方移動的趨勢,表示後市的跌幅將會很深,應迅速賣出股票。
4、股價經過長時間盤局後,5日、10日移動平均線開始向下,說明空方力量增強,後市將會下跌,應賣出股票。
5、當60日移動平均線由上升趨勢轉為平緩或向下方轉折,預示後市將會有一段中級下跌行情,此時應賣出股票。
這是移動平均線,分別是(5、10、20、60)日均線
平均線的目的主要是用來判定股票的走勢。
股價的運動常常具有跳動的形式,平均線把跳動減緩成較為平坦的曲線。
計算平均線的方法有許多種,最常用的是取收市價作為計算平均值的參考。比如你要計算十天的平均值,把過去十天的收市價格加起來除以十,便得到這十天的平均值。每過一天,分子式加上新一天的股票收市價,再減去倒第十一天的收市價,分母不變,便得到最新的平均值,把平均值連起來便成為平均線。
平均線的形狀取決於所選擇的天數。天數越多,平均線的轉折越平緩。
一隻股票的升幅,一定程度上由介入資金量的大小決定,莊家動用的資金量越大,日後的升幅越可觀。那麼,如何估算莊家倉位輕重呢?下面有幾種方法:
1、根據吸貨期的長短判斷。對吸貨期很明顯的個股,簡單演算法是將吸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貨期,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吸貨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吸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看到上市後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黑馬在默默吃草。有些新股不經過充分的吸貨期,其行情難以持續。
2、根據換手率判斷。在低位成交活躍、換手率高、而股價漲幅不大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量」與「價」似乎為一對互不甘示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價」必會緊緊跟上「量」的步伐,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
3、根據大盤整理期該股的表現來分析。有些個股吸貨期不明顯,或是老莊卷土重來,或是莊家邊拉邊吸,或在下跌過程中不斷吸貨,難以明確劃分吸貨期。這些個股莊家持倉量可通過其在整理期的表現來判斷,長城電工去年上市後逐波下行,吸貨期不明顯,5-6月份的拉升明顯屬於莊家行為,7-9月份大盤調整,而該股6月底在12元附近,9月底依然固守在12元附近的整理區,跌幅小於大盤,莊家介入程度深;再看該股流通股達8000多萬,對這樣的偏大盤股主力亦「調教」自如,持籌量可見一斑。
4、根據上升過程中的放量情況判斷。一般來說,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會同步放大,某些莊家控盤的個股隨著股價上漲,成交反而縮小,股價往往能一漲再漲,對這些個股可重勢不重價;莊家持有大量籌碼,在未放大量之前即可一路持有。
1、超跌反彈和搶反彈:股票大幅下跌,跌到了某個支撐位,有向上反彈(就是向上漲)的要求,就叫超跌反彈;此時買入股票,等反彈了就賣,就叫搶反彈,反彈不是反轉,漲了幾天還要向下跌,所以要「搶」。
2、指標股、權重股、權重指標股:這幾個概念相似,是指總股本非常大的股票,因為總股本大,在股市中所佔比重很大,所以他們的漲跌對整個股市影響很大。象中國銀行就是一個標準的權重指標股,他站的權重達25%,他每漲跌1分錢,大盤漲跌1個點。
3、箱體震盪:股票的價格在一定的范圍上下波動,就象一隻股票箱。
4、中國銀行後市看法:有可能跌破發行價,小散戶最好不要碰他。
]如何知道一隻股票第2天是高開,還是平開,還是低開?
這個也不能說算是預測,只能說是推測罷了:
如果今天能量很大比如是昨天的3倍以上,大幅度收陽(沒有漲停),但不能有明顯的上影線,那麼第二天高開的概率將是相當大的。如果上影線在末期形成而且很長,那麼低開的可能比較大,如果低開更應該著手介入
今天的量比開盤較低,到只到收盤時量比總體看是逐步增大趨勢的話,第二天低開的概率極底,高開的可能也很大,如果開盤量比較大,但能量不能持續,到收盤時候也沒能重新放量的話,注意明日低開
尾盤突然爆量拉高,那要看拉高的成交情況,如果成交扎實,一般第二日不會低開,但如果是急速拉高,成交不扎實,那麼很可能是誘多……
這里只是簡單的敘述並沒有包含很多較復雜的情況。
請大家教教我在這么多的股票里如何選擇一隻,總不能每次都靠別人推薦
要自己選股票其實非常簡單,你要是有很多錢,就選高價股貴州茅台或蘇寧電器。你要想信高價股因為能在高價立足就必然是各方面都無可挑剔。其次如果你的錢不是很多,就應選價格便宜的股票,此時就要慎重一些,看這只股票的每股凈資產是多少?每股贏利的多少。凈資產收益率比去年有沒有增長?還要了解公司有沒有外債,有沒有訴訟?公司是什麼產品?有沒有增長潛力?然後還要看看最近時期股票價格的走勢,是在歷史的低位?還是高位?
