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諾貝爾獎概念股有哪些
諾貝爾獎概念股有哪些?
指的是在引力波領域中具有領先地位和潛力的公司。隨著引力波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這些股票可能會受益於相關領域的增長和研究成果。下面小編帶來諾貝爾獎概念股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歡。
諾貝爾獎概念股有哪些
生物醫學獎
1、腫瘤免疫治療
相關個股:北陸葯業、姚記撲克
2、幹細胞治療
相關個股:安科生物、中源協和、佐力葯業
3、腸道微生物與人類健康疾病的關系
相關個股:龍力生物、永安葯業、交大昂立
二、物理獎
1、引力波
RainerWeiss等設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使檢測黑洞所產生的引力波成為可能。
相關個股:華工科技、大恆科技、福晶科技、大族激光
2、MEMS(微機電系統)
相關個股:蘇州固鍀、共達電聲
三、化學獎
1、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相關個股:東富龍、勁嘉股份
2、鋰離子電池
相關個股:贛鋒鋰業、德爾未來、中國寶安、雄韜股份、天賜材料、杉杉股份
智能手錶哪些股票
奮達科技:醫療可穿戴設備先鋒企業,構築IOT時代超強壁壘
奮達科技是醫療可穿戴設備先鋒企業,將構築IOT時代超強壁壘。公司穩步推進「硬體-渠道-服務」三步走戰略,已成功嵌入華為、聯想、小米等眾多消費電子巨頭供應鏈體系,同時IOT時代的特點為定製化、雲端化,因此自然延伸出對於後端軟體、雲平台的開發需求。同時我們判斷公司未來還將通過雲平台大數據分析,打造完整的大健康移動醫療版圖。
立訊精密1季報點評:業績大幅增長,未來繼續看好
業績大增,符合預期:公司1季度營收18.11億元,同比增長33.5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3億元,同比增長69.11%;每股收益0.18元,公司1季度業績繼續延續大幅增長勢頭,也符合我們的預期。
全年業績大增無懸念:伴隨新產品的逐步量產,新客戶的不斷開發並開始供貨,公司部分產能得到釋放;另外,公司去年下半年完成對部分子公司少數股權的收購,進一步增厚公司業績,全年業績大增無懸念
元宇宙概念股龍頭名單
元宇宙概念股龍頭名單,具體如下:
1、雲南旅遊002059;
2、嶺南股份002717;
3、棕櫚股份002431;
4、宋城演藝300144。
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
根據板塊個股選龍頭股。具體操作方法是密切關注板塊中的大部分個股的資金動向,當某一板塊中的大部分個股有資金增倉現象時,要根據個股的品質特別留意有可能成為領頭羊的品種,一旦某隻個股率先放量啟動時,確認向上有效突破後,不要去買其他跟風股。這種選股方法看上去是追漲已經高漲且風險很大的個股,實際上由於龍頭股具有先板塊啟動而起,後板塊回落而落的特性,所以,安全系數和可操作性均遠高於跟風股,至於收益更是跟風股望塵莫及。
追漲龍頭股的第一個漲停板。如果,投資者錯過了龍頭股啟動時的買入機會,或者投資者的研判能力弱,沒能及時識別龍頭股,則可以在其拉升階段的第一個漲停板處追漲,通常龍頭股的第一個漲停板比較安全,後市最起碼有一個上沖過程,可以使投資者從容地全身而退。
在龍頭股強勢整理期間介入。即使最強勁的龍頭股行情,中途也會有強勢整理的階段。這時,是投資者參與龍頭股操作的最後階段,投資者需要把握其休整的機遇,積極參與。但是,這種操作方式也存在一定風險,當市場整體趨勢走弱,龍頭股也可能會從強勢整理演化為真的見頂回落。
引力波龍頭股有哪些
目前引力波的測量方法以激光干涉為主,高功率激光器以及功率放大設備是其中的核心,因此可以從技術發展的角度關注激光器企業。光韻達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激光模板、精密金屬零件、LDS天線,提供的加工服務包括柔性線路板激光成型服務和激光鑽孔服務。
