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內股票為什麼不能T+0
中國股市就是不能T+0。相信很多人都玩過權證,這里也是T+0,而且沒有漲跌停板,但結果也沒幾個散戶賺錢回來了啊,反而很多死的更慘。原因就是因為中國股市可以對倒來控制股價!!!!雖然法律規定不允許,但是莊家可以去偏遠山區收購幾十張甚至上百張的身份證來開戶,這些賬號的對買對賣因為沒有關聯,所以是合法的。法制健全的國外股市,相信很少有莊家能搞出這么多沒有任何關聯的賬號來吧!所以他們不能自買自賣來控制股價,因此T+0也無妨,反正大資金你今天買了,今天也不能賣,不然就涉嫌控制股價。小資金你再怎麼搞,也控制不了股價,T+0更無所謂!這點就是中國股市的硬傷!
至於很多人說股市不做T+0,就讓股期做T+1。其實管理層上來對股指期貨開戶管的很嚴的,開戶數也不多,所以現在T+0也問題不大,不會對市場造成太多影響。可能這個時候你們要噴我了,都跌這么多了,還叫沒影響。不過我的看法是這次大跌真的跟股指期貨沒什麼關系。大盤早在股指期貨出來前就進入下降通道了。而且首批開戶股指期貨的都是些什麼人啊,社保基金等國家隊到現在也還沒正式允許開戶,即使以後開戶也有很多限制規定,主要以套期保值為主。都說主力在股指期貨賺錢,問題是他們賺誰的錢啊,他們...中國股市就是不能T+0。相信很多人都玩過權證,這里也是T+0,而且沒有漲跌停板,但結果也沒幾個散戶賺錢回來了啊,反而很多死的更慘。原因就是因為中國股市可以對倒來控制股價!!!!雖然法律規定不允許,但是莊家可以去偏遠山區收購幾十張甚至上百張的身份證來開戶,這些賬號的對買對賣因為沒有關聯,所以是合法的。法制健全的國外股市,相信很少有莊家能搞出這么多沒有任何關聯的賬號來吧!所以他們不能自買自賣來控制股價,因此T+0也無妨,反正大資金你今天買了,今天也不能賣,不然就涉嫌控制股價。小資金你再怎麼搞,也控制不了股價,T+0更無所謂!這點就是中國股市的硬傷!
至於很多人說股市不做T+0,就讓股期做T+1。其實管理層上來對股指期貨開戶管的很嚴的,開戶數也不多,所以現在T+0也問題不大,不會對市場造成太多影響。可能這個時候你們要噴我了,都跌這么多了,還叫沒影響。不過我的看法是這次大跌真的跟股指期貨沒什麼關系。大盤早在股指期貨出來前就進入下降通道了。而且首批開戶股指期貨的都是些什麼人啊,社保基金等國家隊到現在也還沒正式允許開戶,即使以後開戶也有很多限制規定,主要以套期保值為主。都說主力在股指期貨賺錢,問題是他們賺誰的錢啊,他們賺的是對手盤而已,這波下跌有人大賺,肯定有人大虧的,這些大賺和大虧的,既沒有廣大基層的散戶(有多少散戶夠50w去開個戶玩股指期貨的?),也沒有國家隊的身影,所以無非是些大散戶互相博弈而已,根本不能控制大盤指數的。而且股指期貨是交易量大,持倉量小,說明都是短線投機而已,根本沒幾個有信心一直從股指開盤的3400多一直持有到今天的才2897的!要知道,(3400-2897)*300=150900,也就是說你開盤就做空至今一直持倉不動,每手就賺15萬了,開戶50w資金,可以買4手,這個時候60萬已經到手了。翻番都不止了。假如主力做的話,肯定是早有預謀的,知道要跌的點位,只要持倉不動豈不是賺的更多!用得著這么進進出出折騰嗎?所以這也可以判斷這次下跌跟股指期貨是沒有多大關系的!
