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天味業市值有多少
截至2020年8月18日收盤,海天味業每股股價報158.33元,總市值突破5000億,達到5131億元,不但超越了恆瑞醫葯、寧德時代、美的集團等大白馬,更是超越了石油巨頭中國石化4915億元的總市值,升至A股第12位。
今年以來,海天味業股價大漲78.24%。相比其2017年8月31日的收盤價每股31.39元來算,三年內股價漲幅達400%。
(1)海天味業股票歷史交易數據擴展閱讀
海天味業財報數據:
2020年一季度,中國石化實現營收5555.02億元,同比下降22.6%;凈虧損197.82億元。2019年,中國石化實現營收2.97萬億元,同比增長2.6%;歸母凈利潤為575.91億元,同比下降8.7%。
主營業務方面,2019年中國石化勘探及開發實現營收2107.12億元,同比增長5.3%,毛利率為15.5%;煉油實現營收1.22萬億元,同比下降3.1%,毛利率為4.3%;化工實現營收4952.34億元,同比下降9.4%,毛利率為8%。
2. 2014年海天味業跌到最低股票價位是多少。
海天味業前兩天剛進行了路演,因為前段時間ipo才重啟,所以推遲了。股票代碼已經出來了,是603288,不過還沒有正式上市,這兩天完成詢價,繳款就能安排正式上市了,所以價錢要過幾天才知道。應該前景挺好的,畢竟是行業老大,網上好多新聞都說被看好呢,可惜木有錢,不然也想買點兒。
3. 海天味業市值超中石化,海天味業市值達到了多少
截止8月18日收盤,海天味業每股股價158.33元,總市值5131億元,超越中國石化的4915億元,位列A股12名。成功實現了“一瓶醬油”比“一桶油”更貴。
自2020年開年以來,海天味業股價上漲78.24%,相比2017年31.39元,三年時間股價增長4倍!
除此之外,由於對生產流程嚴格把關,海天味業率先引進了各種自動化設備,讓機器代替人工,讓各種數據更為精準,同時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生產開銷成本,也使得整個生產環境能耗更低,生產效率更高,毛利潤更高,企業收益也更好。
除了堅持打造傳統調味產品,海天味業也開始進軍火鍋底料市場,各式新鮮口味推出也得到了很多消費者認可,畢竟價格不高,又是耳熟能詳的知名企業生產,老百姓也吃得放心。
最後需要注意一點,由於疫情影響,2020年年初時隨著許多餐飲行業歇業,海天味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在如此艱難環境中可以交出如此答卷,更是證明了整個品牌不俗實力,當然受到影響更大的中石化也可以同海天味業一起重整旗鼓,再創佳績。
4. 半年凈利33億,市值每天漲15億,海天味業的泡沫該戳戳了
文| AI 財經 社 周享玥
編輯|趙艷秋
「醬油大王」海天味業的醬油又賣出了「大價錢」。
8月27日晚間,海天味業發布2020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15.95億元,同比增加14.12%,實現歸母凈利潤32.53億元,同比增加18.27%。不管是營收還是歸母凈利潤,都遠超中炬高新、ST加加、千禾味業等幾家同行業上市公司數據之和。
而在股價上,海天味業更是一騎絕塵。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海天味業股價報收183.02元/股,漲幅為6.41%,總市值高達5930.66億元,是調味品行業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
分析業績和利潤雙增長的原因,與疫情期間,醬油這個剛需市場總體需求量變化不大有關。而且,受疫情影響的主要是餐飲行業,但它們采購的更多是大包裝產品,利潤率要低於以家庭烹飪為主的零售型產品。
不過,雖然業績和市值一路走高,但海天味業增長瓶頸已現,產品大部分集中在屬於紅海競爭的中低端領域,這對於企業長期發展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壓力。
市值平均一天漲15億,「一瓶醬油」貴過「一桶油」
2020年上半年對於很多企業來說無疑是稍顯暗淡的,但對於海天味業來說,卻算得上是「因禍得福」,股價、業績實現雙豐收,更是在8月18日創下了「一瓶醬油」貴過「一桶油」的A股大奇觀,市值超越了中國石化,8月27日,中國石化的A股市值為4819.17億元。
2020年1月2日是新一年的首個交易日,海天味業股價和市值尚為89.10元/股和2406.03 億元,到8月27日就已經分別漲了105.41%、146.49%,達到了183.02元/股和5930.66億元,位列A股上市公司市值第十名,相當於市值平均每天漲約15億元。
事實上,打從上市起,海天味業就一直是資本市場的寵兒。從股價總體走勢來看,2014年2月至今的6年多時間里,除了2016年處於微跌狀態,其餘年份均呈上升狀態,2020年以來的漲幅更是超100%。
另據2020年半年報顯示,龐康、程雪、黃文彪、吳振興、陳軍陽、葉燕橋合計持有海天味業55.89%的股份,為其實際控制人。其中,海天味業董事長、總裁龐康通過直接和間接持股合計32.51%。據此計算,截至8月27日,龐康的最新持股市值約為1928.06億元。
而在一年前的2019胡潤百富榜中,低調的龐康還首次以850億元身家與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並列榜單第23位,成功晉級為中國食品飲料行業新首富。
海天味業何以能成為資本市場的「香餑餑」?
