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場內晶元etf哪只最好有什麼區別
場內晶元etf基金是有多隻的,很多投資者在購買前十分的糾結,不知道該怎麼選擇,那麼為大家准備了場內晶元etf哪只最好?有什麼區別?相關內容,以供參考。2. 怎麼看自己選的基金是什麼板塊
若在招行購買的基金,登錄手機銀行後,點擊「我的→全部→我的持倉→我的基金」可以看到持倉情況,通過點基金的名稱,會顯示基金類型。
3. 159813基金重倉股票是誰
您好,159813為鵬華國證半導體晶元ETF基金,已為您整理該基金重倉詳情,請查收,求贊y∩__∩y
望採納!!!
4. 諾安成長——一隻上了熱搜的網紅基金
大叔平時主要是花時間思考市場和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很少關注基金這塊。恰好我有個朋友在7月份牛市呼聲最高的時候選擇入場,當時他精挑細選了一隻基金,在凈值2.1多的位置買進,過了兩個月的時光,目前是1.7左右,浮虧20%。這只基金就是 諾安成長 [笑哭]。
可以看到這只基金在最近一段時間的業績表現很一般,整個排名都是靠後的,但是拉長到一年的時間看還是很優秀的。早進場的吃到肉,後進場的連湯都沒喝到。
這只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都是 晶元概念股 ,有晶元設計公司兆易創新、韋爾股份,晶元封測龍頭長電科技,晶元上游原材料滬硅產業等,可以理解為晶元ETF,產業集中度非常高。在去年我們被制裁的背景下,晶元國產替代這個邏輯就不斷走強,相關產業鏈的股票一時風光無兩。諾安成長也取得了爆發性的增長。但是估值泡沫在這一時間也不斷積聚。未來我們還是要堅持晶元產業自主可控,但是目前這一階段的估值對市場來說已經相對較高了。 我相信很多人是看著熱門題材而買入的,在市場行情火熱的時候,沒有人會去看估值,大家腦子里只有故事 [黑線] 。
一個相對便宜的價格永遠是一次成功投資最重要的核心因素之一。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熱鬧的地方不要去,當你都意識過來的時候,行情往往已經走到了盡頭。 我的朋友買的時候只看了下過往業績很好,題材很好就買入了,現在也只能等著回本。唯一慶幸的是,他買的是一攬子股票,個體企業的風險做了相當程度的分散,另外半導體行業的發展還在繼續向前,可以用業績去慢慢消化高估值。只是晶元行業的崛起之路會相對艱難,因為這是一個差一步就會差很多、贏家通吃的行業,對後進者極其不友好,這在我們之前的文章也有分析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投資基金而不是買股票,對於沒有一定基礎和時間的人來說,是一個省時省力的理財手段。 之前有留言說 大學生或者剛工作的白領 幾千元如何理財。
大叔的這些觀點,你們怎麼看?歡迎留言~
5. 半導體etf有哪些股票
半導體ETF名稱是國聯安中證半導體ETF ,代碼是(512480) 前10大持倉是:603986 兆易創新 、603160 匯頂科技 、002371 北方華創 、600584 長電科技 、002185 華天科技 、002049 紫光國微 、300661 聖邦股份、002180 納思達 、603005 晶方科技 、600460 士蘭微
6. 功率半導體十大龍頭
韋爾股份、中芯國際、卓勝微、北方華創、兆易創新、華潤微、紫光國微、鵬鼎控股、滬硅產業、三環集團在半導體企業中排名前十。
1、新能源領域的寧德時代已經率先站上萬億市值,那麼,代表著人類最先進的半導體科技也應該有萬億市值的龍頭。那麼,我們來簡單說說這十大半導體龍頭,其實,這十大龍頭和半導體ETF(512480)中的十大重倉股基本一致,韋爾股份、卓勝微、北方華創、兆易創新、紫光國微等在列,這裡面沒有科創板的中芯國際、滬硅產業、華潤微等,但是多了長電科技、匯頂科技、瀾起科技、華天科技、中微公司,那麼,我們就來說說這些個龍頭。
