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預期的股票都是漲還是跌
近期股市出現超預期下跌其一,下跌速度超預期。元旦之後僅僅一個月時間,指數就下跌近10%,在最近兩年裡是少見的。2019年1月,上證綜合指數從2440點起步,股市以慢牛節奏運行了整整三年,期間最大的一次調整發生在2019年中,上漲指數從當年4月8日的3288點跌到8月5日的2821點,下跌15%,但調整時間持續了近4個月。
2020年春節期間,新冠疫情突發,之後股市一度遭到嚴重沖擊,但指數只是下跌了8%,持續的時間僅一天。
其二,股市下跌與基本面相背離。更准確地說,股市是在利好頻出的背景下出現了大幅度下跌的。2021年12月初召開的全國經濟工作會議公報認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三重壓力,要求「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從這個會議基調看,2022年的經濟工作重點是穩增長,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大方向是放鬆的。根據以往的經驗,每當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處於寬松狀態,股市運行趨勢都是上漲的。但此次信息公布之後,上證綜指只上漲了2%,便出現調整。
其三,機構投資者損失超預期。從統計數據看,截至2022年2月10日,104家披露業績的百億私募今年的凈值回撤為7.57%,只有11%的基金獲得正收益。截至1月底,有1259隻股票型私募基金凈值跌破0.8元,有500多隻基金凈值跌至0.7元以下,大多數股票型基金都設置了止損線,凈值跌至0.8元或以下意味著基金要被動清盤。
機構投資者虧損超預期的事實反過來可以佐證市場下跌的超預期。
原因分析
我認為近期股市的下跌至少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美聯儲貨幣政策出現趨勢性變化。自2020年初至2021年10月份,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一直在強調就業及經濟增長,一直處在擴表狀態,但2021年底開始,美聯儲開始把關注的焦點放在物價上,美國12月份的CPI高達7%,剛剛公布的美國2022年1月份居民消費物價指數達到了7.5%,創40年高位。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轉向是超市場預期的,因為2021年的大部分時間里美聯儲會議均不認為通脹是一個問題,相反,「現代貨幣理論」一度成為市場和政策分析關注的熱點。「現代貨幣理論」的核心觀點是:在物價沒有上漲的背景下,政府可以大膽地運用財政貨幣化的手段來擴張信用。2008年之後美國也曾經使用過類似的政策,物價似乎一直很穩定;1991年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後的日本政府也一直採取類似政策達30年之久,物價也一直沒有上漲。這些成功的案例讓很多市場人士認為這一次也不例外,因此,2021年下半年美國出現通脹是超市場預期的。
2021年第四季度,美聯儲開始承認美國出現了通脹,2022年1月份的美聯儲貨幣政策例會「鷹」派色彩更加強烈,並採取收緊貨幣的措施,受此影響,美元指數節節攀升,而非美貨幣出現快速下跌,全球股市均出現下跌震盪走勢。這個時點與A股下跌基本同步。
二是信貸擴張受阻。盡管人民銀行釋放擴張的貨幣政策信號,但市場認為信貸擴張難以實現。從社會融資總量看,2020年和2021年均為30萬億元左右,其中信貸融資為20萬億元,房地產融資大約為8萬億元,占信貸融資比例為40%左右,信貸融資之外的10萬億元社融里估計也至少四成與房地產行業直接相關。另外,融資需求中來自地方政府背景的融資平台類公司占據相當比例,這些融資其實是以土地收益作為擔保的,它們同樣直接或間接與房地產行業相關。
