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投資股票能賺錢嗎 股票是最賺錢的投資形式么
我喜歡關注一些著名的爭論,比如,傑里米·西格爾與傑瑞米·格蘭桑之間的爭論,因為他們的爭論將激起一系列的頭腦風暴。
西格爾曾經因為說股票回報率大約為6.8%而招致格蘭桑的迎頭痛擊而「臭名昭著」,又曾經因為查理·芒格在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的猛烈批評而差一點「無地自容」。而實際上贊成或持有與西格爾觀點相同的人並不在少數。比如先鋒集團的創始人約翰·伯格以及著名的投資經理羅伯特·阿諾德,他們在撰寫文章和接受采訪時也都表示,股票的未來回報預計會達到7%-7.5%,這與西格爾的估計相差無幾。特別是伯格先生,他在接受史蒂夫·福布斯聰明投資的一次采訪時說:「從現在開始,鑒於盈利水平很低,我覺得今後每年實現7%的盈利增長率的可能性很高,當然,盈利取決於我們如何衡量以及如何計算,而盈利增長的長期均值是5%,且還是名義增長率。如果盈利從現在開始,在下一個十年一直保持每年7%的增長率,現在毫無疑問是進場的好時機。」
伯格先生在他的《伯格投資——聰明投資者的最初50年》一書中,提到沃倫·巴菲特也使用了一種與他相類似的分析方法。巴菲特提醒「這段時間股票投資者期待的過於多了……事實是當市場脫離了它的價值軌道運行的時候,遲早是要回歸的」。他設定「一些合理預期……GDP(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對美國經濟產出的計量)平均每年以5%的速度增長……利率(保持平穩或上升)……利息相對於總收益的重要性是下降的」和股票每年的預期收益為7%。伯格寫道,「巴菲特先生將這種預期降低了1個百分點,這個估計『從相對低調的角度,考慮到投資者所承擔的零散的費用,包括(就像我原來提到的)權益基金持有者費用的交納』,得出『最可能的收益是6%』,又很冷靜地認為,『如果這是錯誤的,我認為百分比低了和高了的可能性是一樣的』。」
史蒂芬·韋恩斯(Stephen Vines)是暢銷書《生活在危險年代》的作者、《東方快訊》的主編,他自己也成立了多家公司,對股票進行投資。他在自己所著的《恐慌與機會》一書中,坦承他的觀點與西格爾「基本相同」。他對西格爾的觀點進行闡釋。他說,西格爾6.7%的股票回報率很有「影響力」,這項研究表明投資股票的購買力每10年零6個月翻一番。21年後會使投資者的財富增加4倍。42年後,股市聚集的財富將呈現購買力增長16倍。西格爾的研究發現從1800年起用1美元投資股票,然後將投資收益再投資,到1992年年末總價值會達到305萬美元。同樣的方式,如果投資於政府債券則是6620美元,如果投資於國庫券則是2934美元,而如果投資於黃金則僅有區區的13.4美元。「這些數字可以使人心悅誠服地認為應該將投資者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股票上,基本可以忽略其他投資類型。」當然,正如西格爾所說的,如果是短期投資,那麼股票投資的風險要比債券投資高,但是他並不懷疑,「長遠看來股票的收益非常穩定,事實上投資股票比政府債券投資或國庫券投資安全。」因此,韋恩斯先生認為,「長久以來股票已證明是目前最賺錢的投資形式」。這個結論與西格爾相同。
不過韋恩斯也特別強調,在股市恐慌,股價下跌到十分具有購買價值的時候,股票投資更有吸引力。這樣,剛好補充了格蘭桑最擔心的在沒有任何前提下的「長期持有」的問題。韋恩斯繼續指出,有些投資者在股市暴跌時不想購買反而拋售股票,他們希望能夠將拋掉股票換來的錢有效地利用在其他資產類型投資上獲得更多的收益。希望這些投資者在非常謹慎的考慮後再做出選擇。因為歷史上沒有證據表明恐慌時不包括股票的多樣化投資組合是明智的。正相反,這經常是最失誤的做法。
