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千股千評 > 心裡賬戶股票溢價之謎

心裡賬戶股票溢價之謎

發布時間:2024-11-07 06:39:20

『壹』 一文讀懂什麼是行為金融學,如何利用行為金融學進行投資實踐

每次買了某隻股票之後,它就開始跌,賣了卻又開始漲?

天天都在關注股票漲跌,但買來賣去最終賺了個寂寞?

本想沖進熊市抄底,結果虧得更慘?

明明把錢放在了幾個籃子里,結果還是沒有躲過風險?

學了一大堆投資知識,最後好像並沒有什麼用……

你的投資中是否也存在這些問題?你是否想解決這些問題?是時候了解一門新興學科——行為金融學了。因為想要在投資中獲利,不僅需要掌握金融學知識,更需要了解人性,知道人的行為會對投資產生怎樣的影響。

《陸蓉行為金融學講義》是了解行為金融學的入門書,書中用大量的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什麼是行為金融學,人的心理是如何對投資行為產生影響的,以及如何利用行為金融學指導投資實戰等。作者陸蓉曾在美國著名高校系統學習過行為金融學,而且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她目前是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講席教授,她的行為金融學課在投資圈備受關注。閱讀本書,不但可以全面了解行為金融學的理論知識,而且對投資實踐也會有幫助和啟發。

芝加哥大學流傳著一個笑話。有人驚呼:「地上有100美元!」傳統金融學家說:「這不可能,有的話早被撿走了。」行為金融學家則說:「怎麼不可能?」他跑去一看,地上果然有100美元,於是開開心心地把它撿走了。

這就是行為金融學和傳統金融學的區別。傳統金融學研究的是市場「應該是」什麼樣,從均衡的角度來看,地上不應該有100美元,這是長期的趨勢和規律,而行為金融學研究的是市場「實際是」什麼樣。在看待任何領域的事物時,「應該是」的視角幫我們把握長遠基準,「實際是」的視角幫我們理解當下發生的事情。

金融學研究的是金融社會運行規律,心理學專門研究人的行為規律。行為金融學是心理學和金融學相交叉的學科,它分析人的心理、情緒及行為對人的金融決策、金融產品的價格以及金融市場趨勢的影響。

行為金融學試圖從人類的心理、行為角度解釋投資者投資什麼,為什麼投資,如何投資的問題。因此,行為金融學擅長投資實戰,更貼近金融市場的真實情況和人的實際行為。越來越多的頂尖基金公司開始採用行為金融交易策略,華爾街的投資者會一直緊盯行為金融學的研究,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北京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等高校,只要一開設相關課程或講座,基本上都是一座難求。甚至連諾貝爾經濟學獎都對它青睞有加,2002年、2013年、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都頒給了行為金融學家,足見行為金融學在實務界和學界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要深入系統的了解行為金融學,首先需要了解行為金融學的三大理論基礎:有限理性假說、有限套利以及前景理論。

1 . 有限理性假說

 

傳統金融學假設人都是「理性人」,其基本特徵是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所採取的經濟行為和決策都是用最小的成本代價去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

然而,觀察真實世界中人的決策方式和行為,我們會發現「理性人」的假設存在很多缺陷。基於此,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假說,他認為現實生活中的人是介於完全理性與非理性之間的「有限理性」的人。因為人的知識、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其價值取向和多元目標並非始終如一,經常是相互抵觸的。現實中,人們在做決策時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而且決策的選擇不在於效用的絕對值,而在於是否滿意,所有決策都是比較而言的。

說個現實中很常見的場景,老闆給你發了1萬元獎金,你滿不滿意,不在於1萬元對你來說是多是少,而是取決於你的其他同事拿了多少獎金。

2 . 有限套利

 

傳統金融學認為,套利可以消除一切價格偏差,哪怕世界上只有一個人是理性的,都能夠完成套利,繼而能夠糾正價格偏差。在傳統金融學的理論框架下,只要有套利行為的存在,長期來看,價格就會收斂到合理水平,而不會出現價格偏差的問題。

