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st天馬持有小派科技多少股權
st天馬持有小派科技有百分之十二點股權。是上市公司中佔比最多的,主要看小派科技。小派科技是一家VR設備研發生產企業,深耕於通訊、互聯網、可穿戴、VR/AR領域十幾年,主打產品有PC端VR產品小派4K等。
❷ st長生股票十大股東有哪些
*ST長生十大股東如下:
❸ 外逃的資本巨鱷,留下的一地雞毛
2005年,中國網民數量首次過億,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互聯網大國。
同年,江南春的分眾傳媒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以1.72億美元募資額創造了當時的IPO紀錄,成為國內首個海外上市的廣告傳媒企業。
分眾傳媒算是給萌芽時期的中國資本市場打了個樣,一夜暴富的江南春頓時成為無數創業者心目中的偶像。
後來廣大網民熟悉的豆瓣、趕集、58同城、PPTV、土豆以及奇虎360等都在這年陸續出現。
中國的資本市場也是這年開始壯大,多了幾名新入局者:徐新創辦了今日資本,離開攜程的沈南鵬成立了紅杉資本。
資本有抱團的,也有單乾的。
這時,人們開始聽說一個新鮮名詞:天使投資人。
雷軍此時還沒成立小米,卻掏出100萬美元投資了YY語音的創始人李學凌,算是大戶。
還有位名叫蔡文勝的福建人以50萬和180萬分別投資了58同城和暴風影音,都在後來賺了個盆滿缽滿。
這年,智能手機還沒普及,人們最大的 娛樂 是通過手機WAP的上網功能收發彩信,看看質量渣的不能再渣的手機圖片。
此時,一家名為北京凱威點告網路已積累了近7000萬WAP用戶的資料庫,每天能發送超過1200萬次的簡訊給用戶,佔到全國WAP用戶的九成。
盡管WAP的內容乏善可陳,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聊勝於無,每天看看當個消遣也不錯。
有用戶訂閱,自然就有廣告推送,經營WAP業務的凱威點告公司靠簡訊廣告每年盈利頗豐。
2006年,看到凱威點告有如此強大的簡訊廣告實力,不差錢的江南春找到幕後老闆徐茂棟協商,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北京凱威點告網路技術有限公司。
收購完成後,徐茂棟搖身一變成了江南春手下的高管。
沒干多久,習慣獨行獨往的徐茂棟因不適應寄人籬下的生活,主動辭職離去。
分眾傳媒少了位高管,根本無所謂。
可江湖從此多了一位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資本大鱷。
因為公司被收購,徐茂棟品嘗到了資本市場的甜頭,意識到將互聯網模式和傳統的項目投資融合在一起將是非常誘人的概念。
此時,中國的互聯網大潮剛剛掀起,傳統行業的投資者對互聯網既好奇又陌生,急需一個既懂傳統行業,又熟悉互聯網的人來引路。
既有實操經驗又不差錢的徐茂棟抓住機會,充當起「天使投資人」的角色。
2007年,徐茂棟與緱斌濤、馬力群創辦了小能 科技 ,這是一家專門做互聯網投資和聯合創業的咨詢類公司。
徐茂棟不管運營,只負責出錢,其他人負責出力。
小能先後參與了許多中國早期互聯網創業項目的孵化和投資,徐茂棟也從中賺了不少錢。
可這些錢在徐茂棟眼裡都是「小錢」,通過試水小能,他盯上了人們都還不熟悉的互聯網及電商運營市場。
對精於營銷的徐茂棟來說,賺錢從不是難事,無非是換個玩法而已。
而他賺錢的能力從,他還在體制內時就展現無遺。
1968年,徐茂棟出生在山東日照。
網上能查到的徐茂棟早期資料屈指可數,只知道他從小成績不錯。
1986年,18歲的徐茂棟考入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應用與自動化系專業。
武漢理工大學是後來的211大學,計算機專業也是最早開設的熱門專業之一。
不過,徐茂棟對本專業的喜愛顯然比不上對企業管理的興趣,他讀書時大量的時間都花在了選修的企業管理課程上。
課余時間,立志要當企業家的徐茂棟把所有國際企業家的傳記讀了個遍。
這也很正常,此時學計算機的學生畢業後基本都是去既沒油水也沒啥地位的科研單位。
