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中國最符合巴菲特選股標准,最值得長期投資的股票是什麼
就巴菲特的選股基本標准說來,也就是以下幾條:
A 公司市場價值大(比如,至少具有1000萬美元的稅後盈餘,或越大越好)
B 可靠的持續獲利能力(對前景和盈利突然好轉的公司不感興趣)
C 企業股東權益回報水平良好而且債務水平很低
D 良好的管理(巴菲特不提供管理服務)
E 盈利模式簡單(如果需要太復雜的技術,投資方就很難了解)
F 有明確的投資要價(投資人不想把時間浪費在討論價格不確定的交易上)
巴菲特核心的選股思想邏輯是:分析和選擇那種具有市場統治地位,別人難以模仿,持續發展的大公司。因為這樣,競爭對手難以進入市場與該企業進行競爭。
巴菲特認為要選出最傑出的公司,精力應用於分析它們的經濟狀況和管理素質上,然後買入長期都表現良好的公司,集中投資在它們身上。巴菲特就是把精力和資本集中在幾家公司上進行投資,合理的數目是10-15家企業。
在中國如果按上述標准來選擇10-15家上市公司進行投資的話,什麼樣的企業可以排在最前面的50個候選人里?
答案是:中國壟斷性的國企上市公司。比如,中國移動、中國人壽、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遠洋、中石化、中石油、中國有色等。估計前50家裡,應該清一色的是50大國企。
根據巴菲特的原理,選擇的原因很簡單:這些企業在行業里霸據市場領先的份額,絕大多數情況下,基本上是壟斷經營。壟斷反映在:對外資和民營企業市場准入的限制、國家政策的重點扶植、產品和服務定價權、資金供給的保障性、獲取生產資源渠道的優先權、品牌價值的權威性。還有,也許是最關鍵的一條,政治上的可靠性和優越性。也許,說的更簡單一點,只要政府還能控制和干預經濟,政府的兒子--壟斷性國企就自然地具備了所有的競爭優勢。
2005年中國企業500強的營業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已經超過86%,達11.75萬億元;而在這500強中,排在前8位的是清一色的超大型壟斷行業企業,它們的營業收入幾乎佔到了整個GDP的1/3。可見,中國經濟中存在著「壟斷國企壯大」的事實。這是非常符合以「國有制」為基本形式的傳統公有制思想的,是符合「國家掌控國民經濟命脈」理論的,是符合政府將企業「做大」的意願的。
但是,從經濟學來說,這種「壟斷國企壯大」只能意味著一種經濟發展的悲哀!因為,壟斷所形成的低效率低品質與高價格,實際上形成了對整個國民經濟財富上的「吮吸」作用,對國民利益形成了一種剝奪。譬如,僅2003年國內石油壟斷公司通過漲價得到了300多億元的利潤,而社會為此付出的代價則高達2100億元。因此可以說,壟斷行業企業除了給自身職工增進福利外,不可能給普通百姓帶來福祉,更不會自動增進社會的剩餘。這種超額利潤不是技術進步所形成的成本收縮所形成的,而是通過壟斷高價格來獲得的。按乘數原理,壟斷行業的超額利潤,會導致加倍的社會經濟的損失。因此,長遠而言,這樣的壟斷企業越發展壯大,對社會整體利益的損害也將越重。
巴菲特的選股標准沒錯,他的投資理論也沒錯,錯的也許只是中國的管理模式和時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