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據行情 > go股票資料庫

go股票資料庫

發布時間:2023-05-02 01:05:42

1. 免費實時DDE股票數據,哪個網站我能查看到嗎

免費實時DDE,最好網站就是http://www.61kankan.cn/iguba/go.asp?Key=600000&NO=262&CLS=17,包括實時DDE等等,內容更豐富!真牛!

2. go分析中 BP CC MF怎麼看高低

bpc指的是股票分析軟體中所使用到的一種資料庫,在此數量計算之下可以清楚明白看到每天或者當前時期內價格運行軌跡與波動情況

3. 中線選股的方法有什麼

中線選股的辦法有什麼?下面股票配資帶你們來者舉認識一下中線選股的三大關鍵:
(一)重組股

重組股一直是股票的熱門,是黑馬頻出的草場,一起,也充滿了主力設置的圈套。因而,進行操作時,應留心以下幾個方面。

(1)尋覓所謂的重組股。真實的資產重組信息卻會從公開渠道、公共言論獲取,重組之後主營出售清晰,成為市場龍頭,成績優異,是重組股的一個典型。

(2)對於股價極低、流通盤不大的股票,假如有重組體裁,能夠信其有,但不行全信。
(3)對於股價行將炒高的重組股以及這些沒有重組本質的股票不行介入。對於這些母公司將上市子公司當提款機,打子公司的重組主見,這樣的股票要避開。

線上安全低息股票開戶配資渠道股票配資:中線選股辦法有什麼?

股票配資(fhpz2.com)專業股票配資渠道1-10倍杠桿,500元起配,利息低到6分武漢股票線上配資首推股票配資go股票配資,秒開戶

1、按天配資,杠桿3-10倍,隨借隨還,安閑出資時刻自在,超低利息;
2、按月配資,杠桿3-10倍,讓您的股票飛起來;

3、免息開戶武漢股票線上配資首推股票配資go,杠桿3-10倍,協作操盤,攜手共創
(二)潛力股

潛力股是絕大多數中線股民的尋求,一般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主力重倉。判別是否是莊家重倉股首先使用基金重倉持股中的新增種類與買入種類,個股十大股民的最近改變情況來判別。

(2)熱門體裁。嚴重社會事情方面,如一帶一路體裁、白貿區體裁、全體上市體裁等。中報年報影Ⅱ向方面,比方未配資贏利高、募股資金發作贏利、職業漲價等。

(3)股票生長性好,如人選上市公司生長潛力50強,本市場的龍頭公司等。(4)股本擴張實力強,如總股本數與實踐流通盤均較小,公司含有較高的未配資收入、本錢公積金、凈資產等。
(三)成績增加安穩的種類

平均增加率保持在一定水平,預期報答較好,現在股票價值已被高估的股票就值得中線甚至長線出資。

選擇中線持有衫襪的股票時,應留心以下幾點:

(1)順勢而為。在國家新政面前,在股票股指全面上漲的情況下,股民不要存在僥幸心理去搶反彈或選擇買人,應該趁機而為清倉觀望。假如股票大跌,則能趁機進入,中期持股。
(2)應逐漸剖析。首塌碧中線選股應該從六個方面來進行逐漸剖析:K線形狀、技術指標、相對價位、公司基本面、大盤走向、該股體裁。

(3)應拋棄一些高價股。中線選股,應回絕一些市盈率很高,價格遠遠超越內涵價值的股票。中線炒股應選用一些價格較低的市凈率、藍籌股較為保險。這些股票上漲的慣性較大,保持其增加態勢的時刻也較長一些。尤其是板塊藍籌股通過第一波大的大漲後能有上調,再發作新一輪拉升行情時就會捉住。盡管獲利的力度要小一些,不過全體來看,風險較小,獲利空間也大。

線上安全低息股票開戶配資渠道股票配資:中線選股辦法有什麼?

中線股票買入機遇:

(一)打破阻力位時

(二)整理洗盤時

(三)跟從大盤

以上便是股票配資對中線選股辦法與滿倉股票機遇總結的所有內容。

4. 如何使用 Yahoo,Finance stock API 獲取股票數據

如何使用 Yahoo,Finance stock API 獲取股票數據使用 Yahoo,Finance stock API 獲取股票數據:打開Yahoo Finance主頁(這里不讓貼url), 最左邊有個小框框(quote lookup),裡面輸入股票代碼點擊go就能查到即時股價

5. 甚麼是紅籌股甚麼是藍籌股甚麼是紫籌股

中國香港只得紅籌及藍籌股, 並沒有紫籌股~~

港中企業指數成份股,俗稱紅籌指數成份股或紅籌股,是中國香港股市的名詞,指主要業務在中國經營,在非中國地區注冊(包括中國香港)及在中國香港上市的大型企業股票。
紅籌股的概念誕生於90年代初期的中國香港股票市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有時被稱為紅色中國,相應地,中國香港和國際投資者把在境外注冊、在中國香港上市的那些帶有中國大陸概念的股票稱為紅籌股。
紅籌股在法律上屬於中國香港公司,並接受中國香港法律的監管,例子有華潤創業、招商局國際及中國香港中旅等。「紅籌公司」指至少35%股份由中國內地實體直接持有的公司;及/或該公司由中國內地實體透過其所控制並屬單一最大股東的公司間接持有;又或由中國內地實體直接及/或間接持有的股份合共不足35%,但達到20%或以上,而與中國內地有聯系的人士在該公司的董事會內有重大影響力的公司。

