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平安融資為什麼會導致大盤下跌
真正造成A股爆跌的不是次級債,也不是中國平安的1600億融資,這些只是借口,最多也就是外因,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機構和基金的內訌.
原因如下:
1.占整個A股市場份額1/3以上的基金由於在2007年第四季度大幅建倉銀行和地產股,結果2008年到來的時候,政策上調控了信貸和地產,不是熱點,國家政策導向:農業/新能源等,尷尬的局面以大盤股不配合"2.8"行情出現了兩周時間,所以基金有必要大幅度降低藍籌股,為08年重新布局准備倉位.
2.奧運前股市很容易出現過熱(國際慣例),現在調整下,為奧運留下上升空間,符合管理層的意願.
3.從4800點到5500點主要是私募資金發動的,佔領了08年的所有熱點板快,同時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基金由於80%的倉位在銀行和地產等大盤藍籌股,根本沒有倉位去參與,干著急,無奈之下,只能砸自己控制的大盤股,來個推倒重來,再抄底08年的熱點板塊,奪回市場話語權.
原因很很多,真相只有一個,所以的原因是:機構和基金的內訌.結果散戶成了犧牲者!知道了原因,我們就沒有必要恐慌,最恐怖的是廣大散戶投資者割肉的操作!將自己黃金般的籌碼拱手讓人!
B. 中國平安為什麼還要對價26.92億
中國平安對價26.92億的目的為了進行銀行收支的核算,核算出其營業額的收入情況,然後對今年的情況做出總結,同時也是對明年的提出計劃。
C. 中國平安的股票適合長期持有嗎
我個人認為中國平安這只股票是適合長期持有的。
類似之前有專業人士問中國平安總市值會成為A股最大市值的股票嗎?答案是否定的,隨著中國平安的發展壯大,中國平安是可能成為A股市場最大市值的股票,從這里可以說明整個市場都是看好中國平安,間接性說明中國平安適合長線持有的。
(4)長期上漲趨勢
中國平安自從上市之後在2008年之時見到低點4.48元,隨後開始呈現震盪上揚的走出,尤其從2014年開始,中國平安走出加速上漲行情;截止本周中國平安再度創了92.47元的新高;11年時間已經走出了近20倍的漲幅,已經相當於每年都有1倍以上的收益率;從歷史中國平安漲幅來看是適合長期投資的。
綜合以上四個角度分析中國平安的情況,我個人認為當前中國平安是適合長線持有的,也是具備長期價值投資的股票。
D. 601628與601601的兩只股票的異同點
601628是中國人壽,601601是中國太保,加上601318中國平安,請看下面的分析:
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側面比較
報告關鍵點:
我們期待太保復制國壽境外上市後效率改善的故事。
公司是第三大壽險公司和第二大財險公司。
報告摘要:
我們認為四家主要的中資上市保險公司在效率提升方面所處的狀態有較大差別,我們製作了一張效率提升曲線以此來形象化的描述。太保是剛剛起步,效率改善的斜率比較陡峭;人保效率改善的斜率略為平坦;國壽已經過一輪效率改善,目前所處的斜率較小;平安是又迎來一輪新的效率改善。
2006年,國壽、平安和太保個人代理人的市場份額分別是48%、16%和13%。
而國壽、平安和太保的個險新單保費收入市場份額分別是53%、23%和9%。太保代理人和新單保費收入的市場份額是很不匹配的。太保的人均FYP是平安的44%,是國壽的58%,而只相當於平均水平的64%,只比六大公司中的新華更多。我們認為作為一個已經完成全國性布局並且在很多地區的網點覆蓋層次堪與國壽媲美的公司長期的人均月度FYP是不應該與同業存在這么大的差異的,效率提高將是今後業績提升的主動力。我們對太保最大的期待是復制國壽境外上市後效率改善的故事。
公司是中國第三大壽險公司。從銷售渠道看,太保的個險渠道佔比與國壽和平安相比最低,但逐年上升。從險種結構看,太保的傳統險比例要明顯比國壽和平安高。從區域上看,其相對優勢在縣域,據統計太保有70%的保費收入來自於縣域,而國壽這一比例也只是50%。
公司一直以來均是中國第二大財險公司。按照自1998年以來的數據,公司的市場份額基本保持了穩定,截至2007年10月份,公司的市場份額為11%。我們認為由於監管層加強了價格管制、償付能力及准備金提取的管理,承保業務利潤率會有所上升,綜合成本率將會略有下降。
截至2007年中期,公司的投資資產1,917億元,在保險行業中排名第三。從投資資產構成來看,太保最大的區別在於定期存款比例要明顯更高,而債券投資比例要明顯更低。與國壽和平安相比,太保股票投資比例最低,而封閉式基金比例最高。
我們採用內含價值法對太保的壽險部分進行估值,採用市盈率法對財險分部進行估值。內含價值的基本假設是投資收益率提高150bp至6.2%,貼現率10%,新業務價值倍數40倍,我們得出太保2008年壽險業務每股評估價值為49.14元,加上財險分部的6.34元,對公司6個月目標價為55.49元。詢價區間確定根據2007年預計EPS0.91元,結合按內含價值發計算的2007年目標價,再考慮一級和二級市場的差價,得到詢價區間為23-27元。搖錢樹下看搖錢術
1.效率提升還有很大空間
1.1.效率提升曲線
我們認為四家主要的中資上市保險公司在效率提升方面所處的狀態有較大差別。
平安上一輪的效率改善是在2004年之前,在經過2004年上市之後的內部架構完善和產品結構調整之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明顯的進入又一輪的發展高峰。國壽的效率改善是從2003年底在境外上市開始的,到去年底基本結束了這一過程,今年以來開始進入調整期。人保是從年初開始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綜合成本率以及投資收益方面都開始有明顯起色的。而太保的效率提升主要也是從今年年初開始的,由於和同業比較起來人均保費等指標有較大差距,因此我們判斷未來提升的空間可能比人保要大一些。根據上面的定性判斷,我們製作了一張效率提升曲線以此來形象化的描述我們認為各公司所處的效率提升狀態。太保是剛剛起步,效率改善的斜率比較陡峭;人保效率改善的斜率略為平坦;國壽已經過一輪效率改善,目前所處的斜率較小;平安是又迎來一輪新的效率改善。從目前來看,平安是唯一一傢具備長期效率改善能力的公司,其它的公司往往是上市後的一次性改善,能否持續改善還有待證明。
1.2.人均保費提升潛力很大
我們認為太保壽險業務人均保費提升潛力很大,正如我們在效率提升曲線中所說的那樣。
2006年,國壽個人代理人65萬人,平安21萬人、太保18萬人、新華14萬人、泰康13萬人、太平2.4萬人,六大公司合計132萬人。國壽、平安和太保個人代理人的市場份額分別是48%、16%和13%(圖2)。而2006年個險渠道新單保費收入(FYP)
