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千股千評 > 科創股票首次發行前的盈利情況

科創股票首次發行前的盈利情況

發布時間:2023-01-25 06:25:44

㈠ 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科創板股票盡在上市首日不設價格漲跌幅限制。是正確的嗎

你好,創業板首批實施注冊制的企業將於8月24日上市,而且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第六個交易日開始漲跌幅20%,而且所有創業板的存量個股,漲跌幅限制也都同步全部放寬至20%。

目前,創業板上一共有股票800多支,隨著注冊制的實施和20%漲跌幅的變化,未來指數波動必然會更加激烈,極端的情況下,指數漲跌超過10%可能會成為現實的。

總之,創業板上市的漲跌幅限制以及注冊制的執行,如果公司的夢想變成現實,則皆大歡喜的,包括股民,反之一旦時間不及預期的話,投資者將會面臨更大的風險,甚至是血本無歸,這就是我想分享的,謝謝

㈡ 科創板新股收益如何

科創板新股收益很好。不僅成為今年以來最賺錢的新股,也成為科創板史上的第一大肉簽。

㈢ 科創板企業首次公開發行前的盈利情況

根據《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並未對申請上市企業有硬性的盈利要求,但發行人尚未盈利的,應當充分披露尚未盈利的成因,以及對公司現金流、業務拓展、人才吸引、團隊穩定性、研發投入、 戰略性投入、生產經營可持續性等方面的影響。

㈣ 科創板企業往往具有()的特點,且可能存在首次公開發行前最近()個會計年度未能連續盈利,公開發行並上

科創板企業所處行業和業務往往具有研發投入規模大、盈利周期長、技術迭代快、風險高以及嚴重依賴核心項目、核心技術人員、少數供應商等特點。

且可能存在首次公開發行前最近3會計年度未能連續盈利、公開發行並上市時尚未盈利、有累計未彌補虧損等情形,可能存在上市後仍無法盈利、持續虧損、無法進行利潤分配等情形。

科創板退市制度,充分借鑒已有的退市實踐,相比滬市主板,更為嚴格,退市時間更短、退市速度更快;在退市情形上,新增市值低於規定標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或者規范運作存在重大缺陷導致退市的情形。


(4)科創股票首次發行前的盈利情況擴展閱讀:

在執行標准上,對於明顯喪失持續經營能力,僅依賴於與主業無關的貿易或者不具備商業實質的關聯交易收入的上市公司,可能會被退市。

科創板制度允許上市公司設置表決權差異安排。上市公司可能根據此項安排,存在控制權相對集中,以及因每一特別表決權股份擁有的表決權數量大於每一普通股份擁有的表決權數量等情形,而使普通投資者的表決權利及對公司日常經營等事務的影響力受到限制。

同時,當出現《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以及上市公司章程規定的情形時,特別表決權股份將按1:1的比例轉換為普通股份。股份轉換自相關情形發生時即生效,並可能與相關股份轉換登記時點存在差異。投資者需及時關註上市公司相關公告,以了解特別表決權股份變動事宜。

㈤ 請問科創板企業普遍具有技木新,前景不確定,業績波動大,風險高等特徵的苗述正確嗎

你好,科創板公司所處行業和業務往往具有研發投入規模大、盈利周期長、技術迭代快、風險高以及嚴重依賴核心產品、核心技術人員和少數供應商等特點,企業上市後的持續創新能力、主營業務發展的可持續性、公司收入及盈利水平等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以上情形請投資者特別予以關注。

㈥ 就差1分錢就發行失敗!科創板驚現市值僅10.04億公司

本以為拿到發行批文就萬事大吉的擬IPO企業們要當心,未來,股票可能賣不出去。

去年凈利潤接近8000萬元,本身業績持續增長,但按照發行價格計算的總市值卻僅10.04億元,差點不能滿足科創板的最低市值要求而被中止發行。

上緯新材給投行及券商提了醒。雖然注冊制下,強調以信息披露為核心,淡化盈利指標方面的考核,但如果未能合理傳播公司價值,引導機構投資者合理定價,發行失敗就在眼前。



1

發行後市值僅10.04億「僥幸」過關

上緯新材募資僅7000萬

9月15日晚,上緯新材發布的一則公告引起投行圈廣泛討論。

公告顯示,以發行價格2.49元/股計算,上緯新材此次發行對應的市盈率僅為11.51倍(每股收益按照2019年扣非後歸母凈利潤除以本次發行後總股本計算),低於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C26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為28.96倍,也低於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42.01倍。