藍籌股指在某一行業中處於重要支配地位,業績優良,交投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的股票,又稱為「績優股」。但藍籌股並不等於具有很高投資價值的股票。
「藍籌」的名稱據說來自賭桌上最高銀碼的籌碼是藍色的,引申為最大規模或市值的上市公司。一般人將藍籌股等同股票成份股,但事實上成份股不一定是最大或最佳的上市公司。
中國香港的藍籌股即是恆生指數成份股,由2007年6月4日起,共有39隻藍籌股。
由2007年9月10日起恆生指數40隻成份股包括:

0001 長江實業
0002 中電控股
0003 中國香港中華煤氣
0004 九龍倉集團
0005 匯豐控股
0006 中國香港電燈
0008 電訊盈科
0011 恆生銀行
0012 恆基地產
0013 和記黃埔
0016 新鴻基地產
0017 新世界發展
0019 太古股份公司A
0023 東亞銀行
0066 地鐵公司
0083 信和置業
0101 恆隆地產
0144 招商局國際
0267 中信泰富
0291 華潤創業
0293 國泰航空
0330 思捷環球
0386 中國石油化工
0388 中國香港交易所
0494 利豐
0551 裕元集團
0762 中國聯通
0883 中國海洋石油
0906 中國網通
0939 建設銀行
0941 中國移動
1038 長江基建
1199 中遠太平洋
1398 中國工商銀行
2038 富士康國際
2318 中國平安保險
2388 中銀中國香港
2628 中國人碼首頌壽
3328 交通銀行
3988 中國銀行
粗體為H股,斜體為紅籌股,底線為台資公司。
注:雖然中銀中國香港控股股東是中國銀行,但中銀中國香港主要業務集中於中國香港,與中國銀行屬於兩間公司,故不屬於國企股。
,參考: Wikipedia,紅籌股
港中企業指數成份股,俗稱紅籌指數成份股或紅籌股,是中國香港股市的名詞,指主要業務在中國經營,在非中國地區注冊(包括中國香港)及在中國香港上市的大型企業股票。紅籌股的概念誕生於90年代初期的中國香港股票市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有時被稱為紅色中國,相應地,中國香港和國際投資者把在境外注冊、在芹褲中國香港上市的那些帶有中國大陸概念的股票稱為紅籌股。紅籌股在法律上屬於中國香港公司,並接受中國香港法律的監管,例子有華潤創業、招商局國際及中國香港中旅等。「紅籌公司」指至少35%股份由中國內地實體直接持有的公司;及/或該公司由中國內地實體透過其所控制並屬單一最大股東的公司間接持有;又或由中國內地實體直接及/或間接持有的股份合共不足35%,但達到20%或以上,而與中國內地有聯系的人士在該公司的董事會內有重大影響力的公司。

藍籌股
藍籌股指在某一行業中處於重要支配地位,業績優良,交遲鄭投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的股票,又稱為「績優股」。但藍籌股並不等於具有很高投資價值的股票。「藍籌」的名稱據說來自賭桌上最高銀碼的籌碼是藍色的,引申為最大規模或市值的上市公司。一般人將藍籌股等同股票成份股,但事實上成份股不一定是最大或最佳的上市公司。

sorry!!!! I don't know what is 紫籌股,參考: zh. *** /w/index?search=%E7%B4%AB%E7%B1%8C%E8%82%A1&go=%E9%80%B2%E5%85%A5,

