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股票市場有多少支股票,總市值有多少
美國股票市場有多少支股票,總市值有多少?
四、大勢情況:如果大盤當天急跌,破位的就更不好,有漲停也不要追
在一般情況下,大盤破位下跌對主力和追漲盤的心理影響同樣巨大,主力拉高的決心相應減弱,跟風盤也停止追漲,主力在沒有接盤的情況下,經常出現第二天無奈立刻出貨的現象,因此在大盤破位急跌時最好不要追漲停。
而在大盤處於波段上漲時,漲停的機會比較多,總體機會多,追漲停可以膽大一點;在大盤波段弱勢時,要特別小心,盡量以ST股為主,因為ST股和大盤反走的可能大些,另外5%的漲幅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拋壓。如果大盤在盤整時,趨勢不明,這時候主要以個股形態、漲停時間早晚、分時圖表現為依據。
五、第一個漲停比較好,連續第二個漲停就不要追了
理由就是由於短期內獲利盤太大,拋壓可能出現。當然這不是一定的,在牛市裡的龍頭股或者特大利好消息股可以例外。
❷ 如果美國股市繼續大幅走高,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
中國有很多成語,有一個叫做「迴光返照」。原始意思比喻人將死時神志忽然清醒或短暫的興奮,引申之後也可比喻舊事物滅亡前表面上的短暫繁榮。
如上圖,標普500指數為例,字2009年初低點667之後,走出了一大波近乎「嚇人」的持續上漲行情,期間只在2014年之後,進行過2年多的小幅度調整,——已經漲了20年,從技術的角度來說,這很不科學。
從經濟的實際情況看,美國的最近2年表現也是不盡如人意了, 科技 等多方面的發展已經陸續表現出疲憊、不可持續態勢,新一輪的調整是必然的。
中國還有個成語叫做,物極必反,意思是說,物質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必然會朝著相反的方向去。因此
美國近幾年的「經濟手段」幾乎已經用盡了,風險轉嫁、貨幣無序增發、暴力貿易措施等等都陸續使用上了,但是經濟的局面仍呈疲軟局勢,且在其「霸權主義」實施的過程中,引發了其他國家強烈的對抗情緒,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到「去美元化」的隊伍中來,這無疑對美國的經濟和股市具有長效的打壓作用。
基於上述原因,我們可以大膽預測,美股後市如果繼續大幅走高,其上行空間也非常有限了,每一次新高,意味著距離「崩盤」的時間也越近!
美股10年大牛市,雷霆萬鈞,不斷創造 歷史 新高;讓一些貶損美國的經濟學家非常難堪,就好像不會解說乒乓球的 體育 解說員「打過來,打過去,打過來,打過去……」自己都不知道怎麼結束,好在乒乓球打個18板就累得打不動了。美股,10年牛市,累死他們了!接下來,他們要左右擺拳打自己的臉了,因為10年後他們更有信心了耶,可以賭一把了,算是「產業升級」吧。
美股不斷走高,速度並不快,保持上漲趨勢不動搖。用A股思維套美股,比用查維斯思想指導聯合國大會風格轉換還要離譜,嘴上查維斯過了癮,但美國依然引導世界腳步委內瑞拉卻徹底栽到溝里。
別指望美股繼續大幅走高然後邪惡地大開殺戒屠害股市投資人,那是對資本競爭市場謊言性描述;套養殺是缺乏機構充分競爭的屠宰場。索羅斯、羅傑斯、羅斯柴爾德家族、洛克菲勒、軍火商、槍支利益集團、資本控制總統……中國經濟學家編故事想像力莫言都自愧不如。
如果中國股市要走好 ,資本市場跟商品市場一樣都需要法治、平等、自由、競爭、開放、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足球要成為世界強隊,也需要足球產業這樣做,然後才能興旺發達。美國股市漲跌,就看基本面和對未來的期待;如果還繼續大漲,就要看看他們的一系列新主張是否得到落實:牆修了沒、三零認可度、雙邊經貿架構普及、改革國際組織和國際關系、別人不要佔便宜、軍費大家一起扛、新 科技 投入應用、軍事技術能否更有效解決問題……確保股價與基本面匹配。
要知道美國股市繼續大幅度走高的結果,首先就要知道美國股市為什麼會大幅度的走高。
一般來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股市的增長意味著經濟增長良好,在這種情況下,由基本面推升的股市市值不會帶來什麼負面的結果。