大恆科技公司主要從事光學、激光元器件及設備的光機電一體化業務。另外,承接國家激光加工成套設備產業基地技改、液晶顯示器投影電視開發生產基地技改等項目,科技含量較高,前景較好。
元宇宙股票代碼是多少
以下列舉十個:國光電器(股票代碼:002045)、歌爾股份(股票代碼:002241)、水晶光電(股票代碼:002273)、寶通科技(股票代碼:300031)、超圖軟體(股票代碼:300036)、中青寶(股票代碼:300052)、數碼科技(股票代碼:300079、順網科技(股票代碼:300113)、絲路視覺(股票代碼:300556)、萬興科技(股票代碼:300624)(僅供參考)
1、國光電器(股票代碼:002045)
關聯原因:公司的音響電聲類業務主要產品主要應用於可穿戴產品(如VR/AR)2021年VR/AR所涉及的硬體和軟體市場出現爆發式增長,元宇宙概念成為整個生態走向成熟的標志
所屬其他概念:創投、電子元件、家電、基金重倉股、鋰電池、蘋果概念、券商重倉股、人民幣貶值、深股通、特斯拉、新能源汽車、預盈預增、元宇宙、智能音箱
2、歌爾股份(股票代碼:002241)
關聯原因:國內領先的消費電子零組件、整機供應商;公司長期布局VR/AR業務,目前在高端VR/AR設備整機代工領域中市佔率接近80%,客戶包括Facebook、Sony等
所屬其他概念:3D眼鏡、感測器、獨角獸概念、大盤藍籌、電子元件、Facebook、富士康概念、富時羅素概念、工業4.0、工業互聯網、匯金概念、華為產業鏈、基金重倉股、MSCI、蘋果概念、融資融券、深股通、生物識別、物聯網、無線耳機、小米概念、虛擬現實、移動互聯網、預盈預增、元宇宙、智能穿戴、智能手錶、智能音箱
3、水晶光電(股票代碼:002273)
關聯原因:公司主營產品包括濾光片、光學低通濾波器及組合片、智能眼鏡光學模組等,對AR、VR、MR等新型顯示技術均有相關技術儲備,旗下晶景光電已研發出相關零配件,將向設計廠商供貨
所屬其他概念:3D玻璃、3D眼鏡、安防監控、保險重倉股、超高清視頻、車聯網、長三角經濟區、富時羅素概念、匯金概念、華為產業鏈、激光雷達、基金重倉股、LED照明、寧德時代概念股、蘋果概念、全息概念、全息手機、融資融券、社保重倉、深股通、無人駕駛、小米概念、虛擬現實、移動互聯網、元宇宙、證金持股、智能穿戴、智能手錶、增強現實
4、寶通科技(股票代碼:300031)
關聯原因:公司擁有全資子公司海南元宇宙科技有限公司,重點布局AR/VR/MR、機器人、感測器、新能源礦卡、高端裝備等成長性產業相關領域業務;旗下的哈視奇是國內頂尖AR/VR內容研發和解決方案供應商,與華為和抖音存在業務深度合作
所屬其他概念:長三角經濟區、Facebook、光刻機、基金重倉股、江蘇本地、深股通、手游、TMT、網路游戲、雲游戲、預盈預增、元宇宙
5、超圖軟體(股票代碼:300036)
關聯原因:公司在2017年已經支持了OculusRift和HTCVive的VR頭盔設備,公司GIS為提供三維空間復雜多樣化的模型和數據中「地理位置"這一關鍵共同點技術,是元宇宙的真實地理空間基礎底盤
所屬其他概念:北斗導航、大數據、大數據中心、富時羅素概念、國產軟體、華為HMS、華為雲·鯤鵬、基金重倉股、QFII持股、融資融券、深股通、無人駕駛、虛擬現實、雲計算、雲計算數據中心、預盈預增、元宇宙、智慧城市、智能交通
6、中青寶(股票代碼:300052)
關聯原因:公司《慎初燒坊釀酒人(釀酒大師)》游戲以模擬經營「金沙古酒」酒廠為玩法,在游戲世界中對虛擬的現實世界進行經營管理,依託區塊鏈、雲游戲、算力和社交等元宇宙相關技術,從價值交互、內容承載、數據網路傳輸及沉浸式展示融合構建元宇宙,開啟現實與虛擬的夢幻聯動
所屬其他概念:5G、邊緣計算、電子競技、區塊鏈、手游、深圳本地、騰訊、體育產業、網路游戲、虛擬現實、新三板、雲計算、雲計算數據中心、預虧預減、元宇宙、足球
7、數碼科技(股票代碼:300079
關聯原因:公司超高清編解碼技術、無損壓縮技術、低延時公網傳輸、DRM及完整數據傳輸安全保護等技術可為元宇宙提供底層技術支持
