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了戰勝通貨膨脹,我進入了股市,可是風險太大,從來沒有穩定回報。誰能幫忙出個主意,穩健投資跑贏CPI
LS可以選擇富國通脹通縮主題輪動基金呀!這只基金力求不受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沖擊,帶來長期投資回報。遠的不說,就看今年第二季度,富國通脹通縮基金的收益為8.15%,戰勝業績比較基準6.76%。目前看來,今年跑贏CPI是沒什麼問題了。無論經濟周期如何運轉,周期輪動的投資產品還是更靠譜一些!
2. 有沒有什麼投資理財產品可以跑贏通貨膨脹呢
根據央行公布數據,2017年我們的通脹率為7.5%,2018是多少,至今還未出爐。如果以17年的通脹率為標准,至少銀行存款類產品是無法跑贏的,難怪有人說我們處於負利率時代。但是,就全市場來說,究竟有沒有跑贏通脹的理財產品呢?還是有的,只不過大部分屬於高風險產品。
由此看來,市場中能跑贏通脹的理財產品並不是沒有,而是絕大部分屬於高風險產品,不但沒有保本承諾,就算收益波動也很大,在特殊情況下,虧損本金的概率很高。顯然,這類高收益高風險投資理財產品並不適合普通投資者。
在經濟下行壓力明顯,以及行情不穩的情況下,普通投資者最好選擇中低風險以下產品,雖然不能跑贏通脹,至少可以盡量縮小通脹,減少貶值,同時保住本金的安全。
3. 全球惡性通貨膨脹,大家認為如何投資才能戰勝通脹,目前中國A股值得長線投資嗎如果不好那做H股如何呢
如果把錢放在銀行生息,所賺取的利息在扣除通脹因素後其實是取得負回酬,投資股市,短期卻又面對市場波動激烈,可能賠掉老本的風險。
當前經濟放緩、股市動盪,這樣的背景下,錢該往哪裡放才比較穩當?
投資氛圍低迷,偏逢通貨膨脹侵蝕獲利,怎樣的投資才能抵禦通脹,取得正面的凈回酬?
在當前低迷的投資環境里,一方面,國民面對投資回酬放緩,甚至難以取得理想回酬的問題,另一邊廂,我們又面對通貨膨脹揚升,不斷侵蝕實際回酬率(RealRateof Return)的現象。
股票、債券、銀行定期存款、房地產業、單位信託等傳統投資產品,以及海外基金、保本基金、外幣帳戶、結構性產品、實業投資信託(REITs)等新金融產品,哪一項才能讓您的回酬「打敗」通脹,取得扣除通脹後的實際回酬?
抑或,依靠單一投資產品已不再可行,小投資者們也應該仿效基金經理們,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並不時的檢討及調整各項資產配置(AssetAllocation),才能戰勝通脹?
基金經理與理財專家都坦承,當前市場展望不明朗,難以取得可觀回酬,同時又面對高通脹侵蝕回酬率,確實是投資者以至整個市場面對的一大問題。
基金經理目前面對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在低迷的投資環境下,繼續為投資者取得可觀的回酬,並超越大市。
大華銀行(馬)個人財務部門高級主管鄭漢聰及ING基金公司投資主管吳雅玲,受訪時不約而同的坦言,比起過去兩年的大牛市,2008年的確是非常考驗基金經理的一個年頭。
對許多小投資者來說,目前他們的思緒可說是非常的矛盾。一方面,他們對市場的波動激烈感到憂慮,不願作出太大的投資承諾,擔心「血本無歸」。另一反面,卻又不甘心自己的儲蓄或投資被不斷揚升的通脹侵蝕,最終只獲得一丁點的實際回酬,甚至面對負回酬。
投資選擇多應謹慎挑選
市場普遍預測,在2008年2月按年增長2.7%,加上原產品、食品及能源價格飆升的推動下,大馬通脹率2008年將高達2.5至3.5%之間,將是06年之後最高的通脹率。
如果把錢放在銀行生息,所賺取的利息在扣除通脹因素後其實是取得負回酬,投資股市,短期卻又面對市場波動激烈,可能賠掉老本的風險。
投資產業,一是涉及成本數十萬令吉以上,二是短期買賣不容易轉手。
投資債券,對一般投資者根本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每宗合約價值500萬令吉以上,而且散戶沒有直接的管道進場涉足);購買單位信託,又面對必須先扣除一些費用,而且基金隨著市場波動而可能短期無法獲利的問題。
乍看之下,本地投資者似乎沒有太多的選擇,不如把錢握在手上更實際,但事實是如此嗎?
