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平安為什麼跌那麼厲害
業績低於預期、投資房地產、市場過於飽和。
1、中國平安業績低於預期,市場估值比較高,下跌是為了擠泡沫。
2、中國平安投資了很多房地產企業,房地產公司股票價格出現了下滑,投資被套,損失很多。
3、.中國平安主營業務是保險,保險公司競爭激烈,買保險的人達到飽和狀態,繼續發展很難。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 ,"平安保險","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平安集團")於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已經發展成為金融保險、銀行、投資等金融業務為一體的整合、緊密、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為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證券交易所兩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碼分別為02318和601318。
B. 為什麼中國平安最近大跌
中國平安最近大跌,除了三季報預虧公告影響外,還有以下的致命原因:
1、中國平安在二級市場買進歐洲富通集團(Fortis),幾近血本無歸:238.74億元的原始投資按9月30日收盤價計算,浮虧157億元,為此公司不得不發布三季報預虧公告。而實際上,據有關人士測算目前富通股價已低於1歐元(最新價0.88歐元),平安買進的1.21億股市值已不足10億元人幣,縮水接近100%!
2、這家僅次於中國人壽的國內第二大保險公司,四分之一家當被輸得精光,去年A股募資380多億竟「談笑間灰飛煙滅」!理由是:238.74億元的投資血本無歸又是個什麼概念呢?2007年年報顯示公司凈資產1072億元,此時平安剛買進富通不久;到了今年中報,公司以「浮虧不必計提損益」為由,看起來上半年仍有71億元凈利潤,但凈資產卻已從1072億減至809億;三季報這一巨虧,凈資產估計也就700多億。
3、重大事務五是股東權利。雖然,買富通不是買外匯衍生品,看起來風險似乎要小些,此舉也不是某幾個人的「越權行為」,但平安是在二級市場買進富通股票的,連小股都知道股市有風險。然而,如此大手筆的風險投資(占凈資產四分之一),事先既不經董事會討論,更別說股東會審議,去年11月29日一紙「特別提示公告」,就算履行告知義務了。不僅如此,到了今年4月3日,公司又准備出資21.5億歐元購買富通投資管理公司50%股權,只是後來因為股價實在跌得不成樣子才不得已中止。如果第二筆投資出去,就將佔到平安凈資產的一半,動用股東一半權益,居然只要董事會一聲告知,真不知這家上市公司的眼睛裡還有沒有股東,重大事項還要不要經過股東審議?
4、中國平安2007年末總資產為6510億元,按15%計算其投資海外最高可達977億元,接近同期凈資產1072億。金融機構凈資產的杠桿比率通常都是很高的,保監會的「暫行辦法」以總資產的一定百分比,而不是以凈資產為基數,就把風險給放大了,可以想像,如果中國平安用足策,將近千億資產全部投資海外,在這場金融海嘯中說不定也要面臨破產的厄運。
這些致命的巨虧,足以讓平安從此不再平安哦。
C. 平安股票為什麼一直下跌
一、可能中國平安的內部出現嚴重問題
平安被華夏幸福套牢的消息震動了市場,平安由此可能損失數百億。緊接著,平安又將斥資約500來億接盤北大方正這個巨坑。其實,即便這些投資選擇存在巨大爭議,但畢竟不傷及保險主業的根本,在貨幣超發的背景下,國內本來就存在巨大的資產荒,誰拿著上萬億資產需要投資都會很絕望。
二、平安的主業問題
平安的主業,還是要依託保險,而保險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現在數據上看到的,還有幾個行業潛在的問題。
壽險面臨眾多行業問題:
1、雖然平安是從財產險起家,但毫無疑問,真正讓他發展壯大的,是壽險代理人模式,然而近兩年代理人隊伍實際縮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市場飽和程度增高,另一方面是新時代的互聯網企業,如淘寶、美團、餓了么、抖音等,提供了大量門檻更低且能獲得穩定收益的就業機會,以前很多人因為缺乏專業技能,選擇進入保險代理人隊伍,現在時代不一樣了,選擇性更廣了;
2、出生率持續下降,意味著新增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老齡化趨勢更加明顯,越來越多的保單開始進入需要產生賠付的階段,一方面入口趨緊,另一方面出口卻要放大,似乎很不樂觀;
