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行情 > 公司債券etffidelity股票今天

公司債券etffidelity股票今天

發布時間:2023-04-28 10:48:06

㈠ fidelity怎麼賣股票

分紅錢一天股票變現,等分紅後再買同樣的股數肯定是有區別的,最大的區別就是有兩點,其一避開紅利稅;其二就是買的股價更加便宜。

(1)避開紅利稅

股票分紅會產生紅利稅,比如你持股在1個月之內的分紅需要交納20%的稅費;持股在1個月至1年的需要繳稅10%的稅費;持股一年以上是免徵紅利稅的。所以你在股票分紅的時候把股票賣掉就是等於逃掉紅利稅,有些人為了不想繳稅,也不想分紅直接在股票分紅前一天賣掉股票,不同之處就是賣掉股票不需要繳稅,想要分紅就要繳稅。

比如,張三持有某股票1000股,張三持有這票不足一個月;股票分紅前是10元,公司實施10派10元;所以張三想要得到分紅的話1000股實際可用分紅1000元,但是需要扣稅20%之後只有800元。但是在股價也會相對於的折價成9元的股價,所以股票分紅之後你在買回1000股就等於你花了9000元,成功避稅200元。

(2)棗返買的股價更加便宜

股票分紅之後都是要產生折價,不管你是高送轉還是現金分紅,上市公司實施分紅之後都會產生一點的折價。所以如果你在分紅之前把股票賣掉,然後買回同等數量的股價,數量不變,但是花的現金就已經少很多了。

比如,張三持有某櫻裂股票1000股,張三持有的股票上市公司2018年年度實施高送轉10送10股,實施分紅前的股價是10元;等上市後實施分紅之後10送10,意思就是每持有上市公司凳頌飢股票每1股送1股,分紅之後上市公司股價就折價為5元了;這時候張三再度買回1000股,而股價是5元只需要花5000元就可以買到了,所以這樣張三可以買到更加便宜的股價。

通過以上兩種情況分析得出結論,在分紅前一天股票變現,等分紅後再買同樣數股有兩大區別,可以避稅,同樣可以用更少的錢買到同等數量的股份,可以直接節約成本;現在這種做法很多人都是會這樣做的.

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閱讀與關注。

㈡ 什麼是共同基金和指數基金

1.共同基金的定義
投資基金起源於英國,盛行於美國。1926年在波士頓設立的「馬薩諸塞州投唯缺隱資信託公司」,是美國第一個現代意義的共同基金。在此後幾年中,投資基金經歷了第一個輝煌時期。到20年代末期,所有封閉式基金總資產達28億美元.1929年的股市崩潰,沉重打擊了新興的美國基金業。危機過後,美國政府為保護投資者利益,制定了《證券法》(1933年)、《證券交易法》(1934年)、《投資公司法》和《投資顧問法》(1940年)。其中,《投資公司法》詳細規范了投資基金組成及管理的法律要件,通過完整的法律保護,為投資基金的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二戰後,美國經濟強勁增長,投資者信心恢復迅速。時至今日,投資基金得到了包括銀行信託部、保險公司、養老基金等諸多機構投資者的青睞。美國已成為世界上基金業最發達的國家,基金資產在規模上已超過銀行資產。
在英語中,共同基金 mutualfund 的mutual意為joint(聯合),而fund有holding(控制)之意,即把許多人的錢集中起來進行專業化投資的運作。
共同基金其實就是一類投資公司 investmentcompany 。作為公司,每一個共同基金都有各自的經理、員工、運作方式和目標等等。基金的投資目標反映出它之所以成立和存在的理由。簡而言之,共同基金集合了一部分委託人的資金,並代表他們的利益進行有預設目的投資。每個基金公司都會僱傭投資專業人士來管理基金的投資組合,通常稱他們為投資組合管理者。這些專業人士可以組成團隊來經營基金,有些投資公司甚至委託其他公司或自由投資專業人士來幫助公司進行資本運作。 共同基金是把大量投資者和雇員的錢集中在一起,從而購買各個廠商的股票。以一組投資者的名義購買並由專業投資公司或其他金融機構管理的股票、債券和其他資產的組合。
有兩類共同基金:開放式和封閉式。
開放式共同基金隨時可以以凈資產價值(NAV)贖回或發行股份,凈資產價值是所持全部證券的市場價格除以發行股數。開放式基金的發行股數隨著投資者購買新股或贖回舊股而每日變動。
封閉式共同基金不以NAV贖回或發行股份。封閉式基金的股份和其他普通股一樣通過經紀人進行交易,因此它們的價格不扮擾同於凈資產價值。
共同基金,是指基金公司依法設立,以發行股份方式募集資金,投資者作為基金公司股東面目出現。它在結構上類似於一般股份公司,但本身不從事實際運作,而將資產委託給基金管理公司管理運作,同時委託其他金融機構代為保管基金資產。其設立的法律文件是基金公司章程及招募說明書。
信託制度對投資基金的巨大影響是深遠的。它並不限於對後者產生的直接影響,還體現在:一方面,使投資基金在組織形式上劃分為公司型基金與契約型基金;另一方面,導致了開放式基金的產生。在歷史上,開放式投資基金是為提高基金的流動性,借鑒現代信託制度允許信託人解除信託存約的制度安排而設計形成的。
契約型基金又稱信託型基金或單位信託基金,是由基金經理人(即基金管理公司)與代表受益人權益的信託人(託管人)之間訂立信託契約而發行受益單位,由經理人依照信託契約從事信託資產管理,由託管人作為基金資產的名義持有人負責保管基金資產。它將受益權證券化,通指廳過發行受益單位,使投資者作為基金受益人,分享基金經營成果。其設立的法律文件是信託契約,沒有基金章程。
契約型基金在具體運作中遵循信託原理,基金管理人、託管人、投資人三方當事人的行為通過信託契約加以規范。因此,在國外,這類投資基金在其名稱中一般帶有「信託」字樣,如日本、韓國和我國台灣地區稱為證券投資信託,英國和香港地區稱為單位信託等。
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的主要區別在於設立的組織架構及法律關系不同,因此後者也較前者更具靈活性。公司型基金在美國最為常見,而契約型基金則在英國較為普遍。
簡單點說共同基金,是指基金公司依法設立,以發行股份方式募集資金,投資者作為基金公司股東面目出現。它在結構上類似於一般股份公司,但本身不從事實際運作,而將資產委託給基金管理公司管理運作,同時委託其他金融機構代為保管基金資產。其設立的法律文件是基金公司章程及招募說明書。
2.共同基金的優點
①分散投資風險
共同基金的資產較一般投資人來得龐大,故足以將資金分散於不同的股票、甚至不同的投資工具中,以達到真正的風險分散,而不致因一支錯誤的選股,而產生重大的虧損。
②專業操作管理
共同基金公司聘有專業基金經理人及研究團隊從事市場研究,對於國內、外的總體、個體投資環境,及個別公司狀況都有深入了解。而且,只要花少許的基金管理費就可享受到專家的服務,可以說是小額投資人的最佳福音。
③最佳節稅管道
(1) 國內基金: 股票型基金買賣價差產生獲利時,依現行法規得以免稅;至於基金配息給投資人時,若此配息的來源是投資標的所產生的,則需納入綜合所得稅,並可依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規定,享有二十七萬元的免稅額。
(2) 海外基金: 我國稅法目前采屬地主義,個人投資海外共同基金,無論是買賣價差所產生的資本利得或配息,皆不必納入個人所得中報稅,可以合法節稅。
3.變現性相當靈活
當投資人不想投資時,可隨時選擇退出,贖回國內債券基金的款項,可於申請贖回之次一營業日收到,國內股票型基金及海外基金約一周可拿到款項。不像其他的投資工具,有賣不出去的風險。
①小額資金即可投資全球
共同基金是將投資分散於不同之標的,甚至不同的金融市場(區域、國家)。投資人最低只要三仟元(定時定額),就可分享到全球各地區經濟成長的成果。與其他投資工具比較,投資下限小了許多。
②安全性高
共同基金是采保管與經營分開的原則。若基金公司或保管銀行不幸倒閉時,債權人不得對基金資產請求扣押或行使其他權利,投資人的權益不會因而受到影響。

