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SCI指數的國際影響力如何呢
MSCI指數被全球投資組合經理廣泛採用,具有相當的國際影響力:
1.龐大的全球跟蹤資產
以MSCI指數作為參考基準的金融資產規模在不斷擴大。截至2017年底,全球逾12.4萬億美元的金融資產以MSCI指數為基準。其中,約1.9萬億美元資產以MSCI新興市場指數為基準。
2.快速增長的ETF規模
近年來,跟蹤MSCI指數的ETF數量在持續增加。同時,全球MSCI指數ETF的資產規模迅速擴大,尤以新興市場增長最快。截至2017年底,全球跟蹤MSCI指數的ETF資產管理規模達到7743億美元,較上一年大幅增加55%。MSCI指數在全球權益類指數提供商中的佔比達到22%。
3.吸引全球頂尖的投資群體
一方面,MSCI指數用戶的地域分布范圍廣泛。另一方面,全球最頂尖的投資者對MSCI指數表現出一致青睞。截至2017年底,MSCI指數的客戶遍布全球88個國家(地區)。財富排名全球前100的投資者中,有90個是MSCI指數的客戶;資產規模排名全球前100的對沖基金中,有75家在使用MSCI指數。
這樣看,作為全球領先的股票市場指數,MSCI指數在全球證券市場的地位舉足輕重。A股加入MSCI指數,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A股市場的國際影響力。
2. a股納入msci對股票的影響 msci概念股有哪些
1、如果A股成功納入,短期對市場情緒會有明顯提振,藍籌最為受益。
首先,意味著市場更大程度的開放,將更為廣泛的被國際投資者關注與參與。其次, 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就是納入了MSCI指數體系,會對MSCI全球、新興市場、亞太指數的權重都會產生影響。再次,追蹤上述指數為基準的被動型基金都會調整相應權重來配置資金到A股市場,以指數為基準的主動型基金也會一定程度上加大關注。
從過往的經驗來看,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基本都是業績穩定,市場佔比較大,估值和流動性良好的公司標的。目前MSCI新興市場指數包含21個市場822支股票,占據全球市場市值的11%。行業方面,金融、信息技術、能源佔比最大。公司層面,韓國三星[微博]電子、台灣積體電路以及騰訊控股是指數內三家最大的公司,皆為信息技術行業。
因此,如果A股納入,行業分布也不會例外,藍籌股會占據大部分權重。雖然短期內增量配置資金還未能實現,但將使市場配置藍籌的情緒得到進一步催化。
2、但客觀來說,實質影響並不大,未來A股走勢仍決定於國內基本面。
首先,所有投資仍受到QFII制度的限制。所有投資A股的資金仍舊要藉助QFII與RQFII的通道,且都需要經過審批;受到QFII,RQFII制度的限制,投資者無法完全實現每日資金跨境流動,並且存在本金鎖定期制度,限制了跨境資本的短期投機流動性;QFII與RQFII制度下,從進入規模上設定了限制,即3064億美元。
其次,從國際經驗看,被完全納入到新興市場指數是個長期過程。回顧過去,我們發現自1996年到2014年5月,共有四個國家和地區的指數調入新興市場,分別是韓國指數,台灣地區指數,阿聯酋指數和卡達指數。從最具借鑒意義的韓國和台灣地區來看,從開始允許境外投資者投資股市到首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分別耗時11年與13年;而自首次一定比例計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到全部比例計入,又分別耗時6年與9年。可見,一個市場要被納入到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一般都要耗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市場逐漸接納和適應國際投資者所必須經歷的過程。
第三,初步納入比例較低,增量資金有限。不考慮QFII制度,如果A股納入到新興市場指數中,初步影響也比較有限。以MSCI為業績基準,受到A股加入影響最大的是追蹤新興市場指數和世界指數的投資,其規模分別約為1.4萬億美元和1.7萬億美元。考慮30%外資持股限制,可分別作如下資金流入估算。
如果以5%比例納入,資金流入約78億美金。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佔比約為0.46%,在MSCI世界指數中佔比約為0.08%。假設以上以 MSCI 指數為業績基準的資產規模均按比例配置到A股,帶來的資金流入約為78億美元,由此帶來雙邊資金流動的規模約為156億美元。此外,在這些追蹤MSCI指數的資金中,並非全部是被動型指數基金,因此這樣對A股的影響很可能會更加有限。
當A股全部納入到MSCI指數中時(100%),資金流入約1545億美金。A股在新興市場中佔比約為9.12%,在世界指數中佔比約為1.58%。帶來的資金流入約為1545億美元,但是正如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經驗所示,這將是一個持續6-10年的緩慢漸進過程。考慮到QFII與RQFII總額度為3064億美元,目前已批准額度為1362億美元,剩餘額度1702億美元,對於78億美元左右的增量資金而言,目前總額度不存在較大瓶頸,但單個10億美元的QFII額度不能滿足較大基金的配置需求。