事實上,實現成功套利,需要具備三個條件:零成本、無風險、正收益。如果有一件事,不要錢、又沒風險、還能賺到錢,人們願意用多少錢去做這件事?理性人應該動用全世界的財富來做這件事,直到這個套利機會消除。

但是,在真實的市場中,套利是有成本的,無論在哪個市場上買賣,都需要交保證金;同時,套利是有風險的,因為價差不一定會很快收斂,在套利過程中,價差還可能會越來越大;此外,套利的收益並不能保證,因為套利者不一定能堅持到勝利的時刻。因此,真實市場中的套利是有限制的,這也就是行為金融學所說的有限套利。

3 . 前景理論

 

前景理論認為由於每個人基於的參考點不同,所以面對風險時會有不同的態度。前景理論通過一系列的實驗觀察,發現人的決策選擇取決於預期與設想之間的差距,而非結果本身。人在做決策時會在心裡預設一個參考點,然後衡量每個結果是高於還是低於這個參考點。對於高於參考點的收益型結果,人們往往表現出風險厭惡,偏好確定的小收益;而對於低於參考點的損失型結果,人們又表現出風險偏好,寄希望於好運氣來避免損失。

這個理論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在投資股票時,總是會賣出正在獲利的股票,而長期持有虧損的股票。因為,在面臨獲得時,人們往往小心翼翼,不願意冒風險;而在面對損失時,人們卻會變成冒險家。

另一方面,人對於概率的反應也是非理性的,人們通常會對小概率反應過度,對大概率則估計不足。例如:中彩票概率雖小,總有人買彩票做發財夢;出車禍概率雖小,多數人還是願意買保險。

所謂認知偏差指人無法正確認識想了解的事物。正是由於這些局限性的存在,人在做決策時並不是完全理性的。下面介紹行為金融學研究中發現的,投資者常見的認知偏差和決策偏差。

1. 代表性偏差

代表性偏差說的是,人們在分析了解一個陌生事物時,會習慣性的根據過去傳統或類似的情況,對事物加以分類,並傾向於根據事物的代表性特徵做出決策判斷。在金融市場中,代表性偏差非常常見。比如說,很多投資者看到一家公司連續3年利潤翻番,然後立即對它的股票做出判斷——買!這就是代表性偏差在起作用。「連續3年利潤翻番」是一家好公司的代表性特徵,但並不意味著這家公司就是一家好公司,因為,其中還有很多重要信息被忽略了。如:好業績可能是有意調整出來的;這家公司的贏利機會消失,業績不能持續等等。

2. 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

首因效應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一印象,它是指人們在做決策時,傾向於為首次到達的信息賦予最大的權重。與之相反,近因效應指的是,最後到達的信息被賦予了最大的權重。

我們來看看下面兩句話:

「我給你推薦一隻股票,A股票收益不錯,但,有風險!」

「我再給你推薦一隻股票,B股票有風險,但,收益不錯。」

你覺得哪只股票更好?多數人感覺B好一點。但其實這兩句話是一個意思,只是信息的表達順序不同。

通過這個例子你應該感受到了近因效應對人們決策行為的影響。至於現實中人們會受到哪種效應的影響,主要看信息到達的速度和強度。

3. 過度自信

心理學家認為,正常人一般都會過度自信。人的過度自信與信息積累有關。當一個人沒有任何信息和知識的時候,他是沒有自信的,隨著信息收集得越來越多,他的能力相應提升,自信就會同步增強。但是,信息積累沒有上限,能力的提升卻有上限。最終,人的自信程度會超過自身的實際水平,這就是人會過度自信的原因。

過度自信在投資中造成的行為主要有:頻繁交易和冒風險。過度自信的投資者經常在不該買入的時候不斷地買入;不該賣出的時候又不斷地賣出。很多投資者做了不少交易,但發現沒賺什麼錢,做得越多,虧得越多,這些都是過度自信導致的。

