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千股千評 > 楊德龍長期持有股票

楊德龍長期持有股票

發布時間:2023-06-11 06:58:11

Ⅰ 「90後」基金投資「初體驗」:還沒有體會夠賺錢的快樂,就開啟虧損模式

林璐持有的六隻基金全線飄綠,跌幅均超過3%,其中有四隻跌幅接近5%。印象中,這是她自去年6月份投資基金以來,跌得最慘的一次:打開基金APP的那一刻,發現虧了1300多。

初入理財圈、試水基金投資,林璐代表著大部分非專業的年輕投資者。他們在去年股市、基金行情火熱的時候沖進市場,希望分得牛市的一杯羹,「抄作業」、「跟風買」、「追漲殺跌」,是他們初涉投資市場的通病。

初入職場的95後陳海萍,還在讀大四的原野,一人定居哈爾濱,一人在福州上學,卻都是愛跟著理財博主買基金的人。去年初嘗基金甜頭之後,即使面對市場的大起大落,她們也堅定要從基金投資開始,走出自己的一條理財之路來。而首次基金實戰以失敗告終的李響,在自己「追漲殺跌」的冒進操作後,仍懊悔不已。

去年年末,部分基金規模出現爆發式增長,催生首位千億級規模的基金經理誕生,新基民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今年春節之前出現的派紅包行情,更是吸引了不少投資小白蜂擁入市。尤其是重倉白酒等抱團股的基金錶現搶眼,也成為不少新基民不斷加碼的重點。

「還沒有體會夠賺錢的快樂,就已經開啟虧損模式或者接近虧損邊緣了。」春節後開市以來,因白酒等抱團股大幅調整,年前大漲的公募基金損失慘重。林璐節前8000多元的持倉收益迅速縮水至2400元左右,其中持倉最多的抱團股基金在2月18日-3月4日期間,凈值累計下跌了19.2%。李響在幾只基金上一番操作之後,最終割肉離場,4萬元的本金虧損了4700元。

面對節後市場大變臉,擺在這些初入基金市場的投資人面前的共同疑問是:基金為什麼大跌,還會繼續跌多久,加倉還是清倉?

當市場反復震盪,考驗非專業人士的風險承受能力時,其基金投資「初體驗」可想而知;其所交的「學費」能換來市場個體的成長與成熟嗎?

「抄作業」

去年9月份,還是大學生的原野在刷微博時,無意中看到了一位 財經 博主的理財賬單,「看到收益很好,所以很心動,想要自己也嘗試一下。尤其是發現支付寶裡面10元就可以買,門檻低且操作方便。「支付寶財富管理界面中的基金投資通道,讓原野真正邁出了基金投資的那一步。

作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學生,原野並沒有任何理財知識,本金也都是平時兼職賺來的。「最開始是直接跟著博主抄作業,同時學習一點點基金的知識,買了白酒、新能源、軍工這些板塊的基金。」

石榴詢財首席理財師、江蘇省理財師協會秘書長南小鵬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表示,互聯網上魚龍混雜,既有專業的聲音,更有非專業的博眼球言論。而後者,為了流量,很容易忽略基金投資的風險,誇大當期的收益。進而在市場出現大幅調整時,對風險預期嚴重不足的跟風投資者,很容易引發贖回潮。

誠然,基金投資受追捧,與基金市場亮眼的表現息息相關,也讓「炒股不如買基金」這句話愈發深入人心。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募基金市場共有7913隻基金,整體基金規模為19.89萬億元,較2019年末分別增長20.92%和34.7%,且2020年度新發基金也以權益類基金 (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封閉式基金)為主,新發基金規模更創下了3.16萬億的 歷史 新高。此外,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從平均業績來看,2020年標准股票型基金收益率達54.99%,混合偏股型基金收益率達59.57%。

事實上,雖然持倉了大半年,但讓林璐真正感受到基金能賺錢的是臨近過年前的那段時間,「每天睡覺前打開APP,都能看到基金賬戶收益漲了幾百、上千元,收益增長非常快。」

林璐記得,她基金里3萬元的本金,在春節前收益超過了8000元。當時有朋友建議她落袋為安,而她選擇的是持倉過年。而陳海萍則跟著理財博主,在年前贖回了白酒板塊的基金。

加倉還是清倉?

畫風突變!牛年開市後,基金開啟大跌,市場給了基民一記重拳,也教育了年輕投資者。

年後,抱團股劇烈調整,使得權益類基金包括一些明星基金凈值波動加劇,不少投資者節前賺取的收益大幅縮水,甚至出現虧損。據Wind數據顯示,牛年第一個完整交易周(2月22日-2月26日),43隻(A/C份額分開計算)偏股型基金單周凈值跌幅超15%,1247隻(A/C份額分開計算)偏股型基金單周凈值跌幅超10%。並且,大跌仍未止不。3月1日以來的4個交易日,上證指數經歷著大漲(1.21%)——大跌 (-1.21%)——大漲(1.95%)——大跌(-2.05%),市場進入反復震盪狀態。

3月4日,上證指數跌2.05%,創業板指跌4.87%,滬深300指數跌3.15%。當天晚上,林璐打開基金APP的那一刻,收益再次減少1300多元,累計收益由最高時的8000多已經跌至2400元左右。

「跌完收益跌本金」,眼看著收益正在急速縮水,林璐突然起了網路上的這句話,如果大跌再持續兩天,或許她也將面臨這一窘境。

而在今年1月份沖進基金市場的李響,在追求基金較高的收益同時,卻沒能忍受住市場的調整。「年前基金漲勢喜人,我陸續入手了好幾只。春節一過,行情急轉直下。起初,我還補了幾次倉,後面實在扛不住,就全清倉了。總計買入4萬,虧損4700元。「首次基金實戰以失敗告終的李響,在自己「追漲殺跌」的冒進操作後,仍懊悔不已。

市場究竟怎麼了?楊德龍認為,市場還處在震盪探底的過程中,這一輪下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節前市場的情緒過於亢奮,一些優質的股票受到追捧漲幅過大,獲利回吐是調整的一個主因。他認為經濟面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從資金面來看,央行回收一部分資金,以及市場擔心貨幣政策轉向,還有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再次向上,這些是引發短期調整的一個原因之一,但是屬於外因。

