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最牛中概股暴漲1100%!超萬億外資卻在爭奪A股的核心資產
回望中國資本市場過去30年,是一段逐步深化改革和不斷擴大開放的 歷史 。從發行B股有限開放,到建立QFII制度吸納外資參與A股交易,再到滬港通、深港通的相繼落地,最終實現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
3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既「請進來」也「走出去」,在國際金融資本市場的浪潮中經風雨、見世面,開放的中國資本市場正加快與世界的互聯互通。
隨著A股對外開放進程提速,A股的核心資產正在成為外資「瘋搶」的對象,截至12月22日,2020年北上資金累計凈買入金額已高達11845億元,超出2019年全年的9934億元,再創新高。
第一隻B股誕生
回望之初,20世紀90年代,中國資本市場初具雛形,處於國民經濟轉型浪潮中的中國企業嘗到上市融資的甜頭。大批企業亟需發展生產和擴大市場影響,與正在尋求中國市場投資機會的境外資金不謀而合。對外開放,是這一時期中國資本市場的內在動能。
首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此前透露:「我們吸引外資,過去是發債券這種形式,資本進入,股份制的形式,股票的形式,這個是客觀需求,外資有要求,企業也有要求,因為我們自有的,國內的資本量不夠用 ,投資上不去,那個時候缺錢,就提出這種形式,上海、深圳都提出來了。後來我們就做了試驗,就兩個市場,兩個價格,兩種貨幣,就搞個A股、B股。」
1992年2月,第一隻B股上海電真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正是這天,中國的資本市場與國際資本市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而這扇門就是由有著來自全世界24個國家和地區、230名「股東老闆」的電真空B股所開啟,也譜寫了中國金融市場的新 歷史 。
當年2月21日上午9點30分,上海證券交易所一號大廳旁的貴賓廳內,一群西裝革履的海外證券專家擠在窗前。隨著一個鑼聲的敲響,電子行情屏上顯示著發行價每股70.8717美元的電真空B股開盤價為每股71美元。
一位香港的投資者成為幸運兒,其委託的券商「紅馬甲」搶先以72美元成交的10股B股,成為中國 歷史 上第一單成交的B股。電真空B發行認購相當火爆,3天內即被搶購一空。
B股的上市在中國香港和國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同時B股的發行和上市交易使得中國與國際市場更接近,使得更多的外國人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信心。
但對於中國內地企業而言,要想真正進入國際資本市場,這還只是邁了半步。因為上市公司和企業都在境內,只有投資者是境外的。
青島啤酒成H股第一股
B股的誕生,為境外投資者打開了投資中國內地企業的通道,但內地企業要不要走出去?如何走出去?對於90年代新生的中國資本市場卻是個爭議性的話題。
首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回憶當時的情形時說:「爭論當然有了,為什麼好企業拿到外面去上市?不在國內上啊?它就是有一個問題,國內沒那麼大市場,吸收不了。再一個問題,資金量的問題,再有一個問題,國有企業改成股份制國際上市,是國有企業股份化的一個非常好的道路,學習國際經驗,用國際規格改造國有企業,這是改革的創舉。再一個,擴大中國的影響,中國的企業,中國的產品,在國際上擴大影響。」
實際上,1990年開始,監管層就已經開始研究國有企業改組後去中國香港上市的問題。當年6月香港聯交所組織30多位專家,成立了中國研究小組,專門研究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的有關問題。
劉鴻儒後來在鏡頭中透露:「在香港上市是香港先提出來的,國務院派我帶著小組專門向香港去做調查,寫過意見,最後才定下來的。組織一個聯合小組,香港內地聯合小組,研究國有企業到香港,改成股份公司到香港和國際上市問題,我們在聯合小組幹了一年,研究各種問題,主要是法律問題,研究完了之後,才上市的。這是國際化的一條必由之路,越走越寬。」
1993年7月15日,「000168」出現在香港聯交所交易大廳的屏幕上,青島啤酒成為內地第一家到香港上市的企業。這只諧音「一路發」的股票,最終獲得110倍的超額認購。
「從香港聯交所成立那天起,所有公司上市都是開香檳酒慶祝,唯獨青島啤酒上市這一天,開的是青島啤酒!」劉鴻儒在著書回顧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時這樣寫道。這個小小的細節,反映出香港對內地首隻在港上市股票的重視。
