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每股收益是怎麼算出來的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稱每股稅後利潤、每股盈餘,指稅後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凈虧損。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二、每股收益增長率指標使用方法:
1)該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長率和整個市場的比較;
2)和同一行業其他公司的比較;
3)和公司本身歷史每股收益增長率的比較;
4)以每股收益增長率和銷售收入增長率的比較,衡量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
三、傳統的每股收益指標計算公式為:
每股收益=(本期毛利潤- 優先股股利)/期末總股本
並不是每股盈利越高越好,因為每股有股價。
(1)計算每股收益股票股利為什麼不考慮時間權重擴展閱讀
每股收益計算
計算公式
1、普通股每股利潤=(稅後利潤-優先股股利)/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數。
2、企業應當按照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基本每股收益(Primary Earnings Per Share)。
3、收益公式∪基本每股收益 = 凈利潤/總股本
4、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按下列公式計算:
(1)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當期新發行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
(2)稀釋每股收益(Fully Diluted Earnings Per Share)稀釋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為基礎,假設企業所有發行在外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均已轉換為普通股,從而分別調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以及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計算公式解釋
1、從公式中可以看出,計算基本每股收益,關鍵是要確定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和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在計算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時,應當考慮公司是否存在優先股。
2、如果不存在優先股,那麼公司當期凈利潤就是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如果存在優先股,在優先股是非累積優先股的情況下,應從公司當期凈利潤中扣除當期已支付或宣告的優先股股利。
3、在優先股是累積優先股的情況下,公司凈利潤中應扣除至本期止應支付的股利。在我國,公司暫不存在優先股,所以公司當期凈利潤就是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
㈡ 計算派發股票股利增加的普通股股數時為什麼不考慮時間權數
不需要考慮,視同在年初發生。理由如下: 對於資本公積轉股本導致的境外發行普通股股數變動,應假設變動發生在報告期期初,即資本公積轉股本增加的普通股股數不考慮時間權重。資本公積轉換為股本是根據某一時間點發行的普通股數量計算增加的股份數量,它取決於基本普通股數量的存在。
拓展資料
股票發放的過程是先宣告在發放,從宣告到實際發放是有時間差的,財務上也是分兩步來處理。股本權益是一增一減,所以總額不變。股票股利亦稱「股份股利」。股份公司以股份方式向股東支付的股利。採取股票股利時,通常由公司將股東應得的股利金額轉入資本金,發行與此相等金額的新股票,按股東的持股比例進行分派。股票股利對公司來說,並沒有現金流出,也不會導致公司的財產減少,而只是將公司的留存收益轉化為股本。但股票股利會增加流通在外的股票數量。
股票股利對公司來說,並沒有現金流出,也不會導致公司的財產減少,而只是將公司的留存收益轉化為股本。但股票股利會增加流通在外的股票數量(股數),同時降低股票的每股價值。它不會改變公司股東權益總額,但會改變股東權益的構成結構。從表面上看,分配股票股利除了增加所持股數外好像並沒有給股東帶來直接收益,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市場和投資者普遍認為,公司如果發放股票股利往往預示著公司會有較大的發展和成長,這樣的信息傳遞不僅會穩定股票價格甚至可能使股票價格上升。
股票總市值等於股票市場中所有上市公司在市場中的價值總和。而個股的總市值=每股股票價格 股票發行總股數。因為,個股發行的總股數分為流通股和限售股。所以,個股的總市值=每股股票價格 (流通股股數+限售股股數)。
㈢ 在計算每股收益時,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如何理解 股票股利影響系數如何計算
每股收益=凈利潤/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凈利潤 16250
年初 30000
4月30日 16200
12月1日 7200(回購)
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3000*(12/12)+16200*(8/12)-7200*(1/12)
我也不清楚,這里有一個計算,想問問怎麼解釋?