不過現在的美股卻不是這樣的狀況,從2017年底美國的經濟增長動力已經開始衰竭,而同時美股卻繼續的往上升,這就說明美股的走勢已經和經濟基本面相互脫離。從2019年開始這種情況更加明顯,美國製造業PMI數據連續下滑達到了2009年以來的最低點,可以認為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動力已經枯竭了,但是美股卻在美聯儲連續降息的影響下,繼續的攀高,這帶來了兩方面的影響。
第一方面是美股與經濟基本面的脫離越來越嚴重,美股的下方沒有基本面的支撐,可以認為下跌的空間非常的大。
第二方面是美股越來越依靠降息等寬松政策的支持,如果美聯儲沒有繼續寬松的空間,那麼美股下跌的可能性也就很大了。
但是只要美聯儲仍然有降息,甚至量化寬松的空間,美股的下跌就不會發生,這意味著美國股市會在今年至少是上半年保持繼續的上漲,甚至繼續突破 歷史 新高,但是美股的上升也意味著其中蘊含的泡沫越來越多。與經濟基本面的脫離,可以都認為是美國股市的估值上升,也就是泡沫上升。那麼當經濟衰退最終到來的時候,美國股市無法避免的下跌,也將帶來更多的沖擊。
這就是美國股市繼續上漲可能帶來的影響,每一次經濟危機之前,美國股市都會在流動性的推動下繼續上漲,但最終帶來的往往是對經濟產生更大的沖擊。
潮漲潮落,斗轉星移,淪海桑田,這就是結果,鐵打的市場流水的玩家,最終結果必是一將功成萬骨枯,能獲利的寥寥無幾,市場永遠在,資金則在轉,古往今來皆如此,所有都認為自己是聰明人的最後必是捶胸頓腳、懊惱不已、悔不當初,這就是最終結果,一直在輪回,從來不改變。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如果美國股市大幅走高,會帶來什麼結果?這要從幾方面來說。
美國股市的走高,會使投資者帶來豐厚的收益,美國主要的養老基金,都在美國的股市裡。所以從百姓的意願來說,是希望股市越漲越高的。對於投資者來說,是求之不得的。
美國股市走高,會引領全球股市走好,大家都是欣欣向榮的市場狀態。這是每個投資人都很高興看到的事情。股市的走好說明經濟向好 社會 穩定,老百姓安居樂業,沒有戰爭風險。持續的走好,也未必就是好事。
從另一方面來說,股市是有周期性的,牛熊是交替存在,美國股市持續走牛,那麼熊市也將不遠了。中國有句老話,否極泰來,樂極生悲,都是很有警示意義的。
美國股市大幅走高,有好的一面。同時,也要看到風險的存在。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在剛剛過去的8月,即便全球貿易摩擦持續加劇,但上漲長達9年多的美股仍舊「頂風上行」。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8月分別上漲2.1%和3%,為2014年以來表現漲幅最大的一個月。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在8月更是大幅上漲5.7%。除此之外,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標准普爾500指數均在8月創下 歷史 新高。
分析人士表示,在美聯儲不斷加息之下,美股持續走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美國整體經濟基本面向好,經濟增速居高不下。今年二季度,美國GDP同比增長4.1%,增速為4年來最快。其二,全球貿易摩擦加劇,加之美元早先大幅升值,市場風險情緒逆轉,資金湧入美元區。
數據顯示,上周全球資金繼續且加速流入美國,流出歐洲,新興市場流出壓力暫時緩解。在股市方面,全球資金繼續流入美股且規模加大,小幅迴流新興市場,流出歐洲和日本。具體而言,上周美股市場流入68.5億美元,規模高於前一周的39.6億美元;新興市場轉為流入4.4億美元,好於前一周流出2.5億美元的情況;歐洲連續第15周凈流出,規模為1.3億美元,與前一周大幅流出16.9億美元的情況相比,邊際上已明顯改善;日本股市上周流出1.6億美元,規模高於上一周的5790萬美元。
此輪美股牛市的起點開始於2009年3月9日。當時,由美國次貸危機觸發的美國金融危機導致標普500股指一度觸及666.79點盤中低位。但此後,該指數一路反彈,直至今年8月底,9年多時間已累計上漲332%,成為美股 歷史 上時間最長牛市。之前持續時間最長的牛市始於1990年10月,最終因2000年3月的 科技 泡沫破滅而終,長達113個月。