所屬其他概念:5G、超高清視頻、ETC、廣電、互聯網金融、基金重倉股、金融改革、區塊鏈、融資融券、深股通、網路安全、虛擬現實、元宇宙、智能電視、智能IC卡、知識產權保護
8、順網科技(股票代碼:300113)
關聯原因:公司目前已有超過10000台商業運營的高算力GPU伺服器,並在互聯網側向超過80萬用戶提供雲電腦服務,利用優勢的技術和創新賦能元宇宙Metaverse
所屬其他概念:邊緣計算、電子競技、富時羅素概念、互聯網金融、基金重倉股、融資融券、社保重倉、深股通、手游、TMT、騰訊、文化傳媒、網路安全、網路游戲、網路直播、信創產業、虛擬現實、雲計算、雲計算數據中心、雲游戲、預盈預增、元宇宙
9、絲路視覺(股票代碼:300556)
關聯原因:公司主營以CG(計算機圖像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視覺綜合服務業務,擁有包括3D實時展示技術、VR虛擬現實、多媒體數字沙盤等技術多項專利,目前已為多家房企提供VR看房等服務
所屬其他概念:創業板殼股、工業4.0、機器視覺、全息概念、深圳本地、數字孿生、TMT、雄安新區、虛擬現實、雲計算數據中心、預虧預減、雲游戲、元宇宙
10、萬興科技(股票代碼:300624)
關聯原因:公司已投資實時3D雲平台提供商廣州引力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後續將持續加大對這一領域的投資,進一步拓展數字創意元宇宙等全新的創意領域
所屬其他概念:國產軟體、基金重倉股、深圳本地、網紅、物聯網、信創產業、遠程辦公、移動互聯網、預盈預增、元宇宙
B. 陝西中新滻灞足球隊的球隊歷史
96年俱樂部由富豪集團接管,雖然集團很想以企業的名稱命名球隊,但球隊主教練王後軍堅持球隊保留中性名稱。98年俱樂部股東變更為大橋集團。1996年,王後軍中途離職,鄭彥繼任,浦東隊最終以聯賽第九的成績保級成功。可喜的是,球隊當年殺入足協杯八強,獲得「黑馬獎」。1997年,浦東隊請來了該隊歷史上第一位洋帥烏拉圭人馬賽洛。但由於球隊戰績不佳,五輪過後馬賽洛便被同胞桑德利取代,但後者依舊沒能改變球隊的命運。這個賽季,浦東隊跌入歷史最低點,當年甲B聯賽排名第十。1998年,鄭彥繼續執教浦東隊,但成績仍不夠理想。未過半程,浦東隊請來了武漢籍教練殷立華,這也是上海足壇歷史上的第一位外省市主教練。在他的帶領下,浦東隊提前三輪保級成功,最後獲得聯賽第七。1998年,浦東隊的成績略有好轉,原因是球隊補充了部分前申花青年隊的隊員,包括後來效力於申花俱樂部的成亮等。
1999年,浦東足球發展到一個新階段。這一年聯賽開始前,浦東隊與此前一年降級的航星隊合並,組建成了浦東惠而浦隊。合並之後,浦東隊的實力和人氣迅速壯大。並且,憑借在甲B聯賽中的出色表現,引起了很多上海球迷的關注。由於航星隊降級,這支隊伍不得不面臨解散的結局。不過,幸運的是,這支隊伍中的核心力量卻得以保留了下來。浦東隊的當家人衛平出面「收留」了航星隊中的骨幹力量。事實上,當時不少媒體都以「浦東和航星兩隊合並」來表述這一事件。被合並到浦東隊的航星隊員包括:李彥、沈晗、武明、陸煒、黃震華、周毅、邱之胤、王輝等人。而浦東隊原有的隊員有:成亮、王志罡、賈春華、劉寧宇、沈鳴等人。盡管合並後的隊名仍是浦東隊,並且老闆也是浦東俱樂部的當家人衛平,但事實上,球隊的主體力量卻是航星隊的隊員。合並之後,浦東隊的綜合實力得到了明顯的提升,這一年,浦東隊的主教練是前一個賽季中途上課並率隊保級成功的殷立華。在殷立華的帶領下,加之隊伍實力的提升,浦東隊終於走出了年年保級的窘境,並一舉進入到了沖A行列。這個賽季,浦東隊客場2比0戰勝當時被公認為甲B最強的八一隊,這一仗成為當年浦東隊最精彩的表演。就在這一年,身處甲A的申花隊在巴西人拉扎羅尼的帶領下只取得聯賽第五的成績,申花滑坡到自職業聯賽以來的歷史最低點,於是,在甲B賽場有著優異表現的浦東隊,逐漸開始吸引更多的上海球迷的眼球。2000年,浦東隊冠名聯洋8848,請來了剛從中國國奧隊卸任的英國人霍頓,並花重金打造球隊的外援組合。遺憾的是,11輪聯賽打下來浦東隊的排名依然只列第四,與大家的期待有些距離。霍頓被中途解職,盡管與執教成績不太理想有關,但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原因:在霍頓下課前執教的最後一場比賽中,他與俱樂部老闆衛平發生爭執,甚至動起了手。