㈣ 計算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和每股股利時,是否需要使用加權平均數
計算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時,分子凈利潤是一年中取得的,是期間數據,與此相對應,分母要使用加權平均股數,這樣,可以保持分子和分母口徑一致。
這里要注意的就是,在計算每股收益時,並不是所有的股數都使用加權平均股數,如果增加的股票是由於送紅股造成的,是將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潤轉為普通股,轉化與否都一直作為資本使用,因此新增的股份數不需要按照實際增加的月份加權計算,直接計入分母即可,轉增股本也是如此;
而公司發行新股,則這部分股份是由於在某月增加,對全年的利潤貢獻只有發行後的月份,因此應按照權數進行加權計算,對於配股增加的股數,同樣也是如此。
計算每股凈資產和每股股利時,都是按照年末股數計算的。每股凈資產的分子是時點數據,因此分母相應地使用該時點的股數計算;
由於股利是按照年末股數發放的,按法律規定,同股同權,即無論是原股票,還是本年中新增加的股票,不論是發放股利、轉增股本,還是新發行的股票或配股增加的股票,其在分配股利的權利上是相同的,有一股就算一股,因此每股股利的分母使用年末股數進行計算。
(4)計算每股收益股票股利為什麼不考慮時間權重擴展閱讀:
計算
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每股收益增長率指標使用方法
1)該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長率和整個市場的比較;
2)和同一行業其他公司的比較;
3)和公司本身歷史每股收益增長率的比較;
4)以每股收益增長率和銷售收入增長率的比較,衡量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
傳統計算
傳統的每股收益指標計算公式為:
每股收益=(本期毛利潤- 優先股股利)/期末總股本並不是每股盈利越高越好,因為每股有股價
實例說明
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按照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當期實際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以某公司2008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計算為例:
該公司2007年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25000萬元。2006年年末的股本為8000萬股,2007年2月8日,以截至2006年總股本為基礎,向全體股東每10送10股,總股本變為16000萬股。2007年11月29日再發行新股6000萬股。
按照新會計准則計算該公司20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25000÷(8000+8000×1+6000×1/12)=1.52元/股
上述案例如果按照舊會計准則的全面攤薄法計算,則其每股收益為25000÷( 8000+8000+6000)=1.14元/股
從以上案例數據來看,在凈利潤指標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通過新會計准則計算的基本每股收益較舊會計准則計算的每股收益高出33%。
稀釋
實踐中,上市公司常常存在一些潛在的可能轉化成上市公司股權的工具,如可轉債、認股期權或股票期權等,這些工具有可能在將來的某一時點轉化成普通股,從而減少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
稀釋每股收益,即假設公司存在的上述可能轉化為上市公司股權的工具都在當期全部轉換為普通股股份後計算的每股收益。相對於基本每股收益,稀釋每股收益充分考慮了潛在普通股對每股收益的稀釋作用,以反映公司在未來股本結構下的資本盈利水平。
例子
某上市公司2008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20000萬元,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10000萬股,年內普通股股數未發生變化。
2008年1月1日,公司按面值發行20000萬元的三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債券每張面值100元,票面固定年利率為2%,利息自發放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即每年12月31日為付息日。
該批可轉換公司債券自發行結束後12個月以後即可以轉換為公司股票。轉股價格為每股10元,即每100元債券可轉換為10股面值為10元的普通股。債券利息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所得稅稅率為33%。
假設不考慮可轉換公司債券在負債和權益成分上的分析,且債券票面利率等於實際利率,2008年度每股收益計算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20000/10000=2元
假設轉換所增加的凈利潤=20000×2%×(1-33%)=268萬元
假設轉換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數=20000/10=2000萬股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268/2000=0.134元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於基本每股收益,可轉換公司債券具有稀釋作用:
稀釋每股收益=(20000+268)/(10000+2000)=1.689元