在本輪美股牛市中, 科技 股的快速膨脹表現得頗為明顯。數據顯示,近10年間,美股五大 科技 股引領美股牛市行情,總市值累計34545.14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4萬億元。已經超過了A股總市值的一半,也超過了德國全年的GDP總量。在當前的美股牛市中,誕生了美股首家萬億美元市值公司——蘋果公司;另一 科技 巨頭——亞馬遜總市值一度接近9400億美元,有望成為美股市場第二家超萬億美元市值公司。消費股和 科技 股成為本輪美股牛市牛股集中營,四成10倍股來自這兩大行業。
❸ 求美國股票市場的市值的歷史數據(total value of stock market\market capitalization)
下載一個能看美國股票指數的軟體什麼都有了,中信建投的博弈大師上就有。附了一張道瓊斯月線圖
❹ 美國股市的市值是多少
1、目前最新的數據,美國股市總市值25萬億美元,
2、美國股市即美股。廣義:代表全球股市。其開盤時間:美國從每年4月到11月初採用夏令時,這段時間其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採用冬令時,則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2:30-次日凌晨5:00
3、一般談及的美國股市包含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 及納斯達克證券市場 (Nasdaq Stock Market) 上市的股票 。美國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場: 紐約證券交易所 NYSE,納斯達克證券市場NASDAQ,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店頭市場Over-the-Counter.
4、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於1811年由經紀人按照粗糙的《梧桐樹協議》建立起來並開始運營,從此有了美國股市。目前主要由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 三大股指來代表著美國股市的興衰。
5、美國的證券交易所有三家。目前在這三家交易所進行交易的上市公司共有7679家。三個市場的股票總數是2,125,811,000股。 紐約證券交易所,簡稱NYSE。上市公司有3459家。股票總股數為1,251,420,000股。 美國證券交易所,簡稱AMEX。上市公司有1061家。股票總股數為52,046,000股。 納斯達克證券市場,簡稱Nasdaq.上市公司有3159家。股票總數為822,345,000股。
(數據來源自華爾街見聞: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9037)
❺ 當前的美國股票總市值有多少億美元
美國股市市值達到22.8萬億美元。
市值即為股票的市場價值,亦可以說是股票的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總價值,它包括股票的發行價格和交易買賣價格。
股票的市場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是不一致的。股票價格可以高於面值,也可以低於面值,但股票第一次發行的價格一般不低於面值。股票價格主要取決於預期股息的多少,銀行利息率的高低,及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股票市場是一個波動的市場,股票市場價格亦是不斷波動的。
股票的市場交易價格主要有:開市價,收市價,最高價,最低價。收市價是最重要的,是研究分析股市以及抑制股票市場行情圖表採用的基本數據。
❻ 1990年及2006年日本股市總市值是多少
市值是一個浮動變化的概念,每一個交易日都是在變化的!日本股市市值到07年8月28日收盤時為47000億美元,而中國滬深兩市總市值為47200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截至到07年12月2日,美國股市總市值達到17.8萬億美元,佔全球總市值的29%!在07年9月份,這個數據為35%,在2001年的更是佔全球總市值的52%!截止到07年9月底,港股總市值達20.05萬億港元,也是首次突破220萬億港元!
好累啊,不選我的可對不起我啊!