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在主場與河南建業隊的比賽中,由於對手龜縮後場防守,浦東隊無法打開局面。中場休息時,衛平向霍頓提出,盡快派上「快馬」沈晗,以加強進攻。然而,霍頓並沒有遵從衛平的建議。在比賽結束前15分鍾,他才遲遲換上沈晗,球隊最終沒能取得勝利。賽後,在大部分隊員都還沒有回休息室時,衛平與霍頓在休息室發生了爭執。霍頓態度強硬地說,怎麼用人是他的權力。於是,兩人爭吵聲越來越大,最後不僅摔起了礦泉水瓶,還推搡了起來。後來,當隊員們全部來到休息室後,衛平當眾宣布:霍頓下課了!第二天,助理教練奚志康被扶正。不過,球隊的境況並沒有得到大的提升。聯賽結束,球隊依然獲得第四名,再度與甲A擦肩而過。
2000年10月,雄心勃勃的中遠置業集團董事長徐澤憲進入足壇。中遠置業集合五家股東(中遠兩灣置業有限公司、匯麗集團、匯麗地板公司、匯麗股份公司與海南博鰲控股有限公司)以3000萬元收購浦東隊。收購之後,浦東隊正式命名為「上海中遠匯麗」。自此,球隊進入徐澤憲的「中遠時代」,並由此開創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中遠置地集合五家股東(中遠兩灣城、匯麗集團、匯麗地板、匯麗建材與海南博鰲控股有限公司),以3000萬元人民幣買下浦東足球俱樂部。變更後上海中遠匯麗足球俱樂部由上海市體委和上海市足協對其實行行業管理和領導,俱樂部執行中國足協、上海市足協對其實行行業管理和領導,俱樂部執行中國足協、上海市足協和市體委業務主管部門頒布的有關規定。
上海中遠匯麗足球俱樂部是在中國足球協會和上海市足球協會注冊的體育產業組織,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
上海中遠匯麗足球俱樂部力求通過開展足球運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給人們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鼓舞。通過吸引更多的人參加足球活動,提高大眾的,尤其是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並不斷培養出優秀的足球運動員。同時也通過足球,聯系社會各界包括國內外更多的朋友,共同開發足球市場,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買下浦東隊後,徐澤憲大肆招兵買馬。首先是邀請了滬上擁有廣泛人氣的徐根寶擔任球隊主帥。在內援方面,從申花挖來了老將成耀東、吳兵,並引進了1994年職業聯賽的最佳射手胡志軍。而在外援引進方面,中遠隊也開始顯露俱樂部的強大實力和稱霸野心。這一年,中遠一口氣引進了四名外援:馬克、波曼、加西亞和安德列斯。有了申花老將的支撐,有了強力外援的加盟,中遠隊在2001的甲B賽場橫掃千軍,以聯賽第一名的身份晉級甲A聯賽。浦東足球在發展了六年之後,終於實現了進軍甲A的夢想。
同時,中遠集團接手俱樂部後採取了大刀闊斧的改造。「中遠匯麗隊」為中遠集團在滬上的系列房地產投資造足了聲勢,球隊隊服也由老浦東的橙色變更為代表中遠企業的深藍。公開與「老大」申花「搶地盤」,而為支持浦東隊而自發組成的球迷團體「橙魔」被迫解散,中遠為營造主場氛圍除了將下屬企業員工組織成拉拉隊外,還出錢將從藍魔分裂出的部分意見不合者收編為中遠藍魔。
上海中遠匯麗終於在徐根寶帶領下「一隻腳」沖A成功,上海也首次在甲A聯賽中有了2隻球隊。中國的「德比」大戰也由此拉開序幕。
