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方用父母的賬戶炒股離婚時股票收益會分割嗎
法律分析:夫妻一方用父母的賬戶炒股的,一般認為這些股票以及股票收益都是父母的財產,與夫妻雙方無關,夫妻離婚時股票和投資收益雙方都不能要求分割。若是能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夫妻雙方是這些股票的實際購買者,只是使用父母的名義炒股,則一般可以要求分割。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條 夫妻雙方自願離婚的,應當簽訂書面離婚協議,並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
離婚協議應當載明雙方自願離婚的意思表示和對子女撫養、財產以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第一千零七十九條 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2. 為什麼股市中散戶總賺不了錢
散戶炒股總賺不了錢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頻繁操作短線
頻繁操作短線是散戶最容易犯的錯誤。看到市場中出現漲停的個股,總想著別的股票比自己手中的好,在急於盈利的貪念誘感下不停地換股操作,結果卻適得其反,在追漲中買在了高點,錯過了自己原來持有的好股票。普通投資者這樣做只能是越操作越虧損,白白浪費手續費,甚至在牛市中也掙不到錢。
2.不喜歡空倉
很多散戶都不喜歡空倉,不管股市行情如何,只要賬戶上有錢,就總想買點股票。實際上,在股市中真正能夠賺錢的投資者都是非常重視輕倉或空倉的,在股市中能夠學會休息,就等於成功了一半。當大盤趨勢向下時,大部分個股都是下跌的,投資成功的把握不大。如果此時投資者能夠適時地輕倉或者是空倉,才能在出現好的買入機會時及時跟進,不至於喪失機會。
3.偏信消息面
他們通常不分析基本面,不觀察K線圖,不分析股價走勢,只是依賴信息面,相信小道消息。偏聽股市黑嘴的預言,這樣進行操作的結果註定是輸多贏少。因為被散戶得知的大部分消息面都是莊家為白己順利出貨所做的掩護。
4.從眾心理
不少股民買賣股票很大程度上會受周圍人的影響,看到別人買什麼股票自己就跟著買,沒有自己的主見。總跟別人買不但容易賠錢,還學不到實踐經驗。而且,股票投資具有很強的專業性,真正的專家非常少,投資者沒有對股票進行理性的分析判斷,育目從眾,結果肯定是虧損不斷。
5.投資分散化
資金不多卻同時持有四五個,甚至十幾個品種的股票,這樣做固然能夠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但是,對於大部分的散戶來講,對各種技術指標的分析能力和大盤形勢的感知能力都不強,而且,個人精力有限,如果同時關注過多的股票,勢必會影響對個股的分析和判斷。而且,散戶持有的資金本來就不多,同時持有過多的股票,每隻股票都買不了多少,即使持有的股票有漲的也賺不到錢。
6.迷信技術分析
有一部分散戶是技術派,他們常常研究各種K線圖、指標、趨勢等,對股票投資的理論掌握得比較好,但是由於股票的漲跌是變幻莫測的、非常復雜的事悄,與基本面、投資者的心理、莊家的操作等密切相關,如果僅僅迷信技術分析,常常會掉進莊家精心設置的騙局中,導致投資的失敗。
7.死守
遇到了虧損,選擇死守也是一部分散戶常見的做法,要知道,有的時候死守就是等死。投資股票應該是該買時買,該賣時賣,該解套時就解套出局。當發現自己的買入是錯誤的,尤其是買在了前期暴漲的牛股頂峰時,要及時斬倉割肉,才能不被深套。而且,如果處於跌勢中,持有品質比較差的股票時間越長,風險也就越大
炒股需要清楚自身的缺點並能及時的改正,制定一套有利的盈利方式,這樣才能確保在股市中盈利,新手的話先不要急於去實盤操作,前期可先用個模擬炒股多練練,從模擬中找些經驗,這樣才能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失,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知識全面,行情跟實盤同步,對於新手來說是有一定的輔助,願能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3. 我幫朋友做股票賬戶,他要求我每月盈利5%,我第一個月盈利了5%,但我想盈利多點,又滿倉買了股票,可是滿
讓人約定每月盈利5%不是很好,行情好的時候達到問題不大,行情不好的時候能保證不虧損就不錯了。有了約束,對股票操作礙手礙腳,不建議這么做。