㈤ 請教下。 計算普通股每股收益,資本公積轉增股本需不需要考慮時間權數。
乘的3/12是對定向增發2400萬股加的時間權數,並不是針對資本公積轉贈股本。
㈥ 確定分派股票股利時為什麼是以加權平均數為基礎
因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引起的在外發行的普通股股數的變化,應假設該變化發生在報告期期初,即因資本公積轉增股本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不考慮時間權數。
因為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是在某個時點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的基礎上計算增加的股數,它依賴於基礎普通股股數的存在,所以增加的股數直接用基礎普通股股數乘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比例,不再乘以時間權數。
若計算結果有不滿一股的,可將零股折成現金分派給股東,或將零股集中起來出售,所得金額在各零股股東間進行分配。採用股票股利發放形式應具備的條件: 公司必須有待分配的盈利,必須經股東大會作出決定,必須符合新股發行的有關規定。
由於股票交易價格通常在面值以上,所以,對於股東來說,派發股票股利,可能得到比現金股利更多的投資收益; 但股票股利派發過多,將增大股份總額,影響公司日後的每股股利水平和股票市價,不利於公司的市場形象提高和增加營運資金。
㈦ 股票股利為何會影響每股收益,股票股利系數又是如何理解的
股票股利是公司給股東的回報的一種形式,也是最初的基本形式,不過現在以實際現金支付的很少,大多用其他方法,特別是在內地的股票市場。
㈧ 每股收益的股數時間權重包不包括第一個月
,計算基本每股收益時,分母應當為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算術加權平均數。基本每股收益是指企業應當按照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從而計算出的每股收益。如果企業有合並財務報表,企業應當以合並財務報表為基礎計算和列報每股收益。
㈨ 每股收益與每股股利的關系是什麼 每股股利計算公式
每股收益是衡量公司每股股票盈利才能的比率,而每股股利代表的是上市公司每一個普通股獲取股利的大小。對於許多新手入門炒股的出資者來說,都不知道每股收益與每股股利的聯系是什麼?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每股股利越大,則公司股本獲利才能就越強;每股股利越小,則公司股本獲利才能就越弱。但須留意的是,上市公司每股股利發放的多少,除了受上市公司獲利才能大小的影響之外,還取決於公司的股利發放方針。假如公司為了增強公司開展的潛力而添加公司的公積金,則當時的每股股利必然會削減;反之,則當時的每股股利會添加。
每股收益是公司每一普通股所能取得的稅後凈贏利,但上市公司完成的凈贏利往往不會全部用於配資股利。每股股利一般低於每股收益,其間一部分作為留存贏利用於公司自我積累和開展。但有些年份,每股股利也有可能高於每股收益。比方在有些年份,公司運營狀況不佳,稅後贏利不足支付股利,或運營虧本無贏利可分。
依照規則,為堅持出資者對上市公司的出資價值及其股票的決心,公司仍可按不超越股票面值的一定份額,用歷年積存的盈利公積金支付股利,或在補償虧本之後支付。這時每股收益為負值,但每股股利卻為正值。反映每股股利和每股收益之間聯系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股利發放率,即每股股利配資額與當期的每股預期年化收益之比。
每股股利是公司股利總額與公司流轉股數的比值。其計算公式如下:每股股利=當期配資贏利/總股本。
以上便是對於每股收益與每股股利聯系的內容,期望對廣大出資者有一定的協助。想要了解更多股票交易的常識與操作,歡迎我們進入進行了解。
㈩ 為什麼每股收益最大化沒有考慮時間價值和風險 而股東財富最大化就考慮了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了呢
股票發行價格=市盈率還原值×40%+股息還原率×20%+每股凈值×20%+預計當年股息與一年期存款利率還原值×20%
這個公式全面地考慮了影響股票發行價格的若干因素,如利率、股息、流通市場的股票價格等,值得借鑒。
因股東財富最大化等於股數乘以股價,根據上述公司從股票發行源頭的角度考慮股價,可以看出股價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
(10)計算每股收益股票股利為什麼不考慮時間權重擴展閱讀
理財怎麼選擇
根據預期收益來選擇理財方式,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對理財的理解是錯誤的。理財最重要的問題是期望收益率,而不是保本或者保證多少收益。
案例 年收入凈剩餘10萬,同在上海,有房和無房的理財方案就完全不一樣,因為一個目標是首付,一個目標是跑過cpi。總體而言,理財方面的風險度配比應該是7比2比1,70%的固定資產投資或穩健型投資,房子、貨基、理財產品優先端、保險都屬於此類產品。20%中等風險產品,公募基金、指數基金大概都屬於這一類。剩下的10%,配置高風險高收益產品,股票、期貨、私募基金屬於這個類別。如果固定資產配置過多,那就應該多配置高風險高收益產品,利用投資杠桿將整體配置的風險度提高,反之亦然。舉個例子,有個私募基金經理在期貨投資獲得巨額收益,為了攤平風險度,購買了大量的房產,寫字樓一買就是一層樓。財務杠桿決定了人和人之間的區別,當你還屬於窮這個階層時,建議用超大的財務杠桿去淘金。當你已經有房有車成為中產階層時,財務杠桿應該略大於1.5但不要超過2,在保證跑贏Cpi的情況下能夠實現超額收益,向財務自由靠攏。如果已經能夠財務自由,建議採用保守理財方式,財務杠桿下降到0.5左右,保證不會因為CPI而遭受大損失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