六大公司合計為512億元,其中國壽、平安和太保的市場份額分別是53%、23%和9%(圖3)。太保代理人和新單保費收入的市場份額是很不匹配的,13%的人只貢獻了9%的保費收入,人均月度新單保費收入(個險新單保費收入/(代理人數量*12))同業界有較大差距(圖4)。2006年,平安的人均月度FYP是4,718元,國壽是3,542元,而太保是2,069元。太保的人均FYP是平安的44%,是國壽的58%,而只相當於平均水平的64%,只比六大公司中的新華更多。我們認為作為一個已經完成全國性布局並且在很多地區的網點覆蓋層次堪與國壽媲美的公司(圖5)長期的人均月度FYP是不應該與同業存在這么大的差異的,效率提高將是今後業績提升的主動力。如果太保將人均月度FYP提升至行業平均水平,那也至少會有超越行業平均水平50%的增長。
1.3.國壽上市後效率大為改善
我們對太保最大的期待是其是否能夠復制國壽境外上市後效率改善的故事。我們來回顧一下國壽上市之後的效率改善情況。
1.3.1.市場份額保持穩定
上市之後,國壽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市場份額保持了基本穩定,甚至在2006年的時候,市場份額還略有上升。
1.3.2.人均月度FYP大幅提升
上市之後,國壽推出了頗受市場歡迎的"鴻鑫"等產品,同時加強了內部管理,使得人均月度FYP出現了明顯的提升。
1.3.3.產品利潤率大幅提升
由於個險渠道在新單保費收入佔比得到了有效提升,公司自上市之後產品利潤率逐年提升。APE margin(標準保費利潤率)從2004年的17.1%提升至2006年的24.23%。
2.各項業務分析
2.1.壽險業務
2.1.1.增長情況
自從1996年以來,公司就一直是中國第三大壽險公司。按照自1998年以來的數據,公司的市場份額基本保持了穩定,截至2007年10月份,公司的市場份額為10%。
2006年,公司壽險保費收入378億元,保費收入的8年復合增長率為24%。
2.1.2.渠道結構
靜態的比較2006年各公司數據,平安的個險渠道保費收入是最高的,達到了80%,其次是國壽的51%,太保的個險渠道佔比最低,是35%。個險渠道佔比比較高的主要原因是銀保渠道業務量相對較大。
動態的比較太保的時間序列數據,可以看出公司的個險渠道保費收入佔比從2004年的38%提高到了2007年中期的48%,銀保渠道佔比基本未變,個險侵佔的主要是團險的佔比。
2.1.3.產品結構
從總保費收入來看,國壽最大的險種是分紅險,佔比67%,其次是傳統險,佔比25%;平安最大的險種也是分紅險,但佔比僅為34%,意外和健康險的佔比是23%,傳統險佔比15%;太保的傳統險比例要明顯的高,佔比達到了42%,和分紅險幾乎平分秋色,這是各大公司中絕無僅有的。
從新單保費收入來看,國壽85%的保費來自於分紅險,而平安來自萬能險的保費收入與分紅險相當,太保新單保費收入中傳統險的比例也是最高的,達到了21%。
2.1.4.區域結構
太保擁有僅次於國壽的分支機構,比平安更多。其相對優勢在縣域,據統計太保有70%的保費收入來自於縣域,而國壽這一比例也只是50%。在縣域保險市場,幾乎只有國壽和太保兩家機構,國壽的市場份額大致是70%,而太保則享有剩餘的市場。
從分省數據來看,江蘇、山東、上海、河南和山西是公司保費收入排名前5名的省份,占公司總保費收入的42%。其中山西在當地市場的份額居於太保系統內的首位,達到接近20%,其次是寧波、江蘇、貴州和河南。而國壽市場份額最高的公司分別是江西、內蒙、廣西、甘肅和河北,平安的是大連、寧夏、廈門、青島、深圳。
從以上數據也可以看出,太保與國壽具有相對優勢的區域有較高的共同點,而平安作為一個城市公司的特點也是非常明顯。
2.1.5.關於利差損
太保與平安一樣,均沒有將高利率保單進行剝離。由於平安在利差損形成時期,業務發展速度較快,因此其利差損保單規模要更大。從准備金余額佔比上來看,2006年平安的佔比是37%,太保是24%。從有效業務價值來看,2007年中期,利差損保單的有效業務價值為-164億元,而太保這一數據為-28.73億元。與平安一樣的是,在近年利潤比較好的時候,公司均花費了一些力量來消化利差損,具體方式是調低利差損保單的評估利率。經過幾次調整,目前太保利差損保單的負債成本已下調至了6.53%,與平安相當。預計兩家公司在今年底都會繼續下調評估利率。總體來講,兩家公司均具備消化利差損的能力。
2.2.財險業務
2.2.1.增長情況
公司一直以來均是中國第二大財險險公司。按照自1998年以來的數據,公司的市場份額基本保持了穩定,截至2007年10月份,公司的市場份額為11%。2006年,公司壽險保費收入181億元,保費收入的8年復合增長率為16%。
2.2.2.險種結構
由於車險發展速度快於其它險種發展速度,太保的車險比重與市場一樣逐年提高,從2004年的56%提升至68%。
與人保和平安相比,太保的車險比例在歷史上較低,但由於近年的比例提高,使得和人保、平安的車險佔比較為接近,甚至還略為高了一些。
2.2.3.綜合成本率保持穩定且有望下降
雖然車險比例逐年提高,但公司的綜合成本率還保持了穩定。其中賠付率呈下降趨勢,而費用率的提升抵銷了賠付率的下降,使得綜合成本率保持穩定。正像我們在《中國財險:承保業務處於上行周期》一文中所說的那樣,我們認為由於監管層加強了價格管制、償付能力及准備金提取的管理,承保業務利潤率會有所上升(圖23),綜合成本率將會略有下降。
2.3.投資業務
截至2007年中期,公司的投資資產1,917億元。同期中國人壽的投資資產是7,663億元,中國平安的投資資產是3,318億元,中國財險是770億元,太保的投資資產在行業中排名第三。
2.3.1.投資資產構成
從投資資產構成來看,太保最大的區別在於定期存款比例要明顯更高,而債券投資比例要明顯更低。定期存款與債券相比,優勢在於其主要形式協議存款一般含有浮息條款,在加息時段更為有利;劣勢在於其流動性較差,而且期限最長5年。與同期限的債券收益率相比,協議存款收益率並不低,如最新央行公布的3季度61個月協議存款加權利率為5.28%,而同期國債收益率一般為4.7%-4.8%。
2007年中期,太保權益類資產中42%是股票投資,30%是開放式基金,28%是封閉式基金。與國壽和平安相比,其股票投資比例最低,而封閉式基金比例最高。從金融工具分類來看,太保的交易性資產比例最低,只有8%,而國壽、平安和人保分別為18%、28%和40%。
2.3.2.投資收益率