(Index Fund)指數型基金是指基金的操作按所選定指數(例如美國標准普爾500指數(Standard&Poor's 500 index)
,日本日經225指數,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等)的成份股在指數所佔的比重,選擇同樣的資產配置模式投資,以獲取和大盤同步的獲利。
指數型基金是一種以擬合目標指數、跟蹤目標指數變化為原則,實現與市場同步成長的基金品種。指數基金的投資採取擬合目標指數收益率的投資策略,分散投資於目標指數的成份股,力求股票組合的收益率擬合該目標指數所代表的資本市場的平均收益率。指數基金是成熟的證券市場上不可缺少的一種基金,在西方發達國家,它與股票指數期貨、指數期權、指數權證、指數存款和指數票據等其他指數產品一樣,日益受到包括交易所、證券公司、信託公司、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等各類機構的青睞。
指數型基金是保證證券投資組合與市場指數業績類似的基金。在運作上,它與其他共同基金相同。指數基金與其他基金的區別在於,它跟蹤股票和債券市場業績,所遵循的策略穩定,它在證券市場上的優勢不僅包括有效規避非系統風險、交易費用低廉和延遲納稅,而且還具有監控投入少和操作簡便的特點,因此,從長期來看,其投資業績優於其他基金。
指數型基金是一種按照證券價格指數編制原理構建投資組合進行證券投資的一種基金。從理論上來講,指數基金的運作方法簡單,只要根據每一種證券在指數中所佔的比例購買相應比例的證券,長期持有就可。
對於一種純粹的被動管理式指數基金,基金周轉率及交易費用都比較低。管理費也趨於最小。這種基金不會對某些特定的證券或行業投入過量資金。它一般會保持全額投資而不進行市場投機。當然,不是所有的指數基金都嚴格符合這些特點。不同具有指數性質的基金也會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
編輯本段指數型基金的發展
美國是指數型基金最發達的西方國家。先鋒集團率先於1976年在美國創造第一隻指數型基金——先鋒500指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的產生,造就了美國證券投資業的革命,迫使眾多競爭者設計出低費用的產品迎接挑戰。到目前為止,美國證券市場上已經有超過400種指數型基金,而且每年還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長,最新也是最令人激動的指數型基金產品是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如今在美國,指數型基金類型不僅包括廣泛的美國權益指數型基金、美國行業指數型基金、全球和國際指數型基金、債券指數型基金,還包括成長型、杠桿型和反向指數型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則是最新開發出的一種指數型基金。
指數型基金在我國證券市場上的迅猛發展得益於該基金特有的上述優勢。2002年6月,在上證所推出上證180指數僅半年的時間,深交所也推出深證100指數。之後,國內第一隻指數型基金——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的面市,2003年初,又一隻緊密跟蹤上證180指數走勢的基金——天同上證180指數型基金也上市發行。然而指數型基金在中國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為了規避系統風險及個股投資風險,我國的優化指數型基金採取了與國外指數型基金不完全相同的操作原則。其差異主要表現為:國內優化指數型基金的管理人可以根據對指數走向的判斷,調整指數化的倉位,並且在主觀選股的過程中,運用調研與財務分析優勢,防止一些風險較大的個股進入投資組合。在指數化投資部分,基金興和、景福跟蹤上證A股綜合指數,基金普豐跟蹤深圳A股綜合指數。從該類基金的實際運作結果看,表現不盡如人意。探究其原因,不僅有中國證券市場本身的缺陷,也有基金公司操作上的原因。盡管如此,指數型基金仍然成為眾多投資者喜愛的金融工具。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完善,以及基金業的蓬勃發展,相信指數型基金在中國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編輯本段指數型基金的歷史與現狀
指數型基金起源於美國並且主要在美國獲得發展。世界上的第一隻指數基金於1971年出現於美國,是威弗銀行(WELLS FARGO BANK)向機構投資者推出的指數基金產品,當時所引起的反對遠遠多於支持和擁護。到了70年代後期,才有一些年金基金,包括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在內,部分地改變了對指數投資的看法。進入80年代以後,美國股市日漸繁榮,指數基金逐漸開始吸引到了一部分投資者的注意力。直到九十年代以後,指數基金才真正獲得了巨大發展。1994年到1996年是指數基金取得成功的三年。1994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了1.3%,超過了市場上78%的股票基金的表現;1995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取得了37%的增長率,超過了市場上85%的股票基金的表現;1996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了23%,又一次超過了市場上75%的股票基金的表現。三年加在一起,市場上91%的股票基金的收益增長率低於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率,指數基金的概念開始在投資者的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也獲得了基金業的廣泛注意,指數化投資策略的優勢開始明顯地顯現出來。
據統計,美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指數基金資產在1980年為100億美元,而到了1996年底,這部分指數基金資產的總額已經達到了10,000億美元。個人投資者持有的指數基金資產也從1990年的40億增加到了580億美元。
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美國的指數基金已發展成一個規模龐大、種類豐富的基金業分支。現在美國最成功的指數基金管理人為先鋒(Vanguard)和DFA(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先鋒所管理的指數基金已逾1,000億美元,其旗下的先鋒標准普爾500指數基金(Vanguard S&;P 500 Index Fund)在1997年全球基金排行榜中,以690億的規模名列第二位。現在美國的各家基金管理公司,包括富達(FIDELITY)、美林(MERRILL LYNCH)、追發(DUEYFUS)等著名基金管理公司,基本上都管理著一隻或多隻指數基金。
編輯本段指數型基金的特點
目前指數基金有興和、普豐、天元三隻指數基金,就是有指數基金特點的"優化指數型基金"。
指數型基金就是指按照某種指數構成的標准購買該指數包含的證券市場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證券的基金,其目的在於達到與該指數同樣的收益水平。
例如,上證綜合指數基金的目標在於獲取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一樣的收益,上證綜合指數基金就按照上證綜合指數的構成和權重購買指數里的股票,相應地,上證綜合指數基金的表現就會像上證綜合指數一樣波動。
指數基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費用低廉和延遲納稅,這兩方面都會對基金的收益產生很大影響。而且,這種優點將在一個較長的時期里表現得更為突出。此外,簡化的投資組合還會使基金管理人不用頻繁地接觸經紀人,也不用選擇股票或者確定市場時機。
具體來說,指數基金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費用低廉。這是指數基金最突出的優勢。費用主要包括管理費用、交易成本和銷售費用三個方面。管理費用是指基金經理人進行投資管理所產生的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在買賣證券時發生的經紀人傭金等交易費用。由於指數基金採取持有策略,不用經常換股,這些費用遠遠低於積極管理的基金,這個差異有時達到了1%?/FONT>;3%,雖然從絕對額上看這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是由於復利效應的存在,在一個較長的時期里累積的結果將對基金收益產生巨大影響。
2、分散和防範風險。一方面,由於指數基金廣泛地分散投資,任何單個股票的波動都不會對指數基金的整體表現構成影響,從而分散風險。另一個方面,由於指數基金所釘住的指數一般都具有較長的歷史可以追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指數基金的風險是可以預測的。
3、延遲納稅。由於指數基金採取了一種購買並持有的策略,所持有股票的換手率很低,只有當一個股票從指數中剔除的時候,或者投資者要求贖回投資的時候,指數基金才會出售持有的股票,實現部分資本利得,這樣,每年所交納的資本利得稅(在美國等發達國家中,資本利得屬於所得納稅的范圍)很少,再加上復利效應,延遲納稅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多好處,尤其在累積多年以後,這種效應就會愈加突出。
4、監控較少。由於運作指數基金不用進行主動的投資決策,所以基金管理人基本上不需要對基金的表現進行監控。指數基金管理人的主要任務是監控對應指數的變化,以保證指數基金的組合構成與之相適應。

㈢ 請問未來5年內哪些行業有比較大的發展潛力呢涉及的行業哪些崗位被看好呢望詳細給予回復,TKS!

