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回歸概念股票 香港回歸哪些股票會漲
業內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香港、深圳和廣州港三個全球十大港口,又位於東北亞到東南亞的戰略要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橋頭堡地位。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是國家從全球坐標出發,擴大對外開放、提升國際競爭水平的又一嶄新舉措。隨著港珠澳大橋年內通車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落地,區域內港口、地產開發等行業將獲得發展機遇,相關A股有深赤灣A(000022)、鹽田港(000088)、招商蛇口(001979)等。
2. 香港回歸20周年取得了哪些成就論文
1、GDP年增長4.5% 人均GDP全球第七
香港經濟經歷了多次考驗,如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以及歐債危機等,但到2014年的統計,香港過去10年的本地生產總值(啟衫GDP)年均增長約4.5%,高出其他發達經濟體同期平均值近1倍。
香港本地生產總值每年平均實質增長3.4%, *** 財政儲備累計增長65.2%,外匯儲備增長2.35倍。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按購買力平價計算,香港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在全世界排名第七。
香港股市和樓市自咐好2009年初反彈後,恆指保持在較高水平運行,部分地區樓價已超越1997年金融風暴前的水平。
現屆 *** 正積極增加土地供應量,務求令小市民安居樂業。
2、貿易中心地位進一步鞏固
2003年簽署的CEPA協議,令香港貿易受益匪淺。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提供的數據,CEPA實施10年,有71.61億美元香港受惠貨物進入內地,累計關稅優惠達39.83億元人民幣。
而近期公布的白皮書顯示,目前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貿易夥伴。
2013年,據香港統計,香港與內地的貿易額38913億港元,比1997年增長2.49倍,佔香港對外貿易總額的51.1%。
同時,香港是內地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和主要出口市場之一。
追答
3、自由經濟體20連冠
美國傳統基金會公布的2016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將香港列為最自由的經濟體。
在《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用以評估的十項因素中,香港在其中七項取得90分或以上的佳績,並在「營商自由」「貿易自由」和「金融自由」方面,繼續獲評為全球首位。
傳統基金會亦贊揚香港執行穩健的經濟政策、市場高度對外開放、恪守財政紀律、擁有穩定和透明的司法制度,以及對產權的充分保障,令香港能夠保持國際商業樞紐和金融中心的領先地位。
4、位列全球最大最先進的金融體系
回歸以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國際肯定。
2014年5月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全面對香港金融體系進行評估後,肯定香港金融體系受到相當完備的監管及具承受沖擊的能力,包括:銀行整體資本額遠高於《巴塞爾協定三》的最低要求水平;銀行體系(包括外資銀行分行)具備足夠流動資金應付大量的存款及資金流失。
IMF又確認香港是全球規模最大及最先進的金融體系之一,在世界經濟論壇的金融發展指數中位居榜首。
報告顯示,香港銀行體系資衡旁鉛產值達2萬億美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7.05倍,資本及流動資金非常充裕,盈利穩健。
證券市場則具深度、流動性及高效率,總市值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0倍。
至於保險業,滲透率亦相當高,在亞洲排行位列第二位,並且資本充足。
3. 香港回歸20周年,哪些股票會漲
香港回歸20周年,
利好港股通
找板塊最上面龍頭
4. 香港回歸20年取得成就
香港回歸20年取得成就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其實香港回歸20年以來取得成就到底有什麼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香港回歸20年取得成就,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跨越香港回歸的浩大工程——香港新機場啟用
耗資1550億港幣的香港國際機場總面積達1248公頃,在彈丸之地的香港是個奇跡;單是客運大樓就佔51萬平方米,相當於86個足球場,是世界最大的建築物之一。
這一跨越香港回歸的浩大工程,在經過幾年運行之後,新機場迎來黃金發展時期,連續4年被評為世界最佳機場,航空貨運量穩居世界首位。
金融保衛戰:擊退「金融大鱷」索羅斯
1998年「閃襲」香港金融市場是索羅斯為數不多臘灶運的敗仗之一。在香港遭到國際金融炒家的狙擊之前,東南亞金融市場經歷了一場暴風驟雨的襲擊,許多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匯市、股市輪番暴跌,金融系統乃至整個社會經濟受到嚴重創傷。
索羅斯的一連串狙擊,令港幣遭到大量投機性的拋售,匯率受到沖擊,一路下滑,香港金融市場一片混亂,港幣多年來首度告急,保衛香港貨幣穩定註定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生死戰。香港特區政輪梁府動用外匯基金合法地干預香港股市,與國際炒家在金融市場上進行殊死拼殺。
