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st慧球什麼時候成st的
在今年的九月份。當時慧球科技天天新聞刷屏,事情起因特別逗逼。慧球科技其實早已經是個便宜的殼股了,顧國平也不斷在官司之中。當時是這樣,買股票達到5%要舉牌這個大家都知道吧,慧球科技有394973700股,5%是19748685股,有一家私募叫瑞萊嘉譽投資,買了19748600股,為了不舉牌少買了85股,持股比例是4.999978%。結果這群人不清楚相關規定,舉牌5%的取值范圍為該比例的前後一手,意思是差額不足100股也算舉牌。這下小夥伴們慌了,交易所要他們確認舉牌,他們拒絕確認,咬死了說沒到5%,法盲啊。結果把交易所惹毛了,股票停牌,接下來還要實施ST。這家私募極限操作,本想表演空手入白刃,結果雙手沒夾准,一刀劈臉上。
Ⅱ 各大公司的股權佔比
公司法》中的公司大體上可以分為四類:有限公司、非公眾股份公司、新三板公司和上市公司。前三者屬於非上市公司,這里所說的上市指的是A股上市(上海與深圳的證劵交易所)。
1.有限公司股東持股比例的含義:
34%,對股東會的七類事由有一票否決權
51%,除了七類事由之外的其他事情有決策權
67%,絕對控制權
25%,外資待遇線,如果外資比例高於25%,可以享受外商投資企業待遇
10%,擁有申請解散和召開臨時股東會的權利
七項事由是: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減少注冊資本、合並、分立、解散和變更公司形式。
2.新三板公司的股東持股比例含義:
67%,重大重組通過線,重大資產重組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
30%,實際控制線,實際支配掛牌公司股份表決權超過30%的,被認定擁有新三板掛牌公司的控制權
10%,權益變動線,投資人擁有權益的股份已達發行股份的10%,需要編制並披露權益變動報告書
5%,重要股東判斷線,權益受限要披露;減持披露;擁有權益增減幅達5%要披露;自願要約收購,約定比例不低於5%;外資比例超過5%要備案。
3.上市公司的股東持股比例含義:
67%,重大重組通過線,重大重組、重大擔保、股權激勵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股東通過
30%,實際控制線,投資者可以實際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超過30%,為擁有控制權
30%,要約收購觸碰線,收購人持有已發行股份的30%,繼續增持的,應採取要約方式進行
25%,首發公眾股比線,首次公開發行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
20%,權益變動報告線,收購超過20%,需披露詳實權益變動報告書
20%,科創板激勵上限,科創板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總量不能超過20%
10%,股本超4億首發公眾股比線,首發上市時股本超4億首發公眾股比10%
10%,子公司關聯方認定線,持有上市公司具有重要影響的控股子公司10%以上股份為關聯方
10%,股權激勵總量控制線,股權激勵所涉及的標的股票總數累計不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0%
10%,股份回購的最高線,本公司回購本公司股份不超過已發行股份的10%
10%,特別表決權股東限制線,特別表決權股東應擁有權益的股份達10%
10%,科創板非公眾股界定線,社會公眾股不包括持有上市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東
5%,股東披露線,擬IPO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需披露,持股5%以上股東通過競價交易減持需預披露
5%,關聯方認定線,持股5%以上的股東被認定為關聯方
5%,內幕知情人認定線,持股5%以上的股東被認定為內幕信息知情人
5%,舉牌紅線,持股5%時將觸碰舉牌紅線並需要報告
5%,短期交易認定線,持股5%以上的股東禁止短線交易
5%,外資備案線,外國投資者持股比例超過5%須備案
5%,非科創板激勵控制線,持股5%以上的股東不能成為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對象
5%,科創板激勵對象持股線,持股5%以上的股東可以成為科創板股權激勵的對象
