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千股千評 > 股票無關論提出的假設條件包括

股票無關論提出的假設條件包括

發布時間:2022-01-23 07:16:23

『壹』 股利無關論和股利有關論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股利無關論(也稱MM理論)認為,在一定的假設條件限定下,股利政策不會對公司的價值或股票的價格產生任何影響。一個公司的股票價格完全由公司的投資決策的獲利能力和風險組合決定,而與公司的利潤分配政策無關。該理論是建立在完全市場理論之上的。

股利相關理論認為,企業的股利政策會影響到股票價格。

股利重要論認為,用留存收益再投資給投資者帶來的收益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並且投資的風險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進一步增大,信號傳遞理論認為,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公司可以通過股利政策向市場傳遞有關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信息,從而會影響公司的股價。


(1)股票無關論提出的假設條件包括擴展閱讀

股利無關論是建立在完全市場理論之上的,假定條件包括:市場具有強式效率;不存在任何公司或個人所得稅;不存在任何籌資費用(包括發行費用和各種交易費用);公司的投資決策與股利決策彼此獨立(公司的股利政策不影響投資決策)。

股利理論是解釋股利與股票市價間的關系,存在著不同的觀點的理論。股利理論主要包括股利無關論、股利相關論、所得稅差異理論及代理理論。

『貳』 股利相關論的概述

股利無關論的假設描述的是一種完美資本市場,在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無關論提出的假定前提,股利支付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非常必要的,並且具有策略性。因為股利支付政策的選擇對股票市價、公司的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以及股東財富的實現等都有重要影響,股利政策與公司價值是密切相關的。因此股利政策不是被動的,而是一種主動的理財計劃與策略。
股利相關論的不同分支

『叄』 不同的股利理論的主要依據有哪些

股利分配理論
在股利分配對公司價值的影響這一問題上,存在不同的觀點,主要有:
(一)股利無關論
股利無關論認為股利分配對公司的市場價值(或股票價格)不會產生影響。這一理論的假設如下:
① 不存在個人或公司所得稅;
② 不存在股票的發行和交易費用 ;
③ 公司的投資決策與股利決策彼此獨立(投資決策不受股利分配的影響);
④ 公司的投資者和管理當局可相同地獲得關於未來投資機會的信息。
上述假設描述的是一種完美無缺的市場,因此股利無關論又被稱為完全市場理論。
股利無關論認為:(1)投資者並不關心公司股利的分配;(2)股利的支付比率不影響公司的價值。
(二)股利相關論
股利相關論認為公司的股利分配對公司的市場價值並非無關而是相關的。在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無關論提出的假定前提,公司的股利分配是在種種制約因素下進行的,公司不可能擺脫這些因素的影響。影響股利分配的因素有:
1、法律因素。為了保護債權人和股東的利益,有關法規對公司的股利分配經常作如下限制:
資本保全;
企業積累;
凈利潤;
超額累積利潤;
2、股東因素。股東從自身需要出發,對公司的股利分配往往產生這樣一些影響:
穩定的收入和避稅;
控制權的稀釋。
3、公司的因素。就公司的經營需要來講,也存在一些影響股利分配的因素:
盈餘的穩定性;
資產的流動性;
舉債能力;
投資機會;
資本成本;
債務需要。
4、其他因素:(1)債務合同約束;(2)通貨膨脹。
由於存在上述種種影響股利分配的因素,股利政策與股票價格就不是無關的,公司的價值或者說股票價格不會僅僅由其投資的獲利能力所決定。