中國政府強調,將會全力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捍衛港幣穩定。必要時,中國銀行將會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聯手打擊索羅斯的投機活動,這對香港無疑是一種強心劑。一連串的反擊,使索羅斯的香港征戰未能討到任何便宜,損失慘重。
CEPA出世
2003年,在香港回歸六周年之際,中央政府回應特區政府的提議,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穩定了香港商界對香港經濟的信心,香港經濟開始明顯復甦。
2004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CEPA,將香港與內地的經濟緊緊維系在一起。CEPA自簽署後,香港GDP增速在2004年、2005年辯伏、2006年都保持在高速發展的態勢,超過世界經濟平均發展速度的一倍多,使得香港日益成為跨國公司拓展內地與亞洲業務的首選之地。
香港自由行開放
中央政府於2003年7月28日起,放寬了內地居民往來香港的簽證政策,先後允許內地49個城市居民申請來港「個人游」(自由行)。作為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的旅遊業,自由行由2002年的638萬人次逐年遞增,至2014年達至最高峰,有近4725萬人次,占整體旅客量逾77%,增幅逾七倍,帶動的行業每年可吸引30多萬香港勞動人口就業。
「滬港通」「深港通」相繼問世
2014年11月,「滬港通」正式開通,開通以來,南向交易(從內地到香港)日益受到歡迎,兩年間南向交易佔香港主板成交量的比重由1%-2%上升至12%。
從「滬港通」到「深港通」,邁出這一步耗時七百多個日夜。在「滬港通」成功運行兩周年,「深港通」也正式啟動。啟動「深港通」,全面實現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是中國必須尋求國際金融話語權的強國之路。從長期來看,「滬港通」和「深港通」對吸引外國資金進入中國股市意義深遠,它們的開通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大里程碑。
獲評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
在國際知名機構的評選中,香港仍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最自由的經濟體、亞洲最具活力的城市。
2017年6月1日,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表《2017年世界競爭力年報》,在其調查評估的全球63個經濟體中,香港連續第二年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瑞士、新加坡和美國分列第二至第四位。此外,據統計,到2017年,香港已連續23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債券通」獲批
2017年5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聯合公告稱,決定同意開展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以下簡稱「債券通」),正式啟動時間將另行公告。這是繼「滬港通」、「深港通」之後,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發展、推動內地和香港金融合作的又一重要舉措。
多家機構紛紛表示,「債券通」的獲批是一份迎接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特別禮物,意義重大,而這對於國內和香港乃至全球投資者和債券市場參與者都是一條通往更大業務機會的「快車道」,且將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4)香港回歸20周年受益股票擴展閱讀:
1、GDP年增長4.5% 人均GDP全球第七
香港經濟經歷了多次考驗,如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以及歐債危機等,但到2014年的統計,香港過去10年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約4.5%,高出其他發達經濟體同期平均值近1倍。
香港本地生產總值每年平均實質增長3.4%,政府的財政儲備累計增長65.2%,外匯儲備增長2.35倍。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按購買力平價計算,香港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在全世界排名第七。
香港股市和樓市自2009年初反彈後,恆指保持在較高水平運行,部分地區樓價已超越1997年金融風暴前的水平。
現屆政府正積極增加土地供應量,務求令小市民安居樂業。
2、貿易中心地位進一步鞏固
2003年簽署的CEPA協議,令香港貿易受益匪淺。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提供的數據,CEPA實施10年,有71.61億美元香港受惠貨物進入內地,累計關稅優惠達39.83億元人民幣。
而近期公布的白皮書顯示,目前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貿易夥伴。
2013年,據香港統計,香港與內地的貿易額38913億港元,比1997年增長2.49倍,佔香港對外貿易總額的51.1%。
同時,香港是內地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和主要出口市場之一。
3、自由經濟體20連冠
美國傳統基金會公布的`2016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將香港列為最自由的經濟體。