2、韋爾股份 603501:2422.09億,主營業務為半導體分立器件和電源管理IC等產品的研發設計。以CIS業務為核心,多產品線協同發展開啟韋爾新征程。2019年收購全球第三大CMOS圖像感測器供應商豪威科技,除豪威外,韋爾股份近兩年對外先後收購思比科、Synaptics 等優質資產,對內加大在分立器件、 射頻 IC、模擬 IC 等領域研發力度,形成了以 CIS 業務為核心,多產品線協同發展的業務布局。2020年上市公司實現營收198.24 億元,同比增長45.43%;實現歸母凈利潤 27.06 億元,同比增長481.17%,在疫情等外部不利因素影響下 依舊保持了較高的增速。2021 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和利潤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創下單季歷史新高,體現了公司主業橫向拓展後良好的成長性。預計公司業績有望繼續保持較高增長。
3、中芯國際688981:2263.81億,大陸晶圓代工龍頭,被給予厚望,目前全球最領先的晶元製造商是台積電,佔了全球晶元加工50%以上的市場份額,中芯國際卻只有6%的市場份額,上市即巔峰,後面股價持續低迷,主要還是我們依然被卡脖子,而中芯被給予的希望太大了,最後大家失望了,中芯國際目前的先進工藝主要是14nm和28nm製程,大家都在等中芯國際量產出7nm製程的晶元,而台積電7nm和5nm製程的晶元早就量產了,現在人家已經大力投資建廠在研發3nm製程的晶元了,而現在高端手機都是5nm,所以,這是中芯國際的軟肋。業績方面,20年及一季度都不錯,目前半導體景氣度在提升,股價還是有希望的
7. 晶元股有哪些股票
晶元概念股有很多,主要包括了兆易創新、江豐電子、北方華創等,晶元概念股:
1、兆易創新:國產存儲龍頭 作為國產存儲龍頭,兆易創新位列全球Norflash市場前三位,且隨著日美公司的退出,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存儲價格不斷高漲,公司的盈利能力亮眼。
2、江豐電子:國產靶材龍頭 超高純金屬及濺射靶材是生產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關鍵材料之一,公司的超高純金屬濺射靶材產品已應用於世界著名半導體廠商的最先端製造工藝,在16納米技術節點實現批量供貨,成功打破美、日跨國公司的壟斷格局,同時還滿足了國內廠商28納米技術節點的量產需求,填補了我國電子材料行業的空白。
3、北方華創:國產設備龍頭 北方華創作為設備龍頭,深度受益本輪晶圓廠擴建大潮,公司業務涵蓋集成電路、LED、光伏等多個領域,多項設備進入14納米製程。
拓展資料:
一、全球缺「芯」背景下,今年以來晶元概念股及晶元ETF基金錶現出眾, 缺「芯」或將持續到2022年,而隨著「一芯難求」的局面在各行各業持續蔓延,晶元漲價趨勢越來越明確,半導體晶元行業的上市公司業績有望實現爆發。
1、短期來看,行業供需失衡情況從去年延續至今。缺貨漲價對下游影響較大,但對於A股半導體晶元廠商而言,缺貨漲價使得行業景氣度高企,不斷加碼擴產,且大幅提升了產品從驗證到批量供應的速度。
2、長期來看,相關龍頭企業擁有更多的產業鏈資源,競爭力也更加突出,或具備更好的投資價值。
3、從政策面看,國家層面出台了「中國芯」的重磅文件——《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文件明確了國產替代的目標。半導體晶元成為我國發展先進製造業破解卡脖子環節,晶元領域的自主可控戰略意義重大。
裡面下發「鐵令」,要求國產晶元在2025年自給率提升到70%,而2019年我國晶元自給率僅為30%左右。主動突破關鍵一步,扭轉晶元霸權的局面。
8. 半導體etf有哪些股票
一、半導體龍頭股有:
1.士蘭微600460:半導體龍頭股。2013年,士蘭微電子成功推出了多款智能功率模塊(IPM)系列產品,已在多個領域通過了客戶的嚴格測試並導入量產。同時,在IGBT等功率器件成品的推廣上取得成效,產品開始進入品牌客戶及特定的應用領域(如電焊機、變頻電機等市場)。此外,士蘭微電子在MEMS感測器的開發上取得進展,加速度計開始導入批量生產,磁感測器也進入客戶驗證階段。