4. 參考點依賴

人在做決策的時候喜歡找一個參考點,並將需要決策的事與這個參考點進行比較,然後根據獲得的信息逐步修正自己的決策。參考點像「錨」一樣,影響我們的決策。

舉例來說:A打算買一床被子,商場正常售價是:超大碼豪華雙人被每床1000元,精品雙人被每床600元,普通雙人被每床400元。活動期間,所有尺碼都只賣300元。

受參考點影響,A最終買了超大碼豪華雙人被,因為它最劃算,但實際上超大碼的被子和他床的尺寸並不匹配。回憶一下,你是不是做過很多和A一樣的決策。很多人買東西不是看絕對價格或者自己是否需要,而是看是否便宜。

5. 心理賬戶

在我們的頭腦里,會分別為不同用途的資金建立不同的賬戶,並通過心理預算來使每個心理賬戶的成本與收益相匹配。也就是說,決策者有多個心理賬戶,每個賬戶都在單獨記賬。

思考在下面兩種情況下,你會如何做決策?

第一種情況,你花1500元買了一張音樂會門票,在去的路上,發現票丟了。你會再買一張票嗎?

第二種情況,你打算去現場買音樂會的門票,票價1500元,但在去的路上,你丟了1500元錢。你會繼續買票聽音樂會嗎?

從傳統金融學的角度看,這兩種情況其實是一樣的,人的真實賬戶里少了1500元。但研究表明,多數人丟了票以後會選擇回家,而在丟了錢以後會選擇買票。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第一種情況,多數人會選擇不再買票;而在第二種情況下,多數人會選擇買票。這就是心理賬戶對人的行為的影響。

心理賬戶會導致人們缺乏長遠眼光,不能從全局視角看問題,因厭惡損失而使投資過分保守。最終導致總的投資組合對投資者來說並不是最優的,且投資者的風險分散來自於投資目標的分散,而不是馬科維茨資產組合理論所要求的資產分散。

異象是指金融市場中資產的實際收益偏離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有效市場假說的現象。也就是說,金融市場出現了違背傳統金融學風險-收益對應論的異常現象。下面介紹幾個行為金融學研究發現的金融市場中存在的異象。

1. 規模溢價:小盤股異象

小公司的股票收益更高是行為金融學研究中發現的第一個金融市場異象。實證研究發現,規模不同的公司,其股票收益是不同的,而這其中小公司的收益更高,這就是規模溢價,之所產生這種異象是因為投資者錯誤地估計了小盤股的價值,進而不喜歡投資這類股票。在美國,由於小盤股的流動性不夠,所以只有一些封閉式基金願意持有小盤股,大型機構不太願意持有小盤股,這就造成了小盤股異象。

傳統金融學認為,買股票最好是隨機配置,也就是市場上所有股票都買一點,這樣風險最分散、收益最優。而小盤股異象告訴我們,只買小公司的股票,比在大、小公司股票之間隨機購買收益高。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不太一樣。中國投資市場以散戶為主,因此,中國投資者對大小盤股的偏好與美國投資者不同。所以規模溢價的策略在中國有可能效果不好。

2. 股權溢價之謎

股權溢價之謎最早起源於芝加哥大學教授羅傑·伊博森的研究。根據其對1925年到2016年,投資1美元在不同資產上的收益情況的研究發現,股權類資產的收益率遠高於其他資產,這種現象無法用傳統金融學理論進行解釋,因此被稱為股權溢價之謎。

由此可見,股票資產是一種特別適合配置的資產。理論上,無論風險厭惡程度如何,家庭或個人投資者都應該配置一些股權資產,因為這樣做才符合投資的邏輯。但實際上,美國只有不到50%的家庭擁有股票,而其他國家家庭股票擁有率更低。這是因為投資股票的一次性成本高,這些成本包括財富成本、時間成本、學習成本等。

3. 過度反應和反應不足

過度反應是指,投資者對資產價格變化賦予過多的權重,對近期趨勢的外推導致與長期平均值的不一致。與之相反的,反應不足是指,資產價格對影響公司價值的基本面消息沒有做出充分地、及時地反應。

過度反應會導致資產價格在壞消息下下跌過度,而在好消息下上升過度。而反應不足時,市場對利好和利空消息出現時的股價沒有及時反應。

過度反應和反應不足主要是投資者過度自信和自我歸因偏差導致的。過度自信的投資者對私人信息反應過度,而對公開信息反應不足。自我歸因的投資者把投資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高能力,而將投資的失敗時歸因於外在因素影響。