『肆』 股票投資技術分析入門:三大假設及四大要素

股票投資技術分析的三大假設和四大要素是這樣的。
1.三大假設:
(1)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信息。
「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構成了技術分析的基礎。技術分析流派認為,能夠影響某種商品期貨價格的任何因素——基礎的、政治的、心理的或任何其它方面的——實際上都反映在其價格之中。由此推論,我們必須做的事情就是研究價格變化。
(2)市場運行以趨勢方式演變。
「趨勢」概念是技術分析的核心。從「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可以自然而然地推斷,對於一個既成的趨勢來說,下一步常常是沿著現存趨勢方向繼續演變,而掉頭反向的可能性要小得多。這當然也是牛頓慣性定律的應用。
還可以換個說法:當前趨勢將一直持續到掉頭反向為止。雖然這句話差不多是同語反復,但這里要強調的是:堅定不移地順應一個既成趨勢,直至有反向的徵兆為止。
(3)歷史會重演。
技術分析和市場行為學與人類心理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價格形態,它們通過一些特定的價格圖表形狀表現出來,而這些圖形表示了人們對某市場看好或看淡的心理。其實這些圖形在過去的幾百年裡早已廣為人知、並被分門別類了。既然它們在過去很管用,就不妨認為它們在未來同樣有效,因為它們是以人類心理為根據的,而人類心理從來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歷史會重演」說得具體點就是,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隱藏在歷史里,或者說將來是過去的翻版。歷史會重演,但卻以不同方式進行「重演」。
現實中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投資者經常在相似的歷史變化中尋求投資「真理」,但最後卻傷痕累累,這也正說明了市場是變幻無窮的。
2.四大要素
(1)持盈。
趨勢交易有句俗語說的比較好: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趨勢交易的勝率並不高。如果我們不在能漲的股票身上賺的盆滿缽滿,那麼就沒有辦法覆蓋做錯時付出的成本。
(2)贏面分析,制定計劃。
這點要值得注意,每次交易的時候,一開始就要想好盈虧比(贏面)、勝率的問題。炒股其實就是一場概率游戲,制定好交易的計劃,我們要盡可能的應該把失敗的概率控制住。
(3)情緒控制,知行合一。
要學好情緒管理,學會怎麼去及時止損,及時止損總比滿盤皆輸好,情緒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最需要過的難關就是及時止損,在股市裡面,永遠沒有100%取勝的辦法,而且大部分人,往往虧錢的時候比賺錢的時候要多,不要心存幻想覺得能扳回一局。
(4)輕倉。
最重要的是確認部分本金還在,不管用什麼方法選股,都有可能出錯,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小量經營。

『伍』 資本結構無關性的假設條件有哪些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0

『陸』 mm理論 假設條件

MM理論【簡介】

最初的MM理論,即由美國的Modigliani和Miller(簡稱MM)教授於1958年6月份發表於《美國經濟評論》的「資本結構、公司財務與資本」一文中所闡述的基本思想。該理論認為,在不考慮公司所得稅,且企業經營風險相同而只有資本結構不同時,公司的資本結構與公司的市場價值無關。或者說,當公司的債務比率由零增加到100%時,企業的資本總成本及總價值不會發生任何變動,即企業價值與企業是否負債無關,不存在最佳資本結構問題。修正的MM理論(含稅條件下的資本結構理論),是MM於1963年共同發表的另一篇與資本結構有關的論文中的基本思想。他們發現,在考慮公司所得稅的情況下,由於負債的利息是免稅支出,可以降低綜合資本成本,增加企業的價值。因此,公司只要通過財務杠桿利益的不斷增加,而不斷降低其資本成本,負債越多,杠桿作用越明顯,公司價值越大。當債務資本在資本結構中趨近100%時,才是最佳的資本結構,此時企業價值達到最大。最初的MM理論和修正的MM理論是資本結構理論中關於債務配置的兩個極端看法。

【相關資料】

MM理論相關一:米勒模型理論

米勒模型是米勒於1976年在美國金融學會所做報告中闡述的基本思想。該模型用個人所得稅對修正的MM理論進行了校正,認為修正的MM理論高估了負債的好處,實際上個人所得稅在某種程度上抵銷了個人從投資中所得的利息收入,他們所交個人所得稅的損失與公司追求負債,減少公司所得稅的優惠大體相等。於是,米勒模型又回到最初的MM理論中去了

MM理論相關二:權衡模型理論

該理論認為,MM理論忽略了現代社會中的兩個因素:財務拮據成本和代理成本,而只要運用負債經營,就可能會發生財務拮據成本和代理成本。在考慮以上兩項影響因素後,運用負債企業的價值應按以下公式確定:運用負債企業價值=無負債企業價值+運用負債減稅收益-財務拮據預期成本現值-代理成本預期現值上式表明,負債可以給企業帶來減稅效應,使企業價值增大;但是,隨著負債減稅收益的增加,兩種成本的現值也會增加。只有在負債減稅利益和負債產生的財務拮據成本及代理成本之間保持平衡時,才能夠確定公司的最佳資本結構。即最佳的資本結構應為減稅收益等於兩種成本現值之和時的負債比例。

早期的「MM理論」的三個重要結論

米勒的「MM理論」,在財務理論界引起較大反響,在於它與傳統財務理論的大相徑庭。早期的「MM理論」(「無關論」)包括如下三個重要結論:

1、資本結構與資本成本和公司價值無關。「MM理論」認為,如果不考慮公司所得稅和破產風險,且資本市場充分發育並有效運行,則公司的資本結構與公司資本總成本和公司價值無關,或者說,公司資本結構的變動,不會影響公司加權平均的資金總成本,也不會影響到公司的市場價值,這是因為,盡管負債資金成本低,但隨著負債比率的上升,投資者會要求較高的收益率,因而公司的股權資金成本也會上升,也就是說,由於負債增加所降低的資金成本,會由於股權資金成本的上升所抵銷,更多的負債無助於降低資金總成本。

2、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無關。「MM理論」認為,對股票上市公司而言,在完善的資本市場條件下,資本向高收益公司自由地流動,最終會使不同資本結構的公司價值相等。例如A公司沒有負債時,財務風險較低,投資收益率也較高,而B公司負債較多,財務風險較大,股價也較低,那麼其股東可能出售其股票,轉而購買A公司的股票,以追求較高的投資回報,這種追求高收益的資本流動短期內看會造成A公司股價上漲、B公司股票下跌,但從長期來看,當投資者發現以較高的股價投資A公司的收益還不及投資B公司的收益時,情況卻會相反,從而導致A公司股票價值下跌而B公司股票價格上升。因此,「MM理論」認為,若以股票市價總值來衡量公司價值,那麼公司的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無關。

3、如果籌資決策與投資決策分離,那麼公司的股利政策與公司價值無關。「MM理論」認為,公司價值完全由公司資產的獲利能力或投資組合決定,股息與保留盈餘之間的分配比例不影響公司價值,因為股息支付雖能暫時提高股票市價,但公司必須為此而擴大籌資,這樣會使企業資金成本提高和財務風險上升,從而引起公司股價下跌,兩者將會相互抵銷。因此,米勒認為,股息政策僅能反映目前收入與未來期望收入的關系,其本身並不能決定股票市價或公司價值,這一論斷與傳統財務理論也是大相徑庭的。

「MM理論」的前提是完善的資本市場和資本的自由流動,不考慮公司所得稅,然而現實中不存在完善的資本市場,且還有許多阻礙資本流動的因素,尤其是所得稅對各個公司而言都是存在的,因此,米勒等人後來又對「MM理論」進行了一定的修正,他們認為:考慮所得稅因素後,盡管股權資金成本會隨負債比率的提高而上升,但上升速度卻會慢於負債比率的提高,因此,修正後的「MM理論」認為,在考慮所得稅後,公司使用的負債越高,其加權平均成本就越低,公司收益乃至價值就越高,這就是修正後的「MM理論」,又稱資本結構與資本成本、公司價值的相關論(簡稱「相關論」)。

按照修正後的「MM理論」,公司的最佳資本結構是100%的負債,但這種情形在現代社會顯然不合理,因此,後來有些學者引入市場均衡理論和代理成本、財務桔據成本(因償債能力不足而導致的直接和間接損失)等因素,對「MM理論」進一步加以完善。首先是斯蒂格利茲(Stiglitz)等人將市場均衡理論(MarketEquilibrium)引入資本結構研究,他們認為,提高公司負債比率,會使公司財務風險上升,破產風險加大,從而迫使公司不選擇最大負債率(100%)的籌資方案而選擇次優籌資方案;另一方面,隨著公司負債比率的上升,債權人因承受更大的風險而要求更高的利率回報,從而導致負債成本上升,籌資難度加大,這樣也會限制公司過度負債。在此之後,又有一些學者將代理成本、財務拮據成本等理論引入資本結構研究,結論是:當公司負債比率達到某一界限之前(如50%),舉債的減稅收益將大大超過股權資金成本上升的損失,隨著負債比率的升高,舉債的減稅收益與股權資金成本的增加將呈現此消彼長的關系,超過此點後,財務桔據成本和代理成本會上升,在達到另一個峰值時(如80%),舉債減稅的邊際收益正好被負債提高的損失(包括股本成本、財務桔據成本、代理成本的提高)所抵銷,超過此峰值後,負債提高的損失將超過舉債的減稅收益。因此,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相關,但也不是負債越高越好,從而使資本結構理論更趨完善。

米勒教授所提出的資本結構理論盡管有一定的前提和假設條件,但對於開拓人們的視野,推動資本結構理論乃至投資理論的研究,引導人們從動態的角度把握資本結構與資本成本、公司價值之間的關系以及股利政策與公司價值之間的關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因此,「MM理論」被西方經濟學界稱之為一次「革命性變革」和「整個現代企業資本結構理論的奠基石」。正如瑞典皇家科學院在對米勒、夏普(Sharpe)、馬克維茲(MarkowitZ)三人(後兩人亦為財務經濟學家)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時的聲明中所說:米勒在財務經濟學方面的開創性工作,對企業財務理論貢獻重大,獲獎乃實至名歸;聲明又說:米勒參與革新企業財務守則,將之從一系列鬆散的規則轉化成可盡量擴大股東價值的守則,影響深遠。米勒生前曾多次到我國香港訪問講學,尤其是在亞洲金融風暴時期的精彩演講,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因為如此,香港《情報》在評論米勒逝世的消息時說:「巨星隕落,影響長存」。