在改革開放的歲月里,人人都想做生意賺錢,「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是這一時期真實的寫照。
可惜,學了那麼多企業管理課程的徐茂棟畢業後還是進了體制,在老家的港務局上班。
在這種國企單位,誰都清楚,只要不犯啥大錯,混一輩子沒問題。
只不過徐茂棟心裡很憋屈,覺得自己要這么混下去,遲早就廢了。
可真要辭職,徐茂棟又不敢,他只能默默等著機會。
1991年,日照市港務局成立了一個購物中心,要在內部搞管理層競聘。
體制內待慣的人根本不想去搞什麼競聘,這給了「蠢蠢欲動」的徐茂棟一次機會。
憑著重點大學的學歷以及人高馬大的外形,徐茂棟順利通過內部選聘,加入了購物中心的管理層。
短短三年時間,從普通職工到管理者,徐茂棟憑著濃厚的興趣將零售業學了個明明白白,也積累了不少人脈。
徐茂棟很認真,可同事們對工作一個個都提不起精神。
不管有沒有顧客,6點下班,5點半就紛紛停止手上的活,著急等下班回家,反正是公家單位,營業額多和少都與自己無關。
開業數年,本想靠購物中心賺點福利的港務局每年還得貼錢進去。
1994年,看著購物中心半死不活的模樣,心急如焚的港務局學著搞起承包責任制。
徐茂棟毫不猶豫地站出來承包了購物中心,並改名為「齊魯超市」。
購物中心的問題說到底還是「大鍋飯」平均主義造成的,心知肚明的徐茂棟上任後大刀闊斧進行內部承包改革。
他先是將職工業績和工資直接掛鉤,有效提升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接著,他又把超市營業時間調整為早9點到晚9點,再晚也不催促顧客。
因為齊魯超市開在居民區,多是大爺大媽來購物。徐茂棟還特意將店內的雞蛋、鹽、小蔥等以成本價售出,通過貪便宜的老人帶來源源不斷的人氣。
這正是現代商業營銷思維,通過高頻低價的產品帶來人流,與後來電商做單品爆款帶流量其實是一個套路。
經過幾年的發展,齊魯超市營業額猛增,從一家店擴大到了近20家,連日照市赫赫有名的國有企業東都商廈都被其收購。
為了提升管理效率,徐茂棟還通過自己專業背景在企業內部成立了IT部門,利用計算機來核銷超市的業務,業余還能幫港務局做點網路項目賺點錢。
齊魯超市幫徐茂棟賺到了第一桶金,但是忙裡忙外的他身心俱疲,感覺賺得全是辛苦錢。
徐茂棟心裡在琢磨,有沒有啥不辛苦,還能賺大錢的「躺著賺」業務?
1998年,國人還在通過BP機收發語音和文字信息,大街小巷到處是「蛐蛐叫」。
為了方便業務,徐茂棟買了台最新款「摩托羅拉」手機。 因為做超市業務,他天天收到各種垃圾推銷簡訊,基本看都不看就刪除了。
在一個飯局上,他偶然和朋友吐槽垃圾簡訊太多的情況。
對方無意中提了句,別看這些簡訊不起眼,可每條都要1、2毛錢呢。全國這么多手機用戶,要是誰能控制發送的渠道,那可是不得了的數字。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徐茂棟眼前一亮:對啊,簡訊群發無非是個軟體問題。全國已經有數千萬的手機用戶,以後只會越來越多。自己就是學計算機的,要是把這個項目搞起來,不就是自己一直想要的「躺著賺」項目么?
說干就乾的徐茂棟一邊忙著超市業務,一邊在自己的IT部門孵化能開發群發簡訊的軟體。
自己給自己做項目,效率肯定不一樣。
2000年,徐茂棟手上已經掌握了幾款十分成熟的簡訊推廣軟體。
經過仔細調研後,他退出了齊魯超市的承包,揣著換來的現金到北京注冊成立了北京凱威點告網路技術有限公司。
徐茂棟的第二次創業再次體現出他的精明,已從重資產轉到資本更為青睞的輕資產模式。
此時的他顯然還不太了解這些,只覺得這樣賺錢更快更輕松。
這時,國內的BP機尋呼市場依然火熱。徐茂棟以自己研發的群發簡訊技術與全國23個省電信公司、尋呼台合作,並將項目對象定位在企業客戶。
2001年,手機開始在全國范圍普及,簡訊成為人們信息交流的新方式,完成 歷史 使命的BP機逐漸退出了市場。
幾年功夫,隨著手機WAP技術的發展,彩信技術開始出現,枯燥的手機簡訊增添了許多圖文並茂的內容。
與時俱進的凱威點告也通過豐富的WAP信息從企業客戶逐步滲透到了普通用戶市場。
巨大的用戶數量給凱威點告帶來驚人財富,年營業額最高時突破了600萬元。
因此,上市後的分眾傳媒這才收購了徐茂棟的凱威點告,改組為分眾無線業務部。
