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電板塊龍頭股有哪些
家電板塊龍頭股票有:
1、老闆電器:家電龍頭。全球家電行業龍頭,主要從事電冰箱、空調、電冰櫃等白色家電產品的生產與經營,廚電份額以絕對領先優勢位居行業第。
2、格力電器:家電龍頭。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於1968年,是一家以家電製造業為主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旗下擁有美的電器(SZ000527)、小天鵝(SZ000418)、威靈控股(HK00382)等三家上市公司。現擁有中國最完整的空調產業鏈、冰箱產業鏈、洗衣機產業鏈、微波爐產業鏈和洗碗機產業鏈;擁有中國最完整的小家電產品群和廚房家電產品群。
3、美的集團:家電龍頭。公司現有12個研究院,分別是,製冷技術研究院、機電技術研究院、家電技術研究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新能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健康技術研究院、通信技術研究院、機器人研究院、數控機床研究院、物聯網研究院、電機系統技術研究院、裝備動力技術研究院。
4、海爾智家:家電龍頭。吸油煙機5610榮獲「艾普蘭獎——創新獎」及「2016-2017年度高端家電及消費電子紅頂獎」;燃氣灶9G53榮獲「艾普蘭獎——低碳環保獎」;電蒸箱S226榮獲「2017年度高端家電家居紅頂獎」。
家電上市公司股票其他的還有: 大東方、九州通、老百姓等。
注意:龍頭股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龍頭股的地位通常可能只能維持一段時間。龍頭股是指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會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的漲跌起到引導和示範的作用。
龍頭股分兩種:一種是基本面龍頭,也就是說看公司的基本面,規模、盈利能力等處在行業的前列,在行業內數一數二。另外一種就是技術面龍頭,也就是說在股票市場上表現最強的個股。有時候這兩個是分開的,但是有時候是一體化的。
Ⅱ 2016並購大事件盤點 企業並購案例分析 這些公司並購重組過
2016年1月15日,海爾通過現金方式收購通用家電,交易金額為55.8億美元,成為家電業最大一筆海外並購。
2016年3月30日,美的以4.73億美元獲得東芝家電業務主體80.1%的股份,雙方將通過資源互補,在家電及其他新領域共同開拓。
2016年3月30日,鴻海精密工業投資2890億日元收購夏普,共計砸3890億日元,取得夏普近三分之二的股權。
2016年8月4日,美的完成對德國機器人公司庫卡的收購,持有庫卡集團已發行股本比例為94.55%。
2016年7月26日,樂視以20億美元收購美國智能電視大廠Vizio,打造全球化生態。
2016年6月21日,騰訊以102億美元估值收購Supercell84.3%的股權,成為全球游戲巨頭。
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收購Uber中國,雙方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
2016年1月6日,完美環球以120億元收購上海完美世界網路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
2016年8月5日,賈躍亭正式入主酷派,樂視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2016年1月11日,蘑菇街、美麗說以30億美元估值合並,新公司整體業務估值達197億元。
2016年6月21日,京東以14.9億美元收購一號店核心資產。
2016年3月23日,大楊創世以7.72元/股收購圓通速遞100%股權,作價175億元。
2016年5月23日,順豐借殼鼎泰新材上市,交易價格為433億元。
2016年4月21日,萬達院線宣布購買萬達影視和傳奇影業,資產交易價格為372.04億元。
2016年9月13日,完美世界以13.53億元收購今典院線、今典影城、今典文化100%股權。
2016年10月16日,中國電影以5.53億收購大連華臣70%股權。
2016年3月14日,中國海外發展以人民幣310億元收購中信在中國住宅地產項目的權益。
2016年4月24日,恆大以36億收購浙江國有上市房企嘉凱城52.78%股權。
2016年10月31日,萬科以19.28億美元收購印力集團96.55%股權。
2016年11月10日,綠地控股以51.63億元收購重慶協信遠創40%股權。
2016年3月,安邦以65億美元購入奢侈酒店Strategic Hotels & Resorts,成為第二大規模收購。
2016年2月,上海錦江國際酒店集團成為雅高集團第一大股東,擁有5.27%的投票權。
2016年10月24日,海航集團以65億美元收購希爾頓酒店集團25%股份。
2016年4月,首旅酒店以110億元完成對如家酒店的私有化購買。
2016年4月15日,中國平安以103.5億元入主汽車之家。
2016年10月,寶鋼與武鋼聯合重組,寶鋼集團持股52.1%,武鋼集團持股13.48%。
2016年10月20日,日產汽車出資142億人民幣收購三菱汽車34%的股權。
2016年4月,歌力思以2.775億收購百秋網路75%的股權。
2016年4月28日,雅培以250億美元收購醫療設備製造商聖猶達醫療公司。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民族情結促使國人更加關注本土品牌的成長。
並購浪潮中,各大行業洗牌、巨頭產業升級和全球化布局的需求日益凸顯。
未來,並購形式和領域將更加多樣化,金額也將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