假如房地產行業出現坍塌,信貸增長將出現梗阻,社會融資總量擴張的目標將難以實現,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所說的「信貸塌方」並非無的放矢。2021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出現了嚴重的流動性危機,截至2022年1月底,年度銷售排名前50強房地產開發企業已經有20餘家出現了債務違約。為什麼會出現流動性危機?短期觸發因素是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的房地產金融緊縮,深層次原因是房地產行業的「三高經營模式」(即高杠桿、高負債、高周轉),當所有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都奉行「三高經營模式」,行業必然累積系統性風險。
盡管我們在防範金融風險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但類似房地產行業的系統性風險如何化解還有待於繼續探索。
通過增加基礎設施投資是否可以對沖房地產投資減速對經濟的沖擊?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為基礎設施投資的資金高度依賴於土地出讓收入,在房地產市場出現流動性危機的背景下,土地出讓已經受到嚴重影響,2021年底進行的土地集中供應中,有些城市的城投公司成為土地的主要購買者,民營控股的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為了緩解流動性風險,主動放緩了購置土地的節奏。在房地產流動性風險不能緩解的假設下,2022年的土地出讓收入應該會減少。另外,中央一直強調遏制地方政府的債務擴張,在土地收入減少和債務不能增加的背景下,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只能靠專項債的增加,財政部已經開始發力,但力度還不夠。
2月10日,人民銀行公布了2022年1月份的社會融資統計數據。社會融資增量6.17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98萬億元。公布這些超預期數據之後股市並沒有出現上漲,因為投資者最關注的居民貸款仍然大幅度減少,居民短貸同比少增2272億元,居民中長貸同比少增2024億元。居民貸款直接對應的是房地產市場運行狀況,居民貸款降幅擴大說明房地產市場仍在繼續惡化。
三是公募基金「抱團式」投資受阻,高估值的基金重倉股進入估值回歸之旅。2019年至2020年,滬深300指數連續兩年上漲30%左右,基金的平均收益頗豐,形成資金與股價之間的正反饋,公募基金發行快速增加,2020年權益類和混合型基金發行了3萬億份,創歷史新高。新募集資金繼續買入基金重倉股,導致這些股票價格節節攀升。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貴州茅台,其股價在2019年初只有500多元,在資金推動下連續兩年大幅度上漲,至2021年初股價上漲至2600元,市值第一。
貴州茅台股價的大幅度上漲並沒有伴隨企業盈利的同比例增加,其股價上升的主要驅動力來自估值的提高,當茅台股價上漲到2500元時,市盈率超過60倍。如果是一個中小市值的公司,有較好的成長潛力,出現這樣的高估值有可能是合理的,作為市場市值最大的公司,這一高估值顯然是難以持續的。
基金「抱團式」投資的風險曾經在2007年出現過,當後續資金難以為繼時,股價便走上了慢慢回歸的熊途,2008年股價大幅度下跌,結果是基金投資者損失慘重,基金業的發展也受到嚴重影響。
2021年基金重倉股均大幅度回落,基金的平均收益也淪為負數,基金的發行快速降溫。這是對2019年和2020年基金重倉股估值持續上升的修正,盡管有些股票的估值已經向下修正了不少,但依然處在高位,最近的股價下跌也正是該趨勢的延續。
四是新股發行加速,原始股東套現壓力漸顯。2021年新股IPO數量創歷史新高,全年有500多隻股票發行,盡管新股募集資金只有5000億元左右,但原始股東套現壓力開始逐漸加大。
從2021年股價走勢看,受到基金重倉股出現回落的影響,中小市值的股票活躍度持續增加,尤其是2021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市值小於50億元的小市值股票均上漲幅度超過30%,這些股票在2022年將面臨下跌風險。其下跌風險主要來自2021年新股發行的原始股東套現。
股市維穩首先要穩定房地產市場
在影響當前股市的眾多因素中,房地產市場預期是最重要的,要穩定股票市場,首先應該穩定房地產市場。當務之急是緩解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流動性風險,尤其是要關注大型龍頭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流動性風險,要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惡化。
