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同花順電腦版怎麼看上證50成分股
(操作環境:華為電腦 同花順10.38.04)在電腦上依次點擊「報價」「熱門板塊分析」、再打開各類指數、概念、地區界面上、雙擊名稱就可以看到。在進行股票交易時會有很多方面的風險,例如系統風險、企業風險、政策風險等等,不同的風險會對我我們的利益造成損失,所以在進行股票投資時,要注意規避風險。
拓展資料
股票的客觀風險
1、系統性風險。 很多精研個股的價值投資者,對系統性風險不以為然,認為宏觀經濟周期的衰竭、股市整體流動性的枯竭這些問題對他們的投資沒有影響。事實上,筆者認為系統性風險的影響還是相當大的,體現在兩點:第一、當市場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時候,人們對於估值的預期會大打折扣,即便是業績優秀的企業,在系統性風險來臨的時候,也會讓估值跌到歷史低位。可是短期內(例如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企業的利潤增幅是有限的,那麼估值的下殺,還是會明顯帶動股價的下跌。例如2018年很多白酒的優秀企業,估值跌倒了相當低的位置,對於後來者,是抄底的機會,可是場內的投資者,如果沒有及時撤離,不少股票一年內也有40%甚至腰斬的風險。第二,如果是滲透到經濟層面的系統性危機,難免會影響到企業的基本面,與宏觀經濟雖然有個時滯,但傳導一旦被確認,殺企業業績,甚至殺邏輯的事情也常有發生。
2、企業風險 企業風險主要有幾種:
(1)主營業務受到沖擊。例如新的科技產品,催生了新的商業模式的出現,出現了強大的競爭對手,對企業的原有業務造成沖擊。例如超市對百貨商場,電商對傳統超市,手機支付對傳統信用卡業務等。
(2)企業戰略發生了重大失誤。這個問題很復雜,只有針對具體的企業來談,才有意義。籠統來說,我們需要關注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或者護城河所在,例如是品牌,那麼削弱主打品牌的消費心智的戰略就是值得警惕的;如果是成本控制,那麼高負債的擴張行為就是值得警惕的。 (3)遇到政策的打壓。需要區分對待的是,如果政策的打壓,需求並沒有減少,反而導致了落後產能的淘汰,龍頭企業提升了集中度,那麼不是風險,反而是機遇。但如果是針對全行業的,且行業內的差異性不大,政策打壓後導致了全行業的需求萎縮,那麼是很大的風險。例如曾經風電、LED、光伏等取消政府補貼。
3、過度交易摩擦風險 這個風險非常隱蔽,很多投資者對於萬分之幾的交易手續費不以為然,不斷尋找認為可以短期戰勝市場的熱點頻繁交易。我們假設一周進出一次,一年50個交易周左右,付出的交易費用將高達好幾個百分點。本身投資的收益長期達到GDP+CPI的水平,算是不錯的,可是扣除交易費用,就不是很理想了。迴避系統性風險或者企業風險進行少量必要的交易,是合適的,但過度交易造成的交易摩擦風險,長年累月下去其實是不小的一筆費用。