鄭漢聰和吳雅玲異口同聲的指出,比起上一次美國經濟衰退及全球股市熊市,即2000至02年期間,如今大馬市場已增添了許多投資選擇,投資者目前的問題反而是選擇太多,但應該如何精挑細選。
尤其是當前的市況下,投資者更應該謹慎的作出選擇,第一是講求安穩至上,第二是精挑盡可能取得高過通脹率,又同時跑贏市場平均回酬水平的資產類別(投資工具)。
在2002年之前,保本基金、海外基金、外幣帳戶、結構性產品及實業投資信託(REITs)等新金融產品,在大馬都是陌生的名詞,或是剛推出市場不久,可是今天,這些產品經過兩三年的推廣後,日益受到投資者的歡迎。
保本基金風險低
鄭漢聰指出,當前低迷投資環境及高通脹環境下,該選擇什麼投資工具來取得理想回酬,很大程度上要看個別投資者的預期回酬目標及風險承受度而定。
「目前股市波動大,短期風險高,不代表長期回酬一樣欠佳,應該避開股票投資;同樣的,過去的表現出色不能保證未來會有同樣的表現,過去幾年上漲的,今天可能到了下跌周期,過去幾年下滑的,今天可能逆流而上,成為亂市奇葩。」
「我要強調的是,投資要看中長期,不要過度關注短期的波動,也不要把全部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上。所以在當前市況中,投資者可以做的就是建立本身的投資組合,多元化資產配置,盡可能的分散風險。」鄭漢聰補充。
他說:「若您是不願承受太大風險,但又不能忍受像定期存款這般低回酬,而且沒有太大資金來建立投資組合的投資者,那麼近年流行的保本基金,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保本基金最大的特色,就是不管市場上升或大跌,它提供在若干年後(一般是3年後)至少取回投資成本的功能,另一方面又有上升的潛能。
適合保守投資者
簡單來說,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把投資者的風險降至最低(不會連本都虧掉),但又提供高過定存利率的回酬,最適合那些非常保守的投資者。
鄭漢聰補充,投資者要明白的是,當股市大漲時期,保本基金的回酬不可能取得像股票10%以上的回酬。
「記得兩年前,就有一名銀行客戶對我說,當時股市揚升了15%,但其保本基金才上漲了4至5%,這項投資根本不賺錢。但兩年後的今天,股市掉頭回跌時,他卻跑回來要求加碼保本基金的投資。」
鄭漢聰說,除了保本基金及股票,投資者目前也可考慮外幣存款帳戶及定期每月投資的產品,例如投資聯結保險。
手上握有10萬令吉以上閑錢的投資者,可以建立內涵4至6種資產類別的投資組合,但資金少過1萬令吉者,卻可通過購買投資聯結保單,在獲得人壽保障至於,還可以小額資金間接的涉及股債市投資。「
「我本身就在最近低價買進了花旗集團及貝爾斯登的股票,一項中東回教基金及大馬高利率基金,我也把部分資金投資美元、歐元、新元等外幣存款帳戶,當然還有定期付費的投資聯結保單,這樣的調整資產配置,多元化了我的投資組合,進一步分散我的投資風險。」
中長期股票投資仍看俏
胡雅玲說,短期內,全球股市將繼續受到美國經濟及金融市場後續發展的牽制,任何不利的消息,都將打擊股市表現。
她說,許多人認為在股市走勢欠佳時,被視為避風港的債券一定會取得較高回酬,但在當前的高度不明朗市況中,債券其實也面對虧損的風險。
同樣的,實業投資信託雖然是間接的產業投資,但它是一種證券衍生產品,一樣受到股市波動的影響。若股市繼續下挫,實業信託價格也將一樣受挫。
「股市看淡、債券回酬未必理想、定存利率太低的背景下,保本基金會是最佳的選擇,至少它在保本之餘又提供升值潛能,潛在回酬可以戰勝通脹的影響,取得正面的回酬。」胡雅玲補充說。
當然,保本基金也是信託基金的一種,同樣必須支付管理費,而且通常鎖定三年以上,所以必須抱持中期的投資態度來投資。
胡雅玲說,如果投資者堅持只買股票,目前是逢跌買進、趁低累積的時候,但必須能夠承受短期的風險。
