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些非正規的股票配資平台騙局有哪些
非正規的股票配資平台騙局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低息誘惑,隱藏高額費用。 一些非正規平台在宣傳時,常常以極低的利息吸引投資者,如聲稱利息低至1分、6厘等。然而,在實際交易中,這些平台會以遞延費、交易綜合費、極高的交易手續費、賬戶費用等名義收取額外費用,使得投資者最終承擔的費用遠高於正規平台。這種手法讓投資者在初期難以察覺,一旦入金交易,便難以脫身。
虛擬盤交易,資金安全無保障。 虛擬盤配資平台是另一種常見的騙局。這類平台上的所有交易都是虛擬的,沒有接入真實的證券市場。投資者在這些平台上看到的交易數據、資金變動等都是平台偽造的。因此,投資者的資金並沒有真正進入股市,而是被平台挪用或捲走。當投資者試圖出金時,平台會找各種理由拒絕,甚至直接關閉網站,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
薦股承諾收益,誘導高風險投資。 一些非正規平台還會通過薦股承諾收益的方式吸引投資者。他們聲稱有專業的分析團隊,能夠准確預測股票走勢,保證投資者穩賺不賠。然而,股市投資本身就存在風險,沒有任何人或機構能夠准確預測市場走勢。這些平台所謂的薦股承諾,往往只是為了誘導投資者進行高風險投資,從而賺取更多的手續費或分成。一旦市場行情不利,投資者將面臨巨大的虧損風險。
利用信息不對稱,欺騙投資者。 非正規平台還常常利用投資者對股市信息的不了解進行欺騙。例如,他們可能會提供虛假的股市行情、交易數據等信息,誤導投資者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此外,一些平台還會在投資者入金後,通過操縱交易系統、修改交易數據等手段,使投資者在不知不覺中遭受損失。這些行為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破壞了股市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因此,投資者在選擇股票配資平台時,一定要保持警惕,仔細甄別平台的真偽。盡量選擇正規、有資質的平台進行合作,確保自己的資金安全和投資收益。同時,也要加強對股市知識的學習和了解,提高自己的投資水平和風險意識。
2. 股票配資的騙局有哪些
股票配資是利用借來的資金進行股票投資的模式,但行業復雜,違規違法現象頻出。投資者需警惕以下幾種騙局:
首先,虛擬盤騙局,這是胚子平台的典型騙局。投資者在平台上進行的交易實際上是虛擬的,並非真實的市場交易。這種模式會誤導投資者,讓他們誤以為在進行實際交易。
其次,拉人傭金騙局,一些平台承諾投資者拉新用戶來參與配資,然後給投資者分成。但其實提供的「傭金」只是後台的虛擬數字,並非真正的收益。
投資者還需注意以下細節,以避免上當受騙:
1. 防止亂收費陷阱。有些平台可能會用低利息吸引投資者,但實際上收費方式不明,成本計算不合理。實盤平台的資金成本在1分多,而一些平台的利息可能高達6厘,這顯然不符合正常市場邏輯。
2. 警惕非實盤交易風險。非實盤交易意味著交易沒有對接券商或交易所,這種平台存在較大風險,投資者的資金隨時可能被捲款跑路或以其他名義非法佔有。
3. 避免高杠桿誘惑。假平台常提供8倍、10倍甚至12倍的高杠桿,讓投資者更快虧本。而實盤平台的杠桿通常在2-6倍之間。
最後,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內部消息。特別是那些提供股息、資金等好處的電話和簡訊,保持高度警惕,尋找正規平台,以規避騙局。
3. 場外配資兇猛 | 涉案600多億,700餘人被抓,高杠桿炒的竟是「假股」
一旦參與場外配資違法活動,股民自身利益將無法保障,還可能遭受較大財產損失。這是證監會近日發布《嚴厲打擊場外配資違法活動 合力凈化資本市場生態——證監會、公安部聯合發布2020年場外配資違法犯罪典型案例》中的提示。
上一次證監會集中曝光258家非法從事場外配資平台名單,是在2020年7月。
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未經依法核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經營配資業務。證監會稱,場外配資經營活動屬於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嚴重擾亂資本市場正常秩序,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
證監部門配合公安機關,2020年查處了19起場外配資犯罪重大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700餘人。其中,重慶「撮合網」股票配資案涉案金額550億元,加上其它平台,涉案金額約643億元;有的非法平台提供高達10倍的融資杠桿(編者註:正規券商融資業務提供不超過2倍杠桿)。