另一方面,你也知道每筆交易都有很大風險,如何減少風險就是問題的關鍵。做大盤股風險相對較小,但行情不好的時候沒有多大收益;做小盤股可能一天就把一個月的賺回來了,但如果行情預期錯誤,可能砸掉前幾個月的收益。
因此,需要在行情判斷上下功夫,行情好的時候稍微大膽一點做小盤股,行情不好的時候,最好不操作,即使操作也操作大盤股。再則是在買入點和止損位設置上做些功課,盡量選擇形態好,盤整較充分的個股在調整末期介入,遇到大單拋出或跌破調整平台出局。
4. 為什麼股票賣出一部分後我賬戶里顯示的成本價會下降
股票賣出一部分後我賬戶里顯示的成本價會下降是因為把你賣出去股票獲得的利益分攤到了你剩下的股票裡面。
這就說明你所賣出的那一部分股票賺錢了。成本價=(買入的股票數量*買入價-賣出的股票數量*賣出價)/(買入的股票數量-賣出的股票數量)所以,你賣出其中一部分後,如果這部分股票賺錢了,你的持倉價就會降低,反之,你的持倉價會上升。
這其實不難理解,舉個例子來說。比如你10塊錢買入200股股票,成本為2000元,當股票漲到15元的時候,你賣出了一百股,價值為1500元,你還剩100股股票。這就相當於你花費了2000-1500=500元買了這100股股票,成本為500/100=5元。也就是你所說的成本下降了,當然你非得說成本還是10塊錢也有一定的道理。
拓展資料:
賬戶如果虧損,賣出部分後,相當於把賣出的這部分損失算到剩下的持股上面,成本就自然提高。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
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可以當做商品出賣,並且有一定的價格。股票價格又叫股票行市,它不等於股票票面的金額。股票的票面額代表投資入股的貨幣資本數額,它是固定不變的;
而股票價格則是變動的,它經常是大於或小於股票的票面金額。股票的買賣實際上是買賣獲得股息的權利,因此股票價格不是它所代表的實際資本價值的貨幣表現,而是一種資本化的收入。
5. 為什麼散戶炒股一直虧錢
A股20多年,散戶可以說被隔了一波又一波的韭菜,散戶總是喜歡到處打聽各種小道消息,聽一些所謂的分析師薦股,最後虧得都是自己。
2015年牛市啟動,上證指數從3000點一路飆升到5000點,市場上各種「分析師」「專家」,各種qq群,微信群,給你薦股,試問這么大的牛市機會你賺了錢嗎?
很簡單一個道理,如果你有一個很簡單的賺錢機會,你會告訴別人嗎?估計是生怕別人知道了,然後用自己的方法把錢賺跑了。那些聰明的分析師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很多人卻依舊每天堅持看財經評論,把那些大神的分析視若瑰寶,然後一次次的被騙。這些人每次看股票漲跌的時候恐怕只有祈禱,來個漲停吧!來個漲停吧!求求你來個漲停吧!都是成年人了,還玩小孩子的這一套,實在是太可笑了。
分析師的預測並不準
那些證券分析師在分析股票前景的時候總是信誓旦旦,口若懸河,黑的都能說成白的。可他為什麼要這么說,為的就是散戶去買他說的股票,然後自己去割一波韭菜。它代表的是背後金主的利益,怎麼可能把那賺錢的機會白白的送給你呢。就算是他很高尚,為了使廣大人民群眾可以賺到錢,關鍵是他總是預測不對啊,舉個例子:
倫敦《金融時報》經常舉行競賽,讓市場分析師和新入行的投資者一起參與競爭。2002年,有兩位新人他們的投資組合都贏了專業的分析師,一位是一個5歲的倫敦小女孩,一位是用輪盤選股的女士。一年後,人們把他們倆的盈利情況與頂尖的金融分析師的盈利情況進行對比分析。那個小女孩的的股票上漲了58%,專業分析師的組合損失了462%,那位用轉盤的女士雖說虧損了62%,但也贏了分析師。
那個小女孩去麥當勞慶祝了自己的勝利,而那位分析師依舊在高端消費場所進餐。分析師算錯了股票前景,但他並不會因為這個付出太大的代價,而散戶門卻被逼得精盡人亡
減少你的交易次數
證券分析師總是慫恿你趕緊買入或者賣出,在他們的嘴裡股票不是馬上大漲就是馬上大跌,逼著你交易。我們再看看股神巴菲特,他炒股有一個秘訣,「好股要捂住」,「死了都不賣」。
在證券的買賣中,不知你是否算過一筆賬,我們除了凈賺,交納了多少手續費呢?「手續費不就是印花稅嗎?股票交易還有別的費用?」很多投資者在交易中都忽略了這一部分可觀的支出,相當一部分人甚至不知道傭金的存在,把手續費等同於印花稅。在我國現行的交易中,最高規定的傭金是0.3%(也有0.25%),那我們就以此計算:
投資者擁有股票:1萬元
每天買賣一次,交易額就是2萬元
證券公司傭金:2萬*0.3%=60元,
假設一個月他有20天在交易,
總共支付給證券公司的傭金:20*60=1200元
不多的一萬元在一個月中就能給證券公司帶來如此高的收入,一算嚇一跳!