詭異的是,徐茂棟走時,分眾傳媒不僅沒和他簽署任何競業禁止協議,反而任由他轉身收購了與凱威點告同樣業務形態的百分通聯,居然還把旗下一家子公司(Yitong)轉移給了百分通聯。
這裡面有沒有貓膩現在已說不清楚,但可以肯定,徐茂棟此時已嗅出資本市場誘人的味道。
合夥創立小能 科技 ,是徐茂棟互聯網跨界資本市場的試水之作,他已悄悄做起互聯網創業公司的幕後投資者。
2009年,徐茂棟成立了星河互聯,這是他從傳統行業正式跨入互聯網領域的第三次創業。
因為看好中國傳統產業進行互聯網升級改造的機遇和前景,他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主動參與到各類互聯網創業項目之中。
這年,隨著國外團購概念出現,對標美國高朋團購網站的美團成立,國內也掀起火熱的團購風潮。
徐茂棟還沒盯上團購,他的星河互聯還在到處物色好的互聯網項目。
每發現一個好的互聯網項目,他就會孵化成立一家創業公司。充當投資者和管家角色的星河互聯則幫助新公司解決資金、技術以及經營戰略等難題。
星河互聯成立後,投資了包括小能 科技 、雲縱、微網、艾格拉斯、金掌櫃等數百家創業公司,覆蓋了16個不同產業領域,聲勢浩大。
星河互聯還以互聯網+房地產模式創立了星河空間,採用服務眾包形式提供給創業者,算是國內最早的「共享空間」的實踐者。
不過,徐茂棟最熱衷的還是海外上市。
這一時期,中國互聯網企業接連在納斯達克上市,創始人敲鍾時個個意氣風發,讓徐茂棟既不服氣,又眼饞。
2010年,國內突然出現團購網站激烈火並的場景。
因為有資本的助力,拚命燒錢補貼的團購也成為網民最熱衷的消費模式。
雨後春筍般冒出的5000多家團購公司從「百團大戰」逐漸演變為「千團大戰」,戰火愈演愈烈。
這年,42歲的徐茂棟從北京回到濟南,請了一大幫山東記者吃飯。
他在席間得意地說:「全國互聯網企業,就我們窩窩團是山東口音。」讓在場的山東記者好一番感慨。
人們這才知道徐茂棟收購了老鄉王贇明的「窩窩團」。
王贇明是山東煙台人,在清華讀MBA時聽到高朋商業模式後的12小時,便拉著好友劉傳軍立即創立了窩窩團。
因為沒有資金,他們通過老鄉聯繫到了徐茂棟。
徐茂棟也正好想投資一家團購公司,彼此一拍即合。
合作一段時間後,徐茂棟覺得窩窩團發展太慢,准備親自下場操刀。
也不知道徐茂棟和王贇明談了什麼,反正收購完成後,王贇明直接拿錢走人,將窩窩團拱手讓給了徐茂棟。
自此,窩窩團開啟了瘋狂的擴張模式,一邊不停並購其他團購公司,一邊從競爭對手公司挖人,風波一場接著一場。
最厲害的一次,窩窩團從拉手網一次性挖走200多名員工,氣得拉手網創始人吳波要找徐茂棟「單挑」。
窩窩團看似在一線城市攻城掠地,勢不可擋,但是不管是融資還是戰略上都遠不如穩扎穩打的美團。
也不奇怪,一個只是為了借勢上市,一個是想老老實實做好項目。
徐茂棟此時一邊燒錢,一邊也在賺錢。
2013年,他四年前投資的一家手游公司——艾格拉斯以30億元的估值賣給了上市公司巨龍管業,得到了上百倍的回報。
可這些錢對徐茂棟來說還是瞧不上,他希望窩窩團能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賺大把大把的美元。
2015年1月,「血海」里殺出的窩窩團終於在納斯達克上市,但募集到的資金只有4000萬美元。
相比A輪的5000萬美元融資,殘酷現實給了滿懷希望的徐茂棟一記「悶棍」。
這是窩窩團的巔峰時刻,也是最後的一道榮光。
伴隨美團等網站在社區電商服務領域站穩腳跟,團購大戰背後的「熱錢」逐漸褪去,窩窩團就此銷聲匿跡。
徐茂棟雖然拿到了一張資本市場的「入場券」,卻懊惱地發現是「過期票」,自此對海外上市不再那麼熱衷。
好在他已經摸清資本市場的門道,將目光轉向國內的A股市場,展開新一輪「精彩」表演。
2016年,隨著A股上市公司步森股份、天馬股份先後易主,人們這才發現徐茂棟名下的星河世界居然掌控了數百家企業,組成了璀璨的「星河系」。
這年8月,徐茂棟先是通過旗下的星河贏用和拉薩星灼以10億元收購了步森股份29%的股權,搖身成為其控股股東。
10月,徐茂棟又通過喀什星河,以29.37億收購了天馬股份29.97%的股權,也成為其控股股東。
實際上,當時的徐茂棟並沒有那麼多現金玩收購,他是通過外部融資收購股權,再以股權質押償還融資方式輕松得到了兩家A股公司的股權。