5%,科創板契約型股東穿透線,科創板持股5%以上的股份的契約型股東應穿透披露
5%,科創板質押披露線,科創板持股5%以上的股東質押股份應披露
5%,激勵表決時不單獨披露,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表決時,5%以上股東不單獨披露
2%,股東減持限制線,大股東減持時,一年內減持不得超過2%
1%,獨立董事提議線,持股1%以上的股東可以提出獨立董事候選人
1%,單個對象股權激勵上限,任一股權激勵對象累計獲授股票不超過總股本的1%;大股東3個月內集中競價減持不超過1%
Ⅲ ST慧球提1001項奇葩議案,目的何在
資本市場每一樁「奇葩」事件背後,一定牽涉了當事各方的深層次利益。ST慧球種種亂象背後直指公司現任董事會與第一大股東瑞萊嘉譽之間的種種利益糾葛,同時也裹挾了公司7萬中小股東。
2016年1月由於ST慧球原董事長顧國平通過資管計劃所持股份出現爆倉風險,公司股票不得不緊急停牌,而顧國平急需籌措資金補倉。
2016年4月顧國平與鮮言關系密切的公司上海躬盛簽訂了《股權轉讓備忘錄》、《經營權和股份轉讓協議書》、《借款協議》,約定顧國平將ST慧球經營權及他直接和間接持有的ST慧球6.66%的股權以7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上海躬盛,並向顧國平提供1億元的資金支持。而在支付定金3億元和借款1億元後,2016年5月,ST慧球董事會中,來自顧國平一方的董事離職,鮮言一方的人——1988年出生的董文亮和1987年出生的溫利華順利進入董事會擔任董事。
面對ST慧球1001項奇葩議案這種異常行為,分析人士普遍認為ST慧球現任董事會實行的是「焦土政策」和「毒丸」計劃,意圖要挾各方妥協。
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ST慧球異常行為,例如1001項奇葩議案、單獨建立網站泄露公告等行為,都顯然是其董事會背後控制者精心策劃的結果,目的是「挑釁」監管層。唯有監管層採取嚴厲的監管措施,利益受到侵害的投資者拿起法律武器,才能夠制止這樣的行為。
Ⅳ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最低持股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上限是:在港交所上限是不超過37%。在滬(深)交所上限是不超過75%。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八十六條:收購要約的期限屆滿,收購人持有的被收購公司的股份數達到該公司已發行的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該上市公司的股票應當在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交易。 上市公司的條件之一是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應當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並且持有股票面值達一千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一千人。在收購行為發生後,由於收購人作為一個股東,通過收購活動已持有了該上市公司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股份,那麼,該上市公司已不再具備所規定的上市條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七條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Ⅳ 新浪要借殼回A股這家「奇葩」退市股 連拉三個漲停
曾上演「1001議案」等奇葩鬧劇的ST慧球,終於「走上正道」,股價也罕見地三漲停。
原因何在?昨天,ST慧球公告給出了答案:新浪要入主ST慧球,間接借ST慧球的殼回A股。
新浪間接借殼回A股?
昨天,ST慧球公告宣布控股股東易主,原第一大股東瑞萊嘉譽將持有的11.66%股份以5.7億元的總價轉讓給天下秀,而天下秀的實際控制人為新浪集團和早年博客網營銷總經理、自然人李檬。
天下秀不僅是要成為控股股東,而是要整體裝入上市公司。公告顯示,ST慧球將以增發換股的方式100%收購天下秀公司股權,以每股3元發行15.16億股計算,收購對價為 45.5億元。
如若成功,即天下秀成功借殼上市,即天下秀的實控人新浪集團成功回A股。
天下秀何許人也?