不僅如此,上交所官網顯示,公司原本計劃募資2.16億元。

然而,因為發行價格偏低,即使發行成功,公司預計募集資金總額為1.08億元,預計募集資金凈額僅7004.27萬元,這還不及公司2019年度的凈利潤,這也創下科創板最低募資紀錄。

事實上,此次確定的發行價格也讓上緯新材勉強踩「紅線」過關。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發行人預計發行後總市值不滿足其在招股說明書中明確選擇的市值與財務指標上市標準的,應當中止發行。」

按照發行價格2.49元/股計算,上緯新材發行後總市值僅10.04億元,這剛好略超科創板市值標准中最低的10億元標准。如果發行價格為2.48元,將因市值不足10億元發行失敗。

公開資料顯示,上緯新材主營業務為環保高性能耐腐蝕材料、風電葉片用材料、新型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乙烯基酯樹脂、特種不飽和聚酯樹脂、風電葉片用灌注樹脂、手糊樹脂、膠粘劑、風電葉片大梁用預浸料樹脂、風電葉片大梁用拉擠樹脂、環境友好型樹脂、軌道交通用安全材料等多個應用系列,是的復合材料用樹脂供應商。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可以看到,上緯新材業績並不算差。即使如此,公司仍然差點就因為發行後總市值不及10億元而發行失敗。

華南一家大型券商的保代表示,近期新股發行越來越困難。「這說明注冊制下,券商承銷能力才是未來投行最核心的能力。我們經常跟客戶說,別再找沒啥承銷能力的券商了,明後兩年可能承銷能力不行的券商就賣不出去了。」

牛牛研究中心對2018年至今,市佔率前二十券商的承銷情況(包含IPO,增發、配股、可轉債等)統計如下所示:



2

下半年已有30家IPO募資不足

創業板超6成估值不及行業

春江水暖鴨先知,上緯新材之前,其實早有端倪。

首先表現在募資完成情況上。Wind統計顯示,今年以來,A股市場共有48家IPO企業出現募資不足的情況,其中發生在今年下半年的就有30家,佔比高達62.5%。

不僅如此,機構投資者詢價報價的不斷走低也表明了資金的態度。

9月11日,有媒體報道稱,參與詢價的機構投資者當天對IPO企業發行價格報出了券商投研報告定價下限的2.3折,而今年5月,報價還在7折左右。

更不要提,科創板剛啟動時,機構報價相對投價報告並不存在打折之說。

投行資深人士王騏躍甚至表示,「取消券商的投價報告,若買方報價均打到2折,3折,投價報告已經沒有意義」。

牛牛研究中心對創業板企業8月以來確定的發行PE整理後發現,26家公司中,發行PE在23倍以下的共有6家,而估值低於行業PE的則有16家,佔比高達61.54%。

這意味著,即使放開23倍市盈率限制,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後,大部分公司發行PE仍不及行業估值。

IPO承銷定價這么難,究竟是怎麼回事?



3

A股加速「港股化」

500億市值公司成交佔比提升7個百分點

首先,這與近期新股不斷出現破發,投資者信心受挫有一定的聯系。

Choice資料庫顯示,9月9日,鋒尚文化(300860.SZ)成為創業板注冊制下首隻破發的次新股,從上市日至破發用時13個工作日,9月10日,美暢股份(300861.SZ)、時空 科技 (605178.SH)、新亞強(603155.SH)三隻次新股也相繼破發。

今年以來上市新股,連板日期統計如下:

風險規避下,機構投資者報價趨於謹慎,而新股定價機制的作用則放大了這種「恐慌」。

一方面,發行人和保薦機構(主承銷商)依據剔除無效報價後的詢價結果,按照申購價格、申購數量及申報時間等排序後,需要剔除申購總量中報價最高的10%,而不需剔除報價最低的10%,將報價中樞下移;

