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指期貨發展歷史簡述
股指期貨的發展歷史概況如何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關於簡述股指期貨發展歷史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股指期貨發展歷史簡述
股票指數期貨是金融期貨中產生最晚的一個類別。本世紀70年代,西方各國受到“石油危機”的影響,經濟動盪加劇,通貨膨脹日趨嚴重,利率波動劇烈,與利率有關的債務憑證紛紛進入期貨市場。特別是1981年裡根政府以治理通貨膨脹作為美國經濟的首要目標,實行強硬的緊縮政策,大幅提高利率,導致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股市受到沉重打擊,股票的市場價格大幅波動,股市風險日益突出。股票投資者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有效規避風險、實現資產保值的手段。股票指數期貨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1982年2月,堪薩斯市交易所(KCBT)開創了股指期貨交易的先河。同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紐約期貨交易所(NYBOT)也都開始了股票指數期貨交易。包括股票指數期貨合約在內的金融期貨交易的增長是驚人的。從1977年至1984年,農產品等一般商品期貨增長了1.7倍,而金融期貨交易增長了數十倍。從所佔比例來看,1977年,農產品等一般商品期貨的交易量佔77%,但到1984年,則降到了38%,而同期金融期貨的交易量從3%上升到49%,其中,股票價格指數期貨的發展尤為迅猛,1984年合約數高達1844萬份,佔全部交易的12%。
股票指數期貨的創新,不僅在美國得到推廣,同時也備受各國金融界的關注,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起來。1983年,悉尼期貨交易所以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普通股票指數為基礎,推出自己的股票指數期貨交易;1984年5月,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開辦了金融時報100種股票指數期貨交易;1986年5月,香港期貨交易所開辦恆生指數期貨交易;1986年9月,新加坡國際貨幣交易所開辦日經225種股票指數期貨交易;1988年9月,東京證券交易所和大皈證券交易所分別開辦了東證股票指數期貨交易和日經225種股票指數期貨交易。此外,還有許多國家和地區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推出了各自的股票指數期貨交易.
著名的股票價格指數期貨合約有:S&P500股票指數、NYSE綜合股票指數、KCBT價值線綜合平均股票指數、CBOT主要市場指數等。
股指期貨的主要功能
(1)風險規避功能
股指期貨的風險規避是通過套期保值來實現的,投資者可以通過在股票市場和股指期貨市場反向操作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股票市場的風險可分為非系統性風險和系統性風險兩個部分,非系統性風險通常可以採取分散化投資的方式將這類風險的影響減低到最小程度,而系統性風險則難以通過分散投資的 方法 加以規避。股指期貨具有做空機制,股指期貨的引入,為市場提供了對沖風險的工具,擔心股票市場會下跌的投資者可通過賣出股指期貨合約對沖股票市場整體下跌的系統性風險,有利於減輕集體性拋售對股票市場造成的影響。
(2)價格發現功能
股指期貨具有發現價格的功能,通過在公開、高效的期貨市場中眾多投資者的競價,有利於形成更能反映股票真實價值的股票價格。期貨市場之所以具有發現價格的功能,一方面在於股指期貨交易的參與者眾多,價格形成當中包含了來自各方的對價格預期的信息。另一方面在於,股指期貨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桿倍數高、指令執行速度快等優點,投資者更傾向於在收到市場新信息後,優先在期市調整持倉,也使得股指期貨價格對信息的反應更快。
(3)資產配置功能
股指期貨交易由於採用保證金制度,交易成本很低,因此被機構投資者廣泛用來作為資產配置的手段。例如一個以債券為主要投資對象的機構投資者,認為近期股市可能出現大幅上漲,打算抓住這次投資機會,但由於投資於債券以外的品種有嚴格的比例限制,不可能將大部分資金投資於股市,此時該機構投資者可以利用很少的資金買入股指期貨,就可以獲得股市上漲的平均收益,提高資金總體的配置效率。
利用股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的方法
股票指數期貨可以用來降低或消除系統性風險。股指期貨的套期保值分為賣期保值和買期保值。賣期保值是股票持有者(如投資者、承銷商、基金經理等)為避免股價下跌而在期貨市場賣出所進行的保值,買期保值是指准備持有股票的個人或機構(如打算通過認股及兼並另一家企業的公司等)為避免股份上升而在期貨市場買進所進行的保值。利用股指期貨進行保值的步驟如下:
第一,計算出持有股票的市值總和;
第二,以到期月份的期貨價格為依據算出進行套期保值所需的合約個數。例如,當日持有20種股票,總市值為129000美元,到期日期貨合約的價格為130.40,一個期貨合約的金額為130.40X500= 65200美元,因此,需要出售兩個期貨合約。
第三,在到期日同時實行平倉,並進行結算,實現套期保值。
股指期貨發展歷史簡述相關 文章 :
1. 股指期貨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2. 中國期貨交易歷史介紹
3. 股指期貨的涵義
4. 股指期貨定義及特點
5. 股指期貨基本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