② 最近這幾天股票怎麼一直跌個不停呢
這是嫦娥一號發射帶來的。。。
中國的股市每逢重大節日,必定大跌。。。 你不是新股民吧?這都是中國特色的股市規律了。。。。
③ 如何看待中國概念股在美遭遇「寒流」
中國概念股的遭遇是與中國經濟發展和全球經濟遲緩的局面戚戚相關的。但從直接原因看,主要有三點:
首先主要是市場制衡,上市熱潮背後的規則博弈,像現在雖然特朗普訪華後得到了大訂單,但美方資本市場並不滿意於這些。
其次,納斯達克市場平均每年的退市率高達8%左右。據統計,在1985年至2008年間,納斯達克市場共新增上市公司11820家,而期間退市12965家,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遇冷也比較正常。
另外,做空帶來的巨額利益,給資本市場參與各方提供足夠的動力,從而來孜孜不倦地找尋上市公司的破綻,於是一大批的肥豬跌下了風口!
當然,如果細究其各項因素,個人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是風波的發生與中美監管規則的差異有關。
美國資本市場的監管特點被概括為「寬進嚴出」。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市場上市實行注冊制,只要滿足公司規模、財務指標等方面指標就可以注冊掛牌,幾乎是「來者不拒」。有人作過比較:2005年8月,網路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時,盈利記錄只有2年,直到上市前一個季度,凈利潤也只有30萬美元,在國內還達不到中小板的上市要求。
在美國資本市場還可以採用反向收購(RTO),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借殼」,然後轉板,實現「曲線上市」。買殼的地點多選在擁有大量廉價殼資源的場外交易市場OTCBB,這是個會員報價系統,上市股票只能在聯網的做市商之間交易,也沒有融資功能。目前對上市融資需求最為迫切的當屬成長型的中小民營企業。對這個群體而言,上市費用和上市時間的節省無疑有很大的誘惑力。2003年以來,已經有數百家中國公司通過這一「捷徑」登陸美國市場。
但上市程序簡單並不意味著監管的缺失。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掛牌才是監管的真正開始,要面臨嚴格的財務、審計監管,接受來自監管機構和投資者的嚴厲監督。有人形容在美上市後的感覺是「被放在聚光燈下」。在財務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哪一個環節達不到標准或者經營業績不善,就可能招致停牌甚至摘牌的處罰。
有了這種淘汰機制,美國資本市場退市率很高,比如納斯達克市場平均每年的退市率高達8%左右。據統計,在1985年至2008年間,納斯達克市場共新增上市公司11820家,而期間退市12965家,也就是說經過十幾年發展,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數量還減少了1000多家。
二是風波的發生是市場大規模做空的結果。
中國概念股遭到做空由來已久,早在2010年12月,獨立調查機構渾水公司接連發布關於綠諾科技、中國高速媒體的負面報告,並且被以後者遭摘牌的方式得以證實。此後猶如推倒了多米諾骨牌,中國概念股整體遭遇的信任危機不斷擴大,從起初主要針對財務問題較多的反向收購上市公司,到更嚴格審視IPO上市公司;從起初局限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到擴散至在其他地區上市的中國概念股。
自然其中有參與打壓中國概念股的機構坦言,他們是在通過做空中國概念股牟取暴利,同時幫助市場擠出泡沫。當然其中信不信就由你自己判定。
事實上,在成熟資本市場上,如果看跌某隻股票,可通過「做空」來牟利。通常的做法是向第三方機構比如說券商借入一定數量的股票,按當前市場價格賣掉;當股價下跌之後再低價買回,將股票還回去。賣與買中間的差價,支付證券公司所收費用之後就是投資所得利潤。而如果通過購買出售權做空,即某個日期之前按指定的價格賣出的權利,獲利空間可能更大——如果股票遭遇停牌,做空者的收益將是賣股票時的股價扣除至停牌時的借股費用。如果該股票永久不恢復交易,做空方收益將達到最大化。
而在一隻只中概股被做空的過程中,人們看到由研究機構、投資基金、律師事務所等組成的「價值鏈」,上演一出幾乎屢試不爽的套路:先從財務角度或基本面信息選出目標公司,調查機構將對上市公司「帶有污點問題」的「研究成果」賣給一些大的投行,投行在得到「問題公司」信息之後,建立看空倉位;然後通過網路和媒體發布質疑研究報告廣泛散播,並直接披露自己已經做空該股,造成投資者拋售;在目標公司股價大跌後,回補倉位獲利了結。與此同時,一些專門代理證券訴訟案件的律師事務所也會因公司股價下跌後,從蒙受損失的群體投資者向上市公司發起訴訟的巨額律師費中賺得盆滿缽滿。
由此可以看出,對上市公司做空必然充滿了逐利動機和利益導向。一部分人因此認為,做空中國概念股是一場「陰謀」。
的確,即使在成熟市場上,空頭的行為也往往不「招人待見」。近日在歐美股市看空的情勢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時四國監管機構就下達了「賣空禁令」,以遏制市場投機。但是不得不承認,作為金融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和資產價格的發現者,做空者從自利動機出發,利用自身獲取的信息進行多空博弈,緩解了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定價困擾,對過高估值進行糾錯,提高了市場的有效性。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話用在做空行為上最合適。做空帶來的巨額利益,給資本市場參與各方提供了足夠的動力來孜孜不倦地找尋上市公司的破綻,構成行業監管和行業自律之外對上市公司實行制約的另一股有效力量。
那麼,為什麼這次中國概念股如此大面積地成為做空者的獵物呢?