可以去排行榜里找,按量比排行,量比在1.2-2.0之間,漲幅在2%-4%之間,這種股票一般有較好的漲勢
委比:某品種當日買賣量差額和總額的比值。
委比是衡量某一時段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委買手數:現在所有個股委託買入下三檔的總數量。委賣手數:現在所有個股委託賣出上三檔的總數量。委比值的變化范圍為-100%到+100%,當委比值為-100%時,它表示只有賣盤而沒有買盤,說明市場的拋盤非常大;當委比值為+100%時,它表示只有買盤而沒有賣盤,說明市場的買盤非常有力。當委比值為負時,賣盤比買盤大;而委比值為正時,說明買盤比賣盤大。委比值從-100%到+100%的變化是賣盤逐漸減弱、買盤逐漸強勁的一個過程。如某一時刻,股票G的買入和賣出委託排序情況如下:序號 委託買入價 數量(手) 序號 委託賣出價 數量(手)1 3.64 4 1 3.65 6 2 3.60 7 2 3.70 6 3 3.54 6 3 3.75 3 4 3.50 6現在委託買入的下三檔的數量為17手,賣出委託的上三檔數量為15手,股票G在此刻的委比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17-15)/(17+15)×100%=6.66%委比值為6.66%,說明買盤比賣盤大,但不是很強勁。
委差:某品種當前買量之和減去賣量之和。反映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正數為買方較強,負數為拋壓較重。
委比是(委買-委賣)/(委買+委賣)
委差是委買-委賣,負數表示賣盤多。
誰說放量上漲好了?沒人這么說過啊……
但有時量是敲出來的,有時在某些關鍵位置放量的概率較大。
很多能縮量走出很遠、很高的股票,往往在啟動時已經放出過巨量,這種情況被理解為主力控盤程度高。
量價關系的類型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常見的類型,即低量低價、量增價平、量增價漲、量縮價漲、量增價跌和量縮價跌等六種;另一類是比較特殊的類型,即地量地價、天量天價、無量空漲、無量陰跌、底部放量和頂部對倒等六種。
1、低量低價
低量低價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成交量非常稀少的同時、個股股價也非常低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低量低價一般只會出現在股票長期底部盤整的階段。
當股價從高位一路下跌後,隨著成交量的明顯減少,股價在某一點位附近止跌企穩,並且在這一點位上下,進行長時間的低位橫盤整理。經過數次反復築底以後,股價最低點也日漸明朗,同時,由於量能的逐漸萎縮至近期最低值,從而使股票的走勢出現低量低價的現象。
低量低價的出現,只是說明股價階段性底部形成的可能性大大增強,而不能作為買入股票的依據。投資者還應在研究該股基本面是否良好、否具有投資價值等情況後,才能做出投資決策。
2、量增價平
量增價平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增加的情況下、而個股的股價卻幾乎維持在一定價位水平上下波動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增價平既可以出現在上升行情的各個階段,也可以出現在下跌行情的各個階段之中。同時,它既可以作為賣出股票的信號,也可以作為買人股票的信號。區別買賣信號的主要特徵,是要判斷「量增價平」中的「價」是高價還是低價。
如果股價在經過一段時間比較大的漲幅後、處在相對高價位區時,成交量仍在增加,而股價卻沒能繼續上揚,呈現出高位量增價平的現象,這種股價高位放量滯漲的走勢,表明市場主力在維持股價不變的情況下,可能在悄悄地出貨。因此,股價高位的量增價平是一種頂部反轉的徵兆,一旦接下來股價掉頭向下運行,則意味著股價頂部已經形成,投資者應注意股價的高位風險。
如果股價在經過一段比較長時間的下跌後、處在低價位區時,成交量開始持續放出,而股價卻沒有同步上揚,呈現出低位量增價平的現象,這種股價低位放量滯漲的走勢,可能預示著有新的主力資金在打壓建倉。一旦接下來股價在成交量的有效配合下掉頭向上,則表明股價的底部已經形成,投資者應密切關注該股。
3、量增價漲
量增價增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增加的同時、而個股的股價也同步上漲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增價漲只出現在上升行情中,而且大部分是出現在上升行情的初期,也有小部分是出現在上升行情的中途。