行為金融學理論下投資策略盈利的核心在於:利用人們的錯誤。其基本的交易策略就是尋找上面所說的金融市場的異象,做出與犯錯的投資者方向相反的投資操作。下面介紹幾個行為金融理論下的投資實踐指導及策略。

1. 基於米勒假說的投資指導建議

米勒假說認為,當市場最終達到平衡的時候,股票價格一定是被高估的,它反映的是樂觀者的情緒,由樂觀者獲得所有股票,而不是像理性理論預期的那樣,股票會准確反映投資者的平均預期。

因此,米勒假說對投資實踐的指導意義在於,它讓我們認識到估價有泡沫是常態,我們不能僅憑基本面分析市場,了解投資者的心理和行為對於投資實踐至關重要。此外,越是交易放量,即股票交易量變大,越要警惕泡沫的存在。同時,投資者還需要注意那些特別難賣空或缺乏流動性的市場和證券。

資產泡沫對整個金融市場非常不利,投資者要充分意識到長期持有的風險,不可盲目照搬價值投資理念。那麼投資者如何判斷市場泡沫,什麼時候買進、什麼時候賣出呢?解決這個問題只需記住:利好出盡是利空,利空出盡是利好。

2. 針對過度反應的反向投資策略

反向投資策略就是買進過去表現差的股票而賣出過去表現好的股票來進行套利的投資方法。行為金融理論認為,由於投資者在實際投資決策中,往往過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現,從而導致對公司近期業績情況做出持續過度反應,形成對業績差公司股價的過分低估,最終為反向投資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機會。

3. 針對羊群行為的相反策略

所謂羊群行為就是投資者的從眾行為,看別人買什麼就跟著買什麼,由於羊群行為的存在,證券價格的過度反應是不可避免的,以致出現「漲過頭」或者「跌過頭」。投資者可以利用可預期的股市價格反轉,採取相反投資策略來進行套利交易。考察中國證券市場的歷史走勢,我們會發現在重要的頂部或底部區域,在消息面上總是伴隨著一些重要的股市政策的出台。不同的投資者對政策的反應是不一樣的。針對個人投資者的行為反應模式,投資基金可以制定相應的行為投資策略——相反投資策略,進行積極的波段操作。

4. 如何尋找到有效的交易策略

了解目前已有的交易策略固然重要,想要從投資中獲利,更重要的是學會自己尋找有效的交易策略。

對投資界而言,這些金融市場的異象是形成行為交易策略的基礎,這些交易策略具有隱秘性,使用行為金融交易策略的機構不會公開自己的盈利因子。那我們應該去哪裡尋找穩健的異象呢?作者提供了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閱讀優秀學術期刊發現收益異象;另一種是參加每年的金融學術年會,這些最新的學術研究會議中都有關於行為金融交易策略的專題。

另外作者還在書中介紹了97個異象因子,這些因子都是經過了行為金融學學術界的研究檢驗,可以為你的投資決策提供參考。

行為金融的投資策略都是基於發現的異象來進行相應的交易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沒有任何一種異象能夠持續發揮作用。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它,它的效用會衰減。同時,投資者們也需要意識到,沒有任何一種交易策略會持續有效,它們都只是在一段時間內有效。所以,投資者需要不斷的尋找獲利的新方法。

行為金融學告訴我們金融市場實際是怎麼運行的、為什麼存在有利可圖的交易策略、怎麼避免投資錯誤、如何能夠獲取收益等。可以說,作一名合格的投資者,應該懂行為金融學。行為金融學不僅提供了另外一套完整的金融學思維方式,還在用更有效的方式影響著人們對金融市場的判斷與決策。

《陸蓉行為金融學講義》這本書兼具知識性、趣味性和可讀性,主要包括行為金融學的原理和應用兩大部分。書中講到的行為金融學理論不僅適用於金融市場投資,甚至對於你為人處世、看待社會和生活的方式都有幫助。無論你是誰,對金融市場的了解程度如何,希望你在讀過這本書後,能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市場,更了解生活。

