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索羅斯97年香港具體做空手法,造成最後的結果,謝謝大家
做法為對港幣進行大量的遠期買盤;結果為香港恆生指數從16673點的高峰一直跌到6660點,跌去60%。
開始對港幣進行大量的遠期買盤,准備再重現英格蘭和東南亞戰役的輝煌。但這次索羅斯的決策可算不上英明,因為他也許忘了考慮香港背後的中國大陸,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達2000多億美元,加上台灣和澳門,外匯儲備不少於3740億美元。
香港金融管理局立即於次日精心策劃了一場反擊戰。香港政府通過發行大筆政府債券,抬高港幣利率,進而推動港幣兌美元匯率大幅上揚。香港金融管理局又大幅提高短期利率,使銀行間的隔夜貸款利率暴漲。接著香港恆生指數從16673點的高峰一直跌到6660點,跌去60%。
(1)98年做空香港股票跌了多少擴展閱讀:
喬治·索羅斯的相關情況:
1、1998年9月2日,盧布貶值70%。這都使俄羅斯股市、匯市急劇下跌,引發金融危機乃至經濟、政治危機。
2、俄羅斯政策的突變,使得在俄羅斯股市投下巨額資金的國際炒家大傷元氣,並帶動了美歐國家股市的匯市的全面劇烈波動。到1998年底,俄羅斯經濟仍沒有擺脫困境。1999年,金融危機結束。
3、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5、6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
B. 1998年索羅福是怎樣沖擊港股的
2018年1月,印尼盾再次受到攻擊而下滑,新一輪金融危機的浪潮襲來。港元又一次受到攻擊。據香港金管局事後調查,國際炒家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多方組織,借入港元。
他們一方面通過國際金融機構在香港發行債券融資,另一方面將手中的美元債權轉換為港元債權,神不知鬼不覺地備足了「彈葯」。
同時,國際炒家在恆指9000點附近不斷購買看跌的恆生指數期貨合約,手中累積起大量淡倉,布好了「地雷陣」。
炒家的如意算盤是:首先拋出港元佯攻港幣匯率,逼金管局使出「挾息」的慣用招數,拖垮股市,造成恆生指數暴跌,把市場逼向他們預先布好的「地雷陣」里,然後「引爆」期指淡倉,利用期指巨大的杠桿效應,賺個缽滿盆溢。
6月,炒家再次試探性沖擊港元,金管局此時已經覺察到有操控市場的情況,但也並未行動。這使得大小投機商們更加膽大妄為,公然將香港稱為他們的「自動提款機」。
8月,數字顯示,香港第二季出現5%的經濟負增長,失業率上升至4.8%。3日,香港匯豐銀行宣布上半年業績出現大幅倒退,與同期相較,竟然減少四成;匯豐銀行的母公司匯豐控股的盈利也下跌了16%,這是匯控成立9年來的首次盈利倒退,消息一出,股價急挫5.29%,整體拖累大市,恆指跌穿7700點關口。
對沖基金認為時機已到,首先派出「先頭部隊」,開始大量拋售港元。
金管局看準了財政庫房需要提取港元的時機,沽售美元換取港元,讓銀行體系結算余額沒有下降,並沒有出現炒家盼望的「高息」。
然而,炒家亦是有備而來,他們一計不成,又施一計,大肆散播人民幣貶值及港元脫鉤的謠言。再加上香港經濟持續下調,美國股市大跌的種種不利因素,雖然沒有出現高息,但香港股市還是一路下滑。
6日,港股下挫212點,恆指報收7254點;10日,恆指跌破7000點心理大關,一時間拋盤如潮。這當中可能既有故意砸盤的炒家,又有見勢不妙、風緊扯乎的散戶和機構投資者。11日,港股繼續下破6800點;13日,破位6500低點。
14日時至中午,市場上開始傳出港府攜外匯基金入市的風聲。當日,恆指大漲564點,終盤收復7000點大關,報收7224點,升幅8%,創下6年來單日升幅之最。
港府所用的中銀、和升等4大經紀行力托重磅藍籌股香港電訊,當日恆指報收7210點。自此,攻堅戰、陣地戰、游擊戰、集團軍作戰,甚至心理戰輪番登場。
8月21日,港府入市第5天。對沖基金對此前連日失利極為不甘,決定反撲,當日期貨市場出現了令人咋舌的一幕。
下午臨近收市,對沖基金的出市代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推出了大約3000張期指沽盤合約。
27日3時45分之後,炒家在數分鍾內風速賣出4千萬股,狂砸香港電訊,攻勢洶洶。有「御貓」見勢不妙,急忙將買盤收起,守方一下亂了陣腳,被攻方沖散。「御貓」被迫退守,最終以15.45元收市。這最後的15分鍾內,成交額高達每分鍾5.5億元!
