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市長線法寶版權信息
股市長線法寶是一本由美國作者傑里米·J.西格爾(Siegel.J.J.)所撰寫的經典投資指南,書名原為 Stocks for the Long Run。該書由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於2009年問世。ISBN號碼為9787111253235,適合16開本的閱讀,定價為48.00元人民幣。這本書以其深入淺出的分析和長期投資策略,為投資者提供了寶貴的洞見,幫助他們在股票市場中尋找穩健的長期收益。西格爾在書中強調了耐心、分散投資和價值投資的重要性,對於希望在股市中立足的投資者來說,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參考書籍。它不僅提供了理論知識,還提供了實操建議,旨在幫助讀者在風雲變幻的股市中保持冷靜,實現長期投資的成功。
無論你是經驗豐富的投資者還是新手,通過閱讀《股市長線法寶》,你將學習到如何構建穩健的投資組合,如何抵禦市場的短期波動,以及如何把握長期投資的真諦。這本書不僅適合個人投資者,也是機構投資者和財務顧問的寶貴資源。它的出版旨在挑戰傳統的投資觀念,倡導理性、長期的視角,以期在股海中找到屬於你的財富之路。
本書作者西格爾將枯燥的投資數據上升為一種藝術,讀者能夠津津有味地縱覽美國股市百年來估值水平的變化,書中涵蓋了大中小盤、新概念老概念、價值股成長股等各類股票的表現,以及各類投資策略和股市周期等有趣的現象。這本長線投資聖經在原有3版的基礎上推出了第4版,不僅更新了數據和案例,還增加了對全球股票市場的分析,並向讀者介紹了股票指數的最新發展。
❷ 投資股票能賺錢嗎 股票是最賺錢的投資形式么
我喜歡關注一些著名的爭論,比如,傑里米·西格爾與傑瑞米·格蘭桑之間的爭論,因為他們的爭論將激起一系列的頭腦風暴。
西格爾曾經因為說股票回報率大約為6.8%而招致格蘭桑的迎頭痛擊而「臭名昭著」,又曾經因為查理·芒格在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的猛烈批評而差一點「無地自容」。而實際上贊成或持有與西格爾觀點相同的人並不在少數。比如先鋒集團的創始人約翰·伯格以及著名的投資經理羅伯特·阿諾德,他們在撰寫文章和接受采訪時也都表示,股票的未來回報預計會達到7%-7.5%,這與西格爾的估計相差無幾。特別是伯格先生,他在接受史蒂夫·福布斯聰明投資的一次采訪時說:「從現在開始,鑒於盈利水平很低,我覺得今後每年實現7%的盈利增長率的可能性很高,當然,盈利取決於我們如何衡量以及如何計算,而盈利增長的長期均值是5%,且還是名義增長率。如果盈利從現在開始,在下一個十年一直保持每年7%的增長率,現在毫無疑問是進場的好時機。」
伯格先生在他的《伯格投資——聰明投資者的最初50年》一書中,提到沃倫·巴菲特也使用了一種與他相類似的分析方法。巴菲特提醒「這段時間股票投資者期待的過於多了……事實是當市場脫離了它的價值軌道運行的時候,遲早是要回歸的」。他設定「一些合理預期……GDP(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對美國經濟產出的計量)平均每年以5%的速度增長……利率(保持平穩或上升)……利息相對於總收益的重要性是下降的」和股票每年的預期收益為7%。伯格寫道,「巴菲特先生將這種預期降低了1個百分點,這個估計『從相對低調的角度,考慮到投資者所承擔的零散的費用,包括(就像我原來提到的)權益基金持有者費用的交納』,得出『最可能的收益是6%』,又很冷靜地認為,『如果這是錯誤的,我認為百分比低了和高了的可能性是一樣的』。」
史蒂芬·韋恩斯(Stephen Vines)是暢銷書《生活在危險年代》的作者、《東方快訊》的主編,他自己也成立了多家公司,對股票進行投資。他在自己所著的《恐慌與機會》一書中,坦承他的觀點與西格爾「基本相同」。他對西格爾的觀點進行闡釋。他說,西格爾6.7%的股票回報率很有「影響力」,這項研究表明投資股票的購買力每10年零6個月翻一番。21年後會使投資者的財富增加4倍。42年後,股市聚集的財富將呈現購買力增長16倍。西格爾的研究發現從1800年起用1美元投資股票,然後將投資收益再投資,到1992年年末總價值會達到305萬美元。同樣的方式,如果投資於政府債券則是6620美元,如果投資於國庫券則是2934美元,而如果投資於黃金則僅有區區的13.4美元。「這些數字可以使人心悅誠服地認為應該將投資者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股票上,基本可以忽略其他投資類型。」當然,正如西格爾所說的,如果是短期投資,那麼股票投資的風險要比債券投資高,但是他並不懷疑,「長遠看來股票的收益非常穩定,事實上投資股票比政府債券投資或國庫券投資安全。」因此,韋恩斯先生認為,「長久以來股票已證明是目前最賺錢的投資形式」。這個結論與西格爾相同。