非法平台,虛假股票交易
證監會公布的典型案例中,有的非法平台對接資金提供方(俗稱「金主」,以下同)和配資炒股客戶,涉案交易額大;有的非法平台提供配資服務,竟然對接炒期貨客戶;還有的非法平台沒接入證券交易所,涉嫌詐騙。每類案例都觸目驚心。
「撮合網」是對接「金主」和配資炒股客戶的典型非法平台,涉及交易金額最大。
「撮合網」是一家重慶公司設立的平台。此公司沒有取得相關證券業務經營資質,卻用「撮合網」對接資金提供方(俗稱「金主」,以下同)獲取配資資金和證券賬戶,並使用配資分倉系統軟體,為配資客戶開立交易子賬戶,提供高杠桿配資資金進行配資炒股。
除了「撮合網」,這類非法平台還有廣東「時盛網」「益升網」「同升網」「貝贏網」「元全網」「金牛網」;深圳聚牛匯友、深圳同盛金信息設立的平台。
由於各平台運作時間不同,涉案金額及波及客戶數量也有差距。
重慶「撮合網」涉案交易金額最高,達550億元,配資客戶4萬余名,遍及全國16個省市。
深圳聚牛匯友平台涉案交易金額達70億元,涉及配資客戶4500餘人。2020年6月,深圳市公安機關在深圳、上海兩地開展收網行動,搗毀此平台的犯罪窩點,控制涉案人員,刑拘犯罪嫌疑人17人。此案是迄今為止廣東打擊規模最大的實盤場外配資非法經營案。
不同的非法配資平台,提供的融資杠桿各不相同。廣東「時盛網」等一批配資平台的提供杠桿比例是5至10倍,「撮合網」是8倍。
還有非法配資平台「伸手」到期貨市場。
操作期貨,對操作者的期貨基礎知識和資金余額都有「門檻」要求,場外配資平台卻讓不具備期貨交易資質和資金的人涉足期貨交易。
在證監會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南昌氧氣 科技 公司沒有相關期貨業務經營資質,通過公司網站、朋友介紹等方式招攬配資客戶,並借用他人期貨賬戶作為主賬戶,利用「知富通」配資分倉系統軟體拆分為多個虛擬子賬戶,提供給客戶進行期貨配資。使客戶在不具備期貨交易資質和付出很少資金的情況下開展期貨交易,並從中收取遠高於期貨交易所的手續費牟利。
以上涉案公司沒有取得經營資質,涉嫌犯非法經營罪,更有些公司的平台沒有接入證券交易所,客戶從事的是虛擬交易,涉嫌犯詐騙罪。
例如,2019年至2020年,吳某等人合作開發了配資分倉系統軟體,並設立了「馬上漲」等虛擬盤配資平台,招攬配資平台運營商及代理商,通過微信炒股群發布高額度、高杠桿配資信息招攬客戶,吸引客戶在平台上配資炒股。實際上,客戶買賣股票的委託單並未真正進入證券市場交易,僅是在配資平台記賬,配資平台按照股市行情計算客戶交易盈虧,欺騙客戶認為自己在進行真實的證券交易。該案涉案金額3000餘萬元,受害人2000餘人。
還有,西安憶美星辰網路等5家公司推廣「開門紅」配資平台,費用高企,「陷阱」多多。他們誘導客戶以10倍杠桿建倉交易,並收取3‰的建倉費;當交易的股票下跌5%時,業務員誘騙客戶追加投資;下跌7%時,平台會強制平倉;當客戶購買的股票上漲賣出時,平台將抽取10%投資盈利作為分成。截至案發,在這個平台共注冊623人,涉案金額3900餘萬元。
自覺遠離場外配資,場外配資合同是無效合同
上述10個典型案例,只是場外非法配資平台「冰山一角」。
2020年7月8日晚,證監會官網集中曝光了一批非法從事場外配資平台名單,將258家非法從事場外配資的平台及其運營機構予以曝光。
證監會提醒,不法機構或個人創建場外配資網站、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平台,宣稱提供最高10餘倍的炒股資金,以「您炒股、我出錢」「杠桿炒股、盈利高」「實盤交易、門檻低」「資金安全、提現快」等為噱頭,誘導投資者參與場外配資活動。請廣大投資者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自覺遠離場外配資活動,以免遭受財產損失。
證監會還提示,早在201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在強調場外配資違法性的基礎上,明確了場外配資合同屬於無效合同,場外配資參與者將自行承擔相關風險和責任。
在裁判文書網上,2020年案涉「場外配資」的審判高達551件,比前兩年總和還多兩成。截至今年5月6日,2021年案涉「場外配資」審判已達80件。
裁判文書網及證監會公布的案涉「場外配資」案件,同樣觸目驚心。
有的非法團伙構建包括薦股網站、股評機構、場外配資平台的非法「生態鏈」,在蠱惑投資者買入的同時伺機賣出,跨境操縱市場。
更有「金主」與用資人合作,產生巨額虧損後金主起訴用資人,想以借款合同糾紛為名,要求後者賠償。歷經一審、二審,官司甚至打到了最高法院,得到的回復是「不能將場外配資合同視為民間借貸來處理」,證券配資有著特許經營屬性,除依法取得融資融券資格的證券公司與客戶開展的融資融券業務外,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與用資人的場外配資合同,應當根據相關法律,認定為無效。
責編 | 姚坤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