2. 如何從基本面尋找個股的超預期利好
首先,考察公司的長期成長空間與核心競爭優勢。有關這方面的論述其實已經汗牛充棟,無須我贅言。如果一個公司正處於未來擁有巨大成長空間的行業,同時,其自身又擁有穩定而積極進取的管理團隊,並能夠在技術、成本、銷售、渠道等任何一個方面具備別人難以復制的核心競爭優勢,從而伴隨著行業的高速成長,公司在行業中的市場份額也能夠穩步擴大,那麼其利潤就有可能在未來呈現非線性甚至幾何級數的增長。這種長期成長性的超預期需要投資者對行業和公司有超出市場大眾的深刻理解。然而容易出現的誤區是,過分誇大潛在市場容量,而不考量其現實可行性。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研究報告對某些行業成長空間的描述,喜歡拿國內和其他國家作簡單對比,事實上這種差距背後的原因非常復雜,或許我們永遠也無法看到某些方面的趨同。
其次,注重短期細節。對於長期因素的考量當然重要,然而作為追求絕對回報的專戶投資,對於短期細節因素的跟蹤考察幾乎同等重要。這其中包括:短期報表業績、管理層動機、公司高管或大小非以及重要機構投資者的持倉變化和解禁時間表、政策風險,還有市場博弈。我們的機構在短期排名壓力下經常出現持倉高度一致的現象,而一旦原有的預期遭遇某種外力沖擊被打破,納什均衡的條件改變,同盟便迅速崩塌並向相反的極端運行,先前趨之若鶩的,而今棄如敝屣,反之亦然。毋庸置疑,這種現象已成為股價暴漲暴跌的重要原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我認為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應對。
再次,重視草根調研。單純依靠上市公司管理層的調研我認為是不夠的,利益是否一致將決定他們會向資本市場傳遞什麼樣的信息。做好草根調研,往往可以提前發現超預期的投資機會,反過來也能夠有效防範從公司方面無法證偽的信息不對稱風險。一方面,從上下游入手,原材料供應商、下遊客戶、渠道經銷商,都是很好的草根調研對象;另一方面,從同行入手,雖然難免“同行相輕”的嫌疑,但是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重要的是自己去思考判斷。
最後,給股票進行適當的分類並組合投資也是非常重要的。彼得 林奇的股票分類方法值得借鑒,他把股票分為快速增長型、穩定緩慢增長型、大笨象型、資產富餘型、周期型、轉型困境型。個人認為值得重點關注的,是其中的快速增長型、大笨象型、周期型和轉型困境型。不同類型的公司股票表現出不同的運行規律,相應的投資方法或許需要區別對待。周期型和轉型困境型公司關鍵在於把握景氣周期節奏;快速增長型公司短期收益大,風險也大,在高增長刺激下容易出現泡沫,適當做波段才能確保絕對收益;大笨象型公司只要等待合適的買入時機,剩下的就是耐心持有。一個組合中必須具備這幾種類型的均衡配比,才能熨平凈值波動,降低整體風險。
3. 股票:一支股票怎樣算是基本面不錯
就是公司每年的凈利潤都比上一年能增長15%-30%,即大約5—6年的復合增長率都有20%就是一個基本面好的公司,參照《證券分析》的指標來看的,你看一下財務報表就會明白了,像002032蘇泊爾就算基本面不錯的代表。
4. 如何判斷一隻股票是否被高估
市盈率是評價一隻股票價格高低的依據之一,還可以根據股東權益(每股凈資產、公積金、未分配利潤)來判斷股價的高低,也可以從國家政策、行業前景來判斷;
買入一隻低估的股票不一定馬上能漲,但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5. 如何選中報超預期的股
我建議使用紅三兵決策系統。軟體只做上漲波段,每天只提示一隻股,選出的股票都是大漲的,按照軟體提示操作買進賣出,一年都有三、五倍的收益。
6. 當一隻股票超預期大漲後,對整個投資收益率的影響是什麼
當你有一隻股票超預期大漲,你的整體收益率當然也會提高很多。
因為你的這只股票是你整體中的一個,其中這一隻股票漲了,帶動你的整體也是上漲的,這是無可厚非的。
其他的即使沒漲或者跌了,但這一隻股票大漲,對於你的整個收益,也是提高很多。
如果你買的股票都沒漲,肯定總體是虧的,但有一隻大漲,在你的總體收益肯定是上升的。
總之,一隻超預期大漲後的股票,對你的整體收益率,提高很多。
7. 如何判斷一隻股票被超買或超賣請告訴我具體的方法,謝謝!!!