中國人才報告透露未來幾年可能走紅專業

大學畢業找工作,總希望所學的專業能給自己帶來一份好職業。但市場需求在不斷變化,不少幾年前還炙手可熱的專業,等到自己畢業那天卻很可能已經成了人才市場上的「滯銷品」。如何能預知今後幾年哪些專業在市場上最為緊俏?其實也並非無跡可循。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人才報告》預計,到2010年我國專業技術人才供應總量為4000萬人,而需求總量為6000萬人。此項數據顯示,專業技術人才在未來幾年仍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預計到2010年,第二產業人才缺口數字最大,將達到1220萬人。而作為服務業的第三產業將是擴大就納蔽戚業崗位最多的部門,其中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會計、涉外律師、涉外金融服務、同聲傳譯、精算、數字媒體、物流、心理咨詢等,人才缺口預計在325萬人。
汽車服務人才全面緊缺
汽車產業是「十一五」規劃重點產業之一。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秘書處副主任湯海山提供的數字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汽車研發人才缺口50萬,維修人才缺口80萬。湯海山說,未來5年汽車人才全面緊缺,包括汽車研發人才、汽車營銷人才、維修人才、管理人才等。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幾類人才培養在高校中已經形成一定規模,而汽車服務人才卻還沒有得到大家的重視。」湯海山說,目前,全國只有幾所高校設置汽車服務專業,規模也不大。但從國際標准來看,這類人才非常重要,缺口非常巨大。
據了解,目前在高校中開設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院校有:同濟大學、武漢 理工大學、上海 師范大學、西南石油學院、西華大學、吉林大學、遼寧工學院等。
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從事汽車技術服務及市場營銷的應用型人才。經過4年學習,學生應掌握機械和車輛工程的基礎理論知識;具備解決從新車使用到汽車報廢回收全過程中各種技術問題和因汽車帶來的能源消耗、有害物排放、廢棄物等環境和社會問題的能力。
此外,在後汽車時代,汽車文化人才也非常緊缺。
民航業人才缺口24萬
伴隨著我國民航事業的迅猛發展,我國民航人才的需求規模也開始同步擴大。目前國際民航平均人機比是100∶1,而我國民航業平均人機比是200∶1,這意味著,僅以國際民航水平計算,未來20年我國至少需要民航類人才24萬人。
事實上,民航人才的緊缺已成為各航空公司高速發展的瓶頸。近年來,國內各航空公司相繼展開大規模招聘活動,攬才范圍從飛行員、空乘到維修、地勤人員都有,涉及范圍極廣。其中,飛行員成為各大航空公司的招聘重點,薪酬一般都設在每月2萬元。
中國民航學院教授都業富說,並行由於允許民營資本投資經營航空公司,參與航空運輸市場的競爭,也使得國內民航業對民航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進一步擴大。近年來,以奧凱、春秋、鷹聯為代表的民營航空公司已經展開了一場人才爭奪大戰。
都業富認為,在未來幾年內,飛行員、空勤人員、航空運輸安全管理人員以及維修專業人才在我國最為吃緊。
機電一體化需要復合型人才
由於微電子高新技術迅速發展,使工業自動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機電一體化已是當今世界及未來機械工業技術和產品發展的主要趨向,也是我國機械工業發洞陵展的必由之路。
智聯招聘網日前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北京 市對該專業的需求比較旺盛,從職位看,每月需求量有200多個。可以說,機電一體化類專業屬於人才缺口比較大的專業之一。
在上述需求職位中,技術類佔到了40%,銷售類佔到了30%,客服類佔到了20%,管理類佔到了10%。而從行業來看,該專業的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製造業、生物制葯業、環保業以及快速消費品業。
業內專家分析,這個行業的人才比較強調技術性。用人方都希望招聘到既有專業知識,又會管理、懂開發、有銷售知識和經驗的復合型人才。所以,那些希望到外企工作的,除了專業知識要掌握好之外,外語能力絕對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精算師「錢」程無憂
精算師,是一個公認為「鑽石領」、國外年薪過百萬、國內月薪上萬元的職業。目前,精算師是國內各大保險公司爭奪的焦點。據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精算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僅有百餘名精算師,隨著國外保險公司進入中國,我國未來5年急需5000名精算人才。
精算師是運用精算方法和技術解決經濟問題的專業人士。其傳統的工作領域為商業保險業,主要從事產品開發、責任准備金核算、利源分析及動態償付能力測試等重要工作。隨著精算科學的發展和應用,精算師的工作領域逐步擴展到社會保險、投資、人口分析、經濟預測等領域。
目前,每年高校精算專業的畢業生僅僅幾十人,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精算師是保險業的精英,是集數學、統計學、經濟學和投資學等各類知識於一身的保險業高級人才,在保險企業中擔當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一個合格的精算師不僅應具有扎實的精算知識,更重要的是必須熟悉所處保險市場的保險法規以及與保險相關的稅務、會計、投資等領域的知識。
據了解,我國開設精算專業的高校有南開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護理學就業前景看好
根據衛生部的統計,到2015年我國的護士數量將增加到232.3萬人,平均年凈增加11.5萬人,這為學習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隨著我國向老齡化社會轉變,將來從事老人醫學的人才將走俏,保健醫師、家庭護士也將成為熱門人才。另外,專門為個人服務的護理人員的需求量也將增大。
業內專家介紹說,護理職業一直是國際上地位較高、薪水豐厚的職業之一,同時,護理人才又是國際緊缺的人才之一。如護士在美國平均年薪達5萬美元,而美國缺護士30萬人。在澳洲,護士最容易找工作或獲得升遷,同時,只要擁有了澳洲注冊護士的資格,等於拿到了通向英聯邦國家工作的「綠卡」。英、法、德等西方發達國家對護士均有許多優惠的政策,因此,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較高的綜合素質和流暢的國際交流語言的護士在國際上就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目前,國內很多大中城市的醫院都設有涉外門診,而一些合資醫院以及「洋」醫院更是如雨後春筍一般紮根北京、上海等地。所以,如果護理學人才在具備護理學、護理人際溝通、護理禮儀等專業知識外,還能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那麼就業選擇將更為寬廣,可以從事在華的涉外醫護服務、國際技術合作交流和資料傳遞等。
材料類研發人才成為焦點
「十一五」期間,國家產業政策明顯向以新材料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領域傾斜,這對新材料產業發展無疑將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國內支柱產業及高技術產業發展對新材料的需求不斷擴大。在此背景下,研發此類新型材料的人才自然成為企業的注目焦點。
目前我國材料行業的人才缺失問題已經成了眾多企業發展的桎梏。據一家科技產業公司的技術總監介紹,該公司主要從事碳化硼、碳化硅等產品的研發,但這方面的人才很少,因為高校相關的專業不是很多。「目前,我們的人才主要來自當地的化工研究所,都是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還有就是引進外國專家。但兩者的成本都很高,並且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人才缺乏的問題。目前企業正處於快速發展的時期,人才匱乏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很大,我們急需大量的人才支持。」這位先生告訴記者,「目前我國整個材料行業都缺少高精尖人才」。
據了解,截至2006年年底,我國設有材料類專業的高校有420餘所,占本科學位學校的66%;「211」工程高校中設有與材料相關專業的有80餘所,占總數的88%。由此可見,我國對材料人才的培養是比較重視的,人才的數量也應該是比較充足的。但材料學專業涉及國民經濟發展的多個領域,因此人才市場對材料學人才的需求也是持續增加的。
中國材料網理事會有關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在新材料研發上與國外還有一定差距,未來在材料學領域自主創新的空間非常大。因此材料學人才在強化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拓展創造性思維。
未來中國市場最賺錢的十大行業
東方網

東方網4月7日消息:據經濟專家預測,未來中國市場最有發展前途的十大行業依次是:
耐用消費品銷售行業。隨著國民收入的上升,未來的消費格局將向多元化發展。消費者對照相機、電腦、電視、VCD等產品的消費每年將以10%的速度遞增。從事這些產品的銷售,估計會有10%-35%的投資回報。
家用汽車行業。據預測,國內汽車市場的發展在今後10年內將會高速發展。與汽車行業相關的配件、維修、洗車業也同樣會有利可圖。
室內裝飾業。近幾年來,國內城市的居民大都熱衷於裝修自己的住房。而隨著國家一系列房改措施的出台,個人買房已是大勢所趨,因此室內裝飾市場還會越來越火。據統計,現階段城市居民為自己裝飾房屋付出的金錢每戶平均達2萬元左右。
房地產業。隨著個人買房熱的興起,單位再也不會無償分房給職工居住,所以房地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與此相關的房產地經紀、咨詢、供樓業務也會大有可為。
郵電通訊業。目前中國的電話裝機率達4%,與世界10%的平均水平還相差很遠。可以預見這是未來中國最有利可圖的行業之一。
快餐業。快餐業在現代中國都市已逐步受到上班族的青睞。還有與此相關的速食食品、食物半成品加工等行業也得到了大力發展。
「銀色」行業。到「九五」末,我國老年人口將達1.3億,逐步進入老齡社會。因此,開發適合老年人的保健食品、葯品、服裝、眼鏡、助聽器等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旅遊休閑文化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雙休日的推行,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和能力去旅行和進行文體休閑活動。運動產品、體育場所、娛樂場所、旅行社等行業將會更加繁榮。
女性用品。「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女人的錢最好賺」。因此,凡是對女性容顏、身段有改善和保護作用的產品,一定會受到她們的歡迎。
保險業。隨著保險業的興盛,國外許多保險公司紛紛投資中國保險市場,這樣就會使保險業更好地向規范化方向發展,可以預言,未來保險業會成為年輕人「白手起家」的最好選擇之一。

如何選擇未來趨勢行業:
需求量大;市場大;競爭對手少;產品行業被復制難;所代理產品是領導品牌;投資金額小,可以以小博大;有成功模式
不錯的利潤空間;不需要管理,行政模式,或越少越好;不需要太多的售後服務;不論喜歡不喜歡的產品,未來一定會擁有,就是趨勢!
成功的鐵率:成功的人一定懂得比較多
懂領導力,懂策略(超越對手方法和步驟),懂行銷,懂推銷,懂得設立目標的方法,懂時間管理,懂情緒管理,懂激勵他人和自己,懂學習增強行動力和自信心.