另一方面,《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第十條規定,「初步詢價結束後,發行人和主承銷商確定的發行價格(或者發行價格區間中值)超過第九條規定的中位數、加權平均數的孰低值的」,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即可。但實踐中,這個「四數區間」(網下投資者有效報價的中位數、加權平均數,五類中長線資金有效報價中位數和加權平均數)下限成為發行價格確定的隱形紅線。

事實上,A股公司「港股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所謂「港股化」,就是低價及低市值公司越來越多,投資者更多的向龍頭公司扎堆。

牛牛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按9月15日收盤價計算,2527家港股上市公司中,市值在10億以下的公司共有1437家,佔比高達56.86%,而市值規模在1000億以上的公司僅有86家,佔比僅3.40%,如下:

然而,成交方面卻表現截然相反,不同市值分類對比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小市值公司雖然數量方面占絕對優勢,但從資金成交情況來看,卻很不樂觀。

500億市值以上公司數量佔比僅6.33%,而成交金額佔比卻高達79.68%。投資者們都在高市值的龍頭公司扎堆,低市值公司卻被棄之不顧。

注冊制實施後,優質公司供給不斷,而退市制度的完善又讓垃圾股的所謂「高風險,高收益」逐漸成為偽命題,A股市場「港股化」趨勢明顯。

首先,市值分布方面,牛牛研究中心統計後發現,2016年時,總市值在30億元以下的A股公司僅有14家,而如今,市值在30億元以下的A股公司卻已經達到766家,如下:

不僅如此,從成交情況來看,小市值公司所佔比重逐年降低。其中,50億以下市值公司成交佔比從2018年的28.83%減少至目前的13.45%,而市值500億以上公司成交佔比則從22.71%增加至目前的29.07%,如下:


應對建議有這些

價值傳播很重要

IPO定價越來越低,與注冊制實施後,上市公司供給數量不斷增加,買方話語權增長有很大的關系。

針對這種現象,牛牛研究中心有兩大建議。

首先,新股定價規則需要做出一定程度的調整。

目前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採用詢價方式的,網下投資者報價後,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當剔除擬申購總量中報價最高的部分,剔除部分不得低於所有網下投資者擬申購總量的10%,然後根據剩餘報價及擬申購數量協商確定發行價格。剔除部分不得參與網下申購。」

這一規則是在IPO市場出現高發行價、高市盈率、高募資情況下,為了遏制高發行價目的而制定的,並未剔除最低報價部分,無形中讓發行定價中樞下移。隨著賣方話語權趨於弱勢,可以考慮適當將剔除報價范圍放寬或者對報價偏低的部分也做類似處理。

不僅如此,雖然承銷管理辦法要求機構需要獨立報價,但實踐結果上來看,可能並非如此。以上緯新材為例,公司發布公告顯示,超過400家詢價機構的報價范圍在2.49元-4.96元之間,而其中399家報價都是2.49元!

這399家機構包括公募基金、保險公司、證券公司、QFII、財務公司、信託公司、私募基金等各類機構投資者,投資風格不同,但最終報價卻精確的相同。

對此,其實可以取消前文中所提的「四數區間」的隱形紅線,並可採取累計投標詢價的方法。

其次,價值投資的時代從發行詢價開始,投資者溝通成為必不可缺的環節。

IPO過會只是第一步,詢價環節可能將更重要。

華東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很多企業對自己對市場有錯誤認知,以為注冊制下啥企業都能上。我覺得上緯新材案例對很多IPO企業老闆來說是一次警醒。」

注冊制改革後,越來越多的優質公司將上市,而隨著A股「港股化」的推進,如何在發行詢價階段,傳遞自身價值,獲得機構投資者認可,成為擺在擬IPO企業面前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㈦ 科創板股票交易規則

科創板股票交易規則總共包括了以下的10點。

一、開通科創板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資金逼得低於五十萬元,50萬元不包括該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參與證券交易2年以上。