比如收購天馬股份的29.37億,其中13.87億是以喀什星河做股權質押向恆天財富做的短期融資。
還有15.5億,先是喀什星河向信託公司做了借款,支付給了天馬股份大股東天馬創業,緊接著天馬創業又把這筆借款質押給了信託公司,作為喀什星河借款的擔保。
資本市場中,這就是典型的先籌資購買上市公司股份,再質押融資,最後高價套現、金蟬脫殼的套路,並不稀奇。
只不過徐茂棟精巧地利用資本杠桿,玩了一出更為嫻熟的「空手套白狼」把戲,這套股權質押的套路隨即成為他縱橫資本市場屢試不爽的利器。
因為被徐茂棟吹噓的商業前景所迷惑,牽涉其中的企業都不知不覺掉進了坑裡,卻渾然不覺。
沒辦法,徐茂棟給人展現出的「星河系」太過光輝,所有人都覺得跟著他有錢賺。哪怕明知道前面是個巨坑,也肯閉著眼往下跳。
2016年,徐茂棟以71億元入選福布斯富豪榜,各類耀眼的頭銜和稱號不計其數。
上市公司被徐茂棟花里胡哨的概念和絢麗的光環所迷惑,還是暈乎乎的狀態。
正因如此,原本是傳統服飾行業的步森被徐茂棟轉型為金融 科技 公司,原本是軸承製造行業的天馬股份居然轉型為雲計算大數據公司。
這又是徐茂棟玩的一出資本概念 游戲 ,想趁著互聯網金融和大數據概念火熱的時候大撈一把。
既然「炮灰」都准備好了,剩下的就是及時「收割」了。
2017年初,方正證券與天馬股份的控股股東——喀什星河簽訂了一筆期限兩年的質押式回購業務,標的2億。
9月,天馬股份以存貨向金豐典當擔保借貸5000萬,立馬被轉入徐茂棟旗下的食樂淘賬戶內;緊接著,天馬股份又向小貸公司借款7000萬元,錢再次進入到徐茂棟控制的賬戶。
10月,天馬股份再次向德清縣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借款1億元,貸款擔保卻是步森股份,錢依舊沒進天馬股份賬戶,還是進了徐茂棟控制的賬戶。
除了反復借貸,就連天馬股份賬面的5億多現金也被徐茂棟轉走,曾經「健碩」的天馬股份活生生被榨成了一匹「瘦馬」。
徐茂棟操控天馬股份的同時,還在悄悄出售步森股份,將其16%股份作價10.66億轉給了重慶安見 科技 。
通過非經營性佔用、擔保、關聯收購等一系列「資本挪騰術」,徐茂棟至少從兩家公司捲走了30億現金。
可怕的是,兩家涉事公司對徐茂棟埋下的「雷」絲毫沒有察覺。
徐茂棟也沒覺得自己的操作有啥問題,他還想通過天馬股份實現打造智能商業服務平台的「抱負」,繼續賺更多的錢。
不過,出來混,早晚要還的。
2017年12月初,天馬股份股價收於9.91元,跌破警戒線。
這使得之前與天馬股份有質押協議的方正證券察覺出不對勁,因之前質押股權已面臨平倉風險,方正證券趕緊發文通知天馬股份進行補倉。
對此,天馬股份始終沒有回應。
12月18日,天馬股份閃崩,徐茂棟緊急以內部重組名義申請停牌近半年。但還是被證監會察覺,自此戴上了ST的帽子。
同一天,步森股份也發生了閃崩,一路跌停,讓實控人趙春霞欲哭無淚。
可以說,如果不是這兩次閃崩,徐茂棟還會繼續靠著他「星河系」在資本市場不斷套利。
2018年4月底,徐茂棟涉嫌違法遭證監會立案調查,辭去天馬股份一切職務,可惜已於事無補。
5月14日,ST天馬股份再次開盤後,一路從9元跌到1.8元。不到一個月,幾萬名股東的78億元化為泡影,血本無歸。
相關部門調查發現,徐茂棟在步森和天馬股份董事會不知情背景下,不僅大肆套利,還將部分資金投了一個名為「錢滿倉」的P2P平台。
錢滿倉是2017年國內著名的上市系P2P平台,背後的實際控股人一直不為人所知。
直到2018年6月,錢滿倉「暴雷」,留下2億多的爛賬後,人們才發現其背後股東正是徐茂棟的星河世界和天馬股份等控股公司。
調查還發現,錢滿倉的賬戶里有7000多萬早就轉到了徐茂棟的賬戶。
原來,專割上市公司「韭菜」的徐茂棟,同樣沒放棄割普通人的「韭菜」。
2019年10月31日,證監會對徐茂棟做出了罰款90萬元的頂格處罰。
可惜就這么點錢也沒罰到徐茂棟頭上。
他剛瞧出風聲不對,就捲款潛逃到了美國。
數家公司的幾十億現金被徐茂棟洗劫一空,「黑鍋」還得天馬股份和步森股份等公司繼續背。
輝煌一時的「星河系」也因徐茂棟出逃分崩離析,成為一錢不值的沙礫。
就這樣,51歲的徐茂棟拍拍屁股一走了之,留下資本市場一灘渾水。
嶺南會旗下新公眾號——嶺南金融圈。這里我將分享一些自己的原創投資感悟,並推薦一些回報幾十倍的投資標的。 關注嶺南會的粉絲,務必點擊下方公眾號名片關注!