6. matebookego炒股如何

首先從外觀形態以及重量上來講,在平板形態下(不帶鍵盤),Matebook E Go重量在710g左右,加上官方的鍵盤後重量1200g,電源適配器重量160g。Matebook E Go整體設計手感圓潤光滑,更偏向於平板,不同於surface的偏向於電腦的切割分明。官方鍵盤鍵程1.3mm,手感湊合,跟華為自家的輕薄本的鍵盤比較還算湊合,至少按鍵回彈不錯,碼字手指不會明顯感知不舒服。至於觸控板,這個價格當然不會野灶上全域觸控板,觸控板相比華為自家輕薄本的手感確實算是稀碎。Matebook E Go機身介面有兩個USB3.2 Gen2,Type-c介面,位於機身兩側,兩個介面均支持PD充電和DP視頻輸出。同時Matebook E Go還保留了極為先進的3.5mm耳機介面。
Matebook E Go最大的賣點是便攜性和它的高素質屏幕。Matebook E Go的屏幕解析度為2560*1600,屏幕支持SRGB和P3色域,色彩準度還不錯,加上色彩管理中可以選擇自然色彩顯示(設備根據環境光改變屏幕顯示色彩,這個確實不錯,長時間辦公下,眼睛的負擔會比普通色彩管理的屏幕輕一些)。Matebook E Go性能版支持60Hz和120Hz的兩檔刷新率,但是切換刷新率需要按Fn+R,無法在系統設置里點擊切換。Matebook E Go的這塊屏幕最高400nit亮度,在日常辦公場景下是完全夠用的,配上120Hz的高刷,日常文本閱讀等信息流處理工作能較為流暢的展示。有一點遺憾的是,Matebook E Go的揚聲器基本上是聽個響的水平,個人建議,聽覺敏感的人群使用耳機音頻。
Matebook E Go性能版採用高通平台驍龍8cx Gen3,作為ARM架構的處理器,其CPU單核性能強於麒麟9000(A12Z等處理器),多核性能強於A15,不及M1。這樣一顆處理器放在平板形態的Win+ARM架構的電腦上自然是用來辦公,尤其是指代輕辦公。常用的Office三件套和WPS都是可以流暢運行的。當然,由於處理器的性能有限且調度保守,日常使用如果開啟了多個應用和網頁,避免不了卡頓,相較性能更強的X86系的筆記本略遜一籌。
既然說到了軟體,那就簡單的來聊一聊Matebook E Go的軟體適配。因為Matebook E Go採用的是Win+ARM架構,相比起X86架構的傳統筆記本電腦,肯定會有很多軟體因為兼容性問題而無法使用。我常用的軟體中,誇克網盤是可以正常下載的,但是無法正常運行。作為一名原神玩家,Matebook E Go可以下載原神但是無法打開(據說是因為安全組件問題,希望後期能優化)。日常的QQ,微信,騰訊會議,釘釘,網路網盤,網易雲音樂,愛優騰等是可以正常下載使用的。其他專業軟體,例如Ps和Lrc是可以正常使用,但是Pr和Ae是不能正常使用的。所以,有專業辦公需求的小夥伴需要謹慎購入,同時再次強調,Matebook E Go適合於移動辦公和輕辦公場景,不適合重度使用和游戲!不適合重度使用和游戲!不適合重度使用和游戲!
只是單純加張圖片,避免有的夥伴拿霰彈噴我
還有不得不提的是華為的生態。Matebook E Go在華為電腦管家的協助下依然是支持華為超級終端和多設備互聯的,多屏協同至多支持同時打開3個窗口,這一個操作用來購物時比較各個平台價格還是能有很大的幫助。同時華為電腦管家與華為手機的聯動,支持多設備文件互傳,這里要強調的是,電腦端可以直接讀取笑茄手機文件,手機在這個場景下直接默認為了電腦的新磁碟,使得拖拽文件更加方便,這對辦公用戶來說確實不錯。但令我比較失望的地方就有,官方宣傳老久的中轉站和通訊共享以及PC移動引擎我手裡的這台Matebook E Go依舊沒有OTA升級下放,無法使用,這讓我著實有點難受。(此處手機終端採用的P50 Pro,鴻蒙3.0.0.192)
Matebook E Go性能版整體來看還是不錯的,作為一款主打移動辦公的Win+ARM架構平板形態的筆記本電腦,算是華為給出的一個還不錯的答卷。後期希望官方能進一步放寬處理器的性能釋放,當前版本下的性能釋放太保守了。同時希望官方能進一步加快宣傳功能的下放,不要讓用戶難受。也希望官方能加強促進軟體適配,不然和同為ARM架構的蘋果的電腦相比,很多軟體不能使用也很難受。
就這么多頌升扮,這算是一篇兼用戶非專業測評+反饋吐槽的文章,已同時發帖於嗶站和花粉俱樂部。

華為出的matebook,都是可以正常安裝軟體的,對於期貨和股票軟體,肯定是沒問題是能安裝的。2022年9月6日,在華為Mate50系列及全場景新品秋季發布會上,華為正式發布新一代二合一筆記本——華為MateBook E Go。

7. 如何在sina股票上下載數據

1、首先切換到要下載數據的股票K線形態,按「F1」進入「日線某某股票歷史成交」;
2、點擊滑鼠右鍵->數據導出->導出所有數據->在「請選擇導出的類型」中選擇excel或txt,,只有這二種格式可以選擇;
3、選取好後點擊下一步,在「導入導出對話框模板」中選擇要的項目(如最高價、最低價,開盤價等,默認是全選),點下一步,完成。默認保存路徑在桌面上。

8. surface go2可以運行金字塔股票軟體嗎

surface go2 可以運行金字塔股票軟體這沒有問題但是這個平板的配置不是很高,如果進行大量數據回測,建議還是弄個配置高的台式機,畢竟這種平板的CPU和台式機比還是差很多的.

9. 如何使用 Yahoo,Finance stock API 獲取股票數據

有三種方法獲得數據,具體如下:

1、通過API獲取實時數據

請求地址:http://finance.yahoo.com/d/quotes.csv?s=<股票名稱>&f=<數據列選項>

具體參數:

s – 表示股票名稱,多個股票之間使用英文「+」分隔如:」XOM+BBDb.TO+MSFT」,表示三個公司的股票:XOM,BBDb.TO,MSFT。

f – 表示返回數據列,如」snd1l1yr」。更詳細的參見雅虎股票 API f 參數對照表。

2、通過API獲取歷史數據

請求地址如下:http://ichart.yahoo.com/table.csv?s=<string>&a=<int>&b=<int>&c=<int>&d=<int>&e=<int>&f=<int>&g=d&ignore=.csv

具體參數:

s – 股票名稱

a – 起始時間,月

b – 起始時間,日

c – 起始時間,年

d – 結束時間,月

e – 結束時間,日

f – 結束時間,年

g – 時間周期。

例如: g=w, 表示周期是「周"。d表示「日」(day),w表示「周」(week),m表示「月」(mouth),一定注意月份參數,其值比真實數據少1。如需要9月數據,則寫為08。

3、通過API獲取深滬股票數據

雅虎的API是國際性的,支持查詢國內滬深股市的數據,但代碼稍微變動一下,如浦發銀行的代號是:600000.SS。規則是:上海市場末尾加.SS,深圳市場末尾加.SZ。

10. GoPro:從「最牛」到「曇花一現」只隔了3年

​礪石導言: 一個在核心技術上沒有追求的公司,即便有再好的ID,再貼合市場,再會做營銷,再有資金支持,也不過是曇花一現。即便互聯網時代,硬體的產品競爭力依然是保持競爭優勢的硬指標。

