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元加息對中國股市有什麼影響
美聯儲加息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如下:從目前情況看,美聯儲加息對中國股市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白銀和黃金的價格一般隨著股票和美元的價格而變化。如果美元下跌,白銀和黃金的價格就會上漲。此外,隨著美聯儲加息政策的實施,人民幣資產將變得缺乏吸引力。針對這種情況,中國只能通過加息來提高人民幣的價值。
如果目前是加息高峰,則意味著未來貨幣緊縮壓力可能放緩,國內信貸政策逐步放鬆,意味著不排除全球金融周期將明年底部反彈,這也是資產價格的有利條件。而且,美聯儲加息後,如果人民幣繼續維持下行趨勢,短時間內無法止跌企穩,資本外逃是大概率事件。
拓展資料:
1、 中國不會隨之加息
原因:內債問題太重。目前,國內債務總額約為250萬億。即使加息0.25個百分點,也是6250億。一旦加息,將導致本已沉重的債務成本進一步上升。目前,地方債置換、去杠桿、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都是當局頭疼的問題,而加息無疑加劇了這方面的壓力。加息對國內經濟、股市和樓市的影響:如果跟著加息,房地產首當其沖。近期,房地產新房去庫存工作基本完成。 8月以來,二手房成交量價齊跌。土地市場寒冷,拍攝頻繁。這是一個動盪的時代。一旦加息,將加速房價下跌。一旦房價不能緩慢下降,或者以高位橫向行情的形式出現,就會出現崩盤,銀行的大量壞賬難免會浮出水面,導致經濟下滑、大規模出現斷崖式下跌。
2、 加息的原因
上市公司資產縮水,估值上升,股市要繼續探底。但如果不加息,就會加劇資本外流、外匯儲備壓力和貶值壓力。然而,外部儲備壓力可以通過更嚴格的資本管制和貨幣緊縮來對沖。相比之下,不加息的成本低於加息的成本。總之,美元加息周期,股市和樓市不能過得好。換言之,加息刺破經濟泡沫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美加0.25不是很大,心理壓力大於實際壓力。中國最大的泡沫是房地產。通過一系列的限購政策,流動性已經很低了,不會崩盤一兩次。預計美聯儲年底加息一次、兩次、一次,不會造成太大傷害。事實上,美國的債務並不低。減稅和貿易戰將增加政府債務水平。美國加息,殺敵一千,敗八百,
3、 美聯儲加息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對於美股市場:加息會提高銀行的存貸款利率,投資者會選擇將錢存入銀行,流入股市的資金將大大減少。對於中國股市:流入美國股市的資金減少,股價下跌。美股下跌勢必影響全球股市。隨著美聯儲加息,大陸資金或外資將流入美國市場。一旦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中國企業采購原材料的成本就會增加。美聯儲加息意味著用美元兌換其他國家的貨幣會很有吸引力。中國內地資金和部分外資可能流向美國市場。這對美國投資市場來說是個好消息,很可能會導致美元升值。
㈡ 中國對美增加關稅利好哪些股票
續美國對我國鋼鐵收稅後,為維護我國利益,平衡因美國232措施給我國利益造成的損失,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中國對美商品加稅減讓義務,自2018年4月2日起實施。
2018年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公告,認定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決定於3月23日起,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即232措施)。
232措施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相關規則,不符合「安全例外」規定,實際上構成保障措施。該措施已於3月23日起實施,對我國利益造成嚴重損害。為維護我國利益,平衡因美國232措施給我國利益造成的損失,我自2018年4月2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
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對水果及製品等120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15%,對豬肉及製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25%。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我國倡導並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對美中止關稅減讓義務是我國運用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維護我國利益而採取的正當舉措。
中國對美商品加稅利好股票
受擬加收對美國豬肉關稅的影響,加收關稅增強了資本市場對畜牧行業的信心,各大農牧上市公司的股票一片飄紅。截止23日上午收盤,傲農生物、溫氏股份、雛鷹農牧、唐人神等上市公司股票不同程度上漲。
第一階段清單內並沒有大豆,但依舊引起各方的高度關注,並不能排除接下來階段對大豆的反制。而如果對大豆進行反制,將會進一步抬高國內豬農的養殖成本。「如果貿易緊張加劇,大豆可能成為中國報復的潛在目標。」
㈢ 里根時代的減稅造福的是什麼人
特朗普稅改方案12月2日下午獲美國參議院表決通過。有人預計,特朗普減稅將給美國人民減少1.4萬億美元的稅務支出,減稅幅度不可謂不大!