2.長電科技600584:半導體龍頭股。2018年11月28日公告,擬剝離分立器件自銷業務相關資產,將所持有的江陰新順微電子有限公司75%股權、深圳長電科技有限公司80.67%股權及為承接公司本部分立器件自銷業務而新設的全資子公司江陰新申弘達半導體銷售有限公司100%股權出售給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北京華泰新產業成長投資基金(有限合夥)等交易對方。
3.三安光電600703:半導體龍頭股。公司集成電路業務主要生產砷化鎵半導體晶元及氮化鎵高功率半導體晶元產品,砷化鎵半導體器件主要應用於通訊領域,尤其在手機、無線網路、光纖通訊、汽車雷達、衛星通信、物聯網及可穿戴設備等行業具有極大的市場需求。
4.聞泰科技600745:半導體龍頭股。安世半導體計劃18億元投資先進封裝項目。
二、半導體概念股其他的還有:
1. 深科技000021:在集成電路半導體封裝測試領域,公司是集成電路零件封裝和測試服務製造商,擁有行業領先的高端封裝技術能力,尤其在存儲器DRAM方面具備世界最新一代的產品封測技術,為國內最大的獨立DRAM內存晶元封裝測試企業,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夠實現封裝測試技術自主可控的內資企業。
2. 方大集團000055:公司2012年已停止半導體照明(LED)氮化鎵外延片及晶元產品生產。
3. 皇庭國際000056:擬收購德興市意發功率半導體的股權。意發功率主要從事功率半導體器件及智能功率控制器件的設計、製造及銷售,具備從晶元設計、晶圓製造到模組設計一體化的能力。
4. 深圳華強000062:公司完成了對芯斐電子50%股權的收購,芯斐電子是國內知名的主動類電子元器件代理及技術方案提供商,在汽車電子、車聯網、智慧城市及安防、智能手機等多領域提供一站式服務;同時兼具半導體產品設計能力。
5. 中國長城000066:我國半導體激光隱形晶圓切割技術取得實質性重大突破,相關裝備依賴進口的局面將打破。
9. 一天暴漲800%
在僅僅調整兩個交易日後,新能源、半導體再次攜手大漲,上演王者歸來。
新能源車ETF暴漲近9%,主要成分股中有4隻股票漲停,其中比亞迪市值飆升至8800億,超過了中石油!
半導體同樣熱的發燙,晶元ETF暴漲近5%,板塊內部兩只20CM漲停,新股復旦微電更是暴漲近8倍!
因為半導體的強勢表現,某網紅基金在二季度上漲39%,其經理也來了個大翻身,從菜狗登上「蔡神」寶座。
我們知道在新能源領域,無論是鋰電,還是光伏,國內企業都掌握了核心技術,隨著新能源的滲透率越來越高,產業的業績爆發是可以看得見的。
但晶元是尖端技術的集合體,從設備到材料,從研發到工藝,我國存在較大的技術代差。
正因如此,美帝才敢肆意「卡脖子」,遏制我國半導體的發展。
但從二季度表現來看,半導體告別了渣男體質,漲起來勢如破竹,成為和新能源一樣的高成長賽道,被市場極度追捧。
晶元板塊為何如此強勢?產業的投資邏輯是什麼?現在還可以上車嗎?
01
行業情況,上下游產業鏈
半導體加上一些被動元件以及模組器件通過集成電路板相連,構成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計算機、 汽車 電子等電子產品中的核心部件,承擔信息的載體和傳輸功能,是當前信息產業的基石。
其中最上游主要以設計端為主,比如像蔡總的諾安第二大重倉股兆易創新和韋爾股份就是IC設計端龍頭,前者就是國內存儲器及MCU晶元產業的龍頭企業,後者則是同時具備強大半導體設計和IC分銷能力的公司。
中端就是代工和封測主,比如這些天大漲的中芯國際。
而最下游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各個領域了,比如及5G、物聯網、節能環保、新能源 汽車 等。
而本輪半導體行業的景氣度根源應該在於5G帶來的各終端應用的創新周期,再加上新冠疫情以及美國對中國 科技 的封鎖等因素使之加劇。
我們短期之內無法緩解這一矛盾,只能在只能在產業鏈中各上下游公司新增產能陸續達產之後,再動態觀察供需關系。
根據目前的券商和部分公募基金經歷的觀點,他們認為這一輪半導體晶元的景氣度,時間維度很可能超預期。但是否真的如此呢?我們可以從供需的角度來看一看。
02
行業邏輯在哪裡?