博時宏觀表示,本輪調整具有全球普遍性,高估值的國內權重抱團股和海外 科技 股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下跌,海外美債長端利率超預期回升或是導火索,但更多是A股中長期性價比指標已相對極端所致。

在南小鵬看來,2020年基金的高收益,是建立在以消費,醫葯,新能源等行業績優白馬股,疊加疫情流動性寬松,形成的業績估值雙重上漲。但是,隨著這些績優股估值嚴重高估,透支了未來兩到三年的業績,自然面臨調整。同時,在市場出現大幅調整時,對風險預期嚴重不足的跟風投資者,很容易引發贖回潮,導致基金經理被動賣出股票,誘發進一步下跌。

楊德龍表示,面對市場調整,投資者應通過長期持有來等待凈值回升。「這個時候再去賣掉優質基金其實並不劃算,雖然短期的走勢誰都無法預計,但是從長期來看,優質基金依然是值得持有的。」

平安基金錶示,部分優質的藍籌白馬調整後,投資機會正逐步顯現。接下來,投資者要保持耐心,等待優質資產的估值回到相對合理區間,用更好的性價比投資這些優質資產。藍籌白馬的本質並沒有發生改變,他們的經營基本面也都是比較穩定的,仍然具備較好投資價值的。

博時基金指出,「短期來看,我們對A股市場依然持謹慎態度,建議適當降低倉位,防禦為上。中長期來看,在堅實的宏觀基本面支撐下,A股在全球范圍內仍具備較好吸引力,具備良好的投資價值。」

初次試水基金投資的年輕投資者,正期望通過基金投資走向更遠的理財之路。

對於新手投資者如何買基金這個話題,楊德龍建議,「首先要認真篩選基金,選擇長期業績比較穩定,堅持價值投資的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這方面可以參照基金的季報,看重倉股是不是業績優良的股票。同時,要考察基金的凈值波動率,選擇凈值波動較小基金可能更好一些。」

南小鵬表示,投資者應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優質基金,如激進的投資者選擇股票型,穩健的投資者選擇混合型,保守的投資者選擇債券型。另外,配置的比例應該適當,如20%或30%的家庭金融資產,一般不建議比例過高。此外,應盡量控制持倉成本,避免倒金字塔加倉抬高成本。最後,堅持長期持有,避免追漲殺跌。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林璐、陳海萍、原野、李響為化名。)

Ⅱ 財熵|「賺錢就是大爺」:易方達頂流張坤「神起神滅」

作者 |吳楠


沉寂了一年之久的資本市場終於「久旱逢甘霖」。3月16日,A股、港股聯袂上演大反攻,上證指數大漲3.48%,恆生指數更是上漲9.08%,創出最近13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在市場一隅,不少公募基金同樣迎來強勢反彈。其中,張坤掌舵的易方達優質精選基金(原易方達中小盤混合,110011)3月16日大漲10.10%;次日,該基金凈值重新回到6字頭,兩天反彈超過15%。

「公募一哥!yyds」,3月17日,易方達基金股吧里部分投資者難掩激動,在一片沸騰聲中,有人欽佩起張坤的「先見之明」。因為就在此前不久,3月9日,張坤管理的易方達優質精選基金、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005827)相繼放寬大額申購限制,由此前的1萬元上調為5萬元。

關於放寬限購的原因,財熵從易方達相關人士處了解到,「當時限購主要是(因為)規模太大,逐步打開限購主要是規模沒那麼大了」。財熵注意到,截至2021年年底,易方達優質精選的期末凈資產為199.84億元,比上一年同期減少了50.18%。但易方達藍籌精選期末凈資產為676.23億元,與上一年幾乎持平。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告訴財熵:「之前限購是因為市場的投資氛圍比較火熱,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防止他們過度追捧,所以(部分基金經理)採取了限購的措施。但現在行情比較差,基金回撤很大,基民投資意願很低,這個時候限購就沒有太大意義了;另一方面,有些想要抄底的基金,也希望能夠通過放開限購來吸引資金的入場。」但楊德龍也表示,現在即使放開了,新進的資金也不多。

事實上,即便過去幾日市場歷液行情有所回暖,但許多投資者仍對於此前的暴跌心有餘悸信悶。以張坤的易方達優質精選基金為例,截至3月15日,該基金凈值為5.28,較2月18日下跌約25%,較前期高點下跌超過50%。即便3月16日、17日有所反彈,但基民損失依舊慘重。

在過去一年時間里,由於虧損嚴重,易方達基金股吧里一直充斥著「哀嚎」與「怒罵」——「張坤你還要臉么,都不控制回撤的么」、「收了快二十億管理費,就這操作水平?遇事就硬抗。只能順風就起飛?」……

在圍繞張坤的討論中,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愛恨就在一瞬間」的經典戲碼,觸發基民態度轉變的「按鈕」,就是基金的直接損益。而近年來,伴隨著資本市場風雲變幻,張坤也在輿論的裹挾中演繹著「神起神滅」的話本。

時間回到2021年1月25日。那一天滬指上漲0.48%、深成指上漲0.52%、創業板下跌0.09%,在全天超3000隻個股飄綠的背景下,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異軍突起,暴漲5%,無數基民熱血沸騰。

次日,在「藍籌」、「張坤」等詞條相繼沖上熱搜後,一張配有「坤坤勇敢飛,ikun永相隨,坤坤不老,藍籌到老」字樣的圖片在微博上刷屏。此時,人們才注意到,原來張坤早已「出圈」。張坤的粉絲們自封「ikun」,不僅為張坤建立了「全球後援會」以及超話,還不遺餘力地為他打榜「應援」。


「我在2021年1月份買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就是所有人都在說愛坤的那個時候」、「肢坦物我在2020年底買的(易方達)中小盤,那時候有很多朋友都在推薦張坤的基金」多位投資者用親身經歷向財熵證實了「明星光環」下的「吸金效應」有多強悍。

當然,粉絲們的「愛意」並非憑空而生。相比起 娛樂 圈明星通過販賣夢想、打造人設來圈粉固粉,基金經理「吸粉」的一大關鍵是,要實實在在為粉絲「賺錢」。

作為首位擁有「全球後援會」的基金經理,張坤的賺錢能力可見一斑。

目前張坤在管基金產品4隻,其中原易方達中小盤基金是張坤管理時間最長的產品,自2012年9月接任以來,截至2020年年底累計回報高達983.5%,在同類產品中排名前列。張坤亦憑此連續四年攬入「金牛獎」獎杯;而另外一隻張坤的「代表作」——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錶現同樣不俗,成立不到兩年累計收益率便超過174%。