❹ st天馬股票公司被宣告破產,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那持股股票怎麼辦
票終止上市了手裡的股票有三種選擇。
一、在退市整理期賣掉
股票一旦發布退市的公告說明其開始進入退市整理期,大都是15個交易日,此時掛單賣掉,就能避免後續更大的虧損與麻煩。
退市整理期交易規則:退市整理股票代碼不變;深交所進入退市整理期首日,不設置漲跌幅限制,實施30%、60%兩檔停牌10分鍾的盤中臨時停牌機制;上交所進入退市整理期首日,不設置漲跌幅限制。
二、在退市板塊賣掉
就是退市整理期結束之後股票會進入老三板也就是退市板塊,在老三板賣出股票要遵循老三板的交易規則。
老三板交易規則:採取集合競價交易方式;5%的漲跌幅限制;申報最小價格檔位0.01 元;申報數量必須是 100 股或其整數倍;報單筆最大數量無上限限制等等。
三、等待公司重新上市
公司若是能夠重新上市,那麼前面持有的沒有賣掉的股票還是作數的,但若是公司無法重新上市,那麼投資者就要面臨買入這家公司股票的錢一分不剩了。
股票的風險還是很大的,日常買賣股票的時候要注意時機,還要規避不要買到即將被退市的股票。
❺ 華星創業股票
大富科技、華星創業、盛路通信、亞洲光學、利達光電等。1、大富科技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2001年,是全球領先的移動通信基站射頻器件、結構件生產服務商,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股票代碼:300134.SZ。2014年4月4日,大富科技承認與特斯拉的合作關系,並預計2014年訂單不超過1.9億元。2、盛路通信盛路通信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各類通信天線、微波器件設備研發和生產的民營高科技企業,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通信設備製造商之一,國內領先的天線、射頻設備及器件的生產基地,產品主要為天線、射頻有源設備、射頻無源器件等1500多個品種。公司擁有一個大型微波暗室和五個標准微波屏蔽室,並配備有100多台安捷倫的先進測量儀器儀表、多套三階互調測試系統和近遠場天線方向圖測試系統;環境實驗室擁有鹽霧、振動、高低溫恆溫恆濕、紫外線耐氣候、淋雨等全套實驗設備。3、華星創業華星創業,前身華星有限成立於2003年6月5日,注冊資本50萬元。2008年7月17日,經股東會批准,華星有限以截至2008年5月31日經審計的凈資產4,431.46萬元摺合成股份有限公司3,000萬股,整體變更為華星創業。2008年7月24日,公司在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工商變更登記,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3301 0800 0004 579,法定代表人程小彥,注冊資本3,000萬元。4、亞洲光學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1年。早期與日本合作研磨鏡片,現生產多種高科技光電產品,如光學鏡頭、光學薄膜元件、顯微鏡零組件、照相機器材、激光測距儀等。1995年成功開發另一項新產品 ─ 雷射測距儀(透過POWERLINK(B.V.I)在菲律賓投資SCOPRO子公司生產瞄準器產品),至98年又透過ASIA(B.V.I)轉投資東莞信泰,開始生產光學鏡片、相機之組裝及加工,正式發揮台灣接單、大陸生產之分工優勢,目前則是積極跨入DWDM領域。5、利達光電利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光學元組件製造企業。主要經營范圍:光學零件、光學薄膜產品、光學鏡頭、光學引擎、光學輔料、光電儀器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產品應用領域:數字投影機、數字高清大屏幕投影電視、數碼相機、DVD、航空航天探測等高精度光學系統。
❻ st天馬是國企嗎
st天馬不是國企。天馬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軸承及配件的生產、銷售,經營進出口業務。公司於2005年被浙江省經貿委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08年被認定為浙江省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專利示範企業;2008、2009年連續獲得"中國中小板上市公司價值五十強";2009年被評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自2007年度以來一直位居"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行列。
❼ 002122股吧
002122是ST天馬的股票代碼。
天馬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馬股份),於2007年3月上市,證券代碼:002122。公司目前主要業務為創投服務與資產管理、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傳媒業務和高端裝備製造業務。目前ST天馬的股票流通市值:36.12(億)
公司的業務介紹如下:
1)創投服務與資產管理公司創投服務與資產管理業務主要專注於半導體、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領域。公司致力於成為行業內優秀的創投服務與資產管理機構,為此建立了嚴謹規范的投資管理體系、風險控制體系和投後管理體系,確立了科學的投資理念和經營模式,擁有三十餘人的專業投資團隊,培育了一批成長性好、科技含量高、有一定行業地位的創業企業。
2)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公司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業務由控股子公司熱熱文化負責開展。業務范圍涵蓋圖文、音樂、網路文學、動漫、音頻、視頻、游戲、廣告等。客戶(網路等媒體平台)向公司開放內容處理後台,公司依照違法違規的鑒定標准對內容進行分級審核和處理,最終客戶以准確率高於98%的有效審核數量以及預算控制與熱熱文化進行結算。
3)傳媒業務公司傳媒業務由控股子公司中科華世負責開展。中科華世的主營業務為圖書發行和內容研發,其主要面對國內中小學生及學前幼兒師生的教育市場,研發策劃中外名著、國學、歷史、幼兒繪本等圖書,通過民營渠道、網路渠道、直銷渠道等方式進行營銷活動,並提供針對項目配套的培訓及售後服務。
4)高端裝備製造業務公司從事高端裝備製造業務的主要經營主體為控股子公司齊重數控。齊重數控始建於1950年,是國家一五時期重點建設的156個項目之一,為我國機床行業大型重點骨幹企業和行業排頭兵。
❽ 深度 | 資本大鱷「中植系」,盤旋在地產圈的魅影
有圈內人說,解直錕的志向是做中國的巴菲特——不單自己投資成功,晉升富豪,還要帶領其他人包括投資人一起成功。在金融強監管時代,「中植系」這個萬億金融帝國要如何面對?