不過韋恩斯也特別強調,在股市恐慌,股價下跌到十分具有購買價值的時候,股票投資更有吸引力。這樣,剛好補充了格蘭桑最擔心的在沒有任何前提下的「長期持有」的問題。韋恩斯繼續指出,有些投資者在股市暴跌時不想購買反而拋售股票,他們希望能夠將拋掉股票換來的錢有效地利用在其他資產類型投資上獲得更多的收益。希望這些投資者在非常謹慎的考慮後再做出選擇。因為歷史上沒有證據表明恐慌時不包括股票的多樣化投資組合是明智的。正相反,這經常是最失誤的做法。
❸ 聽人說股票作手回憶錄是本很經典的操盤實例書,但網上同名的的好多書,到底哪本才是真的啊,他的作者是誰
《股票大作手》的作者是傑西·利弗莫爾(Jesse Livermore)。
但是當您知道利弗莫爾最終為什麼選擇自殺,您就不會對其頂禮膜拜,原因就是其窮困潦倒。所以股票市場有很多自以為是的傢伙,其實狗屁都不是,有些中國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胡亂吹捧。
股票正確的投資方法絕對不是利弗莫爾所宣揚的根據股票走勢進行預測,而是深入研究上市公司的好壞,選擇業績優良的公司股票,在其股價處於合理的區域買進並長期持有。
股票作手回憶錄與股票作手操盤術哪個好
盤點十大最有價值的投資書籍:
一、《窮查理寶典》
二、《原則》
這本《原則》主要講述的是全球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的一生,整本書中用詞非常的精煉易懂,其中還總結出了在投資過程中可能會犯錯的地方,並且對這些地方進行了很好原則性的提醒。
三、《投資中最重要的事》
這本《投資中最重要的事》是一個投資人通過自己四十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了對投資領域的一些看法,整本書中還有深層次的關於價格與價值、防禦性投資等方面的能發人深省的概括。
四、《聰明的投資者》
《聰明的投資者》在全球被譽為是最有價值的一本書,是知名股神巴菲特老師傑出的代表作,所以相信不少朋友都是有讀過的,書中的一些觀點確實是很能讓人對投資有全新的理解。
五、《夢想與浮沉》
這本《夢想與浮沉》用股市投資市場上最真實的案例進行了有力的分析,進而作者道出了一些自己的觀點,整本書在各種問題上的梳理非常到位,實用性和可讀性都很強。
六、《金融煉金術》
在十大投資書籍排行榜中《金融煉金術》是金融投資領域比較有代表性的書籍,整本書對該怎麼分析個股,怎麼能更好的把握市場轉變的時機等方面有很詳細的闡述,用詞也非常的精彩。
七、《股市趨勢技術分析》
這本《股市趨勢技術分析》可以說是投資領域中的經典之作,書中用非常極其具體的圖表對道氏理論進行了非常精彩的闡述,用詞很是精準,所以到目前都屬於是比較難以超越的投資類書籍之一。
八、《證券分析》
此本《證券分析》被譽為投資界的聖經,自出版以來在全球相關市場上的熱銷程度是只增不減,其中關於投資的一些理念是非常經典的,如果是喜歡的投資的朋友們一定要了解下。
九、《怎樣選擇成長股》
此本《怎樣選擇成長股》中的思想可以說是很超前的了,其中有一些差不多五十年前提出的投資哲學觀點是到如今都是投資界受用的,是本投資界難得的佳作。
十、《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
在十大投資書籍排行榜中這本書相信即便是沒有讀過也有不少的朋友有聽說過,整本書主要以股神巴菲特的生平開始闡述公司治理、公司財務與投資等方方面面,在全球它還被譽為百萬富翁必讀的書籍之一。
推薦三本書籍可以幫助你在投資過程中構建「時間玫瑰」的長線投資思維:
01:約翰·博格爾,《投資穩賺》
約翰·博格爾是投資者心目中的英雄。我不知道為什麼出版社要將其翻譯成「穩賺」,因為原書的題目是Common Sense,即最基本的道理,從來沒有提到「穩賺」兩字。這本小冊子其實篇幅不長,幾個小時就能看完,適合那些平時比較繁忙,想要快速獲得一些簡明扼要的投資知識和建議的朋友們。
02:丹尼爾·卡尼曼,《思考,快與慢》
是一本非常特別的經典。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它裡麵包含的很多內容,其實非常學術化,都是大學教授花了很多時間做的一些專業研究。但是這本書寫的非常通俗易懂(當然,相對來說,行為經濟學也是一個比較通俗易懂的學科),因此即使是沒有任何經濟/心理學背景的讀者,也能很容易讀懂這本書。《思考,快與慢》能夠讓您變成一個更加聰明的人,值得拜讀。
03:傑里米·西格爾,《股市長線法寶》
這本書的特點是,寫的非常通俗易懂。讀者不需要太多金融專業知識,也能很容易理解書中的內容。其次,該書包括的金融數據 歷史 非常長,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
股市投資中亘古不變的定律「短線是賭,中線是銀,長線是金」希望在投資股票前做好個人定位,以上3本書籍會幫助您構建價值投資長線思維,能像巴菲特一樣成為優秀的價值投資者,加油!
