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IPO重啟後出現的三種效應
IPO重啟後至少會出現三種效應:比價效應;累積效應;滯後效應。
一是比價效應。股票評估中有一種叫做比較法的評估理論,該理論的原理是股票市場中影響價格和價值的因子相同或相似的同類股票,其價格和價值應相同或相近。因此,某隻新股發行者,為了發個好價錢,就會想方設法把二級市場里的同類股票的價格抬高,以「比價效應」吸引股民以二級市場里的同類股票的價格為參照申購該新股;持有某隻新股的主力為了在這只新股上市後賣個好好價錢,就會想方設法把二級市場里的同類股票的價格抬高,以「比價效應」吸引股民以更高的價格買進該股。如果該股上市後的價格高於二級市場里的同類股票的價格,這些股票就會因「比價效應」而上漲,相反就會下跌。
總之,比價效應會使IPO與其二級市場里的同類股票產生聯動效果,從而對二級市場產生影響。
二是累積效應。IPO重啟後其對市場的影響力將是一隻又一隻新股發行後的影響力的總和,是每隻新股發行後的影響力的累積和疊加,由此產生IPO的累積效應,也就是說,IPO對市場的影響是在一定數量的IPO的影響力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才會體現出來,同時,疊加之後的IPO對市場的影響將比單個IPO對市場的影響來得復雜和巨大;
三是滯後效應。由於具有IPO累積效應,因此引起IPO的滯後效應,無論是IPO重啟,還是暫停IPO,其對市場的影響往往不是即時的,而是滯後的,這種效應反映在場上就出現下面現象:暫停IPO後市場先表現為下跌,有時還會在下跌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後才轉跌為漲。例如,1995年1月19日起第2次暫停IPO,暫停時間從1995年1月19日—1995年6月9日,時間長達5個月,暫停IPO後股市並沒有止跌,而是繼續走低,下跌時間長打一個月以上,到了1995年2月22日,才出現點位高與暫停IPO之前一天的1995年1月18日點的反彈,兩天後大盤又回落到點以上。而IPO重啟後市場先表現為上漲,有時還會在上漲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後才轉漲為跌。
IPO重啟時,IPO重啟所產生的資金需求增加、股民壓力增大等效應還未起作用,大盤還處在暫停IPO後的「滯後效應」影響下,大盤因此繼續上漲。也就是說,IPO所產生的比價效應、累積效應和滯後效應是大盤走勢變得復雜。股民們不能不跳出IPO,從IPO效應的角度冷靜分析其對股市的影響。
『貳』 股票是怎樣賺錢的
在實際的股票交易市場中,股票贏利的主要方式有兩種,分別為通過買賣之間的差價獲得收益或是通過股票紅利獲得收益。但是一般來說,通過買賣交易之間的差價賺取收益,是 投資者獲得股票投資收益的主要方式,一般無需投資者手動進行計算,在股票賬戶的盈虧之中可以直接顯現。
炒股應當如何賺錢:
1.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倒差價,在股票的價格較為低廉時買入,在較為高位賣出,這是最為普遍的方法。但是要一定的知識儲備以及經驗。
2.還有一些方法是通過打新債或者是打新股的方式來賺錢。這種方法比較看運氣,打新不一定能中簽。
3.靠分紅賺錢。這種一般是有巨量資金的人做,賺錢的收益率不高但是比較穩定,時間跨度也比較大。
(2)股票市場的賺錢三大效應擴展閱讀:
什麼是股票:
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是股份公司為募集資金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也是一種永不償還的有價證券,股份公司是不會對買股票的人償還他的本金的。
股票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是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出資,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一旦買入了股票,股票持有者的資金只能通過股票的轉讓來收回。
通俗的來講股票是什麼的話——股票就是你花錢投資一家上市企業成為這家企業股東的證明,既然是股東公司賺錢了你就可以獲得股息和分紅,公司虧錢你也要承擔虧損。如果不想當這個股東了,股份還可以轉讓和買賣。