莫頓·米勒

米勒教授1923年5月16日出生於美國的麻省波士頓,1943年在哈佛大學獲得文學士學位,1952年於霍浦金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的學術研究活動開始於1950年代初期進入卡內基工學院(即現在的卡內基·梅隆大學)之後。在那裡,他遇到了他學術生涯中最為重要的夥伴,即1985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莫迪格萊尼教授,並在1958年發表了他們彪炳千古的學術巨作,論文《資本成本、公司理財與投資理論》。他們的合作——理財學界著名的MM組合——一直延續至1960年代中期。1961年之後,米勒教授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在1980年代以前,米勒教授的工作主要集中於公司理財方面,奠定了他作為理財學一代宗師的地位。學界普遍認為,米勒教授在奠定現代公司財務理論的基礎上所做的開創性工作,徹底地改變了企業制定投資決策與融資決策的模式。現代公司財務理論不僅對金融和商務領域中存在的問題給予了深刻描述,而且也使其漸趨成型。很少有經濟理論分支能夠如此貼近企業管理的實際決策過程。

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財務學教授米勒博士(MertonH.Miller),今年6月3日因癌症在芝加哥逝世,享年77歲。米勒教授1923年生於美國波士頓,中學就讀於波士頓拉丁學校,1940年進入哈佛大學學習,3年後獲哈佛大學文學學士學位。二戰期間,米勒先後任職於美國財政部稅務研究部和聯邦儲備委員會研究及統計部。1949年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習,1952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其後任教於倫敦經濟學院和卡內基——米倫大學,1961年開始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直至1993年退休,在此期間,米勒於1983年至1985年還曾兼任芝加哥交易所理事,1990年以後,米勒還一直擔任著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理事。

米勒教授是世界知名的財務學家,在財務理論方面卓有建樹,出版了八部著作。他早期一直致力於財務理論的研究,後期因工作關系,其研究范圍還涉及證券及期權交易的監管問題,不過他最突出的貢獻是在資本結構理論方面。他與另一位財務專家莫迪格萊尼(FrancoModigliani)通過大量的分析研究,於1956年在美國計量經濟學會年會上發表了著名論文《資本成本、公司財務及投資理論》(TheCostofCapital,),此文經修改後發表於《美國經濟評論》1958年6月期上,該文提出:公司價值取決於投資組合,而與資本結構和股息政策無關(稱之為「MM理論」),1961年又與莫迪格萊尼合作發表了《勝利政策、增長及股份估價》(DividendPolicy,GrowthandtheValuationofShares)一文,進一步闡述並發展了這一理論,並因此而獲得了199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現代財務理論的發展過程中,MM的無關理論—資本結構無關論與股利無關論具有極其核心的作用。這兩種無關論絕非僅僅是對公司資本結構決策、股利政策等所做的政策性分析,而是在理論上對企業價值、資本成本、資本結構、現金流量、風險等重要的財務概念所做的深入地、系統地分析。沒有哪一位理財學家像米勒教授那樣對現代財務理論中的基本概念做出如此精密而科學的研究,從而奠定了現代理財學大廈的基石。

米勒教授與莫迪格萊尼教授的學術研究工作在方法論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即將無套利證明引入財務理論的分析、論證過程,並使其成為理財學的基本分析方法。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者確認,不了解無套利分析方法,便不可能從根本上了解現代財務理論。簡要而論,所謂套利,是指在不承擔任何風險的情況下獲取利潤的過程,即在同一時間低買(買入低估的股票)、高賣(賣出高估的股票),從中實現利潤。無疑,買入行為會提高低估商品的價格,賣出行為則會降低高估商品的價格。如果套利活動能夠帶來利潤,那麼,套利者會一直持續這種活動。當套利者無利可圖時,套利活動會自動終止。此時,商品價格反映其內在價值,市場達到均衡狀態。無套利(No-Arbitrage)分析就是一種均衡分析,這種分析技術將研究方法與金融活動的特質極為精巧地結合在了一起。目前,在金融經濟學中,這種分析方法已經完全替代了傳統經濟學中的邊際分析方法。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以價值為基礎的管理(VBM)風靡國際企業界,為眾多的跨國大型公司所推崇和採納。基於價值的企業管理(米勒VBM)是以企業價值最大化觀念為先導、以折現現金流量模型(DCFM)為技術支持的、匯合企業內部各層次、各環節、各種雇員共同參與的一個管理系統。該系統融預期、計量、控制、激勵甚至於文化等諸要素於一體,是經濟金融化環境下企業管理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從理論淵源上講,以價值為基礎的管理模式的理論基礎正是1958年MM兩教授所提出的資本結構無關論。