我專門整理了21本書,分為四個階段,從 投資入門—投資思維建立—認識升級——實戰
我也寫專欄中對每本書的解讀和理解,你有空可以去看看
下面就是書單,都是超高評分的書單
第一階段:商業財商入門
第1天《七天讀懂宏觀經濟》,教你理解宏觀經濟,把握紅經濟走勢
第2天 《極簡經濟學》,用經濟學思維洞察生活
第3天 《見識》,你最終能走多遠,取決見識
第二階段:思維奠基
第4天《富爸爸窮爸爸 》,掌握未來財務的起點
第5天 《鄰家的百萬富翁》,解密美國百萬富翁的驚人秘密
第6天 《小島經濟學》,洞察日常生活現象背後的經濟規律
第7天《管道的故事》,創建副業,擺脫時間換金錢的陷阱
第8天《鑽石就在你家後院》,賺錢的商機不在別處,就在你家的後院
第三階段:認知升級
第9天《灰犀牛》,教你如何應對大概率的危機
第10天《爆裂》,讓你適應不可預測的未來
第11天《思考致富》,思考也能實現富有
第12天《納什均衡與博弈論》,博弈論的發展已經在各領域中的應用
第四階段:實操訓練
第13天《窮查理寶典》,理解商業 社會 ,認識成功本質
第14天《新賣桔者言》,簡單的經濟學是看懂復雜的世界
第15天《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看清自己的財務狀況,引領財富自由
第16天《聰明的投資者》,面向個人投資者並為其提供投資成功的框架和工具
第17天《財源滾滾》,打開額外收入渠道的十種方法
第18天《巴比倫富翁的10堂理財課》,適合上班族的致富聖經
第19天《低風險投資之路》,雪球人氣大V教你玩轉低風險投資
第20天《巴菲特之道》,巴菲特思想引入中國的一本書
第21天《投資中最簡單的事》,去繁就簡,讓投資變得簡單
個人看了很多有關股票投資的書,感覺大部分都是沒有用的。特別是一些講如何炒股的書,都是在已經走岀來的k線中選一段走勢來講,並證明他的技術可用。其實一點用處沒有,股票市場只有不確定性一確定的,其它所有未發生的都是不確定的。
個人自己感覺有用的書只有四本,也是讓我每看一次都會有新的收獲。
第一本就《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這本書可能是所有炒股的人都會有的一本書。是美國股市投機第一人傑西利弗摩爾的回憶錄。
第二本是《日本蠟燭圖技術》,也就是k線技術。這本書是股票入門知識。裡面用大量圖形講解,使人能輕松看懂k線。
第三本是《期貨市場技術分析》,這本書是講解各種技術分析的理論的。
最後一本是《交易心理分析》,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交易中的問題。
個人不推薦那些教人怎麼在市場上賺錢的書,因為如果真能用這方法賺錢誰還有時間寫書賣?!有用的話也就不在乎賣書的那點錢了
NO1:《漫步華爾街》
《漫步華爾街》是投資理財領域常年的暢銷書,自上世紀70年代出版以來,至今已經修訂到第10版。作者伯頓·馬爾基爾在書中開宗明義表示:「這本書不是投機指南,也不保證一夕致富,寫作目的在於幫助一般的投資人了解投資理論與實務,以培養 健康 的投資觀念。」作為一本實用性極強的投資理財指南,作者向廣大投資者講述了琳琅滿目的投資策略和五花八門的金融工具。
查看剩餘1張圖
2/6
NO2:《鄰家的百萬富翁》
《鄰家的百萬富翁》的作者托馬斯·斯坦利在潛心研究百萬富翁達30年之久、訪談數千名富人後,定義的富人是這樣的:他們首先擁有著大量的值得重視的資產,同時所有者從中得到的快樂要比展示高消費生活方式得到的快樂大得多。通過研究,托馬斯·斯坦利博士向讀者揭示了美國富翁們真實的消費態度。此外,他還詳盡地講述了為什麼如此熱愛奢侈品、揮金如土的人們,都成不了富人,以及幸福與你的衣服、 汽車 、飲食沒有任何關聯。
查看剩餘1張圖
3/6
NO3:《巴菲特之道》
《巴菲特之道》的作者羅伯特·哈格斯特朗是美盛投資顧問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董事總經理,也是美國最知名的以善於寫作巴菲特及芒格思想而著稱的 財經 作家。書中較為有特色的是總結出四大類12條投資准則,系統勾勒出巴菲特投資方法的框架。此外,作者將巴菲特的方法放到更廣闊的 歷史 背景上,揭示了20世紀投資巨人們在「價值投資」領域的主要實踐,從格雷厄姆到菲利普·費雪、查理·芒格,更涉獵投資數學、投資心理學等范疇。
查看剩餘1張圖
4/6
NO4: 《巴比倫最富有的人》
《巴比倫最富有的人》所提出的最古老、最普遍、最有效的財富法則,將指引你從一文不名走向成功和快樂。這本書講的道理並不復雜,而且篇幅也不長,缺乏理財基礎觀念和知識的讀者很容易看懂,通過淺顯的寓言故事講出了恆古不變的理財真理。讀完《巴比倫最富有的人》,你將通曉最基本、最不能忘記的財富法則,完成你一生必經的財富啟蒙;你將了解財富的獲得需要積累,學會增收節支、合理使用金錢;你將學會在繞開財務陷阱、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如何積極投資、掌控風險以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
查看剩餘1張圖
5/6
NO5:《聰明的投資者》
《聰明的投資者》最大的價值在於傳播了一個重要的理念:即使是一個普通的投資者,也可以憑借一種樸素的投資理念在股市賺錢,這種樸素的理念就是「價值投資」,其核心是 「等待定價出錯的機會」,即等待被市場「錯誤」地低估值的股票出現,這是從市場角度解釋的,如果轉換成投資者自身角度,會更好理解:對自己「安全邊際最大」的投資就是價值投資,因此,尋求安全邊際就是價值投資的核心。
查看剩餘1張圖
6/6
NO6: 《富爸爸、窮爸爸》
《富爸爸、窮爸爸》中文版於2000年9月面市後,立刻風靡全國。那時候,中國股市也只有10年 歷史 ,因此《富爸爸、窮爸爸》堪稱開啟一代中國人財富之路的啟蒙之書。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通俗易懂,以親身事例教導人們真正分清資產與負債,倡導以穩定的「現金流」保障自己的生活,從容面對個人財務的潮漲潮落。此外,這本書還特別強調「財富教育」的概念。
下面介紹的書,排序是由淺入深的介紹,其中有一些是我的教授都會推薦的書,建議大家收藏,慢慢看完,就會知道投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如何進行投資。
1 完全零基礎
我推薦 《富爸爸窮爸爸》、《小狗錢錢》 ,從一個小孩的角度,很風趣幽默的為你講投資的思想。不要去讀一些微觀宏觀經濟學的東西,因為會很容易半途而廢, 先是要使自己感興趣,才能保持閱讀。
