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行情 > 華大基因股票大數據分析

華大基因股票大數據分析

發布時間:2022-08-26 08:32:01

Ⅰ 基因晶元概念股票有哪些

基因晶元概念股:

星湖科技( 600866 ):公司擁有50%股權的上海博星基因晶元有限公司是國內基因晶元行業投資規模最大的現代生物晶元高科技企業,也是國內唯一規模生產和供應商業化基因晶元產品的專業公司,其核心技術具有世界領先水平。

中新葯業( 600329 ):「十五」期間國家863專項資助的五個生物晶元研發基地之一,並且是唯一致力於病原微生物檢測生物晶元研發的基地。其投建了基因組學、功能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和生物晶元四大現代生物技術研究平台。自成立之初,公司就引進全球生物晶元先驅美國昂飛基因晶元公司晶元分析平台,更作為後者在中國「健康長城」計劃的唯一合作夥伴和3家授權技術服務商之一。

達安基因( 002030 ):公司於1996年在國內率先開發出熒光定量PCR檢測技術,開拓了基因疾病診斷新領域,國內開展熒光定量PCR檢測的醫療機構中,有70%與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產品在市場中佔有絕對優勢。熒光定量PCR檢測技術是基因診斷發展的主導方向,公司所處的行業發展前景良好。

榮之聯( 002642 ):依託華大基因布局「生物雲」,公司較早關注到生物行業對海量數據處理的需求,憑借在高性能計算和大容量存儲方面積累的技術優勢,為華大基因設計、建設和維護位於深圳和香港的生物信息超算中心,成功地解決了基因測序形成的海量數據在並行計算和存儲等方面的難題。華大基因現具備每秒運行157萬億次的超級計算能力,數據存儲量達12.6PB,基因測序能力位居全球第一。2011年6月,我國首個國家基因庫及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兩個重大生物科技基礎平台落戶華大基因。華大基因已憑借其強大的數據中心推出了「生物雲計算」服務,主要包括生物信息分析中心(BGI Cloud)、在線存儲服務(BGI Share)和生物信息虛擬實驗室(BGI vLab)等服務。

空港股 份( 600463 ):華大基因是空港股份的創始人之一,華大基因研究中心建立了大規模測序、生物信息、克隆、健康、農業基因組等技術平台,華大現有的新一代測序能力已經位居世界第一,生物信息開發能力以及超大規模生物信息計算與分析能力也領先全球。

Ⅱ 華大基因一年半估值縮水38億是怎麼回事

金陵晚報消息,作為基因領域的龍頭企業,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的招股書於3月14日晚間更新,並再度叩關A股。從相關數據看,雖然這家公司一度被VC、PE擠破門檻,但在後起之秀的追趕下,所謂「神一般存在」的評價已大打折扣。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按照公司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華大基因目前總股本3.6億股,公司擬募資17億元,發行股票數量不低於4000萬股。簡單測算,公司IPO募資計劃中的估值為42.5元/股,其目前總估值約為153億元。相比一年半以前,估值縮水38億元。

基因界的騰訊還是富士康?

這固然與投資機構起初的盲目樂觀有關,但從財務數據看,華大基因的業績也並非外界想像中那麼光鮮。

招股說明書顯示,華大基因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32億元、13.19億元以及17.11億元,凈利潤分別達到5852.98萬元、27205.52萬元和35001.75萬元。公司2015年凈利增長3.6倍,這是因為公司前身華大醫學於2014年12月啟動與華大科技的重組,華大控股、華大三生園將其持有的華大科技合計57.6225%的股權評估作價對華大醫學進行增資。

而根據此前公司披露的資料,2012-2014年,華大基因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95億元、10.47億元、11.32億元,同期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8173萬元、1.36億元、2812萬元,其中2014年凈利潤較上年下滑79.3%。對於如此大的業績波動,華大基因此前並未在招股書中解釋詳細原因。而在這次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中,2014年的凈利潤變成了5852.98萬元。

前述投資界人士推測,可能華大基因獨立發展的業績表現跟不上公司一路飆升的估值,控股股東才啟動了2014年底的重組。

追溯過往,2010年,華大從美國基因測序儀器公司illumina購入128台高通量測序儀,使其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機構。2013年,華大完成對美國測序儀生產商CG的收購,從而具備二代基因測序儀的生產能力。

這也導致市場上一直有兩種聲音:一說華大基因是「騰訊」,有著強大的生物學領域創新技術;一說華大基因是「基因界的富士康」,一家基因測序的來料加工企業而已。

競爭對手正在謀求上市

近些年,基因市場被投資界熱捧,競爭程度也在加劇。

招股說明書顯示,在華大基因2016年銷售額排名前五的大客戶中,美年大健康位列第二大客戶,采購額5739.55萬元,佔比3.35%。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體檢機構之一,美年大健康對基因檢測服務有旺盛需求。然而,《金證券》記者注意到,美年大健康旗下已經自設基因檢測服務公司美因基因,並且已經在2016年11月順利融資1.67億元。