❼ 中日美三國 從2000年到09年GDP與他們股票市值之比
恩,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1998年,中國工業500強的總資產平均值折算成美元為7.11億美元,銷售收入平均值為3.98億美元,分別僅相當於當年世界500強平均規模的0.88%和1.74%。1998年中國最大工業企業的銷售收入為61.13億美元,僅相當同年世界500強最小企業銷售收入89.02億美元的68.7%。即使以中國工業100強同世界500強比較,差距也仍然是顯著的。1998年中國工業100強的總資產平均值折算成美元為19.48億美元,銷售收入平均值為10.89億美元,分別僅相當於當年世界500強平均規模的2.44%和4.75%。
1999年我國四大全資國有商業銀行首次全部進入世界500強,但相比之下,它們在其中的表現卻是"大而不強"。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我國四大全資國有商業銀行的龐大規模是政府過去用巨額財政資金和壟斷經營政策做大的。因此,我們的國有銀行雖有世界級大銀行的外殼,但尚缺乏跨國大銀行的內在素質,當然也就不能算作名符其實的世界500強。
不難想像,從上述企業中產生的上市公司,其規模也必然會是偏小的。以上市公司的總股本規模為例,上海30指數所含30隻成份股的可流通股本規模普遍都是偏小的。以2001年4月底的統計數據為准,在30隻成份股中,可流通股本不足1億股的就有2隻;1~2億股有12隻;2~4億股有8隻;4~6億股有6 只;6億股以上有2隻。從統計結果看,有近一半成份股的可流通股規模不足2億股,而且沒有一隻股的可流通股本達到10億股。即便從這30家上市公司的總股本來看,公司規模也是偏小的。其中,總股本大於20億的只佔2家;而總股本不足7億的則佔18家;總股本介於7~20億之間的有10家。
再以香港股市為例,在香港恆生指數所含的33隻成份股中,大多屬於藍籌股,它們的總股本(即可流通股本)規模現狀是:5億股以下只有1隻;5~10 億股有6隻;10~20億股有7隻;20~30億股有12隻;30~50億股有4隻;50億股以上有2隻;100億股以上有1隻。
應該承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確立也還不到十年的時間,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仍處在改革與成長初級階段,尤其是上市公司中有相當部分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國企改制而來,"底子"還很薄弱,尚有待於進一步規范與發展。事實上,我國上市公司通過送股、配股、增發等方式正在不斷地擴張股本規模,上市公司之間以及上市公司對非上市公司之間的並購正在興起。不難設想,上市公司總股本因送配增發將不斷增大,總資產也會隨著經營與並購而不斷擴張。
二、上市公司股本結構
依世界各國的先例,股本一般只有普通股與優先股之分,而我國上市公司總股本卻異樣地分割為國有股、法人股和社會公眾股三大塊,而且,只有社會公眾股才能上市流通,可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重僅30%多一點。原本偏小的總股本規模,當其中的60%以上又不能上市流通時,至少會引發以下後果:
其一,由於股市的實際股本流通量狹小,易於大戶操縱控盤,從而形成"投資不足、投機過剩"的格局,最終導致股價失真。曾經製造中國股市"天價奇跡" 的億安科技,為何能與其業績如此不符地沖上126元的"天價"?後來人們從證監會的公告中才得知,原來是南方四個大戶聯手操縱的結果。其實,只要看一下億安科技的股本結構,我們就不難發現問題所在:7000多萬的總股本已是夠小的了,而可流通股更是少得可憐,僅有3500萬股。正是由於流通股本太小,易於操縱,因此,經常的現象是,大戶"坐莊",散戶"抬庄",賺者投機,套者投資。
其二,由於上市公司總股本不能整體上市流通,尤其是處於控股地位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一方面,它不僅造成了上市公司與上市股本的不對稱,而且還導致了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不平等待遇以及市場並購的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它不利於國有資產的存量活化與結構調整,易於造成國有資產的沉澱與流失。換言之,上市公司總股本不能整體上市流通,嚴重障礙了股市的資源配置功能,同時,退化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機能。
此外,國有股與法人股的不能上市流通,易於形成內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獨大"。由於股權的過分集中,監督與決策機制失衡,經常發生的現象是,與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不正常的關聯交易經常發生,強制上市公司為控股母公司擔保、私分上市公司財產、抽逃上市公司資金,甚至大肆掏空上市公司,中飽私囊或滿足小集體的利益。
