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石油股票為什麼一直下跌 知乎
中石油股票下跌的原因:
1、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導致市場氣氛出現拐點。
2.估值過高。
3. 絕大部分為散戶持倉。
4.業績沒有持續性。
一、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導致市場氣氛出現拐點。
次貸危機是指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盪、恐慌和危機。在截至2009年6月的兩年時間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連續17次提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購房者的還貸負擔。而且,自從2005年第二季度以來,美國住房市場開始大幅降溫。隨著住房價格下跌,購房者難以將房屋出售或者通過抵押獲得融資。受此影響,很多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借款人無法按期償還借款,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開始顯現並呈愈演愈烈之勢。
二、估值過高
2007年的每股收益當時機構預計為0.75-0.80元,08的每股收益大概0.9元左右,對應的開盤價48.6元,2008年動態市盈率過50倍,但以中石油那麼巨型的公司,每年增長15%都很了不起啦,所以當時的市盈率嚴重偏高導致股價下跌。
三、絕大部分為散戶持倉
當時48.6元機構的持流通股不超過1%,絕大部分為散戶持倉,籌碼完全分散。
四、業績沒有持續性
中國石油業績是起伏不定的,比如2013和2014年,每年凈利潤都超過1000億元,而2015年下滑了66.73%,2016年更是下滑了77.84%,即便是2017年大幅增長188.52%,凈利潤也只有2014年時的20%左右。也只有2006年的17%,所以股價不斷下跌。
股票下跌形容股票大幅度下降,主力資金退出市場。股票下跌可以有很多原因,整個行業板塊的下跌,整個股票市場的下跌,公司盈利業績等的不理想,公司負面的事件消息等等,這些會直接或間接地導致股票的。由股市分析助手炒股策略工廠指出,股市巨震將成本周大盤的主旋律。
B. A股市場石油股價與貴州茅台股價差這么多,說明什麼問題
中國石油股價4元多,貴州茅台股價1300多,從這里反映了一個最現實的問題“油比酒便宜,一升油的價值遠低於一斤酒”的價值。
中國石油
A股市場的中國石油成了很多散戶的傷疤,2007年11月上市以48元開盤價,至今10多年過去了,中國石油的股價歷史新低不斷,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截止發稿,中國石油的股價是4.48元,公司總市值為8144元。
唯一能解釋的理由就是股票市場的投機性,以及股票市場的炒作性,茅台只是在二級市場得到各路資金的關注,從而推薦股價。反之中石油在二級市場得不到資金的關注,股價陰跌不斷。
根據茅台和中石油進行比較,同樣的行業龍頭,兩只股票的股票質量又不差,但最終的表現卻相差十萬八千里,足以說明A股市場投機性與價值投資的問題。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說明A股市場兩點特徵,其一股票市場投機性強;其二股票分化太嚴重;也許這兩點就是造成A股市場出現中石油新低不斷,茅台新高不斷的情況。
C. 中國石油市值
中國石油市值:最新數值9590.30億元。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圓鋒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油」或「中石油」)是中國油氣行業佔主導地位的最大的油氣生產和銷售商,是國有企業,是中國銷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2018年10月11日,福布斯發布2018年全球最佳僱主榜睜慶單,中國石油位列第155位。 2018年12月5日,榮獲第八屆香港國際金融論壇暨中國證券金紫荊獎最佳投資者關系管理上市公司。
2020年7月,2020年《財悉腔握富》中國500強,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2位。
D. 為什麼茅台的市值會比中石油的大
中國石油的營收是萬億級別的,而茅台的營收尚未到千億級別,中石油的市值怎麼會比中國石油的高?但是截至目前茅台的市值是1.5萬億,而中石油的市值是1.2萬億元,為什麼?