自青島啤酒成為第一家國企獲准在香港上市至今,幾近20餘年光景,在此期間,陸陸續續已有290家國企登陸香港市場,總募資額達近1.88萬億港元。
赴港上市,開辟了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通道。1994年後,這條路越走越寬,中國內地企業開始出現在美國、新加坡、倫敦等國家和地區的證券市場上。
外資「買爆」A股
如果說H股的出現標志著中國企業真正進入國際資本市場,那麼,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則加快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步伐。
2002年11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發布,正式推出QFII試點。2003年7月份,瑞銀買入寶鋼股份、上港集箱、外運發展、中興通訊等4隻股票,正式拉開QFII投資A股的帷幕。
QFII制度落地後,又陸續實施QDII、RQFII等制度,極大地推進了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進程。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QFII、RQFII投資總額度限制在一次次松綁。
2002年,QFII總額度為100億美元。2012年,QFII總額度升至800億美元,2019年則再度提升至3000億美元。2020年9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投資者投資額度限制。
時任光大控股總裁陳爽表示:「我進入到光大控股,是在2004年,當時我們覺得,中國作為在一個發展的軌道上面,人民幣資產正好是進入到上升的軌道,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資者要進入到中國,我們就抓住了這樣的一個機會,就發展我們海外的基金管理業務。」
經過18年多的發展,QFII等從無到有,一步步壯大,多年來,給A股帶來巨額的增量資金。
據央行網站披露,截至2019年末,境外投資者通過QFII、RQFII、陸股通合計持有A股市值高達2.1萬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的4.35%,正在成為參與A股的重要力量之一。
2020年1月21日,深交所官網信息顯示,截至1月20日收盤,外資(QFII/RQFII/深股通投資者)合計持有美的集團(000333)總股數達19.54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達到28%,觸及外資禁買比例線。美的集團也因此成為2020年第一隻被外資「買爆」的個股以及A股史上第3隻被外資「買爆」的個股。
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錢於軍對全景網表示,「早年可能偏向於更多的是利用外資來做我們的事,現在逐步的有外資積極想參與中國的成長,不僅僅金融資本,而且戰略投資人、企業,國外都紛紛來中國直接投資,展業都在這兒。總有一天人民幣會自由兌換,而且中國的資本市場會成為全世界不僅最大的,可能是最強的。」
「最牛」中概股今年漲超1000%
進入21世紀,境外資本投資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的途徑日益多樣化,同時,中國內地高 科技 企業也掀起了海外上市的浪潮。受「知識經濟」、「新經濟」概念推動,以互聯網、電子上午為特色的企業成為這一時期海外上市的主角。
2014年,21家中國 科技 公司在境外上市,微博、京東、迅雷、阿里巴巴等紛紛登陸美股。隨後,海外資本市場則出現了更多中國 科技 巨頭的身影。
回憶起在美國上市的情景,網路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曾在鏡頭前說:「原來覺得中國公司就跟中國製造的這種貨物商品一樣,應該是屬於便宜的代名詞。網路股票定價的時候,人家就天然的認為說你是一個中國公司,所以我們參照美國同類公司給你打一個折,就是你的定價。」
「所以我在定價的時候就跟他們講,你不能這樣看,因為我們比美國公司更具有成長性,所以不應該打折,反而應該比他更貴,我對這個公司有信心。」李彥宏如是說。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達265家,市值合計21827億美元(約14.28萬億元),佔美股總市值比例約4%。
中概股也不斷在創造 歷史 。在11月份中期的成交額排名前十的股票中,前所未有的出現了5隻中概股。成交量暴漲意味著,中概股在美國備受追捧,其中成交額最高的蔚來 汽車 今年以來股價漲幅超1117%。
近日,多家華爾街巨頭持倉曝光,其中包含橋水基金在內的多家機構在今年三季度大舉加倉明星中概股。達利歐更是多次唱多中國。
北上資金、南下資金成投資「風向標」