3. MSCI指數是什麼A股納入後有何影響
MSCI,即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也被譯成明晟公司,是美國著名的指數編制公司,也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指數提供商之一。目前全球以MSCI指數為基準的資產規模高達數萬億美元。經過40多年發展,MSCI旗下各項指數已經成為絕大多數國際投資者的風向標,一隻股票被納入某一重要的MSCI基準指數意味著可能帶來相當可觀的被動買盤。根據MSCI官網數據,目前全球排名前100家的資產管理者中,有97家是其客戶。
短期來看,A股納入MSCI指數會給國內市場帶來一定的增量資金。據瑞銀預計,將有8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追蹤新興市場指數的資金被動流入A股。和A股約700億美元的日成交額和約8萬億美元總市值相比,資金流入規模有限,但市場信心有望得到提振。長期而言,與MSCI互動,對於A股的國際化進程是一個重要契機。未來海外投資者的參與度將提升,A股在機制上和制度上也將逐步走向完善,在MSCI指數中的佔比有望進一步升高。
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指數和全球第二大市值股票市場,A股納入MSCI將改善中國股市在全球基準指數中代表性「嚴重不足」的局面,MSCI指數也將由此更加完整。
4. 納入MSCI中國A股指數有何意義 如納入影響
其實a股納入msci指數對中國股市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首先,了解什麼是msci?msci指數是全球使用最為廣泛的的指數之一,全稱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是美國的一家股權、固定資產、對沖基金、股票市場指數的供應商。其msci指數被世界多個機構作為投資指數標的。根據msci估計,在北美及亞洲,超過90%的機構性國際股本資產是以msci指數為標的。
所以msci指數作為一家被國際機構法人認可的指數供應商,其可觀、公正和實用性的特徵,正是其msci指數的優勢。a股納入msci指數體系當中,無疑是利大於弊的,尤其是對於盤活大盤資金是幫助的。
其次,a股納入msci指數後,將會參與全球資本的競爭當中,據了解一旦成功加入msci指數,可以吸引接近4000億美元的資金,這筆巨大的資金對a股運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還有,a股納入msci指數後,從目前全球股市的情況來看,整個股市都處在看漲的形式,所以一旦a股納入msci指數,不但不會對a股牛市產生影響,反而會刺激a股繼續上漲。
以上就是a股納入msci指數對國內股市的有利的影響,當然有利就有有弊了。
a股納入msci指數也會帶來不利的影響,納入msci指數後會有大量的外部資金湧入,加速了a股市場的資本流動,但是一旦這些外部資金撤出的話,將會造成資金短缺,將會影響到上市公司的發展。
所以a股納入msci指數對國內股市有利有弊,其中將會涉及到很多問題,正如msci公司所說的一樣,還有一些與市場准入相關的「重要遺留」問題需要等待解決。
5. 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涵蓋了A股哪些股票
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代碼:716567)是根據A股實際納入MSCI的進度進行編制的指數,這是一個及時跟蹤了A股被納入MSCI進度的指數。2018年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A股股票都是大盤股,所以目前指數成份股只含有大盤股。該指數目前主要權重股包括貴州茅台、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美的集團、海康威視、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工商銀行、五糧液、萬科、中國中車、中國建築、中國太保、民生銀行、上汽集團、交通銀行、長江電力、平安銀行、農業銀行、京東方等。
6. a股再迎msci大考,證監會關鍵表態,哪些概念股會被炒作
A股加入MSCI的第四次「大考」腳步越來越近。
北京時間6月21日凌晨,MSCI官方將再一次公布是否將中國A股納入全球新興市場指數,這是A股自2013年以來第四次沖擊MSCI國際指數。
6月16日,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回應A股能否納入MSCI指數時表示,不管是不是納入MSCI指數,中國股票市場,包括整個資本市場沿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前進是不會改變的,改革開放的節奏也不會因為A股是否納入MSCI指數而改變。
張曉軍指出,任何一個新興市場的股票指數,無論是MSCI指數也好,還是其它的指數,假如沒有中國的股票在裡面是非常不完整的。A股是否納入MSCI指數,決定權在MSCI,這是MSCI的一個商業決策。
什麼是MSCI指數?