天下秀的另外一個名字大家或許更加熟悉:IMS新媒體商業集團。
資料顯示,曾是博客網的營銷總經理李檬於2009年成立天下秀。注冊資本3.82億元。
早期該公司主要從事微博營銷、微博數據分析類工作,微博的支持對其發展初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2016年,戰略升級後,開始幫助自媒體、網紅以及娛樂明星通過視頻、直播等多種形式實現商業價值變現。
目前,天下秀已累計為國內外 450 余家品牌企業廣告主、6 萬余家中小企業(包括 2 萬余家電商企業)廣告主提供新媒體營銷服務,簽約了200多家網紅經濟公司,並積累了超過86萬家新媒體資源,覆蓋新浪微博、微信等多個主流新媒體傳播平台。
公告顯示,2018年6月末,天下秀營收5億,凈利潤6678.77萬;2017年營業收入為7.39億元,凈利潤1.1億。
新浪及微博曾分別參與該公司多輪融資,隨後微博CEO王高飛加入該公司董事會。
而如今天下秀的實際控制人是新浪集團和李檬。
新浪集團通過間接控制微博開曼和秀天下香港,間接控制公司 34.47%的股權;
李檬先生通過直接控制永盟和利茲利,間接控制公司 16.72% 的股權。
2017 年12月,新浪集團和李檬先生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
上交所追問:是否嚴重依賴微博資源?
增值是否合理?是否有知情者提前交易?
不過,新浪的這次入主計劃,引起了上交所的問詢。
2018年12月2日,ST慧球收到上交所下發的《關於對廣西慧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並暨關聯交易預案信息披露的問詢函》。
上交所就此次吸收合並預案提出了多項問題,主要包括:
1、新浪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及股權結構、決策機制、爭議解決機制等。
雖然新浪集團和李檬雖然是一致行動人,但新浪集團持股比例34.47%,高於李檬持股16.72%,請但雙方委派董事數量卻成反比:新浪委派2名董事、李檬卻委派3名董事,這導致上交所質疑天下秀董事會成員構成、決策和爭議解決機制。
2、北京天下秀主要通過與新浪微博等平台的合作從事互聯網營銷業務,其經營和盈利是否嚴重依賴於新浪微博等股東的資源。
3、本次交易方案採取控制權轉讓、吸收合並兩步走方式的主要考慮,以及估值作價。
4、本次交易中,評估增值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並提示相應的風險。
資料顯示,2015年至2017年,北京天下秀營收分別為2.13億元、4.86億元和7.3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109萬元、6072萬元和1.12億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其所有者權益為7.54億元,較交易預計對價45.49億元增值幅約500%。
此外,2017年6月12日,天下秀股東會同意分別由新增股東招遠秋實以人民幣3,000萬元認購新增3,130,435股股份,由新增股東杭州長潘以人民幣18,119.7萬元認購新增18,907,513 股股份。與本次估值有較大差異。
同時,45.5億元也佔ST慧球2017年末資產總額的3616.56%,超過100%。
5、公司股價前一個交易日漲停,請公司督促相關方盡快提交內幕信息知情人情況,並就內幕交易風險可能導致交易暫停或終止風險作出提示。
ST慧球在方案發布前一個交易日即上周五就出現股價漲停,因此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內幕信息知情人情況,並提示內幕交易風險。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Ⅵ 阿里巴巴股東名單 十大股東
第一位的是日本的軟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數量74699.86萬股,佔比28.80%;第二大股東是AltabaInc,持股數量38356.54萬股態差,持股比例14.80%;第三大股東才是馬雲,持股數量為16715.97萬股,持股比例為6.40%,比2017年6月的數據相比持股數量減少了1111.27萬股;第四大股東是馬雲的左膀右臂蔡崇信持股數量5931.69萬股,持股比例2.30%,比2017年6月的數據相比減持了582.77萬帆巧皮股。集團當前最大股東是日本的軟銀總裁孫正義,總計持有7.469億股股票。據了解,正是這10億美元,幫助阿里巴巴集團奠定了中國電子商務領導者的地位,逐步建立起整個電子商務社會從交易、支付再到雲計算的生態鏈。
【拓展資料】