三、股票價格的漲跌,長期來說是由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利潤決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則包括人們對該公司的盈利預期、大戶的人為炒作、市場資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一般情況下,股票漲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股票的供求關系。在股票市場上,當股票供不應求時,其股票價格就可能上漲到價值以上;而當股票供過於求時,其股票價格就會下降到價值以下。同時,價格的變化會反過來調整和改變市場的供求關系,使得價格不斷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
D. 中國平安股票跌的原因
一、中國平安股票跌的原因
1.止損盤蜂擁而出。
2019和2020年,80元上方堆積了大量的做多籌碼,融資余額近280多億。由於做多的投資者設置了止損價位,股價跌至70元一帶時,成本在85元以上的籌碼觸及止損價位,止損盤蜂擁而出,80元一帶幾無抵抗,飛流直下。
2.融資合約到期選擇賣股還錢。
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由於此前中國平安被強烈看好,大量投資者融資買進。進入3月份,大量融資合約到期,面臨展期和平倉還錢的選擇,就在這個時候,華夏幸福驚天暴雷、卜蜂集團大幅減持,知名私募徹底清倉,利空消息接踵而來,融資客只好賣股還錢,認虧出局。
3.部分融資盤爆倉被強行平倉。
自93元殺跌以來,中國平安融資客損失慘重,加之投資組合其他的股票同樣暴跌,融資擔保比例迅速下降,有的接近爆倉邊緣,更有甚者被強行平倉。2015年7月股災的悲慘局面再次出現。
二、中國平安為什麼下跌:
很簡單,因為機構的無情打壓,瘋狂打壓,之前還打壓到股折價,外資每天瘋狂買入中國平安,賣出貴州茅台,機構想要散戶去接盤他們的抱團股,這些垃圾抱團股他們已經無法完全出貨,那麼只能打壓中國平安,沒想到外資天天買入中國平安,賣出貴州茅台,堅定看好價值白馬股中國平安,招商銀行,萬科a,格力電器,興業銀行,伊利股份。機構其實持有一些中國平安,只能賣出以中國平安,招商銀行,萬科a,格力電器,興業銀行,伊利股份為代表的大白馬。目前行情是套機構行情,小盤價值股因為基本上機構已經跑完了,然後之後會開始瘋狂的上漲,大盤成長因為有著大量的機構,會開啟瘋狂的套人行情,大盤價值因為機構也有不少,會和2015年藍籌股下跌一樣被機構砸下來,等機構賣完了,就是以價值白馬股中國平安和小盤價值白馬華僑城a真正得上漲,而且會漲到套在大盤成長股票裡面的機構不敢相信。
內容來源於網路。
E. 為什麼中國平安最近大跌
最近,中國平安股價的大幅下跌引起了廣泛關注。除了三季報預虧公告的影響外,還有幾個關鍵因素導致了這次股價下跌。首先,中國平安在二級市場購入了歐洲富通集團(Fortis)的股票,但投資虧損嚴重。據初步計算,投資的238.74億元人民幣已浮虧157億元,公司不得不發布三季報預虧公告。最新的股價顯示,富通股價已低於1歐元,而中國平安買入的1.21億股富通市值已不足10億元人民幣,幾乎相當於100%的虧損。
其次,這家僅次於中國人壽的國內第二大保險公司,在去年A股募集資金380多億元人民幣的情況下,這筆巨額投資似乎「談笑間灰飛煙滅」。2007年年報顯示,公司凈資產為1072億元人民幣,此時平安剛買入富通不久。到了今年中報,公司以「浮虧不必計提損益」為由,凈利潤看起來仍有71億元人民幣,但凈資產卻已從1072億減至809億。三季報顯示的巨虧,導致公司的凈資產估計降至700多億元人民幣。
再者,中國平安在進行重大投資時,存在股東權利被忽視的問題。買富通股票並非外匯衍生品交易,且並非某幾個人的「越權行為」。然而,平安是在二級市場購買富通股票的,連小股東都知道股市有風險。但如此大額的風險投資(占凈資產的四分之一),事先既未經過董事會討論,也未經過股東會審議,僅通過11月29日的一紙「特別提示公告」就完成了告知義務。而且,公司後來還計劃出資21.5億歐元購買富通投資管理公司50%的股權,但由於股價跌得太低,不得不終止這項投資。如果這筆投資真的進行了,將佔到平安凈資產的一半,動用股東一半的權益,居然只需要董事會一聲告知,這樣的做法不禁讓人懷疑,這家上市公司是否真的將股東利益放在首位。
最後,根據中國平安2007年末的總資產6510億元人民幣,按15%計算,其海外投資最高可達977億元,幾乎相當於同期凈資產1072億的90%。金融機構的凈資產杠桿比率通常都非常高,保監會的「暫行辦法」是以總資產的一定百分比來衡量風險,而非以凈資產為基數。可以想像,如果中國平安用足政策,將接近千億資產全部投資海外,在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中,其面臨的破產風險是相當大的。
綜上所述,這些致命的巨虧不僅反映了中國平安在投資決策上的失誤,也暴露了公司在管理上的漏洞。這些問題足以讓平安這個名字從此不再意味著「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