還是在這一天,索羅斯旗下量子基金駐港基金經理斯坦利·德拉肯米勒公然叫陣。
就在港府全力托市的同時,對沖基金在俄羅斯市場上投資失敗,被迫回撤,也就沒再攻擊香港。
(2)98年做空香港股票跌了多少擴展閱讀:
這次金融危機中,在國際投機資本的推波助瀾下,各國紛紛放棄固定匯率制,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國貨幣競相貶值,給中國香港的港幣和股市帶來很大壓力。
1997年10月,國際投機資本開始狙擊香港金融市場,香港股市在初期以大跌收場,之後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特區政府開始救市,在外匯市場保持現行匯率制度不變,股票市場信心大增,恆生指數重上一萬點,基本維持住金融穩定。
1998年,國際投機資本再次狙擊香港金融市場,香港特區政府再次動用大量外匯儲備救市,將匯率穩定住,打贏了香港金融保衛戰。
可以說,在這次危機中,除了中國大陸和香港外,東南亞各國和地區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由於中國政府的審時度勢,在危機發生前後實行的各種政策措施,保證了中國金融和經濟的穩定運行,這也客觀上對亞洲乃至世界金融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C. 97的亞洲金融風暴最終結果是誰贏了索羅斯都把錢賠在香港了嗎
說起來他的對沖賺到錢了,但是其實沒有賺到多少,當時他一開始對準的是泰國,第一泰國發展太快,但泰銖跟美金是固定匯率,所以他就打泰銖的現貨和期貨,這樣泰銖的貶值讓泰銖不得不跟美金脫鉤,開始自由落體,加上做空泰國的股票,索羅斯在泰國算是賺到錢了,然後賺的就是基本面比較弱的菲律賓,但是後來發現他太高估菲律賓了,根本輕而易舉就打垮他們了.最後就到香港,主要是要做空香港股票,還有恆生指數,因為香港奉行的是自由市場,所以一開始並沒有管的他很嚴,但是他們當時真的很過分,所以在月底香港恆生交割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政府跟索羅斯 在大盤股上開始對幹了,因為只要指數收跌索羅斯就贏錢,為了教訓索羅斯,當時所有的沽盤 香港政府都買,就買指數里頭的大盤,所以最後那天尾盤的巨額成交讓指數走高,港府擊敗索羅斯 當然你可以說在港股上他沒有賺到什麼錢,但是總的來說 當時的金融危機證明不是壞事,可能有些人當時虧錢了,但是其實那次的打擊讓大家發現其實實體經濟沒有問題,而且那次的打擊讓 很多金融產品的基本面重新洗牌,有了接下來的走好,當然那次的港府因為當時跟索羅斯對干買的那些港股後來也價值翻了好幾十倍.不過這只是我的看法,還是見仁見智的^_^
D. 索羅斯傳做空香港過程是什麼
第一步,利用低息借入大量港幣,備足彈葯;
第二步,造勢借機瘋狂拋售港元,造成恆生指數暴跌;
第三步,當恆生指
數暴跌時,平掉所有股指空單合約倉位,逃之夭夭。
其實,利用股指期貨空單來盈利,不僅需要有資金規模優勢,更需要市場跟風助漲助漲。即使當時索羅斯在恆生指數高
點時賣掉股票也賺了不少,但對於他來說,這是蠅頭小利,股指期貨空單才是重頭戲。
98年6月份開始,在索羅斯大肆拋售時,港府當時選擇了任由其打壓的策略,但從8月開始,索羅斯召集國際炒家開始集
中砸盤時,港府馬上入市掃貨,吃空單,動用一切可以支配的資金吃下國際炒家賣盤。
空香港戰役:
當年,索羅斯在匯市拆借了大量港幣,同時在股市通過券商從世界各地秘密買入港股或借入成分股,在股指期貨市場暗中建倉累積空單,此後一路釋放消息拉抬股市、匯市,等待最終的「致命一擊」。最後,時任香港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動用外匯基金入市干預,大量購入藍籌股,港股回升。