在經過前期一輪較長時間的下跌和底部盤整後,市場中逐漸出現諸多利好因素,這些利好因素增強了市場預期向好的心理、刺激了股市的需求,市場交換逐漸活躍起來。隨著成交量的放大和股價的同步上升,投資者購買股票短期內就可獲得利潤,賺錢的示範效應激起了更多投資者的投資意願。
隨著成交量的逐漸放大,股價也開始緩慢向上攀升,股價走勢呈現量增價增的態勢,這種量價之間的良好配合,對未來股價的進一步上揚,形成了真實的實質性支撐。
4、量縮價漲
量縮價漲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減少的情況下、個股的股價卻反而上漲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縮價漲多出現在上升行情的末期,有一小部分也會出現在下降行情中期的反彈過程中。不過,量縮價漲的現象在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中的研判是不一樣的。
在持續的上升行情中,適度的量縮價漲表明主力控盤程度比較高,維持股價上升的實力較強,大量的流通籌碼被主力鎖定。但量縮價漲畢竟所顯示的是一種量價背離的趨勢,因此,在隨後的上升過程中出現成交量再次放大的情況,則可能意味著主力可能在高位出貨。
在持續的下降行情中,有時也會出現量縮價漲的反彈走勢。當股價經過短期內的大幅度下跌後,由於跌幅過猛,主力沒能全部出貨,因此,他們會抓住大部分投資者不忍輕易割肉的心理,用少量資金再次將股價拉高,造成量縮價漲的假象,從而利用這種反彈走勢達到出貨的目的。
總之,對於量縮價漲的行情,投資者應區別對待,一般以持股或持幣觀望為主。
5、量增價跌
量增價跌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增加的情況下、個股的股價卻反而下跌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增價跌現象大部分是出現在下跌行情的初期,也有小部分是出現在上升行情的初期。不過,量增價跌的現象在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中的研判也是不一樣的。
在下跌行情的初期,股價經過一段比較大的漲幅後,市場上的獲利籌碼越來越多,一些投資者紛紛拋出股票,致使股價開始下跌。同時,也有一些投資者對股價的走高仍抱有預期,在股價開始下跌時,還在買入股票,多空雙方對股價看法的分歧,是造成股價高位量增價跌的主要原因。不過,這種高位量增價跌的現象持續時間一般不會很長,一旦股價向下跌破市場重要的支撐位、股價的下降趨勢開始形成後,量增價跌的現象將逐漸消失,這種高位量增價跌現象是賣出信號。
在上升行情初期,有的股票也會出現量增價跌現象。當股價經過一段比較長時間的下跌和底部較長時間盤整後,主力為了獲取更多的低位籌碼,採取邊打壓股價邊吸貨的手段,造成股價走勢出現量增價跌現象,但這種現象也會隨著買盤的逐漸增多、成交量的同步上揚而消失,這種量增價跌現象是底部買入信號。
6、量縮價跌
量縮價跌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減少的同時、個股的股價也同步下跌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縮價跌現象既可以出現在下跌行情的中期,也可能出現在上升行情的中期,但它們的研判過程和結果是不一樣。
在上升行情中,當股價上升到一定高度時,市場成交量開始減少,股價也隨之小幅下跌,呈現出一種量縮價跌現象,而這種量縮價跌是對前期上升行情的一個主動調整過程,「價跌」是股價主動整理的需求,是為了清洗市場浮籌和修正較高的技術指標,而「量縮」則表明投資者有很強的持籌信心和惜售心理。當股價完成整理過程後,又會重新上升。
在下跌行情中,當股價開始從高位下跌後,由於市場預期向壞,一些獲利投資者紛紛出逃,而大多數投資者選擇持幣觀望,市場承接乏力,因而,造成股價下跌、成交萎縮的量縮價跌現象。這種量縮價跌現象的出現,預示著股價仍將繼續下跌。
上升行情中的量縮價跌,表明市場充滿惜售心理,是市場的主動回調整理,因而,投資者可以持股待漲或逢低介入。不過,上升行情中價跌的幅度不能過大,否則可能就是主力不計成本出貨的徵兆。
下跌行情中的量縮價跌,表明投資者在出貨以後不再做「空頭回補」,股價還將維持下跌方向,因而,投資者應以持幣觀望為主。
『拾』 股票的K線圖的均線的數據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你想發明股票軟體嗎,現在的行情少看別動。多少資深股民多深陷其中,股市菜鳥也想來撈一把。等大盤到1800多點,你再來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