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寶能系購買萬科24.26%股票花了多少錢
這是一場正發生的激戰,評判並不容易。
市場上的聲音也大相徑庭,支持萬科的人說,寶能就是門口的野蠻人,惡意杠桿收購,不是沒有問題,只是問題還沒有被暴露而已。支持寶能的人說,我們按市場規則辦事,談情懷還得按市場規則辦事。 本專題從多個。
⑵ 寶萬之爭後,萬科股票是跌了,王石能留在萬科嗎
「萬寶之爭」資本大戲近日再度上演,王石出人意料放出大招劇情出現大反轉。萬科公告稱,3月12日,萬科就擬議交易與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擬採取以向地鐵集團新發行股份為主,如有差額以現金補足的方式收購地鐵集團持有的目標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權。
盡管公告並未提及此宗交易是否涉及深圳地鐵集團入股萬科事宜,但由於此次深圳地鐵入股後,萬科、華潤以及深圳地鐵集團三方的持股比例將超過40%,三方如果簽署協議成為一致行動人,將一舉超越寶能系奪回萬科第一大股東席位,不過,萬科是否能引入新股東還必須經過特別股東大會包括寶能系在內的到場股東2/3的同意,而這也使得這場大戲的劇情更加跌宕起伏。
回溯一下劇情,2015年末,王石直斥大舉增持萬科股份進行「逼宮」的寶能系為「門口的野蠻人」,2016年1月末,王石再度公開喊話,「對於民營企業,要想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我就告訴你,我不歡迎你。」王石在諸多場合堅定表達了與「門口的野蠻人」抗爭到底的必勝信念。
相信不少人知道,「野蠻人」這一稱呼來自《門口的野蠻人》一書。此書描寫的是美國八十年代兼並收購浪潮,當時之所以會產生兼並浪潮,一個最重要的推動力就是垃圾債券的發展。當時,美國經濟不好,股市也比較低迷,而美國市場的並購只有以大吃小,但自從有了垃圾債券,就可以「蛇吞象」,而「蛇」就代表資本,代表野蠻人。比如KKR集團(Kohlberg Kravis Roberts&Co。),他們通過發行垃圾債券等大量的融資,拿著高杠桿的資本去吞並一個很大的企業,這其實與寶能通過杠桿買下24.26%萬科股份非常相像。
之所以稱之為「野蠻人」,是因為公司創始人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看似好像一夜之間就被「蛇」吃掉了。聽起來「門口的野蠻人」是個貶義詞。但事實上在書中,最終獲勝的恰恰就是「門口的野蠻人」。作為杠桿收購經典案例之一——KKR基金收購美國雷諾茲-納貝斯克(RJR Nabisco)的案例之中,也同樣出現了管理層與外來新股東的敵對,但由於管理層一些決策從根本上不利於其他股東,中小股東在投票中最終選擇支持所謂的「敵意並購方」KKR基金。
而這也成為KKR最成功的一個收購項目,事實上在完成收購之後,公司的負債率高達80%。那麼,這樣一個公司怎麼管理?用中國人的話就叫「破釜沉舟」。從高管到董事會主席再到每一個員工,是不可能亂花公司一分錢的,因為彼此沒有退路,只能大家齊心協力,兢兢業業把企業做好,賺來的每一分錢都要珍惜,賺來的現金流有大部分還給債權人,而剩下的就用於投資。最後公司發展非常快,業績大幅提升,一兩年後又重新上市。
所以,資本到底有沒有好壞?美國八十年代對此也有很大的爭議,媒體、監管部門都加入了辯論。資本市場最終的目的是合理配置資源,而上市公司的目標就是為股東創造價值,這個目的就可以幫我們區分資本是好是壞。
