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資料庫的邏輯設計
資料庫設計過程包括:
現實世界→需求分析→概念設計→邏輯設計→物理設計
概念設計--利用數據模型進行概念資料庫的模式設計。它不依賴任何DBMS(資料庫管理系統)常用的數據模型為ERM(實體聯系模型),用到的術語有:實體、屬性、聯系、鍵。
邏輯設計--把概念設計得到的概念資料庫模式變為邏輯數據模式,它依賴於DBMS。用到的術語有:函數依賴、範式、關系分解。
Ⅱ 利用ACCESS模擬股票買入賣出軟體的資料庫如何設計
這個需要網頁最好是用SQL,,ACCESS資料庫不靈活。。。
Ⅲ 什麼是資料庫的概念設計、邏輯設計、物理設計,以及三者的關系
1、概念設計:
對用戶要求描述的現實世界(可能是一個工廠、一個商場或者一個學校等),通過對其中住處的分類、聚集和概括,建立抽象的概念數據模型。這個概念模型應反映現實世界各部門的信息結構、信息流動情況、信息間的互相制約關系以及各部門對信息儲存、查詢和加工的要求等。
所建立的模型應避開資料庫在計算機上的具體實現細節,用一種抽象的形式表示出來。以擴充的實體—(E-R模型)聯系模型方法為例,第一步先明確現實世界各部門所含的各種實體及其屬性、實體間的聯系以及對信息的制約條件等,從而給出各部門內所用信息的局部描述。第二步再將前面得到的多個用戶的局部視圖集成為一個全局視圖,即用戶要描述的現實世界的概念數據模型。
2、邏輯設計:
主要工作是將現實世界的概念數據模型設計成資料庫的一種邏輯模式,即適應於某種特定資料庫管理系統所支持的邏輯數據模式。與此同時,可能還需為各種數據處理應用領域產生相應的邏輯子模式。這一步設計的結果就是所謂「邏輯資料庫」。
3、物理設計:
根據特定資料庫管理系統所提供的多種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等依賴於具體計算機結構的各項物理設計措施,對具體的應用任務選定最合適的物理存儲結構(包括文件類型、索引結構和數據的存放次序與位邏輯等)、存取方法和存取路徑等。這一步設計的結果就是所謂「物理資料庫」。
4、三者關系:
由上到下,先要概念設計,接著邏輯設計,再是物理設計,一級一級設計。三者一環扣住一環,缺一不可,概念設計是前提,邏輯設計是紐扣,將概念設計和物理設計緊密聯系起來,物理設計的結果就是傳說中的「物理資料庫」也就是最後的結果。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3)股票的資料庫邏輯設計擴展閱讀
資料庫設計的基本步驟:
1、需求分析階段:准確了解與分析用戶需求(包括數據與處理),是整個設計過程的基礎,是最困難、最耗費時間的一步。
2、概念結構設計階段:是整個資料庫設計的關鍵,通過對用戶的需求進行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一個獨立於具體DBMS的概念模型。從實際到理論。
3、邏輯結構設計階段:將概念結構轉換為某個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對其進行優化。優化理論。
4、資料庫物理設計階段:為邏輯數據模型選取一個最適合應用環境的物理結構(包括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選擇理論落腳點。
5、資料庫實施階段:運用DBMS提供的數據語言、工具及宿主語言,根據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結果,建立資料庫,編制與調試應用程序,組織數據入庫,並進行試運行。理論應用於實踐。
6、資料庫運行和維護階段:資料庫應用系統經過試運行後即可投入正式運行。在資料庫系統運行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對其進行評價、調整與修改。理論指導實踐,反過來實踐修正理論。
主要特點:
1、 實現數據共享:資料庫伺服器數據共享包含所有用戶可同時存取資料庫中的數據,也包括用戶可以用各種方式通過介面使用資料庫,並提供數據共享。
2、 減少數據的冗餘度:同文件系統相比,由於資料庫實現了數據共享,從而避免了用戶各自建立應用文件。減少了大量重復數據,減少了數據冗餘,維護了數據的一致性。
3、數據的獨立性:數據的獨立性包括邏輯獨立性(資料庫中資料庫的 邏輯結構和 應用程序相互獨立)和物理獨立性(數據物理結構的變化不影響數據的邏輯結構)。
4、數據實現集中控制:文件管理方式中,數據處於一種分散的狀態,不同的用戶或同一用戶在不同處理中其文件之間毫無關系。利用資料庫可對數據進行集中控制和管理,並通過 數據模型表示各種數據的組織以及數據間的聯系。
