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揭開「炒鞋教程」里的騙局,炒鞋跟炒股一樣都是騙人的
炒鞋真的能讓我們發家致富嗎?隨著現如今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全新的行業出現在了我們的身邊。不少的年輕人開始從事一些新的行業,他們希望通過這些新的行業,可以讓自己發家致富。但是卻沒想到,有些人已經掉入萬丈深淵,無法自拔。
奉勸現如今的這些年輕人們,千萬不要輕易選擇炒鞋這個行業,年輕人們應該踏踏實實提升自身的本領和素質,多學習一些技能。這樣進入社會的時候,才可以有更多的閃光點和其他人競爭。而不是凈想著一些歪門邪道的辦法來掙錢。希望球鞋文化可以真正得到它的繁榮,而不是通過炒鞋。
2. 像炒股一樣炒鞋都是騙人的嗎
是的,炒鞋亂象屢禁不止,然而,關於炒鞋「一夜暴富」的神話仍然在不停地傳播。一名學生在自媒體平台寫道:在有7.3萬元本金的情況下,其中,部分錢來自於借貸,通過將這些錢多次流轉,1個月的炒鞋銷售額達到了23萬元,如果利潤按照10%計算,月收入也超過了2萬元。
事實上,不論是鞋圈「大佬」,還是新手,炒鞋「翻車」的現象並不鮮見。此前,成都球鞋圈綽號「劉餅干」的鞋商因為炒鞋欠款1000萬元,他曾勸誡大家:「千萬不要像我一樣拿自己的青春去賭博。」
「炒鞋和炒股一模一樣。」90後男孩許凱(化名)進入炒鞋圈3年了,在他看來,一雙新鞋發售就像是設立一隻新股,大量買入新鞋的人是莊家,零星購買的是散戶。散戶通過低買高賣的方式賺差價,而莊家則是大量買入一款限量鞋,再通過自買自賣的方式,造成市場供不應求的「假象」,再將少部分鞋放到市場中流通,從而操縱鞋價,這就像股票領域莊家「控盤」。
(2)毒app買鞋就和股票一樣擴展閱讀:
對炒鞋行為的監管難度仍然較大,監管也在發力
2019年10月,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發布了《警惕「炒鞋」熱潮 防範金融風險》的金融簡報,針對國內出現的「炒鞋熱」現象,指出這背後可能存在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融詐騙、非法傳銷等涉眾型經濟金融違法問題,各義務機構應高度關注,採取有效措施切實防範此類風險。
球鞋交易平台也需承擔起一定責任,加強監測和管理。4月6日,得物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對個別賣家標價波動較大的球鞋進行了下架處理,同時對涉嫌惡意影響商品標價波動的賣家採取封禁措施。並且,將會增加對賣家異常標價的監測。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說,近年來,由「炒鞋」所引起的民事糾紛、刑事犯罪並不鮮見。消費者需提升風險意識,對於「炒鞋」行為,要保持理性,不要被所謂的暴利所迷惑,不要盲目投機,以免遭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