2007年中期,國壽的總投資收益率為10.38%,平安和太保的收益率分別為15.81%和15.2%。投資收益率出現較大差異的原因在於一方面中國人壽收益率是包含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另一方面公司的會計政策對投資收益率也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可供出售類資產浮盈兌現比例以及交易性資產的佔比等。因此,收益率指標只能作為一項參考而已,並不一定代表實際的投資業績。我們認為10大重倉股是一個很好的跟蹤標的,因為其表現不受管理層態度的影響,能公允地反映其權益類資產的表現。遺憾的是太保尚未公布其10大重倉股。
中國人壽中期債券收益率相對較低是因為在債券市場不斷下跌的情況下,公司提取了相應的資產減值准備所致。
3.估值
我們採用內含價值法對太保的壽險部分進行估值,採用市盈率法對財險分部進行估值。
內含價值的基本假設是投資收益率提高150bp至6.2%,貼現率10%,新業務價值倍數40倍。公司公布了2006年新業務價值21.76億元(12%的貼現率),截至2007年中期的一年新業務價值29.18億元,同時在內含價值變動表中還列出了2007年上半年新業務價值18.42億元,由此推出去年上半年新業務價值11億元。今年上半年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67%。我們預計公司今年壽險業務新業務價值至少會有50%的增長,同時我們認為未來幾年公司由於效率的提高,新業務價值仍將會有快速的發展,未來兩年同比增長分別會有30%和20%。同時考慮明年H股發行9億股。
按照以上假設,我們得出太保2008年壽險業務每股評估價值為49.14元,加上財險分部的6.34元,對公司總的目標價為55.49元。
4.公司背景
4.1.歷史沿革
1988年,交行成立了保險業務部。經過3年的運作,1991年交行發起成立了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經過兩輪增資,太保的注冊資本達到了20億元。由於太保的業務最初主要來自交行信貸相關的財產保險業務,所以太保最初更重視財險業務,財險業務的相關經驗積累也較為豐富。直到後來隨著平安憑借個人營銷在全國范圍內快速發展,太保才開始跟隨性的發展壽險業務。
1999年,由於監管的要求,交行將其股份轉讓給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政府隨後逐步轉讓給其下屬企業,太保的控制人隨即也從交行轉到了上海市政府。太保獨立之後,管理層也意識到了壽險業務的"利差損"問題,而同時財險業務盈利能力卻要好很多,這也在公司內部引發了究竟要不要發展壽險業務的爭論,市場份額也因此有所下滑,與此同時平安借"投聯險"繼續攻城拔寨。
2001年,同樣也是由於監管的要求,太保發起成立了壽險和產險公司。由於壽險公司獨立經營,有了自己獨立的財務資源,因此壽險開始快速發展,個人代理人數量由2001年底的14萬人上升至2002年底的21萬人。由於大規模發展初期投入很大,形成了一些累計虧損,而同時業務快速發展客觀上需要更多的資本金,兩方面因素導致公司壽險業務在2004年存在115億元的償付能力缺口,限制了分支機構的開設和業務的發展。為解決這一問題,太保集團與凱雷在2005年底共同出資66億元(其中凱雷出資4.1億美元)對壽險進行注資。在這一階段的2002年,公司還進行了一次增資,引進了寶鋼集團和大連實德作為股東,管理層對公司的話語權加大。
2007年4月份,為了實現集團整體上市同時加強對子公司的控制,經與凱雷磋商,將凱雷對太平洋人壽的股權轉為對太保集團的股權,為上市鋪平了道路。
4.2.組織架構
公司發行前的最大股東為華寶投資有限公司,佔比20%,是由寶鋼集團及下屬企業合並股份轉讓給華寶投資有限公司。申能集團是其第二大股東,佔比19%。凱雷通過兩個基金控制了公司19.9%的股權。
太保同平安一樣也是集團整體上市,同時對子公司均是高比例控股,其占壽險、財險和資產管理公司的股份比例分別是97.83%、98.14%和90%。同時還持有太平洋安泰50%的股權和太平洋香港公司的100%股權。估值基本相同下買保險還是買平安 。
E. 平安2020年年報
昨天晚上中國平安公布了2020年財報。
2020年,平安營收1.22萬億,同比增長4.2%;歸母凈利潤1430.99億,同比下跌4.2%;基本每股收益8.10元,同比下跌3.7%;股東權益9879.05億,同比增長15.9%。
因為機構對平安2020年的歸母凈利潤最樂觀的估計,也是同比下跌15%以上,所以這份財報公布後,被輿論普遍解讀為超預期——沒有預期中那麼地壞,所以就算是超預期地好了。
騰騰爸此前也沒有預料到平安的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只有4.2%,我是按下降20%的幅度來進行預期和估算的。
從這個角度上看,這份財報的確有些超預期。
但歸母利潤,並不是我最關心的數據。
因為這個數據,擾動因素太大,經常並不能代表公司的真實經營成績。
此前有網友問我對平安的2020年財報有何期待時,我曾回答,我最關心四方面數據:一是內含價值,二是營運利潤,三是剩餘邊際,四是股息分配。
一看內含價值
圖片
我之所以重視平安整個集團的內含價值數據,是因為這個數據是我們給平安估值的基礎。
保險公司的內含價值(EV),相當於其他普通上市公司的凈資產。
過去的10年,平安的PEV(股價除以每股內含價值所得倍數)估值在0.8-2.0間波動。
總體上1倍PEV買入,相當於在最底部區域投入。
只要公司還在正常經營,EV還在不停增長,底部區域的投資就會相當有保障。
2020年平安的內含價值增至1.33萬億,同比增長10.63%。
這個數據,基本符合我的預期——2019年底,我的預期是平安EV至少會增長20%,2020年初,瘟疫發生後,我降低了預期,但也處在10%-15%之間。
現在看,是落在了我預期的下限。
不是太好,但勉強達標,可以接受。
每股內含價值72.65元。
昨天收盤價76.54元,PEV估值1.05倍,這是一個比較低的數據。
2021年瘟疫至少在中國已經得到了基本的控制,對保險公司來說,情況只會比2020年更好,不會更壞,再加上2020年的低基數,我對平安今年的內含價值增長非常樂觀。
展業恢復常態,EV增長至少15-20%吧。
若此,則今年底,平安每股內含價值至少增長到84-87元間。
這就是我昨天在文章中喊出「80元下的中國平安,是市場在為大家送錢」的底氣所在。
也是我前段時間判斷「以一年為期,90元下的中國平安,值得投資」和「持有一年以上,100元下的中國平安也不貴」的根本原因。
騰騰爸經常對自己組合中的股票給出價格、估值的判斷,但對外發布時,措辭、表達會相當謹慎——你光看錶達價格的數據,不看價格數據的前置條件,這是要犯錯誤的。
昨天公眾號里有幾個朋友吐槽騰騰爸:你前幾天還說90元、100元下的平安怎麼怎麼著來……
這幾位朋友,犯的就是我上邊講的錯誤。
經常有朋友問:騰騰爸,平安的內含價值到底是怎麼算的啊?