「大馬股市目前的本益比約為12倍,是歷來最低水平,經濟仍保持不俗成長,許多公司的基本面也完好無損,只是國內政局不明朗及美國經濟衰退的內憂外患,將繼續牽制市場的交投情緒。但中長期而言,股票投資仍將跑贏通脹。」
4. 在通貨膨脹相對嚴重時,投資股票能否對抗通貨膨脹的風險
183****5102您好:不一定。這是因為通貨膨脹對股票市場價格的影響是一個復雜因素。它既有刺激股票市場的作用,又有壓抑股票市場的作用。通貨膨脹主要是由於過多地增加貨幣供應量造成的。貨幣供應量與股票價格一般呈正比關系,即貨幣供給量增大使股票價格上升;反之,貨幣供給量縮小則使股票價格下降。但在特殊情況下又有相反的趨勢。
主要有三種表現:
一是貨幣供給量增加,一方面可以支持生產扶持物價,阻止利潤下降;另一方面對股票的需求增加,又成為股價止跌回升的重要因素。
二是貨幣供給量增加引起社會商品的價格上漲,股份公司的銷售相應增加,從而使得以貨幣數量表現的股利〔即股票的名義收益)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使股票需求增加,從而股票價格也相應增加。
三是貨幣供給量的遞增引起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帶來的往往是虛假的市場繁榮,最終出現企業利潤上升的假象,保值意識使人們傾向於將貨幣投向貴重金屬、不動產和短期證券,股票需求量也會增加,從而使股票價格相應增加。
由上述可見,貨幣供給量的增減,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原因之一,貨幣供給量增加,擴大的社會購買力就會投資於股票上,從而把股價抬高。反之,如果貨幣供給量減少,社會購買力降低,投資就會減少,失業率就會增加,因而股價也必定會受影響。這是問題的主要方面。
但是,通貨膨脹到一定程度(就像您說的通貨膨脹相對嚴重時),甚至超過了兩位數,將會推動利率上漲,從而使股價下跌,這又是其對股價作用的另一方面。
僅供參考。
5. 憑股票抗通脹嗎
2020年11月9日,美國制葯公司輝瑞和德國醫葯公司BioNTech發布初期研究數據稱,兩家公司合作研製的新冠疫苗有效率高達90%。這個消息讓全球股市感到振奮。接下來的三天內,美國標普500、英國富時100和日經225指數分別上漲了1.8%、8%和4.2%左右。深受疫情打擊的航空、游輪、影業等公司的股價,更是由於看到了復甦希望而大漲。除了輝瑞之外,全球大概有近10款疫苗研發項目已經進入第三期試驗階段,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很有可能會有其他公司陸續公布其疫苗的有效率,這也讓整個世界看到了戰勝新冠,恢復秩序的希望。
這些因素,對於股市顯然是利好消息。然而,一些投資者可能沒有注意到,在股市上漲的同時,債市也正在悄悄發生變化。過去3個月,美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持續攀升,從8月初的0.5%左右上升到了目前的1%左右。在短短3個月內上漲了一倍,這個速度不可謂不快。背後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經濟活動的逐漸復甦,提高了市場對於通脹率的期望。
從政府和央行領導的角度來看,他們是樂見通脹率上升的。美國在9月份和10月份的通脹率分別為1.4%和1.2%,雖然比5月份的0.1%高出不少,但是距離央行2%的長期目標尚有差距。根據美聯儲之前的會議紀要和通稿,可以推斷聯儲至少會將零利率保持到2022年年底,甚至更久。而從聯邦政府的角度來說,由於之前的減稅,加上為了應對新冠疫情而推出的財政刺激,造成政府赤字大增,債台高築。因此如果可以靠更高的通脹率來降低未來實際的負債,何樂而不為?
