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解放前 民國的時候中國有股市嗎
我國的滬深股市是從一個地方股市發展而成為全國性的股市的。在1990年12月正式營業時,上市的股票數量只有為數很少的幾只,其規模很小,且上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上海或深圳的本地股,如上海的老八股中只有一支是異地股票。在其後股市的發展中,由於缺乏戰略性的考慮,造成了資金的擴容與股票的擴容不同步,特別是資金擴容,其速度遠遠快於股票擴容。在1991年至1996年的五年間,股票營業部從數十家擴展到現在的近3000家,入市資金從10多億元增加到現在的3000多億元,而上市公司卻只從當年的近20家增加到現在的400多家,上市流通的股票只有300億股。股市的供求關系極不平衡,這樣就造成了股價在最初兩年出現暴漲的局面。
上海股市從1990年12月開始計點,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點,平均年漲幅達到179%;深圳股市從1991年4月開始計點,1992年底也漲到了241點,年均漲幅也有68.5%。
㈡ 人均存款包括股票嗎
人均存款不包括股票,因為它變數太大,可能幾天後縮水一半,可能幾個月後翻一翻,但可以算做資產。
人均存款不算股票在內,目前央行給出的存款數據僅指定期存款、大額存單、活期存款等銀行存款類金融工具,其他形式的資產並不會計算到其中。其次,人均存款幾萬算的是現金資產,股票、期貨、債券等是金融資產,兩者要分開統計。
存款一般是指存入銀行里的錢,不包括個人理財產品、股票這些。它是指指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權的條件下把資金或貨幣暫時轉讓或存儲於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或者是說把使用權暫時轉讓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或貨幣,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金融行為或活動,也是銀行最重要的信貸資金來源。人均存款是指所有的存款數目除以總人數
央行此前公布了截止到2020年年底我們國家的存款余額情況。刨除掉企業存款,我國居民存款達到了90多萬億元,分攤到14億人的頭上人均存款余額為6.67萬元。事實上,2020年我國居民存款余額經歷了大幅上漲,比2019年年底的數據多了10多萬億元。一方面,疫情減少了一定量的消費,讓大家把賺到的錢更多地積攢了下來;另外一方面,經歷了基金等權益類工具大起大伏後一些謹慎人士選擇了把錢放到存款中去。
1、存款可按多種方式分類,如按產生方式可分為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按期限可分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定活兩便存款,按存款者的不同(以中國為例),則可劃分為單位存款和個人存款。個人存款即居民儲蓄存款,是居民個人存入銀行的貨幣。
2、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是銀行與存款人雙方在存款時事先約定期限、利率,到期後支取本息的存款。定期存款用於結算或從定期存款賬戶中提取現金。客戶若臨時需要資金可辦理提前支取或部分提前支取。
3、活期存款。指無需任何事先通知,存款戶即可隨時存取和轉讓的一種銀行存款,其形式有支票存款帳戶,保付支票,本票,旅行支票和信用證等。活期存款佔一國貨幣供應的最大部分,也是商業銀行的重要資金來源。
㈢ 請問中國散戶資金占中國股市份額多少
1、目前大約佔70%以上。中國股市的大多數散戶投資者都很有名。其實這也是股市早期的特點之一。
2、散戶個人投資者持有的市值,股票約占總市值的25%。這個比例是在不斷變化的,因為總有資金不斷的進入和退出,總的來說要佔到50%到80%,這個比例在世界上都是相當高的。因為成熟市場上的散戶是很少的,主要都是機構投資者
拓展資料:
1、股市資金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1)、債券市場
根據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截至7月底,債券市場總託管余額為32.7萬億元。其中和銀行債券市場託管余額為30.4萬億元,占託管總額的93.1%。
截至7月底,在銀行債券市場的投資者中,商業銀行持有債券的比例為66.6%,非銀行金融機構持有債券的比例為9.3%,非公司機構投資者和其他投資者持有債券的比例為24.1%。
(2)、銀行存款
截至2014年6月底,中國銀行各類存款117.26萬億元,其中居民存款50.5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40.81萬億元。與目前總市值股市的25萬億元相比,似乎並不缺少外部的資金。有這么多資金躺在銀行的賬戶上,即使銀行的存款被轉移到股市5%,股指也可以輕松推高到3000點左右。
(3)、房地產