實際上,平安的財報對內含價值的計算,有著詳細的展示——
2020年財報,P55-65頁,你自己翻開看就可以了,何必求助騰騰爸?
二看營運利潤
營運利潤比歸母凈利潤更能客觀公正地反映公司的真實經營成績。
為什麼呢?
以平安2020年財報為例——
圖片
平安有3.7萬億的總投資資產。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以公允價值計價。
所謂公允價值,就是指公開市場的報價——在股市上,就是股票價格。
大家注意看一下,2019年因為公允價值變動,平安增加了476.66億投資收益,而2020年這一數據,變成了負69.33億。
一上一下,2020年僅此一項,投資收益就比2019年少了540餘億。
所以資本市場的波動,會對平安的歸母凈利潤造成太大的擾動。
保守的保險公司,就發明了剔除掉各種一次性、暫時性損益影響因素的營運利潤概念——
圖片
這是平安2020年從歸母凈利潤到營運利潤的計算全過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心計算和學習一下。
2020年,平安歸母營運利潤1394.70億,同比增加4.9%。
2019年歸母利潤,一是有資本市場抬轎,二是有稅收利好因素加持,所以給2020年的歸母利潤增長提供了一個比較高的基數。
再加上2020年的瘟疫影響、權益市場波動,所以看歸母利潤,是嚴重變形的。
正因為如此,最近大半年來,我一再強調:平安2019年的利潤沒有歸母利潤表現得那樣好,2020年的利潤也沒有歸母利潤表現得那樣差。
同時一再提醒:以後看平安的業績,要多看營運利潤,尤其是2020年的業績,更需要看營運利潤,而不是歸母利潤。
總體上吧,平安的營運利潤,更好地體現了公司的真實經營成績——沒有往年那樣好,但是符合騰騰爸的預期。
最重要的是,它的增長還是正數,而且是真的正數。
三看剩餘邊際余額
剩餘邊際是公司壽險業務未來利潤的折現值。
相當於保險公司的一個利潤蓄水池——這個池子里的水越多,意味著未來可以往外釋放的利潤越多。
我們小時候做數學,常碰到這樣的試題:一個池子,一個進水管,一個放水管;進水管進的水比放水管放的水多,則池子里的水就會越來越多;反之,就會越來越少;老師給我們出的題目,無外乎「什麼時候水池放滿水」或者「什麼時候水池裡的水被放干凈」之類。
壽險公司的這個利潤蓄水池,進水管主要是「新業務價值增長」,放水管主要是「剩餘邊際攤銷」。
新業務價值增長,是公司新開展的業務對剩餘邊際的貢獻。
剩餘邊際攤銷是池子里的蓄水往外釋放出來的利潤。
搞懂上述基礎知識了,下邊這張圖就好理解了——
圖片
2019年,平安剩餘邊際攤銷(即水池往外釋放的利潤)744.54億,2020年往外釋放了815.83億,增長了9.56%。
而最終池裡的水——剩餘邊際余額,2019年是9184.16億,2020年是9601.83億,增長4.55%。
今年往外放水(釋放利潤)比去年多了近10%,而池子里的水(剩餘邊際余額)比去年增長了不足5%。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公司為了營運利潤好看,加大了放水的力度,而稍微犧牲了一點「積水」的增長(未來業績的厚度)。
剩餘邊際余額增長,稍微低於我的預期,但是符合常識和情理。
勉強可以接受。
四看股息分配
我比較重視股息收入。
企業什麼都可以造假,就是分配給股東的現金分紅不好造假,尤其是「長期、穩定、可持續」的現金分紅。
平安的現金分紅跟營運利潤掛鉤。
2020年平安的營運利潤是增長的,所以它的分紅也就是增長的——
圖片
寫到這里,小得瑟一下:騰騰爸對平安最初的一筆投資(2015年股災期間買入),成本只有25元上下,以成本價計算,今年僅股息收益率就接近10%了。
呵呵,這就是長持的魅力!
總之吧,中國平安2020年的財報,從歸母凈利潤看,好像並不算好;從營運利潤看,表現並不算差——但從最近市場的預期角度看問題,表述起來又有變化:從歸母凈利潤看,大超預期哦;從營運利潤看,只是符合預期哦。
你看,這就是投資最好玩的地方——上邊的總評,線性思維患者可能又沒辦法理解了。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上邊我講的那些道理,你自己悟。
下面我們再聊一個大家最關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既然平安2020年的經營業績並沒有市場預期的那樣差,那為什麼最近平安的股價還會跌跌不休呢?