「中植系」跑馬圈地從未止步。
11月17日,青島中植天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一紙豪擲13.4億元斬獲嶗山區3宗合計約90畝商住地的公告,再次讓低調潛行的「中植系」浮出水面。
與以往定增、合作不同的是,此次拿地是中植集團首次以單獨個體進入到房地產市場,也是其許諾將金融產業搬到嶗山區的先期條件獲得這3宗土地的開發。
這不是中植集團第一次與青島「結緣」,因嶗山區是青島國家級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核心區所在地,中植集團董事局主席解直錕把財富管理行業未來的發展空間投向了青島,這也是中植集團優化戰略布局的首選之地。
今年3月20日,中植集團就與嶗山區政府達成戰略合作,旗下的四家財富公司即恆天財富、大唐財富、新湖財富、高晟財富以及中融匯信期貨等機構將入駐嶗山區,與嶗山區開展全方位合作,打造「中國財富管理第一中心」。
截至目前,中植集團已在青島累計投資達105億元,存續投資規模47億元,合作領域涵蓋青島金王、海力威等股權投資項目、青島(姜山)基金小鎮項目以及各類地產項目。
與嶗山區的合作,只是「中植系」投資版圖下的一小塊。在資本市場沉浮近30年,「中植系」一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過去數年裡,諳熟資本運作的「中植系」在解直錕的掌控下,稔熟地遊走於國內金融與資本的敏感地帶,尤其是在A股二級市場,曾多次依靠借殼定增重組轉讓等「套路」頻繁進出各類上市公司,在造就萬億帝國的同時,也踩過不少雷區,遭遇過金融監管。
低調、神秘、家底殷實、毛阿敏老公……這是外界對解直錕的直觀感受,但難以窺測到「中植系」真正的內部運作方式。
地產圈「中植系」魅影
相比安邦被接管,海航萬億帝國「缺血」,「明天系」出售資產還貸,「中植系」一直在隱秘擴張,並於近年逐漸活躍在台前,先後成為數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透過「中植系」在資本市場上的一系列戰役,不難發現其在巧妙地利用著資本市場的 游戲 規則。主要通過定增和二級市場收購參股上市公司,參與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獲得更多的股權或現金,進一步與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合作,緊接著拉高股價,再通過股權轉讓等方式高位減持套現,獲取巨額投資收益。
金融圈一位業內人士提到,當年中植集團和中融信託以「PE+上市公司」的模式玩轉多家上市企業,獲得了不菲收益。有的甚至入主後不久就謀求退出,過往的戰績大部分都集中在二級市場。樂視網、康美葯業、中弘股份、長生生物、康得新、東方園林等這些「大雷股」,「中植系」幾乎無一缺席,但同時也在寶德股份、康盛股份、超華 科技 這些當年的牛股中賺得盆滿缽滿。
「中植系」在房地產行業內的動作也不少,是很多房企背後的「金主」。
33.12億元接盤爛尾樓中弘大廈後,又斥資12億元收購北京工體項目。皇庭國際鄭康豪出讓20%股權紓困,最終找來外援康順晟源的背後正是「中植系」,同樣也是「中植系」掌門人解直錕向復活不久的佳兆業提供支援。在資本市場上「遊走自如」的中國恆大,其背後的資金來源也有「中植系」身影,旗下中融信託一直是恆大的鐵桿合作夥伴。
資本與地產的 游戲 ,「中植系」向來不陌生,中融信託是其樞紐也是籌碼,承擔原始資金融通的重要職責。
最近的一次是與佳源國際聯手出現在10月末浙江嘉興的一場土地拍賣中。自去年佳源國際在嘉興首次聯合「中植系」沖進土地市場後,雙方便以佳源國際持股60%,「中植系」持股40%的載體展開數次合作。
在「中植系」買入北京工體3號公寓的同時,世茂的名字以合作方的名義被提及。2020年4月26日,「中植系」投資平台中海晟融披露已收購北京市東城區工人 體育 場西路公寓項目(北京工體3號公寓),並以40%權益引進世茂集團合作。坊間盛傳,「中植系」在房地產圈最大的合作對象就是世茂,通過中植創信投資這個平台與世茂以50:50的股權比例成立了多家公司。
其次是佳兆業。2017年9月,佳兆業復牌半年後,掌門人郭英成用項目收益作為交換,引入「中植系」外援,旗下中海晟融透過設立35億元基金收購佳兆業位於深圳南門墩城市更新項目51%股權。中植方面稱,深圳這座城市是投資者們不願錯過的「寶地」。
彼時若按63.3萬平方米、單價4萬元計算,該項目可售貨值超過250億元。對於佳兆業而言,引入資金意味著犧牲了項目未來部分的利潤,但「中植系」藉此擴大了版圖。
華東某房企一位高管表示,「中植系」對房地產行業的投資相對簡單,也不謀求上市房企的控制權,極少過度介入企業經營,大多扮演財務投資者的角色,但它的資金成本不低,相對來說「中植系」不那麼強勢。
這也可能是解直錕的戰術,從過往的操控來看,他本人並不直接持股麾下上市公司,通過多層股權結構設計,讓持股變得隱蔽和分散,令外界難以窺探「中植系」的全貌。
橫掃資本市場
解直錕到底是誰?「中植系」又是什麼來頭?