二、科創板規則中不再要求必須按100股及其整數倍進行買賣,投資者進行交易時,買賣數量可以有零有整。如果限價申報買賣,單筆不能小於200股,不能超過10萬股。如果是市價申報買賣,單筆不能小於200股,不能超過5萬股。

三、科創板股票競價交易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漲跌幅比例為20%。首次公開發行上市、增發上市的股票,上市後的前5個交易日不設價格漲跌幅限制。

四、科創板盤後增加25分鍾固定價格交易時間(15:05-15:30),按當天收盤價成交。

五、科創板股票自上市後首個交易日起可作為融券標的。且融券標的證券選擇標准將與主板A股有所差異。

六、網上申購要求持有市值達到10000元以上,每5000元市值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不足5000元的部分不計入申購額度。此外,每一個新股申購單位為500股,較現行的1000股規定有所下調,申購數量應當為500股或其整數倍。

七、科創板股票的交易公開信息同主板A股現行做法基本一致。

八、科創板實行注冊制,注冊制強調的是事前、事中、事後全程監管,對於擬上市企業,依然需要由交易所進行相應的審核。

九、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為保障普通投資者的權益,對於不同表決權的情況,上交所方面專門進行了差異化安排,防止特別表決權被濫用。

十、科創板公司退市要求比現行制度更加嚴格。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的公司,第一年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第二年仍然觸及將直接退市。

十一、科創板上市時尚未盈利的公司,控股股東、董監高人員及特定股東在公司實現盈利前不得減持首發前股份,也不得進行跨界並購。

㈧ 發行價60元的科創版股票上市能夠賺錢多少

以目前的行情來說,股價會比發行價翻3~4倍,個別稀缺性的股票會翻的更多。前期的預測沒有什麼實質意義,耐心等待開盤就什麼都明白了。

㈨ 科創板常識

1.科創板條件
科創板條件有很多,包括:1、允許符合科創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

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葯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引領中高端消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2、上交所負責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中國證監會負責科創板股票發行注冊《實施意見》明確,在科創板試點注冊制,合理制定科創板股票發行條件和更加全面深入精準的信息披露規則體系。

上交所負責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中國證監會負責科創板股票發行注冊。 中國證監會將加強對上交所審核工作的監督,並強化新股發行上市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監管。

3、設置投資者適當性要求,放寬漲跌幅限制,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的資產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並參與證券交易滿兩年,這是基本的要求。如果未滿足這一適當性要求的投資者,可通過購買公募基金等方式參與科創板。

2.科創板知識測試
科創板的基本交易規則。

-T+1交易; -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股票,上市後的前 5 個交易日不設價格漲跌幅限制,此後漲跌幅限制為20%; -單筆申報數量不少於200股;賣出時,余額不足200股的部分應當一次性申報賣出; -通過競價交易買賣,市價訂單單筆申報最大數量不得超過5 萬股,限價訂單單筆申報最大數量不得超過10萬股; -增加了盤後固定價格交易。每個交易日的15:05至15:30為盤後固定價格交易時間,當日15:00仍處於停牌狀態的股票不進行盤後固定價格交易。

盤後固定價格交易價格以當日收盤價成交。 -科創板股票自上市後首個交易日起可作為融資融券標的。
3.科創板知識測試
科創板的基本交易規則。

-T+1交易; -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股票,上市後的前 5 個交易日不設價格漲跌幅限制,此後漲跌幅限制為20%; -單筆申報數量不少於200股;賣出時,余額不足200股的部分應當一次性申報賣出; -通過競價交易買賣,市價訂單單筆申報最大數量不得超過5 萬股,限價訂單單筆申報最大數量不得超過10萬股; -增加了盤後固定價格交易。每個交易日的15:05至15:30為盤後固定價格交易時間,當日15:00仍處於停牌狀態的股票不進行盤後固定價格交易。

盤後固定價格交易價格以當日收盤價成交。 -科創板股票自上市後首個交易日起可作為融資融券標的。
4.購買科創板的條件
科創板是專為科技型和創新型中小企業服務的板塊,屬於場外交易市場,重點面向尚未進入成熟期但具有成長潛力,且滿足有關規范性及科技型、創新型特徵中小企業。