照這個邏輯推演下去,廣大投資者們的問題就來了:股市能否抵禦高通脹帶來的威脅?如果通脹率持續上升,我手上的股票會不會開始貶值?
這種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通脹率上升對於公司股票價值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通脹率上升,意味著原材料價格和工資水平上升,也就是推高了公司的銷貨成本和管理成本。如果公司無法把這些額外成本轉嫁給買家的話,就會直接拉低其凈利,拖累公司的估值。第二、通脹率如果持續上升,央行不太可能長時間坐視不理,遲早會通過升息來應對通脹。基準利率上升的話,意味著融資成本的提高,會拉低所有公司的股票估值。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通脹率和股市回報率之間的關系。基於美國過去約90年(1928~2019)的股市回報統計數據顯示,通脹率對於股市回報的影響,取決於一個神奇的分水嶺:3%。當通脹率低於3%時,對於股市來說是利好消息,標普500指數平均每年的回報為15.6%左右。但是當通脹率高於3%時,股市的回報大不如之前,平均回報僅為每年6.3%左右,不到低通脹環境下的一半。在這里,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很有趣的觀察:低通脹對股市利好,但是高通脹對股市利空。
為什麼在低通脹環境下,投資公司股票能夠獲得很不錯的投資回報,但是當通脹率超過3%以後,股票的價格就開始下跌了呢?主要原因就是,在高通脹環境下,決定公司估值的主要因素,不再是賬面上的盈利,而是公司是否能夠保持購買力。1977年,投資傳奇巴菲特在《財富》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通脹和股價的經典文章,他寫道:
如果你需要花10個漢堡去做一個投資,然後你在交完稅後拿到相當於2個漢堡的股息,然後你把投資賣掉,交完稅後獲得相當於8個漢堡的回報。那麼到最後你其實沒有賺到一分錢。你可能覺得自己變富了,但其實那是你的幻覺。
這段話點出了高通脹環境下企業所面臨的困境。那就是所有的生產材料和運營成本都在快速的漲價,到頭來工廠發現自己賣完貨,等了一段時間以後收回的應收賬款,還不夠去買新的原材料。同時,在高通脹環境下貸款利率通常也比較高,而且銀行不敢放長期貸款,因此公司要想杠桿融資變得更困難,現金流也更容易出現問題。從1968年1978年的十年間,由於越戰和石油危機導致美國發生滯脹,每年的平均通脹率高達雙位數。在那期間標普500指數的真實回報(扣除通脹後)為負27%,年化回報負3%。無怪乎《商業周刊》在1979年發表題為《股票已死》的封面文章,可見當時的股市有多蕭條。
回到現在,美國在10月份的通脹率為1.2%,還不足以引起通脹恐慌,但是也遠非高枕無憂。基於過去幾十年的歷史來看,在經濟發生衰退後,往往可能引發高通脹。比如1973年英國發生經濟衰退,接下來幾年通脹率上升到20%左右。1980年英國再次發生衰退,通脹率上升到15%。2008年主要經濟體都由於次貸危機發生衰退,2011年英國和美國的通脹率分別上漲到3.8%和3.2%。這主要是因為,為了應對經濟衰退、公司倒閉和工人失業,政府一般都會增加開支,推出各種財政刺激和補貼方案。比如今年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大流行和由此產生的經濟衰退,歐美各國政府推出的補貼政策都以千億,甚至萬億美元計。政府的主要現金流來源就是稅收和舉債。在經濟蕭條的情況下,政府只會收到的更少的稅,因此只能通過發更多的國債來完成刺激和補貼目標。到最後,債是要還的。通過高通脹來減少實際債務,是最「不痛苦」的一個選項。
目前來看,當投資者們看到疫情得到控制,經濟活動復甦的希望時,會把這種樂觀情緒傳導到股市中。生產活動的恢復,也會進一步推高通脹率。當通脹率還處於比較溫和的狀態時,對股市總體利好。但是當通脹率進一步上升,產生高通脹,甚至惡性通脹的苗頭時,就會反過來成為一個壓制股市的「大殺器」。廣大投資者應該未雨綢繆,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以應對將來可能會來臨的通脹時代。
6. 普通人該怎麼投資理財才能跑贏通貨膨脹
只有股票可以抵禦長期通脹,所以只能炒股。但是談何容易,沒有付出沒有收獲
7. 我們該如何應對通貨膨脹
什麼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這是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一種經濟現象,因為隨著通貨膨脹,物價的不斷提升能被直觀感受到,即使大部分人不懂經濟學也都知道「錢,越來越不值錢」。
通貨膨脹是指在貨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需求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而通貨膨脹按程度可分為溫和型通貨膨脹、嚴重型通貨膨脹和惡性通貨膨脹。不同類型的通貨膨脹有著不同的經濟影響,相同的是都會帶來物價的上漲以及貨幣的貶值!