或許有關房地產的消息你都比較關注。也或者你對鋼鐵行業很感興趣。再或者食品業和風險投資業的相關報導你一個字也不會放過。但是你能什麼都看嗎?不可能。
所以《華爾街日報》一年一度的「趨勢」報告就非常有用——也很受歡迎。快速、簡便、輕松的閱讀中你便抓住了你或許錯過了的東西。
證券業-跟著利率走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就像太陽月亮的運動主宰著地球上的潮漲潮落一樣,金融市場的動向也決定了華爾街的趨勢。以下就是對華爾街未來趨勢的一些分析。
1.債券將強於股票
自從2000年3月互聯網泡沫破滅、並拖累整個股市陷入低迷以來,金融市場就一直被固定收入證券所主宰,簡而言之就是被債券所統治。規模最大的一隻股票指數共同基金:Vanguard 500 Index Fund平均每年下跌了2.1%,而與之相應的債券市場基金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Index的年平均回報率卻達到了6.4%。
在頂級證券公司中,債券部門的管理人士平步青雲、步步高升,而股票市場部門的一些元老卻不得不卷鋪蓋走人。同時那些在債券市場優勢最強的公司表現也會好於其他同行。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簡稱:Fed)為保護經濟少受沖擊而採取了一系列的降息措施,由此點燃了債券市場的火爆行情。然而現在的Fed早已改弦更張,舉起了加息的大旗,自2004年6月份以來,Fed已經連續12次調高目標利率,前景到底如何尚不得而知。
2.出現更多的私人資本交易
投資者(主要是公共退休基金和公司退休基金)向私人資本投入了更多的資金,用它來取代傳統的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希望能由此獲得更多的回報。雖然私人資本運營公司從投資者那裡吸引來了越來越多的資金,但這些公司用於收購的資金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現金,其他很大一部分都來自借貸。因此從某種程度上看,這些公司能否繼續完成大規模的收購交易,取決於他們能否承受借貸成本的壓力。如果利率上升至過高的水平,並購交易的強勁勢頭恐怕就要隨之消散了。
3.並購的熱浪
今年截至10月底,全球市場的並購金額超過2萬億美元,達到了自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明年預計也將會是並購活動頗為活躍的一年,雖然經濟的整體滑坡有可能會抑制企業的大規模支出行為,不過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當收購方無法管理好自己的債務負擔時,高杠桿效應的私人資本交易將難以達成,借貸方和公司管理層由此將會對收購交易持更為謹慎的態度。
4.股票交易所通力合作
為了盡量滿足客戶對快速、經濟地交易各類股票和期權等衍生品的要求,全球各地的股票交易所正在醞釀著新一輪的並購活動。客戶們對於組建大型交易所的想法表示歡迎,因為這樣可以獲得規模經濟效應,降低成本。不過讓他們擔心的是,新的交易所巨頭可能會減少創新,並且獲得壟斷性的定價優勢。近來許多交易所都變成了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司,在增大公司規模、增加盈利方面的壓力隨之增大。一些股票交易所和股票期權交易所相互進行了合並,行業觀察人士預計未來還將有更多的此類合並。
5.監管問題
在一連串金融欺詐案催生出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的三年之後,企業方面正促使監管者減少採取激進的措施。雖然沒有跡象表明嚴格監管的氛圍會消失,但監管者開始傾聽企業的意見,並且出現了一些監管環境正在放鬆的信號。
6.ETF起飛
如今ETF持有的資金總量達到2,590億美元,其中許多資金還是來自於小投資者。近期ETF的增速更是迅猛:今年ETF持有的資產已經增長了15%,增幅是傳統基金的兩倍多。ETF和股票一樣在交易所進行全天交易,而傳統的共同基金每天只報價一次。不過,真正吸引投資者的是ETF成本較低,持有ETF的成本只有持有傳統共同基金的幾分之一。即便是那些不發行ETF的基金公司也注意到了這一趨勢。Fidelity Investments近期削減了其指數基金的費用,原因之一就是要更有效地與ETF展開競爭。
7.火熱的商品市場
由於股票市場止步不前,投資銀行、對沖基金等公司增加了自然資源方面的交易業務,三年多來,自然資源的價格一直在普遍上揚。比如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就在原油和其他能源市場用自有資金進行交易,而且收益頗豐。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及其競爭對手芝加哥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均股價猛漲。
8.對沖基金增長放緩
投資者對於對沖基金的熱愛可能正在降溫。
目前對沖基金維持了不錯的業績。然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對沖基金的表現僅僅略微好於股市大盤,而去年它們的平均回報為9.6%,也低於標准普爾500接近11%的回報率水平。它們面臨的一大問題是:由於近來股市和債市如一潭死水波瀾不驚,特別是股價既不是特別高也不是特別低,這讓最擅長從市場波動和股價異動中獲利的對沖基金束手無策。
9.交易傭金下跌
市場交易正日益變得自動化和大宗化,交易傭金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以往,研究報告成本都是納入交易傭金中,而此次Fidelity將兩者的費用分開計算,由此降低了交易傭金成本,這也表明華爾街的傭金收入正在受到擠壓。而在Fidelity之前,一些公司已經退出了經紀業務。今年8月份,富國銀行(Wells Fargo Co.)取消了針對機構投資者的股票交易業務,「華爾街的機構股票業務正面臨困境」,Sanford Bernstein Co.分析師欣茨(Brad Hintz)在8月份曾這樣寫道。
10.用自己的錢冒險
營交易員(proprietary trader)為公司賺回了大筆的鈔票,他們利用公司自有的資金在股票、債券、商品以及貨幣市場上進行交易。眼下證券公司這方面的境況還算不錯,部分原因就是它們的風險控制水平有所提高。這其中存在的一個明顯問題就是風險:一旦出現了有關利率或美元的負面消息,就有可能帶來巨額的虧損。持懷疑意見的人士擔心,華爾街可能在這種危險的業務上正越陷越深。
地產業-繁榮的背後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這幾年,地產業的發展環境真可以用「完美」二字來形容。住宅價格較5年前平均上漲了53%。大家都認為如此迅猛的價格漲勢難以持久。但分歧在於這場繁榮是會緩慢溫和地、以價格增幅逐漸收縮的方式結束,還是某些市場的價格率先暴跌、令買方經受夢想破滅之痛,然後再慢慢恢復信心呢?無論結局如何,具有長期影響力的種種因素正在重塑地產業的格局,在此我們略作分析。
1.空地有限
廣袤的美國國土上仍有大量空曠的領地,但很多地方並不能吸引人們前去居住。而在某些經濟活力充沛的都市地區,尤其是東海岸和西海岸市場,建房企業卻發現獲得新屋建築許可越來越難了。住房供應受到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政府條例,而非地理局限。另外業主們越來越精明,紛紛組織起來阻撓那些將在自家周圍新增更緊湊住房的規劃,擔心這會讓他們現有房屋的價值下降。在某些擁擠的地產市場上,房屋價值已經與建房成本關系不大了。在舊金山,一套住宅的結構本身往往只佔住宅價值的不到30%;其餘部分則是購地和獲得政府審批的成本。