在《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用以評估的十項因素中,香港在其中七項取得90分或以上的佳績,並在「營商自由」「貿易自由」和「金融自由」方面,繼續獲評為全球首位。
傳統基金會亦贊揚香港執行穩健的經濟政策、市場高度對外開放、恪守財政紀律、擁有穩定和透明的司法制度,以及對產權的充分保障,令香港能夠保持國際商業樞紐和金融中心的領先地位。
4、位列全球最大最先進的金融體系
回歸以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國際肯定。
2014年5月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全面對香港金融體系進行評估後,肯定香港金融體系受到相當完備的監管及具承受沖擊的能力,包括:銀行整體資本額遠高於《巴塞爾協定三》的最低要求水平;銀行體系(包括外資銀行分行)具備足夠流動資金應付大量的存款及資金流失。
IMF又確認香港是全球規模最大及最先進的金融體系之一,在世界經濟論壇的金融發展指數中位居榜首。
報告顯示,香港銀行體系資產值達2萬億美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7.05倍,資本及流動資金非常充裕,盈利穩健。
證券市場則具深度、流動性及高效率,總市值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0倍。
至於保險業,滲透率亦相當高,在亞洲排行位列第二位,並且資本充足。
;5. 列舉20內中國發生的大事件對股市的影響
給你我幾年來整理的中國證券市場大事記:看看那幾件符合你的需要!
1984年8月1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呈批的《關於發行股票的暫行管理辦法》。
1984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個公開發行的股票——飛樂音響向社會發行1萬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國內更大的反響,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信號。
1985年1月, 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全流通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櫃台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年5月, 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中國 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第一天成交安達 股票8000股,採用的是最原始的口頭唱報和白板競價的手工方式。
1990年12月19日,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滬市的首個交易日以96.05點開盤,並以當日最高價99.98點報收,當日成交金額49萬4千元人民幣。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統一實行自由競價交易,滬市股價全部放開。
1991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
1991年10月31日, 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1月10日, 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後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5月21日,當天取消部分個股漲跌價格限制。
1992年7月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宣布:原野股票停牌交易。這是中國證券市場首家停牌企業。
1992年8月10日,深圳上百萬人冒雨來買認購抽簽表,最後發生著名的「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成立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1992年11月,我國國內第一家比較規范的投資基金------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簡稱淄博基金)正式設立。該基金為公司型封閉式基金,募集資金1億元人民幣,並於1993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最早掛牌上市。
1993年3月1日,飛樂音響等內部職工股掛牌,這是股份制企業內部職工股首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29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為中國內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國有企業。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區滬市行情傳輸中斷一個多小時,而未中斷地區照常營業,引起軒然大波。
1993年9月30日,中國大陸發生首起通過二級股票市場進行控股的「寶延風波」,延中實業股票突然停牌,深圳寶安上海公司聲明持有延中實業發行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由此揭開中國收購上市公司第一頁。
1994年1月14日,財政部代表中國政府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登記發行10億美元全球債券。這是中國政府發行的第一筆全球債券,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進入美國資本市場。