在股市中,股份公司會根據普通投資者的不同需求,按照不同的標准將股票分為幾種類型。我們通常說的股票是指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的A股,A股也被稱為流通股、普通股、社會公眾股。
股票的最小單位是「股」,我們看到的股價體現就是1股的價格。最小交易單位是「手」,一手就是100股。
『叄』 股票賺錢的原理是什麼
股票是上市公司發行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可以在二級市場中進行自由的買賣和交易,持有股票的人即代表著擁有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權,因此也就擁有了這部分股權所對應的收益。而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也會受到公司盈利能力的影響,公司如果盈利能力強,股價自然也就會上漲。
所以歸根結底,股民買股票轉到的錢,其實還是上市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所獲得的利潤,公司賺錢了,作為公司的股東,股民自然也會跟著賺錢。
對於中長期投資者來說,可以買入股票長期持有從而分享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帶來的收益,如果一家公司盈利正常,一般每年都會進行分紅,如果股民認可一家上市公司,覺得它在未來會有很好的發展,那就可以長期持有股票,做公司股東,從而來分享公司的成長收益,這也是一種股票賺錢的方式。
(3)股票市場的賺錢三大效應擴展閱讀:
股票選擇
1、長期橫盤成交量突然放大透露的買進信號。一般來說,成交量代表著一隻個股的活躍程度。當一隻個股長期縮量橫盤之後,突然出現連續巨量且股價小幅上揚的情況,此時,這只個股是值得買入的,且大概率後市會有不錯的一波漲幅。
2、KDJ隨機指標透露的買進信號。KDJ指標又叫隨機指標,是一種相當新穎、實用的技術分析指標,它的K值和D值也透漏著短期的買進信號:即當K值在20左右,向上交叉D值為短期買進信號。
3、BOLL指標三條軌線透露的買進信號。BOLL指標,即布林線指標,其利用統計原理,求出股價的標准差及其信賴區間,從而確定股價的波動范圍及未來走勢。因此,當BOLL指標的上、中、下三條軌線同時向上運行,那就表明該股處於強勢,短期內會繼續上漲。
4、認真分析公司的公告。
『肆』 當股票市場迎來牛市的時候,股票中賺的錢從哪裡來
很多人在炒股的時候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當股市遇到牛市的時候,作為投資者賺的錢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今天帶大家一起來揭秘一下當股市遇到牛市的時候,錢從哪裡來,又會到哪裡去。一起來看看吧!
最後一種就是個人投資者,個人投資者在股市裡投錢目的是為了賺取更多的錢,但他們的操作性很強,是可以跑贏大盤的,站在風口上也賺到了不少錢。
三、總結
總之股票市場是永遠不缺錢的,而股票市場最缺的是拉動市場的賺錢效應,當股市出現牛市之後,以上這四個資金來源方就會大量地投錢進入股市,而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時候就可以跟風行動,股市被推高之後,自然每個人都可以賺的盆滿缽滿。
『伍』 在股市中,三大定律是怎樣的
只有冷靜地接受這些缺點,你才能賺錢。這是由股票市場的融資性質決定的。中國股市目前正在為上市公司提供融資服務。上市公司從股票市場向企業發展融入巨額資金,機構和中小型投資者分別從一、二級市場購買相應數量的股票。由於股票上市的發行價格遠高於股票本身的內部價值,隨著時間的考驗或企業的損失,股票價格將不可避免地回歸其內部價值,購買股票一般是損失,不同的是每個人在股價波動中購買不同的價格、數量、損失和利潤程度。
做好股市高賣低吸力保持穩定利潤沒有問題,賺幾點跑,可以跑贏大多數投資者。股市綜合規律:早上可以增加頭寸,早上可以增加頭寸,只要早上可以減少頭寸,下午可以減少頭寸,下午可以減少頭寸,下午可以在第二天買入,逢低買入。T 0,下午拉高不追漲,逢高減倉T 1.上午10點拉高,下午2點拉高,股票賣在最高點。如果股票強勢10點封,股票強勢2點封,控制倉位不僥幸滾動是上策!最後,補充市風險提示定律:股市有風險,入市要謹慎
『陸』 什麼是賺錢效應