2.預算有限
地產業的繁榮興旺讓很多美國人富裕起來,他們的房產不斷升值。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分享到這塊蛋糕。哈佛大學住房研究聯合中心(Joint Center for Housing Studies)的數據顯示,接近三分之一的美國家庭將收入的逾30%用於房產,八分之一以上的家庭這項開支超過了50%。對某些地區的中等收入人群來說,房屋價格的上漲已經令他們力所不及。
3.人均住房面積有望減少
但有些專家和業內人士相信,美國人會喜歡更小、更接近市區的住房,避免長途通勤之累。位於加州聖拉斐爾的Hearthstone Inc.為住宅開發項目提供融資,公司首席執行長普加什(JamesZ.Pugash)預測,美國各大城市會逐漸向歐洲城市靠攏,興建更多中層樓宇,人均住房成本上升,住房面積下降。人們對綜合了住宅、娛樂及辦公等多種功能的生活環境的期盼有所增加。對市區居住環境的渴望——預計還會不斷升級——已經推動了分戶出售的公寓的蓬勃發展。
4.風險重重
面對房價有增無減的上漲勢頭,貸款人一直在積極放貸,幫助人們購買他們不貸款就無力承擔的住房。這些「量力而為」的貸款安排可以壓低最初幾年的月供,但後期月供會高出很多。銀行監管機構已經對所有這些行為提出了質疑。他們擔心有些申請人誇大了自己的收入水平,或者等到該償付高額月供時無力償付。他們還擔心,這些「量力而為」的貸款使得人們可以購買長期來看超出其支付能力的房產,已經人為抬高了房價。
5.房產好比存錢罐
購房者通常的目的都是:在可能的情況下,盡早在退休前償清貸款。但現在,很多美國人似乎早就忘了這一點。
為了乘上低利率的東風,美國人定期將貸款進行再融資。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往往拆借更多——實際上是將房產變換成現金,用於其它支出。看來這一代人相信房產價格會永遠持續上漲,所以根本用不著償還本金。這種樂觀態度推動了消費者支出的不斷增長。
6.外資狂熱
在這種風險偏高的抵押貸款方式日漸流行之際,外國投資者在美國住房市場融資領域也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外國人對美國抵押證券的投資總額一直沒有可靠數據,因為很多購買行為都是通過美國的實體間接完成的。但是,資金流向很明確。外國人持有的不經房利美或Freddie擔保的抵押債券激增至400億美元,此前6個月的總額為300億美元。
7.地產經紀商壓低費率
在住宅地產交易領域,互聯網未能像在機票預訂等領域那樣成功削減交易成本。業內人士估算,房產中介的平均傭金仍然能超過5%,有時還高達7%。一些傳統的經紀機構雖然通過對制定最低服務費標準的州法律的大力支持來力求保住全額傭金的業務,但也紛紛嘗試著成立了自己的折扣服務機構。美國司法部(Justice Department)和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的反壟斷執法機構都在向地產行業施加強大壓力,要求他們給新的業務模式提供嘗試的機會。
8.大者愈大
一直以來,房建項目大多數都是由本地公司承接的,目前全美國仍有大約80,000家房建公司,絕大部分都是小型公司。但規模最大的那幾家正在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大型公司之所以能夠占據上風,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們資金雄厚,能夠獲得黃金地段。
9.需求更多
美國人已經在房產上賺了這么多錢,因此忍不住想買更多房產。Fed表示,投資性物業和度假屋已經佔到去年新增按揭的14%,而2000年只有7%。在這些購房交易助長了近期房產市場強勁升勢的同時,它們也可能帶來更大的動盪。因為第二套房產和以出租為目的的物業與第一套住宅大有不同,如果房主失去信心,或者找不到合適的租戶,馬上就會把房子賣掉。
10.關注評分
以汽車質量調查而著稱的咨詢和研究機構J.D.Power Associates也對新屋購買群體展開調查。這項調查始於1997年,現在已經涵蓋了30個大都會地區。在調查中表現不錯的公司,例如Pulte Homes Inc.和Centex Corp.等,都以此自誇。這也迫使其他同行競相爭取評分。但是,地產行業的一大難題是,完成一個地產開發項目要依靠一系列的分包商,從地基澆築、供熱管道安裝,直到屋頂射釘,都是由分包商完成的。這就很難保證一個項目各方面都能達標。
零售業:提升品位降低價格
據華爾街日報消息:零售商們正在爭相打造高尚品位的形象——或者至少希望顧客們感覺是這樣。他們將越來越多的精力傾注在吸引中產和富裕消費者方面。其舉措包括提升形象、改裝店面、調整貨品以及放棄大賣場改建更時尚的購物環境等。但難題在於,購物環境可能變得越來越舒適,但消費者們對低價品的偏好卻絲毫未減。
下面來看看這一趨勢的方方面面和零售業的其他趨勢:
1.形象至上:零售商正在針對希望在更豪華場所購物的消費者量身定製它們的廣告、商品和店鋪模式。因為「這種提升品位的現象背後存在情感和社會驅動力,」Bath Body Works首席執行長尼爾•菲斯奇表示。
2.強者更強:許多大零售商已經紛紛展開並購活動。
理由很簡單,許多公司遭受競爭打擊,需要一個夥伴來擴大廣告影響,並幫助它們增強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一些專家認為,這股並購風還將持續數月甚至數年,該行業將出現進一步重組。
3.構築更美好生活:戶外步行街、幾十個小店、沒有大型的主力店。地產商正在用這種「生活時尚中心」的模式替代傳統的封閉的購物中心。
4.提供增值服務:為了不斷追求更高的單位面積銷售額和利潤,零售商們開始在出售商品的同時提供更多附加服務。
5.面向所有人群:由於購物者越來越沒有耐心,而且對某一店鋪或服裝潮流的忠誠度下降,更多零售商開始推出一系列多樣化的店鋪和商品。「如果你迎合各種購物類型的人群,至少你的其中一種風格會在某一時間贏得青睞。」
6.開辟自營品牌:零售商的自營品牌商品將會繼續占據更大的市場。
這部分商品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是零售商整合的產物,另外也因為其能夠對自營品牌商品制定低價同時保證高額利潤。此外,還可以在與其供應商的價格談判中有更多的籌碼。
7.寓購物於樂:人們逛商店不僅為了購物,這也是一種娛樂消遣的方式。如今,這種娛樂方式的品質和程度正在不斷提升。
8.進軍媒體:零售商們正在通過資助、發起和擁有各種媒體渠道來拓展它們的營銷范圍。其中一些公司已經推出了自己的雜志。
9.開設獨立店鋪:隨著零售商們逐漸發現它們離開大賣場也能很好地生存,它們開始爭相進駐生活時尚中心或者規模更小的戶外購物場所,甚至完全開設獨立店鋪。
10.充分利用顧客信息:許多零售商,尤其是食品雜貨零售商,正在改進追蹤顧客購買紀錄以及如何回饋他們的方式。
食品業-新食品新面貌
食品零售店紛紛舊貌換新顏。
幾十年來,年銷售額高達6,240億美元的食品銷售業一直由傳統的超級市場佔領。但是,自從沃爾瑪在2001年登上美國第一大食品銷售商的寶座,其他零售商也紛紛新增食品櫃台以來,食品零售業出現了幾十年來前所未有的改觀。
但是,現在還很難說這些做法能否提振食品零售業走出低谷。
現在,我們就來談談食品零售業的主要發展趨勢吧。
1.放棄中端市場
超級市場有些瞄準高端,有些放低身段,目的都是將自己與那些盡力爭取中層顧客的同行區分開來。
2.食品隨處可見
葯店、批發折扣店,甚至五金店都先後增加了食品櫃台,尤其是生鮮食品。傳統的食品零售企業保住自己領地的壓力與日俱增。食品的利潤率較低,但零售商們都喜歡增添食品種類,因為這會吸引顧客更頻繁地光顧。公司希望他們能順帶買些高價格的商品。
3.離開中心貨架
近幾年來,零售食品的銷售額一直是店鋪中心貨架商品中表現最差的一類。這些貨架上往往堆滿了洗滌劑、牙膏、垃圾袋和烹調用品。導致食品銷售下降的主要原因:折扣