1994年1月26日南方某公司上海證券營業部因「紅馬甲」電腦操作失誤,以20元一股的天價買入廣船股票80多萬股(當日廣船正常價格在6.50元左右)。一筆交易虧損達1000萬元左右。
1994年7月30日,在數月無抵抗的熊途中,上證指數最低到達325.89點時,中國證監會宣布三項「救市」措施。一個半月,上證綜指上漲了223%,成為我國證券史上股指上漲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滬深股市交易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異常的劇烈震盪,327品種成交金額佔去期市成交額近80%。對此,上交所發布緊急通知稱,當日16:20以後的國債期貨327品種的交易存在嚴重蓄意違規行為,故該部分成交不納入計算當日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范圍。稱之為「3•27國債期貨事件」。
1995年5月17日,國債期貨市場關閉,因期貨資金湧入,5月18日股市井噴,滬市單日股指漲幅達30.99%。
1995年8月9日,日本五十鈴自動車株式會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通過協議購買法人股的形式,成為「北京北旅」的第一大股東。這是我國證券市場的首例外商A股大股東。
1996年5月29日,道• 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擬選擇市場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編制「上證30指數」,並在7月1日正式推出。隨後在30指數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波大級別的行情。
1996年10月23日滬市上漲20.5點,收於1010.83點,在闊別千點大關兩年後重新站上1000 點。
1996年12月15日,在市場不理會管理層十二道金牌後,《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股市出現過度投機,要求進一步規范。上證綜指自12月11日算起歷時13天,跌幅達31%,單日跌停個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去世,第二天兩市眾多股票跌停低開幾分鍾內被拉起到漲停報收,後歷時3個月,指數上漲了74%。
1997年4月18日法人股首次擺上了拍賣台。海南某公司持有的 600萬股海南航空股份有 限公司法人股被依法公開拍賣,開我國股票拍賣之先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7月2日泰國發生金融危機,隨後長達兩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全面爆發。
1998年4月,滬深交易所決定對「財務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實施股票交易特別處理。4月28日沈陽物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因連續兩年虧損,被列為首家特別處理的股票。
1998年4月7日,第一批上市的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金泰,基金開元發行。1998 年11 月25日起,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一律不再發行公司職工股。
1998年12月2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關於停止發行公司職工股的通知》。
1999年5月8日,發生美軍「誤炸」我駐南大使館事件,上證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點,十天後引發一場大級別的「5• 19」行情。
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堅定信心, 規范發展》「5•19」行情進入高潮。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開始正式實施。
2000年2月14日證監會宣布改革股票發行方式: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新股。受利好刺激,大盤漲幅超過9%。
2000年2月23日 上市公司發行轉債開先例,虹橋機場發行13.5億元5年期可轉換公司債。
2000年7月19日,上證綜指以2000.33點開盤,首次站上2000點關口,當日成交量達149.6億元。
2000年10月30日,新華社播發《假典型巨額虧空的背後——鄭百文跌落發出的警示》,引起各界強烈反響,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紛紛就「鄭百文現象」發表看法。並引起國務院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2000年11月2日,吳敬璉針對針對《財經》雜志2000年10月「基金黑幕」事件發表文章《證券市場不能黑》,引發「股市大辯論」。
2000年12月16日上證所推出包括調整B股交易結算費用,降低交易成本在內的系列舉措,以提高B股市場運行效率。此後B股指數不斷上漲,12月25日滬市B股指數創出三年來新高,以 88.95點報收。
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2001年4月23日,第一隻退市公司——PT水仙
2001年6月,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6月14日,滬市大盤見頂2245.42點,此後一路走低,開始綿綿數載的熊市。