進入甲A的第一年,中遠隊最大的手筆莫過於從申花挖來了同城對手的「頂樑柱」——祁宏和申思。這一手筆,在當時的上海足壇引起軒然大波,成為轟動足壇的第一件大事。與此同時,在聯賽開始前,由於謝暉從德國租借回申花,徐澤憲於是一個電話,將范志毅從蘇格蘭請到了中遠。在范志毅、祁宏、申思這三位前申花靈魂人物加盟的同時,中遠隊聘請了有「白巫師」之稱的法國人樂華(勒魯瓦)擔任主教練,此人曾帶領喀麥隆隊殺進1998年世界盃。再加上阿爾西諾、姆瑪等頗具實力的外援,中遠隊真正擁有了其與申花分庭抗禮的底氣和實力,也體現了徐澤憲意圖稱霸上海足壇乃至中國足壇的決心和氣魄。不過,由於中遠隊畢竟缺乏征戰頂級聯賽的經驗和底蘊,這年球隊的聯賽排名只有第九位。當然,隨著同城對手申花因年輕化所導致的沉淪,在這個賽季所誕生的轟轟烈烈的德比戰中,中遠兩戰全勝,徹底壓倒申花。 出於歷史原因,以前的浦東也好,豫園也好,實際上還只是一個申花的二隊,申花不用的老隊員發配過來,好苗子輸送上去,德比的概念十分淡薄。中遠接手以後,這種關系漸漸的改變了,特別是與申花鬧出矛盾的申思、祁宏等人到來以後,那種兄弟閻牆的火爆德比暴發了,回到申花執教的徐根寶在德比失利後發出這樣的感嘆:連申思都鏟球了,這球還能不輸么?由此可見當時的激烈程度。
如果說,2002年是中遠足球試探性稱霸的開始,那麼,2003賽季,徐澤憲就顯得足夠大膽、足夠有魄力。中遠在內援市場上一口氣引進了吳承瑛、江津、李明等身價都在掛牌名單前列的大牌球星。外援方面,在留用阿爾西諾的同時,還從阿根廷河床隊引進了巴拉圭國腳奎瓦斯。實力強大的中遠隊在這個賽季終於「一發不可收拾」。值得一提的是,在「非典」停賽期間,中遠果斷換帥,在第一階段帶領球隊取得四勝一負、排名第一成績的樂華下課,2002年末期遭遇停賽並因此結束球員生涯的少帥成耀東走馬上任。成耀東上任後,球隊的各方面工作進展平穩,步步逼近聯賽冠軍。在聯賽最後階段,呈現出中遠與申花競爭冠軍的格局。遺憾的是,在聯賽後半段,中遠卻遭遇兩大敗仗。一是冠軍德比戰1比4大敗給申花,二是在決定冠軍歸屬的最後一場中輸給天津隊,最終屈居亞軍。
2003年盡管奪取聯賽亞軍,但在最後一場比賽後,八萬人體育場就流傳出了「中遠要撤退」的消息。值得一提的是,2003賽季中期,中遠隊改名「國際隊」。這看似響應足協號召的舉動,實際上預兆了球隊動盪的未來命運。那是2003年9月30日,中遠突然宣布更名為上海中遠匯麗足球俱樂部國際隊。
中遠方面表示,從10月1日開始,涉及俱樂部所屬球隊名稱將統一使用「上海中遠匯麗足球俱樂部國際隊」,或者「上海國際隊」。英文名稱為「internationalshanghai」。俱樂部高層表示,過去球隊以「中遠」為名,更像是一支企業隊,隨著職業足球的發展,足球隊代表的是城市和地區,而不能局限於企業自身;在更名過程中,俱樂部曾考慮過「上海聯隊」等名字,最終選定「上海國際隊」是考慮到球隊代表的是上海,而上海是一座國際大都市,球隊名要符合上海的城市身份。同時稱更名為「國際」隊並未參考著名的國際米蘭隊隊名。國際隊的隊徽明顯有模仿尤文圖斯的痕跡,特別是那匹長著犀牛角的馬沒有任何來由,歐洲風格十足。實際上在2002年底,徐澤憲任總經理的上海中遠置業集團公司和印尼富商林紹良的三林集團合資,優化組合後,公司內部三分之一以上的員工下崗——目睹著公司在足球上一擲千金,很多下崗員工四處告狀。
合資前,中遠俱樂部沒有資金上的煩惱,可合資以後,印尼方面派駐了一名財務總監主管資金,徐澤憲要調動的資金也需要他的審核,這樣一來俱樂部的資金來源就遠不如原來那麼豐足。更煩心的是,印尼合資方對於足球全無興趣,多次暗示徐澤憲砍掉足球項目。因為他們很清楚,在目前的中國想靠足球獲取利潤根本不可能,眼看著巨資一筆筆被足球吞噬,他們的態度也逐漸強硬,最終成為徐澤憲放棄足球的一大重要因素。據說徐澤憲響應足協號召,突然把上海中遠改名上海國際隊,擅自把「中遠」二字從隊名中剔除,也讓中遠總公司領導相當不滿。
有消息稱2003年5月合資後的上海中遠三林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受讓了上海匯麗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匯麗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匯麗地板製品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俱樂部就更名為上海中遠三林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了。但從俱樂部改成國際隊的聲明來看,俱樂部的企業名稱似乎並沒有改,至少在改叫國際隊的時候還沒有改。