如上所述,平安的主要利潤來自於壽險,壽險的主要利潤來自於剩餘邊際,剩餘邊際主要來自於新業余價值的貢獻。
而2020年的中國平安,最大的問題就出現在了新業務價值上——
圖片
2019年,中國平安壽險的新業務價值是759.45億,2020年495.75億。
靠,下降幅度高達34.7%。
為什麼這個數據下降這么大呢?
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用來計算新業務價值的首年保費,總量下降了——2019年是1604.78億,2020年是1489.15億,同比減少7.2%。
另一個方面是新業務價值率也大幅下降了——
圖片
2019年的新業務價值率是47.3%,2020年是33.3%。
新業務保費,尤其是價值率為什麼會下降這么大呢?
很簡單。
直接的原因是:去年瘟疫爆發,上半年,封城,隔離,代理人員線下展業受阻;經濟增速下滑,居民收入不振,保險不好賣了——於是,總量降了;下半年為了沖業績,公司被迫賣了一些低價值的產品——所以,價值率降了。
更深層的原因是:平安主動進行了壽險改革,計劃逐漸革除掉那些低水平的代理人員、迭代掉那些低價值率的產品線——改革期,本來就會帶來一定量的陣痛,沒想到又倒霉地碰到了這場不期而至的疫情……
2021年的中國平安,我們重點看什麼呢?
就看上邊提到的「1+2」數據:如果只看一個,就看新業務價值是否增長;如果再往下細分,就看新業務保費總量是否增長和新業務價值率是否提升。
很多朋友看到這里,可能還會疑問:瘟疫不期而遇,這個好說,抵抗過去了就完了;壽險改革可是平安主動而為的——搞了兩年半了,搞不搞得成還不好說,平安為什麼非得搞這場看起來出力不討好的改革呢?
秘密實際上就是在新業務價值率上——平安這幾年正常的年份,壽險的新業務價值率也不過45%上下,而友邦在中國區的壽險新業務價值率卻高達90%以上!
這樣的差距,對雄心勃勃的馬明哲來說,能忍受得了嗎?
平安的這場改革,極具引領意義。
成,則中國的保險業又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敗,則中國的保險業就還得在低端世界再徘徊游盪不知多久。
產業升級換代,在保險業也是當務之急啊。
平安的這場改革,到底前景如何呢?
對我來說,倉位就是態度——昨天市場開盤,我看到平安股價再次下挫,略微思索後,馬上以76.00元的價格再次動用「過橋資金」加倉了一筆中國平安。
之所以如此堅定,原因主要就兩個:
第一,目前的中國平安,用最壞的預期分析,也已經處在了歷史性的底部估值區域;
第二,它目前的壽險改革,既有深厚的社會經濟環境,又為企業深化發展所必須。
也就是說,它的方向是對的,外在環境又比較優越。
所以,我認為它成功的概率非常之大。
這一年多來,只是迭加了瘟疫的影響,增加了改革的復雜性而已。
瘟疫過去之後,壽險改革的成效,才會慢慢體現出來。
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推斷和猜測。
所以,對平安——下注吧!
F. 關於今天的股市.來個懂行的來分析下.
中國平安今日發布公告稱,為了適應金融業全面開放和保險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增強公司實力,為業務高速發展提供資本支持,公司擬申請增發A股。根據增發方案,中國平安擬向不特定對象公開發行不超過12億股A股股票,發行價格則不低於公告招股意向書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或前1個交易日的股票均價。與此同時,為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公司董事會還決定向社會公開發行不超過412億元分離交易可轉債,每張債券的認購人可以無償獲得公司派發的一定比例的認股權證,其行權比例為2:1。
中國平安表示,上述募集資金凈額將全部用於充實公司資本金以及獲有關監管部門批準的投資項目,主要考慮與保險、銀行和資產管理等核心業務的戰略匹配,及能夠為公司業務的規模擴展和經營能力提高帶來明顯益處等方面。
集資規模堪比工行IPO
若中國平安上述再融資方案最終實施,將成為A股市場最大筆再融資項目。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經實施的再融資項目最大筆金額為海通證券(行情股吧)的260億,尚未實施的項目中最大筆是中國石化(行情股吧)300億分離交易可轉債,但這些與中國平安的再融資規模來比均可謂「小巫見大巫」。
以上周五的收盤價測算,中國平安公開增發募集資金額將達到約1178億元,再加上412億分離債募資額度,其再融資規模將接近1600億元。規模可比創下全球最大IPO的工商銀行(行情股吧)「A+H」集資額,工行在超額配售權行使前兩地集資額為191億美元。
或為大型收購鋪路
一家外資投行負責金融研究的副總裁說,「進行這么大規模的籌資活動,背後極可能有很大的收購或入股行動。」
平安表示,未來將致力於尋找境內外投資發展機會,有針對性地部署資本,實現技術領先與持續高速發展,朝著國際領先綜合金融服務集團的戰略目標前進。
分析人士指出,平安選擇在A股增發籌資,可能是因為A股估值水平較高,可以籌集更多資金,但也可能意味著募集資金的用途主要在國內。預計募集資金的主要投向可能是銀行、證券和資產管理領域。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籌資投資海外的可能性也不小。在次貸危機影響下,海外金融機構估價大幅下跌,目前正是進行海外收購的良好時機。(中國證券報)
機構點評:融資對公司影響偏樂觀
從長期來看海外收購和兼並將拓寬公司的投資渠道,提升公司的長期投資收益率和股東權益回報率,同時還可以分散投資風險,尤其是利潤增長過分依賴國內資本市場高投資回報的風險。
