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創業板首批ST股來了,你「中獎」了嗎
沒有,因為創業板的股票門檻需要有10萬元的資金,正好筆者沒有10萬元的炒股資金,所以連創業板的門檻都進不了,所以更別說玩20%漲跌幅的創業板了。我等小股民玩完大盤藍湊股就好。
而且有相關的消息稱,創業板除了這三隻被st的股票之外,還有14隻將要被st的股票正在來的路上!
炒股有風險需盈虧自負,這個無可爭議。對此你怎麼看?
⑵ st安泰2021年摘帽可能嗎
st安泰2021年可能摘帽。
2021年最有可能滿足退市新規摘帽條件的ST股票(僅供參考)
1、ST樂凱(300446.sz)
2、ST融捷(SZ 002192 )
3、ST滬科(SH 600608 )
4、*ST榮華(SH 600311 )
5、*ST江泉(SH 600212 )
6、ST南化(SH 600301 )
7、*ST麥趣(SZ 002719 )
8、*ST永泰(SH 600157 )
9、ST安泰(SH 600408 )
10、ST捨得(SH 600702 )
11、ST撫鋼(SH 600399 )
12、ST雲維(SH 600725 )
13、*ST河化(SZ 000953 )
14、*ST勝利(SZ 002426 )
15、*ST六化(SH 600470 )
16、ST山水(SH 600234 )
17、*ST大港(SZ 002077 )
18、*ST大晟(SH 600892 )
19、*ST鹽湖(SZ 000792 )
20、*ST秦機(SZ 000837 )
21、ST國重裝(SH 601399 )
22、ST毅昌(SZ 002420 )
23、*ST鼎龍(SZ 002502 )
24、ST電能(SH 600877 )
25、*ST界龍(SH 600836 )
26、ST遠程(SZ 002692 )
27、ST創興(SH 600193 )
28、*ST交昂(SH: 600530 )
29、ST加加(SZ 002650 )
摘帽 (股市用語)
摘帽,是指如果上市公司最近年度財務狀況恢復正常、審計結果表明財務狀況異常的情況已消除,公司運轉正常,公司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仍為正值,公司可向交易所申請撤銷特別處理。撤銷特別處理的股票代碼前不再有ST標記,俗稱「摘帽」。"
⑶ sT樂凱新材重組通過了嗎
近期沒有重組消息。
近期沒有重組消息,公司積極內部挖潛,開展新項目,近期有主力資金收集籌碼,前景看好,持有為上。
有重組預期,至於何時無法預測,一般投資者也無法知道。仔細研究了西儀股份和這貨的重組公告和進度,西儀股份沒有價格調整機制這一塊,直接確定好價格。西儀股份沒有完成評估和審核的時候第二個月出的國防科工委的通過消息,第三個月完成評估,審核。第四個月完成了國資委備案然後出的重組方案公告。
這股下個月6.11左右應該出第四次公告,前三次毫無進展。兩個企業需要的流程是一樣的。
⑷ 2021年哪幾家上市公司歸還巨額資金後st摘帽
摘要 2021年滿足退市新規摘帽條件的股票
⑸ 創業板首批ST股來了,有你買的股票嗎
沒有,要玩創業板賬戶上至少需要有10萬元資金,至此一項就已經把我擋在創業板的門檻之外了,筆者只用一些閑錢投資,所以創業板的股票我基本上都沒有買過。
而且創業板的股票風險相當之高,漲跌幅度都比較大,我等普通股民還是少碰為妙。
而且有相關的消息稱,創業板除了這三隻被st的股票之外,還有14隻將要被st的股票正在來的路上!
炒股有風險需盈虧自負,這個無可爭議。對此你怎麼看?
⑹ st凱樂科技股票會退市嗎
st股票的確存在退市的可能,但並不是絕對的。不過只要這家企業在第三年的時候經營狀況扭虧為盈了,每股凈資產為正值,那它自然就可以摘掉「st」的標志。即便是在第三年仍舊虧損,變為*st股票,但只要在第四年扭虧為盈,就可以摘除「*」標志,而只要之後兩年不是連續虧損,近一年凈資產為正,就可以徹底摘除「st」標志。
st股票會退市嗎
所謂「st股票」,也就是「特別處理的股票」,針對的是那些財務狀況或其他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股票。再這些股票的名稱前加上「st」,主要就是為了給市場一個警示,表明該股票存在投資風險。那麼,st股票會退市嗎?