2004年,在中遠集團和國資委的雙重壓力下,軍人出身的徐澤憲不得不將俱樂部從國資委直屬企業中遠集團剝離,而與此同時他也將個人的「人事關系」跟中遠集團剝離,演變為一個真正的民營企業家。據傳當年10月,徐明、張海、徐澤憲等投資人在香河開會,會下他們在認真討論一個問題,在目前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收購俱樂部正當其時,待日後市場紅火再轉賣,必然有利可圖。張海和徐澤憲私下達成了「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俱樂部溜走」的協議。當年他們位列首屆中超聯賽第3名。
2005年2月上海永大集團受讓了上海中遠三林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全部股份,俱樂部更名上海永大足球俱樂部。上海永大足球俱樂部力求通過足球,參與到社會文化生活之中,帶給人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與方式,使更多的人來關心足球,參與足球,尤其要為中國足球的發展提供,探掘,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同時,上海永大足球俱樂部將誠邀海內外各界人士,共同培養,開發中國的足球市場。
徐澤憲跟張海假永大電梯之名收購了中遠三林俱樂部,以1.5億元接手包括基地在內的95%股份,俱樂部也更名上海永大足球俱樂部,國際的隊名依然保留。但離開中遠這樣的靠山,國際的衰落也就可以預見了。這年他們滑落到中超第八。
2006年初俱樂部正式宣布球隊將遷往西安,俱樂部名稱也同時變更為「西安滻灞國際足球俱樂部」,原俱樂部領導層全數留任。當天俱樂部官員對於冒雨示威反對球隊西遷的球迷進行安撫。同時,俱樂部也宣布不願意隨隊前往西安落戶的球員可以提出轉會申請。這一切都表明了這樣一個事實,俱樂部遷往西安沒有打算再回來。據分析西遷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幕後老闆徐澤憲在西安投身於房地產行業。他需要球隊前往進行形象廣告及公關需要。其二,永大集團已經暗地退出,轉讓了股份。當然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的還是上海永大集團和西安西廈房地產公司共同出資組建。
2006年1月10日,上海國際足球俱樂部在西安曲江賓館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西遷的上海國際足球隊命名為西安滻灞國際足球隊,並由上海永大集團和西安西廈房地產公司共同出資組建西安滻灞國際足球俱樂部。
西遷後的球隊依然叫了一年西安國際隊,並名列中超第九。
2007年1月30日,原西安滻灞足球俱樂部國際俱樂部正式變更為陝西寶榮滻灞俱樂部,足球隊正式更名為陝西中新滻灞足球隊。2月27日,陝西寶榮滻灞足球俱樂部正式在西安揭牌,寶榮投資有限公司收購了永大公司的股份,成為俱樂部新的大股東。而中新集團(香港)和易居(中國)控股成為球隊兩大贊助商。公開資料顯示,陝西寶榮滻灞足球俱樂部由北京寶榮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嘉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而同時俱樂部注冊地也改成了陝西足協,並啟用了本土化的「西北火狼」隊徽,看來,球隊在徹底去除「海味」,准備成為一支在西安紮根的西北球隊。