1)供給端晶元缺貨嚴重,行業景氣度有望貫穿至 2023 年
我們以半導體中的MCU晶元為例,MCU晶元的作用很多,其中價值量最高的就是在 汽車 電子、工業的步進馬達和機器手臂的控制上等等。
而從2020 年起全球陷入 MCU 缺貨危機,其中在 汽車 電子這里,目前各大廠商均出現交期嚴重延長的情況,部分甚至達到了 40 周以上,導致了部分車企出現停產的情況。
同時國內外各大半導體公司幾乎全數發布漲價公告,普遍漲價 5%-15%,緊缺產品甚至漲價幅度超 50%,部分產品漲價幅度甚至超過十倍。產業鏈公司估計本次缺貨潮有望持續至 2023 年。
而下游需求除了 汽車 這個龐大市場之外,手機也是另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我國手機出貨量在經歷連續 3個月環比下滑後,2021 年 6 月出貨量降幅明顯縮窄,並取得環比 11.70%的增長,同時每年到三季度都會進入手機廠商新機型發布預熱期,解釋起來大家常說的換機潮要來了。
而除了像手機快充等消費電子之外,還有兩輪電動車、共享電單車、 新能源車、光伏風電等等,這些下游領域快速發展也在促使行業整體的需求不斷旺盛。
2)供給端
我國高端半導體在供給端一直以國外廠商主導,而中低端產品則是錯位競爭,比如像MCU晶元,全球的 MCU 市場是高度集中的,海外七大巨頭占據超過 80%的市場份額,近年來雖各家市佔率有所變化,但基本均為頭部七家廠商之間的競爭。其他諸如IGBT等功率半導體也是類似的競爭格局。
因為一些技術壁壘問題,導致我國的市場也基本被外資廠商所佔據,而眾所周知,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決定了我們占據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
所以在供給端這一塊,我們有很大的國產替代空間,尤其是今年一波三折的疫情對海外的功率廠商產能和物流帶來了諸多的限制,這也是一次機會,我們國內疫情率先控制,那麼這對國內領先的功率半導體廠商來說,供給端競爭格局得到優化,國產替代進程就會加速,最終都會體現在國內廠商的營收端開始環比增長,並且市場佔有率開始逐步提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次半導體不僅僅是缺芯帶來的量價齊升,更重要的意義是中國半導體企業走向高端化的進程在加速。
我們看諾安成長第五大重配股北方華創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
根據集微網,2020 年中國大陸本土廠商 12 英寸晶圓產能約 38.8 萬片/月,而當前所有已宣布大陸本土廠商 12 英寸晶圓產能合計目標 145.4 萬片/月,意味著中國大陸將有大量增量產能即將逐步投建、釋放。
任何製造業想要擴產除了土地和技術等要求外,還要有設備,買了設備才能生產製造。
而刻蝕機設備是晶圓設備中佔比最高的市場,北方華創就是深耕晶元製造刻蝕領域,並且是國內領先。
北方華創從今年5月份開始一路走強,並且創出 歷史 新高,邏輯也正是如此,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國產替代全面突圍已經是無可爭議的趨勢。
03
行業當前估值情況
半導體板塊自從今年一季度跌下來後,直到5月份才觸底反彈,目前整體估值情況如果從靜態角度來看,已經接近去年年底第一波回調後的位置,整體平均值大概在100倍以上,顯然是不低了。
我們都清楚半導體行業的情況,因為我們背靠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各環節的差距在逐步縮小,從模糊的正確這一角度來看,這個產業的潛力和當前國內 科技 的戰略方向以及成長空間還是不錯的。
但從靜態估值角度觀測,現在的半導體估值可以說是非常貴,這是事實。
如果從業績角度出發,無論是產業鏈上下游的晶元設計公司還是代工廠,成本往往是在前期剛性投入的,體現為大量的設備折舊或高額的研發人員薪酬等,這導致公司的營收增長,但是利潤是一塌糊塗。即使下游需求的暴增對於邊際成本的影響是很低的。
當然,這也同時意味著業績的增長往往是非線性的,用過去的盈利能力去判斷當前估值是容易造成低估的,但是這種低估是我們所看不到的,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准確知道公司下一個季度的業績情況,也很難預測半年後一年後公司整體的經營情況,是否按照線性不斷成長,有沒有黑天鵝等各種因素。
如果我們從市值角度出發, 中國半導體公司超過千億的數量依然是非常稀少的,而無論美國、歐洲還是日韓,都有不少千億乃至萬億級別的半導體企業,那麼這么一看,想像空間的確很大。
當然,這並不是說當前的半導體產業就沒有泡沫。事實上,在這一輪的缺芯危機中,有些中小企業為了賺短平快的錢,大幅漲價或撕毀過去的合同從中賺取暴利。
但這是賺取一次性的錢,也就是說它未來的業績是很難持續的,由於短期利潤突然暴增,反倒造成當前估值便宜的假象,這樣的公司自然是不可取的,我們普通投資者也很難辨別。
04
投資建議
近期的半導體大熱讓蔡經理又重回大眾視線,讓人不得不去思考,我們到底要不要去配置半導體這個板塊?