因為茅台比中石油賺錢,對於中國石油和貴州茅台這種營收級別的企業、以及這種市值規模的企業估值是比較理性的,因為市值太大了,給與高估值就是給別人送錢,參與的大多是機構或者是大戶,投資相對理性。市值的大小無法是看你的盈利規模以及估值水平。
1、貴州茅台比中國石油賺錢能力強貴州茅台2017年的凈利潤是270億元,增長率為62%,2018年的凈利潤為352億元,增長率為30%。同時期的營收分別為610億元和771億元,營收增長率分別為52%和26%。
而看2019年的業績數據,茅台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6%,全年凈利潤有望達到443億元,而中石油上半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僅僅3%,其全年凈利潤也就是550億元的規模。營收規模中石油當然要比茅台多多了,2018年中石油的營收規模是2.35萬億,而貴州茅台同期的營收是772億元,中石油的營收是茅台的30倍,但是在2007年的時候中石油的營收已經達到了8363億元,11年時間增長了1.8倍;
而茅台2007年的營收是72億元,在2007年中石油的營收規模是茅台的116倍,茅台的營收在11年間增長了10倍。兩者的差距在進一步縮小。作為一個投資者你更願意看好哪個公司?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兩者當前的凈利潤規模接近,而一個在高速增長,一個增長不穩定,這個選擇並不難做。
2、茅台的成長性更好,獲得更高的估值單從2018年和2019年的凈利潤規模來看,茅台比中石油還差了100億元,但是差距在縮小,茅台仍然是高速增長,但是中石油增長緩慢,所以市場給與茅台的估值更高。當前中石油的動態市盈率是20倍,而滾動市盈率是22倍;
而茅台的動態市盈率是36倍,而滾動市盈率是37倍,市場給與茅台的估值要高得多,幾乎是中石油的兩倍,茅台獲得高估值的核心原因就是其成長性非常好。中國石油在2007年上市的時候估值也是很高的,當年也是大大的獨角獸,將近1500億的凈利潤,市值超過了萬億美元,達到了7.8萬億人民幣。
而巔峰時期的估值也達到了64倍,這是妥妥的成長性公司和高科技公司的估值水平。不過11年過去了,市場給與中石油的估值已經是貿易公司的估值水平,2.35萬億的營收,1.2萬億的市值,市銷率0.5倍,而中國石油當前的市盈率也不能算是低了,比較盈利水平太不穩定,太依賴於國際油價的走勢。
3、從長遠來看更看好誰?消費領域容易出大牛股,茅台就是其中的表現之一,白酒是中國的文化,茅台是其中的佼佼者,茅台酒雖然有奢侈品的傾向,不過一兩千的價格也未必中產就喝不起了,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的消費能力只會越來越強,中國石油在2012年就達到了2.2萬億的營收,至今6年時間過去了,營收只是增長了7%,石油是經濟的血液,中國經濟的增長放緩已經是事實,而且在耗能方面進一步降低,石油的營收天花板已經很明顯。
但是中國消費升級還在路上,當前的人均GDP只有1萬億美元,未來10年很可能就突破了2萬億美元,帶來的最大機會就是消費升級,中產階層數量進一步壯大,對白酒的消耗自然是有增無減。而茅台的產量一直是沒有滿足市場的,即便現在建設的產能投產了也還是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而且根據茅台的機會,本次建設的產能投產後不再增加產能了,所以茅台的稀缺性總是存在的。
對消費市場的成長性更加看好,所以從未來的投資角度來看,個人還是更看好茅台的前景。不過任何優秀的股票都需要有一個合適的價格,茅台目前36倍的市盈率我認為是不低了,如果是我個人在這個價位是不可能跟進的,在這個價格已經占不到多少便宜了,即便是按照當前的26%的增長速度,再過1年時間,在股價不變的情況下,市盈率依然有29倍,所以當前的這個估值個人角度而言是不會參與的。酒雖好喝,也不能貪杯,再好的東西也有貴的時候,再差的產品也有價格跌破的時候。
E. 寧德時代市值超越中國石油:一個時代落幕的開始
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SH:601857)在A股風光上市,首日開盤價被瘋狂的投資者推高到48.60元,市值峰值達到80456.02億元。彼時的中國石油董事長蔣潔敏,在接受央視采訪的時候表示:
2015年,這位基本滿意的董事長犯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等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16年。
五年之後的2020年尾,中國石油總市值跌落至7597億元,只剩下2007年那個瘋狂早晨的十分之一不到。不知道這位基本滿意的董事長在看到這個數字時,會作何感想。
另一端純裂,一個來自福建的民營企業。2020年正褲舉的最後一天,寧德時代(SZ:300750)的市值定格在了8179億元,比中國石油高出582億元。