2001年7月23日,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1年9月21日,中國內地首個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證券投資基金成功實現了首次募集目標50億份,正式宣告成立。
2001年10月23,證監會宣布停止執行國有股減持暫行辦法,利好引發大幅反彈,滬深股市接近漲停報收。
2001年11月16日,證券印花稅下調,上證指數開於1725.45點,跳空高開104.1點,但當天收出長陰,收於1646.76點,僅上漲1.57%。
2002年6月24日,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上證指數跳空高開,全天漲幅高達9.25%,上漲144.59點,收於1707.31點。
2002年9月23日起,上市新股於上市首日即計入指數計算。此前上交所新股上市後股指的計算方式是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
2002年12月1日,中國證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開始正式施行。
2003年2月19日 ,滬深交易所計對封閉式基金存在交易上的缺陷,規定封閉式基金最小報價單位「分」改「厘」, 3月3日起正式實施。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銀華寶申請QFII資格。
2003年4月,「非典」」流行,交易清淡,行情回落。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受此消息影響,上證指數當日大漲33.71點,收於1398.01點,單日漲幅達2.47%。
2004年2月2日,國九條出台,同年4月為落實國九條,證監會成立六個工作組。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業板塊正式登場、首批八隻股票上市,這是落實「國九條」的首項具體措施之一。
2004年6月30日, 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
2005年4月29日,經過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2005年6月6日,滬市大盤見底998.23點,從而結束了長達四年的熊市。
2005年6月10日, 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獲得通過,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個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2006年5月20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發布關於資金申購上網定價公開發行股票的實施辦法。滬市新辦法將申購上限放寬到當次上網發行總量或9999.9萬股,深市規定申購上限為不得超過本次上網定價發行數量,且不 超過9999.995萬股。
2006年6月19日,新老劃斷後的第一隻新股中工國際在深圳中小板上市,這標志著終止一年多的IPO恢復,由於是一年多以來的首次IPO,該股首日受到市場資金的瘋狂追捧,首日漲幅達到332.03%,最大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576%。
2006年12月26日,滬指報收2505.70點,當日成交額457.9億元,首次站上了2500點的高位。
2007年1月9日, 國內保險第一股「中國人壽」成功回歸A股,成為首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這標志著保險公司登陸A股的序幕拉開。
2007年2月26日,滬市大盤首次突破3000點。120隻股票達到10%漲停位,投資者企盼的春節後「開門紅」成為現實。
2007年5月9日,大盤藍籌股推動滬深兩市大幅上漲,滬市大盤突破4000點,滬綜指收報4013.08點。
2007年5月31日,調高股票印花稅,單日震盪320點創15年紀錄。
2007年8月23日,滬市大盤突破5000點.,盤中上摸5050.38點,報收5032.49點。
2007年9月28日,滬市大盤突破5500點,迎接58周年國慶節。
2007年10月16日,黨的「十七」大召開,滬市突破6000點,最高到達6124.04點,成為了歷史以來的最高點位。
2008年1月14日,證券論壇討論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要以全球視野, 5500不攻而破,滬市又進入了進一步的下跌周期。
2008年3月14日,受國內平安再融資,雪災,大小非解禁和物價上漲等壓力,以及美國次債進一步影響滬市直破4000點。
2008年4月16日,中國第一隻以角為計價單位的股票紫金礦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上申購,申購價為7.13元。
2008年4月22日,管理層明確大小非減持的有關規定,上證指數高開低走,次日跌破3000點至2990點。
2008年4月24日,受證券交易印花稅從0.3%降為0.1%影響,上證指數大幅收高。
2008年5月13日,受隔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八級大地震影響,股市低開後返身走好,一度廣大投資者以不拋股票來支撐指數。
2008年8月8日,29屆北京奧運會召開,大盤以「利好」出盡而大跌,次個交易日跌破2500點,收於2470.07點。
2008年9月16日,受美國雷曼兄弟銀行倒閉,美國股市暴跌影響,以及央行下調銀行准備金和貸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證指數跌破2000點,9月18日跌至1802.33點。
2008年9月19日,受管理層允許匯金公司對工建中三大銀行護盤等三大利好消息影響,大盤出現了幾乎集體漲停的壯觀。