對某種股票的過度買入稱之為超買,反之,對於某種股票的過度賣出則稱之為超賣。
股市上,經常會出現因某種消息的傳播而使投資者對大盤或個股作出強烈的反應,以致引起股市或個股出現過分的上升或下跌,於是便產生了超買超賣現象。當投資者的情緒平靜下來以後,超買超賣所造成的影響會逐漸得到適當的調整。因此,超買之後就會是股價出現一段回落;超賣之後,則會出現相當程度的反彈。投資者如了解這種超買超賣現象,並及時把握住其運動規律,就又能在股市中增加獲利機會。
這里的關鍵是,如何適時地測度出股市上的超買超賣現象。目前,測度超買超賣現象的技術分析方法很多,主要有相對強弱指數(RSI)、擺動指數(OCS)、隨機指數(KDJ)及百分比等。
人們根據幾個方面的因素,比如業績,市盈率,盤子大小,成長性,是否有政府政策扶持,等等來大致地確定一隻股票的價格範圍。比如,一個股票人們根據上述的因素認為,它的合理價位應在12-15元之間。如果人們把它炒到了16、7元還有人在大量買進,則把這種現象稱為「超買」;同樣,如果這只股票跌到了10元,甚至10元以下,還有人在盲目地拋售。這樣現象又被除數稱為「超賣」。
簡單講,超買時再買進,容易吃套。而大盤或個股超賣時你不能及時跟進買入股票,則容易踏空。
至於買方市場,就是大盤中看多的人多,大量買入方主宰市場,說明大盤極有可能大幅向上攀升;賣方市場正相反,市場中大量看空的人大把大把拋售股票,空方力量占居主導力量,大盤自然就要向下運行了。
和價格走向發生背離實際上是該股業績好了,市盈率下來了,理應股價上去的,但由於某種原因股價不漲反跌,這就是股票的價值和價格相背離。反之也一樣。
象這樣情況一般小股民很難去判斷。它可能是一次短線投機的機會,也可能是主力機構的一次陷阱,在這里很難作判斷,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
8. 股票中最為常見的術語都有些什麼該如何分析這些術語
股市中涉及名詞比較多。對於基礎較薄弱的股民,理解這些名詞。是比較利於理解股市的。
1、缺口
缺口即跳空(高開),是投資分者偏向一致性形成的,多帶有情緒特徵。缺口可細分為普通缺口、突破缺口、持續性缺口,與消耗性缺口等。突破缺口和持續缺口參考價值比較大。
目前,很多技術者都用“缺口會回補”理論來分析大盤或個股。必須明確:大部分缺口會回補,但並不是必須回補。即使回補,也不能純粹用“缺口必回補”來解釋。缺口當作一種分析工具即可。
4、一致性
市場投資者情緒偏向於一致,會使股價走勢偏向於一端化發展。極致的一致性就是一字漲停或一字跌停。我們重點理解因為一致性,而導致趨勢反向表達的情況。
一個是技術趨向一致性,該技術容易失靈:一種技術,學會運用的人少,它的成功率就高。學會運用的人多,它的成功率就低。二是認知趨向一致性,容易反轉,尤其在漲幅較大個股上:個股上漲或連續漲停多日。在高位的某日,大幅度跳空高開(一致看好),當日容易大跌派面。或者,某個股因為利好消息,或有利好基本面,經過分析推演後,普通股民包括一些大佬,普遍看好,它卻沒有漲或漲幅非常有限~認知一致性所致!
9. 股票問題
股價高低個股票的好不好沒什麼關系。股價高是因為它流通股少所以價值高,又或者主力炒高而已,如果判斷它是否股價高低,要看它的市盈率,市盈率就是以它的每年受益來評估它的股價,一般來說市盈率20倍一下都比較低或者說是合理,但也不是絕對,因為市盈率是按上年的業績評估,所以判斷一隻股是否有潛力就要預估它下一年的業績最好是超預期的好,難就難在這一點上。所以要有先知先覺才能在股市裡賺錢,就例如炒房一樣,如果你知道那裡有地鐵發展到一個地方,你就會知道那裡的房價和商鋪會漲價一樣道理。所以要有先知先覺
10. 怎樣理解「炒股就是炒"預期"。」
很簡單,比如說你6塊錢買的股票有人6.1買了那這個股票市場價就漲了一毛了,你也就賺了一毛,預期是指會不會有人在你6塊買的情況下再有人會出6.1買,反之預期不準的話就是你6塊買的股票有人在5.9拋售,那你就虧了一毛了,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