礪石商業評論作者 高冬梅 | 文

GoPro是影像行業的一個傳奇,曾逼得索尼、尼康等日系傳統影像設備廠商紛紛跳水運動相機市場,也曾喚醒國人如大疆、小米和Z CAM等到影像行業分食。

不過,傳奇有時就像夜場之王,歌舞宿醉之後卻被逼面對自己破落戶的真實身份,迷茫而不知未來何往。

由於運動相機市場容量有限,而內容轉型和無人機業務均未達到預期目標,加之大疆、小米、蘋果等的上下夾擊, GoPro不僅業務上沒能突破狹小的細分市場,還在原領域失了分,落得連年虧損,靠多輪裁員來削減開支。

如今GoPro股價長期在5美元上下浮動,與巔峰時期每股接近100美元相比,可謂一瀉千里。公司市值也縮水至高點時的5%,幾無重返巔峰的可能。

1

把好牌打爛

說起GoPro大家並不陌生,早些年電視節目上那些跳傘、蹦極運動的參加者,每人頭上戴著四四方方的小機器,全程跟隨360度無死角記錄,那個小機器也就是運動相機的製造者就是GoPro。這么窄眾的產品卻被GoPro推向極致,風靡全球。

然而最近幾年,GoPro卻麻煩不斷。美東時間10月2日,GoPro CEO尼克·伍德曼(Nicholas Woodman)在電話會議上宣布,將推遲部分新款相機的發貨,並調低了下半年的財務目標。消息一出,GoPro股價盤後一度暴跌逾20%,為4.28美元,最終下跌16.57%,總市值從2014年130億美元的巔峰跌到如今僅為7.906億美元。

在這次「奪命」的電話會議上,GoPro預計下半年收入將在6.8億至7.15億美元之間,增長率從此前預測的9%至12%調低為6%至9%,利潤從此前預測的每股0.37至0.49美元調整為現在的每股0.33到0.39美元之間,毛利率修正為約36.5%,也低於此前的預測。

原因是曾被寄予厚望的運動相機產品Hero 8 Black生產延遲,預計其發貨將從原計劃的第三季度改到第四季度。Hero 8 Black是GoPro繼去年發布Hero 7 Black之後,今年發布的堪稱「最強運動相機」的新品,標價399美元,旨在面向更多的高端消費者。

本來隨著短視頻的興起,在內容轉型和無人機業務都未達標的情況下,全民vlog時代又給GoPro造就了新機會,回轉運動相機市場有望讓它柳暗花明。但是,GoPro卻不僅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連幾乎是最後的翻身機會也沒抓住。

自2018年以來,GoPro就一路陷入陰霾,多次傳出「將被收購」「關閉生產」的消息。實際上,早在2015年公司就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狀況。當年凈利同比大幅下滑71.79%,僅剩0.36億美元,之後的2016年更是遭遇滑鐵盧,收入同比下滑26.82%,凈利同比大幅下滑至虧損達4.19億美元。

單季度來看,Q2收入同比增長3.4%,凈虧損收窄至110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3730萬美元,毛利率為35.8%。面對利好,GoPro同時上調了2019年的收入預期,並且展現了其調整後盈利能力的趨勢,但這些利好卻並沒能安撫市場。

有知名分析師對此並不買單,「在今年秋季GoPro下一個升級周期之前不推薦股票」,並重申中性評級,將其目標股價從6美元下調至5.5美元。而「屋漏偏逢連陰雨」,自今年6月以來,GoPro公司股東就頻繁「淡倉」,就在市場需要信心的時候,8月5日,公司董事Ahmad Taylor Tyrone凈賣出了其持有的4189股。

這些消息持續引發股價下跌,最終導致公司創下了4.31美元收盤價的新低。實際上,過去一段時間的股價表現可以看出,公司的經營也沒能持續安撫好市場情緒。早前股價從1月跌到谷底之時回升到了5月份的最高點7.65美元,漲幅超70%,但隨後卻又應聲下跌,8月2日公布財報時重挫超12%。

這家以一己之力引領了運動照相攝像風潮的公司,陷入內外交困的局面很久之後,如今還是前有瓶頸難以突破,後有追兵來勢洶洶。曾經的運動相機之王GoPro,為何會走到了今天的地步?

2

Be a hero

GoPro的發家之路是一個美國車庫文化被包裝後風靡世界的故事。GoPro創始人、CEO尼克·伍德曼出生在一個典型的美國中產家庭,GoPro是其創辦的第二家初創公司。幸運的是,尼克·伍德曼在創業失敗之後沒有自我放棄,否則,人們一定會開玩笑說,創業精神這東西繼承不來。

因為他的兩位父親都是他們時代的矽谷風雲人物。生父是一位擅長投資並購的經紀人,曾促成百事對墨西哥風味餐飲連鎖品牌塔可鍾的收購,這公司後來與肯德基、必勝客組成了百盛餐飲集團;繼父曾擔任閃迪、Mellanox董事,在上世紀末成功帶領半導體公司MMI走出破產的境地,公司後來與AMD合並成為至今聲名仍然響徹矽谷的半導體巨頭。

與很多矽谷創業者故事的套路不同,成長於矽谷核心區的伍德曼雖然小時候家裡就有電腦,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愛上編程。伍德曼的中學老師評價他,「從小極度自信、不懼權威,成績一般,但酷愛 體育 ,尤其是沖浪這種極限運動」。