我國上市公司這種特殊的股權結構,是我國股市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歷史遺留問題。應該看到,我國目前尚處於經濟體制轉軌與法制完善的過程中,國有股與法人股暫未上市的原因,主要是基於以下三方面考慮:一是龐大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一下子上市相當於股市擴容數倍,市場承接乏力;二是國有資產管理機制尚不完善,國有股匆忙上市,國有資產有可能嚴重流失或被侵吞;三是有相當的國有股分布在國民經濟關鍵行業,國有股上市後有可能失去控股地位。盡管如此,國有股及法人股最終總歸還是要上市的。
實際上,國家股東和法人股東要想轉讓股權,目前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經證券主管部門批准,與合格的機構投資者簽訂轉讓協議,可以一次性完成大宗股權的轉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有股和法人股的這種轉讓主要是通過兼並收購、買殼、借殼等資產重組行為而展開的。業已開始試點的國有股減持方案顯示:國有股減持將採取二級市場配售、增量發行、上市公司回購、向非國有企業協議轉讓等四種方式進行。我們相信,隨著這一重大改革舉措的推行,中國股市的國有股與法人股的類別劃分,將最終從上市公司股本結構中消失。
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一般地,本土上市公司應該是本土民族企業中的佼佼者,它們是本國或本地區優秀企業的代表。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反映了該國或地區企業盈利能力的強弱。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強弱,是企業內在素質和外在規模的綜合體現。反映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主要指標有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等。每股收益(也稱每股盈利或每股稅後利潤)側重反映企業當前經營業績的好壞;每股凈資產則著重反映企業經營的現實資本,及其未來創造利潤並能抵禦風險的能力。
縱觀世界各國股市,凡屬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其股市發展史差不多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一樣,長達一、兩百年,因此,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上市公司(其中有不少是跨國公司)一般都有著較高的國際競爭力和盈利水平。以美國為例,1999年,在世界500強中,美國獨佔185家,我國大陸地區則只佔5 家。正因如此,美國股市有著大批業績優良的上市公司,如J.P摩根1999年每股收益竟高達11.16美元。美國類似公司,80年代有通用汽車、通用電氣、可口可樂等;90年代則有IBM、英特爾、微軟、戴爾等。正是有了這一批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績優股,美國股市與股指才能不斷地成長壯大。
再以香港股市為例,恆指33隻成份股中,絕大部分每股收益都在1港元以上,也有不少在2港元以上。其中,長江實業每股收益曾高達7.66港元。類似業績的藍籌股還有匯豐控股、九龍倉、恆生銀行、和記黃浦、新鴻基地產等。這些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一般都達20港元以上,有的每股凈資產甚至接近50港元。
我國上市公司則沒有這么幸運。以2000年度業績為例,滬深兩市1000餘家上市公司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僅0.20元,每股凈資產為2.65元,凈資產收益率為7.66%,虧損面8.55%(剔除年內新上市公司後則虧損面將達10%)。其中,業績最差的每股收益為-3.12元,每股凈資產最低的為- 8.93元,每股未分配利潤最少的為-10.96元;即便業績最好的上市公司(一家釀酒公司)每股收益只有1.60元,每股凈資產最高的公司(當年才增發新股)也沒有達到10元。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同世界500強相比,中國工業500強的盈利能力明顯偏低。1998年,中國工業500強的平均資產利潤率、人均利潤和人均收入分別為2.78%、1366美元/人和27456美元/人,而當年世界500強的同類指標分別為11.29%、11093美元/人和 288855美元/人,前者分別僅相當於後者的24.62%、12.31%和9.51%。由此可見,作為上市公司基礎的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水平,與國際一流水平相比尚有較大差距。
但可以相信,加入WTO後,隨著我國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與國際化經營戰略的不斷推進,已有二十年成功改革經驗的中國人民將會創造出大批國際水平的跨國公司來。業已進入世界500強的將會更強,尚且進入的將會不斷擠身於世界500強之列。到那時,我們的企業品牌不單是"國內知名"品牌,它們更多地將成為國際知名品牌,享譽世界。