網路顯示:
MSCI是美國著名的指數編制公司——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又譯明晟)。MSCI是一家股權、固定資產、對沖基金、股票市場指數的供應商,其旗下編制了多種指數。明晟指數(MSCI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多採用的基準指數。據晨星、彭博、eVestment的估算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全球約10萬億美元的資產以MSCI指數為基準,全球前100個最大資產管理者中,97個都是MSCI的客戶。截至2015年末,超過790支ETF以MSCI指數為追蹤標的,美國95%的投資權益的養老金以MSCI為基準。
MSCI指數的計算方法本質上是一種拉氏指數,核心是根據調整後的自由流通市值加權。根據 MSCI指數編制規則,各成份股的權重根據單只股票自由流通市值乘以納入比例(A股目前方案為5%)和該股票對應的自由流通調整因子(FIF,Foreign Inclusion Factor)得到。
其中,自由流通調整因子是指海外投資者可投資股票的自由流通市值占總市值的比例,計算方法為:
FIF=LIF*min(Free Float, FOL)。Free Float是自由流通股數比例;FOL(Foreign Ownership Limit)是外資持股比例限制,中國為30%;LIF是指除了外資持股上限之外其他外資投資的限制,例如投資額度、資金匯出匯入限制等,中國的LIF=1。
加入MSCI有哪些障礙?
去年6月,MSCI提出了納入A股需解決的三方面問題:QFII新規是否得到有效執行以及QFII渠道下的月度匯回限制能否移除、停牌新規是否得到有效執行和包含A股的金融產品上市需要中國交易所預先審批的限制能否取消。
A股納入MSCI新舊方案主要差異(來源:中銀證券)
哪些問題改善了?
首先,隨著2016年底深港通的開通,贖回額度問題可通過深港、滬港通每日額度解決。
其次,交易所發布停復牌新政,預示著對停復牌制度管理加強,停牌機制的不確定性下降。
哪些仍未解決?
一是贖回額度有限的流動性問題中QFII投資者的每月資本贖回額度不能超過其上一年度凈資產值的20%的限制,至今仍未有進展,但4月提出了弱的納入框架,藉助互聯互通的納入機制,基本可以繞過該限制,因此這一條目前已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民生證券副總裁、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認為,雖然MSCI利用一個弱的納入框架繞開了舊問題,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資本跨境流動問題,但金融產品的預先審批機制、停牌問題等同樣是投資者關心的要點,這兩方面尚沒有滿意地解決,最終A股是否可以納入取決於客戶對於新框架的接受程度。
加入MSCI有何影響?