為了沖浪,他甚至放棄了父母為他安排的學校,一心只讀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因為那裡靠近海灘,隨時可以沖浪。在這所全美最好的理科院校之一學習視覺藝術的伍德曼對於大學最深的印象是「我們每天早上醒來後就去沖浪,然後去上課,然後又去沖浪」。

對於沖浪這個高風險愛好,伍德曼的父母並沒有給他設置障礙,「如果我沒有追尋對於沖浪的激情……我永遠都不會產生製造一款腕上攝像機的想法」。大學畢業後,不安分的伍德曼選擇了創業。他憑借敏銳的嗅覺創辦了一家在線 游戲 服務公司Funbug,並順利拿到39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無論是創業方向還是融資節奏,伍德曼的那次創業看起來都極為靠譜。

但天有不測風雲,在2000年後的互聯網泡沫中Funbug最終倒閉。這對一直以來極度自信的伍德曼是一次不小的打擊。為了消解郁悶情緒,他前往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進行五個月的沖浪之旅,把這當做自己向年輕時代告別的最後一次冒險。

決定在這次旅行之後就安於中產階級舒適單調生活的伍德曼沒想到,命運和他開了個玩笑,設置了一個峰迴路轉。

在那次沖浪之旅中,伍德曼曾經想做職業沖浪者的念頭又冒了出來,這需要拍攝一些大片。「有沒有一種可以抵禦海水侵蝕並固定在手臂上的高速攝像機,把沖浪過程清晰記錄下來?」「用一條精巧的腕帶可以讓自己把柯達一次性相機固定在手腕上,以便在完美的浪頭打來時進行操作」,這個靈光一現的主意受到了一起沖浪的朋友們的歡迎。

回到加州,伍德曼沒有像父母希望的那樣,去過穩定的中產生活,而是去與矽谷隔著幾座山的莫斯海灘邊,每日把自己鎖在房子里,全力打造自己的第一款原型產品。他迫不及待地想打造一款市面上還沒有的能夠記錄下極限運動愛好者們英雄瞬間的產品。

為了實現自己的想法,不要回去做一個上班族,伍德曼每天工作18小時,他甚至在背上綁了一個一半是佳得樂一半是水的駝峰水杯以減少去廚房喝水的次數。

很快,產品原型完成了。但是還有資金問題需要解決。伍德曼和當時的女朋友、現在的妻子一起,把從印度尼西亞買來的600根每根1.9美元的手工藝品編成珠串,回美國後開著一輛1974年的大眾巴士,從北加到南加沿路兜售,以每根60美元的售價賣掉,以此籌到新公司的第一筆啟動資金10,000美元。

加上之前存下的20,000美元以及母親借給他的35,000美元,公司有了65,000美元啟動資金和第一項固定資產——伍德曼母親租給他的一台縫紉機,他們用它生產出了公司的第一批手繩配件。之後,在父親兩次分別投資10萬美元後,伍德曼他們一邊研究如何將舊潛水衣材料縫在一起,並在塑料原材料上鑽孔(連接系統),一邊在網路和展銷會上尋找能夠獲得授權並進行改造的攝像機。

在當時才剛創立沒多久的阿里巴巴上,伍德曼找到一個供應商,對方在2004年以3美元5美分的價格賣給了他第一台使用35毫米膠卷的量產機。他將自己的塑料外殼寄給深圳代工廠,在收到實體模型後又花費數月進行修改完善,類似於把行車記錄儀的方案進行注入加上電池,更改按鍵的優化等。

之後,他給公司命名為GoPro,「躋身職業(運動員)」的意思,運動相機產品則叫HERO,後來引出了GoPro沿用至今的標語Be a hero。2004年9月,GoPro研製的第一款相機Hero 35毫米相機問世,盡管是膠片相機,它已經可以支持重復使用。

伍德曼在聖迭戈舉辦的一次 體育 用品展銷會上賣掉了自己的第一台產品。其後他以10美元的進貨價把Hero運動相機賣給沖浪和潛水用品商店,它們再以20美元左右的價格賣給沖浪和潛水愛好者。就這樣,伍德曼找到了自己的第一批核心用戶。

一家日本客戶訂購的幾千台產品讓GoPro賺到了第一筆大錢。2005年,GoPro相機實現了35萬美元的銷售額。2007年,GoPro推出可錄制視頻的攝像機,2008年,推出配備廣角鏡頭的攝像機。2010年,Hero HD攝像機問世,可用127°廣角鏡頭拍攝1080P高清視頻,同年GoPro銷售額達6400萬美元。

這里要強調一下,GoPro能夠成功的原因多種多樣,無論是隨性的浪跡天涯、敏銳的商業意識、不管不顧敢想敢做,還是家庭支持甚至勇敢地在中國找方案、代工,這些其成功的關鍵都離不開美國的文化環境。因為如果是在國內,只要不是富二代或官二代,失業後在外游盪半年的人通常會被老婆拋棄、被爹媽罵殘,根本沒有機會去創業。

另外,美國人的跨界意識和全局觀也值得學習,沒設計,找台灣供應商,沒工廠,找深圳外包,然後自己做個包裝、定個展位,把升級版行車記錄儀賣出入門單反的價格。

3

從「小」到「大」

GoPro誕生的初衷是為了在極限運動中把拍攝者拍進畫面中,創造一種獨特的視角和看世界的方式。從把攝像機固定到手腕上開始,GoPro陸續設計了體積嬌小、牢固耐摔、具有防抖特性和很早就採用超廣角、1080P高清晰攝像、著重考慮防水防震防腐蝕並適用於多種場景的產品特色。