此後兩周,索羅斯與香港特區政府你來我往,就看誰的錢多。最終,特區政府贏了,索羅斯據傳虧了10億美元。時隔21年後,索羅斯再次卷土重來,結果是歷史驚人的相似,索羅斯兩次做空香港都是大虧。他想要打擊中國的陰謀不會得逞。
E. 1998年是以誰為代表的人沖擊香港金融市場結果如何最好說經過,詳細點
1998年香港金融保衛戰回眸 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 1997年下半年,美國著名金融家索羅斯旗下的對沖基金在亞洲各國和地區發起了連番狙擊,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使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幾十年來積存的外匯一瞬間化為烏有,由此引發了二戰後對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層面沖擊最巨的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6-7月間,索羅斯把矛頭對准了港元,開始有計劃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發動沖擊。 兵臨城下 將至壕邊 港幣實行聯系匯率制,聯系匯率制有自動調節機制,不易攻破。但港幣利率容易急升,而利率急升將影響股市大幅下跌。這樣,只要事先在股市及期市沽空,然後再大量向銀行借貸港幣,使港幣利率急升,促使恆生指數暴跌,便可象在其他市場一樣獲得投機暴利。 對沖基金在對香港金融市場進行沖擊時,往往受制於香港金融監管部門的傳統作法———提高短期貸款利率。而事實已經證明,在前3次沖擊(1997年10月、1998年1月、1998年6月)中,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措施便是提高短期貸款利率,金融管理局主席任志剛也因此被戲稱為「任一招」。 利率的上升會提高投機的成本。在這次炒家沖擊香港金融市場時,與以往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炒家沒有進行即期拆借活動,而是預先屯集了大量的港元。這些港元來自多方面,但一個很重要的來源是一些國際金融機構1998年上半年在香港發行的一年至兩年期的港元債券,總金額約為300億美元,年利息為11%。這些國際金融機構將這些港元掉期為美元,而借入港元的主要是一些對沖基金。這些港元成為對沖基金攻擊香港金融市場的低成本籌碼,使投機者具備了在匯市進行套利的有利條件。而對沖基金又在外匯市場上買入大量的遠期美元以平衡風險。據說索羅斯旗下的基金就持有總金額約400億美元的買入合約,到期日為1999年2月。 聲東擊西 興風作浪 自1997年10月以來,國際炒家4次在香港股、匯、期三市上下手,前3次均獲暴利。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國際炒家再次通過對沖基金接連不斷地狙擊港幣,以期推高拆息和利率。很明顯,他們對港幣進行的只是表面的進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標。聲東擊西是索羅斯等國際投機者投機活動的一貫手段,並多次成功。 1998年6、7月,當恆生指數攀升至8000點高位的時候,對沖基金大舉沽空恆指,建立了大量的恆指空倉頭寸。對沖基金之所以建立恆指空倉,是因為它們預計港股在受到沖擊後恆生指數必然會大幅下跌。