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全球股市 > 中國衛星股票分析報告

中國衛星股票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2025-02-10 15:37:04

㈠ 中國衛星股票2014年怎麼樣

最近一個月內,中國衛星共計登上龍虎榜0次,表明中國衛星股性不活躍。
截止2014年3月31日,中國衛星營業收入8.757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145.7605萬元,較去年同比增加19.2169%,基本每股收益0.04元。(我推薦看燕子黎三老師的股票賺錢機器。) 中國衛星隸屬於通信及通信設備,近三個月內,該股的關注度高於行業內的其他85家公司,排名第3。近三個月,共有16家機構發布了58篇關於該股的研究報告,該股綜合評級為增持,維持前期評級。

㈡ 為什麼不能碰中字頭股票

原因有三點:
1、業績平穩:中字頭業績通常比較平穩,賺不到什麼利差,所以對於投資者吸引力不大。
2、資金量不足:資金量是影響股票漲跌非常重要的因素,沒有資金量的進入,中字頭股票基本面再好,上漲難度很大。
3、市值大:多數中字頭市值都很大,想要拉動股價需要很大的資金,市場上的資金意識到這一點,就不會選擇這種市值大的股票。
中字頭股票:
中國人壽(601628)、中國中冶(601618)、中國人保(601319)、中國太保(601601)、中鋁國際(601068)、中化國際(600500)、中國一重(601106)、中國衛星(600118)、中國核電(601985)、中國西電(601179)。
中國核電(601985):
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中國核電」,證券代碼:「601985」),成立於2008年01月21日,由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控股股東,聯合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和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公司注冊地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玲瓏路9號院東區10號樓,法定代表人為盧鐵忠。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06.3億,同比下降1.1%;實現歸母凈利潤10.4億,同比下降超過25%;每股收益為0.07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45.8%,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凈利率為18.2%,同比降低6.1個百分點。公司2020一季度營業成本57.6億,同比下降5.9%,高於營業收入1.1%的下降速度,毛利率上升2.8%。
中國西電(601179):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4.8億,同比下降10.9%;實現歸母凈利潤3173.6萬,同比下降63.2%,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21%,同比降低1.6個百分點,凈利率為1.5%,同比降低1.6個百分點。公司今年一季度營業成本19.3億,同比下降8.4%,低於營業收入10.2%的下降速度,毛利率下降接近2%。

㈢ 航天發展怎麼樣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航天科技(000901)、中天火箭(003009)、中國衛星(600118)、中海達(300177)、盟升電子(688311)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航天行業市場規模;中國航天行業市場份額;中國衛星發射數量;中國運載貨架類型數量

產業概況

1、定義

航天裝備製造特指運載火箭及空間運載器、衛星、飛船、空間站、深空探測器、導彈武器以及相關地面保障設備等產品的製造。航天裝備作為主要在地面建造但在空間環境中運行的一類特殊產品,具有如下特點:

2、產業鏈剖析:行業應用領域十分廣泛

中國航天行業上游主要分為原材料、電子元器件和配套服務,其中原材料分為新型復合材料、金屬合金材料、化學動力推進材料等。中游為航天裝備製造,目前中國航天裝備製造主要企業為「國家隊」,企業規模普遍較大。行業下游應用領域廣泛,主要為電子通信、移動定位、科學觀測等領域,其中電子通信領域是數字經濟的發展基礎,應用領域十分廣泛。

產業發展歷程:行業處於全方位蓬勃發展階段

中國航天事業始於1956年錢學森的《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意見書》。時至今日,經過66年發展,中國航天事業立於世界之巔,「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航天行業目前處於全方位蓬勃發展階段。

產業發展現狀

1、行業整體情況:航天發展進入「快車道」,規模近150億元

2016年以來,中國航天進入創新發展「快車道」,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基本建成,衛星通信廣播服務能力穩步增強,探月工程「三步走」圓滿收官,中國空間站建設全面開啟,「天問一號」實現從地月繫到行星際探測的跨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總體來看,中國航天行業布局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即各種類型繞地衛星製造、航空運載火箭製造、其他在天設備研發製造等三大類。

根據Ifind統計數據,2016-2021年中國航天科技市場規模呈現波動上升趨勢,2021年中國航天市場規模近150億元,行業或迎來較好發展。

2、細分市場一:衛星製造

——遙感衛星發射數量最多

我國衛星製造主要依賴國家隊,研製周期長、生產成本高。從2021年我國衛星成功發射情況統計表來看,目前我國衛星總裝主要由國家隊完成,其中2021年中國遙感衛星發射數量最多,超60顆。