『貳』 求證券投資的基本理論論文

證券投資者行為偏差研究及在我國證券市場中的應用

摘要:行為金融學是自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金融學說,注重研究證券投資者在投資決策時的心理特徵,利用投資者行為偏差所導致的證券定價誤差,發展新的投資策略,來獲取超越市場的超額收益。本文從行為金融學角度對證券投資者行為特徵、行為偏差進行了分析,展望了行為金融學在我國證券市場中的應用。

關鍵詞:行為金融學;行為偏差;證券市場

本文從行為金融學角度對證券投資者行為偏差進行了分析,展望了行為金融學在我國證券市場中的應用。
一、證券投資者行為偏差分析
證券投資者,無論是初涉市場的個人投資者,還是精明老練的經紀人,或是資深的金融分析師,他們都試圖以理性的方式判斷市場並進行投資決策。但作為普通人而非理性人,他們的判斷與決策過程,會不由自主地受到認知過程、情緒過程、意志過程等心理因素的影響,以至陷入認知陷阱,導致金融市場中較為普遍的行為偏差。
1. 過度自信。
心理學家通過實驗觀察和實證研究發現,人們往往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能力,高估成功的機會,把成功歸功於自己的能力,而低估運氣和機會在其中的作用,這種偏差稱為過度自信(over confidence)。
如果人們稱對某事抱有90%的把握時,成功的概率大約只有70%。
證券市場上存在著「情緒周期」,牛市往往導致了更多的過度自信。遺憾的是,似乎自信度的高低與成功的可能性並無必然的聯系。
過度自信通常有兩種形式:一是人們對可能性作出估計時缺乏准確性;二是人們對數量估計的置信區間太狹窄了。
投資者由於過度自信,堅信他們掌握了有必要進行投機性交易的信息,並過分相信自己能獲得高於平均水平的投資回報率,因此導致大量過度交易(over traded)。一般來說,男人比女人更加過度自信一些,網上交易者比現場交易者顯得更加過度自信。
2. 信息反應偏差。
信息反應偏差主要包括:過度反應和反應不足、動量效應與反轉效應、隔離效應。
過度反應(over reaction) 是指投資者對最近的價格變化賦予過多的權重,對最近趨勢的外推導致與長期平均值的不一致。個人投資者過於重視新的信息而忽略老的信息,即使後者更具有廣泛性。他們在市場上升時變得過於樂觀而在市場下降時變得過於悲觀,因此,價格在壞信息下下跌過度而在好信息下上升過度。反應不足(under reaction)是市場對信息反應不準確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與個人投資者較多地表現為過度反應相反的是,華爾街的職業投資人更多地表現為反應不足。例如,證券分析師往往對成長股收益的新信息反應不足,那是因為他們沒有根據新信息對盈利預測作出足夠的修正。
動量效應(momentum effect)是指在較短的時間內表現好的股票將會持續其好的表現,而表現不好的股票也將會持續其不好的表現。但DeBondt 和Thaler(1985), Chopra、Lakonishok和Ritter(1992)等學者也發現: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表現差的股票在其後的一段時間內有強烈的趨勢經歷相當大的逆轉,最佳股票則傾向於在其後的時間內出現差的表現,這就是反轉效應(reversal effect)。動量效應和反轉效應產生的根源在於對信息的反應不足與過度反應。
隔離效應(disjunction effect)是指人們願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再作出決策的傾向,即使信息對決策並不重要,或即使他們在不考慮所披露的信息時也能作出同樣的決策。隔離效應可以解釋為什麼有時在重要的公告發布之前,出現價格窄幅波動和交易量萎縮,而在公告發布之後會出現很大的波動或交易量的現象。
3. 損失厭惡與後悔厭惡。
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損失厭惡反映了人們的風險偏好並不是一致的,當涉及的是收益時,人們表現為風險厭惡;當涉及的是損失時,人們則表現為風險尋求。