業績的長期穩定增長無疑是關鍵所在。
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19年,海天味業分別實現營收98.17億元、112.94億元、124.59億元、145.84億元、170.34億元、197.97億元,增速分別為16.85%、15.05%、10.31%、17.06%、16.80%、16.22%;實現歸母凈利潤20.90億元、25.10億元、28.43億元、35.31億元、43.65億元、53.53億元,同比增長30.12%、20.06%、13.29%、24.21%、23.60%、22.64%。
即使是在受疫情影響較大的2020年一季度,其營收增速和歸母凈利潤增速也分別達到了7.17%、9.17%。這樣的長期業績走勢,再加上連續20多年的醬油行業龍頭老大地位,海天味業受到資本青睞似乎不足為奇。
那麼,是什麼造就了「醬油大王」?
梳理海天味業的發展史可以發現,品牌建設與渠道建設是海天味業的兩大法寶。
在品牌建設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當大部分醬油還在以散裝形態售賣時,海天味業就已經推出印有全新品牌LOGO的瓶裝醬油,1999年,又斥巨資成為第一家在《新聞聯播》整點報時環節打廣告的醬油品牌。最近幾年,海天味業更是冠名了《跨界歌王3》、《吐槽大會》、《中餐廳》等多部流行綜藝,還在2014年邀請知名主持人汪涵做了首位代言人。
圖源:海天味業官網
表現在數據上,2014年至2018年,僅用了5年時間,海天味業的銷售費用就翻了一倍,從10.5億元漲到了最高22.36億元,2019年雖有所縮減,但仍舊達到了21.63億元,2020年上半年為8.65億元。
而在渠道建設上,海天味業有一套獨特的「打法」,採取經銷商、分銷商/聯盟商兩級架構銷售體系。由海天駐各地的銷售機構與經銷商共同對分銷商/聯盟商進行管理,並通過在一個區域設置多個經銷商,進行內部「賽馬」的方式,提升產品滲透。
據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天味業的一級經銷商數量已經達到6433家,較2019年底的5806家,凈增長627家,相當於平均每天凈增長約3.45家經銷商,實現了在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100%覆蓋率,在中國內陸省份中,90%的省份銷售過億元。
而同期ST加加(加加醬油)、中炬高新(美味鮮)、千禾味業的經銷商數量均在1000多家的量級,僅約為海天味業的1/5。
因此,即便假設產品差距不大,海天味業的售賣網路也更具競爭優勢。
難以擺脫中低端煩惱,後續增長空間見頂?
雖然業績和市值一路走高,但海天味業的發展並不是沒有隱憂。
實際上,海天味業目前的主要問題在於產品大部分集中在屬於紅海競爭的中低端領域,這對於企業的長期發展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壓力。
以營收佔比在60%左右的支柱產品醬油為例,隨著近年來中低端醬油市場的逐漸飽和,海天味業醬油產品的營收增速已經在不斷收縮,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醬油類產品的營收增速分別為16.59%、15.85%、13.60%、10.71%,整體呈下滑趨勢。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種現象昭示著海天味業在低端醬油市場的天花板已經清晰可見,而海天味業近年來不斷嘗試向料酒、火鍋底料等賽道拓寬的動作,也被解讀為可能是海天味業在遭遇業績瓶頸後,尋求突破的新增長點。
據媒體報道,近日,海天味業天貓官方旗艦店低調推出了四款火鍋底料,包含韓式辣牛肉、韓式部隊、新疆番茄、雲貴酸湯四種風味,單包價格15.9元,四包組合價39.6元,生產日期則顯示為2020年7月份生產。
AI 財經 社查詢發現,截至8月27日,海天味業新推出的火鍋底料在天貓旗艦店上的月銷量為624件。
圖源:海天味業天貓旗艦店
「海天味業涉足到料酒、火鍋底料等其他調味品市場,對它來說應該是最簡單的。」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告訴AI 財經 社,「因為它已經在醬油領域積累了產能、品牌、渠道等資源優勢,當它把這些資源和醬油行業的成功經驗復制到其他調味品領域,就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去開發一個新的產品」。
據《火鍋行業全產業鏈報告》顯示,自2011年以來,火鍋行業始終保持著10%以上的高增速,而火鍋產業的快速發展,又推動著火鍋底料市場的同步發展。