此外,華大基因收入來源最高的是生育健康類服務,2016年該板塊收入達9.29億元,佔比54.62%。而在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中,貝瑞和康一直被視為華大基因有力的競爭對手。巧合的是,貝瑞和康也在謀求上市。據上市公司*ST天儀(原天興儀表)2017年3月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貝瑞和康2014年、2015年、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34億元、4.46億元、9.22億元;2014年、2015年、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0.36億元、0.37億元、1.42億元。

可見,貝瑞和康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比2015年增長285.63%。另外,在主要的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方面,貝瑞和康9.22億元的營收已經接近華大基因的9.2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證監會就華大基因《招股說明書》發出《問詢函》,總共提出了59個疑問要求華大基因解釋。證監會表示,華大基因歷史上重組較多,主要通過收購股權和資產的方式,將華大控股下屬一些板塊納入發行人體系。因此,證監會要求華大基因說明:是否在資產、人員、機構、財務、業務等方面是否均獨立於關聯方。

對於外界疑問,《金證券》記者曾多次致電公司披露的公開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截至發稿,記者傳送給公司郵箱的采訪提綱也無人回復。

Ⅲ 華大基因股票發行價是多少

300676華大基因
發行價每股13.64元

Ⅳ 華大基因股票上市了嗎

華大基因近期即將上市。

根據華大基因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提示公告顯示:投資者可以在2017年7月5日(T日)進行網上申購和網下申購。

資料來源:巨潮資訊網

Ⅳ 基因測序概念股票一覽 基因測序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華大基因(300676):2013年3月,華大基因成功完成對美國上市公司CompleteGenomics的收購,實現了基因測序上下游產業鏈的閉環。並於2015年 相繼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通量測序系統「超級測序儀」―Revolocity及桌面化測序系統BGISEQ-500。公司所處 的細分行業是基因組學,是研究生物基因組的組成,通過新型的基因測序儀分析生物樣本(組織、細胞、血液樣本等)的基因組信息,並將這些信息用於臨床醫學 診斷、個體化用葯指導、疾病發病機理研究、生命調控機制研究等領域。

貝瑞基因(000710):去年12月初,停牌6個月的*ST天 儀推出重組草案,欲斥資43億元購買北京貝瑞和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貝瑞和康")100%股權,此舉構成借殼上市。交易完成後,*ST天儀變身 為基因測序服務商,而貝瑞和康董事長高揚則將晉升為上市公司新任"掌門"。
達安基因(002030):主要業務為分子診斷技術及臨床檢驗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2014年公司測序儀和無創產前產品就獲得了CFDA批准。近期其子公司取得了醫療器械注冊證。

Ⅵ 華大基因不是新股為什麼今天漲幅超過十幾點

因為華大基因是創業板的股票,創業板今年改革了,漲跌幅都調整擴大到20%了! 所以可以超過10% 但不能超過20%

Ⅶ 華大基因股票最高多少

上市初期最高價是267元左右。

Ⅷ 疫情過後華大基因的發展看什麼

去年華大基因的業績受疫情刺激,收入和凈利潤都暴漲數倍,股價從60多元漲到近200元。但從去年7月開始一路下跌,從最高點到現在下跌幅度超過40%,接近腰斬。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場認為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核酸檢測的需求不可持續,業績高增長缺乏持續推動力。其次,股票市場整體熱度有所下降,抱團股炒作風格轉換,帶動市場整體回落。

那麼,疫情過後華大基因的業務會如何發展?是回到疫情以前的狀態?還是更上一層樓?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看看華大基因疫情以前的業務發展現狀是什麼。

華大基因是華大集團在A股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在疫情前,主要業務有 生育 健康 、腫瘤防控、精準醫學綜合解決方案、感染防控業務、多組學大數據和合成業務 ,其中生育 健康 是核心業務,目前主要是做新生兒產前檢測的,占總收入比例接近一半,這塊業務發展還行,還在全國推廣中,滲透率逐漸提高,但是現在年輕人不愛生孩子是個壞事,不過短期看影響不大,這塊業務短期的增長還不錯,長期看還需持續的技術創新推動。

腫瘤防控就是做腫瘤的「防」和「控」,這塊業務市場前景很大,是兵家必爭之地,單就腫瘤早篩這塊現在就已經成就了幾家獨角獸公司。華大基因目前在這塊的投入在增加,目前收入佔比較小,未來有望成為下一個增長點。