2008年10月28日,隨著全球證券市場全面殺跌,上證指數又走入下降通道,當日盤中最低到達1664 .93點,也是這次暴跌的最低點。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5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籌備十餘年之久的創業板有望正式開啟。
2009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決定撤銷寧波立立電子2008年7月公開發行股票的核准決定,同時要求立立電子按照發行價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證券持有人,這在中國證券市場尚屬首例。
2009年6月10日, 證監會正式公布《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實施之後將隨時向企業發審核批文。這意味著暫停8個多月的IPO重啟。
2009年7月29日,金融危機全面全面爆發以來全球最大一單IPO中國建築在滬市登陸,上海證券市場發生了有史以來3031.75億的最大單日成交量,並出現09年最大的跌幅,盤中連破3400,3300,3200點整數關,報收3266.43點。
2009年10月30日,等待了十年,首批創業板股票共計28家公司在深圳登陸,當日盤中受到爆炒而幾度被停牌。
2009年12月8日 被稱為中國「證券業死刑第一人」的原中國長城信託投資公司北京證券交易營業部總經理楊彥明被執行死刑,但6500多萬元贓款的去向仍是一個謎團。此案從一審、上訴、發回重審、再上訴,歷時五年之久。
2010年1月8日,證監會宣布,國務院原則同意推出股指期貨交易。2月22日,期貨公司獲准受理股指期貨開戶。
2010年3月26日,證監會正式做出批復,同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合約。
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貨上市,由於市場有了做空機制,股指開始了一輪大幅殺跌走勢。
6. 香港回歸20年啟示
香港回歸20年啟示
20年了,心頭忽然回響起97年香港回歸時的一首歌,如下為香港回歸20年啟示,歡迎閱讀!
1841年,英國強佔香港島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帝為此下了幾十道諭旨,一些封疆大吏也曾上折具奏,但清政府沒有能力扞衛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北京政府時期,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和1921年的華盛頓會議上,中國代表曾提出收回租借地的問題。但終因英國的粗改槐頑拒和當時軍閥混戰、政局不穩和缺乏實力作外交的後盾而嚴重受挫。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宣言中,明確提出了廢除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的奮斗目標,其中將取消列強在華租借地放在突出的地位。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從來沒有向英國正式提出過歸還九龍租借地。從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到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本來有兩次機會收回香港和九龍租借地。可是,蔣介石政府執行錯誤政策,又兩次坐失收復良機。香港回歸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和港人治港方針的成功實踐。
收復香港的百餘年歷史,再一次向我們證明了落後必挨打、弱國無岩友外交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幾代人為之奮斗的夙願。
一百年前,香港這塊美麗的彈丸之地是帝國主義列強強行從母親身上割去的,多少屈辱之淚,多少思鄉之情,那具有中英特色的.“中英街”成了這段屈辱歷史的見證,讓每個中國人都銘記在心。香港終於回到了母親的懷抱,洗刷了百年的屈殲此辱歷史,炎黃子孫得以團聚,民族之魂得以振奮。我們無法掂量彼時積貧積弱的晚清帝國對割讓香港時會有多少痛感,但我們能看到,我們祖國母親用最真的心,迎接迷失的孩子歸來,為了香港回歸,為了香港回歸後的穩定繁榮,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為了讓香港“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制定CEPA計劃,我們實施東改工程……人道是故園風雨。歷史如昨日風雨,九州為今日故園。香港這塊面積僅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經歷過狂風暴雨,而今沐浴著和風細雨;走過凋零頹敗,而今是美麗繁榮。香港的馬路上24小時川流不息的汽車,白天將香港弄得熱熱鬧鬧,晚上為馬路上增添了一條流動的光帶;還有那高科技的競技場、科學館令人大開眼界;那充滿童趣的迪斯尼樂園,是每個孩子嚮往的地方,美麗的維多利亞港海濱、繁華的銅鑼灣,是人們生活、旅遊的天堂……
20年了,心頭忽然回響起97年香港回歸時的一首歌:清清的東江水,日夜向南流,流過深圳,流進港九,流上深港樓外樓。東江的水啊東江的水,你是祖國引出的泉,你是同胞釀成的美酒,一醉幾千秋。突然發現自己所想不知所謂,言不及意,還是引用溫家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後說過的那句話:“香港回歸20年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衷心希望香港更加繁榮,更加開放,更加包容,更加和諧。”十年樹木,今年春天紫荊花盛開了,花開得絢麗、燦爛、芬芳,因為它們還要以更加鮮艷的色彩,慶賀“香港回歸20周年”。春華秋實,衷心希望香港更加繁榮,更加開放,更加和諧!