從宏觀經濟內在邏輯來看,房地產和股市更有關聯,應該是正相關,但我們觀察到的現象並不是這樣,有正面的情況,也有負面的情況。從2003年到2008年上半年,經濟、房地產和股票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金融危機後,房價偏離了股市的走勢,高善文在他的《資產重估理論》報告中提出了房地產價格走勢在邏輯上應該與股市負相關的觀點。
(4)、信任資金
中國社科院金融學院2014年5月9日發布的《金融監管藍皮書:中國金融監管報告(2014)》也聲稱,中國影子銀行體系的規模已經達到27萬億元左右。基於中國2013年56.88萬億元的GDP總量,中國影子銀行的規模已經佔到GDP的47%。(另:巴曙松微博估計窄影銀行約9萬億。)。
㈣ 中國的頂級富豪有沒有純靠股市的
中國的頂級富豪都是通過股市暴富的,只是他們是創業者靠股份增值,但他們並不是炒作者。
㈤ 股票是貨幣嗎
股票不是貨幣,兩者的區別如下:
1、貨幣型基金風險和收益都比較小,一般不會虧損;而股票型基金的風險和收益都比較大,容易發生虧損的情況,也有可能獲得較高的收益。
2、股票基金和貨幣基金主要是募集的資金投資方向對象不一樣。
貨幣基金資產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內,平均期限120天),如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信用等級較高)、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
股票基金,是指6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基金。目前我國市面上除股票型基金外,還有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
3、貨幣基金與股票基金差別是很大的,首先貨幣基金主要投資對象是貨幣市場,收益穩定,風險低,股票基金 投資對象是股票二級市場的股票,收益高,風險大,其次貨幣基金參與費,退出費,管理費比股票基金低,再者貨幣基金一般沒有封閉期,股票基金很多有封閉期,封閉期內不接收申購贖回。還有債券基金,分級基金,混合基金等,介於兩者之間。
㈥ 中國股市裡有多少資金
打新資金差不多是4000億元,基金空倉位是15%,私募空倉比例比較高,如果,股市的行情不是特別好,可用資金沒有達到20000億。目前股市處於熊市狀態。
中國股市中,散戶的數量非常多,這也是我國股市的特點,表示還是比較年輕的,很多股市制度並不完善,為了迎接更好的股市,金融領域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
在2019年,散戶賬戶達到1.5億,但是有很多賬戶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進行交易,稱之為死亡賬戶。活躍的賬戶基本上是在5000萬左右。
拓展資料:
根據持有股票市值,散戶占據四分之一的比例,其中有5%的散戶,資金已經過億,當然,這一小部分賬戶可能具備機構的行為模式,是專業人員。同時,A股市場中的散戶,交易是非常活躍的,很多人喜歡追漲殺跌,所貢獻的流通市值中,有85%的貢獻交易,是機構的小5倍。
中國股市裡超過70%的投資者達不到2020年新入市投資者的平均資產59.7萬但截至2021年4月, 市場投資者數量累計達到1.86億。明顯的信號就是:中國人尤其80,90,00後年輕人的投資理財意識越來越強。中國經濟進入結構轉型期,居民消費結構從製造業產品轉為服務性產品,服務型消費將是主要的方向。人力資本密集產業的崛起,意味著越是具備個性創新、科技含量越高的行業,未來發展的速度和空間越大。消費和科技領域,是未來A股市值增長的兩大方向,從長期趨勢來看,抓住這兩大領域的龍頭股,就能夠享受中國經濟轉型的紅利。
根據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截至7月底,債券市場總託管余額為32.7萬億元。其中和銀行債券市場託管余額為30.4萬億元,占託管總額的93.1%。
㈦ 民國時期有股票,期貨,外匯,債券市場嗎
股票肯定有,真不知道有的人為什麼胡說。民國時期很多都有。但是解放後消失了!後來八十年代又恢復了!但是期貨就不知道了!
至於外匯,說白了就是貨幣兌換。那個時候兌換美元跟金條的特別多。因為國民黨的錢很毛。
㈧ 解放前的中國有股市么
有。中國股票市場的歷史可謂 「淵遠流長」。據專家考證,中國最早出現股票,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而股份制度真正在中國出現,則是始於19世紀中葉李鴻章等人倡導的「洋務運動」時期。1872年,李鴻章籌建招商局,發行了中國歷史上真正稱得上股票的憑證。
20世紀上半葉,隨著民族資產階級的出現和日益壯大,股份公司也不斷地建立,上海成為股票交易的中心,在抗戰時期,上海灘已有多家股票交易所存在。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於1946年5月發布命令,在上海重建證券交易所,並於同年9月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