還有一種情況是短視的損失厭惡(myopic loss aversion)。在證券投資中,長期收益可能會周期性地被短視損失所打斷,短視的投資者把股票市場視同賭場,過分強調潛在的短期損失。這些投資者可能沒有意識到,通貨膨脹的長期影響可能會遠遠超過短期內股票的漲跌。由於短視的損失厭惡,人們在其長期的資產配置中,可能過於保守。Benartzi 和Thaler(1995)認為,股票溢價之謎可以用短視的損失厭惡解釋。
後悔厭惡(regret aversion)是指當人們做出錯誤的決策時,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痛苦。為了避免後悔,投資者常常做出一些非理性行為,如:趨向於等待一定的信息到來後才做出決策,即便這些信息對決策並不重要;投資者有強烈的從眾心理,傾向於購買大家追漲的股票,因為當考慮到大量投資者也在同一投資上遭受損失時,投資者後悔的情緒會有所降低。
後悔厭惡和損失厭惡能夠較好地解釋處置效應(disposition effect),即投資者過長時間地持有損失股,而過早地賣出盈利股。因為投資者盈利時,面對確定的收益和不確定的未來走勢時,為了避免價格下跌而帶來的後悔,傾向於風險迴避而做出獲利了結的行為。當投資者出現虧損時,面對確定的損失和不確定的未來走勢,為避免立即兌現虧損而帶來的後悔,傾向於風險尋求而繼續持有股票。
4. 心理賬戶。
人們根據資金的來源、資金的所在和資金的用途等因素,對資金進行歸類,這種現象被稱為「心理賬戶」(mental accounting)。
傳統的經濟理論假設資金是「可替代的」(fungible),也就是說所有的資金都是等價的,但Tversky在研究個人行為時發現,在人們的心目中,隱含著一種對不同用途的資金的不能完全可替代使用的想法,原因在於人們具有把個人財產心理賬戶進行分類的天性,即投資人習慣於在頭腦中把資金按用途劃分為不同的類別。
Shefrin和Statman(1994)認為,投資者傾向於將資金分為「無風險」的安全部分和可能賺錢的「有風險」部分。Shefrin 和Thaler(1998)認為人們把他們的收入來源分為三類:當前的工資和薪金收入、資產收入和未來收入,並按這些不同收入的現有價值來消費。對於不同心理賬戶里的資金,人們的風險偏好是不同的。
人們允許自己受自己的心理賬戶的影響,這種傾向可以解釋股利之謎即股東要求分紅的現象。心理賬戶認為投資者把投資收益分為「資本賬戶」和「紅利賬戶」兩個局部賬戶,分別理解資本賬戶損失和紅利賬戶損失。
5. 錨定效應。
錨定(anchoring)是指人們傾向於把對將來的估計和已採用過的估計聯系起來,同時易受他人建議的影響。Northcraft和Neale(1987) 研究證實,在房地產交易過程中,起始價較高的交易最後達成的成交價比起始價較低的交易最終達成的成交價顯著要高。此外,當人們被要求做定量評估時,往往會受到暗示的影響,如以問卷形式進行調查時,問卷所提供的一系列選項可令人們對號入座,從而使人們的回答受到選項的影響。
錨定會使投資者對新信息反應不足,包括一些專業證券分析師,他們習慣於提出一個投資建議,然後就停留在那裡,而不顧不利於這樣做的新證據的存在。研究表明人們對諸如通貨膨脹率、失業率、國民經濟增長率或者一家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率,通常都有一個預期。而這個預期就成為對市場進行快速解釋的一個錨。對市場平均預期的較大偏離,對價格在短期內會有重要影響,有時甚至會引起劇烈的震動。
錨定現象有助於解釋一些金融市場上的難題,如美國投資者在20世紀80年代普遍認為日本股票的市盈率太高,這是因為他們以美國股市的市盈率為參照系數。而到了90年代中期,不再認為東京股市市盈率過高,盡管其市盈率還是比美國的要高得多。因為此時80年代末東京較高的市盈率已成為其比較參照的參考系數。
6. 典型啟示。
所謂典型啟示(typical inspire)是指人們喜歡把事物分成典型的幾個類別,然後在對事件進行概率估計時,過分強調這種典型類型的重要性,而不顧其他潛在可能的證據。人們給予某些事件、報告或發言更重要或給予它們超過實際價值的更高的權重,而另一些則給予較少的權重。
典型啟示的後果勢必使人們傾向於在實際上是隨機的數據序列中「洞察」到某種模式,從而造成系統性的預測偏差。如大多數投資者堅信「好公司(名氣大的公司)」就是「好股票」,這種偏差的產生是由於投資者誤把「好公司」等同於「好股票」。