1.企業所得稅從目前的35%減為15%;
2.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從39.6%減為35%,並將征稅級差從7檔減為3檔,分別是35%、25%和10%;
3.個稅起征點,夫妻合並申報的所得稅起征點將從12700美元升至24000 美元(轉化成人民幣,意味著夫妻收入合計低於16.8萬不用繳個稅);
4.新稅改方案還將廢除遺產稅、奧巴馬醫保稅、替代性最低稅等稅種;
許多人嚴厲譴責特朗普的減稅政策,對於通過減稅刺激美國經濟的方式並不可好,指責這是共和黨向富人、大企業主讓利「開倒車」。
減稅政策是否能刺激經濟增長?是不是只對富人階層有利呢?我們不妨從歷史經驗里看看,減稅這事兒到底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特朗普的政治偶像是同為共和黨、同樣半路出家的前輩總統里根。特朗普敢實施大規模減稅政策,也是因為有里根「摸著石頭過河」的經驗在。里根1980年代上台時,美國在與蘇聯的冷戰中處於下風,他實施了以大幅度減稅為核心但不止於減稅的「經濟復興計劃」,1982年到1999年,成為美國經濟的超級擴張期,被稱為「20世紀最持久的繁榮階段」。除了在2001年出現過8個月的短暫緊縮之外,經濟的強勁增長實際上一直維持到2007年才告結束,前後延續了25年之久。
-------以下為正文內容-------
作者:李煒光,系天津財經大學教授
本文轉自微信號「遠聞新聲」
亞瑟•拉弗在《一張餐巾紙改變了世界》一書中說,導致上個世紀30年代和70年代出現嚴重經濟衰退的「殺手」主要有4個,即增稅和政府支出無度、政府對經濟的不當干預、貿易保護主義和貨幣政策失誤等。他認為,美國經濟之所以能在80年代起死回生、重新找回繁榮,靠的是以他本人描繪的那條著名的曲線(Laffer Curve)為基礎形成的供給經濟學。里根總統依據這一理論闡述他的經濟哲學思想,將其應用於治國實踐並毫無爭議地取得了成功。
里根減稅計劃的重點是削減個人所得稅率,由原來的70%削減為50%,1986年以後進一步降到28%;里根減稅的另一大主軸是資本利得稅,稅率從28%降到20%,企業所得稅率則從46%下調到33%。減稅目的是刺激儲蓄、投資、工作和效率。這一減稅計劃在里根上任8個月之後頒布實施。
里根的新經濟政策起初幾乎無人看好,但人們嘗試新經濟計劃的願望還是一時佔了上風,里根總統的減稅方案總算在一片爭議聲中於1981年8月獲得通過。當時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霍華德·貝克(Howard Baker)先生就把該財政計劃貶稱為「河船賭博」(riverboat gamble,可翻看1996年8月20日《紐約時報》),引起整個國會的議論紛紛。至於為什麼將之稱為「河船賭博」,以我本人目前掌握的材料,只有美國學者邁克·德斯特勒在其著作《美國貿易政治》中的一條簡短的注釋:「即冒極大風險的孤注一擲」。
霍華德·貝克,在里根總統任內,他擔任過白宮幕僚長一職。
但是,減稅計劃執行一年以後,經濟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倒變得更加糟糕,陷入了更加嚴重的衰退中。文獻上的記載是,經濟增長創下了三十年代大蕭條以來新低,而企業破產數則創下那個時期以來的新高。1982年夏天的時候,道瓊斯工業指數跌到了770點,股票市場滑落到歷史最低點,房地產市場則整體性跌入低谷,一年之中銷售額削減了10%。多個州的失業率都達到10%以上,中產階級多半待業家中,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若能在漢堡店找到一份工作就算是很幸運的了。
在最困難的時候,這位演員總統身邊的多位顧問都失去了信心,紛紛提議改變政策,開始增稅,認為不及時調整政策將使財政赤字迅速增加,以至把政府徹底壓垮。甚至內閣中以往主張減稅最為積極的大衛·斯塔曼(David Stockman)先生也向《大西洋月刊》訴苦,說白宮里沒有人知道究竟如何抵擋如潮水般的負債,一句「執行這項政策全靠信心」引起軒然大波,暴露出新政府面臨的公共關系危機。
供給學派當時只是暫露頭角,學術上還沒有什麼地位,經常被一些政客拿來取笑,典型的例子是里根剛剛上任時發生的事:減稅政策的堅定反對者、堪薩斯州共和黨參議員鮑勃·杜爾在一次會議上講了一個笑話:我有個好消息和壞消息要告訴大家。好消息是,一輛坐滿供給學派的游覽車墜入山谷,車上人無一生還;壞消息是,亞瑟·拉弗沒在車上。哈哈!