具體來說,外來資本的介入,實際上是幫助推進一個市場化的公司治理。目前中國的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控制董事會,大股東提名董事會成員,大股東推薦經理人——一句話,公司治理是以大股東為核心的。小股東基本上沒有權益。那小股東靠什麼去反抗呢?外來資本的介入,就有可能對大股東形成威脅,給小股東以選擇的權利。
像寶萬這種有爭議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對小股東不一定是壞事,甚至還有可能是好事。為什麼?在沒有外來資本進入前,小股東不可能有什麼作為,小股東與小股東之間也很難聯絡。而這個所謂的「野蠻人」,有實力有資本去和大股東抗衡,他們甚至可以出面聯絡小股東。所以這種「野蠻人」的出現,讓小股東有機會可以選擇「站隊」。
他們如果覺得原來的大股東是管理公司最好的人選,他們還是可以支持大股東,但是如果他們覺得外來的新生力量可以為他們創造更多的財富,他們也可以支持外來資本。怎麼支持?比如就有代理選票,或者直接把股票賣給外來資本。因此,從競爭這個角度來說,「野蠻人」給了很多小股東權力,這本身符合資本市場運作規定,而且也是市場自我修復,自動達到均衡的根本因素。
在筆者看來,我們應該歡迎資本的介入。這與機構投資者被動投資是完全不一樣的,這種資本進入完全是主動性的管理,要參加公司核心的管理。如果市場認為這個外來股東介入公司,能夠為公司創造更好的價值,那麼這個大股東開始持股時,股價就會上揚,而在美國,這個就是所謂的「巴菲特購買股票現象」。
那麼,寶能究竟是野蠻人還是新商業的文明人,到最後還是要看他們能不能讓公司的價值有所提高,這才是有效衡量的標准。
很多人不禁要問,有沒有完美的股權設置方案,對外可防禦野蠻人,對內可激勵員工,保持民主團結?筆者認為沒有完美的東西,只有最適合你的東西。首先要明白合理股權設置方案的目的是什麼?最終目的是要讓最適合最好的最優秀的管理團隊來管理公司,在他們的管理下,調動員工積極性,讓公司價值增加,為所有股東,包括小股東創造價值,這是最終目的,而合理的機制就是要為這個最終目的創造好條件,而不是簡單的說這個機制為某方服務。
比如美國允許雙重股票。就是有普通的流通股A股,一股一票,還有B股,B股的選舉權一般可能有一股十票或者二十票,持有B股的人一般是公司創始人,通過發行B股,其實就是實現創始人獨裁,而在美國實行這一機制的公司僅占總數的6%-8%,但也有幾家知名公司使用這種雙重結構,比如谷歌的兩個聯合創始人就持有大量的B股,通過用 B股控制谷歌 56%的股份。
還有就是臉書的創始人Zuckerberg,一個人通過B股以及股票協議代理權,控制了50-60%的公司股份。再看中國,京東的劉強東也是通過B股控制了公司的三分之二的選舉權。這三家公司有什麼共同之處呢?他們的創始人都很牛很強勢,而且,應該說他們都是公司真正的創始人,也就是核心人物。如果他們這些人是公司最好、最合適的管理人,他們又是公司核心技術的發明人,那這個制度就是合理的,讓他「獨裁」就是最完美的股權設置方案。
雙重股票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可以反抗所有的外來敵意收購。即使有外來資本在二級市場收購所有的流通股票,全部加起來還是不可能超過B股的選舉權。所以發行B類股票等於就是完全抵抗了所有的敵意收購。但是這是一個雙刃劍,這也是為什麼只有6-8%的公司選擇這種雙重股權,雖然美國法律是允許的,是公司自己的決定。因為一旦獨裁者不是最好的決策者,公司就會出大問題。最好、最適合的管理層,你給他權力,他會為公司創造價值,而不合適的獨裁者,你給他權力,他會濫用權力,把公司搞砸。
最後歸根結底,什麼是好的金融?在筆者看來,第一,好的金融會把資源合理配置到有增長空間,收益高的企業,幫助好的企業成長。第二,從「萬寶之爭」來看,好的金融會讓資本運作對公司治理的市場化起到推動作用,有競爭很多時候是好事,會讓小股東得利,而這也是好的金融的一個體現。因為,金融的存在就是為了幫助扶植好的企業,服務廣大投資者。