財熵梳理發現,僅2020年,張坤通過其管理的四隻基金,總共為「ikun」們賺取了363.56億元的收益。

伴隨著收益率曲線的增長,張坤的基金管理規模也在逐年擴大。截至2020年年底,張坤管理的易方達基金總規模突破1200億元,成為公募基金史上首位在管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超千億的基金經理,他也因此被冠以「公募一哥」的稱號。

但管理規模太大,反而有可能給基金經理帶來煩惱。楊德龍告訴財熵,「規模超過50億以上的基金,在操作上都會有一定的難度。比如看好的標的可能會買不到足夠的量,而且買賣對市場的沖擊成本會比較高。所以規模太大時,最好的做法就是採取限購。」

深知其中風險的張坤,確實早早開啟了「限購」的策略。據財熵不完全統計,自2020年以來,易方達中小盤曾經歷6次申購限額上限調整,從限購100萬逐步收緊,直至2021年2月24日暫停申購;而易方達藍籌精選,最低曾被限制交易不超過2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發出暫停申購公告的當天,易方達中小盤宣布啟動2021年首次現金分紅,每10份基金份額分9元。這是易方達中小盤自成立以來最大手筆的一次分紅。「限購+分紅」的組合拳,曾被業內人士視為張坤對外提示風險的信號。

財熵注意到,張坤在2020年基金年報中也曾「委婉」地提示過風險:「近兩年公募權益類基金的復合收益率遠高於市場平均 ROE 水平,這樣的趨勢很難長期持續,因此,我們或許應該降低對收益率的預期。」


一語成讖!伴隨著2021年以來宏觀環境突變及市場風格轉換,張坤管理的基金業績急轉直下,易方達中小盤、易方達藍籌精選最大回撤一度達到30%和31.88%,收益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倒數。

隨著基金業績走下坡路,張坤的投資能力不可避免地受到質疑,不少粉絲因為虧損嚴重,對張坤「脫粉」,甚至「粉轉黑」。

但仍有不少「理智粉」認可張坤的人格魅力。在他們看來,張坤在高位分紅讓投資者落袋為安,暫停申購也避免了基民在此後1年裡因為加倉而加劇虧損,無論是人品還是能力都值得稱贊。


相比起投資者對張坤的「愛恨交織」,業內人士對張坤的評價還是比較高的,有人認為他是極少數能夠做到「知行合一」的人,也有人稱贊他是中國公募基金界的「巴菲特」。中銀證券曾洋洋灑灑為張坤撰寫了21頁的深度報告,稱其是「市場中極其稀有的能長時間穩定打敗市場的明星基金經理」。

對於外界的評價,張坤本人總持謙虛態度。

「 我認為評價一個投資人至少需要 10 年的維度,才能平滑掉風格、周期、運氣等方面的影響。相比國際上不少有30年、甚至50年記錄的傑出投資人說,我還有太多需要學習和積累的。 」這是來自張坤在管基金2020年年報中的表述,彼時張坤的任職年限還不到8年。

如果說因為時間問題,難以判斷張坤的成就是否有運氣等因素的加持,那如今,截至2022年3月19日,距離張坤初任基金經理已經過去了9年174天,接近10年之久。站在當下這個節點回溯過去,或許可以給張坤一個相對客觀的評價了。

據財熵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3月19日,在A股接近3000位基金經理中,管理同一隻主動權益類基金超過9年,且任職年化超過15%的基金經理只有12位,其中年化收益率超過20%的也僅有3位,張坤位列第二。從結果來看,張坤的基金管理水平可謂「TOP」級。

為了更好的探究這份成績單背後的成分,財熵拆解了易方達中小盤基金的歷年年報,試圖還原一個真實的張坤。

從年度漲幅來看,在過去8個完整的年度里,張坤掌舵的易方達中小盤只有在2018年、2021年取得負收益,其中2018年雖然下跌14.3%,但在同類排名中仍屬前列。此外,除了2014年、2021年,易方達中小盤多年來跑贏滬深300指數。


從投資邏輯看,自2012年9月接管易方達中小盤開始,張坤致力於展現自己的「投資風格」——在權益類資產的調整中,不斷加大業務模式有特色、成長明確、估值水平合理的個股的投資比例,同時長期堅定持有。

2013年至2016年,易方達中小盤逐步加強對食品飲料、家電、醫葯等行業的配置比例。尤其是白酒板塊,從2013年Q2重倉貴州茅台(600519.SH),2014年Q1買入五糧液(000858.SZ),2015年Q2布局瀘州老窖(000568.SZ),至此集齊了高端白酒三巨頭「茅五瀘」。此後,白酒在易方達中小盤的收益變動中,發揮著「舉重若輕」的作用。

不過在此期間,易方達中小盤在同行業中的表現並不算亮眼。從收益率曲線來看,易方達中小盤基金在2016年之後才開始展現出明顯的收益增長趨勢,尤其是2019年後增長曲線越發陡峭,這與當時市場風格的轉換不無關系。


2016年前後,市場風格從中小盤逐漸轉向低估值且業績增長穩定的白馬藍籌股,易方達中小盤此前重倉堅守的家電、醫葯、白酒等行業開始漸露優勢。而隨著2019-2020年消費牛市的到來,資金對白酒等白馬藍籌股的追捧近乎狂熱,易方達中小盤收益及規模也在這兩年裡獲得了急劇性增長。

張坤曾坦言「基金持續超額收益來源於個股選擇的alpha,即對高質量成長公司的發掘並長期堅定持有」。以「茅五瀘」為例,截至2021年年末,易方達中小盤最新的前十大重倉股中,貴州茅台已經連續持有35個季度,五糧液連續持有32個季度,瀘州老窖連續持有27個季度。

由此可見,張坤此前的成功,既源於其對個股的選擇能力,但同樣也離不開時代風口。

「至少應該在你的從業 歷史 上,有過兩三次敢於對抗全市場,在全場都說不好的時候,你敢於說好」,這是張坤認為一個好的投資人所應該具備的品質。

當然,只有成功的人才有底氣說這種話。

在張坤近10年的從業 歷史 上,有過不少次這樣的成功「抵抗」:比如2013年買入茅台之後,因「塑化劑」風波以及限制「三公消費」等因素跌了30%,但張坤仍選擇逆勢加倉,這才有了後來「年少不知白酒香」的傳奇;2017年華蘭生物(002007.SZ)因中報業績低於預期,9天跌超20%,張坤卻選擇持續抄底,這才沒有錯過華蘭此後3年超200%的上漲行情。