在此之前十幾天,董事長曾毓群在一次行業活動中告訴同行,
作為對比,2020年中國動力電池產能不過100GWh左右。
也就是說,在曾毓群的預測下, 中國未來5年的時間內,鋰電池將會面對一場十倍級的產能擴張,寧德時代在其中占據的市場份額超過40%。 而支撐這些擴張產能的,正是快速增長的新能源 汽車 市場。
曾經貴為A股 歷史 上市值最高企業的中國石油,仍然是每個人開車出行的必然選擇,2.2萬座加油站遍布全國。但已經遠遠地離開了資本市場的舞台中心,不再是那個人人追捧的「亞洲最賺錢公司」;
90%老百姓都不知道做什麼的寧德時代,卻和新能源 汽車 一起,成為了這個時代資本眼中最美的大紅花。
也許大多數人還沒有適應「寧德時代=中國石油」這個等式。但兩者的命運,真實地在2020出現了令人瞠目的匯合。我們也是時候討論下,未來這個等式是否會變成: 「寧德時代>中國石油」。
討論寧德時代與中國石油的關系,就繞不開資本市場里成長與價值的區別。
注重成長的投資者認為,企業市值的提升,投資者利潤的來源,主要來自於企業在上市後不斷成長,企業規模擴大,搶占市場空間,營業收入與利潤增加。
在這個過程中,小企業成長為大型企業,投資者獲得的是更大市場空間帶來的利潤,是尋求更大市場的 「增量思維」 ;
而價值型的投資者則認為,企業市值是價格,企業的盈利能力是價值。價格圍繞價格上下波動,投資者需要在企業價格低於價值的時候買入——這時市場往往處於不景氣的狀態,然後在市場恢復景氣、企業價格高於價值的時候賣出,獲得利潤。
這種投資類型的投資更看重存量價值, 偏向於「存量思維」。價值型投資者在觀察上市公司時,往往更看重市盈率是否足夠低——也就是說,股票的售價是否夠便宜。
從價值的角度看,寧德時代的價格確實相比價值出現了非常大的偏離:一年的時間,股價從100元左右上漲到350元以上。但從財務數據方面去觀察,其2020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歸屬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甚至都是負增長。
觀察製造業企業最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是毛利率,甚至2020年前三季度其毛利率已經下降至27.41%,相比2015-2018年40%左右的數字落差明顯。
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大幅度的股價上漲,怎麼看都是「不合理」,更像是概念股的炒作,或是各路公募、私募基金抱團取暖的結果。
中國石油的情況看起來更糟。雖然按照2020年收盤價格計算,市凈率已經跌至0.63,但雄厚的資產規模卻並沒有產生與之相匹配的利潤。
幾年的時間里,國際原油價格跌跌不休,中國石油的業績隨波逐流。
東方財富Choice提供的財務數據顯示,2011年到2016年之間,中國石油的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速為由-3.78%下降至-85.68%,扣非凈利數額從1379億元直線下滑,一度只剩26.34億元。
到2017、2018兩年其利潤表現經過了暫時的反彈,但從2019年開始卻再次陷入了利潤下滑的漩渦里。這兩年的時間里,中國石油的股價也只是沒跌而已。
成長股的投資者,以成長的思維投資寧德時代,並不在乎它收入、利潤的負增長和毛利率的下滑;
而看到中國石油的財務數據,包括價值型投資舉碧者在內的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提不起興趣,做不出來「價值低於價格」這樣的判斷。
機構投資者往往更看重價值,大宗交易是觀察機構投資者動作的路徑之一。從公開的大宗交易的數據看,中國石油並未獲得機構投資者的抄底買入。
2017年至今,可查的資料中,只有兩次機構專用席位買入中國石油,分別是2020年12月17日機構席位以3.73元的高折價買入8.23億元,2017年6月14日,某機構專用席位以7.66元的價格,買入了315.67萬元。
對於一個萬億級市值的大企業來說,這樣的交易數字異常寒酸。
2018年10月至今,中國石油股價從8.5元左右一路下滑至現在的4元出頭,腰斬有餘。 而同一時期,大盤的漲幅接近30%。
重倉中國石油,意味著基本和這幾年的結構性牛市無緣了。
難看的財務數據,是投資者放棄中國石油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寧德時代的財務數據也遠談不上完美。在2020年的前三個財報季,很多數據看起來甚至是讓人望而卻步。
對於成長型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參考指標便是營業總收入的同比增長,這會直接展示企業業務的拓展情況。
2015-2019年,寧德時代的營收同比增長分別為557.93%、160.90%、34.40%、48.08%、54.63%,對於依賴投資拉動、邊際成本較高的製造業來說,這已經是非常好看的增長數據。