2 進階書籍
《聰明的投資者》 五星推薦,每一個投資者都應該看的書。
《安全邊際》 塞斯卡拉曼的唯一一本書,在eBay上曾被炒到1000美元一本,足夠證明它的好。
《偉大的博弈》 講的是美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史,圍繞華爾街來敘述,文字簡單易懂。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 彼得·林奇作為美國最有名的公募基金經理之一,寫出的書籍真的值得一看。
看完這幾本其實就差不多了,其他的一些可以當成一個拓展,建議看完這些看一些很專業性的書。
投帥好像答過一些類似的題,題主既然來求書,應該是剛接觸投資不久的新手吧。
既然是新手,太艱深專業的書籍,反而不適宜,倒不如先從淺顯入門級別開始,從可讀性入手,慢慢學習知識,磨練技能,厚積薄發,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打好基礎。
前兩波牛市時紅極一時的熱門套裝書籍,新股民幾乎人手一套。雖然是純本土化的技術分析入門讀物,但內容覆蓋卻相當全面,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可讀性上,本書做了很多適合國人的改進。
以 圖表為例、口訣為綱、輔以練習題做鞏固 ,面向的就是零基礎新手,讀起來給人的感覺也是非常舒適,不會像其他專業的書籍那樣,有看不下去的沖動。
缺點就是內容太多了, 好多本,書多且大且厚,對興趣不濃的新人來說,很難保持耐心地全部讀完,但就算只讀其中基本,也算對投資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
跟第一本推薦的《大全》相反,這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不太出名的小眾書,但卻又是一本紅寶書。就是在當時也沒有熱賣,投帥在書店找了好久。全書沒有什麼專業理論,也不講解什麼技術指標。
這本書的特徵是淺顯易懂,看完也會覺得平平無奇。投帥當時讀完也不覺得很普通,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感覺,但多年之後,親身經歷過幾輪熊牛交替,回過頭來再看,才發些,捕捉「大勢」,也就是,能明白魚來了,是件多麼重要的事。
的成名大作,雖說是大作,其實也是很薄的一本書,投帥買的時候,定價只有9塊多,當時被譽為「最薄最便宜的股票聖經」。投帥是先讀了電子版,讀過之後,覺得確實不凡,隨即又入了一本實體書反復閱讀。
作者陳江挺雖然是美籍華人,但中文筆法非常老道 ,既沒有外籍經典書籍的那種艱深晦澀,也沒有本土大仙的那種故弄玄虛 ,完全就是簡單明了地把自己多年摸爬滾打出的經驗,對讀者娓娓道來。這本書,投帥前後讀過很多遍,可以說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
青木的自傳型作品,現在談及這本書的不多了,這是一部類似回憶錄式的紀傳文學;記述了作者期貨投機十餘年的真實經歷。投帥同樣是熟讀了電子版之後,再次入手實體書。推薦它而不是大名鼎鼎的《股票操盤手回憶錄》,原因之一就是可讀性。
對新手來說,可讀性是件非常重要的指標,書再好,看不下去,也是沒用的。這本回憶錄,無論是文筆的運用還是記錄的背景,都非常貼近國內的本土生活,讓人有熟悉的代入感,有很多當時國內投資市場風雲變幻的真實記錄,不誇張地說,相比於美國的《股票操盤手回憶錄》,這本書更有利於你了解中國投資市場。
權衡了很久,決定還是把最後一個名額給它。這是歐洲最強的投機大師安德烈的回憶錄,安曾被譽為「本世紀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資大師」,地位堪比當今的巴菲特,歷經80年投機生涯,一生富裕優雅,本書非常經典的大作,後來好像還有幾本續集,但金玉當前,都不推薦了。
這是本老書,可能不太好找,推薦它的原因之一依然是:可讀性,不但原文寫得精彩,翻譯的水平也相當純熟,可以說,這是一本拿起來就放不下的書。它專注投資,且又不止於投資,據說本書不但能教會你投機證券,還能教你洞悉經濟、頓悟人生。
這幾本吧,都是可讀性性好專業性不強,新手也能看下去的書籍。如果對技術分析已經有了一定了解,想更進一步登堂入室,不妨看看投帥的主頁的專欄《大道至簡——一句話的極簡技術分析》。
本專欄會以七節課由淺入深,抽絲剝繭,為大家一一講解:K線、均線、MACD、KDJ、布林線、圖形形態、成交量等各種常見技術分析指標的原理和應用;盡量用一句話的形式,為您透過技術分析的種種迷霧,從本質上搞懂各種技術指標的原理奧義;為今後進一步研究分析技術和交易系統架構打下堅實的基礎。
股市如戰場,入市需謹慎。對散戶而言,想在股市中生存,何其艱難。唯有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看盤能力,才能在與庄共舞中分一杯羹。
股票書籍浩如煙海,五花八門,各有套路。在本人看過的眾多書籍中,其中有兩套書給我的印象深刻,並且受益匪淺,值得一讀。因此我想推薦給新入股市的朋友,認真拜讀,必有受益。
推薦的第一套書是黎航的《股票操練大全》。本書由淺入深,系統全面的講解了股票的基礎知識。尤其書中對K線級K線組合的講解非常精彩。對K線的形態,內涵,外延,形成原因及市場意義,都做了詳盡的分析。總之,此書內容豐富全面,由淺入深並且結合實戰,為初學者必看。
積累一定的基礎知識和操盤實戰後,我推薦大家拜讀的第二套書是伍朝輝老師的《操盤學》系列。這是一部難得的經典之作,為操盤手教學教科書。這套書有新版和舊版,我感覺舊版比較用心,價格還便宜。書中詳細介紹了主力建倉吸籌、打壓洗盤、拉升、出貨技術特徵。並對各階段的技術特徵進一步細分詳解。對盤口量能介紹非常深入,尤其是對股票運行的起漲點、伏擊圈、騰飛點等關鍵點的特徵講解,對短線朋友也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對於股海新手,認真學習領會這兩套書,意義重大。相信看完之後,大家對股票的運作規律,交易時機把握,必然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最後,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此文的話,請幫忙推廣。
推薦投資界7本我認為最值得讀的書籍給你!請看下面每一本的詳細介紹!