精準醫學綜合解決方案是給大型科研、醫療機構做解決方案的,簡單說就是賣設備和耗材的。這塊挺重要,疫情以前收入佔比能佔到兩成,增長也挺快,主要是To B的業務。

感染防控業務是直接受益去年疫情的一塊業務,本來不是華大基因的主力軍,去年一下子成為絕對主力,貢獻了絕大多數的收入和利潤,收入來源主要是國外的核酸檢測試劑需求,今年這塊業務增長率肯定會下降,但是這塊業務的地位隨著國家的重視,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去年華大基因在中國和國外大建火眼實驗室,為全球抗疫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也把華大基因的設備和技術帶到了世界各地,很好的展現了中國的實力和擔當。疫情過後,這些實驗室怎麼繼續發揮作用?是否能成為海外業務的重要抓手?是華大基因未來幾年的重要看點。

多組學大數據和合成業務是做科研外包的,各大科研機構、葯廠、醫院都科研的需求,基本上現在做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都會從基因層面做一些分析,也就是需要做基因測序,而做測序發論文是華大基因的強項,所以自然就發展成一門生意。但是這塊業務現在競爭比較激烈,基因測序的設備和技術在業內已經比較普及了,不是個特別神秘的東西,賺錢能力一般。這塊業務的比重最近幾年在下降。

應該來說,經過去年的洗禮,華大基因既發展了業務,鍛煉了隊伍,又收獲了 社會 的贊譽和信任,公司的士氣和信心都空前高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傳統生育 健康 業務受疫情影響收入有一定程度下降,腫瘤業務的推進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未來三年,是華大基因非常重要的三年,我個人會關注以下三點:

一看華大基因如何轉化抗疫紅利,重點是海外市場

二看華大基因腫瘤防控業務進展,是否有明星產品落地

三看華大基因生育 健康 業務發展,技術創新和市場推廣兩條腿怎麼走

備註:華大基因是我非常尊敬的一家公司,從華大的發展 歷史 看,技術創新是最大推動力,發展過程和基因突變有點相似,存在不可預測性,有過好幾次跨越式發展,也踩過一些坑,但總的趨勢是積極向上的。生命科學是未來改變世界最重要的幾個領域之一,也是國家高度重視和支持的領域,行業的前景不用贅述,但面臨的挑戰也不少,各國都在爭著搶占技術制高點,中國作為大國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有競爭力的產業,不能受制於人。華大基因作為行業領軍企業,其發展對整個行業都有帶動作用,期待華大基因未來給 社會 創造更大的價值,基因 科技 造福人類。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Ⅸ 華大基因一周宣布三度增持有何意義

國內基因測序上市公司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最近1個多月因頻頻爆出負面消息股價持續下跌。7月23日晚間,公司宣布再度增持,這次出手的是公司實際控制人汪建。

華大基因高管紛紛增持背後是股價的持續下跌。6月14日,「獨孤九劍王德明」在天涯論壇發布文章,實名向江蘇省人民政府舉報華大基因偽高科技忽悠欺詐涉嫌賄賂官員,大規模套騙國有資產。
7月13日,虎嗅刊發頭條文章《華大癌變》,報道了去年在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婦幼保健院誕生了一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症」男嬰,認為該男嬰的不幸降臨和當時負責產檢的醫院和提供無創DNA檢查的華大基因有關。
另外,7月16日也是華大基因巨額限售股解禁日,解禁數量為2.06億股,占公司股本總額的51.6%。按解禁前一天收盤價計算,華大基因解禁股市值約為211億元。
「舉報門」至今,華大基因股價已下跌逾37%。7月16日解禁日之後曾連續兩日跌停,7月23日跌幅為3.63%,報收76元。華大基因總市值已由最高時的突破1000億元縮水至304.08億元。

來源:澎湃新聞網

閱讀全文

與華大基因股票大數據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每股公積金和凈資產的差別 瀏覽:723
股票能量指標怎麼調出來 瀏覽:425
股票用現金買嗎 瀏覽:597
好股票網生命線指標 瀏覽:116
手機上怎麼看股票業績 瀏覽:192
中國最大樹脂廠股票號 瀏覽:153
推薦微信的股票軟體 瀏覽:644
露振科技股票行情 瀏覽:745
小窗口的股票軟體 瀏覽:896
重新開一個股票賬戶 瀏覽:124
國家隊持倉股票信息 瀏覽:109
股票回購方式中不需要支付大量現金的是 瀏覽:630
恆康醫葯股票走勢 瀏覽:1005
中國國債股票 瀏覽:443
股票很久沒漲停 瀏覽:109
股票看盤軟體教學視頻直播 瀏覽:116
中國銀聯股票有嗎 瀏覽:50
etf和普通股票一樣買賣嗎 瀏覽:25
搜於特股票今天走勢 瀏覽:895
煤炭價格上漲對煤股票的影響 瀏覽: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