長期來看,考慮到公司海外股權投資比例將上升到15%,我們調高了公司長期投資收益率20bp。採用內含價值/評估價值方法,在10.5%的風險貼現率、投資收益率提高150bp、38倍新業務倍數下,根據分部加總,我們得出中國平安基於2009年6月底的合理價格為121.43元,目前股價98.21元,有23.6%空間,給與「買入」的投資評級。
主要不確定因素。短期內海外並購可能會帶來賬面浮虧。
G. 中國平安股票分析
中國平安(601318)
壽險龍頭市場地位不可撼動,充分受益消費升級驅動的保障型需求爆發:1)平安壽險 2004-2016 年保費年均增速高達 14%,市場份額長期穩定, 主要源於代理人渠道沉澱優勢 (壽險產品通常具有條款復雜、高度非標、主動購買意願弱等特徵,因而代理人至關重要,而代理人團隊優勢需長期沉澱)。 2) 中產消費升級驅動保障型保險產品需求崛起 (類似於國產 SUV、 茅台、 iPhone 等消費升級標桿) ,平安壽險作為行業龍頭最受益。 3)海外壽險市場寡頭競爭, 保險巨頭合計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我們認為, 未來國內壽險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平安壽險將依託自身優勢+中國市場高成長性擴大優勢。
財險綜合成本率顯著領先行業,銀行+證券+信託+互金布局完善,1+1>2 的綜合金融標的:1)平安財險近年來綜合成本率持續保持同業絕對低位(17Q1 綜合成本率 95.9%) 。考慮國內財險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平安財險實現保費規模穩步提升+保持承保盈利,彰顯其難以撼動的競爭優勢。2)平安銀行推進零售轉型且資產質量整體可控,平安信託登頂 16 年行業龍頭。3)互聯網金融業務 16 年正式扭虧,陸金所上市預期漸強(B 輪估值達 185 億美元)有望催化集團整體估值; 4) 綜合金融集團實現 1+1>2: 集團內各子板塊協同效應顯著,交叉銷售及客戶遷徙規模穩步增長。
17Q1 壽險個險新單高增長推動 NBV 大增 60%超預期:2017Q1,平安集團實現歸母凈利潤 230.5 億元,逆勢同比+11.4%,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再度保持強勁增速。個險渠道實現新單保費 658.4 億元,同比增長 62.2%,主要驅動因素為保障型需求爆發驅動代理人人均產能提升 31.8%,以及代理人數量高速擴張至 119.6 萬人。個險新單保費的高增長推動公司壽險 NBV 同比大幅增長 60%,達212.6 億元。此外,銀保渠道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新業務價值率較高的期繳新單保費同比+128.9%。
投資建議:
公司作為中國保險行業絕對龍頭,壽險、財險業務均有很深的護城河,預計公司 17/18/19 年 EPS 分別為 3.74/4.47/4.94 元。目前公司市值對應17PEV 僅 1.04 倍,估值仍具吸引力。中期而言,股息提升+陸金所上市推進+17 年業績拐點有望繼續催化股價,我們認為公司合理中期估值為1.3 倍 17PEV(考慮保險股歷史估值中樞約為 1.2-1.5 倍 PEV) ,對應目標價 56 元/股,維持「買入」評級。長期而言,隨著壽險、財險業務強者恆強,推動內含價值持續提升,我們認為公司未來估值有望達到 1.5倍 PEV,考慮內生增長+存量價值逐年釋放,長期估值仍有提升空間。
風險提示: 1.長端利率觸頂快速下行; 2.萬能險新規驅動銀保渠道競爭加劇;3.車險費改加劇市場競爭;4.股價持續上漲後面臨短期回調壓力。
H. 從宏觀和微觀方面分析股票
早上中國平安靚麗季報領漲大局,中國石化600028強勢漲停,農業板塊繼續走強,形成逼空形勢.最後上證指數大漲170點,深成指也成功突破壓力線!節後反彈繼續!從昨日大盤的分時圖來看,上午股指呈現的是穩步上揚的態勢,後一個低點比前一個低點高,後一個高點也比前一個高點高,這表明主力在有條不紊地收集籌碼。下午開盤之後,股指表現為一種欲加速突破之勢,但是由於成交量跟不上,被拋盤迅速打低,股指出現了一波放量跳水的走勢,尾盤又被多頭拉起來。雖然股指出現了一波放量跳水,但尾盤拉升量價配合理想,多方陣營毫無混亂之象,表明了主力放量打壓為吃貨,逼散戶交出籌碼為目的,然後又一口氣向上掃盤。
再根據近期兩市的幾類指數來分析後市行情,標本為上證指數、深圳成指、滬深300指數、上證50指數,時間為3月18日至昨日。
在4月9日的時候,筆者為這幾類指數做了一個漲跌統計,發現從3月18日以來,深成指的跌幅為其中最小的,因此就把它作為轉勢信號的領先指標來看。
我們從15分鍾K線圖來看幾類指數,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從3月18日以來,上證指數、上證50、滬深300指數呈現兩種不同斜率的下跌,並且目前的上漲都已經突破了前期下跌中形成的所有壓力線,目前僅有深成指的壓力線還沒有被突破。如果大盤要發動第二輪攻勢,那麼深成指肯定會突破壓力線,目前該壓力線在13100點附近,此壓力線為最後的安全介入屏障。今日只要深成指突破了這條壓力線,那麼就應該是最後的買入機會。
今日有望繼續上攻
但是深成指到底能不能突破13100點呢?我們還是從主力資金流向檢測儀中來尋找更有力的線索。
根據主力資金流向檢測儀,在昨日已經給大家詳細闡明了3500點一線有一定的阻力。當大家都面對著這樣一個阻力位時,分析角度的不同就決定了不同的市場觀點以及相應的操作策略。
板塊方面由於奧運會臨近可重點關注傳媒板塊.個股可關注:中國平安601318.持股期貨和參股券商的津濱發展000897,十送四,近期表現活躍,底部放量明顯.002097形態完好,突破在即.低價股TCL集團也有活躍跡像.另外可關注化肥板塊低價低市凈率的魯北化工600727.國陽新能績優煤炭股600348,近期十送五.也可關注.
