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金股票賺錢嗎
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風險越高,收益越大。股票基金相比其它基金更賺錢,但也比其它基金更容易虧錢。
② 基金長期持有一定能賺錢嗎
基金長期持有賺錢的概率大,但是基金是否賺錢更重要的是取決於基金經理投資股票的能力,如果投資者不幸選到一隻基金,該基金收益長年不佳,規模就會越來越小,最壞的結果就是導致清算退市,所以並不是一定能賺錢。
幾個簡單的技巧,教你如何挑選一隻優質的基金,如果長期持有盈利的概率很大:
1、根據風險承受能力挑選基金,如果擔心風險,則可以選擇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這兩種基金除非發生不可抗力因素,否則長期持有都會賺錢。如果風險承受能力高,則可以選擇股票市場相關的權益類基金。
2、權益類基金可根據基金經理的過往業績、基金經理從業年限、基金經理管理的數量、最大回撤、基金規模等指標挑選。選擇回報率高、從業經驗長、管理數量不超過5隻,最大回撤率小、基金規模適中的基金。
3、買入基金後不要頻繁操作。
③ 2018年,怎麼配置基金能賺錢,而且是穩健的賺錢
導言
2015年以來分級基金、定增基金、保本基金、委外定製基金與貨幣基金或多或少都受到監管影響。
同時公募基金的規模已經從最初的幾百億規模增至逾十一萬億,如同達里奧新書《原則》中所述的那樣「唯有進化是唯一不變的」。
那麼對於基金公司而言,2018年如何布局基金產品線呢?
一、投資者的進化
如果問個人投資者買基金的目標是什麼?
那一定是賺錢,而且是穩健賺錢。
但是歷經被市場無數次教育,以及被騙子的無數次忽悠,投資者們都覺得自己這個目標有點不切實際了,並且開始逐步認可基金長期投資的價值,資產配置理解也開始深入人心。
另外一方面,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中的佔比也逐年提高。
機構投資者偏好績優基金與工具化產品,隨著機構投資專業化,預計對工具化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
如果問投資基金最大的需求是什麼那一定非養老需求莫屬,而且美國共同基金最近幾十年的發展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截至2016年底,美國共同基金規模的89%持有人為個人投資者,這些個人投資者都是通過養老賬戶(401K/IRA賬戶)購買的共同基金。
個人投資養老並不是由國家制度決定的,而是由人口結構決定的,如果三個年輕人養一個老人怎麼搞計劃都沒問題,但是如果一個年輕人養一個老人怎麼搞計劃都是問題。
隨著中國人口結構的老齡化,個人投資養老是必然趨勢,養老需要長期投資,長期投資收益最佳的便是股票資產,投資股票資產最優的途徑就是公募基金。
前面兩個結論相對比較明確,中國未來是否可以建立如同美國市場那樣的買方投顧制度?這個問題就很難回答了。
所謂的買方投顧指從投資者那裡直接收取咨詢費而非從產品方獲取銷售傭金,誰給錢就為誰賣力、就以誰利益至上在投顧市場同樣適用。
假設買方投顧制度建成,那麼買方投顧與投資者利益一致,導致買方投資者的專業化程度大幅提升,相對應的是對以指數基金為代表的低成本基金需求的激增。
二、資產配置的需求
經歷2015年的閃電下跌之後,2016年可謂是資產配置元年,接著2017年公募FOF出現。
如同所有事物的發展規律一樣,起初的狀態都是不夠完美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偏股型基金的規模從2007年到2017年基本沒有變化,保持在兩萬億左右,其主要原因是私募基金崛起導致的分流作用。
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業績誰更好,估計兩者相差不多。但是私募銷售費用更高,所以銷售渠道更喜歡私募基金。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而言,什麼樣的產品是好產品?
如上圖所示,如果在原有產品的資產配置中添加新的產品,有效前沿得到有效的改善則這個新產品就是一個好產品。
頻繁發行新的偏股型基金可以增加權益型基金的規模嗎?
我們已經嘗試了十年時間(2007-2017)證明頻繁發行新產品無法使得偏股型基金整體規模增長,但是可以改變在不同基金公司之間的存量規模。
作為資產配置型投資者而言,筆者更需要一下產品:
長期業績優異的基金:這點估計僅是奢望,歷史優異未來一定優異嗎?