管清友認為,納入成功,情緒大於實質;納入失敗,沖擊有限。
成功:影響正面
從統計角度來看,在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後(基於國際經驗),股市在一年內上漲的國家多於下跌的國家。通過統計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後的股市表現發現,60%以上的國家1個月後股市出現上漲,61.5%的國家股市在一年後股市上漲幅度超過10%。
傳導渠道在情緒非資金。
首先,新框架下被納入A股佔比大幅縮水,短期內增量資金有限。如果A股以5%的比例納入MSCI指數,參照目前新的框架,A股占 MSCI全球指數,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亞洲指數(除日本)的權重較之前有所下降,分別為0.1%(之前0.1%)、0.5%(之前1.1%)和0.6%(之前1.3%)。
根據MSCI、eVestment、Morning Star和bloomberg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12月追蹤MSCI全球市場指數、新興指數和亞洲指數投資規模分別約為 2.7 萬億、1.5 萬億和0.2萬億美元(注亞洲指數投資數據僅更新到2015)。假設以上MSCI指數為業績基準的資產規模按比例配置到A股,所帶來的資金流入較未調整前減少近一半的資金流入(126億美元),僅為114億美元。
其次,納入過程要持續數年,增量效果將被大大稀釋。韓國和中國台灣自首次一定比例計入 MSCI 新興市場指數到全部比例計入,分別耗時 6 年與 9 年。可見,一個市場要被納入到 MSCI 新興市場指數中,一般都要耗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市場逐漸接納和適應國際投資者所必須經歷的過程。
不成功:影響有限
市場對A股加入MSCI失敗逐漸適應,對市場沖擊有限。如果MSCI再次延遲把中國 A 股納入 MSCI 新興市場指數並且繼續保留在 2017 年審核名單。那麼這也意味著A股將第四次「被拒」。從前三次A股沖擊MSCI失敗當天的市場表現來看,市場對MSCI的決定消化充分,其沖擊十分有限。2016年6月15日A股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失敗後,上證綜指、深圳綜指上漲1.6%和3.1%。
A股國際化步伐不會停止。
首先,全球投資者無法忽視A股的存在,推進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是利益所驅:如果將A股按初始比例5%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那麼理論上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配置比例可以從10%上升至20%,並且可以在同樣的風險下,獲得近20個基點的收益提升,這無疑對投資經理有著巨大的誘惑力。所以MSCI納入A股市遲早的事,這是全球投資者增加A股配置渠道、分享中國增長收益的利益所驅。
其次,A股是否被納入MSCI不會影響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的進程。一方面,A股自身在持續的制度完善,監管層會持續不斷地在制度改革、改善股市流動性等方面進行努力。擴大市場開放程度,積極引入海外機構投資者有助於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和穩定的發展,這是大勢所趨。另一方面,內部決策層心態比較平和,考慮到外匯價格還尚未完全出清及境內金融去杠杠尚未完成,資本管制依然趨嚴,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是第一位的,因此為了納入MSCI突然調轉資本管制態度的概率比較低,整體政策考量上,國內強監管與去杠桿優先納入MSCI。
根據國金證券(11.990, 0.01, 0.08%)統計,此次新增的39隻股票分別為廣汽集團(27.960, -0.22, -0.78%)、海天味業(40.360, 0.32, 0.80%)、大唐發電(4.590, -0.02, -0.43%)、中原證券(10.270, -0.07, -0.68%)、蘇泊爾(40.330, 0.35, 0.88%)、艾派克、環旭電子(14.930, 0.14, 0.95%)、西部建設(22.340, 0.40, 1.82%)、古井貢酒(49.540, 0.12, 0.24%)、搜於特(7.030, 0.03, 0.43%)、三角輪胎(26.590, 0.02, 0.08%)、粵泰股份(9.290, -0.30, -3.13%)、建投能源(13.930, 0.06, 0.43%)、恆逸石化(13.190, 0.11, 0.84%)、吉比特(292.290, -0.65, -0.22%)、拓普集團(33.200, -0.59, -1.75%)、中化岩土(13.780, 0.71, 5.43%)、新華網(85.500, -0.59, -0.69%)、東旭藍天(12.700, 0.03, 0.24%)、海信科龍(15.610, 0.55, 3.65%)、安潔科技(36.940, 0.67, 1.85%)、偉星新材(17.430, 0.35, 2.05%)、太陽能(5.450, -0.04, -0.73%)、北方國際(26.080, -0.08, -0.31%)、齊翔騰達(10.800, 