但張坤也認為,與市場的對抗總會有失敗的時候。而失敗的代價,似乎比張坤預期的還要慘烈。

2020年Q4至2021年Q1,出於對教育行業未來趨勢的樂觀判斷,張坤通過其掌舵的易方達亞洲精選基金(118001),大舉購入好未來(TAL.NYSE)與新東方(09901.HK)的股票。但隨著2021年7月「雙減」政策出台,教育股全線潰敗,2021年Q2易方達亞洲精選凈值大幅下跌9.79%。

在易方達2021年中報里,張坤「罕見」地承認了錯誤:「二季度,教培企業受政策預期影響股價跌幅較大,對基金凈值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也使我反思長期投資框架中的一些假設,希望能夠將其進一步完善。」

事實上,即便沒有踩雷教育股,易方達亞洲精選基金一直以來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張坤自2014年掌管該基金以來,主要用於配置港股和中概股。但盤點其歷年來的漲幅,除了2017年、2019年、2020年取得明顯收益之外,其餘年份均表現不佳。而且即便是正收益,其成績與恆生 科技 指數相比也沒有太大的優勢。


張坤曾在2013年的一篇投資筆記中坦言「投資的業績是由兩方面決定的,一是把握住了多少機會,二是犯了多少錯誤」。回過頭來看,這一年多來張坤在管基金錶現差強人意,很大程度也與這兩個因素有關。

一方面,是為了堅守自己的「能力圈」,張坤在2021年錯失了新能源和半導體的大好行情,導致基金業績不佳;另一方面,自2020年以來,張坤在個股層面頻繁踩雷,最典型的莫過於在2020年Q3重倉買入美年 健康 (002044.SZ)。

彼時美年 健康 商譽高企,且連續5個季度扣非凈利潤出現下滑。按理來說,這種公司不應該出現在張坤的「選股池」中。但張坤不僅重金押注,之後的操作更是令人不解。

2021年Q3,阿里巴巴(09988.HK)大舉減持了美年 健康 的股票,導致其股價連續暴跌超過20%。而張坤掌管下的易方達中小盤、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卻「逆流而上」,易方達中小盤甚至在2021年Q1把美年 健康 加倉到了第一重倉股的位置。後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隨著業績暴雷,美年 健康 股價短短半年跌去60%,易方達藍籌精選與易方達中小盤則相繼在2021年Q2、Q3「落荒而逃」。

雪上加霜的是,隨著國家反壟斷政策出台,原本在2020年度為易方達藍籌精選貢獻超額收益的騰訊(00700.HK)、美團(03690.HK)等互聯網巨頭在2021年相繼遭遇滑鐵盧,對該只基金的回撤構成了極大壓力。

耐心尋味的是,就在這樣的背景下,2021年9月,張坤將旗下的「易方達中小盤混合」變更為「易方達優質精選」,投資范圍擴大為A股和港股,同時重倉購入騰訊、京東(09618.HK)、香港交易所(00388.HK)等個股。其中騰訊控股在張坤或主動加倉或減持白酒導致被動上升的情況下,在2021年Q4一舉躍升為易方達優質精選、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期(009342)的第一大重倉股,在易方達亞洲精選中位列第二。

然而,2022年開年後的一場「中概股風波」,讓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巨頭再次遭遇重創。張坤旗下基金接連折損,其中易方達藍籌在3月15日當天創下了44.59%的 歷史 最大回撤,

易方達優質精選也是近十年來首次回撤超過45%,實屬罕見。

除了錯失熱門行情,且在部分企業中不斷踩雷之外,張坤擅長的白酒股,回頭看也沒有實現穿越周期,近一年來走勢同樣疲軟。

借用張坤自己對老虎基金掌門人羅伯遜的評價,其近一年多來業績不佳,或是三重因素疊加的結果:「錯過自己不擅長的、沒有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好、進入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並做錯」。

兜兜轉轉,無論是被捧上神壇,還是被踩入谷底,張坤還是那個張坤。2021年以來對港股的增持、對未來趨勢的樂觀研判,以及2022年以來逐步放開限購等動作表明,張坤正在堅守自己的「獨立思考」。

但在經歷了最近一年的滑鐵盧之後,這一次,張坤能夠「對抗」成功嗎?

Ⅲ 周期股成破凈主力板塊 歷史規律顯示破凈潮後大盤進入牛市周期

原標題:A股破凈數量再創新高 周期股破凈率居前

數據顯示,截至11月20日收盤,A股共有378家上市公司破凈(PB值小於1且為正值),占所有A股上市公司總量的10.14%。破凈上市公司數量和比例都接近2005年以來的歷史高點。

業內人士指出,破凈往往被市場視為一個具有較高安全邊際的財務指標,從歷史規律看,破凈潮後大盤通常會進入牛市周期。但對投資者而言,需要仔細甄別破凈原因,計算股價估值是否在合理區間,多關注凈資產的質量和盈利能力。其中,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尤其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破凈股數量逐步走高,產業資本率先出擊,部分破凈股遭到產業資本舉牌。

周期股成破凈主力板塊

從行業分布看,煤炭開采、房地產開發、文化傳媒、銀行、汽車、農產品加工、化工行業破凈股數量居前。周期性行業是破凈的主力板塊。從破凈比例較高的行業來看,煤炭開采板塊39家上市公司23家已經破凈,鋼鐵板塊33家上市公司中18家破凈,34家銀行股中23家破凈。目前已破凈的公司中,不乏「中字頭」大藍籌公司的身影。除了銀行等低估值金融板塊外,大型工業、能源類板塊頻現破凈股身影,中油工程、中煤能源、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悉數在列,建築板塊的中國建築、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交建、中國化學、葛洲壩、中國中冶、中國電建八大建築央企全部破凈。

從市場一般規律來看,市場低迷時,破凈股數量會逐漸增多,市場逐步見底,投資者開始買入,推動市場上行。

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目前破凈上市公司數量和比例都接近2005年以來歷史高點。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6月,A股共有176家上市公司破凈,破凈率達到13.42%;2008年10月,A股共有208家上市公司破凈,破凈率達到13.5%;2013年6月,A股共有182家上市公司破凈,破凈率達到7.5%;2018年12月,A股共有395家上市公司破凈,破凈率達到11.1%。

