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隻股票將要發行可轉債,需要持股多少天才能參與配售
股權登記日當天買入,第二天賣出就有配售名額。可轉債一般指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債券是債券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債券。如果債券持有人不想轉換,則可以繼續持有債券,直到償還期滿時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場出售變現。如果持有人看好發債公司股票增值潛力,在寬限期之後可以行使轉換權,按照預定轉換價格將債券轉換成為股票,發債公司不得拒絕。該債券利率一般低於普通公司的債券利率,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可以降低籌資成本。可轉換債券持有人還享有在一定條件下將債券回售給發行人的權利,發行人在一定條件下擁有強制贖回債券的權利。
拓展資料:
可轉債買賣技巧
可轉債主要是上市公司用來融資的一個產品,從產品的本質上來說是債權,同時還帶有一定的期權性質。可轉債投資者通過投資可以獲得債權的收益,還可以選擇將債權轉為股權。
第一、如果可轉債對應的股票沖擊漲停未遂,建議馬上賣出可轉債
可轉債的價格與對應股票的價格有一定的關聯,如果股票的價格在當天開始沖擊漲停,那麼可轉債的價格也有可能會有所上漲。當股票在沖擊漲停的時候沒有成功,那麼建議投資者馬上賣出手頭的可轉債。
第二、如果可轉債對應的股票沖到漲停,但相應板塊不是主流題材建議擇機賣出
如果投資者手頭持有的可轉債對應的股票在交易日成功沖擊漲停,但是可轉債對應的板塊並不是市場上的主流題材,那麼股票沖擊漲停並不代表有較多的投資者會投資該股票,那麼建議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擇機賣出手頭的可轉債。
第三、如果可轉債對應的股票沖到漲停,相應板塊是主流題材建議持有
如果投資者手頭持有的可轉債對應的股票在交易日成功沖擊漲停,同時可轉債對應的板塊是市場上的主流板塊,說明投資者對於該板塊比較看好,有很多的投資者參與到了該板塊的投資中。如果投資者持有此類可轉債,那麼建議投資者繼續持有該可轉債。
② 我的可轉債怎麼中了20股,請問是什麼情況
我的可轉債怎麼中了20股,請問是什麼情況?
可轉債中了20股,證明這只可轉債的中簽率是非常高的,申請和轉債的人相對不多,可轉債價值一般。另外,那不是20股,而叫20張,每張100元,你應該繳款2000元。上海(滬市)發行的,最少是10張,也就是說中一簽是10張。深圳(深市)發行的,最少是1張,每張1000元。還是有點區別的。
打新股和打新債有什麼區別?
1、上市時間不同:新股中簽後一般14天左右上市交易,新債中簽後一般20天左右上市交易。
2、要求不同:打新股有市值要求(滬市和深市都需要1萬的股票市值);打新債沒有市值要求,0資金都可參與。
3、交易規則不同:新股T+1交易,滬深兩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創業板科創板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新債T+0交易,沒有漲跌幅限制。
打新股是什麼意思?
打新股是指用資金參與新股申購,如果中簽的話,就買到了即將上市的股票。申購新股必須在發行日之前辦好上海證交所或深圳證交所證券帳戶。2015年起,網下的機構與個人都可以在證交所申購,網上的申購,你本人就可以申購。
打新債是什麼意思?
打新債的意思就是申購新發行的債券基金產品。一般在債券型基金產品剛發行的時候,發行的價格都比較低,這時候投資者申購新發行的債券叫做打新債,申購時會通過抽簽的方式選擇出可以購買債券的投資者,抽中叫做中簽,中簽的投資者以債券的發行價購入債券,所需的費用很少,之後再將債券賣出去可以獲得比較高的收益,而新債上市後一般都不會跌破面值,幾乎不會出現虧損,因此打新債的投資者一般都很多。
打新債和打新股哪個收益高?