在價值投資中累積廣泛的知識是必要的,這能夠讓投資者擴大自身的能力圈,並且在評估股票時,問對正確的問題。本文匯整了七本經典投資書籍,這些書有些闡述市場的運作原理、有些表達了大師們的投資哲學、有些則教導投資人如何選股,相信不管是投資新手或是資深股民都能在閱讀過程中獲益。
作者:Burton G Malkiel
可曾想過,今天廣為專業經理人使用的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兩者都有其根本上的盲點。金融業提供給客戶的服務有許多都是建立在「利益沖突」和「人為估算」的不中立立場上。整體市場都是專家間比拼的今天,我們應如何利用市場的力量,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漫步華爾街》對身在市場卻不懂市場的參與者們,揭示市場基本運作原理、價格的支撐因素、市場效率的迷思,以及從實證科學的角度出發看待現行分析模式的破綻。
作者: Howard Marks
霍華.馬斯克是橡樹資本管理公司(OAK-US)的創辦人及董事長,每年寫給客戶的投資備忘錄受到投資界矚目,本書將過去的備忘錄集結成書,分享了他認為投資中最重要的 20 件事。作者不以復雜的數學來解釋投資,而是用淺白的文字說明價值投資的哲學,另外在書中除了作者本人的想法外,還有四位投資大師的注記,他們從自己的理念出發,有時呼應作者的說法,有時提出不同意見,他們的註解讓本書更加完善。
作者:Charles T Munger
有移動書庫之稱的巴菲特終身合夥人——查理.蒙格,他所謂的「普通常識」其實是在大量閱讀的熏陶之下蘊藏的驚人智慧。書中指出投資人常犯的壞毛病——不用基本邏輯、單一思維、僵化態度、沒有耐心等,並傾向以反證法得出最佳解答,例如要知道如何讓生活幸福美滿,必須先知道如何讓自己生活悲慘,然後避開這些讓自己悲慘的行為。本書從名人談蒙格、蒙格的生活准則到他的價值觀,描寫出這位智者對世界運作本質的輪廓。
作者: William Bernstein
修練一門武學時,招式漂亮與否是其次,唯有內力深厚才能擊出強勁的外功。投資世界裡,最重要也最優先的不是學習如何甄選好標的,而是建立正確的觀念。本書原文名《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指理論、 歷史 、心理學、產業這投資的四大基石,作者認為投資人若要建構完整可行的投資計劃,必須對這四方面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本書由深入簡帶讀者一步步精通投資所需要的知識及工具,並指出投資路上很可能會碰到的困難和障礙,從心理和實際兩個層面解決投資人降低自身報酬率的問題。
作者: Benjamin Graham、David L Dodd
可說是開啟了投資研究的起點,內容也堪稱是教科書等級的。書中對於債券、特別股、普通股等各種有價證券的評價方式都有極為詳細的說明,並輔以實際的例子闡述,但也因此對於投資初學者相對艱澀了許多,建議對投資書籍閱讀接觸較多後,再來挑戰這本經典巨著。而它最難能可貴的是,這雖然是一本初版 1934 年完成的書,卻能歷久彌新被數個世代的投資人奉為經典,可見此書的含金量。
作者: Benjamin Graham、Jason Zweig
是葛拉漢除了《證券分析》以外的另一本經典投資書籍,也是要了解《價值投資》很重要的一個著作。書中一開始先提了「投資」與「投機」的差別,再將投資人分成「防禦型」與「積極型」兩類,並說明其中的差別,最後一章的「安全邊際」也可以說是價值投資的精華:價格永遠是硬道理。透過閱讀此書,我們將能在短短的時間中汲取價值投資之父一生的智慧,就連股神巴菲特也說過,這是他認為有史以來投資論述最傑出的一本書。
作者: André Kostolany
是德國投資大師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將其畢生投資經驗與觀念完整呈現的經典著作。從他對於一個成功投機者面對金錢時應具備的態度和觀念,到分析證券市場與總體經濟運作的原理,書中他將自己對於證券投機的獨到見解與經驗闡述得相當詳盡,並可從他過去的投資實例中,匯整出其對於市場分析的邏輯與洞見。
好書其實不多,建議你看「原著」。在原著上衍生的書,基本上都是浪費時間,而且容易被誤導。
強烈建議的只有幾本:
本傑明格雷厄姆《證券分析》
菲利普費雪《怎樣選擇成長股》
巴菲特《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以上這兩本是投資宗師代表作。關於巴菲特的書,只看巴菲特自己寫的就行。其他人寫的衍生書籍沒啥意思,而且容易誤導。