很長一段時期里,解直錕和他的「中植系」都只是傳說般的存在。「著名歌星毛阿敏丈夫」、「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胞弟」……解直錕被貼上一個個標簽,各種猜測和傳言多年不息,但他從未回應。
據坊間消息稱,解直錕在上世紀80年代時只是黑龍江省伊春市五營區印刷廠的一名工人,當時印刷廠出現虧損,解直錕因能力突出被任命為廠長並進行承包。在解直錕的帶領下,五營區印刷廠的經營大為好轉。隨後他下海經商尋找各種掙錢的方式,陸續開了麵食廠、服裝廠、儲木廠、水泥廠和養殖場,並收購五營區國有不良資產,1995年在伊春市打造了迷你版的中植集團。
隨後展開兼並、收購,涉足房地產開發、產業投資、礦業投資、公路、水利等諸多領域的業務,「中植系」逐漸成型。
最為關鍵的轉折點是在2002年,「中植系」入主中融信託,依託該平台逐漸進入金融領域,完成由實業到「全牌照」金控帝國的轉型。
到了2014年年底,「中植系」已織就一張龐大的資本網路,位居十多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如中南重工、興業礦業、上海電氣等。A股市場披露過與「中植系」存在資本運作的企業案例超過50個,如TCL 集團、福田 汽車 、佳都 科技 、格林美、金葉珠寶等,其業務范圍已涵蓋金融、地產、 汽車 、文化、環保、農業、影視等多個產業,總計資產規模超過萬億。
多年來,「中植系」馳騁國內A股市場,完成了一系列極為縝密且激進的資本運作。
《投資者報》曾稱,這一龐大的企業群,在股權結構上極為復雜,難以看透,空殼公司且用且棄,資本運作眼花繚亂,「中植系」成員間合作密切,但在規避法律意義上的控制關系、隔斷資金鏈危機等環節精妙設計、手法老道,使其在規則邊緣游刃有餘。
據中植圈內人說,解直錕的志向是做中國的巴菲特——不單自己投資成功,晉升富豪,還要帶領其他人包括投資人一起成功。
與其匹配的是解直錕掌控的一系列金融機構,支撐著「中植系」資本版圖擴張。公開資料顯示,解直錕直接持有或控制達到5%以上的有中融信託、中融基金、中融期貨、橫琴人壽、恆邦財險5家。其中最核心的當屬持股比例達32.99%的中融信託,就連中融信託的現任董事長劉洋也是解直錕的外甥,但如今這張「中植系」頭牌深陷ST股中,累計虧損已超10億元。
曾經將「PE+上市公司」的投資模式玩到極致的「中植系」,很難說過去的投資方式適用於每一個投資標的。比如去年A股被曝出業績造假的康得新,「中植系」作為康得新的第二大股東,估算其損失大概為50億元。此外,「中植系」還踩雷過連續30個跌停板的ST天馬,造假疫苗的ST長生等公司。
在房地產行業,「中植系」也善用錯綜復雜的資本運作。除世茂、佳兆業、皇庭國際外,還與大名城、萬通地產、藍光發展等上市房企有過密切交往。
2016年4月,大名城25億元收購中植旗下公司中程租賃100%股權,形成商譽16.52億元。中植集團對該公司2016年至2019年承諾的業績對賭提供連帶責任擔保。公告之後的一個月內,「中植系」旗下公司在二級市場上耗資20億元增持大名城股份,形成更密切合作。
某P2P金融公司高管認為,這是產融結合,「中植系」先行耗資20億元增持大名城,其實質等同於資產換股權。換股雙方當時應該有過打造金融版圖的設想。
結果兩年後大名城又公告擬25億元將虧損嚴重的中程租賃再賣給「中植系」旗下公司。雙方約定,這筆25億元的轉讓款分五期付清,在最後一筆交易中「中植系」違約了。
一買一賣到底玩的是什麼 游戲 ?「中植系」拿不出5億元,是資金緊張還是另有原因,市場上質疑聲不斷。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萬通地產身上。2017年1月24日,萬通地產公告稱,中融鼎新合計直接或間接持有不超過萬通控股總股本35%的股權。中融鼎新是中融信託的子公司,背後的實控人自然是「中植系」。不出市場所料,5個月後萬通地產又花費5億購買了中融鼎新子公司中融國富100%股權,賬面形成商譽4.82億元。
一位不願具名的私募界人士認為,這就好比「自家人」 游戲 ,重點在於資產騰挪。一般情況下只要「中植系」出手,上市公司都會配合,雙方一買一賣互賺一筆。如果遇到不合作的公司,「中植系」也可以通過債務等方式將其推上拍賣台,最終實現控股。「中植系」在金融圈素來就有「千年二股東」的傳說。