試問去年的股市那麼「牛」,真正賺錢的又有幾人呢?有一個答案是肯定的,證券公司。「投資者之所以一直保持慘淡收益,是受到了交易成本和管理費用的綜合影響。」我們交易次數越多,所繳納的各項支出越多,這使得交易成本增加了。我們不停得追漲殺跌,最終只撈到了一點小錢,真正的大贏家是證券公司,從去年各證券營業部里排成長龍的開戶隊伍我們就可見一斑了。
我們該信誰?
我們平時獲取信息最多的地方就是媒體,但是現在我覺得是時候換一換了。因為媒體也是一樣的,沒有自己的立場,什麼能抓顧客的眼球就說什麼,真的是沒有任何責任感可言。當我們在面對生活或者新聞上的財經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多想想這是為什麼,而不是人雲亦雲。這就是只能靠我們自己了,後面我會從基礎的金融知識開始說起,為大家補充必要的金融知識。
微信公眾號:大飛投資筆記,教你用最簡單的方法理財投資
6. 股票交易利潤不對
股票交易以手為單位,即一手等於100股.交易方式為T+1,即當日買入後最快要到次日才可以賣出.股票一次最少買100股,即至少一手.買入最少掛100股,賣出最少可以掛1股。
股票交易成本計算:
費用包括(單邊):
印花稅0.1%,
傭金自由浮動,但不能超過0.3%,
過戶費1000股1元(深交所不收)
證管費0.02%(有的券商把這筆費用合到傭金里,有的單收)
另外券商可酌情收取報單費,每筆最高10元(一般都不收)
其他的費用都沒了,撤單不收費
雙向收費指買時收一次,賣時也收一次。實例如下:
費用包括(單邊):
印花稅0.1%,
傭金自由浮動,但不能超過0.3%, (深市最底收取5元,滬市最底收取10元)
過戶費1000股1元(深交所不收)
證管費0.02%(有的券商把這筆費用合到傭金里,有的單收)
另外券商可酌情收取報單費,每筆最高10元(一般都不收)
另外,權證傭金視同購買封閉式基金,不收印花稅!
1、你買入的是上海股票,傭金(手續費)按0.3%收,你以4.66元買入300股共用資金1398元,所以0.3%不足10元,要按10元收取,印花稅1.39元,過戶稅0.3元(滬市為每1手0.1元不足1元按1元收取)
所以你買入時在你成交時就會扣您1398+10+1.39+1元=1410.39元
除以你的300股等於4.70元。再加上你賣出時還會收您大約賣出總市值的0.5%來算,您最少要4.75元以上賣出才會有盈利。
2、4.75元以上全部賣出,保證不賠。當然更高收益也會更高
如果你還看不懂,還有個另外的回答:
買進股票時只要要交手續費(即傭金),如果是滬市股票還得扣過戶費,深圳的不要;賣出股票時要交印花稅,手續費,滬市的股票也還要扣過戶費。
買進=股價*手數*100*【1+千幾的傭金(最低五元)+過戶費(只滬市按千一收,最低一元)】
印花稅目前國家政策是單邊收,即賣股票時才收取,是交給國家的;滬市股票過戶費買賣都收取,是交給上海交易所的;手續費(即傭金)買賣都收取,是交給證券公司的。
賣出=股價*手數*100*【1+千幾的傭金(最低五元)+過戶費(只滬市按千一收,最低一元)+千三的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