賺錢效應賺錢效應即因股市持續攀升,使原本用於即期的消費轉化為股票投資的一種過程。賺錢效應是一種過熱的投資行為,社會財富集中於投資,減少了消費,投資的部分就不會有盈利。賺錢效應其實是蠢才效應(轉載)這個道理其實非常簡單。假設一個例子就能清楚的證明賺錢效應就是蠢才效應。就那上輪牛市到現在做個樣本,舉例證明一下。甲在股市從1000點漲到1500點的時候發現別人炒股或者是買基金賺了50%的利潤,於是他在這個賺錢效應下也去炒股或者是買基金開始投入了1萬元。等股市漲到了3000點的時候投入的1萬元已經變成2萬元了,確實賺到錢了,於是繼續投入2萬,那麼總的資金則是4萬。於是股市又漲到了6000點了。那麼此時以前的4萬就變成了8萬。確實對於他來說,賺錢顯得太簡單了,一年半的時間從開始投入的1萬到後來持續投入的2萬就變成了8萬,足足賺了5萬,或許比他這一年半的勞動收入所得還要多。於是又在這種賺錢效應下,產生了發飆的情況,再次投入了8萬,那麼總的資金就是16萬,藉此希望在今後的一兩年內在翻一倍變成32萬,那麼他就完全可以擺脫體力勞動的束縛成為一個純股民,而且還有比普通人員多的多的收入。但是股市並不是只靠賺錢效應就能持續的並且瘋狂的上漲的。從6000點以來,嘩的一下,5個月時間股市從6000點直跌大4000點,跌了1/3.於是16萬變成了10萬7不到,而總的投入成本卻高達11萬,那麼對於他來說,股市從1500點漲到6000點再跌會4000點,大盤依然上漲了167%,但是他卻實際虧損幾千塊。那麼這個時候他做什麼選擇呢?是認栽全部清倉走人還是繼續持有等待專機呢?或者是來個翻版的賺錢效應步驟呢?假定他是來個翻版的賺錢效應,於是在資金受損之後提取一半的資金出來,於是取出了5萬,於是股市又繼續暴跌到3000點,於是剩餘的資金又由5.67萬變成了3.78萬,又損失了將近2萬,那麼實際的總投入11萬變成了現在的5萬現金和3.78萬的資金共8.78萬,虧損2萬2,而實際大盤還是上漲了1倍。於是他又取出一半的資金1.9萬,嘩的一下,股市又從3000點跌倒了現在的2000點,於是剩餘的1.9萬繼續縮水變成了1萬。到此計算3年下來,總共的11萬變成了現在的8萬不到,同比大盤卻是上漲了33%。再假設今後3年內依然又一個過山車的股市行情,從2000點漲到10000點再跌回3000點。剩餘的不到1萬當股市漲到5000點的時候變成了2萬,於是在賺錢效應的驅動下又重新投入了2萬變成了4萬,於是股市在眾多的賺錢效應下繼續加大投入的「投資者」的驅使下又漲到了10000萬點,於是他的4萬依然變成了8萬,加上當初取出來還沒有全部投入的現金5萬,總體資產變成了13萬,比投入的11萬還賺了2萬,感覺比11萬存入銀行還要來的收益多。於是又多方籌資持續的投入了8萬,又變成了16萬總資產。開始股市再次證明用賺錢效應來投資的人其實是蠢才的這一事實。股市從10000點跌到了7000點,於是16萬再次變成了11萬2,相對而言大盤漲了367%,而他的實際收益卻是虧損2萬8。確實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他的股市戰績了。但是噩夢才剛開始,依照如上所訴的投資策略進行投資,於是他取出了5.6萬,留下5.6繼續在股市第一線,但是大盤卻從7000點跌到5000點,又跌了將近30%,那麼5.6萬繼續變成了4萬。於是又取出了2萬繼續留下2萬,股市跌到了3000點,這此剩下的2萬也就只有1.2萬了。如果之前就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他的戰績的話,那麼現在就難以找到字眼來形容他了。如果再有一個這樣的行情,而他依然還保持這樣的投資策略的話,那麼我除了用蠢的不能再蠢來形容他,我真的就不知道怎麼形容了。雖然上面只是一個例子,但是卻能完全反映出賺錢效應的愚蠢之處。雖然靠賺錢效應投資,不一定就得是在最高點投資最多,但是這也只不過是減少大家的損失而已,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因為總的來說,賺錢效應就是在高點所投資的數額就更大,而在低點卻只有少量的資金持股待漲。所以不管你是在什麼時候什麼點位追加的投資,只是影響你的投資收益與大盤漲跌幅度的差距大小,並不會有什麼其他實質性的改變。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老是拿賺錢效應說事呢?特別是很多專家學者也這樣說。基本上也就兩個可能。第一是故意誤導普通投資者。因為用賺錢效應投資的人越多,那麼對於他而言股市就能推的越高,而他好在更高的價位賣出股票,否則的話在高位沒有人願意繼續買入,那麼他就賣不出去。