數據顯示,2018年火鍋底料市場規模在200億元左右,近幾年增幅達到15%左右,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310億元,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400億元,顯然還「有利可圖」。
不過,沈萌進一步分析認為,這種方式仍然是「在更多地與中低端品牌進行搏殺,並不能真正走入收益率更好的中高端市場」。
在他看來,雖然海天味業目前在國內處於一個比較領先的位置,但就全球醬油產業來說,其仍然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去拓展。「在這種前提下,它就已經開始做料酒等橫向的調味品市場介入,可能會分散其對於醬油市場核心主業的堅守,進而導致其長期處於產品中下游的水平,並不利於企業更長期的品牌積累和積淀」。
但海天醬油想要從中低端市場向高端醬油實現突圍,顯然也並不簡單。千禾、李錦記、欣和、魯花、廚邦等在高端醬油市場耕耘已久,搶佔了很大一部分市場份額。與此同時,日本醬油行業的領頭羊龜甲萬、法國達能、卡夫亨氏等外企也紛紛進軍國內醬油行業,進一步加大了市場競爭。
調味品行業「因禍得福」,股價、業績齊上漲
疫情期間「因禍得福」的不僅僅是海天味業,事實上,包括中炬高新、千禾味業、ST加加、恆順醋業、天味食品等在內的多家調味品行業上市公司,股價和業績都出現了大幅上漲。
就資本市場表現而言,截至8月27日收盤,海天味業、中炬高新、天味食品、千禾味業、恆順醋業、ST加加的總市值分別為5930.66億元、638.11億元、420.57億元、294.49億元、268.29億元、101.03億元,較年初的漲幅均超過了100%。其中,千禾味業的市值漲幅更是達到了317.83%。
制圖/周享玥
而在業績表現上,2020年上半年,中炬高新、ST加加、恆順醋業、千禾味業、天味食品分別實現營收25.54億元、11.56億元、9.53億元、9.19億元、7.99億元,同比增加6.78%、12.87%、7.39%、45.98%、34.53%;實現歸母凈利潤4.55億元、1.07億元、1.49億元、2.00億元、1.57億元,同比增加24.31%、24.67%、3.63%、94.62%、79.85%,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均出現較大增長。
即使是在受疫情影響較大、餐飲行業大規模閉店停業的一季度,6家企業中也僅有ST加加出現了營收和凈利潤雙降,中炬高新營收下滑,但凈利潤卻反向上漲。
制圖/周享玥
何以會出現這種情況?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告訴AI 財經 社,「主要是因為醬油屬於日用消費的必需品,無論是在外就餐,還是自己在家做飯,對醬油的總體市場需求量的變化其實是不大的。受到疫情影響的主要是餐飲行業,但它們采購的更多是大包裝、批發的產品,利潤率要低於以家庭烹飪為主的零售型產品」。
沈萌進一步分析,雖然受到疫情影響,餐飲行業方面對於低利率產品的需求量有所下降,但家庭烹飪所需的高利潤率零售產品的需求卻有所增加,「再加上電商等渠道成本的降低,多方抵消之下,醬油總消費量的變化可能不大,但是對於企業的業績提升卻有比較明顯的作用」。
這一點在中炬高新2020年一季度的業績數據中也有著較為明顯的體現。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中炬高新實現營收11.53億元,同比下滑6.32%,歸母凈利潤卻同比上漲8.94%,達到了2.06億元,凈利率有明顯提升。
對於調味品市場下半年的走向,沈萌認為,隨著餐飲逐漸恢復運轉,高利潤率產品的銷量,可能會有一部分迴流到低利率的大包裝產品,進而對利潤率產生一定影響,「但由於整體的市場規模還在不斷膨脹,整體業績不會有明顯下調」。
「下半年可能比較多的調味品企業會像海天味業一樣,以自己的品牌為基礎,向其他類型的調味品市場進行延展。」沈萌補充說。
5. 2017年3月3日海天味業當天的每股股價是多少
603288海天味業,2017年3月3日(周五)的收盤價為¥16.74元,當日分時走勢如下圖:
6. 海天味業2020年報分析,為何2021年以來股價下跌30%
柴米油鹽醬醋茶,老百姓開門七件事。 海天味業作為中國調味品行業的行業龍頭,連續多年調味品的產銷量及收入位列行業第一,其業績與股價也同比例上漲,號稱醬中茅台。2021年3月31日,其公告了2020年度的財務報告,讓我們一起梳理一下其財務情況:
一、基本面分析