銀行的智能存款產品,類似於貨幣基金,流動性強,收益率穩定。創新型存款,在保本的基礎上,投資衍生品等獲得較高收益率。銀行開發的這些新產品,雖然不能跑過通貨膨脹,但能抵禦通貨膨脹。券商收益憑證產品,屬於保本類理財,5萬元起購,收益率可達6%以上。
理財產品的多樣性,和投資機構的專業化運作,已經降低了大部分的投資風險,普通人應積極擁抱風險,讓財富在睡覺時為你增值。
除此之外,不斷學習,一直學習,增強職業競爭力,增強個人能力,升職加薪,這是更現實的選擇。
8. 什麼樣的股票可以長期持有
價值投資在股票市場是一個被老生常談的話題,然而真正能做到的人並不多,公認的價值投資第一人應該是美國的巴菲特,他可以持有一支股票長達幾十年之久,然而對於普通人而言,這樣卻很難做到,中國A股市場的散戶,絕大多數不具備巴菲特那般的遠見與智慧,因此熱衷於短線操作,吃了幾波盈利後就賣出股票,而大部分玩短線的散戶,時間一長,就成了被割的韭菜,那麼不玩短線專注價值投資,普通人可以做到么,什麼樣的股票值得長期持有呢?
第四,在合適的估值投資,前三條選出來的是好公司,但價值投資並不是買入並持有好公司就能賺錢,還要有好價格,而估值就是一個標尺。將估值與行業均值對比,與自身歷史估值對比,處於中值以下可以投資,中值以上不投資。
如果能按照這四點去踐行價值投資,大概率是能賺錢的。特別是在A股更容易賺錢,因為相信價值投資的人很少,而投機的人很多;用投資企業的角度對待投資的很少,而用「賭大小」的想法投資的很多。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市場長期處於價格發現的低效率狀態,使得不少優秀的公司因不受待見而出現低估,為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機會。
綜上所述:股票是可以長期持有的,但需要限定條件,不是所有股票都適合長期持有,只有一部分優秀的公司適合長期持有,需要依循特定的原則,才能真正踐行價值投資。
9. 對比股票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哪種投資更穩定些
股票投資、房產投資是目前大家最為常見和熟知的投資對象。從國外發達國家發展情況來看,股票投資和房產投資也都是較為成熟和穩健的優秀投資品種,那麼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對於二者而言,孰優孰劣呢?
最後,來總結一下通過比較後的結論。對於房產投資和股票投資而言,二者均能較好的戰勝通脹,可以跑贏絕大多數資產,二者是值得投資的優秀品種。在中國目前的現階段,房產身上賦予了太多其他因素,人口流入、經濟發展較快城市的房價仍較大有上漲空間。股票投資就是公司投資,股市的復利效應驚人,從歷史數據看,股市長期看仍然是投資者的不二選擇。在房產杠桿已經使用充分、已有住房能滿足使用需求的基礎上,建議資產配置應更側重於股票。當然,以上結論僅是假定的投資者的一個普遍適用情況,無法考慮個例。投資者更應當結合自身情況、投資特點、資金量等多重需求,進行統籌考慮,合理安排投資。祝投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