俱樂部的新董事長,法人代表戴秀麗對記者說,新的俱樂部由寶榮投資管理公司與嘉宇維業房地產公司組成的新公司寶榮投資公司完成對俱樂部產權的受讓,因而,俱樂部的名稱只出現寶榮。中新公司是球隊今年主贊助商。寶榮、嘉宇維業、中新三家公司是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這次攜手經營滻灞,共同涉足足球則是它們合作的又一範例。
寶榮和嘉宇維業都是來自北京的公司,中新公司則來自香港。它們是怎樣構建一支陝西的球隊呢?首先,衡量一支隊伍的歸屬,要看他在何處注冊,以及注冊時候的身份。今年滻灞注冊地在陝西足協,身份已經由上海俱樂部變成陝西俱樂部。其次,我們注意到,無論是投資方還是贊助方,都與房地產有關(今年贊助滻灞的還有易居公司,也主營房地產業務)。事實上,這些公司在西安涉足房地產,並建立了西安分公司,項目集中在滻灞生態園。比如主贊助商之一中新集團,該集團西安公司負責人朱軍昨天介紹,中新開發的是滻灞園中的半島地產項目,盤子接近4000畝,項目規模浩大,將長期開發。該公司在香港上市,上市規模達到80億元。雖然這些公司是外來資本,但它們在西安辦企業,搞長期開發,已經實現了資本的本土化。
這次新聞發布會上,成耀東表達了球隊參與中超冠軍爭奪的勃勃雄心:「我說過,西遷3年內,這支球隊要奪冠,今年是第二年,我們明年就要爭取冠軍。」 他說的明年就是今年2008,成耀東現在正在兌現自己的承諾,只是我們當時都沒有注意到,他會如願么?
2007賽季,球隊信心滿滿。但是過多的精力花在了俱樂部的組建上,導致引援不力。140萬引進的李毅一個賽季僅僅進了1球,防守上也時常出現低級失誤。聯賽進行到一半,陝西隊居然墊底。危難時刻,成耀東引進了魯尼,夏伊德等外援,增強了實力,球隊也緊接著連連搶分,以第13名的成績保級成功。慘痛的教訓使得成耀東再不敢大意。07賽季結束後,他續約魯尼,夏伊德,簽下了忻峰,租借來姜晨,張彭,又召回舊將王鵬,維森特等。08賽季,陝西隊表現驚艷,以破中超紀錄的34分勇奪半程冠軍。雖然下半賽季陝西隊被競爭對手陸續趕超,最終僅僅獲得賽季第五,但這已經創造了陝西職業足球歷史上的最好成績。 主場:陝西省可口可樂體育場。
陝西省可口可樂體育場原名陝西省體育場,可以容納5萬名觀眾。2005年4月6日被可口可樂公司冠名,更名為陝西可口可樂體育場,原為陝西國力隊主場。
落成時間:1999年
容納觀眾人數:47565
主席台座位:350
光照度(勒克斯):1500
佔地面積(平方米):24000
造價: 2.5億元
陝西省體育場作為省政府的樣板工程,坐落在西安市最為繁華的南二環附近,不但擁有作為陝西中新滻灞隊主場的近6萬人體育場,周圍500畝的土地上還容納著陝西近幾年來最大宗的體育、文化設施投入,如陝西省圖書館、陝西省美術館、體育賓館,西北第一高樓、54層的陝西科技信息大廈也在體育場的西南建成,這些都提升了陝西省體育場潛在的傳播優勢。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省體廣告的受眾群體將達到1000萬人. 陝西寶榮滻灞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董事長兼法人:戴秀麗
副董事長副董事長:楊波
俱樂部總經理兼主教練:成耀東
常務副總經理:李建新
主教練:高洪波
助理教練:馮志剛朱永勝邱之胤
守門員教練:賈春華
體能教練:曹曉東
隊醫:嚴誠
C. 國安當年幫助馬雲的2000是怎麼回事
馬雲沒有遮掩他想投資國安的野心,為此,他跑到足協跟蔡振華等足協高官進行溝通,他給出的最具有說服力的一個理由是,北京國安的人在他當年非常落魄的時候,曾經非常慷慨地幫助過他——盡管只有2000元錢。
「佈道者」馬雲試圖用2000元錢的小故事撬動一個大生意,來打消足協的疑慮,為入股國安破冰。他表示,本著知恩圖報的初心,如今國安需要資金,他責無旁貸。
根據多家媒體報道,2016年12月23日下午2點,在中國足協辦公樓7樓的會議室里,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和螞蟻金服控股股東、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與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中國足協主席蔡振華與中國足協常務副主席張劍、分管中超聯賽的中國足協黨委書記於洪臣、中超聯賽執行局副局長李立鵬等人,就國安增資擴股一事與中國足協進行溝通。