5、數據一致性和可維護性,以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包括: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數據丟失、錯誤更新和越權使用;完整性控制:保證數據的正確性、有效性和相容性;並發控制:使在同一時間 周期內,允許對數據實現多路存取,又能防止用戶之間的不正常交互作用。
6、故障恢復:由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時發現故障和修復故障,從而防止數據被破壞。資料庫系統能盡快恢復資料庫系統運行時出現的故障,可能是物理上或是邏輯上的錯誤。比如對系統的誤操作造成的數據錯誤等。
Ⅳ 什麼是資料庫的概念設計,邏輯設計,物理設計,以及
資料庫設計過程包括:
現實世界→需求分析→概念設計→邏輯設計→物理設計
概念設計——利用數據模型進行概念資料庫的模式設計。它不依賴任何DBMS(資料庫管理系統)常用的數據模型為ERM(實體聯系模型),用到的術語有:實體、屬性、聯系、鍵。
邏輯設計——把概念設計得到的概念資料庫模式變為邏輯數據模式,它依賴於DBMS。用到的術語有:函數依賴、範式、關系分解。
物理結構設計——指的是根據資料庫的邏輯結構來選定RDBMS(如Oracle、Sybase等),並設計和實施資料庫的存儲結構、存取方式等。
確定資料庫的物理結構包含下面四方面的內容:
1、確定數據的存儲結構;
2、設計數據的存取路徑;
3、確定數據的存放位置;
4、確定系統配置。
資料庫物理設計過程中需要對時間效率、空間效率、維護代價和各種用戶要求進行權衡,選擇一個優化方案作為資料庫物理結構。在資料庫物理設計中,最有效的方式是集中地存儲和檢索對象。
Ⅳ 請簡要說明資料庫邏輯設計所包含的工作
設計資料庫的邏輯結構,與具體的DBMS無關,主要反映業務邏輯。資料庫邏輯設計是整個設計的前半段,包括所需的實體和關系,實體規范化等工作。
資料庫邏輯設計決定了資料庫及其應用的整體性能,調優位置。如果資料庫邏輯設計不好,則所有調優方法對於提高資料庫性能的效果都是有限的。為了使資料庫設計的方法走向完備,資料庫的規范化理論必須遵守。規范化理論為資料庫邏輯設計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工具,在減少了數據冗餘的同時節約了存儲空間,同時加快了增、刪、改的速度。
另外,在規范的資料庫邏輯設計時,還應考慮適當地破壞規范規則,即反規范化設計,來降低索引、表的數目,降低連接操作的數目,從而加快查詢速度。常用的反規范技術有增加冗餘列、增加派生列、重新組表等。
總之,在進行資料庫邏輯設計時,
一定要結合應用環境和現實世界的具體情況合理地選擇資料庫模式。
Ⅵ 資料庫邏輯結構設計包含哪些內容
邏輯結構設計是將概念結構設計階段完成的概念模型,轉換成能被選定的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支持的數據模型。這里主要將E-R模型轉換為關系模型。需要具體說明把原始數據進行分解、合並後重新組織起來的資料庫全局邏輯結構,包括所確定的關鍵字和屬性、重新確定的記錄結構和文件結構、所建立的各個文件之間的相互關系,形成本資料庫的資料庫管理員視圖。
邏輯結構設計一般分為三步進行:
1. 從E-R圖向關系模式轉化 資料庫的邏輯設計主要是將概念模型轉換成一般的關系模式,也就是將E-R圖中的實體、實體的屬性和實體之間的聯系轉化為關系模式。在轉化過程中會遇到如下問題:
(1)命名問題。命名問題可以採用原名,也可以另行命名,避免重名。
(2)非原子屬性問題。非原子屬性問題可將其進行縱向和橫行展開。
(3)聯系轉換問題。聯系可用關系表示。
2. 數據模型的優化 資料庫邏輯設計的結果不是唯一的。為了進一步提高資料庫應用系統的性能,還應該適當修改數據模型的結構,提高查詢的速度。
3. 關系視圖設計 關系視圖的設計又稱為外模式的設計,也叫用戶模式設計,是用戶可直接訪問的數據模式。同一系統中,不同用戶可有不同的關系視圖。關系視圖來自邏輯模式,但在結構和形式上可能不同於邏輯模式,所以它不是邏輯模式的簡單子集。
關系視圖主要有三個作用:
(1)通過外模式對邏輯模式的屏蔽,為應用程序提供了一定的邏輯獨立性。
(2)更好地適應不同用戶對數據的不同需求。
(3)為不同用戶劃定了訪問數據的不同范圍,有利於數據的保密。
Ⅶ 股票交易管理系統 資料庫的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更何況你是一個人操作,而我們是一個集體來分析、操作,
各有各的分工。而你呢?盤中你有時間分析股票那麼你有時間去盯盤嗎?