進一步統計發現,在上述破凈高峰之間,大盤點位均出現較大幅度上漲。2005年和2013年破凈潮後,大盤漲幅均超過100%。

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學術委員、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A股整體成交量、大盤點位等多項指標都是比較穩定的。在平穩的市場運行下,出現大規模破凈股的現象,一方面是由於這些上市公司自身基本面出現了變化,另一方面是由於市場風格整體變化,投資機構對於很多上市公司的定位和估值發生較大變化。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受政策支持的行業龍頭破凈股有較多投資機會。具備優質資產的破凈公司,更具有投資價值。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今年以來A股市場整體低迷,除了消費白馬股和科技類龍頭股屢創新高引發資金關注外,多數行業的上市公司不被市場關注,股價持續走弱,使得破凈數量持續增多。破凈股是否具備投資價值,需要看破凈的真正原因。如果行業整體增速放緩,則很難出現大的投資機會,比如鋼鐵行業破凈類上市公司投資機會就很有限。相比之下,大消費、科技、非銀金融等上市公司受益於經濟轉型,行業整體機會較多。只有給投資者帶來持續分紅或持續盈利增長能力的破凈股才有投資價值。

破凈原因不一

招商證券煤炭行業研究報告也表示,近期行業估值回落明顯,尤其龍頭中國神華已破凈,為歷史低點,但經過供給側改革後行業供需關系、庫存等均已呈現健康向好走勢,可關注其與行業基本面背離所帶來的機會。

部分行業受政策利好影響較大,機構認為行業龍頭破凈股投資價值顯現,基建行業這一特徵最為明顯。國盛證券11月17日的行業周報指出,建築企業的賬面凈資產可以看做企業將應收款、存貨等資產全部回收變現,再付清應付款與其他債務後所得的凈現金,即建築企業立即清算的變現價值,因此PB(市凈率)=1具有明確的經濟含義,即便考慮公司資產的可回收性對PB打一定折扣,目前建築央企PB也處極低水平,具有一定安全邊際,在穩增長政策不斷加強、龍頭公司基本面強化背景下,板塊存在一定估值修復需求。

也有部分破凈公司經營出現一定問題。以兩市市凈率最低的眾泰汽車為例,其截至三季度末的168.1億元的凈資產中,商譽就高達62.59億元。這源於公司2016年借殼上市時所產生的,但隨著公司經營狀況惡化,存在巨大的商譽減值壓力,商譽減值則沖減公司凈資產,其市場表現也體現了這一預期。

針對破凈股的投資風險,多位市場人士指出,不排除有些公司凈資產雖然較高,但面臨技術迭代等因素帶來的淘汰風險,這些資產也缺乏投資價值。一些高風險公司如康得新、康美葯業、獐子島等暴露出來的在貨幣資金、存貨上的巨大風險,也提醒投資者要高度關注資產質量及其真實性。

同時,前幾年並購公司帶來的巨大商譽,在會計科目上也體現為凈資產,這也是不少傳媒類等輕資產公司出現破凈的原因,對於商譽減值風險特別是業績承諾期滿後的標的資產盈利情況也要予以高度關注。

分紅也是核驗資產質量、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周期性行業在成長性有限的情況下,大規模資本性開支會隨之收縮,如果資產質量優良則會產生充沛現金流,成為「低估值+現金」牛公司,將是價值投資者青睞的標的。

產業資本頻舉牌

持續的破凈表現,正在逐步顯現價值。首先發現這一投資機會的是產業資本。

從重置成本角度發現獨特的投資價值,是產業資本相較於財務投資者的一大強項。股市行情較差時,一般是產業資本出手的最好時機,這時候往往會出現市值和重置成本倒掛的情形,同行之間對彼此情況更熟悉,往往會抓住這種機會進行抄底。

重置成本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

近期產業資本類舉牌現象頻現。如長江電力舉牌國投電力、川投能源和上海電力,金光紙業舉牌博匯紙業,都是產業資本舉牌低市凈率同行之舉。

以近期被產業資本半年內四次舉牌的博匯紙業為例,在今年4月首次被舉牌之前的幾個月里,公司市值一直在40億元-50億元之間徘徊,股價已長期處於破凈狀態。根據博匯紙業此前披露的信息,其75萬噸白卡紙項目需要投資超過32億元,對應萬噸產能投資額在4000萬元以上。而公司2018年白卡產量已經超過130萬噸,參照75萬噸白卡的投資額度,其重置成本在50億元以上。公司在2018年年報中還披露,75萬噸白卡紙、50萬噸高檔牛皮箱板紙和50萬噸高強瓦楞紙項目在2018年底時投資已經基本完成,僅這三個項目,根據此前披露的投資計劃,投資額也達到56億元。

接近博匯紙業的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目前賬面凈資產較低主要是因為早年投資的生產線通過多年折舊計提,目前賬面凈資產已經為零,但生產線仍在良好運行。根據博匯紙業公開資料顯示,公司早年投資的生產線一般設置15年的折舊計提年限。

市場人士分析,在一些剛性需求產業領域,雖然成長性不強,但是行業技術進步空間同樣不大,其設備、技術等長期積淀的資產,在未來仍將繼續創造價值,同行業企業通過低於凈資產的價格買入同行業公司股票,實現權益產能的擴張,其成本甚至低於自行投資建設。產能本身就是一種資源,一旦巨大的產能形成,就會形成明顯的規模壁壘,加之存在運輸半徑等問題,同行業企業與其上馬同類產能進行惡性競爭,不如以更低的成本獲取同行產能的權益。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

Ⅳ 退市新規正式落地滿月,多家公司開啟「花式自救」

是的,退市新規正式落地滿月,已有超70家上市公司「踩線」,不少上市公司為了「保殼」紛紛使出大招,換股吸收合並、要約收購、出售資產、增持、回購等穩定股價和市值的手段層出不窮,在A股市場上掀起了一股「花式自救」的潮流

*ST平能發布公告稱,龍源電力擬換股吸收合並平庄能源,同時平庄能源擬將全部或部分資產和負債出售給國家能源集團全資子公司,且龍源電力擬以現金購買國家能源集團其他下屬公司持有的部分新能源業務資產。換股+出售資產+購買資產同時推進,*ST平能股價一度沖高至2019年4月以來的高位。