一、阿里巴巴,為小企業電子商務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團的旗艦業務。1999年由馬雲在杭州成立,2003年5月,建立個人網上貿易市場平台淘寶網,2004年10月,成立支付寶公司。
二、阿里巴巴在香港成立公司總部,在中國杭州成立中國總部,並在海外設立美國矽谷、倫敦等分支機構、合資企業3家。並在中國超過40個城市設有銷售中心。
三、此外,邵曉鋒表示,阿里巴巴集團2013年預計將幫助和扶持超過10萬家淘寶網店,最終培養100萬家年營業額過一百萬的網店,用互聯網的思想和技術支撐社會未來誠信體系的重建。
四、2013年10月9日,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在立法會上回應,為了保障投資者必須堅持同股同權的原則,香港上市規則規定不能設有雙重股權。全球除了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等個別美股外,其他市場均無B股安排。這意味著,香港監管層已經正式否決了阿里巴巴以「合夥人制度」在香港上市的可能。
五、2021年12月14日,阿里巴巴發布多項針對員工關懷的「暖心計劃」,新增全薪陪伴假7天、全薪育兒假10天,在公司滿10年還可獲得20天全薪長期服務假。同時,每月新增交通補貼800-1200元,團隊集體出遊費用提升至1200-1800元/人/年。此外,阿里巴巴將試行靈活辦公制度,員工每周可選一天靈活辦公。
Ⅶ st股票股東可以減持嗎
深交所有關負責人解釋新規時表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計劃在解除限售後六個月以內通過證券交易系統出售股份達到5%以上的,應該在解除限售公告中披露擬出售的數量、時間、價格區間等;公司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在限售股份解除限售後六個月以內暫無通過證券交易系統出售5%以上解除限售流通股計劃的,應該承諾:如果第一筆減持起六個月內減持數量達到5%以上的,他們將於第一次減持前兩個交易日內通過上市公司對外披露出售提示性公告。
上交所規定,:即當買入股份比例首次達到5%時,必須暫停買入行為,並及時履行報告和公告義務。在上述報告、公告的期限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份;對於持股比例已達5%以上的投資者,股份每增加或減少5%,均應及時履行報告和信息披露義務,在報告期及報告後兩日內不得再進行買賣。
Ⅷ 控股股東持股比例
1、絕對控股,即單一股東控制的股票份額高於公司總股本的51%。 2、相對控股,出資額占 有限責任公司 資本總額50%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 股份有限公司 股本總額50%以上股東;出資額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雖然不足50%,但依其出資額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會、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 (二)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佔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東;出資額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雖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資額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會、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 (三)實際控制人,是指雖不是公司的股東,但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人。 (四)關聯關系,是指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與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企業之間的關系,以及可能導致公司利益轉移的其他關系。但是,國家控股的企業之間不僅因為同受國家控股而具有關聯關系。
Ⅸ ST板塊曾經的癲狂在消退!這些牛散默默煎熬中
從群體癲狂到集體疲軟,ST板塊的走勢讓人捉摸不透。
5月10日,在大盤反彈、個股普漲的背景下,A股ST板塊收盤仍有逾20隻個股「趴在」跌停板上,板塊整體表現遠遜於大盤。再回頭看,ST板塊自4月中旬以來便步入了「跌跌不休」的軌道,走勢頗為獨立。
從監管環境和改革方向看,殼資源貶值是不可逆的趨勢。ST板塊還有投資價值和套利機會嗎?