I. 怎麼看出股票當天的增減金額我說的是個股比如中國平安
文章很長希望對你有幫助。其實看成交明細這樣的實時盤口語言,需要長時間的看盤和分析練成相應的能力,不可能靠一篇兩篇文章來解決問題。你可以對照下面的每天堅持看盤分析,時間久了就大致能判斷出了。
從成交明細分析主力異動
1、逐筆成交一般顯示的數據格式為在幾分幾秒以多少價格分幾筆成交了多少手。在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成交手數有時候是帶小數點的,這是因為股票買進的股數最少是100股,委託的股數也應是100的整數倍,賣出卻沒有限制,因此成交的手數會有小數點。另外一點就是如果在成交價格和手數前面沒有顯示,則一半是默認的1筆。
2、分時成交一般顯示的數據格式為在幾分幾秒以多少價格成交了多少手。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成交手數永遠是整數,不會出現小數點數字。其中現手累計數就是總手數。總手數也叫做成交量。有些軟體在現量後面標注藍色S和紅色B,前者代表賣,後者代表買。目前市面上出現了LEVEL-2行情數據,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大智慧,在那裡是叫分時成交,實際上就是我們在普通分析軟體上F1看到的「分筆成交明細」,但是他和LEVEL-2行情數據提供的逐筆成交明細是不一樣的。
3、一個孤獨的數字是缺乏意義的,但是一些連續的數字則是充滿想像的。一般來說,成交筆數越少,金額越大,表示成交比較強勢,反之是弱勢。尤其是成交筆數比較大而集中的時候,表示有大資金活躍跡象,該股出現價格異動的概率就大,應該引起投資者的注意。而如果半天也沒人買或者都是一些小單子在交易,則至少短期不大可能成為好股。
4、交易數據三維元素----數量、價格和筆數。不陌生的是前面兩個,筆數就是交易批次。在數量一定的前提下,筆數少說明交易力度強,反之就弱。筆數的變動與數量方向一致,交易為常態,反之就是非常態。
5、分時圖的基礎知識。分時圖是指大盤和個股的動態實時(即時)分時走勢圖,其在實戰研判中的地位極其重要,是即時把握多空力量轉化即市場變化直接根本,在這里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概念性的基礎常識。
大盤指數即時分時走勢圖:
1) 白色曲線: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證交所每日公布媒體常說的大盤實際指數。
2) 黃色曲線: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股票對指數影響看作相同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參考白黃二曲線的相互位置可知:A)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漲幅較大;反之,黃線在白線之下,說明盤小的股票漲幅落後大盤股。B)當大盤指數下跌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跌幅小於盤大的股票;反之,盤小的股票跌幅大於盤大的股票。
3) 紅綠柱線:在紅白兩條曲線附近有紅綠柱狀線,是反映大盤即時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在數量上的比率。紅柱線的增長減短表示上漲買盤力量的增減;綠柱線的增長縮短表示下跌賣盤力度的強弱。
4) 黃色柱線:在紅白曲線圖下方,用來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單位是手(每手等於100股)。
5) 委買委賣手數:代表即時所有股票買入委託下三檔和賣出上三檔手數相加的總和。
6) 委比數值:是委買委賣手數之差與之和的比值。當委比數值為正值大的時候,表示買方力量較強股指上漲的機率大;當委比數值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較強股指下跌的機率大。
個股即時分時走勢圖:1) 白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實時成交的價格。
2) 黃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成交的平均價格,即當天成交總金額除以成交總股數。
3) 黃色柱線:在紅白曲線圖下方,用來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
4) 成交明細:在盤面的右下方為成交明細顯示,顯示動態每筆成交的價格和手數。
5) 外盤內盤:外盤又稱主動性買盤,即成交價在賣出掛單價的累積成交量;內盤主動性賣盤,即成交價在買入掛單價的累積成交量。外盤反映買方的意願,內盤反映賣方的意願。
6) 量比:是指當天成交總手數與近期成交手數平均的比值,具體公式為:現在總手/((5日平均總手/240)*開盤多少分鍾)。量比數值的大小表示近期此時成交量的增減,大於1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已經放大,小於1表示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萎縮。
實戰中的K線分析,必須與即時分時圖分析相結合,才能真實可靠的讀懂市場的語言,洞悉盤面股價變化的奧妙。K線形態分析中的形態頸線圖形,以及波浪角度動量等分析的方法原則,也同樣適合即時動態分時走勢圖分析,具體實戰研判技巧筆者將另文探討。
6、所謂「零股」,即不足100股(最小交易單位)的股票。
交易規則規定:在每個交易日的正常交易時間內,投資者可以委託賣出零股,但不能委託買入零股。
那麼「零股」是如何產生的呢?第一種可能是股票經過送股、配股、轉配股後,產生了「零股」。例如某投資者原擁有南京化纖[l]600889[/l]1500股,分配方案為每10股送紅股3股,則他可分到紅股450股,該投資者此時就擁有1950股了;另一種可能性是因為允許委託賣出零股,那麼賣出盤完全有可能存在零股。例如陸家嘴[l]600663[/l]在16.31元/股價位的賣出盤有3680股,而買入盤有5200股,該股票買入者是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原則,在16.31元/股的價格上依次成交,輪到某位資者委託買入該股票時,可能已有3600股成交了,而該價位下的賣出盤只剩下80股,此時該投資者即使委託買入該股票600股,但實際只能成交80股。隨後該股票價格上揚,超過原來6.31元/股的價格,至收盤也未曾回落到16.31元/股的價格,結果使得該投資者仍有520股不能成交。
而所謂委託賣出零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加以解釋:如投資者持有某隻股票170股,70股是零股,這時,該投資者可以一次性賣出170股;或者先賣100股,然後賣70股,或者先賣140股,再賣30股均可。若投資者持有某隻股票500股,並無零股,這時,他仍舊可以將其拆成零股賣出,可以先賣350股,然後賣150股。總之,投資者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可以委託賣出零股。
7、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
開市價又稱開盤價,是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開市後的第一筆買賣成交價格。