而在低點又可以買到股票,這樣他們既賺了上市公司給投資者的收益,還額外的賺了眾多投資者虧損的錢。如果我們用書獃子來形容只知道學習,卻不會運用學習的人的話,那麼用股獃子就應該是比較形象貼切的形容。這些人妄為專家學者,擁有專業的高級知識份子,不過是一群獃子罷了,吧有限的智力完全投入到了學習當中,而完全不知道變通,活學活用,完全的是生搬硬抄,最多也就是胡亂的剪切一些其他人的言論片段加以整合。更別說創新了。根本就不會自己認真仔細的去算一下完全用賺錢效應去投資股市的實際收益到底如何。只知道別人說這個賺錢效應,並且確實看到不少人確實是使用賺錢效應投資的。於是人雲既雲,於是一生只能是做評論的份,對於自己的實際資產的提升(既炒股的收益)不會有什麼作用。那麼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來說,由於自己的實際水平有限,現有資金能跟上大盤的漲跌就算是中等的了(或者是購買基金,但是基金的水平看起來也不怎麼高)。於是作為普通投資者,開始投入股市的住選戰略就顯得非常的重要。為什麼說股市中的普通投資者大多數都是虧損的多,賺錢的少。很多人十幾二十年下來,大盤漲了n倍(當然也跟股市裡的上市公司的逐漸增多有很大的關系),但是自己的實際收益卻是負數,我個人估計,就是跟普通投資者選用了賺錢效應去投資有極大的關系。上面已經舉例說明了,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的現有資金能跟說大盤的漲跌,但是一旦他選定了賺錢效應去逐漸加倉的話,最後的結果必定是在地位的投入少,而在越高的位置實際的總投入就越多,那麼一旦樂極生悲,股市從高位下跌,這個時候由於投入多而導致損失的也越多。而當股市從熊到牛否極泰來的時候,由於投入較少,那麼上漲的實際比例就會低。一個在地位的時候賺的少,而在高位的時候陪的多,自然總的資產漲跌相比大盤要差的多。如果說用賺錢效應去追加投資得出的結論是錯誤的並且是非常愚蠢的話。那麼只要稍微有一點應變能力的人(股獃子除外,因為他把僅有的智力都用在學習上了),就會想到賺錢效應的對立面上去。既然越賺錢越投入是錯誤的,那麼越賠錢越投入呢?我們同樣可以舉例來說明。前面的賺錢效應還是在1500點的相對低位來假設的,應該說已經算是比較照顧的了。(首先賺錢效應投資的人初始投入應該不會在最低點,因為在最低點沒有人賺錢,自然就談不上是使用賺錢效應投資的)那麼假設我是在6000點的時候開始投資的。開始投資了2萬,一下子6000點跌到了4800點2萬變成了1.6萬。於是我又投入1萬,變成了2.6萬,實際總投入3萬,虧損13.3%,而大盤跌幅為20%。跑贏大盤6.7%但是大盤依然暴跌,又跌了20%,跌到了3840點。那麼我的股票市值則為2.08萬。於是我又投入1萬,變成3.08萬,實際投入4萬,股票市值3.08萬,虧損23%,而大盤跌幅為36%。跑贏大盤13%接下來大盤繼續單邊下跌勢頭,從3840點跌到了3072點。那麼我的股票市值則為2.46萬,於是我又投入1萬變成了3.46萬,總投入5萬,虧損31%,而大盤跌幅將近50%。跑贏大盤19%。可是大盤繼續下跌2457點,我的股票市值則為2.77萬。於是我又投入1萬元,變成3.77萬,總投入6萬。虧損37%,而大盤下跌59%跑贏大盤22%。大盤仍然下跌到1965點,我的股票市值變成了3.01萬。我接著投入1萬元,變成了4.01萬,總投入7萬,虧損42.6%,而大盤跌幅為為67%。跑贏大盤22.4%。假設大盤繼續下跌20%為1572點沒有來到而踏空。所以大盤跌到1664點再漲會1965點的時候數據沒有變化。再假設大盤會在今後某一個時刻分別漲到2457點,3072點,3840點,4800點,6000點。大盤從1965點漲到2457點上漲了25%,那麼我的股票市值則從4.01萬變成了5.01萬,總體投入依然是7萬,虧損28.7%,而大盤依然是下跌了59%,跑贏了大盤30%。不管這個時候是取出1萬還是全額的留在股市裡,假設取出。(一般而言,既然大盤是從6000點跌到1664點在漲回到2457點的,那麼這個時候取出部分資金是不明智的,但是我們就這樣假設取出了1萬)。於是股市裡依然剩下了4萬的股票市值。大盤又漲到了3072點,股票市值變成了5萬,加上取出的1萬則為6萬,而總投入是7萬,就以投入6萬,股票市值5萬計算,虧損16.7%,而大盤下跌了將近50%,跑贏了大盤33.3%。於是我又從中取出了1萬。大盤持續上漲到3840點,剩下的4萬再次變成了5萬,加上已經取出的2萬合起來就是7萬。那麼這個時候我已經保本了,而大盤卻下跌了36%。於是我跑贏了大盤36%。我又取出1萬。大盤繼續上漲到4800點。