四、上市公司利潤分配
按照國際慣例,上市公司必須在兼顧眼前和長遠利益的前提下,先行對稅後利潤至少作出如下幾項必要的扣除後,才能對股東進行最後的利潤分配。第一項扣除是抵補以前歷年虧損;第二項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積金;第三項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益金。
從國外發達股市來看,上市公司利潤分配基本上是以派息為主的,而派息的多少則是依盈利水平而定的。例如,從香港恆生指數的33隻成份股來看,公司對股東進行利潤分配的主要形式是派息,而且絕大多數公司的派息水平都在每10股派5港元之上。其中,派息最多的是恆生銀行,從網上可查閱到的1995—— 1998年的資料來看,該公司連續4年派息都是最高的,其每年派息都在每10股派30港元之上。匯豐控股每年每10股派息則都在20港元之上。對股東如此豐厚的利潤分配,如果沒有極強的盈利能力,那的確是很難想像的。
相比之下,大陸股市上市公司的利潤分配則以送股、配股、或直接增發新股為主要形式,而派息不過是象徵性的,派息面與派息率均很低,例如,每10股派 1元,甚至只有幾角錢。這種現象在我國股市中可能還要持續相當長一段時期,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上市公司股本偏小,客觀上只有通過不斷地送配或增發新股,才能"做大"股本規模,尤其配股和增發還能同時提高每股凈資產含量;其二,上市公司普遍盈利能力較弱,每股盈利水平不高,若強制性要求所有上市公司的派息最低限,勢必影響企業資本積累與投資擴張。因此,送配增發形式的分配方式是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一舉兩得的現實選擇。
五、機構投資者
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成熟股市一般都有著龐大的機構投資者,其中,尤以證券投資基金為主體,這種以證券投資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由於它們是集合投資、規模經營、專家管理、風險分散,而且有著強大的專家隊伍、分析技術和快捷信息作保障,因此,它們不僅是中小投資者的集合體和保護傘,更是股市的中流砥柱。機構投資者隊伍的大小及其內在素質高低,是股市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據統計,1996年2月,美國共有5000多個開放式共同基金和500多個封閉式共同基金,持有基金股東有1億多人,共同基金資產總額達3.01萬億美元,相當於1995年美國GDP(7.4萬億美元)的40%;1997年6月,日本有基金管理公司44家,管理基金5300多個,管理資產近45萬億日元;1997年底,英國有單位信託基金管理公司154個,管理單位信託基金近1600個,管理資產1500億英鎊,另有投資信託公司570多個,管理資產 580億英鎊;1997年底,我國香港特區共有46家基金管理公司、788個投資基金,基金資產總值約為600多億美元。
另據統計,在美國股市中,個人直接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0%,個人通過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7%;機構直接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 28%,機構通過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5%;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比例約為55%。1997年英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股票占上市股票總值的79.5%。日本的機構投資者持股比率增長很快,1960年為40.9%,1984年為64.4%,1989年為72%,1997年即增加到 81%。
相比之下,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也起步較晚,規模相對較小。1998年初,我國真正意義上的證券投資基金誕生。截止2001年5月初統計,滬深證交所掛牌的證券投資基金僅有33隻,而且全部都屬於封閉式基金。其中,最小規模只有5億個基金單位(佔11隻);最大的基金規模也不過30億個基金單位。
按照加入WTO談判的承諾,中國的資本市場也將逐步對外國投資者開放。一旦置於WTO的開放環境下,在一個以散戶為主的市場,由於散戶抗風險能力較弱,他們將無法成為市場穩定的力量,因此,培育大批機構投資者的工作非常重要。事實上,為了滿足股市超常發展的需要,我國證券監管部門正在大力培植機構投資者隊伍。例如,已經推出的一系列改革舉措包括: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取代"老基金"、券商資本擴容、企業准入放寬限制、保險基金入市等;隨後還將推出的其他舉措包括:開放式基金面世、社保基金與養老金入市、外資設立基金入市、混業經營下的銀行資金直接入市等,直至完全開放的外資機構入市。到那時,我國機構投資者將是股市最龐大的投資者群體,它們將支撐著我們股市的健康發展,並逐步走向完全的國際化。