世界上大多數證券交易所都採用成交量最大原則來確定開盤價。如果開市後一段時間內(通常為半小時)某種證券沒有買賣或沒有成交,則取前一日的收盤價作為當日證券的開盤價;
如果某證券連續數日未成交,則由證券交易所的場內中介經紀人根據客戶對該證券買賣委託的價格走勢提出指導價,促使成交後作為該證券的開盤價。在無形化交易市場中,如果某種證券連續數日未成交,以前一日的收盤價作為它的開盤價。
收市價又稱收盤價,通常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里的最後一筆買賣成交價格。
如果某種證券當日沒有成交,則採用最近一次成交價為作收盤價。初次上市的證券,以其上市前公開銷售的平均價格作為收盤價。如果證券交易所每日開前、後兩市,則會出現前市收盤價和後市收盤價。一般來說,證券交易所後市收盤價為當日收盤價。在我國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收市價的確定有所不同,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收市價是以每個交易日最後一分鍾內的所有成交加權平均計算得出的,而上海證券交易所則以最後一筆成交價格作為收盤價。
最高價,指某種證券在每個交易日從開市到收市的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最高價格。如果當日該種證券成交價格沒有發生變化,最高位就是即時價;若當日該種證券停牌,則最高價就是前收市價。如果證券市場實施了漲停板制度或漲幅限制制度,則最高價不得超過前市收盤價×(1+最大允許漲幅比率)。
最低價,指某種證券在每個交易日從開市到收市的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最低價格。如果當日該種證券停牌,則最低價就是前收市價。如果證券市場實施了跌停板制度或跌幅限制制度,則最低價不得超過前市收盤價×(1-最大允許跌幅比率)。
在證券報刊上,我們常常可以見到以月或年為時間段的開市價、最高價、最低價和收市價,這些價格都是以交易日的四種價格為基礎統計出來的。如月開市價是指當月第一個交易日的開市價,月收市價是指當月最後個交易日的收市價,月最高價與月最低價以此類推。此時,在某種證券價的統計中,經常會用到歷史最高價和歷史最低價,前者是指該種證券上市來的最高成交價格,後者是指該種證券上市以來的最低成交價格。
8、從分筆成交判斷主力動向。
主力操盤手法如何一般都能在成交量上表現出來:底部放量是行情即將上升的標志,頂部放量預示著行情即將回調;上升過程中放量表示還有上升空間,下跌放量表示還沒調整到位;上升縮量表示動力不足,隨時有回調的可能,下跌縮量表示下跌動力不足。這些從日成交量上都可以很容易的觀察出來,而每日分筆成交量的變化卻更能發現莊家的意圖,也是較難判斷的,下面僅以天津港(600717)近日的變化來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天津港自去年11月5日擺脫盤整一種小陽穩步上揚,到11月12日盤中成交量出現了異動,從分價表上看,買價和賣價的三個價位顯示出來的股數並不大,但分筆成交的數量卻很大,盤中一筆十幾萬的大單將股價砸至11.70元,隨即又迅速拉起,當時的價位是12.10元左右,每個價位的待成交量股數均只有幾千股,顯然11.70元成交的十幾萬股是預先埋好的,而且這種情況在當日盤中數次出現,成交量均很大,這種做法使當日的K線圖一下擊穿了均線系統,尾市又被拉回,形成了一個光腳長陽,當日成交量創下近期天量,但當日收盤僅比前日上漲了0.12元,從這種變化可以判斷,當日主力不是在震倉。若是震倉底下不會有預先埋好的接單,這種做法,使天津港在當日的漲跌幅榜中不易被人注意,而主力又達到了自己的意圖,不讓散戶在低位搶到過多的籌碼,這種情況在環保股份起動之初也出現過?
10、成交筆數分析是依據成交次數,筆數的多少,了解人氣的聚集與虛散,進而研判股價因人氣的強弱變化所產生可能的走勢。應用如下:
A、在股價高檔時候,成交筆數較大,且股價下跌,為賣出時機。
B、在股價低檔時候,成交筆數放大,且股價上升,仍有一段上升波段。
C、在股價低檔時候,成交筆數縮下,表示即將反轉,為介入時機。
E、成交筆數分析不適用於短線操作。
11、每筆手數就是每筆交易的平均成交量/手數,它是用來測算大戶是否進場買賣股票的有效方法,從每筆手數的變動情形可以分析股價行情的短期變化。
A、每筆手數=成交手數/筆數。
B、每筆手數增大表示有大額的買賣,每筆手數減少表示參加買賣的多是小額散戶。
C、在下跌行情中,每筆手數逐漸增大,顯示有大戶買進,股價可能於近日止跌。
D、在上漲行情中,每筆手數逐漸增大,顯示有大戶出貨股價可能於近日止漲下跌。
E、在上漲或下跌行情中,每筆手數沒有顯著的變化,表示行情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F、在一段大行情的終了,進入盤踞時,每筆手數很小且沒有大變化,則表示大戶正在觀望。
J. 收盤價為每股16元,該股票以除權價開盤後即大幅填權,第10天收盤時填權幅度為20%,求收盤價
(16-10.56)*0.2+10.56=11.65元
大家很容易從炒股中聽到一些炒股的術語,積累多了也就慢慢的熟悉了,但是炒了五六年的股也不一定能把所有名詞認識完。假使只關註上升和下跌的動態變化上倒也沒什麼,但是,假如關注基本面的那就要最起碼的認識一些比較重要的名詞了!就像今天我要給大家解釋的填權和貼權!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 填權和貼權是什麼
填權:股票除權除息已經過了一段時間,該股的交易價格相較於除權除息的基準價要高,與此同時,蠻多小夥伴都認為該股挺好的,而這種行情被稱為填權行情。
貼權:跟填權相反,股票除權除息已經過了一段時間,該股市場交易價格比除權除息的基準價低,也就是股價比除權除息日的收盤價有所下降,並且,這種行情稱之為貼權行情。
不知道哪只股票值得買入?會不會有潛在風險?直接點擊這個鏈接,即可獲取專屬於你的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二、 為什麼會有填權行情,如何抓住填權行情
1、為什麼會有填權?
一般看來,每年的9月、10月、11月是填權行情的時間,而且大多數朋友都覺得該股是很不錯的,買入的人多了之後,股票的價格慢慢就會回到除權除息前。
2、除權股都會填權嗎?
並不都是,可不可以填權的根本原因在於公司能為股東創造出多少價值和利潤。股票除權後是否會填權一般可以看以下條件是否滿足:
(1) 大盤趨勢向好
(2) 成長性股票,且除權前漲幅不大
(3) 流通股本不大,在6千萬以下為好
(4) 第一次送轉股,且一般為10送轉3~6之間的除權股
3、怎麼抓住填權行情?
(1) 看成交量,量能越大填權可能性就越大。游資拉升個股的最明顯特點就是放量、放大量、甚至放巨量,當連續2、3天放量大就要關注了。
(2) 每天開盤的半小時就是買入股票的絕佳時間,強勢的股票往往開盤後就迅速拉升起來,甚至到漲停版。盡量選擇龍頭股,強者就是一直很強的道理。
(3) 大盤行情的好壞對於填權也有一定的影響,當市場走勢好填權就越快速。當市場行情不好時除權後就或許很難填權了。因此投資者也要多重視大盤行情走向。
(4) 除權後上漲的股票填權可能性較大,在發現除權後沒什麼動靜或者下跌時及時止住,多留意下。
這些就是我要分享給大家的填權和貼權的基本知識,而且投資者炒股最好要擁有一定的經驗與技巧,才能在股市裡有優勢,祝大家投資順利!市面上很多研究分析報告都是要付費才能看,我自己花了不少錢買了一些靠譜的行業研報,直接分享給你吧,點擊鏈接就可以獲取: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