對外開放,讓國際資本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國企業。然而2014年以前,無論是QFII、RQFII,還是QDII,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都是單向且分割的。
2014年11月滬港通正式啟動,才第一次實現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隨後的深港通與滬倫通繼續加碼雙向開放,相繼實現了深交所市場與港交所市場以及上交所市場與倫交所市場的互聯互通。
隨著滬深港通的逐步開放,北上資金、南下資金也逐漸成為投資的「風向標」。
中銀證券日前指出,從配置偏好看,目前北上資金偏好消費醫葯,南下資金偏好 科技 醫療。從資金屬性看,北上資金近期由以「配置盤」為主導的資金屬性向「交易盤」屬性傾斜,南下資金屬性仍以「配置盤」為主。
北上資金也一度被譽為「聰明資金」。今年以來,北向資金浮盈快速增長,12月份終於邁過1萬億元大關,創造了新的紀錄,最新浮盈高達10168.18億元。
目前,北上資金與南下資金已分別成為A股與港股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是資金面觀察最為重要的數據之一。
3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從試點引入境外投資者開始,從嘗試開放、到有限開放、再到對世界金融市場全面開放、互聯互通,逐步形成了多渠道、多維度的開放格局,開放的廣度與深度不斷拓展。
30年來的實踐也證明了:要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中國資本市場,必須加強與各國資本市場的開放合作,以開放促改革。
我們相信:只要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始終保持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未來的中國資本市場,一定能夠發展成為最具國際競爭力的資本市場。
❷ 外資重倉前20強股票
外資重倉的前20強股票應該有茅台,五糧液,還有各個行業的前兩名吧!
❸ 中國國內企業有哪些企業被外資控股外資為第一股東
你好,這個問題實在太難的了,官方的文獻也很難找~~畢竟我們中國的產品被外國控制本來就是讓國人不爽的一件事~~但是我現在能給你招出十個從朋友哪裡知道的,原來是我們中國的,但是現在已經是外國品牌的東東~~~都是真實的,我都有點不相信~~希望多你有所幫助~~第一名:中華牙膏
怎麼排這個第一,我倒著實為難了一把,排在第一位的這個企業一定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算去算來,也只能在快速消費品行業了。畢竟你可以不上網、不買車,但你不能不吃飯、不喝水、不刷牙。
我至少核實了5家網站,才敢肯定,中華牙膏早就已經是荷蘭聯合利華的了。我想,大多數老百姓打死也不會相信中華牙膏居然是荷蘭的——它上面不是有中華兩個字么?
1994 年初,聯合利華取得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並採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上海牙膏廠「中華」牙膏,外方口頭承諾自己的「潔諾」牌和「中華」牌的投入比是4:6,但並未兌現。與此類似的是中國著名商標美加凈:該品牌曾經佔有國內市場近20%,1990年,上海家化與庄臣合資,「美加凈」商標被擱置。跨國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資,實際上是將「美加凈」逐出市場,為自己的品牌開路——中華牙膏的命運正是如此。
從整個洗化行業上來說,美國寶潔利用其品牌優勢和稅收優惠,基本上擠垮了國內洗滌品企業,國內十大民用洗滌劑品牌幾乎全軍覆沒。僅飄柔、海飛絲、潘婷、沙宣四個品牌,就佔有60%以上的國內市場,超過了國際公認的壟斷線。寶潔每招收一名員工,就意味著中國原洗滌劑企業有2~3名員工下崗。
我想支持國貨,但我在洗化行業連支持國貨的機會都沒有!如果中國的每個行業都像洗化行業一樣,那麼中國的企業也就完了。
第二名:雙匯
我承認,直到現在還時不時的吃點雙匯火腿腸(習慣了),雖然它早在2006年就賣給美國高盛集團。08年,高盛又投資2—3億美元在湖南、福建收購了10多家養殖廠。
「在中國最有投資價值的就是農產品。」羅傑斯如是說。
在多哈小型部長會議再次破裂、各國死保農業底線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國際投行在中國農業相關產業鏈領域不斷追加投資的行為值得關注。我不是民族主義者,但看著逐漸發展起來的雙匯放心肉專賣店,看著雙匯不斷攀高的市場佔有率,我有理由表示我的擔心。壟斷不可怕,可怕的是外資打著中國企業的名號,不斷著蠶食著市場。
我只想陳述一個事實,雙匯是美國的,就這么簡單