⑵ 長期來看股票基金的收益可以抵抗通貨膨脹
股票基金,就是基金里有80%以上的比例投資於股票,這里說的股票,一般指的是上市公司的股票。
股票基金的風險在三大類基金里是最大的,像2015年的股災,國內股市出現大幅下跌,很多股票基金的凈值也大幅下跌。如果在高點的時候入市,不僅不能賺錢,還要虧很多錢。不過雖然風險大,但是股票基金的長期收益是這三種基金中最高的。
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的特點。
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是我們最常用的三類基金品種。
其中,貨幣基金是大家最熟悉的。它可以用來代替銀行儲蓄,本身也可以比較靈活的隨取隨用,安全性也不錯,跟銀行儲蓄相比,更加靈活,收益也通常要更高一些。
債券基金定位跟銀行理財產品是比較接近的。實際上很多銀行理財產品,背後投資的就是債券基金。
理財產品和債券基金的區別在哪裡呢?對投資者來說,可能最直觀的一個區別,在於收益上。
理財產品通常不會提供每天的波動,而是有一個明確的到期時間。到期後給投資者支付本金和利息。投資者持有理財產品的時候,看不到自己賬面資產有什麼變化,不會有虧損的感覺。而債券基金,本身每天會漲漲跌跌,所以在投資債劵基金的時候,可能某一段時間里,投資者的賬面是顯示虧損的。部分投資者無法接受這一點。
所以從市場接受程度上來看,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接受程度是更高的。
最後是股票基金,目前銀行系的金融產品,很少有提供純股票的投資品種。所以想要定投的話,主要是定投基金系產品里的股票基金。
所以可做如下總結。
貨幣類工具:銀行儲蓄和貨幣基金。貨幣基金相對更合適,收益也會更高一些。
債券類工具:銀行理財產品和債券基金。這兩類的投資收益不相上下,但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在持有的時候看不到波動浮虧,投資者可能會更心安一些。
股票類工具:主要投資股票的產品,目前主要是股票基金。部分銀行理財產品,也會投資一些股票,但是配置股票的比例會比較低,所以股票類工具,我們主要從基金中挑選。
哪類基金收益率最高
那麼問題來了,這三類工具的收益情況如何呢?哪一類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跑贏通貨膨脹呢?
其實很多金融專家已經做過了詳細的研究。根據《股票長線法寶》的作者西格爾教授對200多年的美國金融市場的統計,股票是長期投資中收益最高的資產,其次是企業債券和短期國債,而且任何債券都無法長期跑贏通貨膨脹,只有股票可以長期跑贏通貨膨脹。
例如,如果投資1美元到美國股市,200多年後,會變成704,997美元,是的,70多萬美元。但是如果投資長期債券,只會變成1778美元,投資短期債券,為281美元,投資黃金,只有4.52美元。
像黃金這種無法產生現金流的資產,長期收益甚至比國債更低。100多年前,5兩黃金可以買下北京的一套四合院,而100多年後,5兩黃金只能買下北京四環里不到2平米的房子,遠遠跑輸通貨膨脹。同一時間里,美國股市從40多點上漲到17,700多點,上漲了400多倍。
這里,股票的長期收益是跑贏了美國的通貨膨脹的。長期債券的收益略微跑贏了同期的通貨膨脹,但是幅度並不大。短期債券,類似貨幣市場工具,是跑輸了通貨膨脹的。
那在國內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情況呢?