㈣ 什麼是指數基金/

ETF:即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兼具股票、開放式指數基金及封閉式指數基金的優遲唯勢和特色,是一種高效租旦缺的指數化投資工具,策略類型豐富。
指數基金:指數基金就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弊辯資對象,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㈤ 誰能給我介紹下指數基金

樓上兄弟,給你來個全面介紹:
指數基金(Index Fund),顧名思義就是以指數成份股為投資對象的基金,即通過購買一部分或全部的某指數所包含的股票,來構建指數基金的投資組合,目的就是使這個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該指數相一致,以取得與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指數型基金是指基金的操作按所選定指數(例如美國標准普爾500指數(Standard&Poor's 500 index),日本日經225指數,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等)的成份股在指數所佔的比重,選擇同樣的資產配置模式投資,以獲取和大盤同步的獲利。
編制原理
指數基金是一種按照證券價格指數編制原理構建投資組合進行證券投資的一種基金。從理論上來講,指數基金的運作方法簡單,只要根據每一種證券在指數中所佔的比例購買相應比例的證券,長期持有就可。指數基金根據有關股票市場指數的分布投資股票,以令其基金回報率與市場指數的回報率接近。指數基金是一種以擬合目標指數、跟蹤目標指數變化為原則,實現與市場同步成長的基金品種。指數基金的投資採取擬合目標指數收益率的投資策略,分散投資於目標指數的成份股,力求股票組合的收益率擬合該目標指數所代表的資本市場的平均收益率。運作上,它比其他開放式基金具有更有效規避非系統風險、交易費用低廉、延遲納稅、監控投入少和操作簡便的特點。從長期來看,指數投資業績甚至優於其他基金。
設立原則
指數型基金是一種以擬合目標指數、跟蹤目標指數變化為原則,實現與市場同步成長的基金品種。指數基金的投資採取擬合目標指數收益率的投資策略,分散投資於目標指數的成份股,力求股票組合的收益率擬合該目標指數所代表的資本市場的平均收益率。指數基金是成熟的證券市場上不可缺少的一種基金,在西方發達國家,它與股票指數期貨、指數期權、指數權證、指數存款和指數票據等其他指數產品一樣,日益受到包括交易所、證券公司、信託公司、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等各類機構的青睞。
指數業績
指數型基金是保證證券投資組合與市場指數業績類似的基金。在運作上,它與其他共同基金相同。指數基金與其他基金的區別在於,它跟蹤股票和債券市場業績,所遵循的策略穩定,它在證券市場上的優勢不僅包括有效規避非系統風險、交易費用低廉和延遲納稅,而且還具有監控投入少和操作簡便的特點,因此,從長期來看,其投資業績優於其他基金。
運作方法
指數型基金是一種按照證券價格指數編制原理構建投資組合進行證券投資的一種基金。從理論上來講,指數基金的運作方法簡單,只要根據每一種證券在指數中所佔的比例購買相應比例的證券,長期持有就可。
相關總結
對於一種純粹的被動管理式指數基金,基金周轉率及交易費用都比較低。管理費也趨於最小。這種基金不會對某些特定的證券或行業投入過量資金。它一般會保持全額投資而不進行市場投機。當然,不是所有的指數基金都嚴格符合這些特點。不同具有指數性質的基金也會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
編輯本段基金分類
按復制方式
* 完全復制型指數基金:力求按照基準指數的成分和權重進行配置,以最大限度地減小跟蹤誤差為目標。 * 增強型指數基金:在將大部分資產按照基準指數權重配置的基礎上,也用一部分資產進行積極的投資。其目標為在緊密跟蹤基準指數的同時獲得高於基準指數的收益。
按交易機制劃
* 封閉式指數基金: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但是不能申購和贖回。 * 開放式指數基金:它不能在二級市場交易,但可以向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 * 指數型ETF: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也可以申購、贖回,但申購、贖回必須採用組合證券的形式。 * 指數型LOF:既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也可以申購、贖回。
編輯本段發展情況
美國是指數型基金最發達的西方國家。先鋒集團率先於1976年在美國創造第一隻指數型基金——先鋒500指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的產生,造就了美國證券投資業的革命,迫使眾多競爭者設計出低費用的產品迎接挑戰。到目前為止,美國證券市場上已經有超過400種指數型基金,而且每年還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長,最新也是最令人激動的指數型基金產品是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如今在美國,指數型基金類型不僅包括廣泛的美國權益指數型基金、美國行業指數型基金、全球和國際指數型基金、債券指數型基金,還包括成長型、杠桿型和反向指數型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則是最新開發出的一種指數型基金。 指數型基金在我國證券市場上的迅猛發展得益於該基金特有的上述優勢。2002年6月,在上證所推出上證180指數僅半年的時間,深交所也推出深證100指數。之後,國內第一隻指數型基金——華安上證18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的面市,2003年初,又一隻緊密跟蹤上證180指數走勢的基金——天同上證180指數型基金也上市發行。然而指數型基金在中國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為了規避系統風險及個股投資風險,我國的優化指數型基金採取了與國外指數型基金不完全相同的操作原則。其差異主要表現為:國內優化指數型基金的管理人可以根據對指數走向的判斷,調整指數化的倉位,並且在主觀選股的過程中,運用調研與財務分析優勢,防止一些風險較大的個股進入投資組合。在指數化投資部分,基金興和、景福跟蹤上證A股綜合指數,基金普豐跟蹤深圳A股綜合指數。從該類基金的實際運作結果看,表現不盡如人意。探究其原因,不僅有中國證券市場本身的缺陷,也有基金公司操作上的原因。盡管如此,指數型基金仍然成為眾多投資者喜愛的金融工具。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完善,以及基金業的蓬勃發展,相信指數型基金在中國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編輯本段歷史與現狀
指數型基金起源於美國並且主要在美國獲得發展。世界上的第一隻指數基金於1971年出現於美國,是威弗銀行(WELLS FARGO BANK)向機構投資者推出的指數基金產品,當時所引起的反對遠遠多於支持和擁護。到了70年代後期,才有一些年金基金,包括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在內,部分地改變了對指數投資的看法。進入80年代以後,美國股市日漸繁榮,指數基金逐漸開始吸引到了一部分投資者的注意力。直到九十年代以後,指數基金才真正獲得了巨大發展。1994年到1996年是指數基金取得成功的三年。1994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了1.3%,超過了市場上78%的股票基金的表現;1995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取得了37%的增長率,超過了市場上85%的股票基金的表現;1996年,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了23%,又一次超過了市場上75%的股票基金的表現。三年加在一起,市場上91%的股票基金的收益增長率低於標准普爾500指數增長率,指數基金的概念開始在投資者的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也獲得了基金業的廣泛注意,指數化投資策略的優勢開始明顯地顯現出來。 據統計,美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指數基金資產在1980年為100億美元,而到了1996年底,這部分指數基金資產的總額已經達到了10,000億美元。個人投資者持有的指數基金資產也從1990年的40億增加到了580億美元。 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美國的指數基金已發展成一個規模龐大、種類豐富的基金業分支。現在美國最成功的指數基金管理人為先鋒(Vanguard)和DFA(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先鋒所管理的指數基金已逾1,000億美元,其旗下的先鋒標准普爾500指數基金(Vanguard S&;P 500 Index Fund)在1997年全球基金排行榜中,以690億的規模名列第二位。現在美國的各家基金管理公司,包括富達(FIDELITY)、美林(MERRILL LYNCH)、追發(DUEYFUS)等著名基金管理公司,基本上都管理著一隻或多隻指數基金。
編輯本段基金特點
綜述
目前指數基金有興和、普豐、天元三隻指數基金,就是有指數基金特點的"優化指數型基金"。 指數型基金就是指按照某種指數構成的標准購買該指數包含的證券市場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證券的基金,其目的在於達到與該指數同樣的收益水平。 例如,上證綜合指數基金的目標在於獲取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一樣的收益,上證綜合指數基金就按照上證綜合指數的構成和權重購買指數里的股票,相應地,上證綜合指數基金的表現就會像上證綜合指數一樣波動。 指數基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費用低廉和延遲納稅,這兩方面都會對基金的收益產生很大影響。而且,這種優點將在一個較長的時期里表現得更為突出。此外,簡化的投資組合還會使基金管理人不用頻繁地接觸經紀人,也不用選擇股票或者確定市場時機。 具體來說,指數基金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費用低廉
這是指數基金最突出的優勢。費用主要包括管理費用、交易成本和銷售費用三個方面。管理費用是指基金經理人進行投資管理所產生的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在買賣證券時發生的經紀人傭金等交易費用。由於指數基金採取持有策略,不用經常換股,這些費用遠遠低於積極管理的基金,這個差異有時達到了1%-3%,雖然從絕對額上看這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是由於復利效應的存在,在一個較長的時期里累積的結果將對基金收益產生巨大影響。
分散和防範風險
一方面,由於指數基金廣泛地分散投資,任何單個股票的波動都不會對指數基金的整體表現構成影響,從而分散風險。另一個方面,由於指數基金所釘住的指數一般都具有較長的歷史可以追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指數基金的風險是可以預測的。
延遲納稅
由於指數基金採取了一種購買並持有的策略,所持有股票的換手率很低,只有當一個股票從指數中剔除的時候,或者投資者要求贖回投資的時候,指數基金才會出售持有的股票,實現部分資本利得,這樣,每年所交納的資本利得稅(在美國等發達國家中,資本利得屬於所得納稅的范圍)很少,再加上復利效應,延遲納稅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多好處,尤其在累積多年以後,這種效應就會愈加突出。
監控較少
由於運作指數基金不用進行主動的投資決策,所以基金管理人基本上不需要對基金的表現進行監控。指數基金管理人的主要任務是監控對應指數的變化,以保證指數基金的組合構成與之相適應。
編輯本段首隻海外指數基金
2010年3月22日,國內的首隻海外指數基金國泰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開始公開發售。國泰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的投資標的涵蓋微軟、英特爾、蘋果電腦、星巴克、谷歌及網路等全球最具創新成長潛力的100家上市公司。 據最新的市值佔比統計,蘋果股票占納斯達克100指數權重15.82%,微軟股票占納斯達克100指數權重5.06%,谷歌股票占納斯達克100指數權重4.69%。 這意味著國內投資者將首次通過指數基金的投資方式,與比爾·蓋茨、蘋果公司CEO喬布斯以及谷歌創始人佩奇等傳奇人物成為投資夥伴。
編輯本段新品發行
嘉實深證基本面120指數基金(可上市交易)及其鏈接基金將於2011年7月1日至2011年7月26日期間,公開募集。投資者可通過嘉實基金直銷中心和各大券商選擇網上現金、網下現金和網下股票3種認購方式來認購深圳基本面120指數基金,而其聯接基金則不僅可以選擇嘉實直銷中心和網上交易,更可通過中行、工行、農行等各大銀行和券商機構進行認購。此指數新產品的適時推出為長期看好基本面的投資者提供更豐富、專業的配置平台。 據悉,作為一隻可上市交易的開放式指數產品,嘉實深證基本面120以跟蹤深證基本面120指數為原則,遵循被動式指數化投資方法和投資理念,將採取完全復製法,即完全按照深證基本面120指數的成份股組成及其權重,來構建本基金的股票投資組合。力求為投資者提供一個管理透明且成本較低的標的指數投資工具,追求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的最小化。 公開資料顯示,深證基本面120指數成份股囊括了深市基本面排名前120隻的股票,具有高市場代表性、高行業集中度及高成份股集中度的特色,是投資全市場中盤指數的新選擇。
編輯本段國內指數型基金
目前投資者可以買到的指數基金較多,例如上證50ETF、嘉實滬深300、華安180、南方滬深300指數基金、廣發滬深300指數基金、鵬華滬深300指數型基金 代碼 簡稱 跟蹤指數 管理公司 備注 050002 博時裕富 滬深300指數 博時 200002 長城久泰 中信標普300指數 長城 519100 長盛100 中證100指數 長盛 519300 大成300 滬深300指數 大成 040002 華安A股 MSCI中國A股指數收益率 華安 增強型指數基金 510180 華安180ETF 上證180指數 華安 天天基金網上該基金代碼是510181 510050 華夏50ETF 上證50指數 華夏 159902 中小板ETF 中小企業板價格指數 華夏 160706 嘉實300 滬深300指數 嘉實 161604 融通100 深證100指數 融通 161607 融通巨潮 巨潮100目標指數 融通 增強型指數基金 519180 萬家180 上證180指數 萬家 161903 萬家公用 巨潮公用事業指數 萬家 優化指數型基金 110003 易基50 上證50指數 易方達 159901 深100ETF 深證100價格指數 易方達 180003 銀華88 道瓊斯中國88指數 銀華 510880 友邦紅利ETF 上證紅利指數 友邦華泰 天天基金網上該基金代碼是510881 020011 國泰滬深300 滬深300指數 國泰 481009 工銀瑞銀滬深300指數基金 工銀瑞信 以及2009年7月9日剛剛結束認購的 000051 華夏滬深300指數基金

㈥ 中國大陸個人怎麼樣能購買美國股票交易市場的股票

要直接投資美國的股市,最基本的要有一個在美國證券商的帳戶。幾家美國的券商,都在2003年底陸續的推出了一種新的帳戶,讓非美國居民的海外人士可以直接的投資美國的股市與其它證券,這種帳戶泛稱為:海外投資帳戶。開設這樣的帳戶,有些特別的規定外,對於能夠投資的種類,則相當廣泛,主要的投資選擇包括:股票、期權、債券、指數交易基金(ETF),以及少數的共同基金等,可以說投資選擇相當的多元。
開設這樣的帳戶,最嚴格的就是開戶人的資格,主要的原因就是這樣的帳戶持有人必須絕對不能是美國的居民(公民或綠卡等持有人),以保證這樣的帳戶就是提供外國人來投資美國證券的。主要的理由是美國的稅務問題。