喬格林布拉特《股市天才》
威廉歐奈爾《笑傲股市》
以上兩本名字很俗,但很真實。
個人覺得2個都可以看一下。兩本書的側重面都是不一樣的。
回憶錄有點小說的味道,其中人 性分析更加深入;操盤術為傑西親筆,就在寫這書本的那一年底他舉槍自裁,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書中內容為其畢生精華。畢竟這些書的成書年代距今將達百年,同樣是證券市場,已不可同日而語,其中操作方法不可無鑒別地照搬。我們需要參考和吸取的是其中的精華,就是"千變萬變,人 性永遠不變「,書中質朴的股諺要深刻領會。
股票作手操盤術的話,更側重實盤基礎的分析,技術方面的話更多一些。
所以二者的話,有機會和時間的情況下,都可以看。
❹ 關於投資有哪些優秀的書籍可以推薦
十大最有價值的投資書籍盤點:
1. 《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結晶,提供了豐富的投資原則和思維模式。
2. 《原則》:橋水基金創始人雷·達里奧的經驗總結,包含了他對於投資和生活的原則。
3. 《投資中最重要的事》:霍華德·馬克斯結合四十年投資經驗,對投資領域的深刻見解。
4. 《聰明的投資者》:本傑明·格雷厄姆的經典之作,巴菲特推崇的投資指南。
5. 《夢想與浮沉》:通過股市真實案例分析,深入淺出地講述了投資之道。
6. 《金融煉金術》:金融投資領域的代表作,詳細闡述了個股分析和市場時機把握。
7.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投資領域的經典之作,深入講解了道氏理論和圖表分析。
8. 《證券分析》:被譽為投資界的聖經,格雷厄姆和多德的投資理論集大成之作。
9. 《怎樣選擇成長股》:菲利普·費雪的投資哲學,提供了選擇成長股的方法論。
10.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巴菲特投資智慧的集錦,對公司治理和投資策略的深刻解讀。
投資過程中構建「時間玫瑰」的長線投資思維推薦三本書籍:
1. 約翰·博格爾,《投資穩賺》:博格爾的投資理念,強調長期投資的重要性。
2. 丹尼爾·卡尼曼,《思考,快與慢》:行為經濟學的經典之作,幫助投資者更明智地做出決策。
3. 傑里米·西格爾,《股市長線法寶》: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證明了長期投資的有效性。
其他投資書籍推薦:
- 《漫步華爾街》:伯頓·馬爾基爾的投資指南,幫助投資者理解投資理論和實務。
- 《鄰家的百萬富翁》:托馬斯·斯坦利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富翁的真實消費態度和生活方式。
- 《巴菲特之道》:羅伯特·哈格斯特朗的作品,系統地介紹了巴菲特的投資方法。
- 《巴比倫最富有的人》:古老的財富法則,講述了理財的重要性和方法。
- 《富爸爸、窮爸爸》:羅伯特·清崎的財富教育理念,強調了財務知識和教育的重要性。
對於投資新手,建議從淺入深的閱讀,先從《富爸爸窮爸爸》和《小狗錢錢》等入門書籍開始,逐步過渡到《聰明的投資者》等進階書籍。對於技術分析的深入學習,可以參考《股票操練大全》和《操盤學》系列等書籍。此外,還應關注市場動態,不斷學習和實踐,提高自己的投資能力。
❺ 牛市才關注股市的人,最好還是別炒股了
上半年最後一天,上證指數收2984點,但僅過了9天,上證指數就攀爬了將近500點,來到最高3456的位置,漲了15.8%。
這裡面,「牛市啟動機」證券板塊在7月2、3、6日從778點狂飆到988點,三個交易日漲幅高達26%。
市場如此瘋狂的漲幅,自然引殲慎發一陣陣「牛來了」的呼喊聲。那些在2600點哭著喊著這輩子再也不炒股的人,又揮舞著鈔票沖了進來,准備在牛市裡大撈一票。
此外,那些此生一股都沒買過的小白,也不想錯過這場賺快錢的盛宴。投一萬塊,什麼都不用干,十天就可以賺一兩千。這樣躺著賺錢的機會,怎麼能錯過?
成交量說明了一切,上周五個交易日,A股的成交量連續5日突破了1.5萬億,周五當日成交金額達到1.62萬億,這種單日成交量,已經接近15年牛市的時的水平了。
所以,看一下這篇文章的標題,再按照自媒體嘲弄韭菜的狂歡慣例,你必然會覺得,我寫這文章是來勸退的?
畢竟股市七虧二平一賺,大部分想沖進來賺快錢的人,最後只會淪為韭菜,所以,靠炒股實現財務自由只是一個騙局,努力掙錢才是王道?