第三名:娃哈哈
本來想提名健力寶的,當年的東方魔水,在中國的罐裝飲料市場上是威風八面,一統江山,但自從李經緯離開後,健力寶是一瀉千里,現在只能給當年的小弟提鞋了。正YY間,腦袋突然開竅,健力寶鼎盛時期還是屬於咱中國的,現在雖然屬於統一了,但台資企業還算不得外資,那是咱人民內部矛盾。
那就娃哈哈了,當年法國達能收購娃哈哈時,宗慶後還一度扛著民族主義的大旗勾起了廣大國民的無限愛國情懷,結果呢,宗慶後在收購爭論的數年前早就拿到美國綠卡了,一個美國居民跟咱談中國的民族情懷,真**扯淡。
怎麼說呢,我挺喜歡娃哈哈的,但法國達能已經控股51%以上了,咱就別自欺欺人了
第四名:金龍魚
如今咱自己吃的食用油居然也是外國的了。典型就是金龍魚,這個牌子幾乎出現在每個中國家庭的廚房裡,市場佔有率在50%以上,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是第2名福臨門的8倍,但它徹頭徹尾是一家外資企業,屬於新加坡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擁有的,跟中國毛關系都沒有。
目前,中國油脂市場原料與加工及其食用油供應的75%以上已被擁有百年歷史的四大跨國糧商ADM、邦吉、和路易·達孚所控制。跨國糧商在中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的64家企業參股控股,占總股本的66%。國際巨頭憑借資本和歷史與經驗的優勢,已完成對上游原料、期貨,中游生產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場渠道與供應的絕對控制權,即中國食用油戰略安全的「安全門」已不在國人手中,已現實弱化了我們的市場調控能力,這不僅對食用油乃至對國家安全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直接威脅
第五名:大寶
「大寶明天見,大寶天天見。」多麼熟悉的廣告語啊,大寶幾乎是大多數工薪階級男性的必用品牌,咱中國老百姓又怎麼可能把它和美國聯想起來呢?可惜事實是,早在2007年4月美國強生就已經收購了大寶。別以為中低端這塊市場老美不要,對於外來資本來說,蝦米也是肉。何況中低端市場真的是蝦米嗎?中國13億人,有多少有錢人
第六名:蘇泊爾
2006 年8月法國著名小家電企業SEB收購國內烹飪炊具第一品牌蘇泊爾,當然新聞有播,但又有多少老百姓知道這則新聞呢?起碼我是事後多時才知道的——還是因為我在家和朋友聚會時吹牛說自己多麼支持國貨,買東西首先國貨時,被朋友揭露的。如果不是這個插曲,也許我一輩子都不知道,這個當年起身浙江的中國名牌,已經成了法國貨。
又一個行業第一被納入了國外資本的懷抱,而我們(我相信絕不止我一個人)依然滿懷愛國情懷的支持著已經變為洋貨的曾經的民族品牌
第七名:匯源
可口可樂179億元收購匯源,一場轟轟烈烈的收購案,那麼多保衛民族企業的呼聲,換來的卻是狗血的不能再狗血的一個事實。
在和匯源聯合發表收購要約後不久,可口可樂中國區副總裁李小筠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匯源品牌由匯源香港上市公司擁有,而匯源香港上市公司近60%股份由達能、境外公眾股東和一家美國的私人投資基金擁有,因此這次交易前和交易後品牌的持有是從一家外國公司轉到另一家外國公司,沒有民族品牌流失。當時有媒體查出,匯源果汁的詳細注冊地址為:Scotia Centre,4th Floor,P.O.Box2804,George Town,Grand Cayman,Cayman Islands, 是一家離岸公司。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3月22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以商務部否決可口可樂對匯源的兼並案,說明中國不歡迎外資到中國投資,是一個非常大的誤會。
陳德銘說道:「可口可樂兼並匯源發生在兩個外資企業之間,可口可樂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公司,匯源果汁是注冊在開曼群島的一個外國公司,這兩個外國公司之間的企業兼並不涉及中國的投資政策,只涉及中國對這兩個企業在中國銷售產品的經營集中度的審核問題。
第八名:南孚
南孚是電池的第一品牌,相信一直到今天,很多家庭還是首選南孚電池。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十年,卻始終無法打開局面,市場份額不到南孚的1/10。
但是貪婪是魔鬼,只要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2003年8月,南孚電池被其競爭對手美國吉列集團收購。當年的手下敗將,現在成了老闆。
曾經,孫雯那句鏗鏘有利的「民族力量!」,曾讓南孚這個響亮的品牌傳遍中國的大江南北。可是現在呢?多少人知道南孚已經不是中國的企業了?所謂的民族力量又到底忽悠了誰?