先分析外因。受累於歐美整體宏觀經濟不景氣,資本市場彌漫著較強的悲觀情緒,這是對做空有利的市場環境。在低迷的大市中,中國概念股難以獨善其身;而前期投資者對中國概念股的追捧,造成二級市場上一些中國概念股短期估值超出合理范圍,有的公司甚至出現了高達百倍的市盈率。據i美股《中國概念股TMT板塊泡沫研究報告》,美國本土科技明星股的市盈率為39.49倍,而中國在美上市科技股的市盈率則達到了66.80倍。
再看看內因。從已經公開的資料看,部分中國上市公司的不規范的行為引起了分析機構關注。比如在尋求上市過程中,有的公司為了及早融資,「抄近路」採用反向收購,這樣做避開了IPO上市所需的盡職調查和審計、路演推介等程序,但也留下監管漏洞。美國證交會曾就將調查中國概念股的重點,鎖定在159家在2007年至2011年3月底期間以此方式在紐交所或納斯達克掛牌的中國公司;再比如一些上市公司片面誇大業績預期,粉飾或隱瞞財務數據甚至違規造假,已經觸碰了美國資本市場監管要求「完全信息披露」的高壓線。評估機構香櫞研究在質疑東南融通涉嫌造假時說,因為其聲稱的70%毛利潤率遠遠高出競爭對手,「公司盈利好得難以置信,簡直是違反基本常識。」可以說部分中概股的行為失當,為投機者整體做空中國概念股提供了「靶子」和「彈葯」。
不過也別灰心,風雨過後,中國概念股依然值得期待。
目前,一些公司遭遇信任危機甚至有損形象,不代表中國海外上市企業的整體形象,更不是中國整個國家形象遭遇信任危機。對中國概念股來說,無論受到追捧還是遭遇狙擊,都是必須接受的市場現實。要避免成為做空者的獵物,只有靠提升盈利能力、完善公司治理、規范企業行為。
這里需要明確的是,近來部分中國概念股在美市場上的行為表現,並不能代表中國概念股的整體表現;一些公司遭遇信任危機甚至有損形象,也不代表中國海外上市企業的整體形象,更不是中國整個國家形象遭遇信任危機。
一方面,微觀經濟主體富有活力,構成了經濟增長的內在強勁動力。另一方面,宏觀經濟的基本面持續向好,國民經濟總體運行平穩。今年上半年,在構成宏觀經濟基本面的四大指標中,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6%,與世界各國發展速度相比屬較高水平;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同比增長4.1%;進出口增速雖然回落幅度較大,但20%左右的增速仍是不低的水平;物價總水平總體可控,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6.4%中,新漲價因素只佔2.7個百分點。
總之,「中國概念」依然值得投資者期待。在一段時間內,市場也許會矯枉過正,但股價歸根結底還是由宏觀經濟的基本面以及企業的內在價值決定的。
風雨過後見彩虹。我們相信,經歷國際資本市場風雨洗禮的中國概念股中,必將成長出一批既擁有持續增長能力、又熟練掌握國際通行規則的優秀企業,他們將在國際資本市場講述一個全新的「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