4萬又變成了5萬,已經開始有1萬的正收益了。而大盤卻下跌了20%。我又取出1萬。大盤漲到6000點,4萬變成5萬。這個時候實際的資產就是股票市值5萬和取出的4萬,一共9萬。在大盤只是做了一個從6000到1664再從1664到6000的震盪,而我的現有的投入股市的資金的漲跌跟大盤同步,既沒有刻意抬高我的炒股水平,也沒有弄虛作假,純數學計算。只是一個投資戰略的問題,就讓我在投資水平中等和大盤維持震盪沒有漲跌的情況下輕松的就賺到了2萬元。而如果在低點的時候我不採取每上漲25%就取出部分資金的做法的話,賺到的利潤會更加大。或者是把每上漲25%取出1萬變成每上漲56%就取出2萬或者是其他更大的幅度的話,那麼利潤就不止2萬元。所以,作為普通投資者而言,就應該採取類似這樣的戰略來投資股市。越跌越買(這只是一個廣泛的策略,對於個股而言不適應,畢竟個股有破產倒閉的可能,適應如果是資金比較充足的話可以分散投資或者購買基金包括私募)。其實這跟著名的故事「田忌賽馬」有異曲同工之妙。孫臏並沒有改變馬的水平,但是卻比贏了齊王。同樣,我並沒有改變大家的投資水平,但是卻能跑贏大盤(當然前提條件是大家的投資水平中等,基本上現有的投資資金的漲跌能跟上大盤的漲跌。或者說買到的基金的損益要跟大盤同步)。只是一個戰略上的改變。越跌越買,那麼股市的點位越低,那麼總的投入就會越多,就能始終保證你在最底部擁有最多的股票(因為投入越大)。以當時來講,股市跌的越低,那麼上漲的可能就越大,上漲的幅度自然也就可能越大,而這個時候擁有越多的股票(或者說股票型基金),自然獲得的收益可能就越大,收益的幅度可能就越大。在事後來講,在股市的最底部擁有最多的股票,自然獲得的收益就會最大。而如果大家都認同了並且都這樣做了,那麼對於股市的平準就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而不會出現大的跌幅。股市就將步入成熟,進入一個超長期的蠻牛行情。那麼大家就可以大膽放心的在股市裡投資了。
『柒』 為什麼說股市有財富效應,財富效應的具體體現是什麼
財富效應又稱實際余額效應。實際上正是由於資產的價格波動引起的。本意上,財富效應是為了說明,金融資產價格的波動,導致資產持有人財富的浮動和邊際消費傾向之間的關系的。意在指人們資產越多,消費意欲越強這一規律。
個人認為,中國股市是目前世界上最不理性的股票市場,追漲、跟風買等現象尤為特出,一漲就滿天紅!這也很好解釋,股民賺錢了,就想消費,大部分不是消費在物質市場,而是仍然迴流到股市繼續購買股票(這里也可以把股票看成商品吧),而這恰恰是反映了:資產增加--消費這一財富效應。其實本人不贊成股市財富效應這樣的說法,一是因為定義有點混淆,二是沒有實際意義。可能這樣說的人有點諷刺的含義在裡面吧!
『捌』 股票市場的本質是什麼
問題一:股票的實質是什麼? 簡單理解:存續期為永久的債券。
問題二:股市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筆者一直主張,對於股民來說首先應該明白股市的本質,簡單來說股市就是三要素:資金、賺錢效應和贏利模式。這是股市無論如何變化,在任何國家、任何地區、任何時間都不會改變的客觀規律。資金的流動形成了股價的漲跌,資金持續的動作形成了市場趨勢,而資金為何而動?就是沖著市場的賺錢效應。逐利性是資金的天性,從來就沒有資金入市是來做慈善事業的,即使是交易所或者國家層面的救市,其救的也是「市場」制度,以悉薯山便讓其重新發揮賺錢效應,而不是憑空拿出一些錢來幫助股市中的被套者解套。
這也是源於股市中的各個資金群體都擁有著不同的贏利模式,即賺錢的方法不同,這其實在筆者的《股市錢規則:讓你賺得更多的秘密》一書中也有明確的分析。例如國家是通過給予股市融資和投資的機制,使得更多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中小型企業等法人擁有融資的渠道,從而減少國家財政的負擔,給予實體經濟更多的支持,也使得稅收、就業、金融保障體系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給予資金更多的投資渠道。交易所和券商等靠的是市場交易量和上市公司數量,保持這樣的市場規模就能夠源源不斷地獲得傭金、管理費、保薦承銷等諸多收入。上市公司則是通過股市的融資渠道來實睜中現更多的利潤空間。至於基金、自營券商資金、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等機構投資者,一方面獲取所管理資金的管理費,另一方面則通過多重自身優勢來博弈市場中的各路資金。