0.64, 6.30%)、節能風電(3.840, 0.01, 0.26%)、西部黃金(26.260, 0.00, 0.00%)、齊星鐵塔(37.320, 0.57, 1.55%)、長生生物(14.680, -0.07, -0.47%)、京漢股份(16.390, 0.04, 0.24%)、中鋼國際(9.410, 0.01, 0.11%)、未名醫葯(20.700, 0.08, 0.39%)、廣譽遠(38.800, -0.07, -0.18%)、嘉寶集團(20.660, 0.40, 1.97%)、杭蕭鋼構(13.960, -0.19, -1.34%)、工大高新(11.140, 0.00, 0.00%)、華東科技(2.890, -0.04, -1.37%)、聯創電子(17.830, -0.56, -3.05%)、西藏城投(11.320, -0.05, -0.44%)。
中銀證券研報指出,從入摩後的資金流入角度來看,入摩利好主板大市值的金融股、消費股和科技股。從MSCI的選股規則上看,MSCI青睞高流通市值,盈利能力強的個股。MSCI的指數編制非常注重流動性和基本面,建議關注主板金融、消費、科技板塊的行業龍頭,這將是外資流入的主要標的。入摩潛在標的股價走勢強於滬深300和上證50。根據MSCI新方案中提出的169支股票按市值加權計算自2016年6月15日以來累計漲幅,發現其加權累計漲幅為 18.67%,高於滬深 300(13.15%)和上證 50(17.96%)。
MSCI169自2016年6月15日至今累計漲幅
中投證券建議,銀行方面推薦關注興業銀行(15.900, 0.02, 0.13%)、建設銀行(6.170, 0.00, 0.00%)、工商銀行(5.040, 0.00, 0.00%)、農業銀行(3.470, 0.00, 0.00%)。保險方面推薦關注壽險轉型堅決的新華保險(49.310, 0.39, 0.80%)以及保單結構優質的中國平安(48.880, 0.78, 1.62%)。券商板塊推薦關注綜合實力強,再融資比重較低的的中信證券(16.770, 0.09, 0.54%)、華泰證券(17.840, 0.06, 0.34%)。
7. 分析師張堯浠:MSCI指數是什麼,為什麼非常重要,A股納入MSCI指數有什麼影響嗎
這里引用我之前所發布的一篇文章來回答:張堯浠:關於A股納入MSCI指數你需要知道的
定義:
MSCI指數是由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編制的跟蹤概念股票表現的指數,中文名稱叫明晟指數。是國際上最有影響的指數之一,特別是在新興市場國家當中。
重要性:
MSCI指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廣為全球投資人參考。跟蹤這個指數的大概有十幾萬億美元的錢跟著它投資,這個指數一改變,很多基金就會跟著它改變自己的配置。全球投資專業人士,包括投資組合經理、經紀交易商、交易所、投資顧問、學者及金融媒體都會使用MSCI指數。
同時,MSCI指數也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中最多採用的投資標的。據估計,在北美及亞洲,超過90%的機構性國際股本資產是以MSCI指數為標的。換言之,國際投資者去哪個國家投資股票,買哪個股票和基金,大都要參考MSCI指數。
影響方面:
A股納入MSCI指數是中國股票市場國際化的重要一步,對資本市場的發展既是機遇,亦是挑戰。影響上,追蹤MSCI指數的眾多國際基金公司會根據權重被動的配置A股股票,所以短期上的影響將會吸引境外的長期資金進入A股。從長期看,提升了中國A股在國際上的地位,改善了A股市場投資的結構,迫使倒逼股市改革,提升監管水平等。人民幣會成為更廣泛使用的國際貨幣;長期資金進入將有助於促使整個金融市場更加穩定,為改革措施的更快推出創造有利條件。
納入過程:
證監會和MSCI就A股納入一事的談判進行了較長時間,主要圍繞兩個主要前提條件進行:一是A股的可投資性,即境外資金進出A股市場是否足夠便利,滬港通、深港通的成功推出和平穩運行解決了這一問題,滬港通和深港通資金日限額的問題以後也將考慮逐步解決。
二是如何防範A股價格波動的風險,境外市場需要有基於中國股指的衍生品推出,即解決境外市場創設基於中國股指的衍生產品的需求,並解決推出衍生產品的審批程序問題,
堅持兩個底線
一是不能影響我國金融穩定,二是重要衍生品流動性要留在國內。
按照談判結果,境外市場推出基於中國股指的主要衍生產品時,網路黃金投資分析師張堯浠若為場內產品,需要經過中國有關部門同意,場外衍生產品則具有較大的自由度。概括而言就是,進得來、出得去,風險管得好。
納入原因:
A股納入MSCI指數主要原因:一是滬深港通的推出,解決了可投資的問題。二是與MSCI談判順利,解決了投資風險的問題。三是,當前全球大的投資者都非常看好中國,他們認可中國在引領全球化起的作用。以上使得國際投資者此時投資中國水到渠成。
納入之後:
A股納入MSCI後我國資本市場還將逐步推出制度改革。相關部門將考慮進一步完善滬港通、深港通日交易額度管理,改革QFII制度,或者通過其他辦法解決大規模資金進出的問題。交易所也需進一步提升市場監察能力,加大全球推介力度,把更多好公司留在A股上市,條件成熟的時候吸引全球公司到A股上市。
從監管部門的角度出發,A股納入MSCI後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更好實現跨境監管,尤其是若境外市場推出A股相關衍生品,就涉及要與市場所在地監管機構進行協調的問題。中國證監會將堅持對外開放,對於將面臨的監管挑戰,克服困難、迎難而上,而不是有困難就不開放了。
