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果「人造肉」在中國上市了,你會嘗試嗎
應該會。因為中國因為人口多,再加上中國人特別會吃,中國一直是吃肉大國,畢竟肉那麼香,你不喜歡吃雞肉總有其他鴨肉魚肉牛肉滿足你;不過呢,聯合國預測等到2050年,地球人口將要達到97億左右,如果按照現在人類的飲食習慣,到那時地球上的肉製品就滿足不了人類對吃食的需求了。人類總是喜歡未雨綢繆,所以現在人造肉要上市了,據說是在九月份。大家看好人造肉的前景了嗎?
不過呢畢竟這種肉剛生產出來,再加上環保二字,自然吹的天上有地上無的,說的全是好處,真實情況如何還是要等到面向大眾後才知道。如果這種肉很便宜,那小餐館們一定會買,降低成本自然賺的就多了,就像我們吃的餐廳里的培根大多是便宜的鴨肉製作的,真正豬肉的很少很少,因為豬肉的都很貴。
如果「人造肉」真的經過人群的檢驗,前景就非常好了。
『貳』 人造肉市場前景怎樣
人造肉最早起源於美國,1953年美國化學家波耶取得「人造肉」發明專利,20世紀60年代,人造肉開始在美國市場上銷售。經過多年的發展,人造肉技術不斷改進,商業化進程加快。
2019年起,「人造肉」概念迅速興起,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寵兒,2019年5月2日,人造肉企業Beyond
Meat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一舉成為當紅股票,「人造肉」也迅速進入消費者的視野,人造肉市場的火爆吸引眾多科技公司、大型肉類廠商等布局,全球人造肉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植物肉市場規模逐漸擴大
自2019年起,人造肉特別是植物肉在技術和市場的雙重推動下快速發展,隨著人造肉在消費者中接受度的提高、人造肉技術的突破以及大規模生產帶來的人造肉生產成本的持續下降,全球人造肉市場規模將逐漸擴大,市場前景廣闊,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s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植物肉(由大豆、豌豆、小麥等植物製成的牛肉、豬肉、羊肉等)市場規模為42.9億美元,預計2020年全球植物肉市場規模將達到52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全球植物肉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0億美元,2020-202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8%。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造肉行業趨勢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叄』 網上傳說我國要進口美國的人造豬肉是真的嗎能吃嗎
網上傳言我國即將進口美國的人造豬肉,這消息的真實性尚無確鑿證據。盡管人造豬肉在市場上較為少見,但其成分大多由我們日常食用的食材構成,如植物蛋白、大米、谷類,甚至添加了瘦肉香精等。
人造豬肉與普通豬肉在成分上看似相似,但實際口感卻大相徑庭。人造豬肉的口感不佳,缺乏普通豬肉的鮮美和多汁,而市場上常見的普通豬肉不僅口感出眾,且烹飪成各種美食時,其外觀也更為誘人。
因此,在購買豬肉時,消費者可以通過觀察豬肉的顏色來初步判斷其品質。一般而言,顏色過於鮮艷的豬肉可能存在問題,應避免購買。建議選擇顏色自然、肉質緊實的豬肉,以確保食品安全。
總的來說,人造豬肉雖可食用,但其口感和營養價值與傳統豬肉相比存在差距。消費者在選擇豬肉時,應綜合考慮口感、營養價值及食品安全因素,以確保健康飲食。
『肆』 美國人造肉第一股將在中國哪裡建廠
9月8日,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Inc.(別樣肉客)在官網發布聲明,宣布將通過全資子公司別樣(嘉興)食品有限公司在浙江嘉興建設兩家工廠,以在中國採用「Beyond Meat」品牌生產植物牛肉、植物豬肉和植物雞肉等植物肉產品。
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Beyond Meat選擇在嘉興建廠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嘉興緊鄰上海,而上海是全國連鎖餐飲集團的中國總部聚集地,例如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等,可以很好地形成配套。
而當外國人造肉品牌在中國市場形成本土配送後,會對起步不久的國內人造肉行業帶來的影響,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Beyond Meat中國建廠將從一定程度上對國內市場的發展起到提速作用。
(4)中國有沒有人造豬肉股票擴展閱讀
新廠預計2021年初全面投產
據了解,Beyond Meat有美國「人造肉第一股」之稱,在中國市場Beyond Meat產品此前已經在盒馬鮮生、星巴克、肯德基、必勝客和麥德龍銷售。例如Beyond Meat聯手盒馬鮮生銷售植物漢堡肉餅,並率先在上海試點。2020年4月,Beyond Meat植物肉系列產品已經開始在星巴克中國大部分門店上市。
在嘉興工廠正式落地後,Beyond Meat將成為第一家將主要生產設施落戶在中國的專注植物肉產品生產的跨國公司。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肉產品市場之一,也有潛力成為最大的植物肉產品市場。」Ethan Brown認為。
根據Beyond Meat中國官網信息披露,目前公司在中國建設工廠一事正在推進中,預計將在數月內啟動生產,並於2021年初全面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