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可以分別代表貨幣及工具、債券工具和股票工具。
例如從2004年到2017年,國內所有貨幣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2.56%,所有債券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6%,所以股票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4.11%。
從貨幣基金到債券基金,再到股票基金,它們的年化收益率一個比一個高。長期收益率最高的股票基金,可以幫助我們抵禦通貨膨脹的侵蝕。
這個特徵,跟美國市場這三類資產的特徵也是吻合的。
不過,我們投資的時候,不能只看收益情況,還得看投資中要面對的風險。這里的風險,說的主要是持有過程中的波動風險。
雖然從長期來看這三類資產的收益都是上漲的,但是在持有過程中,可能短期會有波動,導致基金的收益出現下跌。
回顧國內這三類基金十幾年的收益率 歷史 ,我們會發現,貨幣基金從整體上來看,幾乎沒有下跌。它本身波動風險很小,幾乎每天都是上漲的。所以貨幣基金適合用來打理短期不用的零錢,隨取隨用,也不用太擔心風險。
債券基金長期收益比貨幣基金高,但是它有波動風險。債券基金在持有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百分之十幾的波動。也就是說,在最差的情況下,可能會短期有百分之十幾的浮虧。不過隨著投資的時間拉長,債券基金也是可以盈利的。
而股票基金的長期收益是這三類基金中最高的,但是波動風險也是這三類基金中最高的。股票基金在持有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高達50%的波動風險。如果投資者不懂得股票基金的投資技巧。可能會出現超過50%的浮虧。高風險、高收益,是股票基金的特點。
但是長期看,能幫助我們抵抗通貨膨脹的,也是股票基金。
所以,我們做定投的操作,把人力資產定期轉換為金融資產,裡面必須要有一部分是配置到股票資產上。而股票基金,就是很好的定投工具。
但是股票基金的品種非常多,哪一種適合作為我們定投的主力呢?
我們下期知分曉!
⑶ 資金管理和分析比較好的書
基本分析書籍中,已經介紹了格雷厄姆、費舍、巴菲特、彼得.林奇、帕特.多爾西和林森池六位同志的好書。本文再最後介紹一本基本分析書籍《投資者的未來》。
《The Future for Investors》,機械工業出版社的中譯本名為《投資者的未來》,作者為美國沃頓商學院的西格爾教授。該書中反復提到的西格爾教授另外一本書《股票長期投資》(Stocks for the Long Run)2002年第三版的中譯本名為《股史風雲話投資》。
這本書主要回答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長期投資者應該持有哪些股票,西格爾教授通過找出和分析過去半個世紀表現最好的股票來回答這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當嬰兒潮出生的人們退休並將他們的投資組合變現時,長期投資者的投資組合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西格爾教授考察了人口的日益老齡化會導致什麼樣的經濟後果來回答這個問題。
《投資者的未來》對於價值分析中的一些經典論斷以及一直習慣使用的投資方法提出了自己新的研究觀點,而其中一些觀點甚至否定了傳統價值投資者一直堅持的投資方法。因此,我個人認為,《投資者的未來》應該成為價值投資理論的經典書籍。
西格爾教授在該書中提出了投資者收益的基本原理:股票的長期收益並不依賴於實際的利潤增長情況,而是取決於實際的利潤增長與投資者預期的利潤增長之間存在的差異。
根據這個原理,不管真實的利潤增長率是高還是低,只要它超過了市場預期的水平,投資者就能贏取高額收益。
衡量市場預期水平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觀察股票的市盈率。高市盈率意味著投資者預期該公司的利潤增長率會高於市場平均水平,而低市盈率則表示預期的增長率在市場水平之下。
因此,不一定要投資高增長率的公司,因為你會陷入增長率陷阱。增長最快的公司、行業或者國家不一定會給你帶來最好的投資收益率。
股利至關重要。股利的再投資是長期股票投資獲利的關鍵因素。股利的再投資策略將會是你的熊市保護傘和牛市中的收益加速器。股利的發放會放大投資收益基本原理的作用。
傳統觀點認為,公司派發高額股利將導致增長機會的缺失,然後事實恰恰相反。投資於高股利率公司股票的投資組合比投資於標准普爾500指數的投資組合年回報收益率高出3%,而正是那些低股利率的股票拖了市場的後退――比平均年收益率低了2%。
西格爾教授通過1957-2003年標准普爾500指數成份股的數據分析,找出了長期投資中成為贏家的三個部門,它們是衛生保健部門、日常消費品部門和能源部門。前兩者占據了標准普爾500指數20家最佳倖存公司90%的名額。
大部分表現最好的公司的特徵:(1)略高於平均水平的市盈率;(2)與平均水平持平的股利率;(3)遠高於平均水平的長期利潤增長率。
應該投資市盈率最低的股票,投資於增長預期較溫和的股票的投資組合,遠遠強過投資高價格、高預期股票的投資組合。
西格爾教授的忠告:記住,不管泡沫是否存在,定價永遠是重要的。那些為了追求增長率捨得付出任何代價的人最終將會被市場狠狠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