海外投資者的開戶簡介
要想開設這樣的帳戶,比須完成下列的手續與條件:
-填妥一般帳戶申請表-稅務報表:填妥美國國稅局供非美國居民所使用的"W-8BEN表"-需提供海外永久居住地址證明,假設要用美國地址作為連絡地址,需另填證明表-如果要求由海外親友代為操作證券交易,需另填"交易授權書"-資本利得(Capital Gain)不扣稅,但股利(Dividend)依國籍國的規定扣稅
具體的規定是:任何不是美國公民或美國合法居民的人士,包括非美國居民外籍人士("non-resident alien indivial"),只要填妥美國國稅局表格W-8BEN,申明非美國公民或居民的身份,都可以在美國的證券行開設海外投資帳戶。屆時券商將根據客戶在國稅局表格W-8BEN上所申報的居住國家,來預扣非美國人投資客戶的投資利得所對應的美國稅款。通常這稅款額會比一般美國居民的預扣稅款額低很多,因為一般外國投資者不需要為美國的資本利得(Capital Gain)而繳稅,但是美國公司的股利所對應的稅款則依國籍的不同而有差異。像中國大陸是10%,香港與台灣都是30%。不過,從股票市場投資中,多數獲得最大的利潤是資本利所得,也就是股票或債券漲跌的差距。(具體的規定說明(請參閱美國國稅局Publication 515,519,以了解更多關於適用於非美國居民稅率的資料。)
目前公開接受開設海外投資帳戶的著名美國券商包括:史考特證券,嘉信理財,Fidelity,宏達證券(TD Waterhouse)等幾家,多數是屬於低傭金的優質券商,交易傭金每筆在七美元到三十美元間,可說是非常的合理。其中史考特證券和嘉信理財特別為海外華人投資者,專設一個海外投資帳戶服務專區,也有中文網站的說明,以及中文的電話服務專線,可說是全力的主打這樣的產品。有興趣的可以上網到史考特證券和嘉信理財網站查詢。
開設這樣的帳戶,所需要的基本開戶金額各券商不同,像史考特證券,只要求500美金(約三千一百多元人民幣),嘉信理財要求稍高,需要兩萬五千元美金。

㈦ 反向比特幣ETF問世,無需保證金即可做空

是的,近期幣圈熱點頗多,coinbase上市、BNB、狗狗幣暴漲等因素,讓一則頗有價值的信息被湮沒:全球首隻反向比特幣ETF已在多倫多交易所上市,這將為投資者提供一種無需使用保證金賬戶或做空期貨就能做空比特幣的方式。

Horizons ETF宣布推出BetaPro比特幣ETF(代碼為HBIT)和BetaPro反向比特幣ETF(代碼為BITI)。這些ETF於4月15日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TSX)上市。HBIT和BITI分別對Horizons比特幣月滾動期貨指數(Bitcoin Front Month Rolling Futures Index)提供多頭和反向敞口。BITI是全球首隻提供反向比特幣期貨敞口的ETF。

Horizons ETF首席執行官史蒂芬·霍金斯(Steve Hawkins)的聲明顯示,其推出的反向比特幣ETF允許投資者建立比特幣期貨的空頭頭寸;同期上市的姊妹產品BetaPro比特幣ETF(代碼為HBIT)則將收取1.00%的費用,並跟蹤比特幣期貨。

這意味著,購買HBIT和BITI就像通過經紀商購買股票和其它ETF一樣簡單,它不需要投資者開立單獨的加密貨幣賬戶。此外,BITI將為投資者提供一種無需使用保證金賬戶或做空期貨就能做空比特幣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以來,美國證交會一直以防止操縱和犯罪行為為由,拒絕了所有比特幣ETF的申請。而加拿大的監管機構對於追蹤比特幣和SPAC的ETF的審批則要比美國寬松得多。不到兩個月前,北美首隻比特幣ETF在多倫多上市,資產規模已經達到10億美元,約合12.5億加元。

與此同時,美國標准比特幣ETF的申請也在不斷增加,目前至少有八家公司參與了競標,其中包括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 Inc.)和銀河數字資本管理公司(Galaxy Digital Holdings Ltd.)。最先獲得批準的公司可能會面臨巨大的需求,這促使發行方繼續提交申請。

(7)公司債券etffidelity股票今天擴展閱讀

比特幣暴跌8000美元:

4月18日上午11:00左右,近期持續走牛的比特幣閃崩,一小時內暴跌近8000美元。上演崩盤式行情:

10:18分:比特幣跌破59000美元/枚,為4月11日以來首次。

11:20分:比特幣持續下行,跌破58000美元/枚。

11:22分:比特幣跌破55000美元/枚,日內跌超8%;以太坊跌至2150美元/枚下方,瑞波幣跌超13%,報1.34美元/枚。

11:36分:比特幣跌破52000美元/枚,日內跌幅超15%。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比特幣在突破60000美元後曾持續走強,4月13日比特幣一度突破64000美元關口,最高達到64778美元,此後,比特幣又連續幾天回落。

㈧ 世界上現存的著名基金公司

全球十大著名基金公司:

貝萊德基金公司(BlackRock)

貝萊德基金公司又稱黑岩集團,並不是大家聽過的黑石,那是家以私募為主的投資公司。

而Blackrock可以說是目前世界第一大基金公司,以共同基金為主。

貝萊德公司在1988年成立,總部在美國,分布涉及全球,目前為上市公司。

貝萊德通過兼並和收購,迅速壯大,其中關鍵兩步包括和美林證券的投資管理部門合並,和最近來的收購了巴克萊國際投資管理公司從而成為世界最大的基金公司。

目前貝萊德公司旗下擁有超過300隻共同基金,其中有很多均為世界著名和高評級基金,總管理資產高達3萬億美圓,目前為美聯儲Fed的投資顧問。

之前在和美林合並時,給貝萊德帶來了154隻全球共同基金,之後在收購了巴克萊國際投資管理公司之後,又獲得了著名的安碩(iShare)品牌,熟悉港股的人肯定知道這個牌子,它是一個以跟蹤指數為主要的投資品牌,在美國指數基金佔有市場超過5成。

在國內,可以說貝萊德品牌的影響力也為第一,國內引入了多隻著名基金。

包括貝萊德獨步全球的核心旗艦級別產品,世界最佳全球配置型基金——貝萊德環球資產配置(GA),該基金評級為十年晨星5星,標普AAA,LIBOR最高評級。

另外,貝萊德基金公司的天然資源投資系列(世界黃金基金,世界礦業基金,世界能源基金,世界新能源基金)也在國內受到廣泛關注,以上四隻均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單一行業股票基金。

另外還包括了很多著名的區域基金,例如拉美基金,新興市場基金,印度基金,新興歐洲等等。

富達基金公司(FidelityInvestment Group)

說起富達基金,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說起彼得•林奇,相信無人不知。

富達基金是一家1946年創辦的基金公司,未上市,曾經是世界最大的基金公司,直到貝萊德快速收購完成之後。

目前富達公司分成兩個主要投資集團,分別主要在歐洲和美國投資。

富達最出名的基金為富達麥哲倫基金,彼得•林奇掌管其十三年裡,年平均收益率為29%,而同期標准普爾500指數的漲幅平均只為14%。

最近媒體注銷過一篇報道,總結了巴菲特在其45年的投資中,復合投資回報在20%。

投資研究公司Morningstar Inc,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巴菲特任伯克希爾哈撒韋董事長期間,表現最好的兩只基金之一,Fidelity Magellan

Fund的年平均回報率為16.3%,Templeton Growth

Fund的年度回報率為13.4%。

可以見,雖然之後繼任的基金經理並沒有彼得林奇如此優秀,但是也依然保持了較高水準。

值得一提的是,富達基金在新成立一隻基金時,往往會有自由資金成立一隻領航基金,進行1-2年的實際投資,才會對外募集。

富達基金高度追求自下而上的投資策略,是該方面的專家。

富達基金投資有很多非常有經驗的優秀基金經理,雖然整體上看,目前引入國內基金不多,但是都代表了富達基金比較高的水準。

例如富達亞太股息增長基金,在08年的大跌里幾乎排名第一。

富達歐非中東基金,成立以來一直領先市場指數,為世界新興市場投資的第一梯隊,排名在全球前十以內。

富達拉美基金也在去年的拉美狂潮里,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

施羅德基金公司(Schrodersgroup)

這是家非常老牌的基金公司,成立在1804年。

之前一度長期成為世界最大上市基金公司。

在香港,該基金公司被稱為寶源基金,在中國,和交通銀行(601328,股吧)合作成立了交銀施羅德基金。

施羅德基金公司品種很多,在國內也是可以說是第2大主要品牌,涉及債券,股票,商品期貨等諸多方面投資。

有些國內外資銀行就是以施羅德基金公司產品為主。

施羅德目前國內比較有特色的為債券類投資和另類投資。

例如施羅德環球企業債,是一隻非常優秀的企業債基金,而新興市場債券,更是一隻採用對沖基金手法,追求絕對回報的債券基金,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另類投資的話,施羅德有提供很多商品股票和商品期貨方面的投資,例如著名的施羅德商品基金,將資金直接投資到期貨市場上,通過掉期對沖等手段降低風險,在07-10年都取得了比較好的回報和抗跌性。