妖魔化股市,其實跟神話股市一樣可惡,一樣走向了極端,只不過符合大眾痛恨股市的政治正確而已。
當過韭菜的需要發泄,沒當過韭菜又不敢入市的需要優越感,剩下的那10%賺錢的人,在這些自媒體文章面前完全沒話語權,自然只能聽任股市被瘋狂妖魔化了。
但事實上,股市是真的可以穩定賺錢的。在我看來,無論你想不想財務自由,都必須將證券投資當作一種基本的理財技能,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
傑里米·西格爾教授在他的名著《股市長線法寶》里有統計過,自1802年-2012年的210年時間里,一個充分分散的股票投資組合的年平均真實收益率為6.6%,相比之下,債券(3.6%)、短期國債(2.7%)、黃金(0.7%)、美元(-1.4%),均遠不如股票。
也就是說,在1802年買入1美元的股票,在2012年就會變為704997元。
有些人可能會說,那可是美股啊,道瓊斯指數從1906年的100點,漲到現在26000點,114年翻了260倍,而a股的上證指數十年了還一直徘徊在3000點,咱們的股市,能跟人家的股市比嗎?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但是,上證指數本身就是失真的,裡麵包含了st股及b股,價值有限,拖了後腿。相比之下,滬深300指數 歷史 年漲幅8%,中證500則為9.2%,15年翻了6.7倍,看起來,是不是正常多了?
股市本身是經濟的晴雨表,因此從長期來講,註定是穩步上漲的。 巴菲特說,股票實際上就是企業發行的,年收益率達到12%的債券。
約翰·伯格也在他的《共同基金常識》里提到,股市的回報率≈初始股息率+盈利增長率+市盈率變化率。這就是股市長期增長擾告的內在動力和根本邏輯。
所以,普通人要不要炒股?絕對要。不炒股,你就失去了躺著讓財富增值保值的絕佳機會。
按照72法則,緩改明年收益率達到12%,每6年就可以實現資產翻倍,即6年2倍,12年4倍,18年8倍,24年16倍,30年32倍……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28歲的時候投入10萬元,年收益率12%,58歲的時候,這筆錢就會變成320萬。而如果是存放定期的話,則大概是30年才能翻倍,即30年後,10萬不過是變成20萬。
這時候,你可能又要問,既然股市的錢這么好賺,為什麼還會七虧二平一賺,身邊個個炒股炒到血本無歸。
巴菲特一早就看透了真相:因為沒有人想要慢慢變富。
6月初,股市還未大漲,我今年的收益率大概是8個點。15年借信用貸炒股血本無歸的同學聽了之後,不屑地說:「8個點?這么少?我一天就要漲停10個點。」
30年實現32倍?我一個月就要。
所以,如果你長期投資股市,就會發現身邊有這樣的規律:熊市的時候,股市無人問津,在大多數人眼裡都是圈錢割韭菜的 游戲 。牛市一來了,那些連戶怎麼開都不知道的人便紛紛沖了進來。
幾年後,你問他們15年是多少點入市的,大多數人都會告訴你,是四千多點,而不是兩千多點。
並且,這裡面還有不少人是去借信用貸、搞融資融券,最後血本無歸,欠下一身債。
畢竟,他們並不想分享經濟發展,以及企業盈利收益率增長的紅利,只是把股市當作賭場,希望短期內從中大撈一筆,一夜暴富。
問題是,股市長期的收益率有規律可循,短期卻是無規律地劇烈波動的。
中證500年回報率約9.2%,但是,該指數從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一年時間幾乎翻了三倍,此後又在兩個月的時間里腰斬。
股票的短期波動,受資金、消息、政策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沒有人能夠收集到市場所有的信息,又精準評估這些信息對股價的影響。
並且,這些信息會嚴重影響市場情緒,導致股價劇烈波動。而情緒這種東西,更是無法精準量化的。牛頓炒股失敗後就感嘆:「我可以計算天體規律,卻算不出人性的瘋狂。」
在這行摸爬滾打多年的投資大師也都會告訴你,價格在短期內都是無法預測的,他們在長期的投資生涯里,都遭遇過滑鐵盧。巴菲特在3月份抄底達美航空,虧損近50%。
事實上,如果股價的短期波動真的可以精準預測,絕對會有人在底部將全部身家押進去,然後精準逃底,實現一夜暴富。
但是,國外的投資大師的年華收益率,很多都在20%-30%期間,巴菲特投資生涯50多年,年回報率超過50%的屈指可數。
他們都知道,股價短期劇烈波動,長期卻一定會發生價值回歸。
對此,有一個很精妙的比喻。
股市就像牽著繩子遛狗,狗有時跑到前面,有時又在後面,但終會回到人的身邊。短期就是狗,長期就是人。
我們還可以用拋硬幣來想像這個問題。拋一萬次,正反面的概率絕對接近於1:1,但如果只拋10次,完全有可能全部都是正面,或者全部反面。
選擇正確的標的,長期持有,就相當於拋硬幣一萬次;企圖在牛市來臨時大撈一筆,就像希望只拋一次硬幣,卻賭中正面一般。
如果你把股市當作賭場,股市也會回報你以賭場的獲勝概率。
我周圍有一些人買六合彩、四四彩一夜暴富到買房買車的,但是,最後他們不僅把賭贏的錢全虧了,還欠下了跟原先賭贏的錢那麼多的賭債。
道理很簡單。人是無法賺超出自己認知范圍的錢的,如果賺到了,那就是運氣,而你的運氣不會一直好,靠運氣賺的錢,最後也會全部虧回去。
你大概也見過,15年四千多點進去,短時間內賺得盆滿缽滿,但從5100點斷崖式下跌後,這些人就欠下了巨額的債款。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必然會有追漲殺跌的賭徒行為。
為什麼15年有很多人4000多點入市?不就是追漲殺跌嗎?
問題是,4000多點不是2000多點漲起來的嗎?為什麼2000多點的時候,你不去收集便宜籌碼,反而要到漲快完時才去跟風呢?
