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京東在沒上市只前員工手裡的原股一年能分多少
17111.12元。
原始股一般按一元一股計算的,京東股價26美元左右,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6.5812,再乘以股數:26*100*6.5812=17111.12元。
京東在美國上市,在2017年的10月24號,12點左右,京東的股價大概是38.75美金一股,股票交易時間為上午九點半到11點半,下午3點。
2. 京東股票一年最高漲幾倍
3倍。京東股票屬於美國存托股票(ADS),也就是美股。股價一年翻3倍,京東觸底反彈這一年,2019年1月,京東股價跌至歷史性低位20美元,相比一年前的歷史高點跌去6成,市值蒸發超400億美元。劉強東後來在公開信中承認:2018年內外問題的集中爆發將京東推上了風口浪尖,士氣一度非常低下。
3. 京東科技被傳赴港上市:折戟科創板之後 如何再啟航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張洋洋)訊, 折戟科創板IPO之後,京東 科技 或將改道港交所。
1月24日晚間,有消息稱,京東 科技 計劃於2022年在港IPO,募資10億至20億美元。
據悉,京東 科技 正在與美國銀行、中信證券和海通國際合作推動上市事宜,京東 科技 可能會在上市前進行一輪上市前融資。
對此,《科創板日報》記者向京東方面求證,對方表示不予置評。
同日,證監會公布了京東 科技 《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進度,目前已進入接收材料階段。
折戟科創板
京東 科技 融合了原京東數科及雲與AI兩大技術業務板塊,現已成為整個京東集團對外提供技術服務的核心輸出平台。
京東數科上一輪沖刺資本市場起點定格於2020年9月。彼時,上交所依法受理了京東數科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並按照規定進行了審核。
2020年10月16日,當時的京東數科回復了上交所首輪問詢,但此後便不再有新的進展。
直至2021年4月2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京東數科科創板審核狀態變為變為終止。彼時,京東數科稱,此次撤回科創板IPO申請是基於公司自身發展戰略考慮。
在這期間,中國金融 科技 行業經歷了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商業環境驟變,京東數科亦進行了架構重組。
2020年12月,京東數科換帥,原京東集團首席合規官李婭雲接任京東數字 科技 CEO,向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匯報。原CEO陳生強被任命為京東數字 科技 副董事長及京東集團幕僚長。同月,京東智能雲業務並入京東數科。
2021年1月11日,京東集團宣布將雲與AI業務與京東數科整合後,正式成立京東 科技 子集團,京東數科CEO李婭雲出任京東 科技 子集團CEO。
2021年3月31日晚,京東再次宣布將京東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業務分拆給京東數科,總價值為157億人民幣。完成交易後,京東在京東數科的股權增加到約42%。
強 科技 ,弱金融
根據京東數科此前的招股書數據,金融機構以及商戶與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各占近一半,其中,京東金條和京東白條分合計帶來的營收占總收入比重不斷提高,從2017年的26.38%增長到2020年上半年的42.9%。
在京東數科撤回科創板IPO這一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這家以金融產品為支撐的行業獨角獸,正在弱化其金融底色,突出 科技 屬性。
並入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業務之後,京東方面稱,整合後的京東 科技 集團實現 科技 板塊的一體化協同,致力於為企業、金融機構、政府等各類客戶提供全價值鏈的技術性產品與解決方案。
這與公司2020年9月向上交所提交科創板IPO申請時相比,重組後的業務給公司業務范圍和服務模式均帶來較大變化。目前,打開京東 科技 網站,主頁為清一色的技術解決方案輸出,用意顯然。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數科此前IPO目標估值高達2000億元。如果港股上市傳聞為真,京東 科技 相較京東數科的估值有所縮水。
「但拆除掉金融業務後,僅靠 科技 輸出,利潤不高且成長空間有限,京東 科技 未來以何種業務模式包裝上市仍有待解決。」上述人士表示。
4. 劉強東占京東多少股份
劉強東佔有京東15.5%的股份。
京東集團日前向SEC遞交2017年年報顯示,截止2018年2月28日,劉強東持有15.5%股權,擁有79.5%的投票權。騰訊旗下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18%的股權,擁有4.4%的投票權。沃爾瑪持有10.1%的股權,擁有2.5%的投票權。
劉強東,男,漢族,1973年3月10日生,江蘇宿遷人,祖籍湖南湘潭。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本科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民建會員,全國政協委員。
1998年6月18日,在中關村創辦京東公司,代理銷售光磁產品,並擔任總經理。2004年,初涉足電子商務領域,創辦「京東多媒體網」(京東商城的前身),並出任CEO。
京東(股票代碼:JD),中國自營式電商企業,創始人劉強東擔任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旗下設有京東商城、京東金融、拍拍網、京東智能、O2O及海外事業部等。2013年正式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2014年5月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2018年3月15日,京東內部公告成立了「客戶卓越體驗部」,該部門將整體負責京東集團層面客戶體驗項目的推進。京東集團副總裁余睿出任該部門負責人。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181名。
5. 京東市值突破1萬億港元,京東現在的股價如何
大家都在漲,都在刷新股價,所以在這種集體上漲的行情里,京東不是個例。京東的另一個競爭者,拼多多忙著沖擊五環外,百億補貼換來的用戶增長再次跑贏阿里、京東,但營收階梯式下滑反映出用戶仍更傾向於購買單價較低的補貼商品,大部分高端消費用戶在薅完羊毛後就走了,暴露出主打低價、折扣商品的拼多多用戶購買力嚴重不足,僅僅依靠補貼、促銷的策略或很難持續下去的軟肋。
今後京東、拼多多、阿里三家比拼還將如火如荼,市場盤子這么大,拼多多是否能守住三四五線城市的護城河,京東的物流、數科、健康等業務板塊如何形成系統,阿里巨無霸如何保持快速增長還將是市場關注重點。
6. 京東第二季度財報怎麼樣
8月14日,京東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D)發布了其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2017財年第二季度業績。
財報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持續經營業務【剔除了在京東集團的合並財務報表中已列示為「終止經營」的京東金融業務】凈收入為932億元人民幣(約137億美元),同比增長43.6%。
截至2017年6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持續經營業務經營現金流為266億元人民幣(約39億美元)。去年同期持續經營業務經營現金流為41億元人民幣。截至2017年6月30日,剔除經營現金流中包含的京東白條相關影響,京東過去12個月的持續經營業務自由現金流為289億元人民幣(約43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持續經營業務自由現金流9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4%。
2017年第二季度交易總額(GMV)達到2348億元人民幣(約346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交易總額16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