股民實際上現在成了最尷尬的一個群體,擁有的優勢最少,建立贏利模式需要的時間最長、需要的條件最多,因此股民是上述群體中最需要努力、最應該窮則思變的群體。但實際上卻恰恰相反,股民反而成了上述群體中最懶惰、最想「不勞而獲」的群體,反倒是擁有優勢最多的交易所、券商、上市公司和機構投資者在不斷地提高自身水平,竭力發揮和完善自身的贏利模式,從而更多地從股市攫取利潤。比如,交易所不斷地讓市場機制更為嚴謹、更加科學,讓投資品種越來越豐富,表面上這是增加手春市場的賺錢效應,實際上這卻掩蓋了「交易成本怪圈」,即入市資金越多、交易越活躍,市場「消耗」(諸如傭金、稅費、融資、增發、圈錢等)的資金越多,越需要更多資金進入、需要製造更多的賺錢效應。這樣一來就直接導致了對股民能力要求的提升,比如很多投資品種、上市公司,股民甚至還沒來得及搞懂,就已經深陷其中了。
而擁有資金規模才能夠賺錢的券商和機構投資者也沒閑著。隨著股民對股市的了解越來越深入,很難再通過傳統的方式來吸引客戶,所以就需要更多地粉飾市場、擴大市場的賺錢效應,通過推出各種系統、技術指標等表面化的東西來吸引股民,而對於市場真正關鍵的三要素――資金、賺錢效應和贏利模式卻隻字不提。這樣一來,很多股民就錯誤地認為只要學懂技術,懂得圖形和指標就真正認識股市了,實際上僅僅知道這些還遠遠不夠。因為這些只是股市走勢之後的表象,是市場規律在某一個時間點的具體體現,並不是市場的全部,你無法真正地判斷下一個時間點和時間段市場將要發生什麼變化。
如何看待技術圖形與技術指標?這是擺在股民面前實實在在的問題。股市是變幻莫測的,大量的信息充斥其中,因此股民想要接近股市就需要讀懂股市走勢。那麼最簡便的方法就是讀懂K線圖,其直接反映了市場的動態,並由此衍生出了各種技術圖形與技術指標。而通過分析圖形和指標,人們又可以對市場走勢進行各種預測,但此時股民往往容易陷入迷茫之中,不知究竟該相信市場走勢還是相信技術。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從產生機制上來看整個過程的時間次序,即先有股市走勢,再有K線圖,然後是技術圖形與各類指標。這樣的次序決定了如果三者同時出現,我們應該是以股市走勢為重,K線圖次之,技術圖形和指標最後。
......>>
問題三:股票的本質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公司上市就是為籌集資金,擴大生產,實現得潤.應該說公司盈利後,給股東和股民分紅,這樣才有人去買你的股票.
然而外國買股票是投資,中國買股票是投機。因為中國很多上市公司都在開虛作假。在中國股票類似零和游戲:本來股市就是大多數人處於奉獻狀態的市場。你去看看各公司的分紅,才那麼點,分紅的錢又從哪裡來?我認為股價增長的原動力來自於不斷有人出新的更高的價格去買股票。至少現在的中國A股市場你和我這樣的股民還是在靠二級市場在賺錢,只要是靠二級市場賺錢的,就只能是一種投機行為,就只能是零和博弈。
不是貶低中國的市場,但事實上美國的市場要比中國的成熟許多。在中國你就不要指望靠分紅來實現大於銀行利率的收益。你還是記住一句話,在中國證券市場永遠是大多數人處於奉獻者地位的市場。
因此,股票本質是為了把最優秀的企業發揚光大,融資,做大做強(巴菲特是這樣的,成熟市場是這樣的);在中國這種環境下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在證券市場里都不是在投資,包括社保和大型國有陽光資金的入市,純粹是為了低買高賣,尋找波動韻律,坐莊圈錢而已。而提問者您叫這個名字變也應知道,波動是沒有規律的隨即無效矩陣,它的解是個變數,因此中國證券如果不經過大刀闊斧的牽涉本質利益(尤其是大型控制性資金)的改革,不切斷在股市中的既得利益集團和他們的合法外衣,中國證券永無寧日。談股票本質,以上便是我理解的股票在外國成熟市場和中國內地市場的真實本質區別。
股票本質就是迎合你所在的國度的證券市場,從中發財至富而已。你想知道的應該是證券市場在社會中的實在意義是什麼?才對吧,你去看看美國法典,裡面有詳細說明,那就是股票最本質的意義
問題四:股票市場的本質是什麼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出具的股份憑證。
它有以下特徵:
一,不可償還性。
二,參與性。
三,收益性。
四,流通性。
五,價格波動性和風險性。
問題五:股票漲跌的本質是什麼? 股票流通股是一定的,如果主力在底部大量收集籌碼,市場上可參與買賣的籌碼減少,那麼物以稀為貴,散戶看好,買不到股票,只能抬高股價買。主力建倉完畢就會洗盤,擠出一些意志不堅定者。到合適機會邊拉升邊出貨,如果主力出貨完畢往往還能縮量上漲一段空間。這時候風險極大,獲利機會也極大。主力出貨完畢,散戶的熱情也告一段落,那麼股價就會自然降下來或者被主力砸下來。再走一波下跌建倉。