對個人投資者的要求是,有金融資產50萬元以上,需要個人參與證券交易滿24個月。所謂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基金、期貨權益、債券、黃金、理財產品(計劃)等。

相較新三板,科創板的投資門檻非常低。不過同時,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科創板將有上下50%的漲跌幅限制。

對於普通的投資者的建議是,建議謹慎參與,首先門檻准入較高,本身來說對於這種有門檻的市場,意味著流動性的降低,即使漲高了也難以兌現。二則資本寒冬,大夥手裡還沒錢,牛市尚遠,對於一個不了解的市場,我們可以去多學習,多關注,當看懂了再出手不遲。
5.科創板怎麼打新
科創板打新,持有1萬元以上滬市流通股票市值的投資者方可參與網上發行,申購單位降低為500股/手,每一個申購單位對應市值要求相應降低為5000元。

個人投資者參與科創板股票交易門檻:1、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的資產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2、參與證券交易滿24個月。

科創板股票交易規則:上市後5日內不設漲跌幅限制,之後漲跌幅為20%。申報數量規則:單筆申報數量應不小於200股,可按1股為單位進行遞增。

市價訂單單筆申報最大數量為5萬股,限價訂單單筆申報最大數量為10萬股。
6.科創板交易規則
科創板交易規則可以分為5條:1、上市後5日內不設漲跌幅限制,之後漲跌幅為20%;2、申報數量:單筆申報數量應不小於200股,可按1股為單位進行遞增。

市價訂單單筆申報最大數量為5萬股,限價訂單單筆申報最大數量為10萬股;3、申報價格:按照股價所處高低檔位,實施不同的申報價格最小變動單位,以降低低價股的買賣價差;4、引入盤後固定價格交易。 盤後固定價格交易指在競價交易結束後,投資者通過收盤定價委託,按照收盤價買賣股票的交易方式。

盤後固定價格交易是盤中連續交易的有效補充,可以滿足投資者在競價撮合時段之外以確定性價格成交的交易需求,也有利於減少被動跟蹤收盤價的大額交易對盤中交易價格的沖擊。 5、相關規則並未提及T+0。

保留「持有1萬元以上滬市流通市值的投資者方可參與網上發行」的有關規定,並將現行1000股/手的申購單位降低為500股/手,每一個申購單位對應市值要求相應降低為5000元。
7.科創板上市標准
科創板的定位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

優先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市場認可度高,社會形象良好,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發行人申請股票在科創板首次發行上市,應當符合科創板定位。

科創板根據板塊定位和科創企業特點,設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以暢通市場的「入口」。上交所3月1日發布的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相關配套規則明確了發行人申請在科創板上市的條件:(一)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發行條件;(二)發行後股本總額不低於人民幣3000萬元;(三)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四)市值及財務指標符合本規則規定的標准;(五)上交所規定的其他上市條件。

閱讀全文

與科創股票首次發行前的盈利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頂點軟體股票成交量 瀏覽:682
股票賬號錢不能轉銀行 瀏覽:338
浙江萬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瀏覽:18
st龍力的股票 瀏覽:53
小盤動態組合etf的股票分析 瀏覽:473
說明在證券市場買債券和股票 瀏覽:707
光大證券賣股票手續費 瀏覽:399
000545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瀏覽:557
股票的資產負債表具體怎麼看 瀏覽:973
股票賣出之後資金 瀏覽:62
股票手機開戶選大牛證券靠譜 瀏覽:379
網宿科技股票股票股票 瀏覽:31
股票登記日當天買入次日除權對股民有影響嘛 瀏覽:524
什麼股票天氣預報業績 瀏覽:734
美國證券有多少個股票 瀏覽:939
基金股票怎麼玩才能賺錢 瀏覽:538
主板股票業績需要預披露 瀏覽:256
蘇州銀行股票可以扔了嗎 瀏覽:164
股票主力資金進出怎麼看 瀏覽:555
智能自控股票千股千評6 瀏覽: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