六、股價分布
股價作為虛擬資本的一種價格,它是股票市場最重要的信號之一。股價只有在市場給予合理定位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從而做到准確有效地反映宏觀基本面和微觀景氣度。反之,失真的股價,則不僅會失去"晴雨表"的作用,而且更為嚴重的是還會誤導股市投資和社會資源配置,進而削弱或退化股市的經濟功能。
一般地,股市較為成熟的國家或地區,其股市價格分布大多表現為極差(即最高價與最低價之差)較大的均勻分布。例如,美國股市最高股價為100多美元,股價僅有1美元多的也不少,甚至還有不足1美元的。很顯然,其股價最高值與最低值之比均超出了100倍之多。
相比之下,我國股市價格分布則不妙。以2001年5月11日(星期五,年報出盡後的第一周)收盤價為例,最高股價為華工科技53.35元,最低股價為馬鋼股份3.94元,二者相差僅12.5倍。在1091隻上市A股中(不含PT股),站在50元之上的有1隻,介於40~50元之間的有9隻,介於 30~40元之間的有31隻;而落在7元以下的僅有20隻;介於7~10元間有84隻;其餘的946隻股票的價格則分布在10~30元之間,佔全部股票的 86.7%。其中727隻股價高度密集在10~20元之間。也就是說,我國股市的股價分布是"一窩蜂",是"大鍋飯",股價基本上沒有拉開應有的檔次,這樣的股價分布,當然也就反映不出上市公司質量的優劣與差異性來。反過來講,上市公司整體質量不高,正是股價普遍拉不開檔次的根本原因。
我國A股上市公司股價分布結構(2001年5月11日收盤價)
價格(元) 合計 7以下 7~10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股票(只) 1091 20 84 727 219 31 10
佔比(%) 100.0 1.8 7.7 66.6 20.1 2.8 0.01
另一方面,由於我國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本規模偏小,這就使得股市客觀上供不應求,而流通盤過小的股票則更成為投機者的追逐對象,無論公司業績好壞,其股價均居高不下;相反,為數不多的流通大盤股,即便是績優大盤股,其股價由於流通盤較大不易炒作而始終偏低,例如,10元以下股價中大盤股佔多數。這種因股本而排列的股價嚴重偏離了上市公司的業績和投資價值。過度的投機行情及短期財富效應,使進入股市的人們大多熱衷於"短平快",希望能一夜之間暴富,每天都想逮住"黑馬——庄股",投資往往成為"被套"的代名詞。客觀上的股市投資不足和投機過剩,勢必造成股價整體水平高企,股價嚴重扭曲。以同時發行A股和 H股的上市公司股價比較,同股卻不能同價,普遍情形是,上市公司在大陸流通的A股市價無一例外地高於在香港流通的H股市價5~10倍,有的甚至達到近20 倍。例如,200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昆明機床的A股和H股收盤價分別為17.69元人民幣和0.88港元。可以肯定的是,香港股市顯然比大陸股市成熟而規范。
七、股價指數的成長性
股價指數是衡量並記錄一國或地區股市成長歷程的重要指標。股市的成長,意味著股指不斷地向上"長大"。眾所周知,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礎,是股市的生命力之所在。股指"長大"正是上市公司不斷成長壯大的必然結果。因此,優良上市公司群體是推動股市成長的生力軍。與此同時,反映股市漲落的股指,又是國民經濟波動的"晴雨表"。一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必然會帶動股指長期性上漲;反之,一國經濟經常"大起大落",必然會導致股市對應地"同起同落"、難以長大。
上個世紀最後10年,美國經濟經歷了戰後少見的長達100多個月的經濟持續增長,這也許是西方世界的奇跡,但正是這一奇跡製造了美國所謂的"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也正是這股動力推動了道瓊斯指數在近10年中的超常"生長"。美國道瓊斯指數每次突破1000點整數位收盤的日子:1991年4月17日首破 3000點;1995年2月23日首破4000點;1995年11月21日首破5000點;1996年10月14日首破6000點;1997年2月 13日首破7000點;1997年7月16日首破8000點;1998年4月6日首破9000點;1999年3月29日首破10000點;1999年5月 3日首破11000點。盡管目前該指數已回落至10000點附近,但它仍算是"不斷壯大"的。
而僅有十年發展歷程的我國股市的確還很年輕。如上所述,我國股市價格分布過於集中,在股價普遍偏高且拉不開檔次差別的情況下,宏觀面上稍有風吹草動,極易導致股市大起大落,進而形成股價上的普遍性同漲同跌,投資者方面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格局。在股價反復的齊漲齊跌中,股指似乎很難長大。