MM模型的含義

MM理論是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所建立的資本結構模型的簡稱。

美國經濟學家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於1958年發表的《資本成本、公司財務和投資管理》一書中,提出了最初的MM理論,這時的MM理論不考慮所得稅的影響,得出的結論為企業的總價值不受資本結構的影響。此後,又對該理論做出了修正,加入了所得稅的因素,由此而得出的結論為:企業的資本結構影響企業的總價值,負債經營將為公司帶來稅收節約效應。該理論為研究資本結構問題提供了一個有用的起點和分析框架。

MM模型的兩種類型

「MM」理論主要有兩種類型:無公司稅時的MM模型和有公司稅時的MM模型。

1)無公司稅時MM理論指出,一個公司所有證券持有者的總風險不會因為資本結構的改變而發生變動。因此,無論公司的融資組合如何,公司的總價值必然相同。資本市場套利行為的存在,是該假設重要的支持。套利行為避免了完全替代物在同一市場上會出現不同的售價。在這里,完全替代物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相同風險而只有資本結構不同的公司。MM理論主張,這類公司的總價值應該相等。

可以用公式來定義在無公司稅時的公司價值。把公司的營業凈利按一個合適的資本化比率轉化為資本就可以確定公司的價值。公式為:

VL=Vu=EBIT/K=EBIT/Ku

式中,VL為有杠桿公司的價值,Vu為無杠桿公司的價值;K=Ku為合適的資本化比率,即貼現率;EBIT為息稅前凈利。

根據無公司稅的MM理論,公司價值與公司資本結構無關。也就是說,不論公司是否有負債,公司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是不變的。

(2)有公司稅時MM理論認為,存在公司稅時,舉債的優點是負債利息支付可以用於抵稅,因此財務杠桿降低了公司稅後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避稅收益的現值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避稅收益的現值=tc*r*B/r=tc*B

式中:tc為公司稅率;r為債務利率;B為債務的市場價值。

由此可知,公司負債越多,避稅收益越大,公司的價值也就越大。因此,原始的MM模型經過加入公司稅調整後,可以得出結論:稅收的存在是資本市場不完善的重要表現,而資本市場不完善時,資本結構的改變就會影響公司的價值,也就是說公司的價值和資金成本隨資本結構的變化而變化,有杠桿的公司的價值會超過無杠桿公司的價值(即負債公司的價值會超過無負債公司的價值),負債越多,這個差異越大,當負債達到100%時,公司價值最大。

MM理論的發展MM理論認為企業負債率越高對企業越有利,當企業負債率為100%時企業價值最大。但是這種分析未考慮企業的破產成本,因此100%負債使企業價值最大的結論遠離經濟現實。現代西方資本結構理論中的權衡模型在此基礎上引入了破產風險,進一步完善了資本結構理論,使其更具有現實意義,因而引起了各國的重視。

閱讀全文

與股票無關論提出的假設條件包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科沃斯股票解禁時間表 瀏覽:132
股票子賬戶能買逆回購 瀏覽:309
京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瀏覽:424
看股票直播的軟體哪個好用 瀏覽:466
股票漲跌圖數據怎 瀏覽:946
股票的K線公式 瀏覽:969
股票賣出增值稅賬戶處理 瀏覽:638
博華集團app股票 瀏覽:555
建設銀行股票601939總資產 瀏覽:231
股票不好債券 瀏覽:999
十年前的股票賬戶 瀏覽:341
600496股票歷史數據 瀏覽:904
鴻特科技股票怎麼樣 瀏覽:50
買銀行股票長期持有怎樣 瀏覽:926
2014年7月以後哪只st股票有摘帽可能 瀏覽:695
買股票如果跌到退市是怎麼樣 瀏覽:302
怎樣辦理股票資金卡 瀏覽:468
業股票配資平台選大牛證券 瀏覽:85
歐洲股票最有投資價值 瀏覽:301
大數據大健康股票 瀏覽: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