第九名:白加黑
在中國,誰不知道白加黑啊?多少人感冒都會首選白加黑,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白加黑這玩意現在壓根就不是咱中國的東西。
2006年10月,德國拜耳醫葯與我國東盛科技之啟東蓋天力制葯公司簽署協議,以10.72億元收購後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漿、「信力」止咳糖漿等業務和相關資產,收購金額 10.72億元(1.08億歐元),東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葯OTC業務。
這其實只是醫葯行業的冰山一角,國內最大抗生素生產基地中國的華葯集團,早在 2004年已經賣給了荷蘭的DSM(歐洲最大的原料葯生產企業);
西安楊森雖然名字里有個西安,其實早就百分之百屬於比利時了,中國最常用的緊急避孕葯毓婷原本是北京紫竹的,但現在是瑞士諾華100%控股。
先說這么多吧,再說下去,別說你,我擔心我自己都被嚇到。這些葯,咱老百姓肯定百分之百認為是中國的,結果呢,卻都是外國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咱中國人感個冒,避個孕現在都掌握在別人外國人手裡了.
❹ 高盛持有的中國股票有哪些
問題太籠統了
高盛持有的有A股,也有H股
以及在NSDQ上市的中國概念股
想問哪個?
❺ 外資到底買了哪些股票
外資是非常聰明的資金,這些外資都是去布局一些A股市場的優質股票,最典型的就是A股市場的白馬股,外資在股票市場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度。
外資出現天量搶籌碼,買入金額最多的股票是比如有以下股票,具體名單如下:貴州茅台、東方雨虹、北方稀土、陽關電源、隆基股份等,這以上五隻個股是在過去5月份,被外資金買入最大金額的股票名單。
總之我們作為個人投資者,不要去關心外資在哪裡,外資買了什麼股票,這些都是沒用的,他們是神出鬼沒的,等散戶都已經知道他們進來了,也許他們就開始出貨了,根本沒有必要去跟外資炒股,不然虧得一塌糊塗。
其實A股市場很多外資都是帶馬甲的,也就是從內陸資金兜一彎就是成了外資。不然這些外資又怎麼可能會非常精準的操作,每次都能精準的逃頂,同時每次也能精準的抄底,難道外資真能神不知鬼不覺嗎?其實不然,這些外資當中很多是內陸資金,才會對咱們A股有深入了解。
風險提示:以上個股僅回答問題所用,不構成個股買賣建議,自行買賣盈虧自負。
❻ 哪家證券公司被外資增持最多
2020年度中國十大牛散誰比較可靠?
1、誰知道外資持股(參股)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大智慧有個 外資並購 的板塊
裡面好象有
2、外資持股概念股有哪些
經查證核實,中國股市具有外資持股背景的股票有很多,外資持股概念包括但不限於如下幾只股票:華新水泥;中孚實業;張裕A;四川雙馬;科華生物;耀皮玻璃;中國國貿;S佳通;陽光股份;雙匯發展。
3、在上市公司股東表中哪些代表的是外資持股?