以滬市綜合指數為例,1992年股指從最低293點猛竄至1429點,但年末卻又徒落至386點;1993年新年剛開市股指又猛升至1558點,隨後又快速步入逐波下跌之路,直至1994年7月底跌至325點,隨後上海綜指強勁反彈至9月13日達1052點,在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里股指累計漲幅達 223%,而年末收市又跌至600多點;在經歷了一年多的沉寂之後,1996年初股指從550點逐步啟動,1997年6月股指直逼此波行情的最高點 1510點;隨後股指退守至1000點附近,這種進退兩難的格局又維持了近兩年,直到1999年6月我國連續第七次降息及《證券法》的即將實施,終於推動股指快速上揚至1756點的歷史新高。
在經歷了近十年的曲折後,股指終於第一次擺脫1500點的歷史大箱頂,進而大步沖向2000年的最高點2125點,2001年5月份繼續沖高至 2200點之上。很顯然,自1996年啟動的這一波超長大牛市,一直沒有大回頭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宏觀經濟成功"軟著陸"後的買方市場時代的到來,使我國國民經濟擺脫了過去長期以來的"大起大落"的格局;二是上市公司在市場經濟改革大潮中,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在此我們可以作出如下基本判斷:隨著這一波牛市的必然終結,下一波熊市的最低點如果能站穩在1750點之上,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我國股市已經告別了過去"大起大落"、難以"長大"的歷史,這將是我國股市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八、股市的國際地位
國際股票市場,不僅擁有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的上市公司,而且還有著廣闊的國際資本供給空間。一國或地區要想將國內或地區內的股票市場變成國際股票市場,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完全開放的貿易和金融制度、充分發達的經濟和金融、規范的法治和有力的管制。從當今的國際股票市場來看,如紐約、倫敦、東京等地的國際性股票市場,它們無一例外地建在國際金融中心或開放的國度里。
以國別而論,美國在股市上佔有多項世界第一。其一,上市公司總數最多。1998年底,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擁有上市公司3000多家,在NASDAQ 注冊的企業有5068家,再加上其它全國性和地方性股票交易中心,實際上,美國共有28000家公司的股票直接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其二,股票年發行額最大。1996年美、英、日三國的股票發行額分別以84844億美元、30888億美元、17402億美元占據世界的前三位。其三,股票年交易額最大。 1996年美、日、英三國的股票交易額分別為71215億美元、12520億美元、5785億美元。
1996年,美、日、英三國股市股票總市值分別為88272億美元、32842億美元、17405億美元,它們佔GDP的比重分別為115.6%、 71.4%、151.9%。1994年全球共有43個國家285家公司在美國發行了ADR,共籌資達200億美元,交易額達2480億美元。在這些國家的開放股市中,既有大批來自世界各國的優質上市公司,也有來自世界各地規模龐大的機構投資群體,它們共同促進了這些國家股市的發展與繁榮。
目前,大陸股市的股票總市值已超過香港股市,僅次於日本東京股市,成為亞洲第二大股市。截止2000年底,我國境內上市公司總數為1088家,比 1993年的183家增長了近5倍;股票(A、B股)市價總值達48090億元,比1993年的3531億元增長了12.6倍;股票總市值佔GDP比重為 53.8%,比1993年的10.2%提高了40多個百分點;流通市值為16087億元,比1993年的862億元增長了17.7倍;股票當年交易額為 60826億元,比1993年的3627億元增長了15.8倍;股票當年籌資額1554億元,比1993年的315億元增長了近4倍。從動態看,我國股市在短短十年中的發展是十分迅猛的,但與發達國家和地區股市在質上作橫向比較則仍存在較大差距。目前,尚無外國企業直接來大陸上市,而且除在香港上市外,我國在海外直接上市的公司也很少,僅有10餘家。
我國是一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國家。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前進,我國經濟的現代化指日可待。事實上,我國經濟的持續高增長正在不斷地提升國民經濟的綜合實力。加入WTO,將進一步推動中國證券市場對外開放。隨著中國加入WTO、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外企直接上市、外資直接入市的逐步推進,人民幣將會演變成國際性貨幣,中國也將會有若干城市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到那時我國國內股市將會變成名副其實的國際股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