施羅德金屬基金則是同時投資在黃金等貴金屬和工業金屬上,採用期貨和ETF投資,最大程度反映了商品期貨的價格漲跌。

另外施羅德的環球房地產股類投資也是很有名。

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公司(FranklinTempleton Investments)

該公司於1947年由魯伯特·強生先生於紐約創立,極富傳奇色彩,曾經一度為世界最大上市基金公司,目前為亞洲區最大的基金投資者之一。

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公司以美國開國元勛之一、穩健理財的最早倡導者——本傑明·富蘭克林先生的名字為公司命名,遵循富蘭克林先生的一句名言-「理財規劃,穩健為先」。

該公司擁有非常強大的研究力量,和重視研究的富達基金一樣,研究員遍布全球各地。

在中國,和國海證券(000750,股吧)合作,成立了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公司。

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公司最出名的為其債券類投資,擁有鄧普頓全球債券,鄧普頓環球總收益,鄧普頓新興市場債券,三為一體的核心債券組合,其業績為世界驕楚,是一家在債券上可以和PIMCO抗衡的基金公司。

例如鄧普頓環球總收益全債基金,在今年3個月以來已經取得了6%以上正回報,去年回報高達33%,08年僅下跌2.7%。

但是別以為該基金公司只擅長做債券,在股票方面依然有非常強大的實力。

前面說的巴菲特的投資對比,其中排名第3的就是鄧普頓環球增長基金,僅次於富達麥哲倫基金。

該公司,更是有被譽為新興市場教父的麥朴斯博士(Mark

Mobius)作為新興市場投資的管理人,他是世界上第一個作為基金管理人把錢投資到新興市場的基金經理,當時新興市場還被稱為欠發達市場。

1996年,他與巴菲特、彼得•林奇等並列《 *** 》」全球十大基金經理」,可以說投資新興市場首選投資管理人,非他莫數。

目前,他負責有超過380億美圓的新興市場基金,國內目前也引入了鄧普頓亞洲增長,鄧普頓拉美等他親自負責的基金,可以說是國內投資者的一大福氣。

霸菱(Barings)

霸菱為全球投資巨頭之一,成立在1762年,歷史悠久,為英國歷史上主要投資管理公司。

這家公司目前國內引入產品不多,但是最有名氣的就是霸菱中國香港基金,這是一隻成立27年的著名基金,以香港為主,一直以來都是香港表現最佳的基金,以至於該基金成為香港本地人的最愛。

目前該基金也引入國內。

聯博(AllianceBernstein)

聯博資產管理公司為美國最大公開上市之資產管理公司,總部設於紐約。

大聯龐大的投資能力包括成長型股票、價值型股票和固定收益投資,除了服務全球各地的零售客戶之外,亦同時滿足全世界包括企業、 *** 機構、中央銀行等的各項專業資產管理之需求,美國五十州的州 *** 當中,有高達四十三家的州 *** 委託大聯資產管理公司為其管理資產。

大聯資產管理公司擁有國際化且完整的股票及債券管理經驗,旗下基金績效領先同業,並屢獲多項國際大獎肯定,2002年與2001年亦連續獲頒標准普爾及國內智富雜志合頒之」最佳基金團隊獎」。

首域(theFirst)

首域基金為澳洲聯邦銀行旗下CFS

GAM管理公司,主要是在香港地區。

首域基金有兩只非常有名的基金,分別是首域亞洲增長基金和首域中國增長基金,代表了世界第一流的亞洲區和中華概念投資實力。

兩只基金均多次獲得同一組別,晨星,理柏的最高評級和金獎,可以說是和霸菱香港一樣,在香港地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基金。

這兩只都引入了中國。

百達(Pictet)

瑞士私人銀行始於1805年;以私營無限責任公司形式運作;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給予AA-長期信用評等;專注於財富管理、私人銀行、資產管理、基金銷售及環球託管服務;管理資產總額超過3,230億美元。

百達基金公司為百達集團下屬,屬於瑞士的投資機構。

目前在國內該基金公司引進並不多,主要包括一些特別的行業基金,例如百達醫葯,百達生物科技,百達保安等等。

亨德森(Henderson)

主要業務集中在投資管理以及為法人或個人投資者量身訂作投資組織者之產品,包含多元之資產種類,提供投資產品與服務予法人或個人投資者於亞洲、歐洲與北美洲,Henderson之投資管理者投資於全球之主要市場,由全球頂尖研究分析師與經濟學家組成之投資管理團體,注重風險管理,確保投資組合之風險與報酬架構符合投資者之要求,1998年3月被AMP購並,被並入AMP於英國與澳洲之資產管理事業群,改名為Henderson

GlobalInvestors,2003年12月, AMP於英國與澳洲之資產管理事業群由公司總管理分離出來,Henderson成為HHG

PLC(新成立之英國控股公司,於倫敦與雪梨交易所均有掛牌)之一部份

㈨ 漲跌都很刺激!3倍杠桿ETF在這里火了

在瘋狂爆炒特斯拉、蘋果等一系列明星股後,美國個人投資者又發現了新目標——三倍做多納斯達克ETF(TQQQ)。即使在 科技 股高估值疊加市場前景動盪的背景下,在狂熱投資情緒助推下,個人投資者依舊對TQQQ產品偏愛有加。

3倍杠桿ETF成散戶新寵

近半年來,隨著美聯儲持續釋放流動性,美國股市一改機構為主導的常態,大批個人投資者湧入股市。期權清算公司(OCC)數據顯示,年初時個人投資者交易比例為30%,而目前該比例攀升到了45%。此外,散戶投資者很可能將在所有看漲期權交易中占據多數份額,顯示出對美聯儲「兜底」信心十足。

在狂熱投資情緒的助推下,納指100ETF(QQQ)已經無法滿足個人投資者對收益的追求,他們開始參與更高杠桿、更高風險、幾乎不對沖的產品,其中包括看漲期權和多倍杠桿ETF。三倍杠桿做多納指的ETF(TQQQ)是Proshares公司2010年發行的ETF指數基金,跟蹤納斯達克100指數,並提供單日三倍杠桿。自發行以來,TQQQ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厚的回報,截至上周納指回調之前,TQQQ這十年的回報率超過100倍。即使是在本次回調之後,TQQQ的回報率仍然在84倍左右。相比之下,三倍杠桿做空納指的ETF(SQQQ)則在2010年發行以來,暴跌了99.98%,並在上周經歷了三月以來最大規模的資金流出。

據外媒報道,上周,千億美元規模的納指100ETF(QQQ)資金流出48億美元,創下20餘年來新高。與此同時,在過去8天內,追蹤納指但配套三倍杠桿的納指三倍做多ETF(TQQQ)吸引了超過15億美元資金,創2010年以來新高。TQQQ近來的交易量也大大超過了其他熱門ETF。

根彭博報道,在美國知名散戶交易平台Robinhood上,持有TQQQ的帳戶達到2.4萬,名列所有ETF的第20位。在富達投資(Fidelity)客戶中,在最受歡迎產品排名中位居第6。

多倍杠桿ETF更高收益

更高風險

然而,高收益也意味著高風險。多倍杠桿的風險在於,一次大幅度回撤就可能抹去此前一大段時間的漲幅。例如,在本次回調中,納指下跌約10%,那麼TQQQ則下跌約30%,抹去了過去1個月左右漲幅。

「即使對高估值的擔憂導致股市出現調整,但不論是博弈杠桿ETF的個人投資者,還是那些持有非杠桿ETF的日內交易者,依舊長期看好成長和 科技 股,而TQQQ則為他們提供了較為激進的頭寸。」CFRA ETF和共同基金研究總監Todd Rosenbluth表示,「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和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納指分別暴跌77%與54%,歷經十餘年後才恢復到暴跌之前的水平。TQQQ於2010年開始發行,當時經濟處在擴張初期,價格一路飆升至今。10年過去,今天美國股市處於極端高位,一旦股市再次經歷暴跌,TQQQ將使投資者損失慘重。」

當下在美國市場,個人投資者追漲殺跌式的投機風格正加速市場暴漲暴跌。隨著美國股市9月新高後出現顯著回調,Robinhood數據顯示,大批個人投資者開始湧入購買三倍杠桿看空SQQQ,多空情緒或將迅速轉換。

閱讀全文

與公司債券etffidelity股票今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菲特中國持有股票公開 瀏覽:848
股票為啥沒有資金買 瀏覽:260
中國遠洋股票69 瀏覽:203
股票強盛時明天必漲停 瀏覽:764
胡立陽股票投資100招讀後感 瀏覽:216
中國股票為何不讓賣空 瀏覽:837
股票牛牛app 瀏覽:755
明天有哪些股票可沖漲停 瀏覽:361
今日股票行情大富科技 瀏覽:111
先健科技股票走勢分析 瀏覽:766
股票代碼多倫科技 瀏覽:188
商業銀行不得從事股票業務 瀏覽:451
股票趨准指標 瀏覽:377
東方證券股票官網下載 瀏覽:220
股票k線一線天圖 瀏覽:120
明晟指數的中國股票 瀏覽:481
怎樣根據股票歷史數據 瀏覽:423
股票投資模擬分析 瀏覽:978
股票錢怎麼提現金嗎 瀏覽:404
中國銀行2018股票投資分析報告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