ST板塊整體下挫22%
近期,ST板塊的走勢有點特立獨行。
回看5月10日當天逆勢大跌的ST個股,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不久前剛加入ST陣營的「新生力量」。
如內外交困的*ST索菱在5月初「披星戴帽」後已連續5日無量跌停;*ST天聖戴帽後股價更是已連續7個跌停。結合往年案例,上市公司被「ST」後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股價連續跌停,似乎並不意外。
但值得觀察的是,除新近「戴帽」個股外,其他ST個股近期也出現了較大跌幅。
以*ST仰帆舉例,公司股價從4月22日的最高點(17.6元)一路震盪下挫,即便5月10日漲停後最新股價也僅為11.66元,跌幅達34%。
*ST仰帆今年以來股價走勢
這不是個別情況!從整體來看,ST板塊自4月18日以來整體跌幅已達22%。
「這輪ST板塊下挫屬於典型的炒作退潮。從2月初到4月中旬,ST板塊指數已悄然上漲了55%。此後隨著2018年報披露,板塊內公司相繼爆出各種利空,加之同期大盤調整,基本面更差、交投不活躍的ST板塊更容易出現急跌的走勢。」一位私募人士告訴記者。
游資「炒一把就走」
又一個問題來了。前期ST板塊的暴漲動力來自何處呢?看好基本面,顯然不是理由。在當下監管環境下,博重組亦不具可操作性。
一些激進投資者對ST個股的短線炒作,在*ST仰帆上體現得最為明顯。
細看,從2018年10月19日階段性觸底後,*ST仰帆股價一路震盪上漲,至3月末累計漲幅已近200%。但從年報披露的股東名單來看,與去年三季度末相比,公司截至今年3月末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依舊是老面孔,其中八位股東期間持股數量未發生任何改變,甚至有兩位股東還逢高減持了部分持股。
這意味著,在*ST仰帆前期大漲期間,完全是短線游資在興風作浪。
另有部分ST股也出現類似特徵。並無跡象顯示,有機構資金或長期資金介入ST板塊,激進游資在ST板塊只是「炒一把就走」。
「游資炒作也看時機,4月下旬以來隨著大盤調整加之ST板塊利空不斷,也就失去了持續炒作的溫床,板塊內個股股價回歸理性也在情理之中了。」上述私募人士稱。
仍有牛散痴迷豪賭
博重組套路失靈後,一些以投資ST股發家的牛散,也在改變其投資思路甚至逐步淡出,預示著ST股博弈模式「日暮西山」。
不過,總有另類的投資人喜歡搏一把。
作為ST股投資的「領路人」,知名牛散陳慶桃一直信奉「富貴險中求」,賭性十足。不過,與早年的長期持股思路不同,或是為規避期間的股價波動和各種不確定風險,陳慶桃對ST股的投資范圍已大大縮窄,卻在數個股暫停上市前夕押注買入。
對照可見,今年一季度,陳慶桃突擊買入*ST皇台181.08萬股,同期大幅加倉*ST德奧至1248.09萬股。如今,這兩只股票雙雙進入暫停上市股名單。陳慶桃的重倉「存貨」,還包括*ST眾和、*ST上普等三隻暫停上市股,如今已面臨退市風險。
「通過業績預報、快報、年報等信息,專業投資人肯定知悉公司會被暫停上市,陳慶桃仍押寶此類股票,只能說是投資策略風格使然。」市場人士表示,但從過往經驗看,恢復上市的股票也未必有收益,博弈的不確定性很大。
陳慶桃重點持倉一覽(未包含*ST華澤)
與陳慶桃類似,以投資ST股起家的牛散吳鳴霄,近年也大幅收縮戰線,目前入圍前十大流通股東的ST慧球和ST滬科,其已是持有多年,此外並無新增ST個股投資標的。
「不死鳥」已成過去式。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日講話提及,要探索創新退市方式,實現多種形式的退市渠道,對嚴重擾亂市場秩序、觸及退市標準的企業,堅決退市一退到底。
「無論從監管導向還是市場投資邏輯來看,ST股日益邊緣化是大勢所趨,單純靠押注博重組賺取高收益的日子已經過去,投資者想要在市場中穩定盈利,靠的應是識別好公司的慧眼,買入差公司博取高收益本身也不符合投資常理。」市場人士指出。
相關報道>>>
樂視網等7公司暫停上市 聰明錢提前撤離ST板塊
ST板塊遭遇11連擊!5股跌破歷史紀錄 昔日熱門股兩個月內股價腰斬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