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大宗交易中的買方,賣方為「機構專用」是什麼意思
只能由有資格的機構交易者來買賣該股票的大宗交易,算作是一種買賣的資格認可或者是席位。
機構交易者的大宗買賣更具有優勢,因為交易的資金量夠大,機構投資者的交易手續費一直較低且有不斷下降的趨勢,洞橡賀這減少了直接成本,擴大了股市資金的流動性,更加頻繁的交易使得各機構之間競爭激烈,利潤循環。
(1)一隻股票買方賣方都是主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當一家機構或集團想要收購一家上市公司時會採用大宗交易的方式。
股價在低位時,公司會在某個價位買入本公司的股票;莊家在吸入足夠籌碼時,為了吸引散戶也會採用大宗交易的形式,屬於買入信號;莊家進行洗盤出局時,股價大幅拉升時也會出現大宗交易。
股價已經出現納派大幅上漲,且接近歷史高位甚至高於歷史高位時,此時的大宗交易可能就是一個陷阱,如果此前已經有了兩到三次洗盤,這如茄種可能性就更大,最好賣出出局。
⑵ 怎樣知道股票籌碼的主力為買方,散戶為賣方呢
股票交易中,了解席位數據對於分析主力與散戶的買賣行為至關重要。在證券市場中,每個券商營業部對應一個席位。如果某一個席位在某一天的買入金額超過了100萬元,這通常被認為是主力資金在操作。這種大額買入行為往往表明該席位背後可能有主力在進行買入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觀察到多個席位的總買入金額並未達到100萬元,這通常意味著這些交易是由散戶完成的。散戶資金量相對較小,因此他們的買入金額通常不會達到主力的資金規模。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判斷市場上的交易行為主要是由散戶主導。
席位數據的分析不僅有助於投資者識別主力資金的動向,還可以幫助投資者判斷市場情緒。主力資金的頻繁買入通常預示著市場可能存在上漲機會,而散戶的大量買入則可能表明市場處於相對活躍的階段。
然而,席位數據的解讀需要結合其他市場信息綜合判斷。例如,如果某席位在短期內多次出現大額買入,這可能表明主力正在持續加倉,投資者可以適當關注該股的後續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席位數據只是市場分析的一個方面。投資者還應關注其他因素,如宏觀經濟環境、公司基本面、行業趨勢等,以做出更為全面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