7. 羊群行為。
金融市場中的羊群行為(herd behaviors)是一種特殊的非理性行為,它是指投資者在信息環境不確定的情況下,行為受到其他投資者的影響,模仿他人決策,或者過度依賴於輿論,而不考慮自己的信息的行為。
由於羊群行為涉及多個投資主體的相關性行為,對於市場的穩定性、效率,有很大影響,也與金融危機有密切的關系。因此,羊群行為引起了學術界和政府監管部門的廣泛注意。
另外,投資者的行為偏差還有賭博與投機(gambling and speculation)、心理分隔 (mental compartment)、遺憾與認知不協調 (regret and cognitive dissonance)、脫節效應(disjunction effect)、歧義想像(magical thinking)、注意力反常(attention anomalies)、可得性啟發(availability heuristic)、歷史無關性(irrelevance of history)、文化與社會傳染(culture and social contagion)等。
二、行為金融學在我國證券市場中的應用
市場參與者的非理性造成的行為偏差導致了市場價格的偏離,若能合理利用這一偏差,將給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這形成了行為金融學的投資策略。從國外看,行為金融學投資策略主要有反價值策略、技術策略和行為控制策略。近年來美國的共同基金中已經出現了基於行為金融學理論的證券投資基金,如行為金融學大師Richard Thaler發起的Fuller—Thaler資產管理公司,取得了良好的投資業績。
我國證券市場同成熟的證券市場比較,還是一個新興的市場——歷史短、不規范。僅藉助於現代金融學的方法無法正確分析我國證券市場,我們應充分重視行為金融學這一新興理論方法,利用它來發展完善現代金融學,並將其應用到我國的證券市場。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1. 結合心理學、行為科學、基因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進一步挖掘人類行為決策的特徵。
研究表明,能夠在決策中保持高獨立性、有較高自我效能感的投資者,盈利的可能性較大。國外通過基因學的研究發現,具有低水平一醯胺氧化酶含量的個體比高含量的個體更傾向於接受經濟風險。
從決策的角度出發,行為金融學為投資者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建議,如不斷反思自己的決策過程與行為特徵,檢查自己是否過於自信,是否對投資失敗的股票持有太長時間或忽視不利於自己投資的負面消息;與觀點不同的人進行討論,避免只關注自己內部的討論;勇於向股票推介者置疑;比較多空雙方的觀點,去發現誰是市場上空方與多方的代表者;錨定一個預期是合理的,但是應盡可能地不斷對其進行修正;羊群精神是否過強,長時間高強度的羊群效應是危險的;尋找專有信息,研究少數人的觀點並檢驗他們的可信度等。
2. 優化預期,引導投資者成為積極型投資者。
大多數積極型投資者會努力超越市場,獲取超額的比基準組合更大的投資收益,只有消極型投資者才會接受有效市場假說,僅僅期望得到基準收益。公司股票價格很大程度上是由多數人對公司未來收益的預期所決定的,如果今日股票價格是基於市場對未來的預期,那麼為了准確預測明日股票價格的變化,人們必須對未來的預期比市場的預期更為准確。可見,提高預測水平是獲取超額利潤的根源。
要取得比市場更好的收益預期,有以下方式:(1)獲取公開的信息。大多數傳統的投資經理盡力收集更為有用的信息,盡力進行超額利益的預測,盡力去了解一個特殊行業的利潤率。(2)使用更好的模型來更有效地處理信息。一些投資經理假設大部分信息都是為投資者共有的,因此他們致力於開發獨特的模型處理現有信息,以取得優於市場的收益。(3)利用行為偏差。心理學和決策科學指出,在某種情形下,投資者並不是盡力使財富最大化,並且在某些情形下投資者還會在智力方面犯系統性判斷錯誤,這些行為偏差將導致證券定價的錯誤。合理利用這些偏差將給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行為型投資經理則盡力尋找由於行為因素而被市場錯誤定價的證券,從而獲得超額利潤。
3. 合理引導投資者行為,構建證券市場的理性微觀基礎。