公司圍繞極限運動的拍攝場景構建出數字相機和攝像機等一套完整的產品體系,產品可佩戴在沖浪者的腕上、頭上或胸前,也可固定在自行車、滑板、潛水服等的外設上。無論是高速運動還是沖浪潛水,Hero相機都能出色地完成拍攝。

2009年3月,GoPro正式入駐YouTube,用Hero相機拍攝的酷炫視頻作為招牌廣告,使得消費者對GoPro產品趨之若鶩。並用各種極限運動明星出境,在世界著名 體育 運動項目上,用GoPro攝像機替代老式攝像機等方式加大宣傳,營銷手段非常新潮。

市場空白加之運動名人示範效應共同促進了Hero前幾代相機的銷量高速增長。圍繞著極限環境的極限需求,伍德曼把GoPro做到極致,在極限運動攝像這個小眾市場不顧一切地冒險。熱愛讓他不計付出去做出足夠好的東西,也是他能抓住一個之前完全未被發掘的需求並「一針捅破天」的原因。

除了用硬體捕捉影像外,GoPro還為用戶提供管理和編輯內容的軟體工具,讓這些內容能夠很方便地分享到社交網路和視頻內容平台上,被更多人分享。人們看到這些內容,被「Be a hero」的理念所打動,就會購買更多的產品,進而會有更多的內容,循環往復。

2013年,GoPro用戶在YouTube上傳了長度相當於2.8年的視頻。2014年,YouTube上有關於GoPro字樣的短片已經達到平均每天6000份的上傳,總共有10億觀看人數以及超過5000萬小時的觀看時間。這讓GoPro從小眾硬體到變成一股文化風潮:

足夠酷的人才會買這個產品,在足夠酷的場景下進行拍攝,只有拍下足夠好的視頻,用戶才會主動上傳和分享。如此篩選下來的內容,無疑有著攝人心魄的魅力。

所以,當其他公司每天都在琢磨如何把成本降到足夠低、性價比如何更高、產能如何控制、服務體系怎麼搭建時,GoPro卻選擇了一條非典型的道路:如何把發燒友上傳的優質內容通過被分享不斷吸引更多的人進入GoPro的生態。用優質的產品聚攏優質的用戶,優質的用戶產生優質的內容吸引更多人的參與,以此形成強大的文化認同和用戶群落,再通過好的內容作為介質用互聯網的方式滾起一個大大的雪球,這就是GoPro當時的發展套路。

很快,GoPro這個小型可攜帶固定式的防水防震相機就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當時其炙手可熱的程度與數碼攝像機的落寞成為 科技 市場的冰火兩重天。自2009年6月蘋果推出第一款能夠拍攝視頻的iPhone後,越來越多的功能被集合到智能手機上,全球的數碼相機市場開始面臨寒冬,但GoPro卻因為主打極限環境下的高速攝像,互聯網化的內容分享而活得越來越好。

而讓GoPro有潛力向世界級企業跨越的還有通過融資收購建立起來的全球生態。2011年3月30日,GoPro收購了CineForm,並獲得了其444視頻編解碼器的擁有及使用權。該解碼器可以在不犧牲影像質量的情況下,加快高清及三維影像處理。收購過後,此技術被應用於HERO相機之中。

2011年5月,GoPro從五家風投公司那裡接受了8,800萬美元投資。2012年底,台灣商人郭台銘向GoPro投資2億美元換取了8.8%的股份,使其估值達到了22.5億美元。這不僅讓伍德曼成為了億萬富翁,也讓GoPro獲得了鴻海這個全球硬體生態中最強大的供應鏈夥伴。

到了2014年,GoPro的產品技術水平更上高樓,可提供寬170度鏡頭的固定鏡頭高清攝像機,兩個或多個可以配對創建360視頻。這一年,伍德曼聘請了微軟前高層托尼·貝茨做總裁,進行了一場堪稱「史上最成功」之一的技術IPO。

GoPro首次公開募股在納斯達克上市,售出17.8萬股公司股份,每股作價24美元,成功集資4.272億美元,上市當天公司凈值29.5億美元,受到了Google、Facebook們都不曾獲得的追捧。之後GoPro股價一度攀升到近100美元的高位,伍德曼也獲得了與喬布斯相提並論的聲名。

4

業務轉型陷阱

推向市場第一年GoPro就賣出了15萬台HERO運動相機。接下來,紀錄打破的速度一年比一年快。在上市的前一年2013年,GoPro年銷量超過了380萬台。但是危險卻在最隱秘的地方醞釀。可以說伍德曼和他的同事們——許多都是當年一起沖浪的朋友,對於公司如何能夠繼續保持增長毫無概念。

公司在2014年6月上市首日股價大漲,最高市值曾達到130億美元,不過好景不長,在隨後日子裡,GoPro的股票一路暴跌。這是因為,上市前後那段時間,伍德曼篤定地非要把內容做成一塊像樣的生意。

在上市的籌備階段,華爾街的銀行家們曾告訴伍德曼兩件事:首先,硬體創業是個非常危險的行業,GoPro的產品和模式非常容易被競爭對手復制;同時,內容公司在某個時間點上的市值往往比它在當時的真實價值更高。

於是,GoPro把其在Facebook上有超過720萬個贊,在Instagram上的粉絲數超過200萬,Twitter上有近100萬粉絲,在YouTube上的視頻總計4.5億次播放,品牌頻道影響力排行榜第一等等,這些內容自豪地列進2014年的招股說明書里,作為它進軍內容產業潛力的有力證明。