而*ST宜生則使出了要約收購和增持的大招。公告顯示,收購人黃樹龍擬以1.15元/股的價格要約收購股份889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月2日,*ST宜生的股價為0.82元/股。對此,*ST宜生表示,收購人認為公司目前每股凈資產高於股票面值,名下土地資源具有發展潛力,股票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ST德豪則在1月26日首次回購了334.51萬元的股份,股份數量為318.8萬股,占總股本的0.18%;此外,1月30日,ST德豪公告稱完成了1.3億股雷士國際股票的出售,成交總價為2175萬港元,合計賬面價值為1815.62萬元。

除此之外,*ST華塑「賣身」湖北省國資委,ST八菱或獲得土地收儲補償費1.86億元,ST天首發行新股償還公司對外債務,海航控股、*ST東電、*ST海創等則實施破產重整。

(4)楊德龍長期持有股票擴展閱讀

退市制度不斷優化的結果:

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通過回購、增持等方式提振股價可能會暫時避免上市公司股價跌到一元以下而觸發退市,但是這能否奏效還要取決於投資者是否認可;而對於通過賣房實現扭虧為盈等惡意粉飾業績的行為也遭到嚴厲打擊。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退市制度不斷優化的結果,是資金不斷流入績優公司,遠離績差公司,這可以暢通A股退出渠道,進一步促進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完成市場自凈。在此背景下,A股「業績為王」的趨勢也越來越明朗。

Ⅳ 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啟動 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3月3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等四部門發布《關於開展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指出,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深入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穩定增加汽車消費,促進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引導農村居民綠色出行,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決定聯合組織開展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千門資產投研總監宣繼游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些年,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以燃油車牌照難以獲取的城市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推廣陣地。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等四部門發布《通知》,意味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開始從城市逐漸走向全國,在「碳中和」背景下,這對於新能源汽車整個行業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政策利好逐步釋放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實現同比翻番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年2月份新能源汽車實現產銷量分別為12.4萬輛、11.0萬輛,分別同比增長723.60%、584.70%。

今年2月份商務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經驗做法的通知》指出,積極組織開展本地區「汽車下鄉」活動,爭取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農村居民購買新能源汽車、微型或輕型貨車(含皮卡)、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補貼支持。引導汽車生產企業、實力強信譽好的經銷商和電商平台等下沉業務渠道,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的汽車銷售和售後服務網路,釋放農村汽車消費潛力。

與去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相比,今年活動不僅時間更長,且覆蓋區域更廣。本次活動將在山西、吉林、河南、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山東、江蘇、海南、四川和青島等地,選擇三四線城市、縣區舉辦若干場專場、巡展、企業活動。

此外,今年新能源汽車下鄉還將舉辦網路購車活動。《通知》提出,鼓勵參加下鄉活動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相關企業(以下簡稱企業)積極參與「雙品網購節」,支持企業與電商、互聯網平台等合作舉辦網路購車活動,通過網上促銷等方式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

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鄉村建設起到哪些作用?粵開證券研究院負責人康崇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提振農村地區的交通便捷程度。其次,促進農村地區物流體系的發展,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最後,促進農村減少碳排放,構建綠色發展新格局。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是新低碳經濟發展理念的踐行之舉,開啟了「大家電」下鄉活動的升級消費模式,也許開著新能源電動車住進城鎮新樓房會成為新農村的新時尚,電動出行趨勢離不開廣闊而龐大的新農村市場,新農村的消費者不僅是家電下鄉的受眾者,他們更是新生活、新觀念的參與者和踐行者,也必然會成為新低碳時代的見證者。

祁海珅認為,充電設施的配套以及未來電動汽車的升級發展,都會給新農村經濟帶來巨大的市場增量和活力,對於新能源汽車廠家來說是機遇更是挑戰。為了避免暫時性的購買力爆發後出現停滯,就要更加註重用戶體驗,積極引導老百姓愉快的購買和使用,把這種經歷轉化成新農村新生活方式的故事來講述,會成為低碳出行新的強大傳播力量。

新能源汽車行業景氣度提升

帶動板塊共振

隨著政策端和車企端的加力,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的滲透正迎來新一輪提速,行業景氣也不斷上行。

康崇利指出,一是碳中和背景下清潔能源替代需求提升,在中國碳排放(2017)的行業結構中,交運行業佔比約7.8%,交運行業減排勢在必行。二是受提振內需和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傾斜,新能源汽車補貼持續,根據2020年4月《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延續到2022年底。從供給端來看,新車型周期開啟推動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回升,充電樁和換電站的數量快速增加。從需求端來看,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行業保持較高景氣度。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公司一季報的業績也映射出行業景氣度的抬升。近期,部分 上市公司 紛紛發布了一季度業績預告。從業績預告的情況來看,江海股份、精達股份以及鋰電池材料等公司的業績表現亮眼,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實現了100%以上的同比增速。

在政策疊加業績的雙重利好下,《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4月1日,新能源汽車板塊整體漲幅達1.32%。個股方面,合興股份、朗博科技、鋒龍股份、華翔股份、永茂泰、山東威達、銅峰電子、福田汽車等8隻個股均收獲漲停。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A股市場經過前期調整之後,很多優質的個股都已經跌出了價值。尤其是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替代傳統的石化能源現在來看是必然的,發展新能源是全人類發展共同需求。無論光伏還是新能源汽車,已然是未來5至10年重點關注的行業,行業龍頭公司都具有比較長遠的投資價值。

事實上,從特斯拉股票走勢也可以看出,全球投資者對於新能源產業的成長空間都普遍看好。從巴菲特投資和長期持有比亞迪公司,側面反映出新能源替代石化能源是發展趨勢。

Ⅵ 私募欲借殼公募打新科創板 公募「殼資源」再成緊俏貨

科創板開板在即,近兩個月以來,市場上看好科創板打新的資金正蜂擁公募基金,老公募基金的殼成緊俏貨,雙方正就預期規模,底倉策略等方面進行談判。有私募人士表示,「私募里想通過公募渠道打新的不少,最近比較熱,從身邊接觸的朋友來看,尤其是能理解科創板打新的人,參與的熱情都比較高。」

百億資金覬覦科創板打新

多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他們近兩個月開始頻繁與一些中小公募基金接觸,計劃通過老公募基金的殼,參與科創板打新。

5月28日,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我們從四月份開始准備,最終訂下了幾個老公募基金的殼,規模限制在7000萬至1億,跟公募基金談得有點艱難。」

5月30日,一位廣州的私募人士說:「我們最近兩個月開始和公募談借殼的事,現在談得七七八八了,應該6月中就要全部敲定下來。」

同日,另一位私募人士也表示,公司跟公募談得差不多了,1個多億的資金會通過申購公募的方式打新。

此外,有公募基金人士在朋友圈表示,公司有幾只老公募基金的殼可以用於科創板打新,歡迎聯系。

那麼,為什麼大批資金突然間湧向公募基金,公募科創板打新究竟有何優勢?