會見的目的有二:一是釐清馬雲入主國安是否與恆大屬於關聯;二是,馬雲希望足協在螞蟻金服注資北京國安一事上開方便之門。
據悉,在1個小時10分鍾的會晤中,馬雲否認自己是關聯方。新浪體育報道稱,會議中,馬雲也沒有迴避自己想要入主國安、成為國安股東之一的想法,同時表達了自己願意為中國足球盡一份力的願望。針對馬雲如果入主國安,是否與恆大屬於關聯,雙方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馬雲表示,自己在阿里巴巴集團只有非常小的股份,如果摺合成在恆大俱樂部的股份,更是微乎其微,也就是只有2.9%。而且,自己雖然經常去觀看恆大的比賽,但對於恆大俱樂部的事務從不過問,恆大也從來沒有徵求過自己的意見,自己的想法更不會對恆大產生任何影響。舉個例子,就如同自己同時購買了兩傢俱樂部的股票,但其中一家只是非常微小的一部分,所以這不能屬於關聯。
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也表達了希望繼續搞好國安、搞好中國足球的想法,同時就中國足協發布的股權轉讓規定與蔡振華等人進行了交流。今天這次會議,可以看成中信集團、馬雲本人向中國足協表達的一種態度,蔡振華也感謝並且希望中信集團、馬雲能夠繼續支持中國足球。
據悉,會晤的時候,馬雲的話並不多,也沒有和中國足協辯論任何關於關聯的任何問題,更沒有說過接下來會繼續研究這方面的事宜。
從2016年11月開始,關於恆生電子等企業將入股國安的消息就甚囂塵上,外界似乎又嗅到了「關聯企業」的味道。外界的擔憂可能主要集中在,中超是否會出現多支阿里系足球隊。
關於這筆投資可能牽扯到的千絲萬縷的關聯,澎湃新聞對其進行了「抽絲剝繭」:
按照恆生電子的股東投資關系來看,其第一大股東是杭州恆生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而該集團的大股東浙江融信背後就是螞蟻金服。
而螞蟻金服的最大股東是杭州君瀚,四大股東之一就是馬雲……盡管有些錯綜復雜,但順藤摸瓜不難發現馬雲對於螞蟻金服抑或恆生電子的重要性。
但按照足協俱樂部轉讓規定第17條:重要股權轉讓以及俱樂部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將根據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進行認定。
盡管工商總局公開的信息顯示,恆生電子、螞蟻金服與阿里巴巴在法律上並無任何關系,但從「從實質重於形式」的角度,恆生電子(螞蟻金服)此番入股國安確實觸碰了警戒線。
為了國安的增資擴股,馬雲第一次來到中國足協,而他此行恰恰卻向外界證實,這樁潛在的入股行為確實與他和阿里巴巴撇不開關系。
但有意思的是,就在馬雲踏入足協大門的前幾天,確切的說是12月20日,有傳言稱,螞蟻金服、IDG資本聯手入股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股份比例依次是40%、40%、20%,螞蟻金服董事長彭蕾將入駐國安。當時虎嗅聯繫到一位螞蟻金服內部人士進行求證,對方回應稱,沒聽說,對傳言不予評論。
結果,沒過兩天,馬雲就用實際行動證實了傳言,也是蹊蹺。
據說,23日的會面沒有達成任何共識,也沒有形成任何結果。中信集團和馬雲表示,會進一步研究中國足協的股權轉讓規定,中國足協也表示,會根據這次會議反映的情況進行仔細地了解。如果國安正式申請增資擴股,中國足協會正式給出批復,是否屬於關聯關系。
除了布局國內足球外,從2013年以來,中國企業紛紛跑到海外尤其是歐洲購買足球俱樂部,這些努力能否提升中國足球的整體實力?
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