證券市場的投資者可劃分為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兩類。根據證券登記中心公布的統計數字,至2003年2月底,在滬深兩個證券交易所總開戶數達6885萬戶,其中個人投資者佔99.7%,機構投資者佔0.3%。我國個人投資者中,40歲以上的佔49.42%,30歲以下的僅佔21.78%,投資者隊伍呈老齡化。另外,投資者以工薪階層為主,68.56%的投資者的家庭收入來源於工資收入,這充分說明我國個人投資者的抗風險能力很弱。
同時,在我國個人投資者中,中小投資者占絕大部分,其決策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證券市場的發展狀況,其決策行為的非理性,也嚴重影響證券市場的穩定。我國股市的過度投機與波動,與缺乏一個理性投資者隊伍有關。因此,應針對中小投資者進行投資知識和技巧教育,提高他們的投資決策能力和市場運作效率,減少其非理性行為特徵。對於機構投資者,要提高其投資管理水平。不僅加快我國證券市場制度建設非常重要,對投資者的教育也是刻不容緩的。
4. 研究政策對投資者行為的影響,緩解政策因素對我國股市的巨大沖擊。
王壘、劉力等實證研究表明,認為國家政策對決策影響比較重要和非常重要的證券投資者佔87.8%,而認為不重要的只佔3.9%,表明在投資者心目中我國股市還是一個「政策市」。盡管我國證券市場1999年開始加快市場化改革步伐,但目前還是以政府監管為主、市場補充為輔的投資環境,而且在一定時間內這種格局將不會改變。因此,一方面我國證券市場一直被理解為政策市,另一方面,每股市出現重大動盪,人們又不斷呼喚政策干預。這種矛盾心理和股市中的諸多雙重標准一樣,都反映了我國資本市場的整個發展過程是在扶持中成長的,人們在試圖擺脫這種依賴性的同時,又害怕失去扶持。投資者有一種錯覺,認為股市的升降只是政府行為的結果。而現代金融學理論認為證券市場是有效的,許多因素決定著股市的漲跌。
我國股民在政策的反應上存在嚴重「政策依賴性偏差」。在具體行為方式上表現為「過度自信」與「過度恐懼」偏差。投資者的交易頻率主要隨政策的出台與政策的導向發生著變化,利好的政策出台會加劇投資者的「過度自信」偏差,導致交投活躍,交易頻率加快;利空的政策出台投資者「過度恐懼」偏差往往會使交易頻率有較大幅度下降,下降趨勢也持續較長時間。隨著我國加入WTO,股市的發展必須符合國際通行的游戲規則,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和行為也要與國際准則接軌。因此,運用行為金融學理論研究政策對投資者行為的影響,對於緩解政策因素對我國股市帶來的巨大沖擊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Richard H.Thaler(1999).Historical Stock Market Anomalies.SSRN journal.
2.Bannerjee.A simple model of herd behavior.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798—817.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心裡賬戶股票溢價之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海地產的香港股票代碼 瀏覽:643
ST股票的相關規定博客 瀏覽:662
中國房地產排名前十股票 瀏覽:393
股票忘了在哪家證券開戶怎麼查 瀏覽:238
股票避險軟體哪個好 瀏覽:341
股票加倉減倉盈利計算 瀏覽:524
股票走勢和凱利指數有關系嗎 瀏覽:691
證券對股票分紅的最新政策 瀏覽:975
股票雙底走勢圖 瀏覽:22
怎麼在股票賬戶里買國債回購 瀏覽:347
股票有多少行業板塊 瀏覽:471
強生控股股票明天走勢預測 瀏覽:256
股票換購etf要認購費 瀏覽:205
新三板股票轉主板後到哪個賬戶 瀏覽:539
網上股票開戶用哪個app 瀏覽:327
雄安股票停牌時間 瀏覽:907
中遠海運股票投資 瀏覽:393
在銀行怎麼股票開戶 瀏覽:989
卓翼科技股票前景 瀏覽:242
中國海油蒙西管道鈣念股票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