在上市公司股東中表達的外資持有是很重要的,希望也很多人都能夠明白持有股的代表性和意義
4、外資持倉量高的股票後行情好不好?
外資投資一般會做比較全面的投資分析,而且是持有時間比較長,做中長期的投資的。所有他們持倉量高的股票一般以後的行情比較好。可以作為投資參考。但是任何事物都沒有確定性,尤其是股票,波動也很大。最後 的決策權還在你自己進一步做仔細的分析。例如從10個你選定的股票中進一步按照你的邏輯思維再篩一次,最後確定2-3個股票作為投資標的。
5、誰能給我一份中國最牛散戶名單?
中國十大最牛散戶排行榜
作者:深圳商報 日期:2014-6-9 11:32:27 閱讀數:5043 網友評論:0 條
在上市公司報告中,有一些人十分引人注目。他們以自然人的身份,進入到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他們中有的堅守一隻股票而獲得高額財富,有的在多家上市公司中均進入了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介入時間精準令人稱奇,被業內稱為「最牛散戶」。統計顯示,今年最新排行榜單中,新出現了吳鳴霄、章建平等陌生的個人投資者名字,其中75人財富已經高達億元以上。
1、劉元生
香港商人劉元生以持有13379.12萬股萬科A(價值指數;A股評級)股,成為萬科A第4大流通股股東。以萬科12月7日8.66元收盤價計算,市值11.58億元。資料顯示,與王石是密切的商業夥伴的劉元生當初對萬科的累計投資僅為400多萬元。1992年,劉元生持有萬科股票370.76萬股。以後隨著萬科送股配股,加上通過二級市場的增持,劉元生持有的萬科股票逐年增加。經歷2007年牛市後,其所持股份市值一度高達30多億元,但在2008年的下跌行情中損失慘重。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熊市還是牛市,劉元生從未對所持股份進行過減持。
2、王一虹
鹽湖集團(價值指數;A股評級),這只充滿「傳奇」色彩的股票,近期又誕生了一位「傳奇」散戶——王一虹。2006年深圳興雲信開始取得鹽湖集團股權共1.7億股,其中王一虹8523萬股,持股成本僅為1.27元。經過一系列減持,截至中報,王一虹持股5740.18萬股,以12月7日收盤價25.73元計算,王一虹持股市值14.76億元。四年間,王一虹財富增值22倍,持股市值超過堅守萬科的劉元生,成為「最牛散戶」之首。
3、黃木順
廣東潮州人,擁有澳大利亞國籍,早年在深圳做建築,後來承包工程施工,並成為中國最早一批股民。在2008年「新財富500富人榜」榜單中,憑借泛海建設(價值指數;A股評級)以13.5億元身家列該榜單第499位,黃木順是第一位憑借二級市場投資進入該富人榜的個人投資者。因所買進的股票大多屬房地產板塊且長期持有,曾有「地產股的巴菲特」的稱謂,最高市值曾達到20億元。目前黃木順仍列泛海建設流通股東第三位,持股5083.96萬股,但資產縮水嚴重,僅餘4.6億元。
4、劉 芳
「劉芳」,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名,卻和「史上最牛散戶」畫上等號。2007年,ST金泰(價值指數;A股評級)連續42個漲停板的背後,有此人身影;股改未通過次數最多的S飛亞達背後,有此人身影;十幾傢具有重組、整體上市、股改等炒作題材的上市公司背後,也有此人身影。短短半年,劉芳對十幾傢具有重組概念的個股進行投資,浮盈超過億元。2009年上半年,拋售ST雄震後,劉芳及其丈夫葉晶大手筆投資曾一度中止。今年ST金杯公布三季報,劉芳、葉晶再度位列十大流通股東第7位和第9位,但此次收獲卻未能再現當年的輝煌。
5、蔣 菲
2007年,白雲山(價值指數;A股評級)A披露,蔣菲通過拍賣競得的4200萬股白雲山A的股份已在中登公司完成過戶手續,自然人蔣菲持有白雲山A4200萬股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而根據此前的公告顯示,蔣菲以35900萬元的價格競得白雲山A4200萬股股票,其買入的均價8.547元/股。到了2009年中報,蔣菲的名字已經從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如果忽略交易成本,業內推算其在白雲山A中獲利超過3500萬元。
6、金順法