納入股數(220隻):
談判時,本應納入230隻成分股,但今日公布的是222隻。因為MSCI發現,這些大盤股中有不少是停牌的,所以把它們剔除出去了。上市公司中有很多都喜歡停牌,A股加入MSCI後,對於公司頻繁停牌能夠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將促使上市公司不敢任性停牌,走上比較正規的做法。對於停牌能夠起到制約作用,上市公司如果頻繁停牌就會被踢出指數,促使上市公司不能隨意任性停牌。
未來MSCI會納入更多A股,滬港通、深港通額度可能不夠用,未來可能通過改革QFII等方式解決額度問題。理論上可能到30%。
納入之後所帶來的價值投資理念:
加入MSCI指數以後國際投資者會帶動價值投資理念,國內市場的價值投資理念可能會進一步深入人心。價值投資理念的確立,長期資金的進入會有助於整個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金融市翅更穩定一些,更穩定的金融市場,按照劉主席的說法叫「風平浪靜好行船」,一些改革開放的改革措施也可以盡快推出。
A股納入MSCI,未來也將推出一些風險管理工具,無論是場內還是場外,將對國內衍生市場發展產生推進促進作用。對人民幣國際化是利好.價值投資理念的確立,長期資金的進入會有助金融市場發展。如果資金進出比較快,可能會對國內外匯市場產生一定沖擊。這需要完善我國外匯市場來應對,而不是把其圈住不讓走。另外,外資機構在境外需要管理風險。從證監會的角度,堅持對外開放,如果帶來挑戰,就迎難而上,而不是縮回來。
8. 如果A股納入MSCI指數,什麼股票受益大
如果A股成功納入,短期對市場情緒會有明顯提振,藍籌最為受益。
股市指數指的就是,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通過指數,對於當前各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情況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還是比較錯綜復雜的,就不在這里多加贅述了,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根據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和性質來進行分類,股票指數可以被劃分為這五種: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在這五個當中,最經常出現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規模指數,舉例說明,好比我們都懂的「滬深300」指數,是說有300家大型企業股票在滬深市場上有很好的代表性和流動性,且交易活躍的一個整體情況。
再譬如說,「上證50 」指數的性質也是規模指數,說的是上證市場規模較大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代表則是某個行業的整體情況。例如「滬深300醫葯」就屬於行業指數,由滬深300中的幾只醫葯行業股票組成,這也對該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作出了一個小小的反映。
主題指數反映了某一主題的整體情況,類似人工智慧和新能源汽車等方面,那麼相關指數有「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通過前文我們可以了解到,指數所選的一些股票都具有代表意義,因此,指數能夠幫助我們比較快速的了解到市場的整體漲跌情況,那麼市場熱度如何我們也能有大概的了解,甚至,知道能夠預估未來的走勢如何。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9. A股納入MSCI指數,影響到底有多大
現在大家最關心的應該是,A股加入MSCI「大考」過關後,哪些行業和個股將會受益上漲。
據目前MSCI官網公布的新方案,原來的488隻股票減少至169隻股票,剔除了178隻中小股、61隻A+H股、40隻停牌天數超過50天的股票。
在新方案中,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為金融、工業和非必須消費品,分別佔23%、16.1%、12.9%,必須消費品比例大幅增加至10.6%,消費行業合計佔比23.5%,房地產佔比升至7.1%。
業內人士認為,納入後將主要利好主板大市值的金融股、消費股和科技股。從MSCI的選股規則上看,MSCI青睞高流通市值,盈利能力強的個股。MSCI的指數編制非常注重流動性和基本面,建議關注主板金融、消費、科技板塊的行業龍頭,這將是外資流入的主要標的。
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將意味著會有更多地國際機構投資者對A股進行指數性的配置,這一方面將改善投資者隊伍結構,另一方面將帶來更加註重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理念。從受益品種分析,結合外國投資者主要偏愛中國股市中的各行業領頭羊的投資偏好,我們認為這對價值藍籌、業績白馬形成利好,其盈利的可見性和流動性對外資具備更強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