你有時間盯盤,那麼你有時間去找消息嗎?你有時間找消息那麼你有時間去研究公司、
行業、熱點、資金、主力、市場、盤面、個股、等等……你要記住一心不能二用,
如果一心二用你認為你能做好嗎?答案是否定的,不能。而我們有專業去分析消息、
搜索消息,以及專業研究熱點、研究資金、研究市場,和專業去上市公司調研的老師。
你自己是肯定不能辦到這些的。只有做到這些你才可以在股市裡成為王者。但是,
現在離這些還差多少?10%、30%、50%呢?應該還有很多吧。那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加入我們呢,
肯能我們離這些還有一定的欠缺,但是我們分工明確,最起碼比你賺的要多。
Ⅷ 股票軟體怎麼開發股票軟體開發需要注意哪些
股票軟體開發開發過程包括以下五個階段:
一、股票軟體開發定製分析
然後把它用軟體工程開發語言(形式功能規約,軟體需求分析就是回答做什麼的問題。一個對用戶的需求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正確理解。即需求規格說明書)表達進去的過程。本階段的基本任務是和用戶一起確定要解決的問題,建立軟體的邏輯模型,編寫需求規格說明書文檔並最終得到用戶的認可。需求分析的主要方法有結構化分析方法、數據流程圖和數據字典等方法。本階段的工作是根據需求說明書的要求,設計建立相應的軟體系統的體系結構,並將整個系統分解成若干個子系統或模塊,定義子系統或模塊間的介面關系,對各子系統進行具體設計定義,編寫軟體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說明書,資料庫或數據結構設計說明書,組裝測試計劃。
二、股票軟體開發設計
也可以是可組合、可分解和可更換的功能單元。模塊,股票軟體設計可以分為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兩個階段。實際上軟體設計的主要任務就是將軟體分解成模塊是指能實現某個功能的數據和程序說明、可執行程序的順序單元。可以是一個函數、過程、子程序、一段帶有順序說明的獨立的順序和數據。然後進行模塊設計。概要設計就是結構設計,其主要目標就是給出軟體的模塊結構,用軟體結構圖表示。詳細設計的首要任務就是設計模塊的順序流程、演算法和數據結構,主要任務就是設計資料庫,常用方法還是結構化順序設計方法。
三、股票軟體開發定製編碼
即寫成以某一順序設計語言表示的"源程序清單"充沛了解軟體開發語言、工具的特性和編程風格,軟體編碼是指把軟體設計轉換成計算機可以接受的順序。有助於開發工具的選擇以及保證軟體產品的開發質量。
四、股票軟體開發測試
關鍵在於理解測試方法。不同的測試方法有不同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兩種常用的測試方法是白盒法測試對象是源程序,股票軟體測試的目的以較小的代價發現盡可能多的錯誤。要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在於設計一套出色的測試用例(測試數據和預期的輸出結果組成了測試用例)如何才幹設計出一套出色的測試用例。依據的順序內部的邏輯結構來發現軟體的編程錯誤、結構錯誤和數據錯誤。結構錯誤包括邏輯、數據流、初始化等錯誤。用例設計的關鍵是以較少的用例覆蓋盡可能多的內部順序邏輯結果。白盒法和黑盒法依據的軟體的功能或軟體行為描述,發現軟體的介面、功能和結構錯誤。其中介面錯誤包括內部/外部介面、資源管理、集成化以及系統錯誤。
五、股票軟體開發與維護
對軟體產品所進行的一些軟體工程的活動。即根據軟體運行的情況,維護是指在已完成對軟體的研製(分析、設計、編碼和測試)工作並交付使用以後。對軟體進行適當修改,以適應新的要求,以及糾正運行中發現的錯誤。編寫軟體問題演講、軟體修改演講。
Ⅸ 資料庫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包含哪些內容
資料庫邏輯設計是整個設計的前半段,包括所需的實體和關系,實體規范化等工作。設計的後半段則是資料庫物理設計,包括選擇資料庫產品,確定資料庫實體屬性(欄位)、數據類型、長度、精度確定、dbms頁面大小等。
Ⅹ 什麼是資料庫的邏輯結構設計試述其設計步驟
資料庫設計的過程(六個階段)
1.需求分析階段
准確了解與分析用戶需求(包括數據與處理)
是整個設計過程的基礎,是最困難、最耗費時間的一步
2.概念結構設計階段
是整個資料庫設計的關鍵
通過對用戶需求進行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一個獨立於具體DBMS的概念模型
3.邏輯結構設計階段
將概念結構轉換為某個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
對其進行優化
4.資料庫物理設計階段
為邏輯數據模型選取一個最適合應用環境的物理結構(包括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
5.資料庫實施階段
運用DBMS提供的數據語言、工具及宿主語言,根據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結果
建立資料庫,編制與調試應用程序,組織數據入庫,並進行試運行
6.資料庫運行和維護階段
資料庫應用系統經過試運行後即可投入正式運行。
在資料庫系統運行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對其進行評價、調整與修改
設計特點:
在設計過程中把資料庫的設計和對資料庫中數據處理的設計緊密結合起來將這兩個方面的需求分析、抽象、設計、實現在各個階段同時進行,相互參照,相互補充,以完善兩方面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