正常情況打新股收益高,但同時中簽難度也大,有的1000股新股收益超過2、3萬,甚至10萬。打新債的收益能達到幾百元就不錯了。但遇到市場不景氣時,新股可能破發,風險比打新債更大。轉債一般中簽只有10-30張也就是1000-3000元初始交費資金,盈利基本是幾百元,新股中的話最低500股,盈利基本幾千起步到幾萬,偶爾也有幾十萬的。
③ 打新債如何提高中簽率
打新債提高中簽率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多賬戶申購:
- 多注冊賬戶:可以多注冊幾個股票賬戶,多一個賬戶就多一個中簽機會。
- 使用親友賬戶:也可以借用親朋好友的賬戶申購可轉債,以增加中簽概率。
- 連續申購:在使用多個賬戶時,要連續申購,申購時間不要間隔開,確保每個賬戶都能參與每次的申購。
頂格申購:
- 提高申購數量:可轉債10張為1手,即1簽,10000張為1000手,即1000簽。頂格申購意味著申購數量達到上限,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中簽率。
選擇合適的申購時間:
- 大數據統計:根據大數據統計,在申購時間的選擇上,10:30左右的中簽率相對較高。因此,可以盡量在這個時間段進行申購。
提前認購公司配債:
- 優先權:當公司有配債的時候,提前認購可以優先獲得可轉債的權利。
- 高中簽率:通過提前認購,中簽率通常可以達到100%,是提高中簽率的最直接方法。
通過以上方法,投資者可以在打新債時有效提高中簽率,增加投資收益的機會。
④ 可轉債到期後怎麼處理
可轉債到期後有兩種操作方式:一是強制贖回,二是申請轉股。 一般情況下,強制贖回的情況很少,更多的人選擇在到期後轉換股票。可轉換債券具有雙重屬性,包括債券的屬性和轉換為股票的權利。 中獎後,可轉債一般在20個交易日左右上市交易,上市交易6個月後即可轉換為股票
拓展資料
一、債券持有人在將債券轉換為股票時,有兩種核算方法可供選擇:賬面價值法和市場價值法。採用賬面價值法,將轉股債券的賬面價值視為所換股的價值,不確認轉股損益。同意這種做法的認為公司不能因發行證券而產生損益,即使有,也應作為(或沖減)資本公積或留存損益。此外,發行可轉換債券的目的是將債券轉換為股票。發行股票和可轉換債券是一個完整的交易,而不是兩個獨立的交易。轉換時不確認損益。
二、市場價格法下,被轉換股票的價值基礎以其市場價格或被轉換債券的市場價格中較可靠的一個為基礎,確認轉換損益。之所以採用市場價格法,是因為債券轉股票是公司的一項重要股票活動,市場價格相當可靠。根據相關性和可靠性兩個信息質量要求,分別確認轉換損益。此外,採用市場價格法確認股東權益也符合歷史成本原則。
三、其他類型的可轉換證券包括:可交換債券(可轉換為發行公司以外的公司的股份)、可轉換優先股(可轉換為普通股的優先股)和強制可轉換證券(一種短期證券,通常收益率較高,根據到期日股價強制轉換為公司股份)。
四、從發行人的角度來看,可轉債融資的主要優勢是可以降低利息成本,但如果轉債,公司股東的股權就會被稀釋。從定價上看,可轉換債券由債券和權證組成。對於可轉換債券的定價,我們需要假設: 1、相應股票的價格波動程度,從而為權證定價;2、固定收益部分的債券利差,由公司的信用度和債券的優先償付水平(公司無法清償所有債務時的各種債務的還款順序)決定。如果已知可轉換債券的市場價值,則可以通過假設的債券息差計算股票價格的隱含波動率,反之亦然。這種波動率/信用的劃分是可轉換債券的標準定價方法。有趣的是,除了上述可交換債券之外,不可能將股票價格的波動與信用完全分開。高波動性(對投資者有利)通常伴隨著信用惡化(不利)。好的可轉換債券投資者是那些能夠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