靠著進軍內容的承諾,GoPro市值超過了百億美元,而且還在節節攀升。伍德曼在當時擁有公司大約30%股權,依靠雙股機制擁有絕大多數投票權,身價超過了30億美元。2014年,他的年薪是2.35億美元,在全美所有公司里排名第一。

做內容的前景之大讓這群本就以激情著稱的沖浪男女在創業十年之後,盡管所有人都已經成了億萬富翁,卻還是被激發起了那種很原始的、篤定的事情不計一切代價都要去做的沖動。甚至為了擴大內容方面的戰果,這個以硬體起家的公司,堅稱自己不是做硬體的。

因為GoPro的崛起源於人們的記錄和分享,於是伍德曼覺得自己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更多由GoPro所拍攝的視頻內容能夠進一步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所以他決定開拓內容媒體業務。為此,伍德曼曾不止一次對外表示:「我們是一家內容生產公司,硬體只是輔助。」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GoPro為媒體業務的發展招兵買馬並拿出大額資金來支持這一項目。上市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公司的員工數量就從700人猛增至1600人。

不過,令伍德曼沒想到的是,這翻倍增長的員工數不僅沒能帶來內容媒體業務上的成功擴張,反而成為沉重的負擔。由於更多硬體廠商開始加入運動相機市場,更多廉價的產品嚴重沖擊了GoPro的大本營,而同時其引以為重的內容媒體業務卻遲遲不見進展。

最終,從2015年第四季度開始,GoPro出現IPO以來的首次虧損,股價也一路走低。面對持續的虧損以及難見曙光的內容業務,GoPro依舊捨不得壯士斷腕,反而在拯救虧損的路上越陷越深,2016年1月削減了約佔7%的100名員工,形勢未見好轉。

股價一跌再跌之下,GoPro不得不於2016年12月裁員重組並關閉旗下媒體內容業務部門,此時GoPro的股價已經不足10美元,總裁托尼·貝茨也離職另謀發展。

作為專注小眾運動相機市場的GoPro,面臨困境拓展自身業務並嘗試多元化發展是必須要做的事。所以,在媒體內容業務宣布失敗之後,GoPro轉而向市場推出一個看似很有把握的無人機項目。但或許伍德曼怎麼也想不到的是,無人機竟成了壓死GoPro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實GoPro早在2013年時就開始逐漸涉足無人機市場。最早時GoPro試圖與剛剛嶄露頭角的大疆合作,GoPro的相機加上大疆的無人機怎麼看都是一組黃金搭檔。但這個被外界普遍看好的組合最後並沒能達成合作,原因就是GoPro太貪心。

據悉,GoPro要求拿走合作中2/3的利潤,而且沒有給與大疆太多迴旋餘地,這樣無理的要求使得雙方不歡而散。跟大疆分道揚鑣之後,GoPro還曾試圖尋求與另一家中國無人機企業零度智控合作,最後還是因為利潤問題不了了之。

俗話說:no zuo no die,兩度碰壁的GoPro選擇自己單干。2015年5月,GoPro對外宣布正在研發一款名為Karma的四軸折疊設計的無人機,預計在2016年上半年發布。但由於設計研發上的拖沓,Karma的發布幾度跳票,到了2016年9月才正式發布,而且這次發布成了Karma噩夢的開始。

上市之後,Karma由於電池故障的問題頻頻發生炸機事故,最終上市僅僅16天,GoPro就宣布召回全部Karma無人機。由於這樣失敗的首秀,Karma「光榮」地入選了「2016年十大失敗 科技 產品」。等到Karma重新上市已經是2017年2月了,而此時的便攜無人機市場早已是大疆Mavic的天下。

由於Karma過高的售價及其此前的「精彩」表現,用戶對這款產品甚至是GoPro都失去了信心,最終,在苦苦堅持了一年之後,GoPro再度宣布裁員,並放棄無人機項目,至此,運動相機「上天」的美夢也徹底破碎。

在內容業務和無人機業務相繼失敗後,GoPro轉而想回到運動相機硬體市場。在Hero 6之前,GoPro都是採用的安霸晶元,當時大量中國低端運動相機如sjcam、小蟻相機等,使用安霸或者更便宜的晶元方案,每次都以GoPro 1/3的價格達到其八成或以上的體驗,這讓GoPro感到了非常大的壓力。

打算重回硬體市場之後,GoPro開始使用自研晶元GP1,新品一經推出確實吸引了大量目光,Hero 6確實把運動相機的天花板又抬高了許多,擁有了更好的拍攝質量以及品牌溢價,這讓一些極限運動愛好者重新燃起了「Hero 6是GoPro重新發力」的希望,然而,神轉折再次出現,Hero 7、Hero 8依舊沿用了GP1,用戶的熱情被潑了冷水,有人開玩笑說,這是為了把之前的發熱和死機也繼承下來吧?