金順法,這位名字有些繞口卻神秘無比的「散戶」,在2008年忽然冒了出來,沒有人知道他的底細,只覺得他的買股方式頗有「暴發戶」的架勢。當年一季報顯示,金順法為9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股東。以當時的股價計算,金順法持股市值為2.6億元,在個人股東市值排名中已經一躍成為佼佼者。後經調查顯示,金順法的背後為沈昌宇,長期使用金順法、金小紅、沈浩平、徐菊仙等名字賬戶進行操作。證監會於今年8月27日公布了對沈昌宇利用其控制賬戶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的處罰決定,悉數沒收其操縱深深房A(價值指數;A股評級)、ST秦嶺(價值指數;A股評級)兩只股票價格的非法所得185.03萬元,同時對其處以三倍於違法所得的罰款,罰款總額高達555萬元。
7、吳鳴霄
進入大眾視野起於其持有的全是清一色的ST股。根據今年一季報,吳鳴霄持有包括ST北生、ST中房等9隻ST股。悉數押注在外界看來已近退市邊緣的ST股,不但沒讓吳鳴霄蒙受巨虧,反而嘗到了ST股「山雞變鳳凰」的甜頭。2009年三季度,吳鳴霄買入當時還未脫帽的天方葯業(價值指數;A股評級),粗略計算,當時的吳鳴霄買入天方葯業的成本在5.5元左右,而根據今年5月12日天方葯業9.49元的收盤價,持有天方葯業302萬股的吳鳴霄浮盈超過千萬元。
8、章建平
199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章建平將當時僅有的5萬元資金投入股市,就此成就了一段驚心動魄的傳奇,其妻方文艷則作為助手。有業內人士曾測算,2007年,章建平在滬深兩市的交易額,光股票一項,據說就達到了700億元,平均每個交易日成交2.8億元。單單印花稅,他一年就上交了近2億元。在章建平參與過的數百隻股票中,據說北辰實業(價值指數;A股評級)和招商輪船是他賺得最多的兩只,每隻高達上億元。2009年,深交所曾對方文艷賬戶採取了限制一個月交易的監管措施,此後章建平、方文艷夫婦的名字漸漸淡出人們視線。
9、趙建平
今年活躍的散戶新貴之一趙建平也十分引人注意。據統計,趙建平持有的7隻個股除了威爾泰(價值指數;A股評級)、北礦磁材、衛士通是在2009年四季度新進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外,漢王科技(79.10,-3.08,-3.75%)、紅星發展(16.38,-0.21,-1.27%)、生意寶(價值指數;A股評級)、中青寶(價值指數;A股評級)均是趙建平在今年一季度新進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總資產在1.5億元以上。和吳鳴霄專注ST公司一樣,趙建平也有一套鮮明的擇股標准,他選擇的股票多是新興壟斷企業,而且流通股股本很小,平均僅有5000多萬股。雖然青睞小盤股,但並不意味著趙喜歡快進快出,其持有股票的時間往往長達三個季度。雖然不是每次選擇的股票都能成功獲利,但總體上成績比較穩定,截至9月13日,其持有的9隻股票已獲得浮盈3000多萬元。
10、成碧娥
2009年IPO重啟後,也造就了一批新的「最牛散戶」。如持有神州泰岳(價值指數;A股評級)47.13萬股的成碧娥,截至4月30日,成碧娥持有神州泰岳的市值為3037萬元。根據一季報,成碧娥在今年一季度新進成為神州泰岳的第七大流通股股東,而在神州泰岳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有8個席位都是機構。業內分析,能在被機構頗為看好的神州泰岳中擠進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成碧娥資金實力不可小覷。截至中報,成碧娥的名字已經從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據計算,成碧娥在二季度至少賣出37.91萬股,獲利近500萬元。
11、莫 帆
今年一季報顯示,莫帆在海博股份(價值指數;中小板評級)、海越股份(價值指數;上海A股評級)、杭州解百(價值指數;A股評級)等個股中進入了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總市值超過7000萬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莫帆並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據統計,莫帆系成員包括莫帆、全天寶、杭州華源實業有限公司、應忠良、孫宜然、孫仲良等。有人猜測這是一幫資金量龐大的浙江游資,股東名字僅僅是幌子。
12、林金全