可以依據莊家控籌多少來看股票走勢。
問題六:我一直納悶股票交易的本質是什麼 股票在一級市場上市交易後,資金並沒有流入股份公司。而是由證監會託管。發行股票是是融資。融資的錢,由證監會根據上市公司的運營狀況,每年分批按項目劃撥到股份公司。
而股民交易股票的資金流入流出,均在二級市場。和一級市場無關。也和證監會、股份公司無關。
二級市場是證券公司承銷股票後,分成幾個小部分賣出。其中一大部分在二級市場交易。股民的資金僅僅涉及二級市場。
股票買賣股票,資金流向「圈子」。即,一隻股票所圈的錢。例,一隻股票發行流通100股。每股10元。它需要圈100*10=1000元人民幣。如果股票價格上漲到每股20元。但流通股數不變。該股票圈住了100*20=2000元人民幣。所以,資金流入是進入了該股票的價格。即,虛擬價值。
股民向公司兌換公司盈利所得,即,上市公司分紅。
問題七:股票是什麼?炒股實質是什麼?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公開發行的、用以證明出資人的股本身份和權利,並根據股票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數享有權益和承擔義務的可轉證的書面憑證。 炒股的實質是什麽?是用投機獲得收益,是資本游戲。在中國股市沒有善良,只有騙子和貪婪的人。股市收益基本上不是上市公司給的,幾乎都是在二級市場製造的,股市黑手演化造成的「負和」、「黑洞」和「湮滅」,已經十分的可怕。大小主力機構和莊家全是騙子,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設「陷阱」套人,逼迫散戶把兜里的錢掏出來裝進他們的口袋,不給就「搶」。而散戶幾乎全是貪婪的人,以咬莊家的肉為目標。這雖然不是錯誤,但是當狼想盡一切辦法要吃羊時、可憐的羊到死也想咬狼一口時,但已經晚了⊙o⊙。 大小莊家的欺騙手法歷來是千變萬化,你所能聽到的或者看到的,都是欺騙。特別是金融機構,欺騙散戶的行為十分卑鄙,宰殺中小莊家的手段更加殘忍?因為他們手中有大資金、操縱股市想怎麽干就怎麽干?指數暴跌窮凶極惡、血肉橫飛、哀鴻遍野、95%以上的投資人牛市套牢$_$,損失慘重、膽戰心驚! 我們唯一要學會的,就是投資如何保護自己。在股票市場磨礪修為自己,研究股票市場趨勢,是當務之急。就股票的純技術操作而言,在買賣股票的過程中,防止上當受騙,是散戶的必修課。把炒股的過程看做是一個「欺騙」的過程,並不是言過其實。盤面上能看到的和盤下看不到的,時刻都要保持警惕。例如:買賣下單――騙!股價對倒――騙!放量漲停――騙!放量跌停――騙!天量地量――騙!股價橫盤――騙!震倉打壓――騙!上下震盪――騙!聯手坐莊――騙!向上跳空――騙!向下跳空――騙!股價頭部――騙!股價底部――騙!隱藏老鼠倉――騙!分時線、K線、均線、技術指標都在騙,各種手段和花招不勝枚舉。因為莊家他不騙你就不能賺到你的錢$_$。 就選股而言,現在高價發行的股票上市「圈錢」就跑。辨明股票真偽好壞是一個長期的課題。然後才能談技術炒作,炒股票的實質和研究股票並不矛盾,矛盾的是自己如何把握股價漲跌進退。歷史不會倒退,車輪永遠向前。 淡化股市中的欺騙,就股票炒作的實質性而言:炒股票炒的是趨勢,炒的是技術,炒的是心態,炒的是股票的明天、而不是昨天的業績,炒的是股票的虛擬資本兌現,炒的是上市公司的發展前景。主線思路明確了,任何所謂股評家的「胡說八道」,你都不要相信,因為他們都是機構莊家迫害欺騙散戶的「幫凶」和「打手」。炒股不需要狂熱,需要冷靜;炒股不需要「誤導」,需要辨別趨勢和方向。在股市,唯有自己研究的「成果」才是最重要的,天上什麽都可以掉下來,就是沒有「餡餅」 ^v^。 炒股的實質是有思想的,一是趨勢、二是操作技術、三是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發展和業績,這就是炒股的綱領。股票的品質表現在盤面之中,表現在個人對股票基本面洞察玄機的發現之中,任何人都不會告訴你。同時也說明,在股市、任何東西都可以欺騙,只有「發展前景」和「成長性」才是真實的。
問題八:股票漲跌本質到底是什麼? 股票漲跌的直接原因是供求關系,而政策、市場預期等是直接影響供求關系的,簡單來說,即使出來天大的好政策,如果對於一支股票沒有人買的話,那支股票也是不會漲的;所以股票漲跌的具體依據就是供求關系,買的人多就漲,賣的人多就跌!