與此同時,麻省理工學院和賓州大學的一些經濟學教授提出了一個新的「產業規劃」模式,主張由政府直接投資電子和半導體、航空、電腦軟體開發和鋼鐵等製造業,以恢復和振興經濟。眾議院中的民主黨議員們認為這項新的產業政策非常具有吸引力,並且立即開始行動,制定出預計花費上百萬美元的資助上述產業的法案,目的是盡快提升美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在減稅法案實施的過程中,最值得贊揚的是里根總統。他十分果斷地拒絕了所有經濟政策上的凱恩斯主義言論,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誡人們:減稅,一定要堅持住!但抵制減稅政策的力量還是非常強大,周折難以避免。1982年,就在里根上任18個月之際,白宮幕僚長(總統辦公室主任)吉姆·貝克、經濟事務顧問斯塔曼等曾成功地說服他同意增稅,同時取消了1981年減稅法案中公司營業稅的部分優惠政策。他們向總統承諾,每增加一塊錢的稅,就會縮減三塊錢的財政支出,以至於里根總統多年後還對此事耿耿於懷。每當有人提議增加稅負以降低赤字的時候,他總是這樣回答對方:「我還在等著國會答應過我的那三塊刪減下來的支出呢!」
許多時候,減稅更像是打仗,總統本人則更像個孤軍奮戰的勇士,每前進一步都非常糾結和艱難。1983年1月3日,《華爾街日報》以粗體大字頭版宣布:「終於減稅了!」可是與此同時,減稅的反對者們卻在忙著宣告供給經濟學的破產。經濟學家艾倫·布萊德(Alan Blinder)在《紐約時報》上撰文稱:「供給經濟學派的失敗,使我們再度恢復了對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信心。」《華盛頓郵報》甚至宣稱:「大家都親眼看到了里根經濟學是一大失敗。」
1983年5月17日,里根總統「東山再起」,在當天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他充滿信心地說:「現在是劃定界線與民眾站在一起的時候了。在我們走出經濟衰退之際,我不會支持有關提高稅收的預算決議案。我將否決任何想這樣做的稅收議案。」他接著說:「美國人民選我們上台,不是讓我們繼續增加他們的稅收,在浪費性的計劃上增加更多的開支」。
在減稅問題上,總統和他的顧問和助手們發生了明顯的分歧。5月21日,《華盛頓郵報》發表了題為「里根的顧問們支持增稅」的頭條新聞,介紹了「已向總統提交的」到1985年1月1日增稅450億美元的白宮計劃。誰知第二天,同是這家報紙又報道說,總統稱對此計劃不感興趣,他說:「這也許是政府中某些人的態度,但絕不是我的態度。」
然而,就在這一年,峰迴路轉、柳暗花明,美國經濟突然起死回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其回升和增長的速度和力道,甚至連里根總統自己一時都不敢相信。1983年年終算賬,美國的增長率已經上升到3.5%,到1984年,扣除通脹因素之後的增長率更是達到6.8%,創下了50年來年度增長率的最高水平,通脹率則下降了65%以上(美國經濟分析局NIPA表1.1.5)。
大規模減稅,難以避免的預算赤字的上升,這也是減稅的反對派們所持的主要理由。這一輪減稅人們看到的是伴隨經濟增長而來的龐大的預算赤字,先是一千億美元,接著又上升到難以置信的兩千億美元。嚴重的赤字甚至影響到總統大選。1984年,民主黨推舉蒙代爾作為總統候選人。他指責里根的預算赤字和「為富人減稅」的政策,並向選民承諾,他要增加稅收以解決嚴重的赤字問題。里根則在競選演說中問了美國人民一句話:你們的生活比4年前好,還是不好?人們一致說好。里根說,那好,我們繼續堅持低稅率不動搖。這一年他以95%的得票率擊敗了蒙代爾,被稱為「一邊倒的1984」。
1984年美國總統選舉,紅色表示該州由共和黨(里根)獲勝,藍色表示該州由民主黨(蒙代爾)獲勝。
1986年,里根總統推出了日後得到更加廣泛好評的稅制改革法案(1986 Tax Reform Act),進一步擴展了稅基,個人所得稅的稅率級次只保留了15%和28%兩級,其餘的全部取消了。
接下來,美國經濟持續保持了3.5%的增速,一直到1990年代後期才開始出現衰退的跡象。1982年到1999年,成為美國經濟的超級擴張期,被稱為「20世紀最持久的繁榮階段」。除了在2001年出現過8個月的短暫緊縮之外,經濟的強勁增長實際上一直維持到2007年才告結束,前後延續了25年之久。這25年美國創造出的財富遠遠超過前兩百年的總和,經濟總規模幾乎是剛剛過去的70年代後期的兩倍,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財富創造期。