⑶ 寶能減持了多少萬科股票
可能已有18900萬股。
5月2日晚,港交所數據披露,寶能旗下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於4月27日減持萬科A股3590萬股,減持均價26.89元/股。4月17日鉅盛華減持萬科A股8972.45萬股,減持均價29.92元/股,兩次減持共計套現36.53億元。
4月24日,萬科出現一筆大宗交易,成交總計6346.59萬股,成交價格為29.28元/股,涉及金額18.65億元。這筆大宗交易,大概率仍為寶能,鉅盛華旗下資管計劃廣鉅2號持股數量正好是6346.59萬股。不過,港交所並未披露上述交易信息。
4月初,萬科公告:寶能將清算9個資管計劃。寶能當時表示,為避免萬科股價出現大幅波動,維護全體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將通過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的方式完成資管計劃的清算。深圳鉅盛華與一致行動人共持有萬科28.038億股,占萬科總股本比例為25.4%。而鉅盛華通過九個資產管理計劃合計持有萬科股份11.4億股,占萬科總股本的10.34%。(資料來自網路網頁鏈接)
⑷ 寶能系姚振華如何在萬科股權之戰中獲益
無論寶能還是華潤,都集不齊所需實際控制公司的投票權
⑸ 為什麼說寶能會爆倉,或者被平倉,寶能買的萬科股票不是一年不能賣嗎
因為它是向銀行貸款買入的股票,而貸款時的抵押物是萬科的股票,被抵押物一直貶值,那麼銀行的風險就在上升,這種情況會有一個追加保證金的價位還有一個被強制平倉的價位,被強制平倉的價位當然是最危險的了。
⑹ 寶萬之爭華潤集團掙了多少錢
寶萬之爭華潤集團掙了不少錢,具體數字他人是不知道,建議去證券公司查。
一、寶能最新債務情況
寶能集團合並報表總資產8300億元,不含金融資產和負債,總資產4300億元,有息負債總額1927億元(含銀行貸款、信託貸款、理財產品和公司發行的債券),對外擔保余額308億元。寶能集團認為,今年6月以來遭遇暫時資金周轉困難的根本原因在於製造業巨額資金投入、疊加疫情、房地產政策調控、融資集中到期等綜合影響。近期流動性緊張缺口約200億元,其中:全部理財產品支付總額83.49億元;(2)較為緊迫的項目資金需支付26億元;部分緊急營運資金及到期本息約85億元。
二、寶能的總體投入
寶能從2018年4月17日至2018年7月17日減持了首批5%的股份。期間,前海人壽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784.67萬股,減持金額1.97億元至2.11億元;鉅盛華管理的資產管理計劃通過大宗交易減持5.44億股,共計147.46億元。本次減持後,寶能持股比例降至20.4%。接下來,2018年7月24日,鉅盛華管理的泰信一號資產管理計劃通過大宗交易減持4410.92萬股,占萬科,總股本的.4%,均價23.77元/股,金額10.48億元。到目前為止,寶能持有萬科20%的股份;2018年7月27日至2018年9月11日,寶能繼續減5%。其中,前海人壽通過集中競價方式賣出3429.32萬股,獲得資金7.6億元至8.22億元;在鉅盛華,管理的資產管理計劃中,大宗交易減持了5.18億股,資本為112.4億元。此次減持後,寶能持股比例降至15%。4.2018年9月19日至2019年11月22日,寶能再次減持萬科5%股份;2019年11月27日至12月19日,寶能減持萬科5%,持股比例降至。
綜上,寶能2018年4月17日至2019年12月19日減持萬科22.39億股,金額575.44億元至603.46億元。