st股票的確存在退市的可能,但並不是絕對的。
因為一家上市公司如果連續兩年出現虧損或者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就會進行特別處理。而這家企業如果在第三年仍然是處於虧損狀態的話,那它就連續三年都是虧損的狀態。那交易所就還會在「st」前面加上「*」,而*st股票就代表退市預警。
不過只要這家企業在第三年的時候經營狀況扭虧為盈了,每股凈資產為正值,那它自然就可以摘掉「st」的標志。即便是在第三年仍舊虧損,變為*st股票,但只要在第四年扭虧為盈,就可以摘除「*」標志,而只要之後兩年不是連續虧損,近一年凈資產為正,就可以徹底摘除「st」標志。
湖北凱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凱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以高科技新材料為基礎的多元化實業服務商。在中國本土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重慶、成都、長沙、西安、昆明等地設有27個分支服務機構。2000年7月,"凱樂科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600260),公司目前總資產達18.56億元,凈資產12.23億元。公司已全面通過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及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⑺ 馬上摘帽的st股票有哪些
一、2021年滿足退市新規摘帽條件的股票
1、ST樂凱(300446.sz)
2、ST融捷(SZ 002192 )
3、ST滬科(SH 600608 )
4、*ST榮華(SH 600311 )
5、*ST江泉(SH 600212 )
6、ST南化(SH 600301 )
7、*ST麥趣(SZ 002719 )
8、*ST永泰(SH 600157 )
9、ST安泰(SH 600408 )
10、ST捨得(SH 600702 )
11、ST撫鋼(SH 600399 )
12、ST雲維(SH 600725 )
13、*ST河化(SZ 000953 )
14、*ST勝利(SZ 002426 )
15、*ST六化(SH 600470 )
16、ST山水(SH 600234 )
17、*ST大港(SZ 002077 )
18、*ST大晟(SH 600892 )
19、*ST鹽湖(SZ 000792 )
20、*ST秦機(SZ 000837 )
21、ST國重裝(SH 601399 )
22、ST毅昌(SZ 002420 )
23、*ST鼎龍(SZ 002502 )
24、ST電能(SH 600877 )
25、*ST界龍(SH 600836 )
26、ST遠程(SZ 002692 )
27、ST創興(SH 600193 )
28、*ST交昂(SH: 600530 )
29、ST加加(SZ 002650 )
關於st股票摘帽條件如下:
第一、年報必須盈利
第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股東權益為正值,即每股凈資產為正值且必須超過1元
第三、最新年報表明公司主營業務正常運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正值
第四、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告沒有被會計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第五、沒有重大差錯和虛假陳述,未在證監會責令整改期限內
第六、沒有重大事件導致公司經營受嚴重影響的情況,主要銀行賬號未被凍結,沒有被解散或者破產等交易所認定的情形。
⑻ 干噸級發電站送往太空受益的上市公司
摘要 1、中國衛星(600118):中國衛星是中國航天旗下的上市公司,專業從事小衛星及微小衛星研製、衛星地面應用系統集成、終端設備製造和衛星運營服務的航天高新技術企業。
⑼ 300446 東方財富股吧
在東方財富里是ST樂材 屬於創業板
公司全稱:保定樂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ST樂凱)
主營業務:熱敏磁票、磁條及磁卡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拓展資料:
一、關於創業板:
1.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Second-board Market),是專為暫時無法在主板市場上市的創業型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
創業板是對主板市場的重要補充,在資本市場佔有重要的位置。創業板與主板市場相比,上市要求往往更加寬松,主要體現在成立時間,資本規模,中長期業績等的要求上。
2.創業板出現於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興起於90年代,各國政府對二板市場的監管更為嚴格,其核心就是「信息披露」。除此之外,監管部門還通過「保薦人」制度來幫助投資者選擇高素質企業。在證券發展歷史的長河中,創業板剛開始是對應於具有大型成熟公司的主板市場,以中小型公司為主要對象的市場形象而出現的。
3.世界上其他二板市場的發展,也基本上可以分為上述兩個階段。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石油危機引起經濟環境惡化,股市長期低迷對企業缺乏吸引力,各國證券市場都面臨著很大危機,主要表現在公司上市意願低,上市公司數目持續減少,投資者投資不活躍。在這種情況下,各國為了吸引更多新生企業上市,都相繼建立了二板市場。從總體上看,這一階段二板市大多經歷了創建初期的輝煌,但基本上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失敗而告終。
二、中國發展歷程
在中國發展創業板市場是為了給中小企業提供更方便的融資渠道,為風險資本營造一個正常的退出機制。同時,這也是中國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經濟改革的重要手段。二板市場和主板市場的投資對象和風險承受能力是不相同的,在通常情況下,二者不會相互影響。而且由於它們內在的聯系,反而會促進主板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對投資者來說,創業板市場的風險要比主板市場高得多。當然,回報可能也會大得多。
創業板公司再融資的審核權已經確定將由證監會下放到深交所。此舉將提高創業板公司再融資的審核效率,同時也是股票發行市場化改革的又一突破。市場人士也更加期待主板、中小板再融資,乃至新股IPO的審核全面由滬深交易所承擔,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監審分離」??
1998年3月,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提交了《關於借鑒國外經驗,盡快發展中國風險投資事業的提案》,此提案是當年全國政協會議的「一號提案」,被認為開啟了在中國設立創業板的征程。同年,成思危提出了創業板「三步走」的發展思路:第一步是在現有法律框架下,成立一批風險投資公司;第二步是建立風險投資基金;第三步是建立包括創業板在內的風險投資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