但在2020年前三季度,寧德時代的營收同比增速則變成了-9.53%、-7.08%、-4.06%,下滑明顯。有投資者依此判斷寧德時代的成長性被高估了。
整個上半年,受疫情的影響,寧德時代出現了部分產能閑置甚至是停產的情況,甚至有些工廠都出現了停工。
實際上不僅是寧德時代,整個上半年我國動力電池行業都面對著同樣的困難:
相比之下,寧德時代上半年動力電池系統銷售收入同比下降20.21%,情況好很多。
整體來看,2020年1-11月份,中國動力電池的裝車量累計50.7GWh,同比累計下降3.5%。但 受益於新能源 汽車 的快速發展,幾乎所有的研究機構、投資機構都沒有因此看淡後市。
到下半年,新能源 汽車 市場恢復快速增長,寧德時代很快全面恢復生產,進入滿產滿銷的狀態。
數據顯示,目前寧德時代還有多個在建項目尚未達產,產能基本維持在2019年的53Gwh。 在產能受限的情況下,想要獲得收入的更快增長,就必須打開產能天花板。
2月底,寧德時代斥資100億元部署、規劃產能45Gwh的寧德鋰電新能源車里灣基地項目開工,計劃在2021年底達產;
7月,寧德時代宣布定增197億元,高瓴、本田、瑞信、國泰君安、摩根大通等知名機構參與認購,這些資本將全部投入到總計52Gwh的產能擴張中。
未來兩年,隨著車里灣、江蘇時代等這些新項目的竣工達產,寧德時代的總產能將提升至大約160Gwh。
也就是說,2020-2022年間,隨著寧德時代在建產能的陸續完工與投產,其營業收入將隨之出現翻倍增長,而 這種增長在新項目開工之前,完全無法在財務數據中體現出來。
目前寧德時代超過200倍的動態市盈率,是以2019年產能作為基礎計算出來的,不能反映160Gwh左右產能達產後的總利潤規模。
未來具有確定性的需求,與產能隨之擴張的情況下,投資者選擇直接用2021年甚至是2022年的產能計算利潤,也具有足夠的合理性。這最終導致目前寧德時代看起來被「高估」了。
毛利率的持續下降,也是寧德時代為人所詬病的一個「黑點」。
寧德時代毛利率的下滑其實已經持續很久。自2016年開始,從43.70%、36.29%、32.79%、29.06%下滑到2020年三季報的27.41%,只看趨勢的話無疑很難看。
有分析人士認為, 毛利率的下滑,是行業競爭變得更加激烈的體現。 國產廠商擴產之外,日韓廠商也獲准進入中國市場,這將進一步拉低寧德時代的毛利率水平。
相比之下,我們能夠看到,中國石油同樣作為一家高市場佔有率、行業內基本沒有競爭對手——甚至是有政策支持來提升盈利能力的能源企業,毛利率常年維持在20%-25%左右,2020年三季度降至了18.40%。
那麼 同樣作為能源型的製造業企業,寧德時代的毛利率如果長期維持在35%以上甚至是40%以上,顯然並不合理。
如果寧德時代2017年左右的毛利率水平持續下去,隨著產能的不斷擴張,將會形成暴利局面,吸引大量資本進入,迅速拉低產品價格與毛利率。
讓毛利率回歸能源企業、製造業企業的常態,對於寧德時代來說,不僅符合產業規律,同樣也可以「勸退」一部分潛在的競爭對手, 這是製造業很重要的一種壁壘,我們可以稱之為「低價壁壘」。
對於中國石油來說,雖然能夠依靠政策與市場寡佔地位,獲得相對較高的毛利率,但並不意味著就可以就此「坐著數錢」了。
作為央企,中國石油必須履行更嚴格的 社會 責任,在周期波動的情況下不裁員、少降薪,甚至在很多廠區,仍然要履行很重的 社會 責任,投入社區管理等等。
這些都是中國石油身上的「出血點」,讓其在毛利率與凈利率之間產生巨大的差額,這對於關懷企業職工與履行 社會 責任來說都是有益的,對於投資者來說卻並非如此。
作為典型的民營企業,寧德時代顯然不會像中國石油一樣承擔各類 社會 成本,因此對於投資者(也就是股東)來說更加「友好」。
寧德時代股價表現(2019年1月-2021年1月)
更重要的是, 寧德時代的鋰電池產品,代表著 汽車 行業的未來。 在碳中和的預期之下,新能源 汽車 對於傳統燃油車的取代,已經幾乎成為了板上釘釘的確定性事件。可以預期的是,未來幾年、幾十年,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購新能源車取代傳統的燃油車。
能源的替代可能是出於政策推動,但出行場景的智能化,則更多是來源於消費者需求的引發。 傳統燃油車由於電路系統、智能設計的局限,無法適配大量智能設備,而新能源車在這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
電池作為所有新能源車最重要的零配件之一,成本佔到了整車的40%。 站在機構投資者的視角,像新能源車這樣確定性極強的賽道,是沒有理由不去參與的, 這必然會引發「超配」,從而進一步推高估值。
被取代的燃油車,由中國石油提供動力;發展中的新能源 汽車 ,由寧德時代提供能源動力的載體。兩者之間的對比,在未來仍然將會被不斷提及。
但大概率的,我們將會看到市值越來越高的寧德時代,萬億也不會是終點。而留給中國石油的,更多是對那8萬億市值的回憶與感慨。
註:文中K線圖均來源於東方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