5月28日,阿巴馬資產總經理詹海滔介紹,打新分網上網下兩種方式,按照規則,網上打新配售規模約佔10%-20%,網下70%-80%。其中網下這部分約10%-20%分配給戰略投資者,此外50%-60%的額度,主要是分配給A類投資者、B類投資者和C類投資者。A類投資者主要就是指公募基金的公募產品,以及社保基金;B類投資者主要就是指保險機構;C類,包括公募基金的專戶、券商資管計劃、期貨子公司,以有符合資質的私募基金。

詹海滔告訴記者,按照目前的配售比例,A類要大於B類,而據估算,A類獲配比例有望是C類的3-5倍左右。A類的公募基金成了科創板打新很好的渠道,這也是目前私募紛紛欲與公募合作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A類的公募基金,配售比例是按照賬戶數配售,不是按照持倉市值。所以私募找公募基金產品合作,希望公募基金產品的規模較小。

「新股發行節奏,前幾個月預計是批量發行,使全年的時間分布不均勻,收益率主要集中在前幾個月。產品規模影響因素很大,因為公募基金存在頂格申購,根據我們的歷史統計,2018年以來1億以下頂格申購的家數佔比超過75%,所以1億以下的小公募更劃算,2億規模的基金打新收益率會被稀釋一半,以此類推。」力鼎資本CEO高鳳勇表示。

詹海滔介紹:「上周五(5月24日),有一些保薦機構提出科創板的底倉市值是1000萬,但據說被否,目前比較能夠接受的,是6000萬的底倉市值,要日均20個交易日。也有提出持倉市值要8000萬,這個不太容易實現。」

對於私募來說,合適打新的公募基金並不多,私募青睞的是規模小的公募基金。

按規定公募基金的規模應該在5000萬以上,否則將面臨清盤的命運。「打新公募的規模越小越好,剛好5千萬最好。」一位私募人士表示。

而對迷你公募基金來說,越多的資金申購就能收取越多的管理費,也是一件好事。雙方的談判焦點就在於規模。

「公募希望資金要多放一點,但多放資金對於我們來說就不劃算,因為放多了閑置資金,只能做固收,所以我們希望就是能談到相對比較能夠接受的規模。」一位私募人士說。據記者了解,目前有的已達成協議基金規模在1億元左右。不過,據悉目前有的公募基金要求進入的資金達到2億,甚至2.5億,少了不做。

從成本來說,借道公募基金打新,成本就是認購費、管理費和贖回費。有私募人士給記者簡單算了一筆賬,「單筆申購是幾千萬元的,持有時間一年,大概費用在1個點左右。」

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打新年化收益,悲觀一點在6%-10%,樂觀一點在10%-20%。」

不過,科創板打新並非沒風險,「如果只是純打新,打新不佔用資金,關鍵如果是要買5千萬的股票市值,這個風險是暴露的。如果底倉不對沖的話,底倉可能下跌,科創板打新的風險主要是在底倉這一塊。」5月30日,凱納資本董事長陳曦表示。

因而底倉策略成為控制風險的關鍵。陳曦介紹,具體的操作方式是:「用私募基金先打包一層,就是客戶的資金打到私募基金,由私募基金再去買公募基金,然後私募基金這邊用股指期貨對沖。」

在產品設計思路上,高鳳勇建議:集合資金類型,我們推薦認購私募,私募再認購小公募的策略,公募規模盡量不要超過1億,並關閉大額申贖;公募指數型建倉6000萬;私募同步賣空指數對沖底倉風險。當然大家覺得倉位風險小做增強型品種也可以。

有私募人士表示,合適科創板打新的公募不容易找。

「找合適打新的公募基金,前段時間不難,隨著想參與科創板打新的機構增加,現在可能比較難了。」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

此外,私募比較喜歡被動指數類公募產品,不過,基金管理許可權在基金經理手上,所以私募基金要找到符合其產品運作思路的、同時規模較小的公募基金的殼並不太容易。

有業內消息靈通人士指,7月1日科創板將正式上線,而坊間傳言科創板上線日期是在7月初至7月底。

如果「20個交易日日均市值6000萬」要求落地,那麼,要趕上首批科創板打新,留給公募基金的建倉時間已不多,6月初必須開始建倉。(21世紀經濟報道)

私募網下打新熱情高漲

第二批科創板基金定於6月5日發售。此次,鵬華、華安、廣發、富國、萬家這五家公司獲批的是科創主題3年封閉型基金,將參與科創板股票戰略配售和網下打新。

如果說戰略配售是「大額批發」,那麼網下打新就是「零售」。由於大部分基金公司尚未發行戰略配售基金,通過公募基金打新也是一個選擇。「普通基金一樣可以做,所以大家都在積極准備。」深圳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不僅公募,私募、信託等機構也在積極把握科創板網下打新的投資機會。「我們也在發科創板打新產品,和私募一起合作。私募屬於C類,能分到30%左右,我們設置的規模較小,一隻產品大約是1個億。」華南一位信託人士也表示。

根據3月1日上交所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科創板的網下發行與現行制度有較大的不同。科創板網下發行將個人及普通機構「拒之門外」後,C類專業機構獲配比例將大幅度提高。由於網下發行比例大幅度提高,網下整體獲配比率將顯著提高。

「與現行打新制度相比,私募對科創板打新的興趣更大,我們也在積極准備。」該華南信託人士表示。

多位受訪人士稱,科創板上市大概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溢價,特別是前期炒作空間較大。

一位私募分析人士表示,科創板前期炒作會比較嚴重,單只股票收益率會很高,中後期收益率水平將逐漸下行。「預計年度發行數量超過200隻,且前3個月發行佔比達50%左右。建議提前參與,前期參與收益率更高,之後收益水平將逐步下降。」