根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自2007年中報開始,林金全便出現在國脈科技(價值指數;信息產業股評級)的限售股股東名單中,當時僅持股825.83萬股,2009年年報開始,林金全以持有3303.3萬股國脈科技現身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並位於第二位,當時市值已超過4.9億元。今年一季度,曾經一個季度減持超過1000萬股。截至三季報,林金全仍持股3454萬股,截至12月8日收盤,其所持個股市值超過5.36億元。
13、張克強
對於張克強而言,在地產上獲取上億資產實屬「無心插柳」。1993年在澳大利亞亞梅鐸大學拿到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他,本打算投身教育事業,回國辦學。但是在2002年7月,保利地產(價值指數;地產股評級)啟動股份改制進程,張克強斥資4900萬元,入股保利地產19.69%(廣東華美出資4557.78萬元,張克強本人出資1350萬元),成為第二大股東。經過8年,張克強的財富隨著保利股價的攀升而呈幾何級的增長。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張克強持有3650.7萬股保利地產的流通股,市值達到4.51億元,此後曾進行減持。但截至中報,張克強持股又再度增至4745.94萬股,市值超過6億元。
14、熊玲瑤
2009年12月,樂凱膠片發布公告稱,樂凱膠片原二股東誠信創投持有的4232.2萬股股份過戶至熊玲瑤名下,而誠信創投不再持有樂凱膠片股份。熊玲瑤2009年四季度新進入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2010年一季度增持1666.71萬股,當時市值超過4億元。但在今年3月至5月期間累計減持1233萬股,而中報顯示,其再度增持至1866萬股,市值仍然接近3億元。
15、曹晴霞
2008年11月,蘇寧環球(價值指數;零售百貨股評級)實施定向增發,曹晴霞以自然人的身份以5.7元/股獲得3000萬股。2008年年報,蘇寧環球發布公告稱每10股轉增2股。因此,曹晴霞的股票數量由此前的3000萬股增加至3600萬股。2009年12月2日,蘇寧環球14400萬股增發限售股上市流通,其中曹晴霞3600萬股全部解禁。截至中報,曹晴霞仍然持股3600萬股,市值超過3億元。
16 、鄭海若
上世紀90年代,鄭海若主要進行整合上市公司以及競購法人股等投資活動。同時,他還管理著富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外界曾傳言鄭海若的身價超過百億元。但是自從「雲銅炒股案」後,鄭海若便銷聲匿跡,只能在雲南城投中看見其名字。根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2007年之前,鄭海若就已經持有雲南城投,當時雲南城投的股價尚不足6元。從2007年至今,鄭海若並未對雲南城投進行過大規模的減持,相反在2009年二季度還增持了580萬股。上半年,鄭海若再次出手,豪擲8.98億元,認購了中泰化學5500萬股增發股,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17、張建斌
張建斌也是於2007年名聲大振的「十大最牛散戶」之一。金風科技(價值指數;A股評級)於2007年12月26日在中小板掛牌,張建斌控股的瑞華投資發展持有金風科技373.5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0.83%。市場人士認為,金風科技登陸A股後的一年裡,這部分股權就能流通套現,原始收益鐵定翻番。另外,當時張建斌還是中海油服第二大流通A股股東,至少還曾持有過海虹控股100萬股、億陽信通100萬股。截至今年半年報,張建斌的名字已經從這些個股的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
❼ 2020年11月6號外資大筆買入那些股票
2020年11月6日,外資大批量買入了一些科技、半導體之類的股票。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5-2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❽ 外資買入股票排名
根據中報數據,外資二季度增倉超過1000萬股的有21隻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