——三大類型衛星功能融合優勢明顯

國內外對衛星通信導航遙感融合展開了研究,相關項目正在推進當中,通信、導航、遙感功能的融合可以大幅滿足市場對於衛星體系的需求,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相關優勢分析情況如下:

3、細分市場二:運載火箭製造

——長征系列是運載火指昌慧箭發射任務主要承擔者

2016年以來,截至2021年12月,共完成207次發射任務,其中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共完成183次,總發射次數突破400次。

——中國在役火箭類型有16種

中國運載火箭類型主要有26種細分類型,其中有7種類型火箭已光榮退役,目前在役唯答火箭類型主要有16種,詳細佔比情況如下:

註:截至2022年8月。

4、細分市場三:其他航天裝備製造

——深空探測:主要為探月工程和行星探測工程

中國深空探測主要可以分為探月任務和行星探測任務。1991年,我國航天專家提出開展月球探測工程。2016年1月11日,中國行星探測工程(英語:Planetary
Exploration of China ,縮寫:PEC)正式立項,定名「天問」。

中國探月工程規劃為「繞、落、回」三期。探月工程一期的任務是實現環繞月球探測。探月工程迅飢二期的任務是實現月面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察。探月工程三期的任務是實現無人采樣返回,於2011年立項。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於2016年正式批復立項,計劃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對火星進行全球性、綜合性的環繞探測,在火星表面開展區域巡視探測。天問一號探測器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著陸巡視器包括「祝融號」火星車及進入艙。

——空間站建設:全球第三座大型在軌空間實驗平台

天宮空間站(又名中國空間站)是中國從2021年開始建設的一個模塊化空間站系統,為人類自1986年的和平號空間站及1998年的國際空間站後所建造的第三座大型在軌空間實驗平台。基本構型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三個艙段組成。

5、新興市場:商業航天行業發展仍舊處在摸索階段

我國航天裝備製造主要採用研製與批量生產混合共線的模式,其批量生產能力不強。在研製和批量生產模式發生沖突時,批量生產能力易受到影響,這也是中國商業航天發展仍舊處於摸索階段的主要原因。

產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北京市為行業主要企業所在地

中國航天行業生產企業數量相對較少,企業注冊資本規模相對較大,其中上市公司和央國企為主要生產企業。中國航天行業產業鏈中存在的上市公司主要分部在北京地區,詳細分布如下:

2、企業競爭:中國衛星佔比最大

中國航天裝備生產企業以國家企業為主,其中中國衛星是國家航天衛星生產主要企業,2021年在中國市場份額佔比達到近50%。

產業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

發展前景:2027年市場規模或會超300億元

目前,航天行業主要生產製造主體為「國家隊」,行業發展仍舊主要受國家管控。但國務院發布的《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提出,研究制定商業航天發展指導意見,促進商業航天快速發展。2022年7月6日,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項目開工儀式在海南文昌舉行。這是我國首個開工建設的商業航天發射場。從設施建設和國家導向來看,未來商業航天或將成為行業增長「新引擎」,推動中國航天進一步發展進步。

基於此,前瞻預測2027年中國航天行業市場規模或會超300億元,2022-2027年年復合增速或達到15%。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業航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中國衛星股票分析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募集資金可以買賣股票 瀏覽:211
股票書籍txt下載軟體 瀏覽:51
股票如何看到每一天走勢 瀏覽:597
萬科股票最新動態 瀏覽:492
深圳股票賬戶未指定交易 瀏覽:477
tcl科技股票是不是科技股 瀏覽:238
誘騙投資者購買股票 瀏覽:333
領導幹部盈利性買賣股票 瀏覽:844
基金和股票資金比例 瀏覽:584
股票公司重組董事辭職 瀏覽:7
股票特大資金流入統計公式圖片 瀏覽:621
投資和股票的關系 瀏覽:475
銀行說我的卡被別人股票賬戶用著 瀏覽:43
2021年金發科技股票行情 瀏覽:660
股票追漲停板追第幾個漲停好 瀏覽:176
A股關於量子科技的所有股票 瀏覽:160
法院公務員允許投資股票嗎 瀏覽:954
廣匯科技股票 瀏覽:402
證券公司可以承銷股票嗎 瀏覽:369
公募基金可以買st股票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