因為2000多點的時候,他們擔心市場會繼續往下跌,所以割肉離場。
就像3月份疫情大爆發,上證指數從3070一路跌到2600點的時候,辦公室很多同事都在說,要等2500點,甚至2000點再入場。還有一位網友在評論區里評論,這次下跌可以媲美15年的股災。
漲的時候貪婪,跌的時候恐懼,所以才總是追漲殺跌。
但是,你總是在蘋果一斤十塊的時候買入,一斤五塊的時候賣出,不虧錢才怪呢。
事實上,股市並不是只有牛市才可以賺錢。中證醫療在今年1-6月份漲幅已經達到55%,消費、白酒同樣表現遠超市場平均水平。
格雷厄姆說,股票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機。既然如此,那些真正「重」的公司,哪怕是在震盪市甚至熊市,都會逆勢上漲。
所以,你可以炒股,也必須炒股,但炒股之前,要先進行一段時間系統的學習,然後像學游泳一樣,在下水體驗的過程中增長技術。
在一個大多數人都只在牛市才入局的市場里,只要擁有常識,就已經戰勝了大多數人。
彼得林奇說過,不做投資的研究,和玩撲克牌不看牌面一樣盲目。不少投資者選購股票的認真程度竟不如日常的消費購物,如果把購物時貨比三家的認真用於選股,會節省更多的錢。
牛市才沖進去的人,有幾個認真看了牌面,又有幾個像日常購物一樣認真地選股了?
❻ 涓鍥借偂甯傦細8鏀鍊煎緱闀挎湡鎸佹湁鐨勯珮鑲℃伅榫欏ご鑲★紒
涓鍥借偂甯傦細鎺㈠婚珮鑲℃伅鎶曡祫鐨勬櫤鎱т笌閫夋嫨</
鍦ㄤ環鍊兼姇璧勭殑涓栫晫閲岋紝楂樿偂鎮緇勫悎涓鐩磋瑙嗕負紼沖仴鐨勬姇璧勭瓥鐣ャ傛澃閲岀背路瑗挎牸灝旀暀鎺堢殑鐮旂┒鎻紺轟簡鑲℃伅鐜囧歸暱鏈熸姇璧勫洖鎶ョ殑閲嶈佹с傚湪鏍囨櫘500鍜屾勃娣300鎸囨暟鐨勫規瘮涓錛屾垜浠鍙戠幇楂樿偂鎮鑲$エ緇勫悎鐨勫勾澶嶅悎澧為暱鐜囨槑鏄句紭浜庢寚鏁版湰韜錛岃繖琛ㄦ槑閫夋嫨鑲℃伅鐜囬珮鐨勯緳澶磋偂紜瀹炶兘甯︽潵瓚呴濇敹鐩娿
棣栧厛錛岄珮鑲℃伅鑲$エ緇勫悎鐨勪紭鍔垮湪浜庡叾紼沖畾鎬с傝繖浜涘叕鍙稿嚟鍊熺ǔ瀹氱殑鐩堝埄鑳藉姏錛岃兘澶熸寔緇涓鴻偂涓滄彁渚涘彲瑙傜殑鑲℃伅錛岄檷浣庝簡鎶曡祫椋庨櫓銆傚叾嬈★紝瀹冧滑涓嶄粎渚濊禆鑲′環澧為暱錛岃偂鎮鏀跺叆涔熸槸鎶曡祫鍥炴姤鐨勯噸瑕佺粍鎴愰儴鍒嗭紝鍏卞悓鏋勫緩浜嗘洿鍏ㄩ潰鐨勬姇璧勬敹鐩娿傛ゅ栵紝瀵逛簬榪芥眰紼沖畾鏀跺叆鐨勬姇璧勮咃紝濡傞浼戝熀閲戱紝楂樿偂鎮鑲$エ鎻愪緵浜嗘姷寰″競鍦烘嘗鍔ㄧ殑闃叉姢鐩俱
浠婂ぉ錛岃╂垜浠鑱氱劍浜庡叓鏀鍦ㄤ腑鍥藉競鍦哄囧彈鍏蟲敞鐨勯珮鑲℃伅榫欏ご鑲★細
鐒惰岋紝甯傚満濡傚悓涓鏈娣遍們鐨勪功錛屾姇璧勫苟闈炰竴韞磋屽氨銆傛瘡涓鎶曡祫鑰呴兘闇瑕佺悊瑙o紝鎴愬姛涓庡け璐ラ兘鏄甯傚満鏁欑粰鎴戜滑鐨勫疂璐電粡楠岋紝鍏抽敭鍦ㄤ簬濡備綍淇濇寔鐞嗘э紝鎶靛盡璇辨儜錛屽潥鎸侀暱鏈熸姇璧勭殑絳栫暐銆傚湪瀵繪眰璐㈠瘜澧為暱鐨勯亾璺涓婏紝鎸佺畫瀛︿範鍜岃嚜鎴戞彁鍗囨墠鏄閫氬線璧㈠朵箣閬撱
涓轟簡甯鍔╁ぇ瀹舵繁鍏ョ悊瑙f姇璧勭悊蹇碉紝鎴戠簿蹇冩暣鐞嗕簡涓浠芥姇璧勭瓥鐣ュ垎浜錛屽傛灉浣犲規ゆ劅鍏磋叮錛屽彲閫氳繃鍏浼楀彿鈥滄湜鑲″叴鍙光濓紝鍥炲嶁滃︿範璧勬枡鈥濆厤璐硅幏鍙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