而交易者做出判斷的依據來自三個方面:國家宏觀經濟走勢、行業前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成長性。其中,國家宏觀經濟走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成長性是股民最關心的。
如果都向好,則買盤會增大,股價上漲;否則股價下跌。
這些以後的操作可以慢慢去領悟,股市有風險,新手進入股市最好是先系統的去學習下,前期可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看看,裡面有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識資料值得學習,還可以追蹤裡面的牛人學習來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識經驗。祝投資成功!
問題九:股票市場與實體經濟的關系的本質是什麼? 發行償市關切上市公司直接利益
上市後與公司利益不大,只跟莊家有切身利益
為什麼一家公司股價的高低會影響公司的運營?
錯誤的問題,只有控股權發生改變才會影響經營,其他均是經營影響股價
這時上市公司就不是為小投資者服務的,而是為大資金的炒作提供消息配合炒作服務的
股價的高低對公司沒直接影響,但有間接影響,比如公司形象,控股權等
『玖』 股票是怎麼賺錢的
你好,上市公司股票本質上不是股票,而是一種參股股票投資。
1、第一部分是股息。最典型的是銀行股。每年都有分紅,分紅5%左右。比如格力和美的都是分紅老闆,都給真金白銀。第二部分是長期股票溢價,取決於整個股票價格的上漲和回報。這個溢價的過程是企業長期發展給社會和股東帶來的回報,甚至需要得到眾多投資者和投資基金的認可。比如茅台可能沒有穩定大的分紅比例,但可以看到其市值的增長。這個過程的回報來自股票溢價。
2、股市投資邏輯,剩下的就是涵蓋我們想到的在股票市場上賺錢的所有方式。首先是賺快錢和慢錢。賺快錢和慢錢就是所謂的炒股。只要你能比別人更快地賺錢,你就不用考慮未來。這是一個游戲過程。比如上面提到的價差在這個階段超賣,做一個;再比如,我們經常談論熱點和主題。比如某項重大政策推出時,一些短線資金非常火爆。
3、二是用舊錢賺新錢,這是一個更長期的預期,因為我們都知道通貨膨脹或者過度通貨是一個趨勢過程,也是周期性的。這個周期性的過程意味著新的錢會出來並賺取超額發行的錢。最典型的例子是美股。為什麼美股多頭多頭?這與美聯儲的貨幣認知政策有很大關系。這個循環過程可能是幾年甚至十年。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回到A股的過程中,這種現象也存在。例如,一季度的季節性效應是一種短期現象,也叫用舊錢賺新錢。還有一個現象是,在長期的過程中,其實我們做的長期投資和指數投資,本質上也是我們賺到的錢。
4、第三種叫做波段投資者或趨勢投資者,他們用多頭賺錢做空。長錢是看現階段行業的發展,比如賽道和主力的問題。短期來回折騰,但有的投資者走的是幾個月的周期。有的人賺了一點就跑了,但花幾個月的人可能賺了十倍。這就是賺多錢和做空錢的過程。最典型的是產業投資或發現投資。投資邏輯不同,所以股市或市場投資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們應該從我們想要得到的目標中找到相應的方法。我們也分析主力,因為主力看的遠,方向大,周期長。
『拾』 股民們常說的股市情緒指的是什麼如何才能觀察到這種情緒
股民們常說的股市情緒指的是市場的賺錢效應,要觀察到這種情緒,需要做這些努力:
1.市場情緒就是市場的賺錢效應,你必須對整個股市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知道它們屬於什麼板塊;
2.每天研究市場熱點,找出市場領漲股,觀察它們對板塊和大盤的影響,從板塊中發現市場賺錢效應;
3.每天交易都要寫計劃,操作之後都要反思對與錯,市場熱點是否符合你的預判,如果不適合錯誤在哪裡?經過不斷地思考和總結,盤感就會增加,觀察市場情緒的能力也會提高。
投資高手都善於用市場情緒進行交易,市場情緒就是市場的賺錢效應,當市場賺錢效應比較好的時候,很多人就會滿倉買賣股票,當市場情緒比較差的時候,他們就會控制倉位,耐心等待機會。觀察市場情緒是每個投資者的基本功,只有深刻理解市場情緒,我們才可能在股市取得成功。
三、投資股市需要不斷地反思
任何行業要想取得成功,反思都必不可少,股市投資也一樣,我們一定要做交易計劃,我們的預判跟市場為什麼不同?出現虧損的原因是什麼?這些都需要不斷反思,不斷總結,這樣才能夠提高我們的交易能力和情緒觀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