近期的政策頻出,不禁讓人想起經濟學家任澤平的話:所謂大勢,就是降低房地產、金融、教育、互聯網等的利潤和壟斷,以及由此引發的過去長期對民生和實體經濟的擠壓和成本,大力發展製造業、硬 科技 、實體經濟、新能源、資本市場等。
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機遇。看清這一大趨勢,至關重要。
看著近期教育培訓類企業和地產行業的慘狀,以及近期二級市場資金大幅流入 科技 的動向,可能有人會說,在基本發展道路上,中國已經拋棄了『美國道路』,轉向了『德國道路』,即通過發展製造業帶動GDP的進一步增長。
當前半導體極為火爆,從產業驅動來看,也是以缺貨漲價為主的邏輯和政策的支持,但一個常識是,股價想要長期上漲,就需要長期的業績支撐,如果只是靠情緒炒作,行情的持續是不會長久的。
上周末出現了某半導體分析師怒懟行業大拿的情況,這體現出資本市場的浮躁。
當前半導體確實處於國產替代的時代背景之下,但我們需要明確的是,晶元產業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如果不能在技術、工藝上取得突破,等這一波漲價潮過後,業績能不能持續爆發,還需要打上大大的問號。
所以在短期暴漲後,半導體位置和估值雙高,已經不適合重倉追漲,但是當前市場情緒極為樂觀,也有可能讓其繼續瘋漲。股市中漲多了跌,跌多了漲,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有的行業喜歡講故事,但泡沫吹的越大,崩潰的一天也就會越近。
我們做投資,本質上是如何應對未知的風險,因為每個人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不同,操作策略也不同。
如果是較為激進的投資者,且經驗豐富,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緊密跟蹤產業的進度、市場的情緒面,以及主力資金的動態,適當參與趨勢投資問題不大,如果發覺勢頭不對,要果斷止損,及時抽身而退;
如果是較為均衡的投資者,可以小倉位參與博弈,走一步看一步,如果產業後期有明確的超預期增長,可以適當加大倉位。但假如短期迎來調整,也不用很慌張,因為本身倉位不大,風險有限,而且還有充足的子彈進行加倉操作;
如果是較為保守的投資者,不願承受太多波動,不妨考慮多等一等,等到估值合理或者便宜的時候布局也不遲,畢竟投資是一場長跑賽,並不急於一時到達終點。
10. 半導體etf哪個最好
通過對單個ETF其成分股的收益與波動的數據進行分析,512760晶元ETF表現比較好,其次是159995晶元ETF,最後是512480半導體ETF。
通過三隻ETF之間進行對比可以發現512760晶元ETF收益率,最大回撤都比159995晶元ETF以及512480半導體ETF要好,與結論一完全一致。
ETF的表現與成分股的數量以及成份股權重佔比有非常重要的關系。比如512760晶元ETF包含的范圍比較大一些,其成份中小市值個股更有爆發力,加上權重配置都差距不大,所以總體表現上比其它的兩個ETF更好一些。
純正的創業板指產品反而排最後,各種創業板優化版都表現不錯,比如華夏創成長、華安創50、招商和西部利得的創業板大盤。總得來說貢獻的大頭都在創業板的頭部企業里(醫葯醫療、新能源、晶元等),所以各種精選後的創業板頭部指數在當下的市場內肯定會領先於創業板指。這里也多提一句:雙創50是我非常非常看好的創業板指的替代品,我覺得應該是當下A股僅次於滬深300的一個優質指數了。
比如第7名是建信易盛能源化工期貨ETF(今年上半年 +27.42%)。這個也是當時一起批的幾個期貨ETF之一(也是試點,後面就沒再批過這類期貨ETF ),那批期貨ETF還有:華夏的豆粕ETF、大成的有色ETF。
要不是因為6月底半導體和新能源漲得太猛了,這只能源化工ETF會雄踞榜首的。因為周期股也是今年上半年另一個大熱門板塊,這次前20名入圍里周期板塊除了建信能源化工ETF,還有第12名的國泰中證鋼鐵ETF(今年上半年 +25.88%)、第14名的國泰中證煤炭ETF(今年上半年 +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