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隻股票的股東人數多了好還是少了好
這只說明籌碼集中分散情況。好不好很難說。一般來說分散的比較平穩。沒人拉升也沒人打壓。集中的波動較大。
❷ 股票股東人數,增加好還是減少好
股票價格通常與股東人數成反比,股東人數越少,則代表籌碼越集中,股價越有可能上漲;因為股東人數增加,意味著股權分散,缺乏主力大資金的參與,難以上漲。
也有一種特殊情況,該上市公司業績好,股票質地優,很多投資者都看好該股,所以出現股東人數越多,股價越漲的現象。
場外交易市場與證交所相比,沒有固定的集中的場所,而是分散於各地,規模有大有小由自營商來組織交易;場外交易市場無法實行公開競價,其價格是通過商議達成的;場外交易比證交所上市所受的管制少,靈活方便。
(2)一隻股票股東總數多少好擴展閱讀:
股票收益即股票投資收益,是指企業或個人以購買股票的形式對外投資取得的股利,轉讓、出售股票取得款項高於股票賬面實際成本的差額,股權投資在被投資單位增加的凈資產中所擁有的數額等。股票收益包括股息收入、資本利得和公積金轉增收益。
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❸ 股票中前十大股東占股多少最好
你好:
1、分兩種情況:一是如果是流通股,多好些;二是若是非流通股,則越少越好,沒有解禁壓力
2、其次,如果是大股東持股,相對少些好,利於重組或者沒有減持的要求
3、如果是機構、基金等持有的股份,則相對多些為好,至少沒有基本面方面的顧慮
4、一般非大股東的流通股(機構、基金、個人)前十名持股,能佔10%——20%就已經夠多的了
5、機構的持股多少,有個延遲性,通常能夠看到持股情況的時間是在報表公布的時候,所以要根據盤面股價走勢、成交量的情況進行判斷,避免誤判
6、總的來說,前十大股東的持股越少,顯示該股沒有主力、沒有機構,走勢會弱很多
7、更主要的,是看持股的股東總人數、和人均持股的數量,股東越少越好,人均持股則越多越好,雖然不反映在前十大股東中,但說明籌碼集中度高,主力往往潛伏其中
祝:好!
❹ 股東戶數增加是好是壞
股東戶數增加是壞事,因為股東數量越少,個股則是最容易上漲。
股東人數增加,股價往往會下挫,股東人數減少,股價走勢比較強。因為籌碼越集中,越有可能是主力控盤,後市出現大行情的概率大增;反之,籌碼越分散,短期出現行情的可能性越小。通過對比股東人數增減變化,可以相對真實地反映籌碼究竟是流向莊家手中還是散戶手中。
股東戶數量增加的影響:
股東戶數增加的影響就是對於公司的一些投資方面會有所增加,畢竟如果股東的人數多了的話那麼進入公司的內部資金額度也會相應的提高,這是有利於公司來進行一些生產的,有一些活動都必須要有資金方面的支持,所以是好的一方面。
股東戶數下降好於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股東戶數的減少意味著有大量的籌碼正在被集中,主力進場跡象明顯;
2、股東戶數的減少往往意味著主力洗盤的完成,因而後期個股上漲可能性比較大。通常情況下,股東人數增加,股價往往會下挫,股東人數減少,股價走勢比較強,所以公司股東戶數短期內大幅減少,意味著有主力資金在吸收籌碼;
4、操作上要在上市公司股東人數有明顯減少的時候及時介入,等到股價漲幅已大,股東人數減少到極限時,要果斷出清,以免被主力資金欺騙。
股東個體戶注意事項:
股東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個體工商戶不是公司,也不是其他法人,沒有股東。所以你不能與個體工商戶簽訂入股協議。
但是你可以和個體工商的老闆簽訂個人合夥協議,或者簽訂合作合同,約定雙方合作進行某項工作,對雙方合作的投入、期限、內容、風險分擔及收益分配等等內容做好約定,和你說的股東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拓展資料:股東的法律地位
股東與公司的關繫上,股東作為出資者按其出資數額(股東另有約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股東之間關繫上,股東地位一律平等,原則上同股同權、同股同利,但公司章程可做其他約定。
注意:國有獨資公司應由有關部門或者地方人民政府委託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
❺ 企業的投資人持股比例為多少比較合適
最好在50%-60%才能在這家公司擁有話語權,但這個需要股東商議而定,不是你想要多少就要多少。
股東持股比例在什麼情況下比較合適:
1、持股比例50%對50%的情況。
好多公司在設立時出於公平或者無私考慮,把持股比例設定為50%對50%。好處是,對於表決事項股東都有發言權,大家一致通過的事情,誰也沒有意見;不好的是,一個股東不通過表決事項,公司就無法形成有效決議,出現僵持。
2、持股比例51%對49%的情況。
也有公司股東把持股比例設置成這樣。名義上兩個股東地位差不多,就差那1%,可實際上,根據公司法規定,很多事項是持半數表決權的股東同意就可以辦的。差不多就是,持股49%的股東自己什麼都決定不了,持股51%的股東幾乎是什麼事情都能做。
3、持股比例在34%以上的情況。
公司法對特別事項,有強制性的規定,要求必須有2/3以上表決權股東同意,方能有效。有些股東就比較放心,只需要佔有34%股權就行,剩下的66%達不到2/3,也就是說我就做一個有權力的小股東,只要你大股東無權把公司解散就行。