而恆指期貨合約的價格是每點50港元,也就是說,若建的是空倉,恆生指數每下跌一個點,就可以給做空者帶來50港元的利潤。 眾所周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大事,開啟了香港的新時代。但是,對國際炒家而言,這正好為他們興風作浪提供了機會。香港的未來何去何從,香港的經濟、社會會發生什麼變故等一系列問題,不僅令局外人生疑,香港人也是心中沒譜。而恆生指數代表香港金融市場,乃至整個香港經濟、政治前景,就是香港經濟的「晴雨表」。只要能動搖恆生指數,就能打擊人們對香港經濟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下,恆生指數大幅下挫,很可能引起廣大投資者盲目恐慌,從而到達坐收漁翁之利的目的。 妖言惑眾 渾水摸魚 國際投機者在證券市場上大手筆沽空股票和期指,大幅打壓恆生指數,使恆生指數從1萬點大幅度跌至8000點,並直指6000點。在山雨欲來的時候,證券市場利空消息滿天飛。1998年8月初,投機者大肆宣揚人民幣將貶值10%,其中,上海、廣州等地的人民幣黑市交易中曾跌到了1美元兌換9.5人民幣左右。投機者散播人民幣將貶值的謠言,是想藉此來影響人們對港幣的信心。除此之外,投機者還大肆宣揚內地銀行不穩定等謠言,其目的仍是為了其狙擊港元創造心理條件,其手段真可謂無所不用。 有一家海外基金甚至開出了1998年8月12日香港聯系匯率脫鉤的期權。炒家們趁機大肆造謠,揚言「港幣即將與美元脫鉤,貶值40%」,「恆指將跌至4000點」雲雲。其目的無非是擾亂人心,製造混亂狀態,然後趁機渾水摸魚。8月13日,恆生指數一度下跌300點,跌穿6600點關口。 在壓低恆生指數的同時,國際炒家在恆指期貨市場積累大量淡倉。恆生指數每跌1點,每張淡倉合約即可賺50港幣。而在8月14日的前19個交易日,恆生指數就下跌2000多點,每張合約可賺10多萬港幣,收益之高令人震驚! 洞察其奸 港府迎戰 國際炒家在泰國、馬來西亞的胡作非為,給這些國家的經濟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可謂來者不善。所以,在分析、研究亞洲其他市場形勢後,為了維持香港金融市場的穩定,香港政府決定調巨資迎戰這些瘋狂的國際炒家。 這是一場以金錢、智慧和魄力為武器的你死我活的金融大戰。無論是挑戰者,還是應戰者,都深知其成敗所蘊含的利益與風險。 如前所述,早在1998年7、8月間,投機者就大肆宣揚人民幣將大幅貶值,以致上海、廣州等地的人民幣黑市交易曾跌到了1美元兌換9.5元人民幣的水平。投機者散播人民幣將貶值的謠言是「聲東擊西」的招數,旨在藉此影響人們對港幣的信心。除此之外,投機者還大肆宣揚內地銀行不穩定等謠言,目的仍是為狙擊港元創造條件。除了妖言惑眾外,有一家海外基金甚至開出了1998年8月12日香港聯系匯率脫鉤的期權。 出其不意 首戰告捷 1998年8月5日,炒家們一天之內拋售200多億港元。香港金融管理局一反過去被動做法,運用香港財政儲備如數吸納,將匯市穩定在1美元兌換7.75港元的水平上,銀行同業市場拆借利息也僅略有上升。 1998年8月6日,炒家又拋售了200多億港元,金融管理局再出新招———不僅照單全收,而且將所吸納的港元存入香港銀行體系———從而起到了穩定銀行同業拆借利息的作用,防止了因為拆息率一旦提高,股市下跌在所難免。 8月7日,因已公布中期業績的一些藍籌股業績不佳,導致股市大幅下跌,令恆生指數全日下跌212點,跌幅為3%。在此後的7日至13日這幾個交易日中,香港政府繼續採用吸納港元的辦法,以穩定同業拆息並進而達到穩定股市的目的。但由於炒家在股票市場上大肆做空,恆生指數最終還是跌到了6600點附近的低位。 8月13日,恆指被打壓到了6660點後,港府組織港資、內地資金入市,與對手展開針對8月股指期貨合約的爭奪戰。