有人認為減稅只會使富人受益,實際上並非如此。里根卸任後不久,著名的財經記者沃倫·布魯克斯(Warren Brookes)曾經做了一個估算:如果沒有里根減稅,1990年這一年美國人將多支付多少稅,他的結論是,年薪低於一萬美元的納稅人,平均每年需多支付500美元的稅,比他們在這一年的實際支付多出了134%。收入介於一萬到三萬美元的納稅人,每年需多支付兩千美元,比實際支付多出79%。年收入6萬美元的家庭,需多支付6000美元以上的稅(亞瑟•拉弗:《一張餐巾紙改變了世界》143頁)。里根減稅政策的受益者決不只是富人階層。實際上,在那個時代,有上百萬美國人變得非常富有,但並沒有貧者愈加貧窮的證據。
另據美國聯邦稅務局2006年更新的統計資料,所得最高的1%、5%和10%人口繳納稅金佔比,1980年分別是8.5%、21%和32.1%,2005年分別為21%、33%和44.4%;所得最低的50%人口所納稅額佔比,1980年是17.7%。2005年則僅為13.4%。而這個區間幾乎涵蓋了整個減稅時代。人們應該再清楚不過地看出來了,低稅率使稅制更加成熟和先進,而這種得自拉弗曲線的深刻學理,至今即使是稅收專家,也未必弄得清楚其中的奧妙。
科林·鮑威爾(Colin Powell)曾講過一個關於里根總統在白宮最後一天的故事。1989年1月的一個寒冷的早上,身為國家安全事務顧問的他向里根報告:「總統先生,以下是我對您提出的最後一個安全報告:全球處於安全狀態,沒有危機,本國的經濟狀態也很健康。」他的報告簡短有力,含義清晰,是對里根時代即將結束時美國整體狀況的一個評估。事後證明,這一評估是准確的,當時和這以後的若干年裡,美國面臨的全球狀況和經濟形勢與8年前里根上任時相比,已是天壤之別了。
在哲學觀念上,供給學派是古典自由主義的,信奉自由市場經濟,維護個體自由選擇權,反對國家干預,所以供給學派是站在凱恩斯主義對立面的,在價值上對其持全盤否定的態度。但是他們對政府幹預問題是有所保留的,實際上主張把國家干預的程度和范圍調整到最低或較為適宜的水平上。他們反對的只是國家對市場的過度干預,所以他們的古典自由主義立場並不十分徹底。
不管人們喜不喜歡供給經濟學,拉弗曲線的理念已經影響美國經濟政策35年以上,至今方興未艾,並且影響到世界上數十個國家。在這個期間內,世界各國總體上經歷了最大規模和范圍的人類生活水平的提升,包括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也受益於它。目前人們對這條曲線還有爭議,但毫無疑問,世界各地的學者、企業家和所有的納稅人對它都不陌生了。
㈣ 稅收降低哪些股票受益
特朗普減稅 哪些股票受益
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提出,將調低企業稅率從35%至15%。特朗普擬減稅有助於將美國企業凈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減少負債就是提高了賬面價值。巴克萊資本預期將獲得290億美元賬面價值,巴菲特所在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預期獲得290億美元賬面業績提升。
哪些行業或從減稅中受益呢?根據標准普爾全球數據,非必需消費品股票企業稅率約為31.4%,其中,專業商品零售企業稅收約為37.4%,多商品零售企業稅率約為34.3%。
假若特朗普下調稅率,那麼可能吸引美國企業海外分支機構回到美國市場,較低稅收降低了企業稅收成本。目前,美國公司稅率為35%,幾乎是全球最高水平。非必需消費品稅率降低,企業盈利可能會因銷售量減少而降低,非必需消費品特點是可買可不買,即便降低了稅率,企業可能會縮減海外分支,全球業務銷量可能有所減少。
必需品零售企業可能受益於減稅,過去三年來,零售類企業市場上漲約22%,包括兒童用品、日常用品等。假若特朗普下調稅率,零售企業受益於稅收降低,從市場銷售角度,必需品特點是日常必需生活用品,顧客並不是可買可不買,生活必需品市場份額不會大幅減少。而稅收降低,降低了企業費用,而提高了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