資料擴展:
機構持股比例多少才是最好最適合的:
1、主要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一種假如是流通股,多是最好的;二種假如是非流通股,少是最好的,沒有解禁壓力。
2、假如是大股東持股,相對的少是最好的,利於重組或者沒有減持的要求。
3、假如是機構或者是基金等持有的股份,那麼相對的多是最好的,可以除去基本面方面的顧慮。
4、一般來說,非大股東的流通股前十名持股,可以佔到10%到20%,就已經是夠多了。
5、機構持股的多少,有延遲性,一般來說可以看到持股情況的時間是要在報表公布的時候,所以要依據成交量的情況以及盤面股價走勢來進行判斷,避免誤判。
6、總而言之,前十大股東的持股越少,那麼就表明了這個個股沒有機構沒有主力,走勢會弱很多。
7、主要要看的是持股的股東總人數以及人均持股的數量,一般來說股東越少越好,人均持股則越多越好,雖然不反映在前十大股東中,但說明籌碼集中度高,主力往往潛伏其中。
❻ 一個股票的股東人數是5萬多個是多還是少呢
偏多。截止6月底,A股總戶數是16711.52萬,而6月底正常交易的股票是3855隻,平均每隻股票的股東戶數是4.3萬戶。戶數最多的是京東方,一季報時有150萬,最少的是大連聖亞,只有3300多戶
❼ 股票股東人數增加好還是減少好
一般而言,股票價格通常與股東人數成反比,股東人數越少,則代表籌碼越集中,股價越有可能上漲;因為股東人數增加,意味著股權分散,缺乏主力大資金的參與,難以上漲
也有一種特殊情況,該上市公司業績好,股票質地優,很多投資者都看好該股,所以出現股東人數越多,股價越漲的現象。
拓展資料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普通股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現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優先股
優先股相對於普通股。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1)優先分配權。在公司分配利潤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但是享受固定金額的股利,即優先股的股利是相對固定的。
(2)優先求償權。若公司清算,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註:當公司決定連續幾年不分配股利時,優先股股東可以進入股東大會來表達他們的意見,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
後配股
後配股是在利益或利息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時比普通股處於劣勢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分配之後,對剩餘利益進行再分配。如果公司的盈利巨大,後配股的發行數量又很有限,則購買後配股的股東可以取得很高的收益。發行後配股,一般所籌措的資金不能立即產生收益,投資者的范圍又受限制,因此利用率不高。後配股一般在下列情況下發行:
(1)公司為籌措擴充設備資金而發行新股票時,為了不減少對舊股的分紅,在新設備正式投用前,將新股票作後配股發行;
(2)企業兼並時,為調整合並比例,向被兼並企業的股東交付一部分後配股;
(3)在有政府投資的公司里,私人持有的股票股息達到一定水平之前,把政府持有的股票作為後配股。
垃圾股
經營虧損或違規的公司的股票。
績優股
公司經營很好,業績很好,每股收益0.8元以上,市盈率10-15倍以內。
藍籌股
股票市場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
❽ 股東人均持股多好還是少好有什麼標准嗎
成反比,股東人數越少越好,說明控盤程度高。股東人數持續變少,代表有特定主力從散戶手裡吸收籌碼,所以股東人數會變少,這樣對股票的籌碼面是好事情,代表籌碼越來越集中。
股東會,每個公司都會召開,一般情況下,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當然了,例外情況是,公司可以通過章程對表決權的行使作出特別約定,也就是說,作為股東,你出資比較多,但是表決權可能較小。公司股東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一些約定。
1、持股比例50%對50%的情況。
好多公司在設立時出於公平或者無私考慮,把持股比例設定為50%對50%。好處是,對於表決事項股東都有發言權,大家一致通過的事情,誰也沒有意見;不好的是,一個股東不通過表決事項,公司就無法形成有效決議,出現僵持。
2、持股比例51%對49%的情況。
也有公司股東把持股比例設置成這樣。名義上兩個股東地位差不多,就差那1%,可實際上,根據公司法規定,很多事項是持半數表決權的股東同意就可以辦的。差不多就是,持股49%的股東自己什麼都決定不了,持股51%的股東幾乎是什麼事情都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