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如何算目標價格
估算股價的三種方法:
1、成熟市場的價格對照法。大家都感到迷惑,國內A股價格為何長期高於國外成熟市場同類股票的價格?這情況還能維持多久?主要原因在於:中國股市是供不應求的市場,商品的價格除了本身的價值之外,還有一個決定因素是供求關系,原來國內人們投資渠道狹窄、股票數量有限,致使新股以天價發行仍有人捧場,而經過這幾年的大幅擴容,證券品種、數量大大增加,且近期通過首發、增發、減持、配股、綠鞋等等手法變著法兒擴大發行量,股市供求狀況悄然改觀,已逐步演變成供過於求。此時股價向國際靠攏自然順理成章,目前馬鋼在香港相當於0.6元人民幣,A股則高達3元多;中國石化(相關,行情)在香港一塊錢,而目前在國內尚有3.7元……可見,與成熟市場一對照,這些「低價股」其實並不低,長期持有的風險一目瞭然。
2、凈資產倍率估演算法。衡量股票的價值人們多用市盈率的標准,但對虧損股來說,由於通行的市盈率標准無法衡量,成熟股市流行用凈資產倍率來衡量,對成長性一般的傳統類公司來說,其安全投資區一般為每股凈資產的1-2倍,例如,2001年中報銀廣夏(相關,行情)每股凈資產1.03元。也就是說,銀廣夏下跌的底線有可能低至1-2元,這樣一估算,你還敢在8.7元的位置搶反彈嗎?
3、根據法人股的交易價格估算。法人股與流通A股因為流通性不同,同一品種的成交價往往出現巨大差異。流通股因各種各樣的因素價值被大大高估,而法人股的成交價才真實地反映市場的資金成本與投資的預期收益,也就是說,判斷股票的價值,不妨以同一品種的法人股的交易價來大致估算一下A股的價值:如輕騎海葯(相關,行情)的法人股1998年被輕騎集團以2.54元的價格買走。三年後,法院拍賣,這批法人股的價格是0.32元。此時,其流通股仍接近9元,是法人股價格的近30倍!可見其中仍隱含著較大的泡沫。
『貳』 股票目標價神奇計演算法
以下是計演算法:
1.如果從突破後第一個漲停板的最低價計算,則第二個目標價格是第一個漲停板的最低價+第一個漲停板的最低價×0.618。
2.如果從啟動價開始漲幅為1.618倍,則目標價格是啟動價+啟動價×1.618.
3.如果從突破後第一個漲停板的最低價計算,則第二個目標價格是第一個漲停板的最低價+第一個漲停板的最低價×0.5。
股票目標價就是說該分析公司根據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還有發展前景給該公司定的一個它認為合理的價位。
(2)一隻股票的目標價怎麼算擴展閱讀
目標價是根據多種因素來綜合計算的,主要是根據每股收益(EPS)和市盈率(PE)來綜合計算的。
1.憑據每股收益(EPS)和市盈率(PE)來綜合盤算
股票目的價的猜測應用到了許多種方法,好比根本面的估值,經常使用的eps現在0.5元,Pe20倍,那末估量就是10元,我們憑據過往事跡猜測後期eps增加到0.6元,pe連結20倍穩定,那末12個月內目的代價就是12元。
註:市盈率(P/E)就是股票代價/每股紅利的比率,每股收益(EPS)就是回屬於一般股股東確當期凈利潤/當期刊行在外一般股的加權均勻數
2.憑據簡朴的公式猜測股價目的價
在直接套公式盤算目的價之前,起首要肯定abc點。一樣平常a點是拉升的啟動點,b地區是拉升以後的橫盤清算地區,c點是憑據公式算出來的。建立點後,就要拔取b地區的代價,一樣平常雙鷺葯業股吧是拔取地區內單個生意業務日量能比力大的收盤價。
『叄』 個股股票的目標價是要如何算
從基本面去分析股票的目標價位,主要考慮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和行業的平均市盈率以及個股的成長性。在大智慧看盤軟體按F10中有一欄給出的目標價位一般就是以此種分析方法得出。但在實際過程中,按此種方法分析出來的個股價位不太准確,難以符合投資的需求。實際過程中主要採用枝術分析預測個股的漲跌幅。
以大盤為例,從9月1號的2639點漲到9月17號的3064點,從9月29號的2712點漲到10月23號的3123點,從11月2號的2923點漲到11月24號的3361點,基本上每次漲幅都在420點左右。另外可看公司推薦的000960錫業股份,最近三次的漲幅都基本接近。這是從結構上來分析的。這種分析方法不一定準確,受市場影響可能會漲不到或漲超過,其意義就是你知道在哪個位置就是一個壓力位,在這個位置上,你可以不減倉,但不能加倉。另外,這種方法也可預測個股的低點在哪裡,如果能跟周期結合使用,效果會更好一些。
另外預測個股的漲跌幅可以估算個股的壓力位和支撐位在哪裡,從而判斷個股的高點和低點。以大盤最近的K線為例,高點和高點之間畫直線,得出一個向下的直線,直線上軌就是壓力位。你可以得出大盤後面的高點就在這附近。
『肆』 股票目標價怎麼算
目標價的計算有橫向與比縱向,先對計算業目標企業未來業績走向,這要求你對目標企業的經營狀況十分了解,而且你一定要有一個效准確的估計值,有了這個值,如果你要從所謂橫向估計目標股票價,你就要拿業績估計值與同業進行業績對比,與你業績相同的股票PE值應相當,這就可以對比股票價格,於是就有了橫向的對比價格了。再來就是須要進行縱向比較目標企業的歷史業績對比了,也是一樣,對比目標企業的業績歷史與相對應的歷史股票價格,相當業績,相同價格!當然這是不夠的,業績的增速,決定了股票的價格,增速越強,價格越高,這時你再對比同業,與你的這個目標企業的業績增速相當的股票價格又如何,這樣大概就可以決定你目標企業的股票價了!有了股價,再乘以所有目標企業股本數,就是市值了!估價是一個很復雜的東西,沒有很深的經濟與會計造指,很難自已估值,再加上要與股市的大環境,也就是股指現狀加在一起再進行更准確的估值,那就更難把握了!有個簡單的,很保守的估值方法,你將目標企業過去五年的分紅為基礎,每年是否有業績增長,增長率最少要與當果的CPI相當,每年是否給你一定比例的分紅,如果都是的話,將平均分紅率乘以20,就是對比現實經濟現狀的股價了,低了,你可以買,高了你可以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