香港回歸,又稱“九七回歸” 。1982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中英首次揭開了香港前途談判之幕。雙方經過多次的會談在1984年6月進入最後階段。7月份,英國外相再訪北京。8月1日,賀維抵港,舉行記者招待會,宣稱中英雙方已同意協議大綱及主要條款。再經過許多阻礙的情況下,我國終於在1982年9月26日與英國在北京草簽香港前途的“聯合聲明”。
在簽署聲明後,香港進入過渡期,城市方面、層英權計劃、拆卸九龍寨城、香港機場核心計劃等問題的推動下。我們的領導人物鄧小平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偉大構想,有力地推動了祖國的發展與和平統一的進程。
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我們通過與葡萄牙的和平談判,順利解決澳門回歸問題,並將以“和平統
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最終解決台灣問題。“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對渴望統一的兩岸人民來說都是一個有益的啟示。
香港回歸,主權移交。主權移交是香港歷史上最重要的一頁,對香港影響深遠。它的前部分是對中國大陸政權的恐懼帶來了移民潮;另一方面,加速了兩地在經濟及社會上的融合。香港政權的移交也標志著英國自維多利亞時代以來最光輝的“日不落帝國”時代的終結。
香港的回歸,回歸不單是換一面國旗、區旗,更換一些名稱便能落實,還要經過一段心路歷程,對國家民族的認同,而這個轉變,首先發生在法律制度上。回歸的意義在於,香港回到自己祖國的主權下,雖然香港實行與內地不同的制度,我們與內地和台灣、澳門同胞生活在同一個國土上,同為中華民族,共用同一語文共享統一文化,共有同一源遠流長的歷史,它是國家的一部分,國家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的回歸,它給我們中國人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通過和平談判解決香港問題,表現了中國人的智慧,更體現了中國國力的強大。古往今來,歷史上都未曾有過,一個國家兵不血刃,收回失地。今天,我們收回香港,從中看到了國家的富強,看到了民族的希望,看到了歷史發展中辯證的真理。它使祖國統一大業邁出了可喜的一步,祖國必將實現完全統一,神州大地將在寫輝煌史詩。21世紀將是中國全面復興與發展的世紀,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歷史機遇。
7. 征帆吧少年的小朋友是誰
趙征帆吧少年的小朋友是趙征帆,他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他有著一顆熱愛學習的心,樂於助人,善良可愛。趙征好滲帆的小朋友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幫助他:
1. 鼓勵他學習:趙征帆的小朋友們可以鼓勵他學習,幫助他掌握知識,培養他的興趣,讓他更加熱愛學習。
2. 幫助他發展友此脊興趣愛好:趙征帆的小朋友們可以幫助他發扒缺展興趣愛好,比如繪畫、音樂、體育等,讓他更加充實、有趣。
3. 引導他做正確的事:趙征帆的小朋友們可以引導他做正確的事,讓他懂得禮貌、尊重他人,做一個有禮貌、有愛心的好孩子。
4. 幫助他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趙征帆的小朋友們可以幫助他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讓他懂得與他人相處,學會尊重他人,培養友誼。
5. 幫助他培養自信心:趙征帆的小朋友們可以幫助他培養自信心,讓他懂得自己的價值,學會自信地面對挑戰,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