海天味業,報告期內,公司的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依然堅持主業,堅持調味品的生產和銷售,並在調 味品行業內實施相關多元化,產品涵蓋醬油、蚝油、醬、醋、雞精、味精、料酒等調味品。多年 來公司調味品的產銷量及收入連續多年名列行業第一,其中醬油、調味醬和蚝油是目前公司最主 要的產品。 海天醬油產銷量連續二十四年穩居全國第一,並 遙遙領先。連續三年年均增長 14.5%。品種覆蓋高中低各個層次、各種口味和多種烹調用途,其中不乏暢銷多年深受消費者熟悉的主流產品, 有眾多引領消費升級的高端醬油,也有經濟實惠的大眾產品。公司持續通過全面推進精品戰略, 有力提升產品競爭壁壘,採取措施聚焦渠道效率和質量建設,醬油品類呈現穩健較快發展,產品 結構和盈利能力再上台階,綜合競爭優勢進一步拉大。 海天蚝油 歷史 悠久,技術領先,銷量處於絕對領先地位,連續三年年均增長 21.3%。且呈現加速增長的勢頭,隨著市場網路的逐步深入和海天蚝油良好的獨特風味,海天蚝油呈現出從地方 性向全國化、從餐飲向居民的快速發展勢頭。公司有效抓住蚝油全國化和居民消費的發展機會, 實現蚝油領先優勢的進一步擴大,產品綜合競爭力得到質的提升。 海天調味醬處於領先地位 ,銷量連續三年年均增長 8.4%, 公司加強對調味醬傳統市場的主動 調整,通過產品結構規格的優化,市場渠道的調整,有效提升產品盈利能力,夯實後繼發展基礎。 調味醬品種眾多,一醬一特色,貨真價實,既擁有適用范圍廣的全國性基礎醬料,也有獨具特色 的地方風味醬料,多年來保持了穩定發展,深受消費者歡迎。
(一)基本財務數據
報告期內, 公司營業收入 227.92 億元,同比增長 15.13%;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4.03億元,同比增長19.6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200.68 億元,同比增長 21.03%;整體凈利率 28.12%,同比提高了 1.06 個百分點。
報告期內,公司的醬油、蚝油、醬三大核心品類以及全國各主要板塊市場均保持了穩定的發 展。其中醬油實現營收 130.43 億,增長 12.17%,收入與銷量保持同步增長;蚝油實現營收 41.13 億,增長 17.86%,蚝油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醬料實現營收 25.24 億,增長 10.16%,醬類實現 了恢復性增長。
(二)毛利潤情況
毛利潤與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主要是根據新收入准則,將運費調整至營業成本、促銷費沖減營業收入所致。其毛利潤除耗油外,都維持在50%左右。
(三)研發投入
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財富,不用太多的投入研發的企業。
(四)現金流情況
(五)2021年目標
2021 公司計劃營業總收入目標為 264.4 億元,利潤目標為億元 75.6 億元(該經營目標受未來經營環境影響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並不構成對投資者的業績承諾,敬請投資者注意投注 資風險。)
(六)分紅情況
(七)股權結構
股權結構非常集中且穩定, 核心高管,對公司進行控制。
( 八)重點科目情況
1.貨幣資金與交易性金融資產
貨幣資金與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210多億元資金,有充沛的現金流。
2.應收賬款與預收賬款(合同負債)
合同負債今年是從預收賬款中分類過來,主要是預收的經銷商貨款,說明其對下游的話語權非常強大,其市場認可度非常大。
3.存貨情況
這存貨就是未來的現金
4.負債情況
從公司看沒有借款負債,資產負債率非常低,幾乎沒有償債風險。
二、資本市場的表現
以2017年開始,其股價漲幅高達10倍左右,目前市盈率86倍左右,市值在5500億元左右。
2021年以來,其股價下降幅度大約30%左右,且2020年末以來,部分高管相繼選擇公告減持。
海天味業,絕對是一家基本面非常好的公司。還是那句話,好公司是否投資需要有好的股價,當其股價脫離其基本面時,就需要等待,觀察中。
持續觀察中,大幅度深跌或許就是機會。
投資,一切都是時機而已。
聲明:本文章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7. 海天味業股票5月14號收盤價是173。5月17號怎麼就成了136
這是因為海天味業在5月17日進行了送股和派息,所以股價會有折扣。
8. 海天味業股票哪年股價最高
2020年4月30日
這是年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