投機炒家要打壓指數以配合做空期指,港府則要守住指數,迫使投機者事先高位沽空的合約無法於8月底之前如數套現。港府入市後大量買入國際炒家拋空的8月股指期貨合約,將期指由入市前的6610點推高到24日的7820點,高於投資炒家7500點的平均建倉價位,取得初步勝利。當日收市後,港府宣布已動用外匯基金干預股市與期市。 8月14日,香港政府正式參與股市和期市交易。香港政府為了維護港元,攜巨額外匯基金進入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與炒家進行直接對抗。港府向香港的中銀、獲多利、和升等多家證券行指示,大手吸納恆生指數藍籌股,表示不惜成本,務求將8月期指抬高600點。香港政府一反以往「積極不幹預」政策,給投機者造成了始料不及的沉重打擊。 代行中央銀行職權的金融管理局,直接入市干預期貨股票市場,這在全球開放型資本市場上尚屬首次。港府宣布已動用外匯基金干預股市與期市,令市場為之一驚。 接著,投機炒家鼓動如簧之舌,在全球范圍內展開了一場攻擊港府的輿論大戰。與此同時,炒家們並不願意俯首稱臣,他們又一次玩起了「聲東擊西」的鬼把戲———於8月16日迫使俄羅斯宣布放棄保衛盧布的行動,造成8月17日美歐股市全面大跌,以期「圍魏救趙」沖擊恆生指數。然而,使他們大失所望的是,8月18日恆生指數有驚無險,在收市時只微跌13點。 攻城略地 乘勝追擊 初戰得手,並不意味對手會棄城投降,因為離期指合約的交割還有時日,港府明白惡戰還在後頭。果然,從8月25日開始直至28日,雙方展開了轉倉戰,港府的目的是迫使國際炒家為投機付出高額代價。 8月27日和28日,投機炒家在股票現貨市場傾巢出動,企圖將指數打下去。港府在股市死守的同時,經過幾天驚心動魄的大戰,在期貨市場上將8月合約價格推高到7990點,結算價為7851點,比入市前高1200點。8月27日、28日,港府將所有賣單照單全收,結果27日交易金額達200億港幣,28日交易金額達790億港幣,創下香港市場最高交易紀錄。 但投機炒家並不善罷甘休,他們認為港府已經投入了約1000億港元巨資,資金壓力與輿論壓力使其不可能長期支撐下去,因而決定將賣空的股指期貨合約由8月轉倉至9月,想與港府打持久戰。從8月25日開始,投機炒家在8月合約平倉的同時,大量賣空9月合約。與此同時,港府在8月合約平倉獲利的基礎上乘勝追擊,使9月合約的價格比8月合約的結算價高出650點。 這樣,投機炒家每轉倉一張合約要付出3萬多港幣的代價。投資炒家在8月合約的爭奪中,完全敗走麥城。 生死決戰「8·28」 1998年8月28日,是香港恆生指數期貨8月合約的結算日,也是香港政府打擊以對沖基金為主體的國際游資操控香港金融市場的第10個交易日。 雙方經過前幾個交易日的激烈搏殺後,迎來了首次決戰。 上午10點整開市後僅5分鍾,股市的成交額就超過了39億港元。半小時後,成交金額就突破了100億港元,到上午收市時,成交額已經達到400億港元之巨,接近1997年8月29日創下的460億港元日成交量歷史最高紀錄。 下午開市後,拋售有增無減,成交量一路攀升,但恆指和期指始終維持在7800點以上。隨著下午4點整的鍾聲響起,顯示屏上不斷跳動的恆指、期指、成交金額最終分別鎖定在7829點、7851點、790億上。 1998年8月28日,對於眾多國際炒家來說,是一個心痛的日子。這是香港政府自1998年8月14日入市干預以來的最高潮,也是香港政府針對炒家們慣用的匯市、股市、期市的主體性投機策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所取得的重大勝利。香港政府將恆生指數從8月13日收盤的6660點推高到28日的7829點報收,並迫使炒家們在高價位結算交割8月份股指期貨。在此之前,炒家們下注了大量8月份期指空倉。