投資海外的QDII基金:歐洲國家股票ETF(法國、義大利等等),亞太國家股票ETF(馬來西亞、越南等等),低成本的Reits基金、低成本的原油基金、低成本的商品期貨基金等等,但是沒有QDII額度。
目標日期基金:很多公司都開始布局,問題是海外401K/IRA賬戶崛起都是基於減稅政策,中國目前尚無資本利得稅,那麼長期投資基金可以減免個人所得稅嗎?
以目前國家財政狀況,這個短期很難、很難,你這個不是要割財政的心頭肉嗎?
FOF資產配置:受制於國內公募基金債券杠桿最大140%,導致海外風險均衡策略在國內都變形成CPPI策略,更多的是噱頭忽悠客戶。
或者再出一個補充政策,風險均衡策略的債券可以上四倍杠桿,估計在去杠桿的大背景下,基本沒有什麼可能!
杠桿型ETF基金:分級基金都快Game Over,還要搞杠桿ETF,你不要給監管找事了好不好?
其他思路大家繼續,不要有局限性、大膽想。
領導說了,你們繼續想…我們繼續否…產品的創新是有周期性的,2007-2015年是金融產品創新的黃金八年,2015年之後進入嚴監管時期,具體持續多久誰也不知道。
但是估計四五年之後,又是一輪產品創新周期,之後必然產生新的安全隱患,接著就是金融危機……
如此循環往復,這個就是金融產品創新的周期性趨勢,誰也無法改變……
三、基金公司的選擇
目前公募基金有一百多家了,有人說排名三十名之外的死亡概率為99%,當然不排除天弘模式的重現,例如騰訊參股某小基金公司。
截至2017年世界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管理規模為6萬億美元,第二名的領航集團(Vanguard)管理規模近4萬億美元,兩種合計約10萬億美元,約65萬億人民幣,目前整個公募規模僅11萬億,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國公募基金公司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換一個角度,我們會發現美國共同基金市場的行業集中度非常之高,估計前十資產管理公司佔比整個行業在90%之上。
而且行業龍頭都是以指數基金為主的公司,相比較主動基金,指數基金的同質化更為嚴重,唯有規模越大成本越低才更有競爭優勢。
不僅在美國市場而且在中國市場已經證明,長期獲取超額收益的方法只有一個,降低基金運營成本(管理費、託管費、交易傭金),省下就是賺到的,根據貝萊德與領航集團統計兩者每年可以給投資者節約僅100億美元的費用成本。
資產管理公司或者基金公司是智力密集型企業而不是人力密集型企業,同樣的投資團隊並非因為管理規模增長而需要更多人力,唯有新產品才需要更多優秀的人才。
未來基金公司選擇僅有兩條路,大而全的資產管理巨頭(指數基金、主動管理)、小而精的特色產品提供商(特色投資、特色產品例如杠桿ETF)。
「唯有進化是唯一不變的」,我們能做的是改變,而不是坐等。
筆者最討厭哪些說「合規創造價值」的人,什麼百年老店靠合規,但是也要看清趨勢,我們就暫時尊重一下合規吧。
作者丨鄭志勇
來源丨合晶睿智
*重要聲明:「資管縱橫」微信公眾平台所發布的文章或其他內容是基於我們認為可靠且已公開的信息,但我們對這些信息的准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文中觀點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文中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操作建議,不構成任何銷售要約,「資管縱橫」不對此提供任何擔保。
④ 基金可以賺錢嗎
玩基金是真的能賺錢。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基金的種類,基金一般可以分為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指數基金、股票基金等等,這幾種是比較常見的。
一般來說貨幣基金和純債債券基金風險是十分小的,基本上來說長期持有都是賺錢的,只是賺錢比較少,收益能力相對混合基金、指數基金、股票基金低了很多,因此很多基金小白都不是很喜歡,買的人也是比較少。
基金小白一般比較喜歡混合基金、指數基金、股票基金,因為收益高,一般看別人賺錢了,什麼都不懂,就直接買進去了,這樣虧損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為這類基金收益高的同時風險也很高。
所以是剛剛買基金的小白是建議從貨幣基金或者純債基金開始了解,慢慢了解後,繼而轉向其他高風險、高收益的基金。
另外購買高風險、高收益的基金,我們要關注其過往收益、基金經理、基金規模、晨星等級等等多方面,然後綜合考慮選出適合自己的基金才有可能提高基金賺錢的概率。