實際上,這些都是「中植系」慣用的金字塔式運作手法,它如同一輛高速行使的資本列車,投資風格和套利路徑令人驚訝。雖然隱秘且低調,但「中植系」還是走進了監管視野,罰單、內幕交易、違約等接踵而至,一個萬億金融帝國終將要面對金融強監管時代。
❾ st天馬今年會摘帽嗎
近二月會大漲,年底會摘帽。
隨著年報披露的加速,不少ST公司公告「摘帽」。今日,ST國重裝發布2020年年報,並表示已提交「摘帽」申請。
根據ST國重裝公告顯示,因2011年、2012年、2013年連續三年虧損,ST國重裝於2014年5月26日被上海證券交易所暫停上市,並因2014年繼續虧損,公司於2015年4月23日申請主動退市,2015年5月21日被終止上市。去年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8.2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7億元,完成合同簽約額115.74億元,合同成交額95.73億元。公司已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關於撤銷對公司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申請。
此外,ST禾盛4月19日亦發布關於公司股票交易撤銷其他風險警示暨停牌的公告,撤銷其他風險警示後,公司證券簡稱由ST禾盛變更為禾盛新材。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部分摘帽股表現不俗。比如,4月16日起撤銷其他風險警示的廊坊發展最近兩個交易日連續漲停;4月15日起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的廈工股份21日出現漲停;4月19日起撤銷其他風險警示的安凱客車亦在當日和次日收獲兩個漲停。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提出撤消ST申請並已獲批準的公司分別為禾盛新材、南風化工、安凱客車、宏盛科技、廊坊發展、撫順特鋼、飛樂音響、廈工股份、江特電機、中科雲網、山東地礦、奮達科技、惠程科技、海南椰島、昌九生化、六國化工、華東科技、京城股份、湘電股份、樂通股份、大晟文化、融捷股份、毅昌股份、鑫科材料、江泉實業、北清環能和中國鐵物27家公司。
從二級市場實施當日來看,上述27家公司中中科雲網、樂通股份、北清環能、大晟文化、安凱客車、飛樂音響當日股價出現漲停。若以實施日截至21日漲跌幅來看,樂通股份、融捷股份的累計漲幅均超了30%,此外安凱客車、廊坊發展的累計漲幅亦超過15%。
同時,北清環能、六國化工、湘電股份、中國鐵物這4隻摘帽股在摘帽後股價跌幅超過了10%。「目前來看摘帽股在摘帽後呈現分化的態勢,有些公司在公告摘帽後尚未實施前股價亦出現上漲,因此會影響到實施後的表現。同時,正式實施後亦與市場炒作情緒有關,有些沾邊熱點題材的公司表現較好。這些摘帽股炒作的最終邏輯還是因為總體價格偏低,歸屬於超跌的大邏輯,對於摘帽股建議還是以潛伏為主。」21日一位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道。
根據最新業績預告扭虧,且最新一期每股凈資產高於1元為標准,未來*ST群興、ST科迪、*ST敦種、*ST華儀、*ST中昌、ST金花、*ST勤上、ST獅頭、ST遠程、*ST海陸、*ST天馬、*ST藏格、*ST華映、*ST大港、*ST永林、*ST金鴻、ST龐大、*ST中珠、*ST秦機、ST八菱、*ST中孚、*ST界龍、ST羅普、*ST百花、ST中捷、ST雲投、*ST熊貓、*ST亞振28股存在摘帽可能。
❿ st天馬為什麼不會退市
退出市場會造成經濟效益降低的局面。st天馬是天馬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款股票,由於股票處於下降階段,但是因退出市場會造成經濟效益降低的局面,所以不能退出市場,需要堅持到最後,才有可能成為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