⑺ 寶能系萬科股票賺多少
還沒有兌現。
現在賬面浮贏有100多億。
⑻ 寶能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有什麼好
寶能在這幾年全國拿了不少地,土地的開發需要建設資金,品牌效應。
萬科在國際同行業評級較高,也就是說,萬科的牌子想拿到低成本的融資很容易;
此外,萬科的全國布局也很有優勢。
寶能和安邦系在二級市場舉牌的一般都是地產股,說明需求比較強烈。
這次寶能舉牌萬科是勢在必得,融資,杠桿資金,風投都用上了,只要國家不幹涉,基本上萬科很難招架。
但對於股票散戶來說,只要股價上漲,就行,至於誰控股,那都是浮雲。
⑼ 為什麼寶能大量買入萬科股票,新聞上說什麼跌停但我看收市為什麼是升了呢
純屬炒作,吸引小散進場抬轎,然後他們拍拍屁股走人,最後哭暈的還是小散
⑽ 寶能系收購萬科股份到底怎麼回事
這種格局,對萬科的管理層來說基本是命懸一線。
對萬科管理層來說,現在所能選擇的應對手段很有限。一方面,寶能系已經在二級市場獲得了一百多億的浮盈,這使得寶能進可攻退可守;經此一役,寶能系退不但可以賺錢,寶能的品牌知名度也快速獲得了成長,未來在金融資本市場會更加順風順水。另一方面,萬科現在找接手增發的對象有困難,短期內調集如此規模的資金來吃掉萬科的增發盤,往往又不是立刻能做出的決策,而萬科的形勢又是十萬火急。更為重要的是,哪怕萬科真的找到了這樣的人,只要寶能讓很多投資者相信,寶能主導萬科後萬科能夠更好,在股東大會上就可能否決增發方案。再退一步說,哪怕最終萬科這次增發成功,稀釋了股權,但像安邦這樣更大的資本要繼續和寶能推動收購,萬科又如何應對?
所以,萬科的根本問題在於股權過於分散,市值又過於龐大,一般人根本玩不轉,而有資源想玩的人就能很想玩。當然,由於寶能系的資金是杠桿資金,其年利率至少六七個點,如此大規模的資金一年光利息也得二十億,所以理論上萬科可以找個理由進行長期停牌來耗垮寶能。但問題在於,寶能現在二級市場一百多億的浮盈,一年半載一二十億的資金成本完全可以頂得住。更何況,萬科很難做到長期停牌,缺少相關理由,證監會發言人在周末的發言已經表明了態度,萬科試圖鑽制度的空子是很困難的,而短期內找一個長期停牌的理由好像又說不太過去,更何況哪怕長期停牌也很難拖得過去。
綜上所述,萬科管理層的這次狙擊戰恐怕凶多吉少,最終萬科被寶能拿下可能性更大。退一萬步,萬一萬科真的逃過這一劫,「救」的人的能量也決定了萬科要依附於這一股資本力量,而若自身沒有相關資源,他們又何必伸手救呢?所以,對萬科管理層來說,再想過以往管理層控制公司一切的日子是基本不太可能了。
誰將是贏家?
這一戰役誰將是贏家?寶能無疑是大贏家,這毫無疑問。二級市場浮盈一百多億,形勢一片大好不說,寶能的品牌知名度、寶能系的市場信譽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所以,毫無疑問寶能系是最大的贏家。
要說輸家,萬科不一定是輸家,因為萬科加上一個在資本市場能夠如此呼風喚雨的寶能,對萬科這個企業來說不是壞事,甚至可能就此打通很多產業領域,擴大萬科的產業鏈。而且,既然有寶能願意付出如此代價來拿萬科的股份,這就充分證明了萬科的價值。哪怕這次寶能沒有成功,也還有另外一個寶能的出現。
不過,對於萬科的管理層而言,這次形勢非常不妙。因為,現在寶能的目標很明確,通過二級市場買入股權控制萬科,然後下一步就是影響董事會的決策,推動萬科與寶能系的合作。如果萬科管理層不願意合作,那麼寶能就可能對董事會進行改組。所以,對於萬科的管理層來說,一旦寶能控制了萬科,管理層要不選擇合作,要不選擇換人。
對中國最成功的職業經理王石、郁亮來說,一個大挑戰的確擺在眼前了,特別是王石挑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