拓展資料:
基金,英文是fund,廣義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
從會計角度透析,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我們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操作技巧
先觀後市再操作
基金投資的收益來自未來,比如要贖回股票型基金,就可先看一下股票市場未來發展是牛市還是熊市。再決定是否贖回,在時機上做一個選擇。如果是牛市,那就可以再持用一段時間,使收益最大化。如果是熊市就是提前贖回,落袋為安。
轉換成其他產品
把高風險的基金產品轉換成低風險的基金產品,也是一種贖回,比如:把股票型基金轉換成貨幣基金。這樣做可以降低成本,轉換費一般低於贖回費,而貨幣基金風險低,相當於現金,收益又比活期利息高。因此,轉換也是一種贖回的思路。
定期定額贖回
與定期投資一樣,定期定額贖回,可以做了日常的現金管理,又可以平抑市場的波動。定期定額贖回是配合定期定額投資的一種贖回方法。
⑤ 股票和基金真的很賺錢嗎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要區分個體的,對於一些優秀的投資者來說,股票和基金真的是很賺錢,畢竟他們更多的只付出了腦力,但是對於有一些投資能力匱乏,眼光也不太好的投資者來說,可能股票和基金沒那麼賺錢,甚至說還要虧錢。
因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股票是很難賺到錢的,基金也是很難賺到大錢的,並且這兩類投資標的都需要較好的眼光以及比較不錯的心態。因此在股票和基金的交易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摸索出一套屬於自己的交易規則,這樣才能夠保證我們賺錢,保障我們盡可能的多賺錢。但是永遠記住一句話,股市(和基金)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⑥ 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基金市場,投資基金真能賺錢嗎
最近有很多朋友在問基金賺錢的相關事宜,比如基金真的能賺到錢嗎?基金1000塊一天賺多少?其實呢,這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問題,接下來一起跟隨小財來看看最新情況吧。
一、 什麼是基金?在哪能買到?
廣義上,基金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比如我們為了春節旅遊專門設置了一個賬戶,把這次出行的預算資金都放進去,那麼這筆資金就可以稱之為旅行基金。
⑦ 股票型基金能賺錢嗎
股票型基金相對於債券型和混合型基金波動要大,但肯定是能賺錢的,關鍵看你怎麼買入和想要持有多久,基金適合長期持有,設定目標及時止盈。
⑧ 基金投入18一年賺14萬可能嗎
完全有可能,如果你是購買股票型基金,正好你買的時候股市行情比較好,那麼你階段性的收益會很高的。
⑨ 基金能賺錢嗎會不會虧
基金能賺錢也能虧錢。在生活中,我們通過去工作和努力工作來獲得勞動收入。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投資理財獲得房產收益。通過投資股票、債券、黃金等資產,一方面可以保留和增加我們勞動積累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獲得投資收益。公募基金是人們理財的好工具,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選擇公募基金。該基金適合長期持有。我們設立了基金E類,利用一系列的歷史數據和圖表,與廣大投資者分享基金投資知識和投資理念。
我們都玩過拋硬幣的游戲,理論上你有50%的機會得到正面和反面。如果你持有的時間過短,你就會賠錢或賺錢,這就像拋硬幣一樣。它充滿了不確定性。目前的數據顯示,如果你買入並持有1個月零3個月,理論上不賠錢的幾率只有50%左右。當我們將持有期限延長至6個月、9個月、1年、2年等計算結果表明,所選樣本的賺錢概率隨持有時間的增加而增加。當持有期增加到3年時,無損失的概率顯著增加到80%;持有5年後不虧損的概率大於90%,持有6年後虧損的概率為96.3%,說明虧損的可能性很小。從長遠來看,避免實際損失的是最簡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