上述信託人士也表示,假設單一產品規模9000萬,其中1000萬~1500萬用於獲配新股繳款,7500萬~8000萬用於底倉配置,計算預計年化收益率將達到30%。

「如果漲幅是1倍,1億規模的產品打新可貢獻的收益率約為7%。所以科創板打新收益率很可能出現前幾個月較高之後下降的情況,此情況也與創業板和中小板成立初期的情況類似。」上述私募分析人士也稱。

在上述私募基金人士看來,對科創板的詢價,證監會並無特殊要求,且每個機構可以申報不超過3檔的擬申購價格。由於對一致預期報價的偏離都要承擔被剔除的風險,所以詢價差異影響不大,尤其在科創板發行初期,機構仍會以不超過23倍市盈率「天花板」的方式報價。

「相對成熟的企業,比如滿足中小板主板創業板條件的企業,它的估值還是不應該有太大的脫離;我們講的特殊性估值只存在於特殊階段的企業,而不是盈利模式成熟、已經過了快速發展期的企業,除非是體量特別大的,像一些晶元企業等。對絕大多數企業而言,盈利有4000萬~5000萬以上,PE估值法是一個較好的估值方式。」他說。

第一財經也注意到,根據目前科創板申報資料,申報企業在估值定價時PE是一個重要的估值指標。

例如杭州鴻泉物聯網的招股說明書披露,2015年9月,北大千方以8800萬元價格受讓55%股權,對應公司整體估值1.6億元,以2015年承諾業績1700萬元計算,PE倍數為9.41;2017年6月,北大千方以8118.88萬元價格轉讓公司12.49%股權,對應公司整體估值6.5億元,以2017年承諾業績2650萬元計算,PE倍數為24.53。

「定價是個很復雜的事情,光看PE肯定也不行,比如虧損的企業沒有PE、微利企業沒有PE。從現在角度來看,估值體系是多元化的,而不能簡單看待。」上述公募基金經理告訴第一財經。

多位分析人士均表示,對於不同類型和不同階段的科創企業,會使用不同的估值方法。

外資私募加速入場

在多位外資人士看來,近期北向資金的大幅波動並不影響外資對於A股市場的長期戰略布局,隨著A股在多個國際指數中的佔比不斷提升,更多追蹤相關指數的主動和被動管理型資金將會不斷湧入。

路博邁量化投資總監周平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養老金和大學捐贈基金等大部分海外機構資金還沒有完全進入A股市場,而A股在很多機構的資產配置中的佔比也相當小,所以短期市場漲跌對這類資金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現在不少進入A股市場的海外資金來自於對沖基金,這部分交易型資金的換手率比較高,頻繁進出。不過,未來會有更多來自大型機構的長線配置型資金流入,它們通常較為穩定。」滬上一位外資私募負責人稱。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A股先後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富時羅素國際指數以及標普道瓊斯指數等三大國際指數體系之後,外資對A股的配置需求會大量增加,因此,外資流入A股的長期趨勢不會改變。

瑞銀中國證券業務主管房東明認為,2018年境外投資者持有全部A股的佔比約6.7%,未來隨著A 股在MSCI指數中權重的增加,該比例有望進一步上升。從其他市場的經驗來看,A股被「完全納入」相關指數體系可能還需數年之久,但預計隨著時間推移,A股將從「散戶市」變為「機構市」。(上海證券報)

(雲水長和)

Ⅶ 楊德龍稱A股港股均處五年歷史大底,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這是由以下三點原因造成的。

一、美聯儲加息

A股港股均處五年歷史大底,是因為美聯儲啟動史上最嚴格的加息政策,來抑制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這就導致了全球股市的恐慌性下跌。因為美聯儲加息,美國投資者會進行資金迴流,一旦大量的資金從A股和港股拋售,那麼會引起A股和港股大跌,其他投資者也會恐慌性跟風拋售,如此密集的拋售行為意味著機構集體出逃,那麼也將導致A股和港股的指數持續性下跌,在整個股市指數都很低迷的情況下,許多個股的股價都面臨腰斬的局面,所以楊德龍才稱目前A股港股均處五年歷史大底。

綜上:A股和港股出現歷史性大底有以上三點原因。

Ⅷ 楊德龍:A股港股均處五年歷史大底,何時才能逐步回升

外資的迴流對A股市場的走勢形成了一定的支撐,所以對於當前A股市場,大家要保持信心和耐心,一方面A股市場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對後市走勢要有信心,另一方面,對於調整的時間要有耐心,我們通過持有優質股票或者基金來應對市場波動,耐心等待全球疫情出現拐點,經濟面開始企穩之後,A股市場將會迎來大幅走強的機會。

我在之前提出三段論的觀點,現在很明確全球金融市場已經渡過了流動性枯竭、所有資產都泥沙俱下的第一階段,進入到第二階段。在第二階段,隨著全球多國央行放水,各國出台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各國股市出現強勁回升。美股、歐股均有所表現。A股市場之前本來就是被外圍市場大跌帶下來的,市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落,回到了2600多點這幾年市場運行的底部,所以一旦外圍市場企穩,A股市場將會有那這個持續的反彈機會。

閱讀全文

與楊德龍長期持有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做股票最低投資多少錢 瀏覽:561
消費etf510150哪些股票 瀏覽:722
夢幻西遊股票如何賺錢嗎 瀏覽:647
國際股票指數代碼應如何投資 瀏覽:549
股票軟體中是怎麼計算盈虧 瀏覽:781
一汽重組股票 瀏覽:731
股票app編寫 瀏覽:942
2019股票行情大盤走勢 瀏覽:46
股票籌碼集中戶數指標 瀏覽:369
股票質押錦州銀行 瀏覽:851
浦發銀行股票公司的行業排名 瀏覽:87
股票漲幅只到95而不漲停 瀏覽:37
買股票是不是公司賺錢股票就賺錢 瀏覽:67
股票中的k線是指哪一根 瀏覽:806
p40股票APP好用 瀏覽:68
股票買賣金點指標 瀏覽:648
股票買漲還是買跌怎麼看數據 瀏覽:205
低市盈率股票投資法 瀏覽:851
歷史連續漲停最多股票 瀏覽:229
順控發展股票走勢 瀏覽: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