這樣一來,即使它們轉倉,成本亦很高,一旦平倉,則巨額虧損不可避免。 乘勝追擊獲全勝 「8·28」之戰,港府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但是,對國際炒家來說,期指轉倉是可行性選擇,更可能成為他們的「救命稻草」。因此,對香港特區政府來說,「8·28」之戰也只能算是階段性勝利。港府決定,在9月份繼續推高股指期貨價格,迫使投機資本虧損離場。 9月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頒布了外匯、證券交易和結算的新規定,使炒家的投機大受限制。當日恆生指數飆升588點,以8076點報收。加上日元升值、東南亞金融市場趨穩等一系列因素,使投機炒家的資金、換匯成本大幅上升,不得不敗退離場:9月8日,9月合約價格升到8220點。8月底轉倉的期指合約要平倉退場,每張合約又要虧損4萬港幣。至此,國際炒家見大勢已去,紛紛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自入市以來,香港政府動用了100多億美元,消耗了外匯基金約13%,金額大大超過了1993年「英鎊保衛戰」中,英國政府動用77億美元與國際投機者對壘的規模,堪稱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
麻煩採納,謝謝!
F. 索羅斯在香港輸了還是贏了
索羅斯血戰香港輸了,索羅斯因為輕視香港的金融實力,最終這場狙擊戰至少虧損了10億美元。 索羅斯是全球頂級的股票投資者,他曾經帶領團隊幾乎橫掃東南亞,多個國家因為他的做空而損失慘重。
1998年,索羅斯狙擊香港,當時港幣匯率出現暴跌,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後來香港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索羅斯最終以慘敗離場。索羅斯因為輕視香港的金融實力,最終這場狙擊戰至少虧損了10億美元。 索羅斯血戰香港輸了,這或許是他一生投資中最失敗的一次。現在索羅斯已經退休了,不再管理投資,但是將全力推動慈善事業。2021年4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發布,喬治·索羅斯以86億美元財富位列榜單第288名。
索羅斯傳做空香港的過程:
1.第一步,利用低息借入大量港幣,准備足夠的彈葯。
2.第二步,趁機瘋狂拋售港元,導致恆生指數暴跌。
3.第三步,恆生指數暴跌時,平倉所有股指空單合約倉位,逃之夭夭。事實上,利用股指期貨盈利,不僅需要資金規模優勢,還需要市場跟風幫助上漲。即使索羅斯在恆生指數高點賣出股票,也賺了不少錢,但對他來說,這是蠅頭小利,股指期貨空單才是亮點。
從1998年6月開始,當索羅斯大肆出售時,港府當時選擇了打壓的策略,但從8月開始,當索羅斯召集國際炒家開始集中賣盤時,港府立即入市掃貨,吃空單,用一切可支配的資金吃掉國際炒家的賣盤。
做空香港結果: 當時索羅斯在外匯市場借了大量港幣,同時通過券商從世界各地秘密購買港股或借入成分股,在股指期貨市場暗中開倉,積累空單。之後一路發布消息拉高股市和外匯市場,等待最終的致命一擊。最後,時任香港財政司司長曾陰權利用外匯基金入市干預,大量購買藍籌股,港股回升。
接下來的兩個星期,索羅斯和香港特區政府來來往往,就看誰的錢多了。最終,特區政府贏了,索羅斯據說虧了10億美元。21年後,索羅斯再次卷土重來。結果歷史驚人的相似。索羅斯兩次做空香港,都是大虧。他想打擊中國的陰謀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