GoPro的發達養肥了一批穩定器配件廠商如飛宇、智雲等,官方配件太貴,GoPro用戶便把需求轉移到這些配件廠商。配件廠商們也不負眾望,不斷迭代技術,比官方配件便宜又好用,導致GoPro的官方配件無人問津。

這種對研發的不夠重視讓GoPro比走「貿工技」路線的聯想還不如,在如日中天時GoPro沒有為日後打算,收購這些配件廠或者從技術上打敗他們,配件廠們現在都憑著技術積累過得還不錯,而GoPro近幾年的狀況不免讓人扼腕嘆息。

5

敗落根源

那麼回過頭來,我們看看,為什麼號稱「史上最強」的Hero 8也不能挽救GoPro的頹勢呢?是因為產品不夠好嗎?顯然不是。至今為止,GoPro依然是運動相機市場中的佼佼者。GoPro的敗落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在面對不斷縮小的主業市場時找錯了開辟新業務曲線的方向。

GoPro主打的運動相機市場本就是一個非常小眾的市場,只有那些喜歡運動、旅行並願意分享記錄的專業人士才是GoPro的主要用戶,但如今能拿著GoPro隨時上天入地並拍出精美畫面的人畢竟是少數。普羅大眾的一次沖動,很難形成長久的、可持續的用戶粘性,最終更多普通用戶只好選擇將其束之高閣。

而GoPro早期並沒有在運動相機市場上形成壟斷優勢,隨著智能手機的拍攝成像效果、防抖防潮等使用體驗日趨成熟,越來越多廠家入局,類似的廉價替代品逐漸充斥市場,讓GoPro本就狹窄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尤其是今年大疆推出的Osmo Action,憑借在影視行業多年的技術積累,這款產品的前屏設計和RockSteady增穩技術給市場帶來新的活力,成為Hero相機的強勁對手。

而在產品上,GoPro又不肯下大力氣,Hero 8的基本設計與Hero 7沒有太明顯的不同,參數上的升級並不大,繼續使用GP1晶元。除了大疆這個勁敵之外,不斷進擊的手機廠商們還把手機拍照技術進化到了視頻技術,直接構成對GoPro相機的威脅。

反觀GoPro,因為定價較高、創新力不足、政策搖擺不定等問題,競爭力不斷被削弱,曾經運動相機特有的超廣角優勢也被手機所追趕,而且手機的cmos更大、演算法更好、處理器更好,在畫質上也能超過運動相機,GoPro相機就只剩下了在傳統極限運動方面的優勢。

再從開辟新業務曲線來看,GoPro的問題在於野心超過了能力。「為了讓GoPro保持繼續增長,跳出硬體公司的限制,我們嘗試了很多新的,看上去很靠譜的新業務。但是回顧那段時間,我們在進軍內容業務的思路和工具箱都有著很大的不足,我們過早地承擔了太多的壓力。」伍德曼在接受采訪時說。

因為對投資者的承諾,GoPro的內容業務花錢如流水。一段視頻要花1萬美元,GoPro會把預算增加到10倍,達到全球最高的製作水準。在某個時間點上,超過30款內容項目堆積在新成立的 娛樂 團隊的生產計劃上,種類涵蓋極限運動、少兒 娛樂 、旅行和真人秀,全部使用GoPro的運動相機拍攝,由GoPro團隊完成製作。

2016年3月,GoPro宣布將以總價1.05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兩家移動視頻編輯應用Replay和Splice。上述兩筆交易占據了GoPro現金儲備的大約22%。後來推出了備受好評的Quik,但是現在也很久沒有更新了。接下來,在市場被分割連續下滑後,2017年GoPro又推出了insta360的競品全景相機fusion。

但此時insta360已經推出了多款全景相機並且更新了多代產品,不管在價格、體積還是使用體驗上都不輸GoPro,甚至技術更好。所以GoPro fusion第一代的推出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而insta360 one、nano系列卻獲得市場大賣。

時至今日,當受GoPro影響進入運動相機市場的索尼、尼康、小米等廠家都迅速轉身,不再將極限運動市場作為爆點,各自尋找新市場時,迷茫的GoPro還在用運動攝像機苦苦支撐,如果伍德曼再也找不到一片新藍海,他是放棄掙扎開心地去沖浪還是回去做中產?

6

結語

GoPro的衰落,既有自身的因素,又有市場的瓶頸。當年GoPro可以說是因為抓住運動攝像的市場空白成就一代傳奇,但是隨著智能手機硬體配置的升級、高端數碼相機也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防水,運動相機還能在什麼地方給用戶充分的購買理由?

對於硬體產品來說,要長久走下去,技術和研發才是硬道理。但伍德曼並不是一個有技術背景的人,GoPro也並非是一家技術驅動的公司,加上兩次轉型未能成功的影響,GoPro的大起大落可以給那些輕研發、謀求上市圈錢的智能硬體公司一些啟示:即使在互聯網時代,硬體的產品力依舊是企業生存的硬指標。

閱讀全文

與go股票資料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資金流向圖是當天的嘛 瀏覽:778
國葯集團中國生物相關股票 瀏覽:30
中國民航股票上市價 瀏覽:497
化工廠爆炸影響的股票 瀏覽:78
看懂股票交易軟體上名詞 瀏覽:887
美國反向價值指數etf股票成交額 瀏覽:267
數字資產的股票有哪些 瀏覽:672
恆異電子股票走勢 瀏覽:399
國徽科技股票發行價 瀏覽:618
同花順全部股票指標解讀 瀏覽:545
投資期權和股票哪個好 瀏覽:299
2017年8月重組的股票 瀏覽:442
股票投資九夢財富 瀏覽:160
股票漲停牌是好事嗎 瀏覽:467
零七股票最新消息 瀏覽:630
普通人如何通過股票賺錢 瀏覽:589
航天信息和寶信軟體股票行情 瀏覽:362
2003年星湖科技股票走勢 瀏覽:533
股退市股票 瀏覽:989
除了股拍股票直播APP 瀏覽: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